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获得性免疫系统得组织与细胞-第四章获得性免疫系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组织与细胞
学时数:4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T、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亚群及功能。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种类及特性。
2.熟悉:T细胞在胸像内发育过程,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过程。熟悉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分布、功能,了解淋巴细胞再循环。
教学内容:
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及B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表面标志的表达、胸像微环境、T细胞的分化过程及选择性发育。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2.T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TCR-CD3复合物、CD4、CD8、CD2、CD28、LFA-1、CD40L、丝裂原受体),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3.B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BCR复合体、CD29、CD21、CD40、FCR、CR、B7),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4.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种类,各类抗原递呈细胞的特点。
[本章主要内容]
一、免疫器官与组织: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组织和器官主要由淋巴样组织构成。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
(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和骨髓。
1.骨髓:造血组织,各类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1)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①髓样前体细胞(myeloid progenitor),最终分化成为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②淋巴样前体细胞,最终分化成为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
(2)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
骨髓基质细胞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①通过细胞间粘附分子特异性的粘附性接触;②提供生长因子,如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和IL-7等。
未成熟B细胞在骨髓内面临的四种命运的自身耐受性选择:①导致B细胞克隆程序死亡,即克隆消除(clonal deletion);②通过受体编辑(receptor-editing)产生新受体;③诱导永久性的对抗原无反应状态和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④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发育为成熟B细胞。
在骨髓内未遇到自身抗原的未成熟B细胞从骨髓移行到外周淋巴组织,继续发育成表达IgM和IgD两种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的可对外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成熟B细胞。
2.胸腺
(1)胸腺为T细胞分化提供微环境:
微环境构成:①细胞成分: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②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蛋白、网状蛋白纤维、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含昆布胺酸和纤维粘连蛋白)等。
(2)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①经历各阶段的细胞发育状态的变化:
a.T细胞抗原受体(TCR)基因的重排、表达;
b.CD3复合体,协同受体蛋白(co-receptor proteins)CD4、CD8分子等表面分子表达变化;
c.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
“双阴性”(CD4-CD8-)胸腺细胞 --- 胸腺被膜下区和皮质边缘区。
“双阳性”(CD4+CD8+)胸腺细胞 --- 主要存在于皮质深区。
“单阳性”(CD4+或CD8+)TCRαβT细胞 --- 皮质和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
②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过程:
a.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是指发育中的双阳性(CD4+CD8+)胸腺细胞表达的TCR同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MHC分子相互作用,导致大部分胸腺细胞死亡,少部分胸腺细胞存活继续发育成熟的过程。阳性选择决定T细胞对抗原应答的MHC限制性。
b.阴性选择: 是指经过阳性选择的胸腺细胞表达的TCR与APC上MHC自身抗原结合时,对该自身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被消除或受抑制不活化的过程。阴性选择决定自身耐受性。
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即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自身调节死亡,即细胞表面分子受到诱导因子刺激并将信号传入细胞内部,触发细胞内部某些酶类的活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死亡。
最终大约有少于5%的双阳性细胞发育为成熟的CD4+或CD8+“单阳性”TCRαβT细胞。成熟的单阳性细胞离开胸腺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淋巴组织,构成外周T细胞库。
(二)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等。
1.淋巴结:B细胞主要分布于由淋巴滤泡构成的浅皮质区;T细胞分布于深皮质区(副皮质区)。T细胞约占75%,B 细胞约占25%。
2.脾:是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T细胞主要分布于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rteriolar lymphoid sheath,PALS);B细胞主要分布于PALS外周的淋巴滤泡内。T细胞约占45%;B细胞约占55%。
3.粘膜伴随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指存在于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下的散在淋巴组织和一些带有淋巴滤泡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肠伴随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包括扁桃体、增殖腺、阑尾和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es)。
M细胞(multi-fenetrated cell 或microfold cell):粘膜上皮中专职收集、转运抗原的上皮细胞,可形成微折叠。M细胞通过吞饮或吞噬作用摄取颗粒物质和抗原分子,然后将其转运到基底细胞层,再释放到细胞外间隙,以益于抗原递呈细胞摄取的过程。
二、免疫细胞
(一)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即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5%,胸导管中高达95%以上。
1.表面膜分子:
(1) TCR-CD3复合体:由TCR、 CD3分子和ζ链组成。
① TCR(T-cell antigen receptor,T细胞抗原受体):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已知两类,为TCRαβ和TCRγδ,属于Ig超家族。
② CD3分子:由四条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肽链(1条γ链,1条δ链和2条ε链)构成的复合体。每一条肽链均含一个膜外Ig功能区样结构(属于Ig超家族)和一个胞内称为ITA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的序列。其功能为:a.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b.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c.成熟T细胞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
③ ζ链: 同质二聚体。每条ζ链含有三个ITAM序列。ζ链的胞外区较短(9个氨基酸残基),胞浆区较长(113氨基酸残基)。有助于TCR-CD3复合体启动的信号的最大转导。
(2)CD4分子和CD8分子:外周血CD4+T细胞约占65%,CD8+T细胞约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