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树脂纯化
聚酰胺树脂纯化玫瑰花总黄酮工艺研究
聚酰胺树脂纯化玫瑰花总黄酮工艺研究撒玉良;袁长胜;陈文;赵文彬【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21【摘要】优化聚酰胺树脂纯化玫瑰花总黄酮的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含量为指标,测定玫瑰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聚酰胺树脂纯化玫瑰花总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对玫瑰花总黄酮进行富集纯化.聚酰胺树脂富集玫瑰花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采用质量浓度为4 mg/mL、pH5的上样液,径高比为1:7,在室温下上样,吸附3 h以上,达到吸附饱和;解吸时先用15%乙醇洗去杂质,再用pH值为5~6的80%乙醇8 BV洗脱.由80%乙醇洗脱液得到的粉末中总黄酮含量达到23.4%,是纯化前的5.7倍左右.【总页数】7页(P52-58)【作者】撒玉良;袁长胜;陈文;赵文彬【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聚酰胺树脂纯化昆仑雪菊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J], 尼娜・马吾列斯;朱青梅;图力帕尔・吐莫尔;加依娜尔・古丽;布麦热木・努尔麦合麦;阿依吐伦・斯马义2.聚酰胺树脂层析纯化蜂粮总黄酮的研究 [J], 李帅;努尔比亚•亚力坤;阿不都拉•阿巴斯;;;3.聚酰胺树脂纯化金鸡毛草叶总黄酮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J], 韦琴;江咏雪;孙雯4.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藏药湿生扁蕾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J], 王晶晶;景明;陈正君;陈晖5.白簕叶总黄酮的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 [J], 蔡凌云;黎云祥;石凤湘;高侠;陈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马铃薯皮中的黄酮类物质
d e t e r mi n e d a s b e i n g 7 0% e t h an oI a s d e s o r p t i o n s o l u t i o n ,a n d 2. 0 / 1 0. 0( c m/ c m)f o r d i a me t e r t o h e i g h t r a t i o o f t h e
2 4 h ,并 采 用浓 度 为 7 0 %G醇作 为 洗脱 液 ,即能 获得 最佳 工 艺 ;采 用 2 0 g 聚酰 胺树 脂 装层 析 柱的 动 态洗 脱过 程 中 ,径 高比 为2 . 0 / 1 0 . 0( c m/ c m) ,以 7 0 %乙醇 作 为洗脱 液 ,即 能获得 动 态 的最佳 工 艺。 关 键 词 :马铃 薯 皮 ;黄 酮 ;聚 酰 胺树 脂 ; 分 离 纯化
ZHANG We i , L UO Ya q i n。
( 1 . Hu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s h a , H u n a n 4 1 0 1 2 8 , C h i n a ;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i c c o l u mn .
Ke y Wo r d s : p o t a t o p e el ; l f a v o n o i d ; p o l y ami d e r e s i n c a t i o n
2 . O r i e n t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a n g s h a , H u n a n 4 1 0 1 2 8 , C h i n a)
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聚酰胺层析是一种分离技术,常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和制药领域。
它是一种基于亲和性的分离方法,利用聚酰胺树脂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目标分子的分离纯化。
聚酰胺层析的原理是基于生物分子之间的亲和性相互作用。
聚酰胺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特性。
它的表面可以具有特定的功能基团,如亲和配体、金属离子等,可以与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在聚酰胺层析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聚酰胺树脂。
根据目标分子的特性和亲和性,选择合适的亲和配体或功能基团,将其固定在聚酰胺树脂上。
亲和配体可以是抗体、酶、受体等,具体选择取决于目标分子的性质。
在实际操作中,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加入到聚酰胺层析柱中,通过重力流动或压力推动,使混合物与聚酰胺树脂接触。
目标分子与聚酰胺树脂上的亲和配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固定在树脂上,其他非目标分子则通过柱子流失。
分离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分子与聚酰胺树脂结合的强弱调节洗脱条件,实现目标分子的纯化。
常用的洗脱方法包括改变pH值、离子浓度、添加竞争性抑制剂等,以破坏目标分子与聚酰胺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目标分子从树脂上解离下来。
聚酰胺层析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利用目标分子与亲和配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高效的分离纯化。
其次,聚酰胺树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可以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流速,适应不同规模的生产需求。
此外,聚酰胺层析还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相结合,如色谱、电泳等,提高分离效果。
然而,聚酰胺层析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选择合适的亲和配体是关键,需要对目标分子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聚酰胺层析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另外,聚酰胺树脂的价格较高,成本较高。
聚酰胺层析是一种基于亲和性的分离技术,通过目标分子与聚酰胺树脂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目标分子的纯化。
它在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和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纯化、分型和定量等研究领域。
聚酰胺树脂吸附纯化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的研究
[ 收稿日期 ] 2007207216 [ 通讯作者 ] 3 柯仲成 ,Tel : (0559) 2546612 ; E2mail :xiaoke1020 @1261com
[ 参考文献 ]
[1 ] 卢平华 ,颜玉贞. 诃子质量标准研究 [J ] . 中药新药与临 床药理 ,2002 ,11 (13) :3852410.
[2 ] 聂桂华 ,李振国 ,吕玉奇 ,等. 诃子易混淆品中鞣质成分 的 RP2HPLC 分析 [J ] . 中国药学杂志 ,2001 ,8 (36) : 5172 519.
表 1 金丝桃提取物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样品量 (mg)
加样量 (mg)
实测量 (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 %)
( %)
( %)
11186 11224 11207 11167 11189 11212
11175 11175 11175 11175 11175 11175
21364 21361 21345 21329 21359 21351
KE Zhong2cheng1 3 , GUI Shuang2ying2 , ZHOU Ya2qiu2 (1. Huangshan University , Huangshan 245041 , China ; 2. Anhui College of TCM , Hefei 230031 , China)
第 14 卷第 11 期 2008 年 11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食品中聚酰胺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食品中聚酰胺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食品中的聚酰胺类物质是指一类具有聚合酰胺骨架结构的化合物,常见的包括尼龙、泡沫塑料等。
由于这些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加工过程中,所以对其提取与分离纯化具有重要意义。
提取聚酰胺类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和传质提取两种。
溶剂提取是指通过溶剂与食品中的物质发生溶解作用,将目标物质从食品基质中溶解出来。
传质提取则是借助传质剂,通过分子扩散或亲和作用,将目标物质从食品基质中迁移到传质剂中。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食品成分和需求可以进行选择。
聚酰胺类物质的分离纯化主要通过色谱技术和膜分离技术。
色谱技术是一种在固定相上发生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
其中,气相色谱主要用于挥发性物质的分离,液相色谱则适用于非挥发性物质的分离。
超高效液相色谱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分离技术,能够提高分离效果和分离速度。
膜分离技术包括透析、超滤和微滤等,通过膜的孔隙大小和选择性来分离目标物质和杂质。
在实际应用中,提取与分离纯化聚酰胺类物质常常涉及到样品前处理过程。
这是因为食品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需要通过前处理步骤将其去除,以减少对分析仪器和耗材的损害,提高分离效果和信号强度。
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和沉淀等。
固相萃取是将目标物质吸附在固定相上,然后用洗脱剂将其洗脱下来。
液液萃取则是利用两相溶液的亲合性差异将目标物质从食品基质中分离出来。
沉淀则是利用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和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物质从食品中沉淀下来。
聚酰胺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在食品加工和安全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过对聚酰胺类物质的分离与纯化,可以有效去除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有潜在影响的杂质。
例如,在包装材料中提取和分离聚酰胺类物质,可以减少与食品接触的有害物质,保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提取和纯化聚酰胺类物质可以提高目标物质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降低对其他物质的干扰。
大孔树脂-聚酰胺联用纯化桑葚花色苷
DAI Wen-qing1, ZHANG Fu-juan2, JI Xiu-feng1, YU Yong-bo1, XUE Lei1, LYU Chang-xin1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obtain the higher purity of mulberry anthocyanin. Taking mulber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ffects of five macroporous resins such as AB-8, D4020, D101, NKA-9 and HPD100 on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perties of mulberry anthocyanins were compared, and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PD100 macroporous resin was the best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mulberry anthocyanin, and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rates were 93.6% and 37.9%, respectively.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purification were: the flow rate of the sample was 1.5 mg/mL, the pH of the sample was 2.4, the volume of ethanol was 100 mL, the elution velocity was 1.5 mg/mL, the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was 70%, and the purity was 35.15%. The optimum purification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polyamide resin: pH 3.4,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70%, purity of 50.76%. The optimum purification conditions can improve the purity of anthocyanin effectively, and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mulberry anthocyanin. KEY WORDS: mulberry; anthocyanin; purification; macroporous resin; polyamide
聚酰胺树脂纯化昆仑雪菊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聚 酰 胺 树 脂 纯 化 昆仑 雪 菊总 黄 酮 的工 艺 研 究
尼 娜 ・马 吾 列 斯 ,朱 青 梅 ,图力 帕 尔 ・吐莫 尔 加 依 娜 尔 ・古 丽 , 布 麦 热 木 ・努 尔 麦 合 麦 ,阿依 吐伦 ・ 斯 马 义
(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2 0 1 0级 1班 , 新 疆 医 科 大学 药 学 院 ,乌 鲁 木 齐 8 3 0 0 1 1 )
பைடு நூலகம்
( 2 0 1 0 Cl a s s 1,C o l l e g e o f Ph a r ma c y,Xi n j i a n g Me d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C o l l e g e o f Ph a r ma c y,Xi n j i a n g Me d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Ur u mq i 8 3 0 0 1 1,Ch i n a)
Ni n a Ma wu l i e s i ,Z HU Qi n g me i , T u l i p a e r T u n l o e r , J i a y i n a e r G u l i , B u ma i r e mu Nu e r ma i h e ma i ,A y t u l u n S i ma y i l
总黄 酮 的 最 优 工 艺 参 数 。 结 果 雪 菊 总黄 酮最 佳 纯 化 工 艺 条 件 为 : 6 0 41 0 0目聚 酰 胺 对 雪 菊 总 黄 酮 吸 附与 解 吸较 好; 清洗液最佳 p H值为 5 ; 乙醇 用量 为 1 1 倍 柱 体积 ; 乙醇 浓度 为 7 O , 在该 纯 化条 件下 , 总 黄 酮 纯 度 由 粗 提 物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o p t i mi z e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f o r t o t a l f l a v o n o i d s f r o m Ku n l u n C h r y s a n t h e mu m
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
高效聚酰胺层析树脂:生物医药、环保和食品领域的重要伙伴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是一种特殊的树脂材料,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种层析树脂进行详细介绍。
一、聚酰胺层析树脂的制备聚酰胺层析树脂通常是通过聚酰胺聚合反应制备而成的。
首先,将二元酸和二元胺等原料加热熔融,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完成后,将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粉末进行研磨、筛选和清洗等处理,最终得到不同目数的聚酰胺层析树脂。
二、聚酰胺层析树脂的性能特点高效性:聚酰胺层析树脂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能够有效吸附和分离各种生物分子和有机化合物。
高选择性:聚酰胺层析树脂可以根据分子量和形状等特征对目标物质进行特异性吸附和分离。
高灵敏度:聚酰胺层析树脂对目标物质的吸附和分离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低至纳克级别的物质。
稳定性:聚酰胺层析树脂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可重复使用:聚酰胺层析树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清洗和再生,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三、聚酰胺层析树脂的应用领域生物医药领域:聚酰胺层析树脂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如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环保领域:聚酰胺层析树脂可以用于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分离,如废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食品领域:聚酰胺层析树脂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其他领域:聚酰胺层析树脂还可以应用于化学合成、催化剂载体、吸附剂等领域。
四、聚酰胺层析树脂的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聚酰胺层析树脂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层析树脂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
其中,聚酰胺层析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层析树脂材料,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未来几年,聚酰胺层析树脂的市场需求将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驱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对聚酰胺层析树脂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神香草提取液工艺研究
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神香草提取液工艺研究目的考察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神香草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
方法以总黄酮和迷迭香酸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筛选树脂纯化工艺中的最大上样量、水洗脱体积、洗脱剂用量、上样液浓度、树脂吸附时间、上样液pH值和洗脱速率等参数。
结果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神香草提取液浓度为10 mg/mL,最大上样量为12 mL,水洗脱2 BV去除杂质,40%乙醇洗脱9 BV,上样液迷迭香酸浓度86.3 μg/mL、总黄酮浓度117.8 μg/mL左右,树脂吸附时间为14 h,上样液pH值调至6.5,洗脱速度3.0 BV/h。
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分离效果良好,适用于神香草提取液的分离纯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xtract from Hyssopus cuspidatus Boriss. by polyamide resins. Methods The total flavonoids and rosmarinic acid were used as the indexes. The maximum amount of sample solution,elution volume,concentration of sample solution,adsorption time of resin,loading time of sample solution and the amount of eluting solvent,pH and elution rate in the resin purification process were screened by single factor method. Results The optimal purification parameters were as follows:10 mg/mL of extract,12 mL of sample amount, 2 BV of water to remove impurities,40% ethanol to elute 9 BV;the concentration of rosmarinic acid in sample solution was 86.3 μg/mL,and the total flavonoid concentration was 117.8 μg/mL;the resin adsorption time was 14 h;the pH of sample solution was 6.5;the elution rate was 3.0 BV/h.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feasible,fit for separating and purifying of extract from Hyssopus cuspidatus Boriss.Key words:Hyssopus cuspidatus Boriss.;polyamide resins;total flavonoid;rosmarinic acid;purification process神香草為唇形科植物硬尖神香草Hyssopus cuspidatus Boriss.的干燥地上部分,维吾尔名为“祖发奇尼”,是维吾尔族民间习用药材[1],性质干热,有很强的香味,具有镇咳、袪痰、平喘作用,作为维吾尔医和民间用药已有几百年历史,疗效显著。
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
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是一种常用于生化分离纯化的材料。
它由颗粒状的聚合物材料组成,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
本文将从定义、原理、特点、制备及应用等方面对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进行详细介绍。
定义: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是指其粒径范围在60至100目之间的聚酰胺材料。
它是由聚合物颗粒状材料构成,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可用于生物分离纯化领域。
原理: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的分离纯化原理主要基于其对溶液中目标分子的亲和吸附作用。
根据分子的大小、形状、疏水性等特性,目标分子能够通过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亲和作用等与树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目标分子从溶液中被选择性地吸附到树脂上。
特点:1.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在酸碱环境、高盐浓度等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溶胶析出、剪切破碎等现象。
2.较大的比表面积:该层析树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足够的表面积,使目标分子与树脂发生充分的接触,提高分离纯化效率。
3.良好的选择性: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能够根据目标分子的特性选择性地吸附分离,实现高效纯化。
4.较高的吸附容量:该层析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能够同时吸附多个目标分子。
制备: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的制备主要通过聚合物化学合成方法实现。
首先,通过合成聚合物单体及交联剂,再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酰胺基本骨架结构。
然后,通过研磨、筛分等方法得到目标粒径范围在60至100目之间的颗粒状树脂。
应用:60~100目聚酰胺层析树脂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化分离纯化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1.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如蛋白质、酶、核酸等的纯化。
2.微生物分离纯化:如细菌、病毒等的纯化。
3.药物分离纯化:如抗生素、中药成分等的纯化。
4.食品及饮料分析:如添加剂、食品成分等的分离纯化。
5.环境污染物分析:如水体中有机物、金属离子等的分离纯化。
(整理)聚酰胺树脂纯化
第一章前言1.1 甘草简介甘草 (Licorice)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antae Taub)甘草属植物,是一种应用极广的中药,素有“十方九草”之称[1]。
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
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不愧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风沙的先锋。
甘草在中草药中具有“众药之王”的美誉,是重要市用中药, 来源于豆科(leguminosae) 植物甘草、欧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和茎。
国产甘草主要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al)、光果甘草(Glucyrrhizic acid)、黄甘草(G. eurycarpa P.C.Li)、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 Pall.)、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 Cheng f.et L.K.Ti)、园果甘草(G. squamulosaFranch)、刺果甘草(G. pallidifloraMaxim)、欧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和欧甘草变种(G. glabra var.glandalifera)等。
其中以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分布最广、产量最大[2]。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3]。
1.2 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国内外学者对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皂苷。
据现有资料报道,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已从甘草中分离得到1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6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类、18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雌性激素和多种有机酸等[4]。
聚酰胺纯化黄酮开题报告
聚酰胺纯化黄酮开题报告引言聚酰胺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方法,可用于提纯植物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癌和抗炎等作用。
然而,由于植物提取物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和其他成分,黄酮的纯化变得困难。
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的聚酰胺纯化黄酮的方法。
背景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常见的次级代谢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生物学功能。
然而,由于它们存在于复杂的植物基质中,并与其他化合物混合,导致其纯化变得具有挑战性。
传统的黄酮纯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色谱技术等,但这些方法通常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
聚酰胺是一种合成树脂,可用于固相萃取和纯化化合物。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并且在各种化学分离和纯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我们将探索使用聚酰胺纯化黄酮的可行性,并开发一种高效的纯化方法。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的聚酰胺纯化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目标:1.优化聚酰胺纯化的条件,使黄酮的回收率达到最大化。
2.比较不同聚酰胺多孔度对黄酮纯化效果的影响。
3.验证聚酰胺纯化黄酮的纯度和活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步骤来开发聚酰胺纯化黄酮的方法:1.选择适合黄酮纯化的聚酰胺类型和多孔度。
2.优化聚酰胺纯化黄酮的条件,包括溶剂类型、温度和pH值等因素。
3.收集纯化后的黄酮样品,并进行质量分析。
4.使用不同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如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评估纯化后黄酮的活性。
5.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评估该方法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开发一种高效的聚酰胺纯化黄酮的方法,其回收率较高。
2.比较不同聚酰胺多孔度对纯化效果的影响,找到最佳多孔度。
3.验证聚酰胺纯化黄酮的纯度和活性,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4.建立与传统方法的比较,证明该方法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计划进度该研究计划预计花费6个月的时间完成。
具体的计划进度如下:1.第1个月:收集与黄酮纯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选择合适的聚酰胺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前言1.1 甘草简介甘草 (Licorice)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antae Taub)甘草属植物,是一种应用极广的中药,素有“十方九草”之称[1]。
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
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不愧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风沙的先锋。
甘草在中草药中具有“众药之王”的美誉,是重要市用中药, 来源于豆科(leguminosae) 植物甘草、欧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和茎。
国产甘草主要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al)、光果甘草(Glucyrrhizic acid)、黄甘草(G. eurycarpa P.C.Li)、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 Pall.)、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 Cheng f.et L.K.Ti)、园果甘草(G. squamulosaFranch)、刺果甘草(G. pallidifloraMaxim)、欧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和欧甘草变种(G. glabra var.glandalifera)等。
其中以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分布最广、产量最大[2]。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3]。
1.2 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国内外学者对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皂苷。
据现有资料报道,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已从甘草中分离得到1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6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类、18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雌性激素和多种有机酸等[4]。
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溃疡、解痉、抗炎、降血脂、镇痛和雌性激素样作用[5]。
近年来还发现甘草黄酮对艾滋病毒(HIV)有很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对甘草黄酮的研究应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6]。
1.2.1 甘草黄酮的化学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即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早期是指2-苯基色原酮,近年来泛指两个苯基通过三碳链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即具有C6-C3-C6 基本骨架,包括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查尔酮及它们的二氢衍生物和黄烷醇、花青素等。
甘草黄酮(Glycyrrhiza flavonoids ,FG) 是从甘草提取物中得到的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成分,许多学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邢国秀等人[7]在文章中给出甘草黄酮类150 多个化合物的结构和名称,它们分别属于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双氢黄酮类、双氢查尔酮类等十几大类。
甘草黄酮类的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有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等。
1.2.2 甘草黄酮的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8]:日本德岛文理大学佐藤利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近几年开发出一种能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新药,研究小组发现,天然甘草中含有查尔酮衍生物,它对上述两种酶都有抑制作用。
(2)抗氧化作用[8]:甘草黄酮类物质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病人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的易感系数,提高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抗氧化、抗凝聚、抗滞留的能力,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由于血脂高、脂质氧化所引起的疾病。
(3)黄酮类化合物抗糖尿病(DM)的作用研究:给糖尿病大鼠每日腹腔注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同时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而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
(4)抗HIV病毒作用[8]:日本学者从甘草鞣质活性成分研究中所得到的酚性成分(包括黄酮类成分) 加强了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 对ATL - IK(来源于成人T 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株) 的拮抗作用。
其中两种新甘草查尔酮低浓度时显示出对HIV 增殖的抑制作用。
(5)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证实了甘草总黄酮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又证明: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甘草甜素无对抗作用,而甘草类黄酮与异甘草素有明显拮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含有异甘草素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6)抗衰老作用[9]:黄酮类化合物是优良的活性氧清除剂和脂质抗氧化剂,能与超氧阴离子反应,阻止自由基反应发生。
与铁离子络合阻止羟基自由基生成,与脂质过氧化基反应阻止脂质过氧化过程。
(7)抗炎和抗变态反应作用[9]:前苏联学者研究表明,glycycoumarin有较强的消炎和抗变态作用,比磺胺和抗生素的药效要好。
1.3 甘草黄酮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1.3.1 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现有的甘草黄酮提取方法很多,其基本原理都为通过物理、化学方法破坏甘草的细胞壁,再通过甘草黄酮的极性及溶解性以达到其分离提取的目的。
水提法和溶剂提取法是目前较成熟的工艺技术,新发展起来的有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滤提取、加压热水提取和超临界萃取等方法[10]。
1.3.2 甘草黄酮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经上述方法提取后的甘草黄酮还不能达到使用标准,需要经过分离、纯化、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对于甘草黄酮分离纯化相关的研究报道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典型的方法:经典醋酸乙酯萃取法、重结晶法,树脂法,超滤法和双水相体系法等[11-13]。
萃取法[14]需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在实际生产中受到一定限制。
树脂法[12]即柱色谱分离技术,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分离方法,一般使用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离子交换吸附树脂以及大孔树脂等固态物质作为吸附剂,用适当的溶剂洗脱分离混合物,该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分离纯化、合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黄酮分离纯化的处理新技术采用树脂吸附,这一方法在医药领域和天然产物纯化中广为运用,在提取精制有效成分方面尤为有效。
离子交换树脂根据被洗脱物的酸碱性进行洗脱,但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量小,提取率低。
由于甘草中总黄酮含有大量的脂溶性成分,其提取物的水分散液中有大量难以分散的沉淀,也限制了大孔吸附树脂在甘草黄酮纯化上的应用[15]。
聚酰胺吸附树脂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分子聚合物吸附剂。
聚酰胺树脂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它对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吸附[16]。
聚酰胺树脂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独特、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单、解析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节省费用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聚酰胺树脂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纯化黄酮类物质较好的树脂分离方法。
聚酰胺吸附树脂精制黄酮粗提物不仅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高和容易再生等特点,而且得到的产品安全,不存在重金属、有机溶剂毒性残留等问题[17]。
据报道及文献记载,聚酰胺树脂已用于分离纯化多种植物黄酮,杨武英,上官新晨等[18]通过不同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对青钱柳黄酮的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的研究,确定聚酰胺树脂对青钱柳黄酮的最佳精制工艺;采用优选出的最佳精制工艺对青钱柳黄酮粗提物进行多次精制,得到高纯度青钱柳黄酮。
王成章等[19]在利用超滤纯化银杏叶黄酮甙的研究中发现聚酰胺树脂对黄酮的选择性好,其吸附量为18~20meJg树脂,经过超滤膜去杂纯化后,聚酰胺树脂吸附,得到纯度为45.3%黄酮。
张伟,葛志强等[20]研究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复方山楂提取物的工艺及参数的结果是聚酰胺树脂对总黄酮为优惠吸附,采用50%和70%乙醇溶液梯度洗脱效果最佳。
纯化后总黄酮保留率高达93.0%,纯化物质量仅为纯化前的8.12%。
说明采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效果是很好的。
1.4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国内外对甘草酸的研究已经很深入,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而对甘草黄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上,对其分离纯化研究较少。
而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添加剂及化妆品等领域[21]。
因此,对甘草黄酮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是一项值得重视的课题。
目前,利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甘草黄酮的研究只有张睿,林强等[22]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得到甘草黄酮的含量为53.5%,再通过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后,黄酮的含量可以达到90.26%;郑颖,蓝闽波等[23]利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甘草总黄酮并且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得出的结论是甘草粗黄酮经过聚酰胺树脂精制后,纯度提高,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加。
由于聚酰胺树脂对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性,而使用该树脂分离纯化甘草黄酮的相关研究很少,且没有具体的工艺参数,因此,本课题选取聚酰胺树脂为分离纯化甘草黄酮的吸附树脂,研究利用该树脂分离纯化甘草黄酮的实验参数,包括pH值、料液浓度、洗脱液组成、洗脱流速、柱径高比等,以确定该树脂分离纯化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
研究结果对提高甘草有效成分利用率,聚酰胺树脂柱层析在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2.1.1 材料甘草,产于宁夏。
2.1.2 试剂本研究所用试剂见表2.1。
表 2.1 实验所用试剂一览表试剂名称纯度生产厂家亚硝酸钠AR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硝酸铝AR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氢氧化钠AR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芦丁标准品Sigma公司95%乙醇AR 北京化工厂盐酸AR 北京化工厂聚酰胺吸附树脂上海摩速科学器材有限公司2.1.3 仪器本研究所用仪器见表2.2。
表 2.2 实验所用仪器一览表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电子分析天平HR-200 A&D 公司高速万能粉碎机FW-100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旋转蒸发器RE-52AA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754N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自动部分收集器SBS-100 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恒流泵HL-1 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核酸蛋白检测仪DU800 Beckman公司2.2 实验方法2.2.1 甘草的预处理将11月份挖取的甘草,洗净,切薄后室温干燥备用。
实验前,取干燥的甘草磨碎成干粉状使用。
2.2.2 聚酰胺树脂的预处理聚酰胺树脂用95%乙醇浸泡24 h,用蒸馏水洗至无酒精味,再用2%NaOH 浸泡24 h,滤掉上层碱液,以蒸馏水洗至中性后用2%柠檬酸酸浸泡24 h,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并浸泡备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