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下雨的味道
幼儿认知《下雨的味道》教案
![幼儿认知《下雨的味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e0423b9f3f90f77c61b41.png)
1.有在下雨天玩耍的体验
2.PPT课件、背景音乐、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播放雨中情景PPT,引导幼儿兴趣。
2.小朋友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3.这是我们上次在雨天玩耍的照片,你还记得那天下雨带给你哪些好玩的事吗?
4.教师小结:下雨天真有趣,我们一起在下雨天玩耍真开心。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也是关于下雨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阅读P15-19三个小伙伴在干什么?他们怎么睡着了呢?
3.阅读P20-23,引导幼儿关注乌云、雨点。发生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跑?会去哪里?
4.阅读P24-27小兔子跑到了什么地方,那雨穿过什么地方?
5.阅读P28-31,重点解读“冲澡”。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它们回家要做些什么?
四、完整欣赏,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五、结束活动,讨论下雨的味道是什么?
反思:
二、阅读封面及P1-7,引发幼儿猜想。
1.观察封面并提问,这是书的封面,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天气、动物)
2.教师带领幼儿阅读P1-7,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什么是下雨的味道?你们觉得下雨是什么味道的呢?
三、集体阅读,引导幼儿解读画面关键信息。
1.阅读P8-14,这是什么地方?小猪觉得下雨的味道,像什么?(小牛、小兔)
教 师 教 案
时间及周次
2020年06月22日-06月26日
第四周
(星期)
三、四
上午或下午
下 午
班 级
中(1)班
教师姓名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名称
《下雨的味道》
教案内容
指导建议
调整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散文中描绘的主要事物。
下雨的味道中班教案
![下雨的味道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42f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3.png)
下雨的味道中班教案
教案标题:下雨的味道中班教案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观察、感受和描述下雨天的味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使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引起学生对下雨天的兴趣,鼓励他们分享他们对下雨天的感受和经历。
探索活动:
2. 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和感受下雨天的味道。
鼓励学生仔细嗅闻和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味道。
例如:湿土壤的气味、植物的气味等。
讨论活动:
3. 回到教室,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味道。
鼓励学生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描述下雨天的味道,例如:清新的、湿润的、芬芳的等。
创作活动:
4. 分发画纸和彩色铅笔,让学生绘画下雨天的味道。
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颜色和形状来表达他们对下雨天味道的感受。
展示和分享:
5.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用口头语言描述他们作品中所表达的味道。
评估:
6. 观察学生在探索、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对下雨天味道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延伸活动:
7. 鼓励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他自然现象的味道,如春天的花香、秋天的树叶气味等。
教案总结: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有机会通过观察、感受和描述,增强他们对下雨天味道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感受到的味道表达出来。
这样的教学活动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班语言活动:雨的味道
![小班语言活动:雨的味道](https://img.taocdn.com/s3/m/85b35f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b.png)
小班语言活动:雨的味道
陈迎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下半月)》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活动背景夏天,在雨水的滋润下植物生长繁茂。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雨的特点,引发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兴趣,教师选取了幼儿常见的几种食物——苹果、柠檬、辣椒、苦瓜,形成自编儿歌《雨的味道》,在农庄的模拟场景中营造童话氛围,让幼儿生动、直观地体验食物中蕴含的酸甜苦辣多种味道,感受儿歌拟人化的语言特点。
同时,该儿歌句式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和学习。
活动目标1.在品尝食物中体验酸甜苦辣四种味道,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陈迎
【作者单位】丹阳市云阳幼儿园,江苏丹阳 2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3.2
【相关文献】
1.小班语言活动:"糖果雨"
2.彩色的雨--小班综合活动
3.小班语言活动:“糖果雨”
4.幼儿表现物体造型特征的策略分析——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的雨》
5.小班音乐活动:快乐的雨娃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班语言《味道》教案5篇
![中班语言《味道》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bf42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png)
中班语言《味道》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讲话致辞、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historical materials, insigh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speeche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班语言《味道》教案5篇编写教案有助于记录下教学中的亮点和改进点,促进教育经验的积累,教案的灵活性也很重要,因为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和挑战,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语言《味道》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不一样的气味》中班教案反思精选
![2023年《不一样的气味》中班教案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e289ea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e.png)
2023年《不一样的气味》中班教案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3年教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上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不一样的气味》。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感知生活中不同的气味,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闻嗅,辨别出生活中常见的气味,如香、甜、酸、苦等。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气味的感受,提高幼儿的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气味,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闻嗅,准确描述不同的气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常见气味物品(如水果、饮料、调料等)。
2. 学具:白纸、彩笔、记录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教室,闻一闻各种气味,让幼儿自由发言,说出他们闻到的气味。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气味物品,让幼儿观察、闻嗅,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气味,如香、甜、酸、苦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种气味物品,用画笔和记录卡片记录下气味和感受。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观察结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6.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闻香识物”的游戏,让幼儿通过闻气味找出对应的物品,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不一样的气味》2. 板书内容:气味分类:香、甜、酸、苦常见气味物品:水果、饮料、调料等描述方法:闻一闻、说一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气味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气味,记录下来,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气味:香蕉特点:香香的、甜丝丝的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描述了不同的气味。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词汇表达气味,提高幼儿的描述能力。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下雨的味道》感受散文抒情的语言及意境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下雨的味道》感受散文抒情的语言及意境](https://img.taocdn.com/s3/m/c972c0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a.png)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下雨的味道》感受散文抒情的语
言及意境
1.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散文抒情的理解能力。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能力。
2. 教学准备
•《下雨的味道》绘本
•教学笔记和教学PPT
3.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
向幼儿引入今天的主题,告诉他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阅读一本关于下雨的绘本,帮助他们感受抒情散文的语言和意境。
第二步:整体阅读(10分钟)
请全班一起阅读《下雨的味道》。
老师可以适当调整阅读速度,以确保幼儿理
解内容,并需要停顿适当时间以观察插图。
第三步:讨论(15分钟)
•提问1:你们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
•提问2:书中的语言有什么特别之处?
•提问3:你们觉得这本书的意境是什么?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第四步:解读抒情语言(20分钟)
在这一步中,老师将指导幼儿更好地理解散文抒情的语言。
老师可以挑选一些
重点句子,并与幼儿一起合作翻译和分析。
例如:
•。
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
![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8d8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2.png)
一、活动名称: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想象力。
3. 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下雨啦》2. 雨衣、雨靴等雨具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穿着雨衣、雨靴,模拟雨天场景,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雨天的自然现象,询问幼儿对雨天的感受和认识。
2. 故事分享:播放《下雨啦》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故事主题,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3. 儿歌学唱:教唱《下雨啦》儿歌,引导幼儿跟唱。
通过歌词内容,让幼儿了解雨天的特点和下雨的美好。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雨天。
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总结结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讲述作品中的雨天故事。
通过活动总结,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表达和合作。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雨天的美好瞬间。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雨天角”,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雨具收藏。
3. 课后延伸:开展“雨天游戏”,如雨中跑步、雨中捉鱼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雨天的乐趣。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雨天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对雨天的感知和体验。
2. 故事讲述法: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
3. 互动教学法:通过绘画活动和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儿歌教学法:教唱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雨天现象的认识和感知。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雨的味道教案
![下雨的味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9c5a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a.png)
下雨的味道教案教案标题:下雨的味道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述下雨天的感受和味道,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敏感性,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图书:《下雨的味道》或其他相关描写下雨天的书籍。
2. 视频:下雨天的场景视频。
3. 大自然的声音录音或音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张描绘下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下雨天的感受和味道。
2. 引发学生对下雨天的讨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雨天的味道。
探究:1. 阅读或讲述《下雨的味道》或其他相关描写下雨天的书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下雨天味道的描写。
2. 播放下雨天的场景视频,让学生观察下雨的场景,引导他们描述下雨天的味道。
3. 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录音或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听觉感受下雨天的味道。
拓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的气味(如花香、泥土味等),用语言描述这种味道。
2. 学生自由创作一篇关于下雨天味道的短文,可以包括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共同讨论下雨天的味道对每个人的感受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天的味道与大自然的联系,鼓励他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的积极性,评价他们对下雨天味道的准确描述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下雨天的味道,观察自然界的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写生活动,让他们通过绘画或摄影表达下雨天的味道。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在下雨天进行户外活动。
2.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包括绘画、摄影、音乐等。
教案撰写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教学的框架和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不一样的气味》(通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不一样的气味》(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bc09e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d.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不一样的气味》(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奇妙的味道》章节,详细内容为“不一样的气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常见的不同气味,培养他们的嗅觉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嗅觉去发现生活中的不同气味,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不同气味。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嗅觉能力和辨别不同气味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具:画纸、彩笔、嗅觉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教室,让幼儿闭上眼睛,闻一闻周围物品的气味,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不同气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四种不同气味的特点,让幼儿闻一闻、说一说。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嗅觉瓶,让幼儿分组进行闻一闻、辨一辨的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的气味,鼓励他们用词汇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不一样的气味2. 板书内容:气味1:香气味2:臭气味3:酸气味4: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不同气味,并用词汇描述。
2. 答案示例:妈妈做的菜很香,爸爸的鞋子有点臭,冰箱里的酸奶有点酸,糖果很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和辨别不同气味。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引导不够、幼儿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家庭气味大调查”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家庭生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不同气味,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不同气味。
下雨的味道了绘本故事读后感
![下雨的味道了绘本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896398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f.png)
下雨的味道了绘本故事读后感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我刚读完《下雨的味道了》这本绘本,心里头那叫一个美呀!一翻开这书,那画面就把我给吸引住啦。
色彩鲜艳得就像雨后挂在天上的彩虹,可好看啦!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一个个都那么有趣。
它们对下雨的期待和好奇,就跟咱们小时候一模一样。
看到它们在雨中欢蹦乱跳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想跟着一起撒欢儿。
下雨的时候,空气变得凉凉的、湿湿的,那种感觉真是特别。
绘本里把雨滴的声音、落在地上的水花,都描绘得好像就在我耳边、眼前似的。
还有哦,小动物们在雨后一起寻找那种特别的“下雨的味道”,让我想起了自己在雨后和小伙伴们到处玩耍的时光。
我们也会去闻闻泥土的香气,摸摸湿润的树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
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可爱的绘本,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还能找到那份纯真和美好。
读后感二亲人们,我来跟你们唠唠《下雨的味道了》这本绘本。
哇塞,一说起它,我这心里就激动得不行。
这绘本简直太棒啦!你们看哈,那书里的画,细腻又生动,每一页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那些小动物们的表情,活灵活现的,好像能跟我说话一样。
故事讲的是下雨的事儿,可别小瞧了这雨,它带来的可不止是水,还有好多好多的惊喜。
小动物们盼着雨来,等雨来了又欢天喜地的,那股子兴奋劲儿,太有感染力了。
我读着读着,就好像也跟着它们一起在雨中奔跑、嬉戏。
闻到了雨水打在青草上的清香,感受到了雨滴落在皮肤上的清凉。
而且呀,这绘本让我想起小时候,一下雨就赶紧跑出去踩水坑,弄得浑身湿透也不在乎,就图个开心。
它不只是给孩子看的,咱们大人看了也能找回那份久违的童真。
读完之后,心里头特别舒坦,就像被雨水洗过一样干净、清爽。
我觉得这书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一打开,满满的都是温暖和快乐。
要是能一直有这样的好书陪着,那生活得多有意思呀!。
下雨的味道1
![下雨的味道1](https://img.taocdn.com/s3/m/a410e4226137ee06eef91806.png)
早期阅读《下雨的味道》(一)
活动名称:下雨的味道是这样的吗
活动目标:
1、欣赏阅读图画书并了解散文中所讲述的下雨的味道。
2、回味和感受下雨的情趣。
3、尝试用“下雨的味道?是不是……”
活动准备:
1、图画书《下雨的味道》人手一本。
2、教学大书。
活动过程:
1、雨天的故事。
2、下雨的味道。
——师幼共同阅读教学大书,欣赏散文。
——翻阅图画书,看看哪件事你觉得是有道理的?
——交流分享对图画书情节的理解。
——让幼儿熟悉“下雨的味道?是不是……”的句式。
3、淋雨后的自我保护
——你喜欢下雨吗?
——仔细观察28——29页,蜀中哪些朋友也喜欢在雨中玩?
——倾听图画书结尾后,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要洗热水澡、喝红豆汤?
师幼共同阅读教学大书
幼儿翻阅图画书
交流分享对图画书情节的理解。
下雨的味道中班教案
![下雨的味道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57a2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c.png)
下雨的味道中班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和理解故事《下雨的味道》的内容。
2.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3. 能够用正确的语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1. 听懂和理解故事《下雨的味道》的信息。
2. 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教学难点:能够用正确的语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 《下雨的味道》的教学PPT。
2.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情境导入1. 老师问学生:大家有没有闻过下雨的味道?你觉得它是什么味道?2. 引入故事:我们今天要听一个有关下雨的故事,它叫做《下雨的味道》。
Step 2 故事讲解1. 使用PPT呈现故事《下雨的味道》,同时朗读故事。
2. 学生观看PPT,注意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Step 3 情感体验1. 向学生提问:故事中的小猫为什么喜欢下雨的味道?2. 学生自由发挥,回答问题。
Step 4 语言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如“下雨的味道”、“花香”、“空气清新”等,并解释每个单词的意思。
Step 5 语法点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使用的一些语法结构,如形容词的用法、句子的基本结构等,并解释每个语法点的用法和意义。
Step 6 练习1. 老师出示课件上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场景,使用故事中学到的语言点。
2. 老师用一些句子提问学生,学生根据问题回答。
3. 学生小组互动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学生来描述一个下雨的场景,其他组员用所学句子提问。
Step 7 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今后如何在口语中使用所学的语言点。
2. 老师鼓励学生多多描述生活中的场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Step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所学句型和单词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欢下雨的味道,并写出理由。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描述自己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互动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2023年《不一样的气味》中班优质教案反思精选
![2023年《不一样的气味》中班优质教案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926064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f.png)
2023年《不一样的气味》中班优质教案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3年幼儿园中班教材《不一样的气味》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气味、了解气味的来源、学会用词汇描述气味、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气味,如香、臭、酸、甜等。
2. 培养幼儿用词汇描述气味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气味现象,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汇描述气味,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气味,了解气味的来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具有明显气味的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调味品(如醋、盐、糖等)、香水瓶、臭袜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具有明显气味的水果、调味品等,让幼儿观察并闻一闻,引导幼儿说出这些物品的气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种水果,如苹果,让幼儿描述苹果的气味,引导幼儿用词汇表达。
同时,教师讲解气味的来源,如苹果的香味来源于苹果中的挥发性物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其他水果或物品,让幼儿用词汇描述其气味,并让其他幼儿猜测。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气味现象,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不一样的气味》2. 内容:气味:香、臭、酸、甜等气味的来源:水果、调味品、生活物品等描述气味的词汇:芬芳、刺鼻、酸甜、苦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并用词汇描述其气味,记录在画纸上。
2.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妈妈的香水,它的气味很芬芳,让人感觉舒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气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雨的味道》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雨的味道》小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f7c4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8.png)
本篇文章主要是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雨的味道》,通过设计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来让学生掌握这篇文言文的基本意思,借助相关的教学技巧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生活阅读经验。
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的味道》这篇语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掌握课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语文课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扩展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主旨段分析:掌握文中主旨的总体思路,通过情感色彩的推断描写,分析文字中的主旨段。
2.生词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生词发音、词义、解释等,充分认识生词和课文配合的关系。
3.修辞手法:通过文中反复出现的“昔、乃、斯”等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拓思维深度。
三、教学内容1.了解雨水的特点。
通过看课文片段让学生了解雨水的柔软、温润、柔美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感觉理解雨水的神奇。
2.展开课文阅读及讲解。
首先介绍难词中出现的生词,然后老师可以读一遍全文,然后再逐段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并逐渐获得全文的意思。
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多地注重理解每个字词,要把握住全局,特别是主旨段。
3.分析文字的修辞手法。
通过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昔、乃、斯”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语文课文中的多种修辞手法,进一步丰富文字的意义。
四、课堂活动1.口头解释难词。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一些难词,让学生口头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
2.课上阅读整篇课文。
让班级选出一名学生,将课文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各班级学生可以在听课的过程中对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字号的分析。
3.课后阅读课外书籍。
让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的课外书籍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兴趣阅读的能力,以及通过书籍来拓展自己的语文视野。
五、课堂总结在这一节教学里,教师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课文《雨的味道》的基本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修养,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语文知识。
2024年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通用
![2024年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73ba6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2.png)
2024年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下雨啦》。
详细内容涉及第三章“天气与环境”,第一节“雨的奥秘”。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下雨的原因,认识雨天的自然现象,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天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下雨的原因,掌握基本的雨天词汇,并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雨天的情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下雨的原因、雨天词汇及描述雨天的句子。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天的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录音机、磁带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下雨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天的氛围。
2. 讲解(10分钟)a. 展示PPT,讲解下雨的原因。
b. 学习雨天词汇,如:雨滴、雨伞、雨衣、雨靴等。
c. 举例讲解如何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雨天。
3. 模仿(10分钟)a. 教师示范描述一个雨天场景,学生跟随模仿。
b.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描述雨天的情景。
4. 实践(10分钟)a. 学生自由发挥,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雨天场景。
b.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描述画中的内容。
b. 强调下雨天的注意事项,如:注意防雨、避免淋湿等。
六、板书设计1. 《下雨啦》2. 内容:a. 下雨的原因b. 雨天词汇c. 描述雨天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雨天场景,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下雨的原因和雨天词汇掌握较好,但在描述雨天情景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雨天主题的手工作品。
b.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在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下雨的味道绘本推荐理由
![下雨的味道绘本推荐理由](https://img.taocdn.com/s3/m/f6e9ece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a.png)
下雨的味道绘本推荐理由1. 独特的主题这个绘本的主题是“下雨的味道”,这是一个特别新奇的主题。
咱都知道下雨有各种各样的感觉,雨滴打在脸上的触感,雨水流淌的声音,但是专门讲下雨味道的绘本可不多见。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平时忽略的感官世界。
就像我们走在雨后的小路上,能闻到泥土被雨水滋润后的那种清新、有点淡淡的腥味又混合着青草香的味道,绘本把这种难以形容的味道通过画面和文字传递出来,让孩子们可以去感受、去想象。
2. 精美的画面绘本里的画面超级精美。
画家就像是一个大自然的记录者,把下雨前后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比如说,在下雨前,天空是那种有点阴沉的灰色,云朵像是沉甸甸的棉花糖,压得很低很低。
小动物们也都有各自的反应,小蚂蚁在匆匆忙忙地搬家,鸟儿飞得低低的。
画面的色彩虽然偏暗,但是那种色调的搭配却让人感觉很和谐,就像一首低沉的交响曲的前奏。
而下雨的时候呢,雨滴像是透明的珠子,从天空中落下来。
画面上会有雨滴打在树叶上、花瓣上的细节,你能看到树叶被雨滴压得弯弯的,花瓣上的雨滴就像晶莹的宝石。
还有雨滴在小水洼里溅起的小水花,这每一个小细节都让孩子能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下雨的那种氛围。
雨停了之后,画面就变得明亮起来了。
彩虹挂在天边,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大地上,那些刚刚被雨水洗礼过的花朵更加娇艳,小草也更加翠绿了。
这种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像是在带着孩子经历一场视觉的冒险。
3. 富有诗意的文字文字写得特别富有诗意。
它不会像一些干巴巴的说明文那样去描述下雨的味道,而是用很优美、很有韵律的句子。
比如说,“下雨的味道,是泥土和天空的对话,是雨滴与树叶的轻语。
”这样的句子,孩子读起来就像是在念一首优美的小诗。
而且文字简单又易懂,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去阅读。
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听爸爸妈妈读,感受文字的韵律美;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去读,去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
4. 启发想象力这个绘本特别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当孩子看到绘本里对下雨味道的描述时,他们的小脑袋里就会开始想象。
中班下雨的味道教案
![中班下雨的味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ee87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1.png)
中班下雨的味道教案篇一:中班绘本下雨的味道中班绘本《下雨的味道》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阅读图画书,初步理解画面。
2、了解文中所述的下雨的味道。
3、让孩子感受散文,直到下雨天很有趣。
活动准备:PPT、绘本图书活动过程:1、出示绘本封面,引出课题。
师:今天,来了三位小客人,你们看它们都是谁啊?(小鳄鱼、小猪、小兔),咦?它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来猜一猜吧!2、分段讲述故事内容。
(1)师:这是什么地方啊?(哦,原来是小动物们的学校)它们很高兴的冲出学校去干什么呢?你们在平时放学以后都会干什么啊?(2)师:原来啊,它们看见天空上有一朵云。
看见云,你会想到什么?(3)幼儿猜想,讨论。
(4)师:原来,它们在想下雨会是什么味道呢?那你觉得下雨的时候是什么味道呢?3、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去思考下雨会是什么味道。
(1)师:小猪是怎么想的?幼:是不是海的味道?咸咸的。
(2)师:小兔,小鳄鱼是怎么想的呢?(3)它们爬到了山顶,在等下雨。
结果怎么样?(它们睡着了)突然下雨了,发生了什么?雨穿过了哪里?(4)最后它们说下雨的味道是什么呢?4、完整欣赏故事,师幼共同小结。
篇二:中班《下雨的味道》幸福的种子语言活动:下雨的味道活动设计及执教:姐姐老师执教时间:2019年10月16日年龄段:4—5岁一、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阅读图画书,感受小动物们等雨、玩雨时不同的心情和情绪变化。
2.初步理解下雨的味道。
3.尝试表达对下雨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1.教学大书《下雨的味道》。
2.轻音乐。
(三)活动过程:1.完整欣赏图画书:谈话导入,雨天的趣事、完整欣赏。
——今天下雨了吗?你在雨天做过什么?(挖泥巴)追问:你做这件事是什么感受?——有没有人在下雨天做过其他事?——你觉得下雨是什么味道?——师幼共同阅读教学大书,欣赏散文。
(配音乐)2.重点理解:下雨前心情、下雨时心情、下雨后感受。
——咦,书中说的下雨是什么味道啊?(湿湿的)——那下雨除了这些味道还有什么味道?再来听听看。
中班《月亮的味道》教学反思
![中班《月亮的味道》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1a561a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6.png)
中班《月亮的味道》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月亮的味道》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月亮的味道》教学反思1《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
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
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图画书。
题目“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月亮可以吃吗?是软的,还是脆的?它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样饱含智慧的标题不但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而且也吊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可是,该怎样才能品尝到月亮呢?一群小动物们采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了天梯,一点一点向月亮靠近……动物们在“叠罗汉”的过程中没有遵循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的规则,可是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竖得越来越高了。
天梯每增高一节,月亮就会跳高一点。
此时,童趣便在这一类似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展露出来。
最终小动物们有没有吃到月亮呢?由于月亮的疏忽和大意,最顶端的小老鼠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动物们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月亮的美味,最后满意地睡着了。
故事本该就此结束,偏偏这时一条小鱼出乎意料地走进了故事,它在说出自己疑问的同时也把无数小读者引进了未完的思考中。
夜晚,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会想到去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了。
但是,在这则故事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
不是吗?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像极了一片香喷喷的薯片,还像极了一个诱人的冰淇淋球。
而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着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故事中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绘本《下雨的味道》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阅读图画书,初步理解画面。
2、了解文中所述的下雨的味道。
3、让孩子感受散文,直到下雨天很有趣。
活动准备:
PPT、绘本图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绘本封面,引出课题。
师:今天,来了三位小客人,你们看它们都是谁啊(小鳄鱼、小猪、小兔),咦它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来猜一猜吧!
2、分段讲述故事内容。
(1)师:这是什么地方啊(哦,原来是小动物们的学校)它们很高兴的冲出学校去干什么呢你们在平时放学以后都会干什么啊
(2)师:原来啊,它们看见天空上有一朵云。
看见云,你会想到什么
(3)幼儿猜想,讨论。
(4)师:原来,它们在想下雨会是什么味道呢那你觉得下雨的时候是什么味道呢
3、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去思考下雨会是什么味道。
(1)师:小猪是怎么想的
幼:是不是海的味道咸咸的。
(2)师:小兔,小鳄鱼是怎么想的呢
(3)它们爬到了山顶,在等下雨。
结果怎么样(它们睡着了)
突然下雨了,发生了什么雨穿过了哪里
(4)最后它们说下雨的味道是什么呢
4、完整欣赏故事,师幼共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