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身如寄耳_苏轼生命意识概述
苏东坡的张望和走神
苏东坡的张望和走神
作者:张炜
来源:《领导文萃》2021年第14期
很少有人像苏东坡一样,长时间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遥望打量,好像一时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候他驻足不前,茫然四顾。
这是从他留下的文字中所感受到的。
当然他偶尔也会觉得自己来路不清,归路不定,“为何而来、因何而去”的问题,对他来说也同样存在。
苏东坡一直在设问和寻觅,觉得自己似乎是一個假设、一个符号、一个供神灵和他人测试的标本、一个被莫名的力量遣使的游魂。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送王缄》)“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过淮》)“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特别是那些唱和陶渊明的拟古诗,更有一种张望的感觉。
这种神态是诗人文字中留下的,也是匆匆旅途中给人的印象。
而他那过人的乐观,就掺杂在这样的间隙之中。
(摘自《新民晚报》)。
浅论苏轼对于生命本体的态度
Vol.37No.1Jan.2016第37卷第1期2016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浅论苏轼对于生命本体的态度张倩倩(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作为北宋文坛登峰造极的人物,在宏阔的历史和理学思潮影响下,苏轼在历代学者的研究中几乎成为符号性的人物,处在神化的光环之下。
而本文试图从苏轼客观世界及诗文组成的双文本的角度来阐述苏轼对于个体生命本体的态度,从而展现在历史社会生活中苏轼个体生命内在的矛盾性对其诗文创作产生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苏轼;生命本体;精神困境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1-0211-03“道”对于宋代士人来说,既是天地自然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本原,也是士人立身行事的不易准则,故“道”是彻上彻下,本末精粗一贯的,既是抽象的本质又是在各种具体事件中能够得以展现的。
因而宋代文人借“文”在问道、载道,在进行文学创作的不断实践中,在不断接近“道”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文学的审美本体,理性精神大放光彩,这也是宋代文化的本质力量,而这种力量就催生了苏轼这样的文化巨人。
清代评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结合英美新批评文本之外一无所有的观点,推演而言,整个世界都如文本对人虚构出来的世界一样。
所以说拿文学观点去研究非文学,拿文学性的观点去研究苏轼的人生境遇,即苏轼的“本体”。
那么我们所掌握的关于苏轼的历史碎片整合在一起就是关于苏轼的文本,也就是说,苏轼的人生就是具有一定历史依据的纪实文学,而这种纪实文学披露的是苏轼的人生经验(苏轼的客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缺乏和漏洞就可以拿苏轼的文学文本来填补。
宋代道学家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个“理”,而这个“理”就是共相,其他殊相只能不断的相似或者接近作为共相的“理”,而不可能成为“理”或者就是“理”。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苏轼,这位宋代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一生曲折,然而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态度,可以用“豪放通达,不屈不挠”来概括。
他一生多次遭贬,漂泊不定,但他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的困难。
在面对逆境时,他总能保持冷静,泰然处之。
正如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写:“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令他在当时饱受磨难的环境中得以坚韧不拔,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体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被贬到黄州时,他发现了猪肉的美味,从而创作了著名的“东坡肉”。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欣赏。
苏轼的人生体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中汲取力量。
同时,苏轼的人生体味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在压力面前,我们可以尝试苏轼的“豪放通达”的人生态度,不屈不挠地向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苏轼的思想。
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我们可以学习苏轼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在逆境中找到出路。
我们也可以从苏轼的人生体味中汲取智慧,学会欣赏生活,热爱世界。
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和精神力量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热爱生活,欣赏世界。
让我们从苏轼的人生智慧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李白和苏轼,两位极具特色的诗人,各自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展现了他们的才华。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从而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谈论苏轼文学创作思维
谈论苏轼文学创作思维一、苏轼在徐州期间的生存环境及心路历程北宋熙宁十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府,进入了他的“徐州时期”,林语堂先生称之为“黄楼时期”。
这一年,苏轼开始了他的“真正的生活”。
熙宁四年六月,夹在新旧党争旋涡中的苏轼乞补外任,离开了危机四伏的汴京。
年轻气盛的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做地方长官的副手,这多少限制了他的才华施展。
熙宁七年六月,苏轼改差知密州,在密州虽然身为太守,但是此地贫穷而偏远,也不是他施展行政才能最好的舞台。
三年后,另一所城市———徐州,与苏轼相遇,并成就了这位文化巨人生命的丰富和绚烂。
一年零十一个月的“苏徐州”,于元丰三年才得以“充实、完满、练达、活跃、忠贞”地走向他的“黄州时期”,去实现其文化人格的再一次升华。
北宋时的徐州,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城市,为南北之襟要,京东之门户,而且物产丰富,出产黄冈岩、煤、铁,“地宜菽麦,一熟而数岁饱”。
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列为古九州“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之一,风物秀美,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民风淳朴。
入徐作官,进则经世济民,退则休养性情,徐州的一切在苏轼眼中都充满着魅力。
密州卸任后,苏轼先差知河中府,后又接改知徐州,受命后他欣然前往。
此身无用且东来,赖有江山慰不才。
旧尹未嫌衰废久,清尊犹许再三开。
满城遗爱知谁继,极目扁舟挽不回。
归去青云还记否?交游胜绝古城隈。
这是苏轼抵徐后所作的第一首诗。
熙宁十年春,原徐州知州傅尧俞因“失察”而被罢官,由徐州通判江仲达署理知州,他向新任知州苏轼移交公务后即调离徐州。
苏轼赠诗送行,给予江仲达极高的评价,这其中难免官场上的礼节和文人间的客套,但仔细品读,诗中也浸润着苏轼对这座城市天生的喜爱和施政为民的期待。
密州任内忧国忧民的无限惆怅和踌躇满志的无以施展,已然在徐州找寻到行动的空间、情感宣泄的载体。
“极目扁舟挽不回”,这既是苏轼对江仲达的赞颂,也是为自己立下了未来行动的标杆。
身体意识与苏轼的生命美学
苏轼一生创作了数量巨大、成就斐然的诗词文赋,其中,关于身体方面的言说颇为奇特。
他不仅通过身体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身体本身就是直接观照的存在,诸如发、目、齿、膝、心等各种器官频频出现:“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神凝疑夜禅,体适剧卯酒”等。
这些可以看出,苏轼尤为关切自我的身体。
明代王如锡根据苏轼诗文编写了《东坡养生集》,全面展现了苏轼生意盎然的养生图景,包括饮食、方药、居止、游览、服御、翰墨、调摄等12类。
毫无疑问,苏轼对于“生”是热爱的、珍惜的,对“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充分肯定的。
全面考察苏轼关于身体的思索与追问,可能是一件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
因为,在苏轼的生命中,“形”的游走性、有限性与“神”的自由性、超越性盘根交错,互为一体。
形神合一的“身”既是坚实可靠的,又是虚幻不实的;既是自由行走的主体,又有着生如浮蓬的宿命;终将走向腐朽、灭亡,却偏偏开出最绚烂的生命之花。
苏轼之“身”必然成为多维度的复杂有机体,于斑驳陆离的存在中摇曳出丰富、饱满、亮丽的一抹深绿,终使生命绽放出原初的澄澈、质朴、自然。
一、身:生命敞开的场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用“身”指称人类的身体。
《淮南子》一书认为身体最起码包括形、神、志、气四个方面,如果说,毛发、肌肤、筋骨、血肉组成了人类可见、可触的形,充盈其中的精、气、神则构成了生命力。
生命本身是形与神、身与心的并举,身体的存在与生命的存在是一体的。
因此,“身”时常指个体生命,被当作“我”的代名词。
何为生命?存在。
如何存在?“身”之在场。
“我们通过我们的身体在世界中存在”[1]265,生命个体的精、神、灵、魂的饱满皆以肉身为载体。
作为有机生命体,人的肉身性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身”是生命存在的家园。
家园与人身的存在应该是一体的,“身”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园。
苏轼一生历尽贬谪,有着对家乡永恒的怀念与思恋,但终未归乡,反认他乡为故乡,每到一处,总会布置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家园”。
苏 轼对作品中的哲学思想有何看法
苏轼对作品中的哲学思想有何看法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成就斐然,更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
苏轼的哲学思想首先体现在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知与坦然接受。
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命运变幻的感慨。
如《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浩瀚,明白生命的无常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他并非因此而陷入悲观绝望,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
他深知人生充满了起起落落,得失荣辱皆为常态,不必过分执着。
苏轼对世间万物的相对性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他眼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美与丑,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
他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受到自身所处位置和视角的限制,从而说明事物的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样的情境,换个角度看,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评价。
这种相对性的思考方式,使苏轼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一时的挫折所困扰。
苏轼作品中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他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他一生历经多次政治风波,遭遇诸多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的侵袭,苏轼毫不畏惧,以一种洒脱的姿态前行。
他不为外界的干扰和束缚所左右,坚持做真实的自己,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这种自由不是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苏轼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反映了他的哲学思考。
他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自然景观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赋予其深刻的寓意。
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通过描绘秋风落叶、明月被云遮蔽等自然景象,抒发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论苏轼的生命体验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论苏轼的生命体验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提要:本文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苏轼的生命体验,通过对其在人生的坎坷波折中所形成孤独体验、归依体验和超越体验等生命体验的阐释,来分析苏轼的人生体验对其诗歌创作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以此更加真实而深刻地理解苏轼诗歌的内在蕴涵,体会作家在其作品中所寄寓的生命感受。
关键词:苏轼;生命体验;诗歌创作;影响生命体验是人在现实人生活动中与外界事物打交道而获得的诸种切身感受。
艺术家的生命体验包括缺失体验、丰富体验、崇高体验、孤独体验、超越体验等各种类型。
体验生命,感受生命的向力,是作家艺术创作的根本指向,是其艺术创作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的首要条件。
本文试就体验生命这一命题阐述苏轼的生命体验及对其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
艺术家在感受个体生命、感受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命体验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于苏轼而言,坎坷曲折的仕途生涯中,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是孤独体验、归依体验和超越体验。
一“孤独”除了指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方式外,主要指一个人的心理体验。
在某种历史条件下,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因其独立特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准则与流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保持着距离乃至对立,因而受到某些社会阶层的排斥,从而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此种境地下,咀嚼孤独、体验孤独,从而形成持久而深刻的孤独体验。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他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由于他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王安石变法时,他强烈反对新法,受到新党派官员的激烈排斥打击。
严重的政治迫害,使苏轼陷入了孤独的处境。
这种孤独处境,首先是生存状态的孤独。
“乌台诗案”的诬陷,使得苏轼周围的人为了安全与生存的需要,纷纷远离他,营救、支持他的人寥寥可数。
迁谪黄州,“渐为人不识”①(苏轼《答李端叔》),几乎过着幽居独处的生活;而后,又不断地被贬,贬所也越来越荒远,最后至于饮水食芋的蛮荒之地儋州。
政治的挫折,世情的冷漠,才识的不被人赏识,在苏轼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强烈的孤独体验。
苏轼《永遇乐》的生命感和超越性
苏轼《永遇乐》的生命感和超越性作者:彭树欣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11期苏轼一生坎坷,政治上屡受打击,曾经下狱,而且一贬再贬,最后在晚年被贬到中国当时最偏远的地方——海南岛。
然而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却是一个乐天派,并不认为生活是苦难的,他享受人生,以达观的心态观照生命,时时能获得某种超越。
他常常从政治的漩涡中,从公务的繁忙中,抽身出来,贴近自然。
清风明月,花草鱼虫,湖光山色,名胜古迹,都成了他吟诵的对象。
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都能吟诗作赋。
他一生元气淋漓,其作品可谓是他生命的自然流露。
正如苏轼自己所说,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调任徐州知府,在徐州治理水患。
在这之前,他已经历了宦海风波,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受到攻击和诬陷,因此要求外放,离开京城在地方为官。
这次在徐州,苏轼颇有政绩,治理好了水患,朝廷因此嘉奖他,拨给他款项3万贯。
他用此款在城东南建造了一条木坝,还在外围城墙上建了一座楼,名为黄楼。
对于荣辱显达,苏轼似乎有所看透。
在任上的某一天,苏轼来到城西的燕子楼,并夜宿此楼。
因梦唐代著名歌姬关盼盼,感慨人生、命运和历史,写下了《永遇乐·明月如霜》一词。
词云:“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此词的下边还有一个题目:“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彭城,即徐州。
燕子楼,据说是唐代镇守徐州的将军张建封为关盼盼所建。
盼盼是张宠爱的歌妓,能歌善舞,雅多风态。
张死后,盼盼念旧爱不嫁,居此楼十余年。
一座空楼,一个多情的女子,为什么能如此牵动东坡先生的心,居然夜宿而梦之呢?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从写景开始。
吾身如寄耳——苏轼生命意识概述
家、 道家和佛教禅宗对生死有小 的理解 , 都主张珍爱生命 、 但
为生命 意识 ?它是只有人才有 的关于生命 的体验 , m于人 的 足 本能而又带 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的意识 . 它是 闩古 以来 中I 文人 关注的人生课题 。 为我闰宋代至今 _千年 以来在文艺领域内 作 I _ : 具 有全面 的 、 屈一指 的巨大成就的伟大 宗师——苏轼 , 以 酋 殳 其 丰富的人 生经历 、富有 鲜明个性色彩 和美学精 神的吉说 . 向 世人倾诉 了其富赡饱满 、 无以伦比的生命意识
第 1 卷第 1 l 期
2 1 年 2月 0 1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RN N N US RY P Y E HNI OU AL OF HU AN I D T OL T C C
V 1 1 N . o. l o 1
F b. e 20I1
建 知识 分子 家庭 。苏轼 f幼聪颖过人 , 闻古 今成败 . 能语 其 j “ 辄
要 ” 父 母 的 悉 心 教 导 和家 乡眉 山深 厚 的 文 化 底 蕴 的 熏 陶下 , 在
(0 2年 ) 17 所作 的《 墨妙亭记》 中曾表述 :余 以为知命者 . “ 必尽大
事 , 后 理 足 而 无 憾 。物 之 有 成必 有 坏 , 如 人 之 有 生 必 有 死 , 然 譬
[ 关键词 】 生死; 生命 意识 ; 苏轼
【 中图法分类号 】 12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7— 04 (o 1 1 04—0 6 15 0 2 l )O —0 7 2
M yBo y, c ndi g Ea sSu hiCo co ne so f v r iw d Su h AsSe n r s ns i us s fLieO e v e
人生如逆旅你当像苏轼读后感
人生如逆旅你当像苏轼读后感
摘要:
一、介绍苏轼的人生背景和遭遇
二、阐述苏轼的豁达心态和贡献
三、分析苏轼的人生观对我们的启示
四、总结阅读感悟
正文:
人生如逆旅,你当像苏轼。
这是我对苏轼读后感的最佳概括。
苏轼,一个才子,一生坎坷,历经风雨,但他始终保持一颗豁达的心。
无论被贬至何方,他都能积极面对,造福一方百姓。
苏轼出生于四川,他的父亲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家,名叫苏洵。
他的弟弟苏辙也是一位文人。
他和弟弟都有着从政致君尧舜的伟大抱负,但命运多舛,他们都被接连贬谪。
尽管时运不济,苏轼仍能保持豁达心态,任他惊涛骇浪,唯我波澜不惊。
在四十五岁时,苏轼经历乌台诗案,险些丧命。
晚年又被贬至惠州、儋州。
但无论他贬至何方,他都坚守心中那份坦然,造福一方百姓。
这正是苏轼的可贵之处,他的人生观值得我们深思。
苏轼的人生遭遇让我们看到,生活的艰难困苦并不能压垮一个人,只要他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苏轼的豁达心态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逆境不过是旅途中的风景,它能让我们更坚强,更成熟。
读完苏轼的人生故事,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人生如逆旅,我们都是行
人。
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我们都应保持豁达的心态,积极面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总的来说,苏轼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逆旅,但我们不必惧怕。
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态度,我们就能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浅论苏轼对于生命本体的态度
浅论苏轼对于生命本体的态度作者:张倩倩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作为北宋文坛登峰造极的人物,在宏阔的历史和理学思潮影响下,苏轼在历代学者的研究中几乎成为符号性的人物,处在神化的光环之下。
而本文试图从苏轼客观世界及诗文组成的双文本的角度来阐述苏轼对于个体生命本体的态度,从而展现在历史社会生活中苏轼个体生命内在的矛盾性对其诗文创作产生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苏轼;生命本体;精神困境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1-0211-03“道”对于宋代士人来说,既是天地自然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本原,也是士人立身行事的不易准则,故“道”是彻上彻下,本末精粗一贯的,既是抽象的本质又是在各种具体事件中能够得以展现的。
因而宋代文人借“文”在问道、载道,在进行文学创作的不断实践中,在不断接近“道”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文学的审美本体,理性精神大放光彩,这也是宋代文化的本质力量,而这种力量就催生了苏轼这样的文化巨人。
清代评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结合英美新批评文本之外一无所有的观点,推演而言,整个世界都如文本对人虚构出来的世界一样。
所以说拿文学观点去研究非文学,拿文学性的观点去研究苏轼的人生境遇,即苏轼的“本体”。
那么我们所掌握的关于苏轼的历史碎片整合在一起就是关于苏轼的文本,也就是说,苏轼的人生就是具有一定历史依据的纪实文学,而这种纪实文学披露的是苏轼的人生经验(苏轼的客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缺乏和漏洞就可以拿苏轼的文学文本来填补。
宋代道学家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个“理”,而这个“理”就是共相,其他殊相只能不断的相似或者接近作为共相的“理”,而不可能成为“理”或者就是“理”。
尤其是朱熹大力提倡这种观点,与柏拉图的本体论不谋而合。
其实这也就成为了宋代道学家思想的一大漏洞,他们的说法也成为了攻击他们自身漏洞最有利的武器。
苏轼词的生命意识
苏轼词的生命意识一、苏轼对矛盾人生的现实超越苏轼是中国古代才能全面的一位文学巨匠,他为人坦淡,直言敢谏。
苏轼的这种无所畏惧,在朋党之争激烈,弹射之风盛行的北宋,实是一道绚目的亮光。
但率真的性格注定了他荆棘丛生的人生旅途。
就仕途而言,苏轼是一个悲剧人物。
苏轼辗转于入世与出世之间,他一生受到过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
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至黄州,一住四年;一次是59岁时被贬至惠州再到儋州,直至65岁才遇赦北归。
面对坎坷的人生,生性乐观的他始终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
所以他的词始终贯穿着对人生的感悟、思考与咏叹。
处于不惑之年的他曾豪言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会”字,尽显他收复边关,建功立业的决心和自信!长期的贬谪生涯使苏轼身心受到了迫害。
他曾有过很长的农田耕种生活,这种生活既不同于一般道家的归隐田园式,也不同于儒家落魄潦倒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局促人生,而是苏轼安时处顺、任其自然的人生经历。
他没有因现实的无奈而沉溺,而是将自己的实践活动建立在一种新的视角上,将其作为发展自我的外在契机,在思想和实践中表现出鲜明的超越色彩。
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以迁客的身份寄居,处于监管之下。
所作之词无悲也少苦,反而充满了憧憬和对自由的渴望。
我们可分析一下他此时所作的两首词《定风波》和《临江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反复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正是缘于对困境的体验才有了苏轼的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
他不同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不遇明主的愤慨,也不同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
苏轼走出了怨艾,把灵魂放纵于自然,走入心灵的宁静、淡泊。
【苏轼的人生经历概括】对苏轼人生经历的感悟
【苏轼的人生经历概括】对苏轼人生经历的感悟对苏轼人生经历的感悟1人同此心,心同此想,这就是共鸣。
共鸣,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心意相通的表现。
翻开历史,与苏轼产生共鸣者,如过江之鲫,我亦如此。
只要自己处于困境,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的想起苏轼的《自题画像》: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写这首诗时,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他的一生,是在党争愈演愈烈的北宋时期度过。
他不为新旧两党所容,长期受到打击和迫害。
他被一贬再贬,最后被发配到极度偏僻荒凉的儋州海南岛了。
这预示着他的仕途已经终结,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无情的打击。
他从小就展示出超乎寻常的才干,到后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直心想着着致君尧舜,出相入仕,干出一番大事业。
而且还在年轻的时候,他便得到当时身为兵部尚书兼一代文宗的欧阳修的大力奖掖,有望之承其衣钵,放他出人头地的想法。
他也的确没有让欧阳修失望,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也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文坛闯将,取欧阳而代之,成为文坛宗主,声名之显赫,一时社会青年才俊,荟萃门下,苏门四徒,辉盖千门,真可谓是门庭若市,呈殷殷之盛。
然而,有才如此,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却夹在新旧两党中间,成了肉夹馍,无端地成了两党打击迫害的对象,成了历史的牺牲品,从此在政坛销声匿迹。
首先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谪到湖北的黄州,甚至差点身首异处。
接着新党垮台,旧党执政,他再次被贬到广东惠州。
当时,广东可没有像今天这样地位尊崇,而是荒僻萧条、瘴疠横行的南蛮之地,一般作为朝廷流放犯人或者贬谪官员的。
被流放或者被贬谪到这里,很多官员都认为是走上了不归路,长亭送别情景,宛若生死离别,悲情浓重。
所以,唐朝一代文豪韩愈被贬谪到潮州时,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必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从苏轼词看其生命意识
2
地 任职 ,又 经历 了丧子 之痛 。
铜 仁 学 院学 报
2 0 1 4年
这 首词 写于 治平元 年 ( 1 0 6 4 ) 。词 的上 阕描写 了 唐 玄 宗 的淫 乱 奢侈 ,下 阕写 了 战乱 后 华清 宫 的物 是 人非。 “ 玉 甓琼 梁 ” “ 独 留烟树 苍苍 ” ,苏轼借 古讽 今 , 通 过 叙 写历 史 人物 的前 后变 化 ,讽 刺和 批 判 了 当朝 者 奢 华 淫逸 、不 思进 取 的现 状 。通 过借 古 讽 今 ,苏
嘉 祜元 年 ( 1 0 5 6 ) ,在 其父 苏洵 的带领 下 ,苏轼
和 弟 弟苏辙 首 次别川 I 入京 ,参加 进士考 试 。考试 中, 苏 轼 的策论 《 刑 赏忠 厚之 至 论 》受 到 当 时主 考 官 欧
生命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对 自身存在意义 的探索和思考 。而苏轼 的生命意识 ,就是其在外部
功 用 中努 力实 现 自己的社 会 价值 无 果 后 回 归 内心 的
阳修 的青 睐 ,进 而一 举成 名 。嘉祜六 年 ( 1 0 6 1 ) ,苏 轼 应 制 科考 试 入 第三 等 ,被 朝 廷任 命 为 大理 评 事 、
签 书凤 翔府 判 官 。治 平二 年 ( 1 0 6 5 ) ,苏轼 为父 守孝 期 满还 朝 ,妻 王弗不 幸去 世 ,又恰遇 王 安石变 法 。 因反 对 新法 中 的某些 激 进措 施 ,神 宗熙 宁 四年
精 神 价 值 , 以及 其 对待 人 生 挫折 和 生 命 本体 的理 性 态 度 和 特有 方 式 。在其 词 作 中,他 更 是 通过 自己的 生命 历 程 与体 验 ,对人 生 问题 的把 握 和 追求 进 行 了
全 面 、 系统和 具体 的展 现 、回答 与 阐释 。 本 文主 要 以邹 同庆 、王 宗 堂所 著 的 《 苏轼 词 编 年校 注 》 中二 百九 十 二 首编 年 词 为文 本 ,透析 苏 轼
生命在超越中闪光——苏轼词中的自我形象解读
Vo . 2 . 3 1 8 No
许 昌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XUCHANG UNI VERS TY I
20 0 9年 第 3期
No .3,2 0 0 9
生命 在 超 越 中 闪光
-
苏轼 词 中的 自我形 象 解 读
高 华
( 南 交 通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0 5 ) 河 50 2
人民群众的关心表现 出来 。如 :
好将沈醉酬佳节, 十分酒, 一分歌 , 狱草烟深, 讼
庭人悄 , 无吝宴游过 。
《 少年 游 ・ 堂朱槛 曲尘波》 银
就是通过对承平景象的歌颂, 寄托了他所向往的清平政治 的理想社会。他认为 , 政治清明的社会 , 应该是“ 天下不诉 而无冤, 不谒而得其所欲”起码要做到“ , 诉而必见查, 竭而
[ 摘 要 ]在 苏轼三 百 多首词作 中, 鲜 明的 自我 形 象一直 活跃其 中: 其 对理 想 的执 著 追求 ; 高 尚的节操和 洒脱飘 逸 的气度 ; 昂奔放 的豪情 以及 遭 遇 打 击后仍 能不 断抗 争 不 断超 越 的 旷达 胸 激
怀和 人格精 神 。其 审 美张力 已远非 苏词本 身在 文 学艺术 领 域 的成 就 所 能概括 , 已超越 了特 定 它
在我国璨若群星的古代文学家中, 苏轼作为杰出的全 能作家, 闪耀着引人注目的光辉。他的散文、 词乃至书、 诗、 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学 遗产。特别是词,开北宋一代豪放词风” … 在词坛 “ ,
平时十月幸莲 汤, 玉凳琼梁, 家车马 如水 , 五 珠玑
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 独留烟树苍苍, 至今 清夜
的 历 史 时 空 , 响 了无 数 古 今 文 人 的人 生模 式 和 文 化 性 格 。 影
“人生如寄”—苏轼对于人生的深刻体验与反思
慨 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 如寄的人生” 不仅是 苏轼对于生命本体存在之短暂的深切体验 , 更是东坡先生对于
生命存 在现 状 的一 种深 刻反 思 。
关 键词 : 苏轼 ; 人生; 如 寄
中图分 类 号 : 1 2 0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 6 5 8 4 ( 2 0 1 4 ) 0 3 — 0 0 6 9 — 0 4
如寄” 问题进 行具体 分析 。
之外 ,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其一也
是东 坡先生 此种 思想 的典 型代表 。
从诗题中我们不难见出全诗的写作背景。诗歌 的内容描写 的正是诗人 由徐州罢官前往商丘 的过 程 中, 当地官吏和人 民对于诗人依依不舍的送别情
景 ,而从 诗歌 中我们 亦 可 以见 出东 坡先 生 的豪 迈 。
苏轼便是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位。正如冯天瑜等在 《 中华文化史 》 中所言 : “ 在‘ 人生忽如寄 ’ 的冷酷 现
实 面前 , 所谓 三 皇 五帝 之 道 、 圣 王治 国勋 业 、 儒 学 的
、
“ 人生如寄 ”
“ 人 生如 寄 ” 又名 “ 人生 忽如 寄 ” 。 “ 人 生忽 如寄 ”
一
弱的宋代时达到了一种高度 。因为这一时期 的文人
士大 夫在 面对 现实 的考 验 时 , 一 方 面积 极 为 “ 修身 、 齐家 、 治 国、 平天下 ” 的理 想抱 负 而努 力 着 , 另 一 方
面却又为现实生活 中的宦海沉浮和事与愿违而苦
恼 着 。再 加 上 宋 代 文 人 受 佛 教 禅 宗 “ 性空观 ” 的 影 响 ,更 加 重 了文 人 士 大夫 心 中人 生 苦短 的伤痛 感 ,
苏轼词中的生命享受
苏轼词中的生命享受杨雄;潘永洁【摘要】苏轼作为中国文坛上少有的多才文人,其诗、词、文全方位地展示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感悟,尤其是苏轼的词开拓新境,向后人悉数他波折一生中的生命享受.人们可以从热爱生命、重视情意、情趣生活和从容逆境等几个方面去感受:从他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上,从他对朋友亲人的真情流露和对爱情亲情的珍惜上,从他好吃爱玩的充满情趣的生活方式上,以及从他穷达如一、兼济与独善并存的逆境中的心态上,去品味东坡词中的生命享受.【期刊名称】《社科纵横》【年(卷),期】2010(025)009【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词;苏轼;生命享受【作者】杨雄;潘永洁【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000;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中国的正直文人一向“受性刚褊,黑白分明,难以处众”[1],这可以说是一个通病。
因此导致许多胸怀天下苍生的文人在仕途受尽磨难,他们的生命也多显得较为压抑。
如屈原诗作中满怀愤慨和幽怨,司马迁在《史记》中抒发自己的抑郁和不平,阮籍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掩饰其苦闷孤独等。
然而宋代大文豪苏轼却似乎是个例外,他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仍能珍惜生命,赞美生命,享受生命,成就出绚丽多姿的人生。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苦难曲折的,他从政43年,宦海沉浮,仕途坎坷。
怀抱治国平天下的热情欲望和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却被置于党争的漩涡和政治倾轧的风浪中屡遭贬谪。
他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45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59岁遭贬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一生“到处萍漂泊”(《醉落魄·席上呈杨元素》)。
可贵的是他并不曾绝望潦倒,而是以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以一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来对待一切变故。
可以说,苏轼是以一种享受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生命享受这一理念融于他的作品之中,尤其是他的词。
中国古典文学3—生命意识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节选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第四个向度是中国人最倾向的选择。陶渊明以后,士人还是 会伤感于生死问题,但不再焦虑。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植《薤露行》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轮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求,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芳。
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四、寻求对死亡的超越
意识到死亡的绝对性后,士人的第一要务即是寻求对死亡的 超越。
对死亡的超越有几个向度:1、延长生命,这就是求长生或 求成仙;2、留下名声,这就是立功、立德、立言;3、享受 生命,这就是享乐主义;4、搁置生死问题,随缘顺世。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 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 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 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 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苏轼作品中的时间意识
20 0 6年 5月
社会科学家
S CI O AL S CⅢ NTI T S
Ma 20 y, 0 6
( 3 , 第 期 总第 19期 ) 1
【 文艺论丛】
( o3 n rl .1) N ., ea 1 9 Ge No
苏轼作品中的时 间意识
徐 宇春 ,姚 明今
(. 1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06 ;. 10 22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 . 陕西 西安 706 ) 109
关键词 : 间意识 ; 时 生命 意识 ; 有限与永恒; 夜雨对眠” “ “ ; 悲秋 ” 摘 要: 苏轼 对时 间的 思考 由来 已久 。 长期 以来一直 陷于人生有 限与宇 宙永恒的 矛盾 中 , 贬谪黄 州时期 , 他 在 站在历 史与哲理 的高度之上 , 最终 实现 了对人 生有限性 的超越 。 夜 雨对眠” 象贯 穿于苏轼 诗歌 创作 的一 生 , 他 “ 意 是
其生命意识的集中外化。 表现 了苏轼在时光流逝而亲情故园无法回归的矛盾中的精, 寄托 , 呻 自然的人伦亲情是其抵
御 人生虚无感的精 神依托 。
中图分类号 : 0 . I 6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2 3 4 (0 6O - l2 o 10 — 2 0 20 )3 0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人 的存在都会 面临到有限与永恒 、生与死 的困 船 来 自不 停 。浩 浩 长 江 赴 沧 海 ,纷 纷 过 客 似 浮 ” 夫 > 苏 诗 > 一) ‘ ‘ ④ 船来船往 , 平常 扰, 这是人类难以逃脱的终极命题 。 对这个 问题 的回 萍 。 (望 台 ・ 轼 集卷 - 江流浩荡 , 答已经不仅仅只是体现出人的 自我觉醒 , 而是要将人 的景象 在敏感 的诗人心 中却 另有一番含意 。无独有 生的有限性作为 自己思考的前提 , 从而去追寻人生真 偶 , 另一首《 留题仙都观》 一 倦) 流露出相似的意绪 , 仙都 观乃汉代 王远 、 阴长生二人学道成仙 之所 , 诗人 临此 正存在 的价值和意义。 苏轼对生命有限性 的思考由来 已久 , 这可 以从其早 年的诗文中得到佐证 。 经过贬谪 喟叹 :山前 江水流浩浩 , “ 山上苍苍松 柏老。 舟中行客 黄州的精 神蜕变后 , 站在历史与哲 思的高度上 , 他在 去纷纷 , 古今换易如秋 草 。过客纷纷 而逝 , ” 古今 的变 《 前赤壁赋》中对有限与永恒之命题进行 了精彩绝伦 换亦不过是如秋草一样的轮 回。 人生的悲怆感油然而 的展示与解答 ,实 现了对人类这一大 困惑的超越 。 生 。 时的苏轼 只有 : 如 这 z , 5岁 就其入仕 之初而言 已是相 果说有限与永恒关乎人在宇宙 中的位置 、 人之存在意 当顺 利 , 早在嘉祜二 苏轼兄 弟 同榜 中进 士 , 年, 一时 义, 是一个带有抽象化 、 哲学化的议题 , 那么 , 在现实 之 间 , 名动京师 , 自京 师至于海 隅障徼 , “ 学士大夫 , 生活 中, 宦游人的苏轼 还碰到了另外 一种 困惑 : 即时 莫不 人知其 名 , 有其 书 。 I曾 苏 允 辞m) 家 ” - 明 哀 ) 苏轼对 】 ( 光流逝而亲情 自 我无法 回归的痛苦 , 这种情感 具有私 人生的苍凉之感与其年龄经历看似不相称 。 而这实际 人化、 隐密化的特征 , 深藏于苏轼兄弟的诗信往来 中, 上正显示 了其思想 的独特性 。 这时 , 对人生 的所感 他 “ 夜雨对 眠” 的诗歌 意象就是这一情感的高度浓缩 , 所想往往是泛泛 而论 , 其 但他喜欢穷究 天理 、 好对宇宙 中所折射出的苏轼对人生意义的独到理解 , 明他并 人生作形而上思辨的特征 已初露端倪。 表 没有固守儒家“ 立德 、 立功、 立言” 的立世准则 , 而是在 嘉卒 六年 , 右 苏轼 任风 翔通 判 , 风翔 周 围历 史文 其心灵的最深处保持着对 自然人伦亲情 的眷恋 , 成为 化 的 交融 ,催化 了苏轼 历史 意识 的成熟 。 凌虚 台 《 其苦难人生的最终慰藉。 记 》 苏 文 )十 ) ( 轼 瓤卷 一作于嘉祜 八 年 , 《 该文 是苏轼 应太守 陈公 之邀 , 为其 新建 成 的凌虚 台作 文纪 事 。 苏轼 并 没有 一般性 的赞颂高 台之宏 伟 长久 , 反他从昔 日 相 人生有限与字宙永恒 的荒 田起 笔 , 联想 到了“ 废兴成败相 寻于无穷” 的历 史规 律 ,秦汉隋唐坚 固宏丽 的宫殿早 已化为丘墟垄 嘉祜四年 ,苏轼 由蜀人京的途 中已开始 初 涉对 此高 台何足以恃乎 ? 由此推论 “ 人事之得丧 ” 更加 有 限与永恒 阔题 的思 索 : 可怜 千古 长如 昨 ,船 去 亩 , “
苏 轼如何在作品中探讨生死问题
苏轼如何在作品中探讨生死问题生死,是人类永恒的思考主题。
而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苏轼这位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在众多作品中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苏轼一生坎坷,历经多次贬谪,命运的起伏让他对生死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在他的诗词文章中,我们能看到他对生死的态度并非是一味的悲叹或恐惧,而是充满了坦然、豁达与超越。
苏轼的《赤壁赋》就是他探讨生死问题的经典之作。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在这几句中,苏轼将人生比作短暂的蜉蝣和渺小的粟粒,与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长江形成鲜明对比,感慨生命的短暂和有限。
然而,他并没有陷入绝望之中,紧接着他又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审视生死,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瞬息万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自己都是永恒的。
这种对生死的辩证思考,展现了他超越生死的豁达胸怀。
苏轼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也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开篇便将世事视为一场大梦,流露出对人生虚幻无常的感慨。
但他并非消极对待,而是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看待生死。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尽管身处困境,心中凄然,但他依然能在这无常的世事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坚定。
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我们又能看到他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死相隔的无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生死的隔绝让他痛苦不已,但这种痛苦并没有让他沉沦,反而成为了他对生命珍视和对死亡思考的动力。
苏轼之所以能在作品中如此深刻地探讨生死问题,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的积极入世让他在面对困境时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道家的顺应自然让他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佛教的超脱生死则使他在思考生死问题时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在此凸显了其超越的文化人格,用“寄寓”思想告知自 救民,又能保持超功利、超生死的出世态度,扩充了自我的生命
己,一定要保持人的本性。《江子静自序》中说:“能得吾性而不 意识,活得恬定,活得旷达。
失其在己,则何往而不适哉!”他的“人生如梦”,并非是个人得 失的感叹,而是思索整个人生的意义。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二
“人生如寄”的感叹在《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中就曾
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云:“初好贾谊、陆贽书,
出现“浩浩阴阳移,年年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
[收稿日期] 2011- 01- 05 [作者简介] 白静(1983-),女,安徽蚌埠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8 级美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学和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最大。苏轼少时首 神可以永存。这与老子主张的“道”,在追求超越肉体的方面存
先学习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熟习经史,少年时期就树立了“奋 有相通之处。
厉有当治世”的博大胸怀,以后亦一直存有一颗仁人爱物、经世
苏轼博采各家所长,难能可贵的保持一份自我,体现在作
济民之心。在生命意识的问题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生。孔 品中,他发挥想象和联想,抒写了聊以自解、安抚生灵的语句。如
③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苏轼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9 页.
④ 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2004,141 页.
庄子主张齐生死,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对于 生死,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 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敬则为死”(《庄子·知北游》),这就在闪 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下告知人们生死只是形式的变化。“夫 死生昼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系哉!“”死与生,皆命也,无 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人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 也”(《庄子·大宗师》)。因而,人不必喜生厌死,不必因死而恐慌。
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富有鲜明个性色彩和美学精神的言说,向 闲游”(《诗集》卷四十);“谪居穷僻,……自绝禄廪,因而布衣蔬
世人倾诉了其富赡饱满、无以伦比的生命意识。
食,于穷苦寂淡之中,却粗有所得,未必不是晚节微福”(《与圆
通禅师四首》之四,《文集》卷六十一)。受伤的心灵渐渐地从悲
一
哀中淡出,通往快乐和自由之境。
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苏轼胸怀大志,清醒地意识到人不能总 躁的心灵归于平静。由此思考,苏轼跨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潇洒
是想着死,应更多地思考在有限的有生之年该做些什么。他积 地将死看作象做梦一样,自由高歌,尽享生活,与客游玩时抒发
极地参加政治活动,被贬谪后,仍在所任之地为老百姓谋福祉, “物与我皆无尽也”(《赤壁赋》)的人生理想,从而保持独立的人生
成年后的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一同进京赶考并一举成名。此 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
后苏轼的人生经历了喜与忧,既丰富多彩而又波折多劫。在政 ·······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不
治舞台上,由于被排挤,苏轼难以施展自己的襟抱和才华,幸而 用······此之谓之命。”其中传达出苏轼面对死之时积极的心态,
点为己所用,塑造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生死;生命意识;苏轼
[中图法分类号] I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004 (2011) 01 - 0074 - 02
My Body, Such As Sending Ear s Sushi Consciousness of Life Over view
且政治关怀走出了庙堂之限,无论穷达皆能存独善之心而又行 态度,达到对世俗的超越和升华。正如苏轼在《留题仙都观》中所
兼济之志。受挫时,他一直用“寄寓”思想宽慰自己,来理解自己 云“: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真人厌世不回顾,
对社会的责任,折射出的忠君报国之感异常耀眼,体现了儒家 世间生死如朝暮。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辛苦。安得独従
大学出版社,2004.
75
品都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的深刻认识,从时 轼尤其受佛教思想的滋养而不卑屈于庙堂,以一个完整的人去
间角度上领会了宇宙的无限与人的生命的有限形成的强烈对 追求世间的美好事物。恰如《定风波》所云:“莫听穿林打叶声,
比,在空间角度上个人亦是渺小的。正基于此,激发了苏轼珍惜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4
第1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年
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
老子认为,“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人只有与道同体,才可
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从此论中 不朽,否则身体的存在仅是暂时的,“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老
清晰可辩儒道佛对苏轼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儒家主“入世”、道 子·三十八章》)。
十一世纪的中国四川,苏轼诞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息的封
苏轼将人生解析的如此客观,那么他在漫长的流放生涯中
建知识分子家庭。苏轼自幼聪颖过人,“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 对人生的终结— ——死之问题又如何理解呢?苏轼在熙宁五年
要”。在父母的悉心教导和家乡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熏陶下, (1072 年)所作的《墨妙亭记》中曾表述: “余以为知命者,必尽大
宋朝存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才免于一死,但被流放于异地的命 要“尽人事”,才能“理足而无憾”,言语之中流露出的深层哲理
运却无法幸免。王水照将其一生概括为“在朝—— —外任—— —贬 引发我们的思考。苏公这种巨大的包容心和民胞物与的胸怀除
居”的两次大循环。在如此反复多舛的磨难中,苏轼以其过人的 了与家庭教育和蜀地文化有关,有没有受中国传统文化如儒、
儒家亦认为与生命相比,“道德”更重要。孔子说“朝闻道, 不为尘世的生死所绊,体会到物物转化毫无踪迹。生与死也符合
夕可死亦”。(《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 这个规律,生或死仅仅是生命的转移,只不过是由一物转化为另
语·卫灵公》)孟子提倡“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
一物的生成而已。虽然“生”有许多痛苦,通过梦幻方可消解,浮
BAI Jing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 Wuhu 241000, Anhui) [Abstract] respect for human life is the common view held, but the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ways. Sushi inclusive of its broad mind,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bsorbed the ideas for their own use of three, create his own unique values of life.
子在《论语·先进》中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人在有生之年,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赠写真何充秀才》),
应为社会多做事,人虽是有限个体,但可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 “·······然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文集》卷五十五),
积极地超越自我,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余晚闻道,梦幻是身”(《参廖泉铭》)。可见,苏轼不为外物所役,
本能而又带有极深的文化内涵的意识,它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
由此可见,虽然苏轼遭遇了一系列不公的待遇,但他并未
关注的人生课题。作为我国宋代至今上千年以来在文艺领域内 消极避世,而是将人生理解为短暂、虚幻的肉身和永恒的人
具有全面的、首屈一指的巨大成就的伟大宗师—— —苏轼,更以 “性”,“将整个贬谪视为‘游’和‘福’”,④如“吾身如寄耳,岭海亦
毅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观心态,积极的生活,在诗、词、赋、书 道、佛思想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苏公是以一种突兀傲世
画等作品中抒写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倾向。其中苏轼的诗中 的、别具一格的姿态吸收并融合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己所用。
有九处反复出现“吾身如寄耳”这一句,清代张道《苏亭诗话》有
云:“东坡诗有自袭句,略为记之。如……‘吾身如寄耳’……”①
生命、热爱生命的激情,同时也促使富有敏锐感知力和超常洞
这堪称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在生与死这个历代文人十
察力的苏轼时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悲凉感叹。“世事一场大梦, 分敏感的话题探讨上,他独树一帜,生命的时空意识在其心中
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黄州中秋》),(《东坡乐府》卷一),“万 十分清晰。在品德、修养上可称是“士气文心”,吸收融合了儒道
[参 考 文 献]
[1] 童一秋.中国十大文豪:苏轼[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2]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苏轼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 [4] 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
第 11 卷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Vol. 11 No. 1 Feb. 2011
吾身如寄耳
—— —苏轼生命意识概述
白静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尊重生命是人类所持的共同观点,但表现方式不同。苏轼以其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吸收了儒道佛三家观
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 释三家思想,取儒家的积极用世,化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超世
呈徐君猷》),陷入如此的梦境是可怕地,它会逐渐消磨人的奋 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是“以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