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孟子的劝说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孟子的劝说艺术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并且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在学习《齐桓晋文之事》时,我们了解到,齐宣王对孟子其实是有戒心的,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王道,而齐宣王第一次见孟子就说:“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由此可知,齐宣王希望施行霸道来统一天下,所以这两个人的主张有着根本的分歧。
然而孟子要让齐宣王接受自己的主张,首先就得让齐宣王能够把自己的话听进去,所以就要采取一定的劝说技巧。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的第一章仍然是齐宣王和孟子的对话,所以我将主要以这篇文章为例,来分析孟子的劝说技巧。
通过这一段齐宣王和孟子的对话,可以分析出,孟子的目的是希望齐宣王与民同乐,从而称王于天下。
孟子从庄暴那里听说齐宣王喜欢音乐,就去问齐宣王。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孟子已经知道,齐宣王产生了戒心,他告诉孟子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等于就告诉孟子我不接受孔子的主张。
于是,孟子就开始寻求共同点,使得谈话能够继续下去。
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这样,孟子就既找到了两人之间谈话的共同点“今之音乐”,又激发了齐宣王的兴趣。
接着,孟子就因势利导,又进行了一番对比,最终引出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十分擅长使用譬喻和对比,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所谓譬喻就是把所要表达的复杂思想和逻辑,精练的表现为人们最容
易感受的直觉对象。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用了两个譬喻,即“王鼓乐”和“王打猎”,把这两件在古代君王中十分常见的事情呈现在齐宣王的脑海中,使得齐宣王容易产生共鸣。
孟子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列举了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百姓对这两件事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而导致出现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就是君主是否“与民同乐”,来告诉齐宣王要“与民同乐”。
由此可见,孟子所采用的劝说技巧有以下几种:寻求共同之处,因势利导,使用对比和譬喻。
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名的纵横家,他也十分能言善辩,因此,我便想把苏秦和孟子的语言技巧进行对比。
苏秦和孟子的语言技巧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善于举例,来增强说服力。
在齐国执政的孟尝君得到消息秦昭王打算见他,而且用泾阳君作为人质,于是铁了心肠要去,无数门客劝阻都不起作用。
苏秦不是直接去扫孟尝君的兴头,而是从眼前事实入手,即兴道出了土偶和桃梗交谈的寓言,来说明“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
”(出自《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从而阻止了孟尝君去秦国。
孟子在与梁襄王的对话中说:“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六>)来类比如果统治者能够不喜欢杀人的话,天下的百姓就都会归附他,从而来劝梁襄王施行王道。
此外,苏秦和孟子都采用“利导法”来进行劝说和论辩。
所谓“利导法”就是一种分析利害,摆出优势,并指出希望与美好前景,以利
导之,使对方乐于接受自己的主张的说服术。
孟子对齐宣王说:“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出自《齐桓晋文之事》)从这段话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孟子使用了“利导法”。
苏秦对齐王说:“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
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
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
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
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从这两段话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孟子和苏秦都使用了“利导法”。
因此,苏秦和孟子都善于举例,都善于使用“利导法”。
问题:对《孟子》的研究对于现在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