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超声操作规程15篇
![超声操作规程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ed8e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6.png)
超声操作规程15篇第1篇超声机:安全操作规程在违规操作或机器故障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一、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二、开机前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工作帽、工作手套、耳塞)作业人员开机前须检查设备双手启动按钮、停止开关、电源开关是否有效。
三、安装夹具必须牢固并在最佳高度。
四、调整好被加工件需要的电压、气压。
五、工作中严禁手一直放在启动开关上和用异物顶住开关。
六、加工时手严禁伸入危险区域内。
七、作业过程中出现夹具松动时必须关掉电源后进行紧固,严禁在没有关电源的情况下调整夹具。
八、工作中发现有异常噪音、振动、异味及动作失灵时要立即停机报告管理人员,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九、工作完成后要关闭电源对设备进行清扫。
十、机坏维修时必须关闭电源和挂安全标志。
十一、操作人员酒后严禁上岗作业。
安全监管部2006年12月23日第2篇超声波安全操作规程1.开机前必须清理工作台面和机器周围的物品,工作台面不得和周围堆放阻碍安全的物品。
2.严禁将手或身体某部位深入机器内。
3.清理模区内的废物时,要关停机器后用用工具进行清理,严禁在机器运行时清理。
4.机器或模具有防护装置的不能私自拆卸,如有特殊需要,须经主管同意后由机修人员拆卸。
5.下班前应关停机器,切断电源,清理工夹具和机床周围物品,清洁机床,工作部位涂润滑油。
6.要按规定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第3篇超声波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1.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是精密仪器,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
2.使用外接电源时,为防止反向感应电流冲击应该先将交流适配器先接通220v电源,等交流适配器的指示灯亮后再把交流适配器的dc12v插头插到超声波探伤仪的插孔,等仪器的电源指示灯闪亮,才可开启仪器电源开关。
3.当超声波探伤仪关机后需要停止外接交流适配器工作,为防止反向感应电流冲击,必须先切断交流适配器与超声波探伤仪的连接,然后再拨掉交流适配器的220v交流插头。
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2adc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2.png)
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无损伤的医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以下是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1. 检查前准备:- 将超声仪器调节到适当的设置,如频率、深度、增益等。
- 安装并检查超声探头,确保其完好无损。
- 要求患者解除相应部位的衣物,保持舒适。
2. 患者体位:- 根据不同检查部位,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俯卧、侧卧等。
3. 准确选择检查方法和探头:- 根据临床要求和异常体征,确定采用适当的检查方法,如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引导下穿刺等。
- 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如线阵探头、凸阵探头、微凸阵探头等。
4. 准确定位:- 根据临床病史和体征,确定检查部位和探头位置。
- 用适量的乳胶或冰冻凝胶作为耦合剂,将探头放置于患者的皮肤表面。
5. 优化图像质量:- 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如增益、深度、焦点等,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增加必要的颜色增强和滤波,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能力。
6. 开始扫描:- 将探头缓慢移动,扫描感兴趣的区域。
- 根据需要,可进行不同方向的扫描,如横断面、纵断面、斜切面等。
7. 观察和记录:- 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像,检查器官结构、血管径路、血流速度、异常包块等。
- 及时记录检查所见,包括位置、大小、形状、回声特征、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8. 术后处理:- 移除耦合剂,清洁探头和仪器。
- 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解读和报告撰写。
如发现异常结果,可进一步评估或进行其他检查。
9. 与患者沟通:- 向患者介绍检查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 当需要患者合作调整体位或呼气时,进行耐心的引导和交流。
10. 安全和卫生:- 保持超声仪器和探头的清洁和消毒。
- 严格遵守超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
总之,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正确的选择检查方法和探头、优化图像质量、准确定位、仔细观察和记录、术后处理、与患者沟通以及保障安全和卫生。
只有按照规程操作,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终稿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11657f5ca2161479171128ac.png)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终稿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肿瘤、蛔虫及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
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囊性或实性占位性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肠腔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 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组织内部结构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探头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检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洁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部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性、连续性,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降低或衰减。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884f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b.png)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基本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超声诊断仪的正常工作状态:开启设备并检查设备状态显示屏的显示情况;b. 清理探头:使用专用清洁剂和干净的纱布擦拭超声探头,确保探头清洁;c. 准备需要检查的病患资料,如病历、检查申请单等。
2. 配置设备:a. 根据病患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b. 将超声探头安装到超声诊断仪上,并确保连接牢固;c. 设置仪器相关参数,如画面亮度、对比度等。
3. 开始检查:a. 将超声探头涂上适量的超声凝胶;b. 将涂有超声凝胶的超声探头平稳地放置在需要检查的部位上;c. 通过调整超声机器的探头角度和位置,获得清晰的超声图像;d. 观察超声图像,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测量分析;e. 操作结束后,关闭超声诊断仪并清理超声探头。
二、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超声诊断仪的操作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洁净操作,避免交叉感染;3. 操作人员应系好手术衣、戴好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卫生;4. 使用超声凝胶时应适量涂抹,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超声图像清晰度;5. 在调整探头角度和位置时,应轻柔操作,避免对病患造成不适;6.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超声图像的质量,确保清晰度和准确性;7.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超声探头并保持设备的干燥清洁。
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 超声图像不清晰:a. 检查超声探头是否清洁,如有污垢应及时清理;b. 检查超声凝胶使用量是否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图像质量;c. 调整超声诊断仪的参数,如亮度、对比度等,优化图像质量;d. 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或角度,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2. 超声图像无法获得:a. 检查超声探头连接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重新连接;b. 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确保超声波能够正确进入需要检查的部位;c.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果有故障应及时维修。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超声诊断仪时应遵守医疗器械管理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2. 在操作超声诊断仪时,应注意避免探头或仪器的摔落,以免损坏设备和探头;3. 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不得操作超声诊断仪,以防止错误操作造成伤害;4. 使用超声诊断仪时应注意避免超声辐射对操作人员和病患造成伤害。
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5e51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a.png)
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操作规程以下是肢静脉超声检查操作规程的文章:引言:肢静脉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肢体静脉的血流情况。
本文将介绍肢静脉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和检查部位,确保与申请单一致。
2. 准备设备:打开超声仪器,检查探头的连接情况和正常工作状态。
3. 准备患者:告知患者检查的过程和目的,并获取患者的同意。
4. 准备检查部位:清洁肢体,移除干扰物如饰品或衣物。
二、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为仰卧位。
2. 超声准备:涂抹适量的凝胶于探头上,以增加探头与皮肤的接触。
3. 探头放置: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检查部位上,并适当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方向,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开始检查:通过超声仪器的操作界面,开始进行肢静脉超声检查,同时观察屏幕上的图像。
5. 录像和测量: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录制视频或采集静态图像,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如静脉直径、血流速度等。
6. 检查部位移动:根据需要,可以逐步移动探头,检查肢体的各个部位。
7. 结束检查:完成检查后,关闭超声仪器,整理设备和消毒探头。
三、注意事项1. 操作技巧: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超声检查技能,熟悉超声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患者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伤害。
3. 图像质量:保持探头与皮肤的充分接触,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术语解释:在报告中使用专业的术语描述检查结果,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
5. 注意卫生:操作人员应遵循洗手和消毒的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 仪器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超声仪器,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结论:肢静脉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肢体静脉的血流情况。
通过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规范执行,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超声检查技能,并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卫生意识,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afbf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7.png)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概述超声诊断仪是一种用于医疗诊断的高科技设备,能够通过超声波技术对人体进行内部观察和诊断。
操作规程是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超声诊断仪,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
二、操作前准备1. 确认超声诊断仪电源已连接并开启。
2. 检查超声探头和触发器是否齐全并连接良好。
3. 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清楚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做好交流和沟通。
三、操作步骤1. 首先,确定要进行的超声检查部位,选择相应的探头。
2. 根据超声诊断仪的提示,调整好探头的方向和角度,使其对准检查部位。
3. 适当调整超声诊断仪的参数,如频率、增益、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4. 用适当的胶水或凝胶涂抹在探头上,使其能够更好地与皮肤接触,并传导超声波。
5. 轻轻按压探头,将其放在患者的皮肤上,同时观察超声屏幕上的影像,调整位置和角度直到清晰的影像呈现。
6. 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势,避免晃动或颤抖,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检查。
2.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探头,保证卫生。
3. 操作人员应熟悉超声诊断仪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确保能正确操作。
五、操作结束1. 关闭超声诊断仪电源,清理好工作区域。
2. 记录检查结果和操作过程,便于医生分析和诊断。
3. 对超声诊断仪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通过严格遵守《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和诊断质量,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进行超声诊断工作。
超声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超声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927d6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8.png)
超声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超声仪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进行超声检查和治疗。
正确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超声仪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超声仪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
然后,接通电源,等待设备自检完成后,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操作准备:接通电源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和设置合适的超声参数以适应不同的检查需要。
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让患者脱掉衣物,采取合适的体位等。
3. 超声检查操作: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操作人员需要按照医嘱和要求进行操作,使用探头对患者进行检查。
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探头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避免出现空气或水隔离,影响图像清晰度。
4. 图像采集和记录: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操作人员需要逐步调整超声参数,获取清晰准确的超声图像,并及时进行记录。
5. 检查结束后的处理:在检查结束后,需要将超声仪设置为关机状态,并进行清洁消毒。
同时,对检查结论和检查记录进行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要熟悉超声仪的使用方法,并接受相关培训,确保能够正确操作超声仪。
2. 在操作超声仪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在使用超声仪时,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和医嘱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超声参数或探头。
4. 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发现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对于特殊情况和特殊患者,如孕妇、儿童等,操作人员需要特别注意,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6. 超声仪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对超声仪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7. 对于可能存在的患者传染风险,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要严格遵守医院的感染防控制度,确保超声仪的消毒清洁。
通过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超声仪的正常使用,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超声科sop标准化操作流程
![超声科sop标准化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f412c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5.png)
超声科sop标准化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超声科 SOP 标准化操作流程一、超声检查前准备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超声科技术规范及操作程序
![超声科技术规范及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5dc23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8.png)
超声科技术规范及操作程序1. 引言超声技术在医疗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技术规范及操作程序。
2. 超声设备和设施- 所有超声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校准。
- 超声室必须设置在一个安静和无干扰的环境中,以保证检查质量。
3. 操作程序3.1 准备工作- 检查前必须核实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以防止误诊或错误操作。
- 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解释超声检查的过程和目的,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3.2 检查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并对需要检查的部位进行准确标记。
- 预先准备好所需的超声探头和超声凝胶。
3.3 操作步骤- 启动超声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如图像增益、深度等。
- 使用适当的超声探头,将其与患者的皮肤表面充分接触。
- 运用适当的超声技术,包括B超、彩色多普勒等,对需要检查的器官进行扫描和评估。
- 超声图像的采集和记录应符合标准,包括图像截图和必要的测量。
3.4 检查结果评估和报告- 根据超声图像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评估,制作检查报告,并将结果及时告知医疗团队。
- 检查报告应准确、清晰,并包含必要的结论和建议。
4. 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干净、完好的手套,并采取洗手和消毒措施。
- 在使用超声设备和探头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 对于敏感的患者或特殊情况,需特别关注其安全和舒适度。
5.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定期进行超声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 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 定期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的问题。
结论本文档旨在规范超声技术的操作和质量控制,以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请所有相关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本文档执行,并及时反馈和改进任何存在的问题。
超声波检测仪操作规程
![超声波检测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3692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e.png)
超声波检测仪操作规程引言:一、设备准备1.确保超声波检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2.检查超声波探头是否连接稳定,确保传感器的工作正常。
3.准备好相关的耦合剂,确保其质量合格。
二、安全措施1.检测仪器屏幕的背光应保持适中,避免无谓的能源浪费。
2.操作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3.尽量避免操作时将超声波探头对准人体,防止超声波对人体产生伤害。
4.操作人员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疲劳操作,以防意外发生。
三、设备操作流程1.打开仪器电源,检查系统启动情况。
2.进入仪器操作界面,根据具体检测需求进行参数设置,如频率、增益、速度等。
3.将超声波探头与待测物体表面进行耦合,确保传感器与物体有良好的接触。
4.进行扫描或测量操作,根据检测目的选择相应的检测模式。
5.通过观察波形和数据分析,判断待测物体的缺陷或异常情况。
6.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记录,包括缺陷位置、大小、形状等详细信息。
7.若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导出数据到计算机上进行进一步处理。
8.检测完成后,关闭电源,整理好仪器和相关设备。
四、常见故障排除1.若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电源。
2.若控制面板出现异常,如按钮失灵或响应缓慢,检查按钮及连接线路是否损坏。
3.若探头无法正常工作,检查探头和连接线是否连接稳固,如有断线及时修复。
4.若观测到异常的波形或数据,应重新调整参数,并检查探头是否有损坏。
五、设备维护1.每次使用后,应用清洁布擦拭超声波探头和仪器表面的尘埃和杂物。
2.定期清理超声波探头的耦合剂残留物,避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3.仪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在干燥通风处存放,避免受潮或受热。
4.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更换电池、维修按钮等,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六、其他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保证检测过程的合法性。
2.当发现仪器工作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寻求专业维修。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00cc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6.png)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一、前言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乳腺病变的性质和特征。
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操作规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以便从业人员能够正确地进行检查。
二、仪器准备1. 确保超声仪器的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探头和显示屏等。
2. 检查前准备好所需的探头,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探头。
三、患者准备1.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并穿上检查服。
3. 让患者取下项链、胸针等金属饰品。
四、检查步骤1. 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患侧手臂放在头后方。
2. 使用适当的凝胶涂抹在患侧乳房上,以减少超声波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间隙。
3. 将探头轻轻贴近乳房皮肤,调整角度和位置,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4. 从乳房上外侧开始,沿乳房边缘进行扫描,逐步向内进行。
5. 观察乳腺的内部结构,包括乳腺组织、囊性病变和实性病变等。
6. 注意观察乳腺病变的形态特征,如形状、边界、内部回声等。
7. 检查乳房的淋巴结,特别是腋窝区域的淋巴结。
8. 检查另一侧乳房,重复上述步骤。
五、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应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避免过度压迫乳房。
2. 检查时要注意保持仪器和手部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如增益、频率等,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 在检查过程中,要及时记录乳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5. 检查结束后,及时清洁探头和乳房上的凝胶,让患者穿上衣物。
六、结果分析1. 根据乳腺超声图像,评估乳腺病变的性质和特征,包括囊性病变、实性病变和淋巴结等。
2. 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做出乳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根据乳腺超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
七、结语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超声波 操作规程
![超声波 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212c0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9.png)
超声波操作规程
《超声波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 确保超声波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异常声音或故障现象。
2. 检查超声波探头是否干净,无污垢或损坏。
3. 准备超声波传导介质,如水或凝胶。
4. 确保操作者和被检查对象的安全,如戴上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二、操作步骤
1. 将超声波探头涂抹传导介质,确保与被检查对象的接触面干净且完整。
2. 调整超声波仪器的频率和增益,使得图像清晰且信号强度适宜。
3. 将超声波探头轻柔地贴近被检查对象的皮肤表面,避免用力过猛。
4. 在显示屏上观察超声波图像,并进行必要的截图或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超声波设备的使用规范和安全知识。
2. 注意超声波探头和被检查对象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4. 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超声波设备并清理工作场所,保持整洁有序。
四、操作结束
1. 确认超声波图像和记录符合要求,保存相关数据材料。
2. 关闭超声波设备并清理探头及周围区域。
3. 若有必要,向医生或专业人员提供超声波检查结果,以便进行后续处理或诊断。
以上即为《超声波操作规程》,希望操作者在操作超声波设备时能够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安全顺利。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2890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f.png)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筛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评估乳腺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乳腺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准备工作1. 检查前,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2. 患者应脱掉上身衣物,穿着开放式前胸衣或裸露上身。
3. 准备好洗手液、乳腺超声探头、乳腺超声仪器、乳腺超声凝胶等相关设备。
三、操作步骤1. 患者取仰卧位,将手臂抬起放在头后。
2. 检查医生先进行乳腺外观观察,包括对乳房大小、形态、皮肤颜色等进行评估。
3. 检查医生将乳腺超声凝胶涂抹在乳腺区域,以减少超声波的阻尼作用。
4. 检查医生将乳腺超声探头轻轻按压于乳腺区域,移动探头进行扫查。
5. 检查医生应重点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包括乳腺组织的密度、囊性或实性结节、钙化灶等。
6. 如果发现异常结节,检查医生应确定其大小、形态、边缘情况,并观察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7. 检查医生还应注意观察乳腺内血流情况,包括乳腺血管的分布、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等。
8.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应根据需要对乳腺不同区域进行多个方向的扫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9. 检查结束后,医生应与患者沟通检查结果,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诊断和建议。
四、注意事项1. 乳腺超声检查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生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患者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乳腺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便医生评估风险和采取相应措施。
3.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合作,配合医生的操作要求,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4.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检查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5. 检查后,医生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结果和提供相关建议。
五、总结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乳腺筛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应用,可以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评估乳腺的健康状况。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3cda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d.png)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辅助检查方法。
以下是乳腺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
1. 预备工作:超声检查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获取患者的同意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同时,确认患者是否有乳房疼痛、肿块或其他异常,以及既往乳腺疾病的相关情况。
2. 准备设备:超声设备应进行日常校准和质量控制,并保持干净、无菌。
3. 患者体位:患者应脱掉上衣,身体保持舒适的仰卧位,并将双手放在头部后方。
4. 乳腺扫描:医务人员应在扫描前,仔细检查乳房的外观,触摸和观察乳晕、乳晕皱襞、乳头缩回、乳房对称性等因素。
5. 应用凝胶:在乳房的皮肤上涂抹一层透明凝胶,以有助于超声探头与皮肤间的接触,提高超声的传感器的敏感性。
6. 超声探头放置:将超声探头轻轻放置在乳房的皮肤上。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探头的移动和旋转来观察乳腺组织的不同角度。
7. 图像采集:医务人员应根据需要对乳腺进行不同角度、平面、深浅的扫描,以获取全面的乳腺超声图像。
8. 录像和存档:医务人员应将乳腺超声图像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可以选择将图像保存在电子媒体上,或者打印出来放入病历档案。
9. 清理和消毒:超声探头和相关设备应进行清理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乳腺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医院、医生的要求有所不同。
在进行任何医疗检查前,请务必咨询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建议。
超声波检查仪器操作规程
![超声波检查仪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3d3e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3.png)
超声波检查仪器操作规程一、引言超声波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的临床工作中。
为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并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检查仪器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该设备。
二、准备工作1. 确保超声波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者故障。
2. 清洁探头,确保其表面无尘、无污物,并涂抹适量的导电剂。
3. 确保患者的身体部位需要被检查的区域暴露,并向患者解释超声波检查的过程和目的。
三、检查探头的操作1. 执行前,请确保仪器处于静默状态,选择适当的探头,并将其连接到主机上。
2. 检查探头连接是否牢固,确保信号传输正常,并保持无干扰。
3. 检查探头表面是否有损坏或者裂纹。
如有异常,请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
四、仪器设置与调整1. 打开超声波仪器,按照所检查部位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设置和调整。
2. 选择合适的探头频率和深度,以确保获取准确的图像信息。
3. 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以保证图像清晰可见。
4. 根据需要选择并打开相应的测量和标记功能。
五、操作技巧1. 将探头平行于待检查的部位轻轻触碰皮肤表面,保持良好的接触,并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压力。
2. 控制手部稳定,以保证探头在检查过程中的平稳移动。
3. 确保仪器和探头之间的相对位置正确,以获取准确的图像信息。
4. 根据需要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方向,以最大程度地显示所需的结构和区域。
5. 并非所有的检查都需要使用增强造影剂。
如需要使用增强造影剂进行检查,请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六、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2. 定期对超声波探头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图像质量。
3. 存储和管理超声波图像和数据时,注意保持机密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 操作结束后,关闭仪器并断开电源,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七、结论超声波检查仪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守是确保超声波检查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超声检查规范优质标准操作技巧规章
![超声检查规范优质标准操作技巧规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633f2d5022aaea988f0fc1.png)
!- 超声科检查标准及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地点及占位性病变、洋溢性伤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蛔虫及阻塞性黄疸的鉴识。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四周组织病变的鉴识。
4.脾脏的洋溢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样、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小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小、炎症、溃疡、肠空隙及阑尾脓肿、阻塞及胃肠腔扩充和异样充盈。
7、腹膜后空隙液性或实性占位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次~5.0MHz 或 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别准备。
肝硬化、腹部气体许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 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依据需要变换体位。
沉静平均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地点,显示内部组织结果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样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向确认,以清除伪像扰乱。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四周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 以上,清晨空肚检查较为适合。
必需要时饮水 300~500ml 有益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扰乱显然者,宜适合加压,或排气后复查。
7.关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 500~600ml 后在座位和右边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饭进流食,后来禁食,查前4h 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优秀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饭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冲洗灌肠。
10.腹膜后空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肚,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当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腔的病变,必需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1.察看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沿、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
2.察看本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平均程度,有无局灶性或洋溢性的加强、衰减、透声性加强或降低。
超声波操作规程
![超声波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e715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5.png)
超声波操作规程
《超声波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 检查超声波设备的电源、探头、连接线等是否正常;
2. 准备好患者相关资料,并向患者解释超声波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3. 患者必须按照医生指示进行适当的准备,例如饮食控制、排泄等。
二、操作步骤
1.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并连接到超声波设备上;
2. 调节超声波设备的亮度、对比度和放大倍数等参数,确保图像清晰;
3. 在进行超声波检查时,操作需温和,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或隐私上的困扰;
4. 在进行超声波检查时,需要与患者保持沟通,告知操作要求,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5. 清洁和消毒超声波探头,避免交叉感染。
三、操作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超声波设备时,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超声波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操作时需注意超声波的频率和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操作人员在进行超声波检查时,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保障自身健康。
四、操作后收尾
1. 关闭超声波设备,清理和消毒超声波探头;
2. 将患者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确保信息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超声波操作规程》,可以使超声波检查的操作更规范、高效,保障患者的隐私和健康,也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风险。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7303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0.png)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信号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以诊断疾病或评估病情。
为了确保B超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进行B超检查。
二、设备准备1.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电源、探头、连接线等是否完好无损。
2. 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并进行消毒处理。
3. 准备必要的耦合剂和消毒液。
三、患者准备1. 接待患者时,应向其说明B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了解其病情,以便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3. 根据需要,指导患者饮水、排尿等操作,以便更好地观察相关器官。
四、操作步骤1. 患者脱去相关部位的衣物,保持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等。
2. 在患者的皮肤上涂抹适量的耦合剂,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3. 将探头轻轻贴紧患者的皮肤,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避免过度挤压或刺激。
4. 在监视器上观察图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 对于不同的检查部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如B模式、M模式、彩色多普勒等。
6. 在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关键信息,如图像特征、测量结果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报告。
五、注意事项1. 检查前,应向患者了解其对超声波的过敏史,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2. 操作时应注意卫生和无菌操作,保证探头和耦合剂的消毒。
3.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其生理和心理需求。
4. 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呼吸困难、皮肤破损等情况的患者,应慎重选择B超检查。
5. 在检查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其疑问,减轻其紧张和不适感。
6. 检查后,及时清理设备和消毒探头,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正常运行。
六、操作风险和应急措施1. 超声波对人体无辐射,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误诊、漏诊等风险,医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2. 如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医院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肿瘤、蛔虫及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
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囊性或实性占位性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肠腔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组织部结构及血流。
4.对脏器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探头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检查前4h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洁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部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容】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性、连续性,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降低或衰减。
3.实质脏器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
4.实质脏器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5 .空腔脏器有无结石、息肉性病变或肿瘤,壁厚度、光滑程度及收缩功能。
6 .腹膜后间隙占位病灶的具体部位、围、大小、形态及移动度、部回声、与相邻重要脏器和大血管的位置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病灶血供情况、血管分布与走行的特点。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管径变化,有无局限性膨大、狭窄和局部受压等,并进行测量。
病变区管壁厚度、膜回声和光滑度、管壁连续性及有无分层。
管腔有无异常回声,走行情况。
彩色血流信号充盈度、流动特点和流向变化。
频谱多普勒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定。
【注意事项】1.正常脏器大小测值与个体差异、体表面积有关,影响因素较多,测值可有差异。
2.分析图像清晰度要考虑到体型,肥胖者腹壁厚,透声差,可适当降低频率。
3.检查前将仪器调整为最佳功能状态,灰阶、辉度、对比度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速度标尺、增益要适宜。
4.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显示程度与仪器性能质量关系密切。
高性能仪器能显示脏器微小病灶,中低档者难以显示。
5.胆系、胃肠道超声检查宜安排在上午进行,检查前以空腹为宜。
6.对婴幼儿可在哺乳中或睡眠时进行检查。
不能合作者可于检查前适量使用镇静剂,常用药物为10%水合氯醛,按1ml/kg体重灌肠。
7.疑似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及消化道外伤急症者禁用胃肠道充盈检查法。
8.对急症患者的超声检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快捷,提示及诊断要实事。
必要时在病情稳定后超声复查。
9.超声诊断需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结果以确诊病变。
2、心脏超声检查【检查容及适应证】1.判定心脏位置以及心脏与大血管的位置关系。
2.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及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
3.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4.室壁运动分析4.评价心脏功能。
5.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
6.检出心包疾患。
【检查程序】1.检查室应保持安静,便于必要时听诊,并配有暗色窗帘。
2.调节仪器各项参数,以保持显像清晰。
3.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上腹部,采用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检查。
婴幼儿不合作者可用镇静剂灌肠。
药物及剂量同上。
4.操作者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至少具有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
5.常规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
6.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均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经胸超声检查基本方法的常规步骤如下:(1)用M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完成心室波群、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
(2)用二维超声在胸骨旁心前区显示左心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左心室短轴(在二尖瓣口水平、腱索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切面、右心室流入和流出道切面;在心尖区显示心尖四腔心、心尖五腔心、左心两腔心;在剑下区显示四腔心、五腔心、右室流出道长轴,上、下腔静脉长轴等切面;在胸骨上窝显示主动脉弓长轴和短轴切面。
(3)彩色血流显像显示心腔和大血管血流,脉冲多普勒或连续多普勒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腔和/或大血管之间分流和瓣膜狭窄的射流及关闭不全的返流,半定量分流和瓣膜返流的程度。
视血流速度选用脉冲多普勒和/或连续多普勒测定瓣口、分流口异常血流的流速和压差,在必要时估测肺动脉压力。
7.个别情况下要检查特殊切面。
右位心在胸骨右缘显示相应切面。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还应在胸骨右缘显示升主动脉长轴切面。
负荷超声需采用左心室长轴、左心室短轴、左心两腔心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对照分析。
血管超声和周围血管超声除显示病变血管段外,还需显示病变远端参考段及近端参考段血管切面。
对拟行介入性封堵治疗的间隔缺损除准确测量缺损的大小外,还应测量缺损与毗邻结构关系。
8.除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可用示波显像外,常规超声检查对有诊断意义的图像应留有记录。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程序进行检查。
2.认真查看申请单,了解病情,密切结合临床。
3.适当调整患者的体位。
4.频谱多普勒检查时声束方向需与血流方向尽可能平行以获取准确数据(<30°)。
不得用角度矫正探测瓣口血流。
5.对测量数据或诊断有异议时应及时重复检查和测量,避免漏诊和误诊。
3、外周血管及浅表器官超声检查【适应证】1、颈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椎动脉闭塞性疾病等。
2、甲状腺、腮腺、颌下腺等腺体的肿大或萎缩,囊性或实性占位及良性与恶性占位的鉴别。
3、乳腺脓肿,乳腺囊性增生,囊实性肿块,导管疾病,超声引导下抽吸、活检。
4、男性有乳腺肿块者。
5、眼球、眼轴测量,视网膜有无脱离,眼异物,眼占位性病变,眶、球后占位性病变。
6、睾丸及附睾的肿瘤、炎症、外伤、鞘膜积液、隐睾、睾丸扭转、精索静脉曲及其他阴囊疾病。
7、体表肿块、肌肉、骨骼、关节疾病的诊断。
骨、关节、肌肉软组织的血肿、化脓性炎症、结核、占位,骨折,肌腱、韧带疾病及其他骨病。
【检查方法】1.仪器条件:选用7.5~15MHz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2.体位:一般采取仰卧位,颈部检查需肩部垫高,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
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可采取侧卧位。
乳腺检查时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用半侧卧位。
3.眼球超声检查时先行纵切,然后行横切扫查,检查中,嘱患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球,以利全面观察。
【检查容】1.甲状腺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
有无结节及结节的数目、囊性或实性,部回声等。
2.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如有肿大的淋巴结,应提供淋巴结形态、淋巴门及淋巴髓质结构、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参数供临床参考。
3.观察血流分布,血流参数,供临床参考。
4.乳腺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
5.腺体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抑或多发。
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血流情况。
6.测量各血管径,观察血管膜规整性、回声强度,管壁变化。
管腔有无斑块,狭窄和闭塞等形态异常。
如有斑块,注意其形状、大小、分布、回声强度、有无声影。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通过以颜色表示血流方向,以色彩明亮度反映流速。
血流色彩混杂呈多色彩镶嵌型者为湍流,可直观显示血流方向、流速及狭窄部位,有无血流充盈缺损、中断。
频谱多普勒观察容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末期血流速(EDV)、VICA/VCCA及Pl、RI等。
7.测量双眼眼轴轴径(左,右眼对比)。
眼底有无分离带(视网膜脱离等)。
眼有无异常回声(眼异物)。
眼有无囊性或实性占位。
眶、球后有无囊性或实性占位。
8、睾丸应双侧对比观察形态、大小的变化,白膜是否完整,部回声均匀情况,有无占位,彩色血流变化。
附睾的大小,部回声。
鞘膜积液的分布状况。
精索静脉的宽度,瓦氏试验的变化。
腹腔或后腹膜隐睾按盆腔超声标准准备、检查。
9、明确肌肉、肌腱、韧带的连续性、完整性。
有无周围组织病变造成的挤压、移位。
骨皮质的完整性。
皮下软组织肿块应明确包膜的完整性,部回声,与毗邻血管、神经的关系。
关节腔滑膜的厚度,积液的多少,液性区的透声情况,关节囊有无疝出等。
【注意事项】1.如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疾病。
2.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多考虑来自鳃裂囊肿、淋巴管囊肿。
3.由于乳腺腺体围较大,检查时应按固定程序进行扫查。
扫查程序为: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以乳头为中心由外向行辐射状扫查。
变换扫查位置时应与已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以免遗漏。
每一次扫查都应以腺体外周围脂肪组织为起点。
检查乳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的显示。
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等是否存在病变,特别是周围脂肪伸入腺体层,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该加以鉴别。
4.血管超声检查时注意颈动脉根部的显示,并尽可能显示颈动脉即将进入颅的末段。
注意颈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区分,颈动脉常位于颈外动脉的外后方,多普勒频谱显示为低阻血流,颈外动脉为高阻血流。
颈动脉前壁的小斑块易漏诊,可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进行多切面观察。
频谱多普勒检测时,取样容积应大于管腔直径的2/3,中心点应保持位于管腔的中央,声束与血流夹角不得大于60°。
5、眼球超声检查时患者轻闭双眼,探头应轻放在眼皮上进行探测,以免使眼球变形,影响检查效果。
眼球各方向转动,可发现边缘区异常病变。
双眼对比检查,有利于发现患眼病变。
6、浅表组织探查时若皮肤组织有伤口或切口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探头应外罩无菌胶套以生理盐水为耦合介质)。
检查髋关节时,应改变髋关节的屈曲度作不同方位观察,并取健侧同一部位作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