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身如寄耳_苏轼生命意识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苏轼胸怀大志,清醒地意识到人不能总 躁的心灵归于平静。由此思考,苏轼跨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潇洒
是想着死,应更多地思考在有限的有生之年该做些什么。他积 地将死看作象做梦一样,自由高歌,尽享生活,与客游玩时抒发
极地参加政治活动,被贬谪后,仍在所任之地为老百姓谋福祉, “物与我皆无尽也”(《赤壁赋》)的人生理想,从而保持独立的人生
品都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的深刻认识,从时 轼尤其受佛教思想的滋养而不卑屈于庙堂,以一个完整的人去
间角度上领会了宇宙的无限与人的生命的有限形成的强烈对 追求世间的美好事物。恰如《定风波》所云:“莫听穿林打叶声,
比,在空间角度上个人亦是渺小的。正基于此,激发了苏轼珍惜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弘道济世的生死观。但“人生多艰”的命运, 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行。”(《诗集》卷一)
Baidu Nhomakorabea
特别是经历了被贬黄州之事件后,其现实性的思考更加深刻。
《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登常山

绝顶广丽亭》中说:“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苏轼的许多作
富有诗意的人生是苏轼所崇尚的人生境界,谪居时期的苏
大学出版社,2004.
75
家、道家和佛教禅宗对生死有不同的理解,但都主张珍爱生命、 时间寄居于人世。”②“‘人生如寄’主要反映人们在时间流变中
重视生命的价值,生命意识在各家学说中都被认真讨论过。何 对个体生命有限性的沉思,苏轼却从中寄寓了对人生前途的信
为生命意识?它是只有人才有的关于生命的体验,是出于人的 念和追求、主体选择的渴望。”③
第 11 卷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Vol. 11 No. 1 Feb. 2011
吾身如寄耳
—— —苏轼生命意识概述
白静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尊重生命是人类所持的共同观点,但表现方式不同。苏轼以其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吸收了儒道佛三家观
宋朝存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才免于一死,但被流放于异地的命 要“尽人事”,才能“理足而无憾”,言语之中流露出的深层哲理
运却无法幸免。王水照将其一生概括为“在朝—— —外任—— —贬 引发我们的思考。苏公这种巨大的包容心和民胞物与的胸怀除
居”的两次大循环。在如此反复多舛的磨难中,苏轼以其过人的 了与家庭教育和蜀地文化有关,有没有受中国传统文化如儒、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最大。苏轼少时首 神可以永存。这与老子主张的“道”,在追求超越肉体的方面存
先学习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熟习经史,少年时期就树立了“奋 有相通之处。
厉有当治世”的博大胸怀,以后亦一直存有一颗仁人爱物、经世
苏轼博采各家所长,难能可贵的保持一份自我,体现在作
济民之心。在生命意识的问题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生。孔 品中,他发挥想象和联想,抒写了聊以自解、安抚生灵的语句。如
儒家亦认为与生命相比,“道德”更重要。孔子说“朝闻道, 不为尘世的生死所绊,体会到物物转化毫无踪迹。生与死也符合
夕可死亦”。(《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 这个规律,生或死仅仅是生命的转移,只不过是由一物转化为另
语·卫灵公》)孟子提倡“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
一物的生成而已。虽然“生”有许多痛苦,通过梦幻方可消解,浮
十一世纪的中国四川,苏轼诞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息的封
苏轼将人生解析的如此客观,那么他在漫长的流放生涯中
建知识分子家庭。苏轼自幼聪颖过人,“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 对人生的终结— ——死之问题又如何理解呢?苏轼在熙宁五年
要”。在父母的悉心教导和家乡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熏陶下, (1072 年)所作的《墨妙亭记》中曾表述: “余以为知命者,必尽大
本能而又带有极深的文化内涵的意识,它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
由此可见,虽然苏轼遭遇了一系列不公的待遇,但他并未
关注的人生课题。作为我国宋代至今上千年以来在文艺领域内 消极避世,而是将人生理解为短暂、虚幻的肉身和永恒的人
具有全面的、首屈一指的巨大成就的伟大宗师—— —苏轼,更以 “性”,“将整个贬谪视为‘游’和‘福’”,④如“吾身如寄耳,岭海亦
[参 考 文 献]
[1] 童一秋.中国十大文豪:苏轼[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2]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苏轼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 [4] 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
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 释三家思想,取儒家的积极用世,化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超世
呈徐君猷》),陷入如此的梦境是可怕地,它会逐渐消磨人的奋 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是“以天地
斗意志和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
胸怀来处理人间事务”, “以道家精神来从事儒家事业”。既济世

“人生如寄”的感叹在《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中就曾
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云:“初好贾谊、陆贽书,
出现“浩浩阴阳移,年年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
[收稿日期] 2011- 01- 05 [作者简介] 白静(1983-),女,安徽蚌埠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8 级美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学和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
成年后的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一同进京赶考并一举成名。此 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
后苏轼的人生经历了喜与忧,既丰富多彩而又波折多劫。在政 ·······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不
治舞台上,由于被排挤,苏轼难以施展自己的襟抱和才华,幸而 用······此之谓之命。”其中传达出苏轼面对死之时积极的心态,
BAI Jing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 Wuhu 241000, Anhui) [Abstract] respect for human life is the common view held, but the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ways. Sushi inclusive of its broad mind,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bsorbed the ideas for their own use of three, create his own unique values of life.
家主“避世”、佛家倡“超世”,三教的主流思想迥异,因而苏轼对
佛教禅宗认为人之所以受苦的根源在于人执着于自己的
三家思想的学习接受进而形成自己的生死价值观和独特人格, 身体,正因为有身体才会产生种种贪求和欲望,只有形与神离,
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随苏轼一生的曲折履历而变。 才可超脱。所以佛教主张“形尽神不灭”,与有限的身体相比,精
[注 释]
但饱经沧桑的苏轼吸收了道佛二家学说,既认识到人生之苦, ① 苏轼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1994,1995 页.
又不过于激愤感伤于现实人生,从内心深处领会到死不足畏, ②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 页.
生死顺乎天道,在感性现实中悟道,随缘适性的处世;要超越时 限的羁绊,纵横驰骋的思考,使生命意识由现实层面转向超越 现实的层面。由此,我们可以显见道佛两家思想在苏轼身上发 挥的共同效应。
74
第1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年
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
老子认为,“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人只有与道同体,才可
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从此论中 不朽,否则身体的存在仅是暂时的,“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老
清晰可辩儒道佛对苏轼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儒家主“入世”、道 子·三十八章》)。
苏轼在此凸显了其超越的文化人格,用“寄寓”思想告知自 救民,又能保持超功利、超生死的出世态度,扩充了自我的生命
己,一定要保持人的本性。《江子静自序》中说:“能得吾性而不 意识,活得恬定,活得旷达。
失其在己,则何往而不适哉!”他的“人生如梦”,并非是个人得 失的感叹,而是思索整个人生的意义。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③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苏轼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9 页.
④ 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2004,141 页.
庄子主张齐生死,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对于 生死,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 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敬则为死”(《庄子·知北游》),这就在闪 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下告知人们生死只是形式的变化。“夫 死生昼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系哉!“”死与生,皆命也,无 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人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 也”(《庄子·大宗师》)。因而,人不必喜生厌死,不必因死而恐慌。
生命、热爱生命的激情,同时也促使富有敏锐感知力和超常洞
这堪称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在生与死这个历代文人十
察力的苏轼时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悲凉感叹。“世事一场大梦, 分敏感的话题探讨上,他独树一帜,生命的时空意识在其心中
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黄州中秋》),(《东坡乐府》卷一),“万 十分清晰。在品德、修养上可称是“士气文心”,吸收融合了儒道
子在《论语·先进》中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人在有生之年,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赠写真何充秀才》),
应为社会多做事,人虽是有限个体,但可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 “·······然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文集》卷五十五),
积极地超越自我,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余晚闻道,梦幻是身”(《参廖泉铭》)。可见,苏轼不为外物所役,
且政治关怀走出了庙堂之限,无论穷达皆能存独善之心而又行 态度,达到对世俗的超越和升华。正如苏轼在《留题仙都观》中所
兼济之志。受挫时,他一直用“寄寓”思想宽慰自己,来理解自己 云“: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真人厌世不回顾,
对社会的责任,折射出的忠君报国之感异常耀眼,体现了儒家 世间生死如朝暮。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辛苦。安得独従
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富有鲜明个性色彩和美学精神的言说,向 闲游”(《诗集》卷四十);“谪居穷僻,……自绝禄廪,因而布衣蔬
世人倾诉了其富赡饱满、无以伦比的生命意识。
食,于穷苦寂淡之中,却粗有所得,未必不是晚节微福”(《与圆
通禅师四首》之四,《文集》卷六十一)。受伤的心灵渐渐地从悲

哀中淡出,通往快乐和自由之境。
点为己所用,塑造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生死;生命意识;苏轼
[中图法分类号] I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004 (2011) 01 - 0074 - 02
My Body, Such As Sending Ear s Sushi Consciousness of Life Over view
毅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观心态,积极的生活,在诗、词、赋、书 道、佛思想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苏公是以一种突兀傲世
画等作品中抒写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倾向。其中苏轼的诗中 的、别具一格的姿态吸收并融合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己所用。
有九处反复出现“吾身如寄耳”这一句,清代张道《苏亭诗话》有
云:“东坡诗有自袭句,略为记之。如……‘吾身如寄耳’……”①
[Key wor ds] life and death; life consciousness; Su Shi
生死问题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关注的终极问题,各种 “‘寄’,是寓居之意,即谓此世界对任何一个生命来说,皆非永
文化都对生死问题展开过讨论。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 恒停留之所,生命从别的地方来,还要归别的地方去,只是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