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提升思考
加强污水治理提升的思考和建议
![加强污水治理提升的思考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f649e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d.png)
加强污水治理提升的思考和建议大力加强污水治理,对于全面提升“五水共治”成效,推进“两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污水治理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本文重点对“治污水”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治污水”工作进展情况一是落实责任,强化保障。
市治水办与相关部门签订了治水责任状,分别落实治污责任。
全市962条1084公里河道全部实行河长制,所有河道设立公示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出台了“三河”治理达标验收办法等,对相关责任单位和干部进行年度考评。
市级财政整合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清河净水”工程。
二是突出重点,治污先行。
启动了双桥、白泉两个流域11条河道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清三河”集中行动。
重拳治理工业污染,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关停淘汰一批企业。
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依法有序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加快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和提标改造工程。
开展近岸海域治污特色项目,布设并启动了海洋环境监测站位、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点和生态化改造水产养殖塘。
三是广泛动员,全民治水。
在市级媒体分别开设了“寻找清河净水”和“清三河”等专栏专题,开展多载体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投入“五水共治”劳动竞赛中。
举办了全市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五水共治”捐款活动,共计3592万元。
市工商联、市总商会牵头组织“千企联百村合力治污水”活动,已确定五个项目助力“五水共治”。
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五水共治”的氛围日趋浓厚。
二、我市污水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市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着城市内河河道水质一直得不到根本性改善、个别农村河流仍然出现超功能区水质标准、局部区域浅层地下水水体污染严重、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附近水质超标明显等现象,“治污水”工作任重道远。
(一)主要问题经调查,影响我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3b3e9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9.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近年来,河道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此,本文将针对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治理建议,以期实现河道管理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河道污染是当今河道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河水被大量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物等污染物所污染,给河道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应加大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等污染源的监督,确保污染源的排放达标。
河道流域过度开发也是河道管理中的一大问题。
过度的人工开发和利用不仅破坏了河道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还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应建立完善的河道流域规划管理制度,确保河道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非法采砂行为是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法采砂不仅使河道底质受到破坏,还会导致河床崩塌、水土流失等问题。
应加强对河道采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确保河道底质的稳定与生态系统的健康。
河道水质监测与治理也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河道水质监测工作存在监测点不够、监测周期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了河道水质监测结果的不准确性。
应建立健全的河道水质监测网络,合理设置监测点,增加监测频次,确保河道水质数据的准确性,为河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态治理方面,首先应加强河道湿地保护。
湿地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水质、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应建立起湿地保护目录,全面保护河道湿地资源,防止湿地被填充或破坏。
应加大河道的生态修复力度。
对于已经损毁的河道,应进行适当的生态修复与恢复工作,包括植被恢复、堤岸加固、水质改善等措施,以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环境。
应建立起河道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机制。
河道既是生物栖息地,也是人们活动的场所。
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合理规划河道保护区与利用区的范围,实现河道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
应加强河道管理的社会参与。
河道的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公众的支持与参与。
《2024年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50ca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1a.png)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生态治理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和措施。
二、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
其次,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改善对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生态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三、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城市河道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生态退化等。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导致的。
此外,城市河道管理机制不健全、公众环保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河道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针对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 强化政策法规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法制保障。
2. 推进综合治理,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包括底泥疏浚、引水冲污、生态修复等手段,实现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3. 加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
4. 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5.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加强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
五、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1. 底泥疏浚:通过机械或生物方法清除河道底泥中的污染物,降低内源污染。
2. 引水冲污:通过引入清洁水源,稀释河道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
3. 生态修复: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c3e0c16edb6f1afe001fc1.png)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欧永砾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广东佛山)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环境就成为提升城市的品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途径。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发挥着城市防洪排涝及引水抗旱的作用。
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规划;健康河流;提升河流一、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1、治理理念有待完善和更新河流的规划设讣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成不变的设计不符合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理念。
传统的“工程水利”着重重视河道的防洪、航运等功能,造成河流的资源、生态功能等被忽视、被淡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治水的思路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创新,使河道达到“安全”、“资源”、“环境”的有机结合。
2、缺乏全面的规划同一条河流经常是山流经地区的不同省、市、县河道管理机构进行分段管理,各管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对整条河流的统一认识和全面规划。
在治理方面,常常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对河道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等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常产生如下问题。
(1)河道功能单一化。
过去儿十年由“工程水利”主导的水利思想,片面强调河流的防洪排涝等功能,使得河流系统演化为单调的泄洪道和排污沟,原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丧失或得不到充分发挥。
(2)水体污染严重,河湖生态系统失衡。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废污水排放量与日剧增;农业生产方式与土地利用方式对水环境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此外,治污规划相对滞后,废水、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够健全,导致雨污混流现象十分严重,河道富营养化程度增加,水生植物茂密,水环境严重恶化。
(3)河岸开发不合理,河岸带环境退化。
河流的自然流动状态及其所带来的适度洪水冲刷对河岸带生态意义重大,然而人们在解决河流水文特征改变时往往忽略了河流的自然属性,以防洪为名,进行人工化的整治和景观建设,城市化建设造成河岸带地区地表硬化,如混凝土块石护坡等导致洪水对岸边的冲刷频率和幅度很小,使得河岸带土壤湿度减少、地下水位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造成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b4db2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d.png)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是当前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迅猛,城市河道的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着水污染、水质劣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是污水直排、工业废水排放等污染源严重,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劣化严重。
二是水体沉积物增加,河道断面变窄、淤积严重,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三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气味难闻。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还面临一些独特的困难。
首先是城市河道多为老旧河道,河道周边的设施陈旧,缺乏必要的排水、雨水收集和提升水质的设施。
其次是城市河道治理所需空间有限,且沿岸环境复杂,治理难度大,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综合施策。
加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迅速增加,产生的污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需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路和策略。
应当注重防治源头污染,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更新,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需要积极推进河道的生态修复和水域生态系统的构建,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净化能力。
也需要加强对城市河道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城市河道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的排放。
还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和综合治理,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纳入城市综合规划,实施综合整治和提升工程。
在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实践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
应当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更新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是城市河道的水质净化工程。
通过对城市河道的河道疏浚、水面净化、水岸整治等工程,提高城市河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净化能力。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70f4c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e.png)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河道水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思路,并进行工程实践。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思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治理投入,强化政府管理。
应加大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政府需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监管机制,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 构建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基础,对城市排水进行规划和设计,合理分配水资源。
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利用自然湿地处理雨水,减少城市排水对河道的负荷,防止雨水污染河道。
3. 加强河道净化工程建设。
对于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河道,可以采取氧化沟、生物滤池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
通过工程手段减少河道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河道水质。
4. 进行河岸生态修复。
城市河道的河岸生态环境对水环境治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可以种植适宜的植被,建设绿化带,修复湿地等,提高河岸带的生态功能,减少土壤侵蚀,改善水体水质。
5.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公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共同参与到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中。
在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工程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污水处理工程。
在河道上游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
2. 河道疏浚工程。
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除淤泥、垃圾等,提高河道的水动力条件,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3. 河道景观整治工程。
通过美化河道景观,提升河道环境的品质。
对河岸进行绿化,设置景观亭、休闲广场等,创造宜人的环境,吸引市民前来游玩。
4. 河道治理设施建设。
在河道两岸设置垃圾桶、污水排放口拦污设施等,防止垃圾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f5494c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c.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河道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不当管理,河道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河道的可持续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河道污染是目前河道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了水体的大量污染,影响了水质和人类健康。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相关法规和管理措施,对污染源进行严格管控和监测。
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确保废水得到合理处理,不再对河道造成污染。
水资源短缺是河道管理中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已经十分紧张,河流干涸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应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和设备,鼓励人们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应加强水资源调配和跨界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可持续利用。
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度的河道整治和堤坝建设导致了河道的生态系统退化,破坏了河流的自然流动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实现河道的生态治理,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应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通过恢复湿地功能来提高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监测河道的生态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应加强对河道生态系统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河道生态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为了实现河道的可持续管理,需要加强河道管理的协调与合作。
河道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需要协调他们的利益和合作来推动河道管理的进展。
政府应加强对河道管理的领导和协调,建立跨部门的管理机制,并与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河道管理的政策和计划。
河道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污染管控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并加强河道管理的协调与合作。
河道治理中的水质改善与污染防治
![河道治理中的水质改善与污染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8708a5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e.png)
河道治理中的水质改善与污染防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污染问题在我国成为了一大难题。
大量的废水、垃圾以及水生态系统受到的破坏,给河道水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河道治理中的水质改善与污染防治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问题。
首先,对于水质改善来说,重点应当是源头控制。
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至安全的标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同时,控制工业排放、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也是水质改善的关键措施。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才能保证长期的水质改善。
其次,水质改善还需要注重生态修复。
河道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水质的改善至关重要。
因此,通过植被修复、湿地建设等手段,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功能,可有效提高水质。
同时,加强对于河流周边土地的管理,避免非法采砂、乱倒垃圾,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
除了水质改善,污染防治同样重要。
在河道治理中,应当注重预防为主的策略。
加强工业和农业企业的监管,严禁非法倾倒废弃物,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起到震慑作用。
此外,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的发生。
同时,加强公众参与是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对于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河道污染问题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河道水质。
与此同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举报制度,对于举报的污染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除了以上措施,还有一些创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河道治理中的水质改善与污染防治。
例如,利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水质净化,通过构建湿地,让湿地植物起到吸附、分解污染物的作用,实现水质的自净。
同时,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打造具有自净能力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河道治理中,水质改善与污染防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源头控制、生态修复、预防为主、公众参与以及创新技术的运用,我们能够有效地改善河道水质,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析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
![浅析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377d3176eeaeaad0f330a9.png)
浅析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城市因河而生,因河而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济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但基础设施发展却相对滞后,城区环境质量下降,特别是内河環境污染严重。
因城市环保设施不完善,大量垃圾向内河倾倒,多年来沉积的污染物和泥沙没有得到清淤,致使河道堵塞、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恶化。
部分沿线建筑物挤占河道,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排水和泄洪,还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城市河道;整治;水环境治理河流,是人类千百年来赖以生存,获取资源,进行运输的重要渠道,是孕育了人类的重要源头,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因此我国对于河道整治工作也始终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但目前我国河道整治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因此文章当中将详细进行分析,为河道整治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1、河道整治特点河道纵横断面的边界在水沙的长期冲击下不断的变化,因此河道整治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才行。
在河道整治时,一定要考虑到动态河流的类型和河流的水势,并且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主要因为不同时间点河流水势也会不同,要是整治河道弯曲的河段,整治后一定会导致水情流势发生变化,河道上下游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河道整治的后续性比较强,我们在河道整治的时候必须密切关注河道的实时情况。
在护滩护岸的险工阶段,由于河水的冲刷量很大,水也很深,水下整治的难度比较大,那么在每年的汛期需要进行抛石来稳固基础。
河道受到水流长期的冲刷,很难做到裁弯取直,工程量往往大大增加,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后弯度会变得更大。
所以,保护堤坝可能会导致河流的治导线无法调整归顺。
2、当前河道整治工作问题分析2.1 工作规划缺乏合理性在国内河道的整治工作当中,即便是同一条河流,由于其所处流域的不同、以及流经地区的不同,也会导致规划、管理与治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8269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4.png)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河道的存在,河道在城市中承担着排水、供水、运输等重要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河道的环境状况却变得愈发糟糕,水质恶化、湿地流失、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措施。
一、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措施1. 河道水质治理:城市河道的水质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质。
包括加强排污口管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域监测等措施,确保河道水质得到恢复和改善。
2. 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是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净化和调蓄水功能。
保护和恢复城市河道的湿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湿地保护区的设立、湿地的人工修复和植被恢复等。
3. 河道生态景观规划: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价值。
通过绿化、景观建设、生态公园的建设等手段,打造出宜居、宜游、宜散步、宜休闲的河道生态景观。
4.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采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人工湿地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手段,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5. 河道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城市河道的水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掌握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生态治理措施。
二、城市河道环境修复措施1. 河道水体修复:针对城市河道的水体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如人工曝气、水体深层通气等手段,通过氧化、沉淀、吸附等过程将水中污染物去除,恢复水体的清洁和透明。
2. 河道湿地修复:城市河道湿地的生态系统常常受到破坏,需要进行湿地修复。
包括通过植被种植、地形调整等手段,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水文环境,改善湿地功能。
3. 河道岸线修复:城市河道的岸线常常受到侵蚀和污染,需要进行岸线修复。
可以采取加固工程、植被恢复、岸线绿化等手段,保护河岸,减少岸线退化和土壤侵蚀。
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提升思考
![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提升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c1d892cb90d6c85ec3ac62f.png)
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提升思考摘要:随着滨海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印染化工产业的大量集聚,以及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水的影响,使区内河道水质长期徘徊在V类、劣V类水质,对工业区内水产养殖及河道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滨海工业区按照“调整结构、标本兼治”的指导方针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区河道水环境开展全方位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结合滨海工业区水环境治理的实践,全面分析了滨海地区改善河道水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进一步提升滨海地区河道水环境、修复河道自然功能提出思考。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提升;思考一、滨海工业区河道水环境现状滨海工业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北部围垦区,总面积100km2,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开发建设的需要,逐渐由农业种养殖为主转为工业企业为主,现有各类工业企业745家,至今已成为绍兴市柯桥区印染、化工产业的主要集聚区。
滨海工业区河道系由原围涂工程的中心河、环塘河基础上改造而成,共有大小河道105条,全长206km。
随着印染、化工、造纸、电镀、皮革等产业向工业区集聚,外来人口大量增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大量产生,河道水草滋生蔓延,以及厂区建成后留下的一些断头河、溇浜所形成的水环境治理盲区,均加剧了滨海工业区水环境的恶化。
据柯桥区环保部门对工业区河道断面的监测,区内105条河道中,有40条河道的水质为Ⅴ类,18条河道水质为劣Ⅴ类,其他河道水质在Ⅴ类与劣Ⅴ类之间。
导致河道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COD超标,对水质治理带来很大难度。
严重制约了工业区的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对区内水产养殖业也带来了较大冲击。
为此,加强工业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已成为滨海工业区面临的十分迫切的任务。
二、滨海工业区河道水质污染成因分析导致滨海工业区河道水质污染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2.1区域地理位置滨海工业区地处绍兴市柯桥区北部,总面积100km2,系原马鞍镇及柯桥区围垦区域组成,南北长约20km,东西长约5km;工业区以南为袍江工业区,东有上虞化工园区,西有萧山临江工业区,北临钱塘江,是一个狭长型河口工业区。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0589a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a.png)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水系之一,其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思路和工程实践进行探讨。
1. 综合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水质污染、河道生态破坏、水生态系统失衡等。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思路,充分考虑水质、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系统性的治理方案。
2. 保护为主:在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优先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河道水环境的自净能力,减少人为干预,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
3. 防治结合:在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中,防治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污染源的产生和扩散,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治理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4. 社会参与: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不是单靠政府部门和专家可以完成的,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鼓励公众参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健康。
1. 水质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水质。
针对城市河道受到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污水管网的改造和拦污设施的设置等,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质。
2. 生态修复: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往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程。
包括湿地的建设、植被的恢复、水生物种的修复等措施,以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
3. 河道治理:城市河道的整治和规划是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疏浚,合理规划河道的水质、流量和生态用途,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4. 景观建设:城市河道的水环境治理还要注重景观的建设。
通过对河道周边的绿化、道路、桥梁等环境进行改善,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9c9e8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4.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水质污染问题。
由于工业废水、农业农村污水等的排放,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直接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2.河道沉积淤塞问题。
长期来看,河流的淤塞会导致河水流速减缓,使得河道变浅,进而导致洪水发生频繁,泥沙淤积严重。
3.河道水资源管理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导致河流水量不足,水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
4.河道生态系统破坏问题。
过度开发建设和不合理的河道治理方式,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导致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功能丧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态治理建议。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治理体系。
加强对河道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水质治理措施。
加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减少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的排放,改善河道水质。
加强河道清淤工作。
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和疏浚,保持河道的畅通与通水能力。
在清淤过程中,将淤泥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河道采砂的管理,以减少沙石开采对河道生态的破坏。
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保护河道流量,合理安排供水计划,确保沿岸地区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水资源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加强河道生态系统保护。
制定河道保护与恢复规划,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增加湿地面积,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动态平衡能力。
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湿地的水生态修复。
第五,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群众的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公众参与河道生态治理工作。
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在河道管理中的作用,形成河道管理的合力。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需求紧密相连,需要从水质治理、河道清淤、水资源管理、河道生态系统保护、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浅析城市小流域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与存在的问题
![浅析城市小流域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与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2a76c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1.png)
浅析城市小流域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与存在的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不断加重。
现阶段,中小河流的河道演变较为缓慢,而且与农业、工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它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包括蓄水灌溉、饮用水源、渔业养殖等。
从中小河流域的特点来看,它受外界环境影响严重。
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的不规范排放可能会对中小河流域水环境造成不同的污染,需要通过修复和治理技术的应用避免富营养化等现象的发生,确保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合理性。
关键词:中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优化措施引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人们日趋重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
但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地区主要采用传统治理理念和技术,没有深入贯彻生态修复理念,导致水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不到恢复,难以保证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效果。
面对这种情况,要深入创新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理念,积极应用新型生态修复措施,以便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
1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的主要因素城市河道包含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可以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调节,并为城市运转提供必要的水资源。
但是在工业化水平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城市河道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其原本功能逐渐丧失,危害城市饮用水安全,也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
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是引起城市河道水环境逐渐恶化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河道走向受到一定影响,而且河道基础设施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严重降低了河道自身的水循环能力,而且难以对河道中的淤泥、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进行有效性清除,致使河道底泥严重淤积,造成严重的内污染源;此外,工业化水平提升,工业生产规模拓展,导致工业用水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多,对城市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现象导致整体城市河道水环境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危害人们生产生活饮用水安全。
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持续性污染,导致水资源自净再生能力降低,河道中的污染物增多,导致水体黑臭,甚至厌氧菌落大量滋生,致使水面覆盖了大量的藻类植物,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大量鱼类因为缺氧而死亡,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难以进行重组,而且城市河道水资源的持续性污染,也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和破坏,危害城市水源的安全,对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上海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思考
![上海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410d6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d.png)
上海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思
考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由此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几乎无法避免。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环
保意识的提高,上海近年来对河道水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同时也针对不同的需求和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上海针对城市排水,建设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设施,以有
效地处理城市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让河道水环境得以改善。
同时,
在改造完善河道的基础建设上,上海也采取了多种手段来保护水资源。
例如,在松江上建设了水下混凝土隧道既保护环境,又节约用地面积;在减少铜锌泥等工业废弃物的排放上,设计了高效处理方案,以降低
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为上海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效的
技术支撑。
其次,为了保护海洋水环境,上海还积极开展各种项目和技术研究,大力推进海洋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在污染问题治理上,上海完善
了监测和排污体系,同时建设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新增污染物在线监测
系统,坚决打击不合规企业的污染行为。
而在水资源保护上,上海注
重节约用水,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同时,
上海推广新型水处理技术,如反渗透、超滤技术等,以实现废水的再
利用。
总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对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
源保护都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水的管理和
治理水平。
未来将继续强化保护制度、提高市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
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手段,为打造更美好的上海展现出后发达城市的
特色和风采。
北京城区小月河河道水环境提升探讨
![北京城区小月河河道水环境提升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05ce9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0.png)
北京城区小月河河道水环境提升探讨起首,我们来了解一下小月河的现状。
小月河发源于北京市的延庆区,流经海淀区、朝阳区等多个区县,最终注入东五环周边的通州运河。
小月河的流域面积约为260平方公里,全长约50公里。
由于地势平坦,流速较慢,使得小月河在污染物的蓄积和水质恶化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
小月河的水环境问题主要体此刻两个方面:水质污染和河道治理不到位。
就水质污染而言,小月河受到了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化肥和养殖废水等对水质造成了严峻的污染;工业排放物和生活污水的直排,使河水受到了严峻的污染。
同时,由于小月河水体长期处于弱流态,水流稀缺,使得污染物在河道中停留的时间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而河道治理不到位也是小月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河道疏浚不彻底,导致水体不畅;另一方面,河道两岸的围墙和房屋违法建设、乱堆乱放等现象严峻,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这些问题导致了水流不顺畅、水面上浮动大量垃圾、植物生长不良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质的下降。
针对小月河水环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起首,加强水质治理。
对农业排污、工业排放和生活污水进行管控,建立相关的监测机构和追责机制。
同时,加大对小月河的投入,增加生态修复项目,增强水域的自净能力。
此外,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控制在河道周边的建设,遏制乱建和违法填湖等行为。
其次,加强河道治理。
加大河道疏浚工程力度,保障水流的通畅;加强河道两岸的环境整治,打造河道景观带,提升居民的环境意识。
同时,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监管,准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
最后,强调社会参与和教育宣扬。
政府应加强对小月河水环境问题的宣扬,增强居民的环境意识,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保卫水环境的行动中来。
建立相关志愿者组织,开展巡河活动,加强对市民的环保知识普及。
综上所述,北京城区小月河的河道水环境问题需要得到乐观的解决。
通过加强水质治理、改善河道状况以及加强社会参与和教育宣扬,可以援助提升小月河的水环境质量,让人们共同享受到美丽的水环境带来的福祉综上所述,北京城区小月河的河道水环境问题需要得到乐观的解决。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26039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1.png)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思路与工程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水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长期的工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以及无序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城市河道水环境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和水质下降的情况。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需要我们提出有效的思路和实践工程来改善城市河道的水环境。
一、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思路1.全面排查污染源要全面排查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污染源,采取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
城市河道的水质受到城市排污口、工业废水排放口、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垃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必须全面梳理城市内各类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情况,建立严格的监测和治理机制,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保障城市河道的水质能够持续改善。
2.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要根据不同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措施。
不同的城市河道水环境受到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不同,所以在制定治理措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设计。
有的城市河道需要重点治理有机物和底泥污染,有的城市河道需要重点控制重金属污染和营养物质过载等不同的治理措施。
制定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对城市河道的水环境治理至关重要。
3.生态恢复和环境修复要积极开展城市河道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修复工作。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修复湿地、恢复生态系统等手段,改善城市河道的水环境,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水质。
也要加强治理污染源和排污口的改造,规范城市河道的岸线和河道整治,增强城市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服务能力。
二、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工程实践1.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要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实时掌握城市河道水质的变化情况,为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还要建立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出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对策分析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0d94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a.png)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对策分析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是保护和修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
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
加强城市河道水质监测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城市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发布相关数据和信息,加强对水质污染源的管控。
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减少污水直排,提高污水处理率。
加强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景观绿化带来的非点源污染。
强化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
通过治理河道岸线的混凝土化和生态修复,恢复河流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加强河道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建立生态回归通道,使河道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和重建。
种植和保护水生植物,提高河道的水质净化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保护,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加强城市河道环境管理和规划。
建立健全城市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明确水环境保护的行政责任和部门职责。
制定城市河道环境保护和规划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河道资源,保护和提升河道的自然和文化价值。
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公众采取环保行动,减少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污染。
开展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城市河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组织公众参与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行动,增强公众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支持和参与度。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需要综合采取监测管理、生态修复保护、环境管理规划和公众参与宣传教育等多种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f29ad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a.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道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质污染、河道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生态治理建议来改善河道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类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对于水质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生态治理的方式来解决。
首先可以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净化水质。
其次可以开展植被恢复工程,增加水体周围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和养分流失,改善水质。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控制排放也是重要的环保措施,防止污水直排。
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异常问题。
河道退化问题也比较严重。
由于人为工程改变、河道开发、工业排污等原因,造成了河道形态变化和流域土地退化。
针对河道退化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生态修复措施。
首先可以进行水生植被的恢复,扩大植被带,增加河道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推行河道生态防护工程,加强防洪治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也可以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来减缓土地退化速度,增加土地的保育性。
河道管理中还存在生态系统破坏的问题。
河道生态系统是水生生物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但是由于河道治理和开发活动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断裂和退化。
为了保护河道生态系统,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恢复工作。
首先可以建立河道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给予生态补偿金来约束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可以推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河道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也要加强对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生态治理。
通过采取人工湿地建设、水质监测和控制、水生植被的恢复、河道防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河道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河道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河道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
![浅谈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https://img.taocdn.com/s3/m/7124b1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d.png)
浅谈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是指针对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提高水体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实现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多,城市河道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已经成为了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重要问题。
开展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的问题1. 污染严重。
城市河道水体受到了大量的废水、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质,导致水质严重下降,水体变得浑浊、有臭味,严重影响了水体生态和环境质量。
2. 河道改道和挖填。
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的需要,很多河道发生了改道、挖填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河道的原有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水体的流动和水质的净化,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3. 河岸垃圾乱倒。
城市居民和商业单位对河岸垃圾的乱倒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河道水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发展。
4. 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导致了水体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严重影响了水体的生态和环境功能。
二、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和目标1.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在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应当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提高水体质量和环境质量。
2. 全面整治原则。
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应当采取全面、系统的治理措施,涉及水质、水量、河道整治、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等多方面内容,确保整治工作的全面性和效果性。
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应当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城市河道水环境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是:保护城市水体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水环境的质量和功能,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景观和生态效益,实现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ﻩ
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提升思考
摘要:随着滨海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印染化工产业的大量集聚,以及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水的影响,使区内河道水质长期徘徊在V类、劣V类水质,对工业区内水产养殖及河道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滨海工业区按照“调整结构、标本兼治”的指导方针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区河道水环境开展全方位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滨海工业区水环境治理的实践,全面分析了滨海地区改善河道水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进一步提升滨海地区河道水环境、修复河道自然功能提出思考。
ﻪ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提升;思考
ﻪ 一、滨海工业区河道水环境现状
滨海工业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北部围垦区,总面积100km2,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开发建设的需要,逐渐由农业种养殖为主转为工业企业为主,现有各类工业企业745家,至今已成为绍兴市柯桥区印染、化工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滨海工业区河道系由原围涂工程的中心河、环塘河基础上改造而成,共有大小河道105条,全长206km。随着印染、化工、造纸、电镀、皮革等产业向工业区集聚,外来人口大量增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大量产生,河道水草滋生蔓延,以及厂区建成后留下的一些断头河、溇浜所形成的水环境治理盲区,均加剧了滨海工业区水环境的恶化。据柯桥区环保部门对工业区河道断面的监测,区内105条河道中,有40条河道的水质为Ⅴ类,18条河道水质为劣Ⅴ类,其他河道水质在Ⅴ类与劣Ⅴ类之间。导致河道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COD超标,对水质治理带来很大难度。严重制约了工业区的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对区内水产养殖业也带来了较大冲击。为此,加强工业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已成为滨海工业区面临的十分迫切的任务。ﻭ 二、滨海工业区河道水质污染成因分析ﻭﻪ 导致滨海工业区河道水质污染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ﻪ 2.2河道水质
ﻪ 滨海工业区现有105条河道中,属区级及以上主排河道8条,镇级河道32条,村级河道65条。其中,40条河道的水质为Ⅴ类,18条河道水质为劣Ⅴ类,其他河道水质在Ⅴ类与劣Ⅴ类之间。导致河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氨氮和COD超标,且水质中还存在着有机COD和无机COD,对水质治理带来很大难度。ﻭ 2.3工业区产业结构ﻭ 滨海工业区产业结构以印染、化工为主,此外,还有电镀、皮革、造纸等企业,区内工业企业日均污水排放量为立方米。目前工业治污的重点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排污总量。按照“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全国绿色印染基地、杭州湾生态科技新城”的构想,今后滨海工业区产业结构将朝着纺织、印染、染料化工、后整理及服饰的产业链发展,传统农业的水稻种植将逐渐减少,而南美白对虾养殖、绿色蔬菜生产将逐渐增加。滨海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将对水环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也对水质提升提出更高标准。ﻭ 三、滨海工业区水环境治理初步探索
ﻪ 3.2前阶段水环境治理实践
今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总要求和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滨海工业区党委、政府积极行动,以治理黑河、臭河、垃圾河“三河”为突破口,组织力量,对全区范围内的105条河道进行梳理,确定12条垃圾河、6条黑臭河,55条环境较差河段作为治理重点,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分时段,分区域开展河面清垃圾,河岸清违障,河底清淤泥的“三清”治理,对55条环境较差河段进行清垃圾、清违障的两清工作。与此同时,修复倒塌河坎2553m,关停6家禽畜养殖户,封堵排污口21处,修复过河破裂排污管1处,使河道水环境得到较大改观,总体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逐渐恢复到Ⅴ类,有部分达到了Ⅳ类。
3.1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可行性ﻭﻪ 从前阶段工业区“三河”治理实践来看,滨海工业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具有良好的基础与条件。一方面,滨海工业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肯化钱、愿出力、有韧性;另一方面,滨海地区南有浙东引水工程途径本区域,东有良好水质的曹娥江天然水库作活水水源,北有钱塘江可作出水口排入江,且辖区内水网密集,河道四通八达,借鉴外地治水经验,通过调水、活水、清淤、护岸、生物净化、以及工业污水治理、生活污水纳管排放、河道保洁等多种措施,逐渐改善河道水质,修复河道的自然净化功能,从而来提升工业区内河水质。
ﻪ 2.1区域地理位置
滨海工业区地处绍兴市柯桥区北部,总面积100km2,系原马鞍镇及柯桥区围垦区域组成,南北长约20km,东西长约5km;工业区以南为袍江工业区,东有上虞化工园区,西有萧山临江工业区,北临钱塘江,是一个狭长型河口工业区。一方面,滨海工业区东、西、南三面均与工业区相连,其河道水质、水环境互为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地处北部沿海、平原河网下游,绍兴市区和柯桥区的河道下泄涝水经滨海外排钱塘江,区内河道承担着防洪排涝和上游河道污水的双重压力。
ﻪ 四、提升滨海工业区内河水环境的对策ﻭﻪ 针对滨海工业区河道水环境现状,下一步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ﻪ 4.1工业污水治理ﻭ 目前,滨海工业区企业污水排放,先经企业自身的预处理设备处理后,再纳入排污总管排放。但调查发现,极大部分企业的污水处理池都建在河边上,这样既增加污水渗入河道的机率,也在客观上为个别企业偷漏排提供了方便。更有极个别企业趁机将少量污水通过公路的雨水管道内排入河道,给环保监管带来难度。为此,监管部门应加强源头控制,增加巡查频率,加大执法力度,同时,严控污水排放指标,以此倒逼企业控制产能、促进转型升级。ﻭﻪ 4.2生活污水治理ﻭ 目前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洗涤污水和环卫污水两种。重点是要加快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纳管步伐,提高纳管排放率。同时,也可采用生物净化的方法。对厨房及洗涤污水可用植物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单户或几家联合在厨房排出口建立收集池,种植菖蒲等植物,经净化后再排入河道;环卫污水直接接入污水处理管网,集中处理排放。ﻭ 4.3农业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