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台湾育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及启示

台湾育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及启示

1.基础通识课 程 。注重 学生 基础 语言 、沟 通 、身 心等 基 本 能 力 的培 养 。
2.核 心通识课程 。着重 于促进学 生智力 方面 的发展 ,培 养学生深度 阅读 、批判性思考和 良好 沟通 能力 。
3.分 类 通识 课 程 。侧 重 完 善 学 பைடு நூலகம் 的 专 业 知 识 与 实 务 能 力 。
(四)师资来源渠道广泛 ,有利 于解决师 资难题。 由于通 识课 程的综合 性 和广 博性 ,在本 校 范 围 内集 齐师 资 是很 难 的。对此 ,育达科技大学通识教 育 中心 除 了充分 利用 校内教 师资源 ,还充分调 动校外 兼 职教 师资 源 ,兼任 教师 由校 方特 别邀请社 区 、社会 企业界 或某 个领 域 内专 业水 平高 、取 得成 就的人担任 。例 如 ,邀 请 台 湾商 务 礼仪 专 家 来教 授 礼仪 课 程 ;邀请 台湾 著名 导演来 校向学生讲授 创作理 念和分 享专业 经验 ;还邀请 台湾旅游 协会 理事长来校 给学 生讲授饭 店业最 新发展等 。这样不仅 可 以使学 生在 课堂 上 了解更 前沿 的专 业知识 ,接触 成功人 士分享 他们 的成 功经 验 ,更 能完 善其专 业心态和创业 自信 ,更 有助于实现通识课程 的教育 目标 。
(三)通识教 育的 内涵和 外延 丰富 ,充分落 实通识教 育理 念。台湾通识教育 ,一般 采用 研讨 型教 学模 式 ,即理 论课 由 主讲教师 大班 授课 ,讨论课 由助教 主持分小 班进行 。在 大班 讲授 中 ,主讲老师主要就 围绕 主题 的相关 概念及 问题作 提纲 式引介 ;小班讨论 课 由助 教 主持 ,引 导学 生对 主题做 深 入 了 解 ,互动交流 ,发展 学生的批判思维及写作技巧 。

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

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高校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在学习和吸收美国、日本等国家通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1]。

进入21世纪后,在注重通识课程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建设的同时,台湾地区高校积极推动地域化或本土化课程的建设,出现了大量以“台湾”和“台语”冠名的通识教育课程。

此外,相当一部分课程或多或少涉及到地域化或本土化内容。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就在线通识课程建设进行了交流,实现了海峡两岸高校在线通识课程的共享[2]。

基于对台湾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初步了解,本文试对台湾师范大学通识课程的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根据台湾师范大学2017年11月8日发布的通识课程架构表[3],台湾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完成28个学分,分为语文课程①(10个学分)和通识课程(18个学分)两个必修部分。

其中,通识课程涉及7个领域、200余门课程(见表1),要求本科生在每个领域至少修1门课程(2个学分)。

台湾师范大学通识课程所涉及的7个领域中,课程数量最多的是公民素养与社会探究(21.3%),其次是历史与文化(18.4%)。

7个领域又可以大致分为人文类和科学类两个部分:人文类包括语言与文学、艺术与美感、哲学思维与道德推理、公民素养与社会探究、历史与文化,占比超过70%;科学类包括数学与逻辑思维、科学与生命,占比不到30%。

重文轻理的特点可能与台湾师范大学的师范性质和特点有关,而在台湾地区其他大学也存在通识课程设置与自身学校特点密切相关的现象,如台湾实践大学的科学类课程明显多于人文类课程。

[4]台湾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还设置有第二外语和生活技能两类自由选修课程。

第二外语开设了10门课程,包括日语、法语、西班牙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文/张铭摘要:文章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袁介绍了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和特点遥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文课程和通识课程部分遥通识课程设计为七大领域袁地区化课程数量大尧种类多袁涉及政治尧历史尧文化尧科技等方面袁许多课程也注重在课程内容中设计地区化内容袁此外开设有与地区特点密切相关的生活技能课程曰不仅开设较多有关中国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袁而且许多课程内容也包含或涉及中国文化遥学校通过夏季学院尧慕课等形式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校际交流遥关键词:通识教育高等院校课程台湾地区作者简介:张铭袁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渊编号院2013084冤曰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教学研究项目渊编号院201736冤曰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渊编号院44351004冤. All Rights Reserved.语、韩语、泰语等。

台湾高校考察报告

台湾高校考察报告

台湾高校考察报告人事处施荣瑜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私立大学校长论坛,并参加访问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大叶大学等台湾私立高校。

本人比较关注机关服务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感受最深的台湾大学管理方面有较高的人性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以及有一支学历高、业界经验丰富、敬业精神突出、产学研结合紧密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少子化趋势突出,教育资源过剩,有引进教师和开展合作广阔空间。

现重要汇报三个方面:一、学习借鉴方面:1、机关服务管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高,一站式服务特色,真正实现了去行政化、扁平化管理;全校队伍有两种系列,一是老师;二是职员。

部处级及以上管理人员都是教师(教授兼任),职员就是专心于职业化、专业化岗位,实行一级管理(就是我们说的一站式服务)。

教授兼职部处主管(处长),懂教学科研的老师领导部处,有利于机关部门服务中心、服务师生,把服务渗透到教学科研中;职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一支很有丰富经验、有研究能力的管理队伍。

这次考察,终于弄明白如何解决高校去行政化、实现扁平化管理问题,就是减少层次,进行一站式服务,直接面对师生服务,让部门成为服务窗口,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力。

当然,实行一站式服务(学生工作一级管理)的基础在于有一支得力的兼职班导师、信息化校园建设,需要有高度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做保障。

如学生学籍管理、学习成绩都通过数字化校园解决,学生不及格等学习情况及表现,导师都能通过网络了解到,提升了管理成效。

2、大量教师兼任学校服务工作,真正实现全员育人机制:教师入职和提职的条件规定三项职责:教学、科研(产学研合作)、服务;朝阳科技大学的老师评监(考核)范围包括教学绩效、辅导与服务绩效、产学与研究绩效:服务就是要做班导师、师徒导师,做机关主管等服务工作,充分体现全员育人机制。

台湾找到一个教师工作很不容易,因此,推进全员育人不是问题。

服务有另外工资,如朝阳科技大学人事处长,由教授兼任主管,教授月工资10万台币,主管2.5万台币,合计12.5万台币;这一方面工作可以逐步推广,扩大兼职辅导员(前提是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提高兼职辅导员经济补贴。

两岸三地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两岸三地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两岸三地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本文以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修学要求,归纳指出:三校逐步建立起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基础的评价指标,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选课方法,课程内容一体化趋势明显;但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修学要求有待提高。

通识教育应是多元化的,刻板的、一成不变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大学两岸三地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围大于事业的范围”。

通识教育体现了“全人”的教育理念,一直是各级各类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

其概念源自欧洲的自由教育,成形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

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指出,通识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

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有对“通识教育”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但其核心思想基本可以表述为:重视理智的培养,反对功利性的教育,强调普通性的认识。

我国高等教育提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自1995年以来,我国许多大学,比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更是积极地探索通识教育之路。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领域。

“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

反思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建设,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课程的问题。

主要涉及的方面有:课程缺乏整体构建,课程结构出现明显的失衡;课程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内容划分普遍缺乏明确标准,课程体系零散;课程结构论证不足,课程内容功夫不够,造成“拼盘”现象;以知识化的态度来考虑课程的价值,缺乏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由于经济、政治背景不同,通识教育在我国两岸三地的大学中发展历程不同;另一方面,三地相通的文化和语言,赋予了教育最深厚的背景,使得其比较意义突出,借鉴意义显著。

【最新2018】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word范文 (1页)

【最新2018】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word范文 (1页)

【最新2018】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也许您还喜欢:
∙广、深、珠教育考察报告
∙对某同志的考察材料
∙河西教育考察报告
∙综合考察报告格式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对澳大利亚远程开放教育的考察报告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报告
∙城市化建设考察报告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吉林省教育现状考察报告
∙西藏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大陆与台湾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以浙江大学和台湾大学为例

大陆与台湾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以浙江大学和台湾大学为例
2014 年10 月 总第 331 期
大陆与台湾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 — —以浙江大学和台湾大学为例 刘宪娟 宋 珂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教学科研
一、通识教育的起源研究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称,国内也有人将 其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针 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 念和教育模式。 关于通识教育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通 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哈佛大学这样定义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指 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 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它包括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 判断、分辨各种价值等基本内容。 二、两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1.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实创新,追求 卓越”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和杰出创 新人才,为学生提供多通道、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0 年 5 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它是对浙江大学 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同时也是浙江大学 探索通识教育的标志。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后,不分专业,先在 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 通过前期培养,学生逐渐了解各专业及学科情况,在第二学年,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 从 2006 年秋期开始,浙江大学对新生实行按大类培养,共 分文、理、工、文理、理工、艺术与设计六大类,同时,浙江大学正 式实施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四大类组 成的全新课程体系,共有 298 门通识课和 253 门大类课程。298 门通识课程分为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基础类、导论 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社会类、沟通与领导 类、科学与研究类、技术与设计类等 11 类,学生在每类通识课 程中都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量。253 门大类课程分为人文科学 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 4 大模块,学院根据 专业特点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设置培养方案。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
标。
方 面具有 自己的特 色 [. 得 我们 借 鉴 。笔者 曾在 台 2值 ]
湾 国立 中 央大 学 的 建教 合 作项 目支 持 下在 台湾学 习 交流 一年 , 过参 观考察 、 听课 程及 交流研 讨 , 国 通 旁 对
立 中央 大学 的教 育特 别 是 通识 教 育 方 面有 了较 为深
由此可 见 . 台湾 国立 中央大学 的通识 教 育秉 承着 “ 序渐 进 . 循 不断 深 入 ” 的指 导 方针 , 历任 领 导 始终 一 致贯彻 实施 通识 教育指 导方 针 .并 不断 深入 探索 . 保 障 了通 识教 育 的实施
入 的 了解 和深 刻 的理解 . 发现 台湾 省 的通识 教育 的一
了人 文与科 学素 养 、 良好 专业 能力 这两个 常 规能 力之 外, 更重 要 的是 “ 元软 实力 ” 能力 . 多 的 它包 括 做人 处 事、 学术 和 职场 的基 本 素养 . 些 能 力有 赖 于 大学 通 这 识 教育 的浇灌 而达 成 中央 大学 的教育 家和 管理层 逐 渐认识 到通 识教 育 的深层 目标 在 于培养 学子 软实 力 . 而软实 力决定 未来 竞争力 。 因此 , 近年来 , 推行 通识 在
种 素质 教育 或普 通教 育 . 即对全 体学 生进行 基 础性
的语 言 、 化 、 史 、 学知 识 的传 授 、 性 品 质 的训 文 历 科 个
练 、 民意 识 的 陶冶 . 公 以及 对 不直 接 对 应于 职 业 的一 些实 际能 力 的培养 … 通识 教 育” “ 概念 进入 我 国 已有
化背 景 及 文化 底 蕴 .两 岸 的 高校 教 育有 很 多 相似 之 处 . 湾高 校 开展 通 识 教育 比较早 . 台 理论 和实 践 上 比 较成熟 。 其在 教育 理念 、 尤 课程 设 置 、 育评估 制 度等 教

台湾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台湾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2】
万 方数据
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是台湾大学的发展目标,为此,台湾大学十分重视 多元化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国际水准人才的培育,积 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台湾大学已与全世 界170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中山 大学的办学目标,用校长张宗仁教授的话来说,就 是“我们要做为南台湾国际学术的快乐领航者,带 领大学面对台湾迈向21世纪国际化的研究型大 学”,该校把“建立以国际一流水准教学与研究之 精致学园”作为校务发展特色之一。东海大学把 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培育优质化人才作为首要 任务。该校校长程海东教授把国际化人才的特质 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培育具独立思考学习 及语言能力人才;其二、对自我(本土)及他国文 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认知与省思;其三、培 育自信、活力、己立立人、感恩、关怀人文社会及利 他情操的人才。高雄师范大学把“加强国内外学 术文化交流、缔结国内外学术合作关系,推动校园 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该校现已同美、英、 澳等国家的15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暨南国际 大学把“推展国际交流”作为四大办校宗旨之一, 其校名冠以“国际”二字,足见其用心。该校最近 提出的八项为期4年的发展计划中有一项是“提 升国际竞争力”。台东大学、台北师范学院、台中 师范学院和高雄应用技术大学也都提出了旨在加 强和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的目标。2、营造国际化的 校园氛围。我们这次参访的各所大学的校园标示 牌均采用中英对照,以营造对外籍人士友善的环 境。另外,各校都积极通过各种国际学术和文化交 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国际意识,营 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3、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 组织结构。台湾各大学均按大学一学院一系(所、 中心)三级建制,建立了扁平的学术管理结构,学 术权力的核心在最底层的系所或中心。学院均按 大学科门类设置,以利于内部资源整合,并对快速 变化的社会环境做出回应。4、采取国际化的办学 措施和策略。台湾大学除了鼓励教师用英语开设 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吸引留学生以外,还积 极参加国际性大学协会,与世界著名大学开设双学 位课程,并积极支持教师参与国际事务。高雄师范 大学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引导未来的学生与国

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

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

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摘要]文章梳理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台湾“清华大学”和元智大学为例分析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同时,结合大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经历了萌芽、起步与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特别是自1984年以来,台湾高校普遍开展通识教育,经过25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识教育在台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5年以来,大陆高校普遍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与台湾高校实施的通识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

由于大陆和台湾在文化传统、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对大陆高校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颇有借鉴意义。

一、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缘起及发展历程台湾的大学大体延续了1949年以前大陆高校的办学传统。

但由于大学的“重建”和“迁址”,起初台湾的大学规模普遍很小,系科也不齐全。

同时,由于在威权政治体制的高压下,台湾大学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使命和经济功能。

台湾经济与科技大发展的需要,使得其专科性学院也迅速发展,因此,台湾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工具化——一味满足台湾的政治与经济发展需要;世俗化——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熏染;职业化——办学思想重专业、重应用,视高校为职业训练所。

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大学教育的弊端,极力倡导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由此开始实施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萌芽时期(1950~1984年)。

通识教育开始时被称为通才教育。

1956年7月,由美国基督教会所创办的私立东海曾提出宏通教育(通才教育)方案并实施,致力于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与融通的能力,这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开端。

20世纪70年代,台湾“清华大学”积极推动通识教育的实施,但由于社会环境等原因,最终未能成功。

2018-2019-台湾考察报告4篇-精选word文档 (23页)

2018-2019-台湾考察报告4篇-精选word文档 (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台湾考察报告4篇本文目录1.台湾考察报告2.台湾科学教育考察报告3.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报告4.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XX年4月17日至XX年4月27日,应台湾中华发展商会邀请,在县政府杨玉平县长的率领下,我县召集部分乡镇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计6人赴台湾台北、花莲、台中、高雄、嘉义等地,重点针对有机农业加工企业及有机基地、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禅宗文化、旅游开发等进行考察和交流。

我们到达台湾后,受到当地企业、农会、社团人士的热烈欢迎,互相进行了广泛的经贸交流,拜访了许多老朋友,结识了一批新朋友。

考察人员在考察期间,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团结一致,圆满完成了各项考察交流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感受和主要体会1、台湾企业间沟通联络、相互交流的氛围令人羡慕。

刚到台湾,我们就应杜董事长邀请共进晚宴,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情况概要,包括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当地的风俗民情,着重介绍了台湾的中华正大企经管理协会。

台湾的各类协会很多,每个协会在每季都要安排一次类似的聚会,它不仅可以让企业家放松心情,增进了解,交流信息,更重要的是深化企业家之间的感情,创造了团结和谐,创新学习的机会,非常的有意义。

2、台湾精致农业,“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农业发展成果令人羡慕。

在台湾考察期间,我们深深感到台湾的农业非常发达,尤其是精致农业和“三生”农业,实现了由重视“量”向“质”的提升转变,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发展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质量的高级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

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目前台湾植茶面积230000公顷,年产茶叶23000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000公顷。

台湾学习考察报告

台湾学习考察报告

赴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学习考察报告今年暑期,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为全面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学院派我和张思杨老师,参加了由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的,由台湾中华科技大学主办的面向制造大类的骨干教师培训。

一、学习目标增进两岸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概况学习时间 2014年8月20日至9月2日。

学习地点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台北市)参与人员本次学习培训班由4所高职学院13名教师组成,三、赴台面上的感受台湾人热情:从到台湾后的接机,后面学校领导的接待讲话,反复强调,这次合作是个开始,是民众间友谊、学术技术上交流合作的种子,希望能继续深入交流合作,反复强调中华一家亲,人不亲土亲,十多天的生活,平时的休息等无处不在传达他们的热情好客。

台湾人讲礼仪:排队,购物、候车等公众场合,自觉排队已成为不自觉的习惯;乘自动电梯,只站右侧左侧则留为紧急通道;公车刷卡时,总能听到“谢谢!谢谢!。

”不断;上电梯总是抢先为我们按住电梯开门按钮,让我们先上,出电梯总后出;吃饭中间,交流点什么东西,总是先停下吃饭,说完了吃饭;台湾忠孝路、忠孝楼、忠孝。

等较多,确实见到几次,62的老教授和我们一起交流到吃晚饭时,确报欠的说,他不好意思,要回家陪父亲或母亲吃晚饭。

我们赴台是在大热天,我们在中华科技大学没有见到过一位教师穿着短裤拖鞋来给我们讲课的。

台湾人还节俭、团结,注重整体利益:总说他们的商店一般没有假货,总说他们市场一般不讲价,但是实际也不尽然,但还是令我感叹,很多东西还是值得借鉴。

如此之类的事,就不一一赘述。

四、中华科技大学概述中华科技大学是位于台湾的一所科技大学,创于1967年,前身为私立中华工业专科学校。

于2009年更名为中华科技大学,学校现有台北、新竹、云林三个校区。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文档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文档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文档General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Taiwan Unive rsity编订:JinTai College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文档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

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台湾考察期间,对xxx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重点考察了xxx大学、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并与负责这方面教育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座谈。

这两所大学在台湾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且排名在前10位。

两所大学都属综合性大学,交通大学专业侧重于工程技术,xxx大学专业侧重于文理。

现将了解的情况与掌握的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一、xxx大学通识教育的缘起"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亦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上区别于(或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

它最先是由xxx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的。

它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

由于产生了大学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行发展。

与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训练的宗旨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

通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发展,从而有助于造就自由人。

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台湾大学院校通识教育现况:对于评鉴报告的初步观察

台湾大学院校通识教育现况:对于评鉴报告的初步观察
通 行 的模 式 : 同与通 识课 程 均衡选修 模 式 ; 识 均衡 选修 模式 ; 心课程 模 式 。根 据 评鉴 报 共 通 核
告, 汇整“ 务评 鉴 ” “ 校 与 先导计 剐” 评鉴 等 关 于 2 6所 学校 的评鉴 结果 , 类说 明从 评鉴报 告 中 分 所看到的不 同类组 学校 的通 识教育之优点 与缺 失 , 对于缺失 , 建议 实行“ 心课程” 式。 核 模
c to n t e e s h o s a i n i h s c o l .Th u h rs g e t h tt e “ o e c r i u u ’m o e h u d b h e a t o u g s s t a h c r u rc l m ’ d l o l e t e s mo ts i b e o e f r Ta wa ’ g n r l d c t n i h u u e s u t l n o i n S e e a u a i n t e f t r . a e o Ke r s g n r l d c to y wo d : e e a u a i n;Tawa e i n;e a u t n ;a c e i t n v la i s c rd t i o a o
S m e 0 b e v t0 f t c ntEv l a i nsa c e ia i n o s r a i ns o heRe e a u to nd Ac r d t t0 s
Ch n c ih Hu n u —he a g
( it r p rme t H so y De a t n ,Na in lTa wa i e st Ta pe ,C i a t a i n Unv r i o y, i i h n )

【精编范文】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3000字)-范文word版 (4页)

【精编范文】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3000字)-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3000字)台湾教育考察报告常德财经学校校长李华应台湾海峡两岸商务文教促进交流协会的邀请,201X年4月16至23日,在万承祯副市长的带领下,常德市教育参访交流团一行11人,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观访问考察。

先后考察了台北、花莲、南投、台南、高雄等市县,拜访了在常德有投资项目的几位企业家和台北常德同乡会会长刘云家老先生。

重点在台北景文高级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与景文高级中学许胜哲校长和和部分中层骨干及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台湾教育现状和学校情况介绍,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实习场所,走访了部分师生,深深感受了台湾民众对大陆人民的热情,收获颇丰。

一、台湾教育概况1、“国民教育”普及。

“国民教育”分国小和国中两个阶段,其中国小是6年,国中3年,这就是台湾的9年国民义务教育。

台湾的小学和初中就读公办学校的实行免费,学生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需交纳学费、书费、补课费等。

台湾的高中阶段教育是收费教育,学校性质、条件不同,收费也不同。

私立学校的收费较高,公立学校的收费较低。

97%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2、职教成效显著。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台湾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一是专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职业学校,类似大陆的职业高中。

二是在高级中学里设立高中部和高职部(相当于大陆的中职)。

三是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即科技大学,招收高级职校和高中毕业生,学制2至4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

这类学校主要教授应用学科和技术,培养高级适用技术人才。

台湾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较大,并且每年都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职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呈供不应求趋势。

台湾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效非常明显,对提高就业人口素质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浅析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启示

浅析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启示

浅析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启示王靖1 台湾高职院校及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概况1.1台湾高职院校的发展1953年,台湾当局鼓励核准设立专科学校,并核准绩优高级中等职业学校改制为专科学校。

随后,台湾教育发展工作小组提议,高等教育应该“大”与“专”分流的改革,即大学为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基础教育,专科为职业技能的实用教育,并且其宗旨在于培养技术专门人才以配合台湾经济建设的需要。

这时专科教育才正式定位为高等技职教育。

1974年,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成立。

1995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修订《专科学校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

20世纪90年代,科技知识经济对台湾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技术职业教育的转型与革新》方案提出辅导技术学院增设人文等相关学院,将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并且朝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1.2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1.2.1探索阶段:均衡人文与科技发展(1993-2000)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较晚,因没有较完整的技职通识教育理论基础供给各高职院校进行通识课程规划及教学实施的依据。

此时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多比照一般大学。

比如,1958年《大学共同必修科目》,将语文、英文、思想、宪法、历史等科目订为大学的必修课程;1984年《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要求大学必须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领域中开设各种选修科目,4-6学分。

1994年,第七次台湾教育会议的分区座谈中对技职教育部分提出“加强改进通识课程,促进人文与科技均衡发展”。

《技术学院必修科目表》明订,共同科目中四年制8学分、二年制2学分通识教育,校订必修科目2-4学分通识课程。

五年制和二年制专科院校共同科目以学群划分为语文、数理、社会、艺术四类,扩大通识领域。

1.2.2发展阶段:普及全人教育(2000-2003)2000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发布技职教育白皮书,指出高职院校实施的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统合教育、价值与知识统合、感性与理性融合、人文与科学结合、个体与环境共生共荣的,并使个体获得精神充实与全人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有意义的关怀。

台湾通识教育及启示——基于对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调研

台湾通识教育及启示——基于对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调研

• 170 •价值工程台湾通识教育及启示—基于对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调研General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Its Enlightenment:Based on the Survey of Gener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Taiwan Southea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神红玉淤SHEN Hong-yu;宋锦刚于SONG Jin-gang(①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淮安223003 ;②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淮安223003 )(〇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 f Nursing,Huaian223003, China;②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 f Finance and Economics,Huaian223003 ,China)摘要: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在通识教育理念认同、组织架构、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成效显著。

其成功经验可以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予以归纳:①顶层制度保障,主导评鉴,经费支撑;②高校设立通识教育专门机构,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教 学效果评估,将通识教育融渗到专业教学全过程,突出学生主体等。

大陆高校可以适当借鉴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宏观上加强顶层设计、微观上高校设立专门机构,实施融渗式 教学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Abstract:Taiwan Southeast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colleges an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have been exploring t he philosophy i d e n t i t y,organizational s t ructure,teaching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o f general education f o r a long time and have obtained remarkable r e s u l t s.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can be summed up from t he macro and micro l e v e l s:①top-level system security,leading evaluation,funding support;② colleges an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s e t up general education specia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emphasis on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e f f e c tiveness assessment,i n t e g r a t e general education i n t o the whole process o f professional teaching,and h i ghlight the r o l e o f students.Mainland colleges an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can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 f general education i n Taiwa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nd implement i n f i l t r a t i o n teaching t o promote students'all-round development through macroscopically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and microscopically s e t t i n g up s p e cia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n colleges an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 the practice o f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 f s o c i a l i s t core value system and improving t he practice o f Chines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ulture education.关键词:台湾;通识教育;启示Key words:Taiwan;general education;enlightenment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 )36-0170-03〇引言随着海峡两岸高校交流的日渐频繁,大陆师生普遍感 到台湾地区民众待人热情、友善,整体素质颇高。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李成智在台湾考察期间,对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重点考察了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并与负责这方面教育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座谈。

这两所大学在台湾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且排名在前10位。

两所大学都属综合性大学,交通大学专业侧重于工程技术,中山大学专业侧重于文理。

现将了解的情况与掌握的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一、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缘起”通识教育”亦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上区别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

它最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的。

它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

由于产生了大学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行发展。

与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训练的宗旨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

通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发展,从而有助于造就自由人。

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应当指出的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决不存在相互对立的状态。

通识教育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美国近代以来就在大学阶实施通识教育。

通常,美国大学一、二年级开展的是通识教育。

1978年,哈佛大学公布的公共基础课方案,规定大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和哲学分析、外语和文化、数学和科学五个学术领域的课程;二年级用来学习其它领域的选修课。

高等学校三、四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

不过,美国大学研究生比例较大,专业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完成。

战后日本受美国影响较大,其通识教育也是在大学阶段实施。

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证考察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证考察与启示

为可测量和评价 的“ 学 习成果描述” , 课程 目标 落实到具体 的课 程 ; 课 程结构 优化 , 重视 英文、 中文、 历 史、 文化 和伦理 等课程 , 重视 隐性课程 ; 课程 实施注重理论与 实践结合 , 教 学方法 多样 ; 课程评 价科 学, 制 定通识课 程质量标 准 , 学生成 绩考核走 向科
学化 , 可 为 我 国 大 陆应 用 型 本 科 院校 通 识 课 程 建 设 提 供 有 益 的 启 示 。
关键词 : 通识课程 ; 课 程 目标 ; 课程结构 ; 课 程 实施 ; 课 程评 价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2 6 1 4 ( 2 0 1 5 ) 0 7— 0 0 1 0—0 4
我 国 台 湾地 区 科 技 大 学 识 通 启 示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的 实 证 考察 与
尹 宁 伟
( 岭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 , 广东 湛江 5 2 4 0 4 8 )
摘要 : 我 国 台湾 地 区科技 大 学 通识 课 程 目标 遵循 以 学 校 教 育 目标 为 核 心 的 逻 辑 , 目标 明 确 具 体 , 且 将 其 每 项 目标 具 体 化
台湾科技大学是我国台湾地区成立的第一所高等技职 力、 社会关怀能力、 终身学 习能力” 。在分类通识课程学习 体系大专院校, 现为我国台湾地区最知名的科技大学 , 是我 中, 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 人文艺术教学 中心——语文 国台湾地区唯一进入世界四百大名校的科技大学; 云林科技 写作及表达能力, 古今中外历史观辨析能力, 哲学思维与伦 大学, 仅次于台湾科技大学; 东南科技大学、 明新科技大学、 理关怀能力, 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力; 自 然科学教学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则是根据地理位置、 公私立性质进行随机选 专业能力, 认知能力, 实践能力, 伦理能力, 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李成智在台湾考察期间,对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重点考察了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并与负责这方面教育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座谈。

这两所大学在台湾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且排名在前10位。

两所大学都属综合性大学,交通大学专业侧重于工程技术,中山大学专业侧重于文理。

现将了解的情况与掌握的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一、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缘起通识教育(generaleduation)亦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上区别于(或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

它最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的。

它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

由于产生了大学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行发展。

与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训练的宗旨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

通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发展,从而有助于造就自由人。

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应当指出的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决不存在相互对立的状态。

通识教育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美国近代以来就在大学阶实施通识教育。

通常,美国大学一、二年级开展的是通识教育。

1978年,哈佛大学公布的公共基础课方案,规定大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和哲学分析、外语和文化、数学和科学五个学术领域的课程;二年级用来学习其它领域的选修课。

高等学校三、四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

不过,美国大学研究生比例较大,专业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完成。

战后日本受美国影响较大,其通识教育也是在大学阶段实施。

随着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知识总量快速增加,大学趋向于实行文、理、工相互渗透及课程综合化。

另外,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明显,加强人文道德教育的呼声日高。

因此,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大学阶段也开始加强通识教育。

例如,法国有人主张,将原来在大学第一阶段按专业分别开设专业基础课的作法,改变为第一阶段不分专业,每个学生统一学习四个方面的课程:态度、人格和方法论方面训练;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经济和人文科学;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外语能力。

台湾的大学大体延续了1949年以前在大陆时期各大学的办学传统。

但由于当时的大学重建和迁址实际上是新建大学,学校规模不可能与大陆的大学同日而语,因此台湾的大学规模大都很小,系科也不齐全。

甚至有的很著名的大学在恢复初期,只有一个学科。

因此,大学的专业教育特色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在台湾经济大发展时期,高科技、电子行业获得迅速发展。

科技与经济的需要,使专科性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于台湾各地。

这些学校大都以某一应用很强的学科为根本。

台湾大学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了重专业、重应用的特点和办学思想。

正如台湾教育专业所指出的:台湾高等教育随着成长导向的发展轨迹,已产生了’大学变小,学院变细,专校变窄’的困境,这些困境包括:一、高教工具化:配合台湾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二、高教世俗化:被外界的不良社会风气所带领;三、高教职业化:视高校为职业训练所。

也因此培养出一批批的单视野的受教者,包括考试人、生物人、有钱的穷人、文明的野蛮人、破碎的人、有IQ 没有EQ人及识字的文盲等。

由于台湾教育家意识到台湾大学教育的弊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倡导通识教育。

1981年虞兆中博士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开始推行通识教育。

他指出:尽管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但是我相信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即使变,也变得较少,变得不快,如果一个人具有这些基本的东西,他就具有高度调整自己的能力,足以应付这个变迁日亟的社会。

通才教育就是要教授学生这些基本的东西。

虞兆中认为,通才教育有人格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

其中人格教育部分,期望在比较广泛的知识基础上,了解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可能的文化,藉以在承先启后的使命感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之下,建立其奉献的精神。

在他的倡导下,台湾大学于1982成立通才教育工作小组;1983年开设社会科学大意与自然科学大意两门课程;1984年就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比较文化、社会与哲学分析、数学与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等五类通识领域,增设13门通识选修课程。

台湾大学率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后,其他学校也纷纷效法。

台湾师范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也分别在1983年、1984年开设通识课程。

在谈到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时,叶启政指出:当前台湾的大学教育,可用科技专业化和功利实用化两个概念来概括。

这两个概念的结合,其本质意义即是教育的工具化。

这种工具化的倾向不把人当人看,丧失了人的主体性。

他进而指出,任何的教育,包含专业教育,都是人文教育。

因此专业教育是具有人文涵义的专业教育,而不是纯专业。

今天的大学就必须要在专业与人文(应该讲通识)之间找一个妥协点及平衡点。

台湾中华通识教育协会理事长黄俊杰认为: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的理由有三:一是促进人文学术与科学的交流;二是加速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三是促使教育从割裂走向整合。

办大学必须具有多元化的教育观和人文主义教育观。

台湾成功大学校长翁政义指出:在讲究专业训练的今天,通才教育往往被忽略,甚至被排挤而沦为点缀。

事实上,通才教育亦即博雅教育,我国古代的六艺及八大纲目,即含有通才教育。

而西方大学教育传统上的精华就在博雅教育。

翁政义在担任九年的系主任期间,当时其所思所为全在如何增进学生的专业素养,直到借调台湾机械公司担任董事长用人的时候才理解到光有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人际关系、人文思维、法律知识、管理观念等,都是一个高级干部所应具备的素养。

在返校担任教务长的工作后,他便努力去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内涵与思考方式,更坚定了他对一个大学生应该同时拥有专精知识与处世智能两个知识层面。

他还指出:大学之所以可贵,正在于广博的知识领域与开放的学习空间。

在专业学习之外,提供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史哲艺术等多元的学习管道,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进而引导学生融合知识产生智能,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人文思维、远大思想、能妥善运用知识并且有追求幸福人生能力的’通才’。

正在是教育家的极力倡导和一些大学的率先尝试的情况下,台湾教育当局便于1984年4月5日发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指出:当前大学教育由于分科过早,学生缺乏本门以外的知识与研究方法,所以大学毕业生不免目光局限一隅,无法全面观照现代知识的发展。

设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各学科庞杂、琐碎的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自身与社会环境、自身与自然世界等,相互之间的种种关联,使学生生活于现代社会而善知何以自处。

实施要点要求各大学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领域内,开设各种选修科目。

至此,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入了制度化阶段。

二、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理念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通识教育并非只是为了给学生传授一些专业外的知识。

通识教育也不是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它希望在专业与人文之间找寻平衡点之外,通识教育的目的或精神乃是让人用一个精神或主线去了解自己及时代,而不是让一个人懂得许多,如同百科全书般。

更重要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必然是一个战国状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多元状态。

而大学只顶多设计一套课程,包含在既有的知识传统或者整个世界的一种认知的分类体系底下只规划应该包含几个范围。

……至于用什么立场来论述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法律现象及文化现象,应该要保持多元。

否则的话,通识教育虽号称是人文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却必然会产生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暴虐,会变成宣扬某种意识形态的一种教化形式。

台湾教育部部长杨朝祥在迈向二十一世纪大学的通识教育一文中指出:台湾教育的宗旨为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

各级教育中都应以此为基本目标。

大学虽以研究高深专门学问为主,但其学术的发展却须以教育为内涵,如果大学的师生不具备或尚未发展完成教育的基本目标及条件,即使能有高深学术研究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会造成社会与个人的差距及遗憾。

因此,在大学教育的过程当中,绝不能以研究高深学问为理由,就可以忽略基本教育的要求。

他认为,通识教育的价值,不只是对学生而言,对于教授通识教育及专业科目的老师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通而不是偏。

任何学问发展到某一顶点时,都会遇到瓶颈,而解决此一瓶颈的关键科目,便须求助于其它的学问,这种本科与他科的相遇之理解及能力,常是帮助个人进步的动力。

实验性学科的发展一日千里,昨日的专业是今日的通识;今日的专业又将是明日的通识,人类的文明也常由此而奠基、发展,因此所谓的专业及通识,都是互相循环及相互依赖的。

他强调指出:通识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过去人类学术发展的普遍基础上,它涵盖了整个人类奋斗的精神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

通识教育对大学而言,并不是一个不受重视的一群人的组合体,而是人类整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杨朝祥要求台湾各大学所有通识教育工作者务必:一、重视教育的精神;二、重视教育的对象;三、重视教育的过程及整体性。

期望台湾的通识教育能够在大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承担拓深、拓宽同学们未来的人生领域,使其在健康、完整的人文主义精神下,发展出人类高尚品质的文明。

依据教育家的见解,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思想可归纳为如下观点:一、迈入现代社会之后,知识分工日趋细密,也就愈趋割裂而失去其整体观照,其中尤以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领域之间的距离日益扩大。

因此,通识教育应重视各个知识领域的整合与会通。

二、知识间的整合会通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博杂,而是要能贯通。

而贯通的原则,应以人文主义的精神为核心。

换言之,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会通,基本上是站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制度结构上应赋予大学、学系更多的自主权,师资与课程应多元化;知识的传授尤应注意多元化思维环境的建立,以免教育成为教化的工具。

四、依据上面的观点,教育应以人为主体,而不应将人工具化,因此教育也不当是国家社会为达成其需求的工具。

五、通识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使学生能懂得生活、了解生活,并能生活于现代社会而善知何以自处。

按黄俊杰的话讲:通识教育是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人本身是教育的主体,通识教育即是要唤醒受教者主体的教育。

其次,要唤醒受教育者之主体,此主体性的建立是在互为主体的脉络中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