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d4ec0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9.png)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柏拉图(Plato)理念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在其哲学对话篇《理想国》中详细阐述了理念的概念以及理念在人类认识和行为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柏拉图理念论进行名词解释和深入探讨。
一、理念的含义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或称理念世界,是指存在于超越感知世界之外的一种超验实体。
它被认为是真实与永恒的存在,而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则只是理念的投射或映象。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真实形态,而感知世界则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呈现。
二、理念与形而上学理念与形而上学密切相关。
在柏拉图看来,物理世界是理念的影子,而真实世界则是由各种完美的理念构成的。
理念在形而上学中被视作存在于现实世界以外的实体,它们超越了感官经验和个体的认知,是真正的真理和存在。
三、理念与认识论柏拉图认为,人类认识的最高境界是逐渐抵达理念的境地。
人通过思考和思维上的努力,可以超越感知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和不确定性,从而接触到理念的真实性。
理念是人类认识的终极目标,也是认识活动的最终依据。
四、理念与道德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理念起着重要的道德指引作用。
他认为,只有通过抵达理念的境地,才能找到道德和伦理的真正准则。
柏拉图主张人们通过追求真理和理念的完美,来达到道德美的境界,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五、理念的分类柏拉图将理念划分为智慧理念和世界理念两个层次。
智慧理念是对形而上学概念的认识,例如美、真、善等,它们是最高级别的理念。
而世界理念则包含了更具体的概念,例如树、人、房子等。
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理念层次,智慧理念是世界理念的归纳和总结。
六、理念的联系与参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参照。
理念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它们的排列和关系,如何从理念系统中推演出更具体的概念。
同时,理念也是认识和行为的参照标准,通过对理念的追求和实践,人们可以实现理念的相关价值和目标。
总结:柏拉图理念论以其架构完整、思想深邃和哲学意义深远而闻名于世。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a977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e.png)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包括《理想国》、《对话录》等,其中关于理念论的思想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探讨其核心概念以及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柏拉图对理念的理解。
在柏拉图看来,真实世界是理念的世界,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理念是超越感官的、不变的、永恒的存在,是绝对真实的。
而感官世界则是相对真实的,是一种变化的、流动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只是理念的投影,是对真实的模糊呈现。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来阐述自己的理念论。
在这个模型中,人类社会被划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统治者是智慧的化身,他们能够看清理念的真相,指导整个社会的方向。
守卫者则是勇敢的化身,他们保卫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而生产者则是节制的化身,他们负责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
通过这样的社会结构,柏拉图试图营造一个理念统治的理想社会,并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与理想国相呼应的是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对理念的思考。
在这些对话中,柏拉图探讨了很多关于美、善、真理等理念的概念,并试图通过对话展现出理念的真正面貌。
他也通过对话展现了理念与世俗事物的对比,力图揭示理念的超越性和不变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质疑。
在他看来,理念并不是超越性的存在,而是事物的本质,是可以通过感觉和理性认识的。
这种对理念的理解直接挑战了柏拉图的观点,也为后世哲学家对理念的争论提供了素材。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影响了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家在探讨上帝和真理的本质时,往往借鉴了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对理念的超越性和不变性被基督教哲学家视为上帝的属性,这直接影响了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
![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c472d4d51e79b8969022600.png)
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前言: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理论框架中,柏拉图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就曾对此明确表述:“公正的说,关于西方哲学最令人信服的特征就是一系列对于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在哲学领域内,没有一个问题不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观点。
” 1 这无疑是对柏拉图地位的巨大肯定,而奠定他如此重要地位的,正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即作为本体论又作为认识论的“理念论”。
作为本体论的“理念论”,将我们面前的世界永远的划分为了永恒真实的“理念世界”以及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致使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在对两个世界的弥合中龃龉前行;而作为认识论的“理念论”,则为我们提供了本质直观的认识方法,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留下了争斗的永恒焦点(尽管经验主义也会潜在的伴随着理念论的影响),哪怕是现代西方哲学也无法躲避“理念论”所投下的倒影。
可以这样说,“理念论”所提出的问题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方向,在其后的诸多哲学家中,要么赞同柏拉图,要么反对柏拉图,但无论如何,柏拉图都是西方哲学史上无法绕开的人物。
一、作为本体论的理念论及其影响“理念论”作为本体论可以说是一种理念实在论。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认识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见,一类不可见”2,前者为可感的具体事物,后者则是理念。
理念是具体事物的本质,是可感事物的依据与原型,是永恒的、单一的、绝对的存在;而可感事物则是暂时的、多样的、流变的存在,是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
个别事物分有什么样的理念,就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但却永远不如理念完满。
例如,桌子的理念是一张完美的桌子原型,它只能存在理念世界,而匠人所制造的所有的桌子都只不过是“用他们的眼睛注视着它们的类型”,然后制造出来3,这不过是对桌子理念的分有。
万物皆有其“理念”,这些理念才是最真实、最完满的存在,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立于可感的现象世界之上的、本体的理念世界,由此我们面前的世界被划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层次:作为本体的“理念世界”与作为其摹本的“现象世界”。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38afba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7.png)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涉及到他对世界本质、真理和认知的理解。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理念是超越感知世界的真实存在,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
在本文中,我将试图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和阐述。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分为两个层面的:感知世界和理念世界。
感知世界是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而理念世界则是超越感知世界的一种存在。
理念是真实而不可变的,而感知世界则是虚幻和变化的。
柏拉图认为,通过理念,我们才能够认识和把握真理。
柏拉图的理念被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形而上学的理念,它们是对世界和存在的最高层次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形而上学的理念包括善、真理、美以及其他终极原则。
这些理念是无法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哲学思考和直觉获得的。
第二个层次是形而下学的理念,它们是由形而上学的理念衍生出来的。
形而下学的理念包括各种具体的事物,如树木、动物以及其他感知世界的事物。
在这些具体的事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而上学的理念的影子。
一棵树具有生长、繁衍、死亡等属性,这些属性反映了形而上学的理念中的生命的本质。
在柏拉图看来,人类的认知是通过回忆来实现的。
他认为,人的灵魂在前世曾经接触到了理念世界,并且通过感知世界中的事物来唤醒了对于理念世界的回忆。
认知是一种找回和苏醒的过程,而不是对感知世界的直接观察。
对于柏拉图而言,理念是智慧和真理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理念的追求和理解,人才能够获得智慧和真理。
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是那些能够超越感知世界,进入理念世界的人。
而普通人则被感知世界的表象所迷惑,无法真正认识和把握真理。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出了一种超越感知世界的认知方式,强调理性思考和哲学追求的重要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亚里士多德、康德等。
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柏拉图的理念论基于回忆的理论,这一理论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解释人类认知的过程。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c81cf16202020740be1e9ba7.png)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文章通过阐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和评价,探讨了其对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柏拉图; 理念论; 思想体系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 ,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为其思想核心的理念论 ,因其开创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而获得了特殊地位 ,所以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释 ,或归结为柏拉图主义。
纵观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
一、理念论的提出背景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
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你自己的认识 ,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人之所以缺乏美德,是由于缺乏美德的知识 ,一个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才去做善;一切恶行都是由于人们不认识善才做出的。
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它是美德的最真实的东西。
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心灵内在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把心灵内在原则、定义外在化 ,从而创立了理念论。
在当时的社会,柏拉图起初也对民主政权保有一定希望,但当这个政权以“渎神和毒化青年”之罪处死苏格拉底后 ,引起柏拉图对民主政权极为不满与憎恨。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 ,他目睹这一切,便产生了寻求治国道路的志向。
柏拉图把对现世的拯救落实到对人的心灵的拯救上。
他认为,只要净化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心灵变得善良,社会就会安宁,国家就会治理好。
在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 ,他主张哲学家作统治者,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
二、理念论的主要内容柏拉图的“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4e1b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2.png)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理念论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
理念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根据永恒不变的理念或形式而存在。
这些理念是真实的,而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模仿。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理性主义哲学中,其思想被广泛采纳和发扬。
2. 阐述康德的“先验分析”及其在认识论中的作用。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他的“先验分析”是其批判哲学的重要部分。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先验分析的概念,主张人类的认识并非完全依赖于经验,而是有其先验的、固有的结构。
这些结构包括时间和空间,它们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先决条件。
康德的先验分析在认识论中的作用在于,它解释了人类如何能够有系统地、必然地认识世界,而不仅仅是随机地从经验中学习。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评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对历史哲学的贡献。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辩证法是其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黑格尔的辩证法包含三个基本环节:论述、对立和合成。
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在矛盾的动力推动的,这一过程不断产生新的论述、对立和合成。
黑格尔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历史哲学,提出了历史是世界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的观点。
他的辩证法对历史哲学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变迁和发展的全新视角,强调了历史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2. 分析尼采的“超人”概念及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弗里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他提出的“超人”概念是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点。
尼采认为,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理想,是在传统道德观念崩溃后,人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超人具有创造性、独立性和力量,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
尼采的“超人”概念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其思想激发了对个体自由和创造力的重视。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5e791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3.png)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在各个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事物之后,其实是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变的规律性认识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柏拉图理念论内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理念论的提出如果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什么里程碑式的人物,那一定非苏格拉底莫属了,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主要都在探索自然的本原,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家们不只是关注像本源那种自然哲学了而开始去探讨和关注道德的哲学,也就是"美德即知识"。
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了,如"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的知识,要提高人的内心境界,就必须要分清和辨别真伪,美丑和善恶,但是,具体的美德因为个人,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那种最真实的,永恒的美德,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去寻找,这继承而且深刻揭示了苏格拉底的心灵内在原则、定义,所以最后,柏拉图创立了理念论。
柏拉图在充斥着民主派与贵族派你争我夺轮番执政的战争中长大,目睹了他们之间彼此厮杀的场面,这深深的影响了他,战争之后民主政体被废除了,暴力镇压人民的政权让柏拉图感到失望,民主政权复辟后,这个政权又残忍的处死了苏格拉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开始产生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志向,认为只要人变得善良了心灵得到净化了,社会和国家才会稳定和安宁,所以他企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去统治和改造国家,为"理想国"而奋斗,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理念论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平时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变动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而概念并不只是说是只存在于人的心中的思想抑或道德的领域,它是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一般概念也可以叫做"理念"。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86ffd7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8.png)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并对后世的哲学、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Theory of the Forms)是他最为著名的哲学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
我们需要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他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现实:一种是感知世界(sensible world),另一种是理念世界(world of Forms)。
感知世界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而理念世界则是超越感知世界的存在,其中包含了一切真正的、永恒的、不变的、普遍的理念(Forms)。
柏拉图提出了一种二元对立的观念,认为感知世界是变化的、有限的和不真实的,而理念世界是不变的、无限的和真实的。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正的现实,它是普遍的、永恒的,而感知世界则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和副本。
柏拉图强调了理念世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念世界,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在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时,我们需要考虑它的起源和发展。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在他的对话录中最早出现的,其中以《理想国》和《斐德罗》为代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吻阐述了他关于理念的理论,强调了理念的普遍性和真实性。
在《斐德罗》中,柏拉图则进一步讨论了理念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关系,提出了对感知世界的批判。
在后来的《铸工篇》和《时间篇》中,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念论,强调了理念世界的普遍性和不变性,以及感知世界的相对性和变化性。
柏拉图在这些作品中不断深化和完善了他的理念论,使其成为一种完整的哲学体系。
在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它的影响和意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的哲学、宗教、艺术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哲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b2d82c1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0a.png)
哲学王"的观念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可以说源远流长。如果解决问题需要 把握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获得知识,那么哲学作为"智慧之爱",在一切知识 中应该是最高的,因为它所把握的不是小知识小聪明,而是宇宙万物的奥秘。 所以,哲学家是真正称得上有知识的人,他当然是治理国家的行家里手,这 是任何人都无法与之比拟的。由此可见,哲学家的"野心"最大,与他相比, 帝王将相的野心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哲学家们要统治的不是一个国家,也不 是一个世界,而是整个宇宙。因而治理区区一个小小的囯家当然不在话下。
柏拉图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 治感兴趣,二十岁左右与苏格拉底相遇,回家把诗 稿统统烧掉,从此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 使他对城邦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 里等地游历,寻求治国安邦的灵丹妙药,时间达十 多年之久。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柏拉图 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 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 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学术机构 (academy)因此而得名。柏拉图学园-直延续了900 年之久,要不是在公元529年被皈依了基督教的罗 马皇帝封闭了的话,也许今天还在招生呢。
第 四 讲
柏
拉
图
的
授课教师:苗春荣
理 念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论
整体活动预期
主 要 内 容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回
忆
对
理 想 国
两 个 世 界
说 与 灵 魂 转
理 念 论 的 反
通 种 论
幕 仿 创 世 说
向
思
说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不仅是 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 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以至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甚至声称一部西 方哲学史不过是为柏拉图作注脚而已。这 话说得虽然有些夸张,但柏拉图的影响由 此可见一斑。他对哲学的贡献就在于把巴 门尼德一苏格拉底的思路确定下来,奠定 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论柏拉图理性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在当代的作用
![论柏拉图理性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在当代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b49c83daef5ef7ba0d3c5d.png)
论柏拉图理念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指导教师张德昭学院机械学院专业班机自09班学号20122399学生姓名钟俊论柏拉图理念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上了张老师的西方哲学史课程,对整个的西方哲学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这其中,柏拉图的那一节给我的感触最深,接下来,我将浅谈一下我对于这一节的感想。
柏拉图的出生年份大概是公元前427年或428年,早期的西方哲学家的出生日期很难考究。
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母亲是伯里提俄涅,他在家中排行老四。
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亚里斯多克勒斯的意思是取名恰当的,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
后来,柏拉图的名字就被延用下来。
柏拉图在公元前407年即20岁的时候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在此之前,柏拉图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
公元前398年,柏拉图和其他苏格拉底的弟子纷纷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风,第二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处死,柏拉图因病没有在场。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结束了他12年的游学生活,回到雅典建立学园,开始个人讲学。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将学园交由他人打理,开始了他的著作生活。
柏拉图的著作有《苏格拉底的申辩》、《斐多篇》、《理想国》等。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师徒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根据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描述,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是他的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第二,是他的理念论,它是要解决迄今仍未解决的共相问题的开山的尝试;第三,是他主张灵魂不朽的论证;第四,是他的宇宙起源论;第五,是他把知识看成是回忆而不是知觉的那种知识观。
在这里,我将对柏拉图哲学尤其是他的理念思想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讨论。
理念论在柏拉图哲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是纯粹属于柏拉图的东西,是不能不能推源于他的前人的。
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8个)共3篇
![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8个)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78505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1.png)
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8个)共3篇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8个)1西方哲学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命题,这些命题不仅在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挑选出来的八个著名的命题:一、”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中所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唯有思考的存在才是绝对肯定的,因为即使一切都是幻觉,思考者在思考的时候一定是存在的。
这一命题成为了现代哲学的重要支柱,对于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存在即合理”这一命题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提出的。
他认为,世界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并且这个意义是可以被理性所了解的。
这个命题揭示了黑格尔强调合理性和理性的哲学思想,对于形而上学和现象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善恶二元论”善恶二元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人的灵魂会受到善和恶的引导,而这两种引导是不同的。
柏拉图的这一命题影响了西方的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将人性划分为善恶两极的思想也被广泛运用于宗教中。
四、”至善原则”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至善原则,即追求最高的幸福感。
他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追求快乐,而快乐是通过追求和谐、理智和道德来实现的。
这个命题影响了西方哲学中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
五、”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世界并没有任何的真正意义,因此人们应该抛弃所有的道德和宗教规则,全力追求自己的欲望。
这个命题极大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被认为是20世纪哲学思潮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命题之一。
六、”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命题,指的是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思考。
他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可以被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这个精神层面构成了一切物质之上的本质。
这个命题对于西方哲学、文化和宗教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七、”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是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命题,指的是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90ede6b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4.png)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中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念论对西方哲学、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柏拉图看来,知识和真理不是来自于感觉经验,而是来自于理智和思考,他认为人类应该寻求超越感觉世界的真理和普遍意义,这是实现人类理性与精神完善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角度分析其思想。
一、理念与物质世界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两个层面:知觉的物质世界和超越物质的理念世界。
知觉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只存在于我们感官的经验之中,而超越物质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和完美的。
理念世界包罗万象,涵盖了一切抽象概念和普遍规律,这些理念对于真理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柏拉图将人类的真正使命看作是从感性世界中抽象出理念并逐渐逼近完美的理念,由此向真理和智慧的方向努力。
他认为,人类的灵魂隶属于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世界,而肉体仅仅是灵魂的外壳。
在这个意义上,理念世界是人类真正的家园,在此,人类灵魂可以获得最纯粹、最完美的知识和智慧。
二、理念的层次和本质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包括了很多不同层次的理念,从最简单的形式开始,逐渐推向复杂的自然法则和人类道德等如此复杂的理念。
理念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底层的物体,中层的形式,顶层的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智慧属于理念的最高端,这个理念需要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理念不可描述和不可捉摸,它们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不属于人类感知能力的范畴。
因此,我们不能通过感性经验来了解真理和智慧,而是必须寻求透彻理解理念的力量。
拥有透彻的理念概念,就可以了解真实的存在和实际的变化,这是维持生命中的先决条件。
三、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理念的认识是通过思维、直觉和对话实现的。
思维是理念的核心,我们需要通过思考来了解真理和智慧,而直觉则是超越感觉,直接抓住生命之真理的方法。
对话同样是一种认识方式,它是指探究和发现真理的合理方法,通过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发掘新的知识或思考对现有知识的理解。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3de1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2.png)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并且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柏拉图的理念论起源于他对现象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思考。
在他看来,现象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影子或者影像,真实的事物都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理念世界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存在,不可见、不可触摸、不可感知。
真实的事物只能通过思维和理性的思考来认识。
在理念世界中,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对应的理念,而现象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只是这些理念的不完美映射。
理念世界中存在着一个“圆”的理念,而现实世界中的圆只是这个理念的一个不完美的影像。
柏拉图认为,唯有理念才是真实的,而现象世界只是不完美的影子。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最重要的理念是“善”。
他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最高理念,所有其他事物的理念都是从善衍生出来的。
理念世界中的善是超越伦理和道德的,它是一种绝对的智慧和真知。
人们通过追寻和实践善来实现完美和幸福的生活。
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人类的使命就是通过哲学的思考和追求来接近理念世界。
他认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欲望部分、感知部分和理性部分。
而唯有理性部分才能看到理念世界中的真相。
发展和培养理性部分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任务。
柏拉图主张通过哲学的思考和哲学的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
他创立了一个学派,被称为“院子派”,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思考者、哲学者和君王.在这个学派中,学生被引导去思考哲学问题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从现象世界中抽象出理念。
通过思考和深入的哲学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近理念世界。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古代哲学中被看作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它强调思想和理性的重要性,而忽视感性和经验的价值。
理念论也激发了人们对抽象概念和智慧的探索与追求,成为了后来哲学家们思考的重要起点。
中外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中外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80331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c.png)
中外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中外哲学史考研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笛卡尔D. 亚里士多德答案:C2. 儒家思想中,“仁”的概念最早由哪位思想家提出?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3. 庄子的“齐物论”主张的是什么?A. 万物皆有灵B. 万物一体,是非相对C. 无为而治D. 人性本善答案:B4.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火B. 水C. 土D. 气答案:A5. 下列哪位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黑格尔B. 尼采C. 康德D. 海德格尔答案:D6. 佛教中的“四圣谛”指的是什么?A. 苦、集、灭、道B. 信、愿、行、证C. 空、假、中、观D. 地、水、火、风答案:A7. 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区分了“现象”和“物自体”,其中“物自体”指的是?A. 可以被感知的事物B. 事物的外在表象C. 事物的本质D. 无法被认识的事物答案:D8. 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性恶论”?A. 孔子B. 荀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案:B9.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存在”是指?A. 物质存在B. 精神存在C. 时间性的存在D. 空间性的存在答案:C10.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中,他认为宇宙中只有一种实体,这种实体是?A. 上帝B. 自然C. 灵魂D. 物质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老子的“道”与“德”的关系。
答案: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道”与“德”的概念。
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终极原则,是一种超越的存在,无形无象,无为而治。
而“德”则是“道”在个体或事物中的体现,是个体遵循“道”的原则所表现出的品质或力量。
老子认为,圣人应当顺应“道”的自然法则,内化其“德”,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2. 解释康德的“先验”与“经验”的区别。
西方哲学史上的理念论
![西方哲学史上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204faa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8.png)
西方哲学史上的理念论
理念论(Idealism)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和思想传统,它强调意识、心灵或精神的重要性,并认为现实世界的本质是思想或理念。
理念论者认为意识、观念或理念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现实世界存在于意识中或是由意识塑造的。
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1.柏拉图的理念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被视为理念论的先驱者。
他认为
现实世界的事物是参照于"理念"或"形而上世界"的不变、理想的原型而存在的。
2.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论: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理念论,认
为精神或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内在本质。
他强调了历史进程中的思想发展和矛盾冲突的重要性。
3.康德的转向:康德认为人类理智的结构决定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经验
的构建。
他强调了人类心灵和思维结构对现实世界的塑造。
4.尼采的精神理念论:虽然不是典型的理念论者,但尼采强调了意志和力
量的概念,认为意志是塑造现实的基本力量。
理念论者们认为精神或思想是超越物质现实的东西,并认为现实世界是由意识或理念塑造的。
这种观点对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对西方哲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6f8eb3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5.png)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
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
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
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园。
创立学园后,他除了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之外,一直在学园里忙于研究、教学、著述和领导等工作。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
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
要实现哲学和政治的联姻,产生“哲学王”。
为了造就真正的哲学家,培养哲学王,,主要沿着苏格拉底寻求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的思路前进,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亦即“理念论”,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
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
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c2d01e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c.png)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的理念论(Theory of Forms)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哲学概念。
柏拉图对于理念的探讨使得他成为了哲学史上的巨人,并且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包括其基本概念、核心思想以及相关的批评和讨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早见于其著作《理想国》中,这一理论贯穿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
在柏拉图看来,世界是一个永恒而不变的理念世界和一个多变的感知世界的合一。
理念是绝对的、不变的、完美的实体,并且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的。
而感知世界则是变化的、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并且是人们日常经验所能直接感知到的世界。
理念与感知世界的关系就像灯和物体关系一样,理念是显现物体的原因。
在理念世界中,存在着各种绝对的理念,比如美、真、善等等。
这些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是所有同类事物的典范和标准。
而在感知世界中,各种有形的物体都是根据理念的模板而存在的。
每一个美丽的事物都是因为参照了美的理念而变得美丽的。
而这些感知世界中的事物只是理念的不完美的投射,只有在理念的世界中才能找到完美的事物和真理。
柏拉图认为,人们的知识来自于对理念的直观认识,而不是通过感知世界的经验积累。
真正的知识是超越感官经验的,是基于理念的智慧而来的。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分割线”理论,将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智的知识,即对理念的直观洞见,另一种是感觉的知识,即对感知世界的经验。
柏拉图将前者视为真正的知识,而将后者看作是欺骗和幻觉。
只有通过理智的思考和直观,人们才能获得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
一些哲学家认为,理念论过于超越感知世界,使得理念成为了一种超验的存在,而这种超验的存在无法被人们所接触和理解。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被人们指责为对感官世界的厌恶,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经验和实践。
而且,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很难解释感知世界中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因为理念本身是不变的。
哲学专业考研题目及答案
![哲学专业考研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baa4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6.png)
哲学专业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请简述康德的先验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区别,并解释康德是如何通过他的哲学体系来解决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张力的。
答案:康德的先验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知识来源的看法。
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即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知。
而康德的先验主义则认为,知识并非完全来源于经验,而是通过理性对经验进行加工和组织。
康德区分了“先验”与“后验”两种知识:先验知识是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不依赖于特定的经验内容;后验知识则是基于经验的,依赖于具体的感知。
康德通过他的批判哲学解决了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张力。
他提出了“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即事物呈现给我们的方式,而无法认识物自体,即事物本身的真实状态。
康德的批判哲学认为,理性的范畴和原则是先验的,它们是我们理解经验的基础,但这些范畴和原则不能应用于超越经验的领域,如神、灵魂和宇宙整体。
这样,康德既肯定了理性在形成知识中的作用,又限制了理性的范围,避免了理性的过度扩张。
题目二: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如何影响西方哲学发展的?答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变化的,而理念世界则是完美的、不变的。
理念是事物的原型,是真实的存在,而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多个方面。
首先,它为形而上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即对超越感官经验的抽象实体的研究。
其次,理念论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一种区分现象与本质的方法,影响了对知识、真理和美的理解。
此外,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影响了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尤其是在理想国的构想中,他提出了根据个体天赋分配社会角色的理念。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将柏拉图的理念论与基督教的神学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
而在现代哲学中,尽管许多哲学家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持批判态度,但他的思想仍然在某些方面影响着对理想、普遍性和抽象概念的探讨。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397af9ccbff121dc368378.png)
柏拉图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为理念。
“理念”来自动词“看”,原意是“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镜看到的东西”。
本文主要讲述柏式哲学以及对此的看法,包括柏拉图的生平,学说的背景,以及影响整个哲学领域的理念论,以及对于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做出一些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哲学;柏拉图;理念论;影响一.柏拉图式哲学的定义(一)知行两方面极高的理想;(二)知行的合一。
我说,西方几千年的的文化就是走它的路,成就它的梦想。
你看,西方人对于科学的苦心研究,不就是向知的最高理想而追么? 关于政治、社会、经济的努力改良,不就是向行的最高理想而追么?至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处处应用于人事,这不是知而不行,不是知行合一么?此外西方人还有个特点:自然界的研究既有成绩,自然的公例即有所发现,因为要应用到人事,便成立了许多应用的自然科学;关于政治上、社会上、经济学上学理的讲究既有成熟,原则的探索既有所创获,因为要实行出来,便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之外,还产生不少使用的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统称之为社会科学。
这种办法,无非讲究如何应用的道理、怎样应用的方法种种,都是把应用的问题转化为学理的问题,实践的问题归到理论的问题;一切从求知出发,求知之效归于致用,致用的大成又变成知识和学理,于是什么都成科学,这便是寓行于知的结果。
于是柏拉图式哲学影响西方文明的深处,西方人如今还不断研究它!二、柏拉图理念论的背景(一)家庭方面柏拉图出身于名门之后,对于物质生活,当然无忧无虑,所以能够从他对事于理想的追求。
这点便决定了他的学说的根本精神——理想主义。
此外他的学说的枝叶,也受家庭影响不少——他对政治方面,及其反对民主,拥护尚贤士的贵族政治,便是一例。
(二)社会方面当时社会上有一派很占势力的学者,所谓辩士之徒。
他们对于一切知识,下个总攻击,把知识的可能性,几乎全部推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
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
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
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园。
创立学园后,他除了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之外,一直在学园里忙于研究、教学、著述和领导等工作。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
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
要实现哲学和政治的联姻,产生“哲学王”。
为了造就真正的哲学家,培养哲学王,,主要沿着苏格拉底寻求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的思路前进,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亦即“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
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
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
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而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象。
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存在才是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
既然意见与知识有别,它们各自的对象也一定是不同的。
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线喻说和洞喻说。
(一)“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
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
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
“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
(二)“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
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
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视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
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
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
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善的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三)“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
柏拉图明确指出“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
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
可见,“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
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
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
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
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创立学园。
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到这里。
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許多原创性的思想。
柏拉图的后半生除了短期去过西西里以外都在这里度過,他的著作大多数在这里写成。
可以说,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希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还应该提到的是,柏拉图建立的学园和后来西方各国沿袭这个名称的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也有不同,柏拉图学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治理人才,与当时许多城邦有政治联系。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
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
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
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教义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
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柏拉图哲学对学园外部的影响更加深远。
在古代,它通过斯多亚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而直接影响了教父哲学与基督教哲学,成为托马斯·阿奎那以前基督教神哲学的理论基础。
在中古哲学后期,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复兴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佛罗伦萨曾重建了柏拉图学园),17世纪时还出现过剑桥柏拉图学派,并且对近现代哲学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柏拉图,古希腊素朴思辨哲理的集大成者。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成熟了的素朴思辨哲理,他系
统总结了素朴思辨哲理的既有成果,他的观点全面贯通了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将素朴思辨哲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因此而奠定了西欧古文明意识形态的发展基础,对人类思维的内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欧洲素朴哲理通过素朴自然哲理和素朴思辨哲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分别在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手中达到了高峰。
然而就其影响力来看,柏拉图的素朴思辨哲理还是远远超过素朴自然哲理的。
这是因为,柏拉图的素朴思辨哲理不仅在西欧整个奴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影响到西欧中世纪和欧洲近代思想文化。
没有柏拉图的西欧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柏拉图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悼词来佐证:
「归归盛德,莫之能名。
光风云月,涵育真明。
有颂其文,有瞻其行。
乐此盛世,善以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