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州园林》有感
读苏州园林有感(四篇)
![读苏州园林有感(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80d05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7.png)
读苏州园林有感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
而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金学智老师的书大致分为八个版块,分别是建筑构成,山水构成,花木构成和关于意境的清新朴素,曲折幽深,透漏空灵,秀婉轻柔还有总结饿综艺大观。
苏州园林在中华土地乃至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世界的瑰宝,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在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退思园,留园等等。
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这些细节和金学智老师就是匠人,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玲珑剔透的一座城。
整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写实到写意,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大体的气概,就连雕刻在石面上的花木兽禽都一一在目。
要说苏州园林的最大的特色啊,并不只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美景,而真正引人入胜的更在于它的"花木寓意,叠石寄情。
"例如拙政园,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可见其造诣之深,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拙政园的后池种满了荷花,一到三伏的盛夏,接天的莲叶无穷碧,映日的荷花也别样红。
荷花的品性高洁,花木中它的寓意最高,正如园主人的性情,不好官场荣华富贵,也不鞠躬于车马前,隐居之后留心于农事,造福于百姓,这何尝不是荷花寓树人。
我最中意的园林在苏州一个叫木渎的小镇上,它并不出名,那里没有人山人海的游客,倒也落得清闲,它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做虹饮山房。
它的建筑风格相较于拙政园显得亲切了许多,就像一幅水墨丹青,落到人间,满怀柔情的展开画轴,成了人们口中传唱的歌谣,就等你迈入其中,听树下的女子弹琵琶,拂手抬袖间,苏州的评弹和着吴侬软语回响在她的一颦一笑间,这苏城的风华和婉约早就揉进了你的眼帘内,叫人怎么能不如痴如醉。
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
读《苏州园林》有感
![读《苏州园林》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0eb66f96bd97f192379e9c0.png)
读《苏州园林》有感范文(精选6篇)读《苏州园林》有感1通过读《苏州园林》,从中了解到苏州园林从春秋战国时期发迹,由于吴国的国王内治城池宫室,外修院闱别院。
开苏州之先河,为苏州园林之滥觞。
可以说,苏州园林和苏州古城是同步产生和发展的。
所以苏州园林是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在我的眼中那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庭院,而是一副活的历史画卷。
鲜活的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智慧,和给我们留下的精美礼物。
书中一开头就写到的夏驾湖,写的相当的美丽,并且还有诗词为证,解释说明此湖的美景竟然可以比西施更加美丽,连西施都比不上。
我想是它太美了,可以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惜到了清初就已经没了,变成一片平地,不然真想去看看那的景色是否有书中所写的那么迷人。
南园虽然美但是在五代的时候,还是稍逊于"沧浪亭"。
文中写到南园到了春天,杨花开的很茂盛,基本上开满了城南路,并且周围叠石为山,引泉为池,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品种甚多,亭台台榭,借景而造。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园林景观都是十分有讲究,比如说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桥梁"。
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总之,在我看来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也是我国最美的园林。
读《苏州园林》有感2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关于苏州的,名叫《苏州园林》。
苏州的园林多的很,例如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和狮子林。
书中大体简介是: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5fd891e4431b90d6c85c7f3.png)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观《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有感自十月份中旬以来自己就着手准备《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讲解,至11月27日下午于学校智慧教室进行汇报展示,准备时间有近50日之久。
如此长的时间去备一堂课按照常理应是可以调整出一节让人满意的课堂,但事实却与之大相径庭。
27日下午展示课后我们语文组内老师进行了评议,提出建议与改正方法。
会后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挫败感。
一堂全力以赴的课最终以这样的效果结尾确实不甘,最初备课过程中组内老师早已对我的课堂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设计确定后初期试讲有幸教研员张老师去听了一节试讲课,课后给出了严厉的教导,展示课结束后的评课会议上学校王波老师又是对我所上的课堂进行了批判。
诸位前辈的教诲仍萦绕在耳边,回味这一路的备课经历不禁心酸,心生挫败。
不是因为被批评的伤心而是想不透为什么自己构思好的想法为何在课堂上呈现不出来。
直至周末张老师向我们推荐李华平老师的一篇文章《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自己方如醍醐灌顶。
失败原不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而是出发时方向已经错了。
这堂课中自己远达不到李华平老师所指出的“所上语文课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丛林中”的层次,但确确实实是“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失却了语文教学的味道”。
课堂的设计使自己不自觉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先入为主的教学思想,自我个性化解读的炫耀使得课堂面目全非。
这堂课的设计想法起源于暑期的培训作业,在征求课例研究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尝试探究说明文在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改进。
个人感觉讲解说明类文章时,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理解性把握说明文的知识方法。
但现实教学中因文体特征学生对此类文体兴趣不高,很多教师对说明文只是以简单的知识点讲解为主,学生也只能是生硬记忆,造成有辨识能力而无确切的理解感受,造成在说明文学习上愈行愈远。
所以讲解过程中应做到不要以学生初始兴趣来定位文本的教学而是以科学正确的文本教学来调动学生兴趣。
听课反思 听《苏州园林》一课有感
![听课反思 听《苏州园林》一课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119fd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a.png)
听课反思听(苏州园林)一课有感今天上午,听了学校一位年轻语文老师的课,感受了一场语文课堂的的盛宴。
感受颇多,遂以文字记录以备借鉴、留以学习。
主要的教学环节一是温故知新引入新课,回忆说明文的种类、顺序〔并列式、递进式〕,说明文的言语描述特点,说明方法;二是引入新课,思考本课文章的结构、作用;三是揣摩词句——“标本〞的作用、“艺术〞与“技术〞的区别,列举个别词句突出说明文言语的科学、严谨、精确的特点;四是小组合作商量本课的说明文使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事物,并举例说出,代表致辞,师生总结。
学习到的语文“套路〞“套路〞的。
1.字词分析字词分析,先分析本意,后分析文意,再分析表达感情。
例本课提到“标本〞一词,校老师引导学生先说出本意,再说出文意识典范的意思,显示出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2.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而结尾偏偏就说只介绍本文这么多,戛然而止的结尾,作用即是留于人想象的空间,令人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3.说明文的方法本课在前一课已讲授过说明文十种方法的根底上,和课前的细致复习后,学生能学以致用,迅速在文章中找到举例子、列数字、作比拟、摩状貌、打比方等不同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方法句子。
生动的启发教学法1. 擅用举例校老师在本课中擅用举例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方法,进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知识。
在学习“艺术〞与“技术〞两词的区别,在讲授艺术是不可复制的,而技术是可复制的,技术是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后。
老师举例讲到自己交给学生肯定的语文知识这是一个“技术“活儿,但是同学们以后能利用自己的才艺、丰富的感情让知识升华到一种令人观赏的水平,这何尝不是一种艺术美呢?在遇到学生混淆“摹状貌“与〞打比方“方法时,老师就己取材,以自己为例,幽默的言语描述自己柳叶眉、大大的眼睛、樱桃小嘴〔摹状貌方法〕,反问同学们自己笑起来像不像小仙女?〔打比方方法〕2.擅用肢体言语老师在在讲授过程中,用自己的双臂做出鱼儿游泳的姿态;描述自己面貌时候加上搞笑夸张的动作;在讲到重点时加上自己独创的手势,这些肢体言语在适宜的教学场景出现,没有显得冗杂多余,反而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印象深刻,引人思考。
读《苏州园林》有感
![读《苏州园林》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3531f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f.png)
读《苏州园林》有感《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充满诗意的文章,它以细腻的笔触、精炼的文字,将苏州园林的美妙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完这篇文章,我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之中,感受着那独特的风景与文化。
苏州园林的美在于它的细腻、古朴与灵动。
叶圣陶先生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园林中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门窗雕镂等元素,呈现得淋漓尽致。
他笔下的园林仿佛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实体,每一处景色都富有诗意,让人流连忘返。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叶圣陶先生的文字所吸引。
他的用词精准、形象生动,将苏州园林的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
例如,他用“笔架山水”来形容假山的形状和气势,用“盘盘曲曲”来形容山路的回旋与曲折,用“入画”来形容园林的整体美感,这些词语都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厚感情和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
除了细腻的描绘,叶圣陶先生还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美。
他通过远景和近景的交错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园林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他通过花草树木的映衬,让读者感受到园林的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完美结合;他通过门窗雕镂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在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时,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中国的风景美如画”。
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苏州园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苏州园林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和人工建筑,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是一篇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文章,它让我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美妙之处。
同时,我也被叶圣陶先生的文字所吸引,感受到了他对苏州园林的深厚感情和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之中,感受到了那独特的风景与文化。
我相信,《苏州园林》这篇文章将会成为我内心永远珍藏的一份美好回忆。
读苏州园林有感
![读苏州园林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df3f7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7.png)
读苏州园林有感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独特的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我有幸游览了苏州园林,深深地被其中的美景和内涵所折服,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特点之一是追求“一步一景”,即每一步都有一幅独特美景。
在苏州园林中,你可以看到水、石、植物和建筑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景观画卷。
步入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每一步都带给你不同的惊喜和惬意。
苏州园林的设计注重细节,讲究对称和平衡,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每个元素的安排都经过精心掌握,不存在任何多余或重复的元素。
而且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和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完美的整体。
这样的设计理念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也让人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除了设计的精湛,苏州园林中的工艺也让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砖雕、木雕还是石雕,都展现了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
在苏州园林中,你可以看到精细的琉璃瓦、细腻的木雕窗户、精致的石桥等等。
这些细节的处理展现了中国人对工艺的崇尚和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苏州园林中的景观也十分独特,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著名的拙政园,以其精致的建筑和精湛的园林技艺而著称,堪称中国园林中的瑰宝。
拙政园的设计以水为主,通过水的流动营造出一个宁静、安详的环境,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而留园则以其秀丽的湖景和优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给人一种宜居的感觉。
还有其他著名的园林如虎丘、狮子林等等,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苏州园林不仅仅是美景的展示,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和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比如狮子林中的石狮子、虎丘中的诗碑、留园中的古典楼阁等等,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而苏州园林中的艺术展览、表演和文化活动更是让人对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苏州园林中漫步,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和谐,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精选5篇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7cbb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a.png)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苏州园林》阅读答案精选5篇语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后感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202f1c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8.png)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后感《读〈中国古典园林史〉有感》哎呀,最近读了《中国古典园林史》这本书,那可真是让我有不少感触呢。
以前吧,我对古典园林的了解就只是停留在那些旅游景点,觉得不就是些花花草草、亭台楼阁嘛。
可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幼稚。
就拿我上次去苏州园林的经历来说吧。
我刚走进那个园林,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哦。
它的形状很奇特,像是一只蹲在那儿的小兽,又像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一个神秘物件。
石头的表面坑坑洼洼的,摸上去有些粗糙,但是那种粗糙又带着一种岁月的质感。
周围的苔藓就像是给它披上了一件绿衣裳,星星点点地分布着,看着特别有生机。
我当时就在想,这一块石头就这么有讲究,那这整个园林还不知道藏着多少秘密呢。
我沿着小路往前走,小路是用那种小小的鹅卵石铺成的,走在上面有点硌脚,不过这也挺好玩的。
小路曲曲折折的,就像一条蜿蜒的小蛇。
旁边的植物可丰富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我都叫不上名字。
有一种花,花瓣小小的,粉粉嫩嫩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风一吹就轻轻晃动,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
还有那些树木,有的树干很粗,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感觉它们就像一个个老寿星,在这儿站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再往前走就是一个小亭子了。
这个亭子的顶是那种尖尖的,四角向上翘起,就像鸟儿展翅欲飞的样子。
亭子里面有一圈石凳,我坐在石凳上休息。
抬头看,亭子的顶上还有一些精美的绘画呢。
画的好像是一些神话故事里的场景,虽然我看不太懂具体的情节,但是那些人物画得栩栩如生,感觉随时都会从顶上跳下来似的。
从亭子往外看,眼前是一片小池塘。
池塘里的水很清澈,可以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那些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的,偶尔还会跃出水面,溅起一点点小水花。
池塘边还有一些荷花,荷叶大大的,像一把把绿色的伞。
荷花呢,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白白的花瓣中间是嫩黄色的花蕊,可漂亮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就像一个攥紧的小拳头,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读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之后,我才明白,我在苏州园林里看到的这些东西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赏析:情趣兼备匠心独运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赏析:情趣兼备匠心独运](https://img.taocdn.com/s3/m/1ee9753abb68a98271fefa40.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初二语文:苏州园林赏析:情趣兼备匠心独运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赏析:情趣兼备匠心独运
──读《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
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
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各尽其妙。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叶老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评改两篇报导》第33页)这是夫子自道。
读他的文章自然也可以从抓思路着手。
本文的思路很清楚,先说明写作的缘由,指出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然后根据园林的组成部分,分类加以说明,最后推出一道余波,使人感到含意不尽。
全文11节(指未经删改的原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引子,说明写作动机。
(此节在教材中已被删去) 文章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娓娓道来,自然亲切。
这本着作多照片,叶老工作余闲,常常翻看,这固然带来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立志当早,存高远。
赏析苏州园林有感
![赏析苏州园林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4c81635a58da0116d1749d3.png)
赏析苏州园林有感篇一:低年级下苏州园林3一、说教材:《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苏州园林闻名中外,异彩纷呈,特色鲜明。
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高超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教学大纲规定本册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为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本课的表现形式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或进行说明。
心理学研究表明,八年级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说明文所具有的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等特点,正适合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养成的语感和思维,养成讲授语文的良好习惯;突出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互补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轩榭,重峦叠嶂”等词语;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运用的说明分析方法顺序及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和美,陶冶审美情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生家长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三、说外语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优美清晰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是本课语言的学习重点。
欣赏中国的图画美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如何跨越这一重难点呢?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触,如看苏州园林的自拍照,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影频道专题片等,与课文相配合,更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教给学生理清方法顺序的说明和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志强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
![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f1916e12852458fb770b56a7.png)
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在上《中西方园林旅游》这门课之前,我觉得园林都差不多,都就是些水池、假山、亭子、走廊,瞧了一两个就知道了。
课程结束之后,回过头想想,觉得自己真就是太肤浅了,把欣赏园林当作逛商店,完全不明白造园艺术与其中的精彩之处。
在众多介绍园林的视频中,我最终选择苏州园林。
因为苏州园林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就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与骄傲。
视频主要介绍了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与网师园,这些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与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与代表。
苏州园林里的水池、山丘、亭台与楼阁布置得极为精妙,就是经过了几代有丰硕文化修养的园林主人与一些名匠大师多少年来的反复推敲,多次地修改重筑而成,这才得以成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品。
苏州的各个园林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与匠师们一致追求的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就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全然不像现在有些仿古的园林,随地挖一口池塘,堆一座假山,建几个亭子,以为就成风景了。
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含而不露,不像欧洲花园那样一览无遗地展现它的规模与气派。
任何一个苏州私家园林,都就是采用欲扬先抑与渐入佳境的布局手法,让每一位入园者有个期待与新奇的感觉。
比如在弄堂的尽头迎面就是一大片花格的漏窗,您可以隐隐约约地瞧到花园水池,但它不让您瞧清楚,把您期待的心境提升到了极致。
为了使园林景观精妙绝伦,拓展空间,更就是采用借景的艺术手法。
当您漫步在拙政园里一个不经意的回眸,西边的北寺塔便映入眼中。
其实这北寺塔距离拙政园三里路之多,却好似在园内一般,给人以小中见大,使它有无穷的景深,似一首好诗,让人余味绵长、意犹未尽。
所以,人们常常将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山水画。
重峦叠嶂的假山、九曲回转的回廊像画布一样铺展开来呈现在游客的眼前。
苏州园林有人称为文人园,我想有传统文化修养的、读过些古诗古文的人游园会更有兴致。
因为这些园林的主人们都就是“学富五车”之辈,造园就就是为了既能在城市里享受丰富的物质供应与服务,又能享受自然山林的闲情逸致。
游苏州园林有感
![游苏州园林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4c581342cc58bd63086bd9b.png)
游苏州园林有感篇一:浅谈苏州园林的意境美浅谈苏州园林的意境美——苏州园林实习报告01209113陆磊早在高中时代,就看过有关苏州园林的文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虽由人造,宛若天成”,我在想,怎样高的艺术成就让如此多的文人墨客竞相赞赏;也看到一些亭台楼阁上才上时的对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风蓬鸣秋雨,水槛出苍烟”,不禁钦佩造园者的高雅私家园林情操与园林如诗如画的意境。
此后又看到一些园林的图片,碧波烟雨,红阑画桥,林圃亭榭,雕梁画栋,更为感叹园林的精美与诗情画意。
这次短学期的实习去了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得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这些园林,荷塘、楼廊、亭台、漏窗,都饱含造园者精心的设计,但又犹如出自自然,不加雕琢。
坐在网师园的月到风来凉亭,看绵绵的雨丝跌入池塘,池上的几片荷叶,池边的绿树、山石构成了那幅优美意境优美的画卷。
苏州园林的意境和美,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的。
回来之后,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加上自己的思考与整合,明白了苏州园林的意境和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空间组织苏州园林有些很小,但走在其中时,穿厅堂,过楼廊,水池、花木、假山一一呈现,我们不会觉得它小,依然觉得它有丰富的层次感,游了网师园之后,这种感觉尤为十分强烈。
而这种这类丰富的层次感得益于它可大可小,时断时续,或开或闭的空间处理手法,正是这种巧妙的空间才使咫尺园林也可容纳青山绿水。
在一块不大的基地上,又要做建筑又要构筑人工的比较自然景象是比较十分困难的,而要让建筑与自然互相又不互相隐没更为困难。
但匠心独运的造园者运用对景、借景、对比、因借、抑扬顿挫等多种多种不同空间处理笔触,建筑与景观交织交融,让游人步入其中,步移景异,充分体验空间美感的丰富层次感。
在空间组织上,以网师园为例,它以道古轩、琳琅馆等厅堂为全园活动中心,面对厅堂设置水池、假山、花木、桥、廊等景物,作为厅堂的对景,在水池边设月到风来亭,不仅点缀了内庭的对景,而且也成为观景的良好去处。
5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00字
![5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22dc4e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f.png)
5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00字作文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有好多好多厉害的世界文化遗产。
比如说长城,那可是超级有名的!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咱们国家的大地上。
它又高又长,一眼都望不到头。
听爸爸说,以前的人们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好多好多的努力。
他们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一块砖头一块砖头地砌,太不容易啦!我还听说,长城在古代是用来防御敌人的。
士兵们站在长城上,就能看到远处的情况,早早做好准备。
现在,长城成了大家都喜欢去的旅游景点。
我也好想去长城走走,摸摸那些古老的砖头,感受一下历史的气息。
小伙伴们,咱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真是了不起啊!作文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同学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故宫在北京的中心,那里的房子可漂亮啦!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一走进故宫,我就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故宫里有好多好多的宫殿,数都数不清。
每一个宫殿都有自己的故事。
太和殿是最大的宫殿,皇帝就在那里举行重要的仪式。
还有乾清宫、坤宁宫等等,都特别有意思。
故宫里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有漂亮的瓷器,精美的书画,还有古老的钟表。
这些文物都见证了咱们国家悠久的历史。
我觉得故宫是我们国家的宝贝,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作文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秦始皇陵兵马俑。
你们能想象吗?成千上万的兵马俑整齐地排列在那里,就好像一支真实的军队。
每个兵马俑的表情、动作都不一样,有的严肃,有的微笑,有的好像在思考。
这些兵马俑都是古代的工匠们一点点做出来的,他们可真是太厉害了!听说制作一个兵马俑要花好多时间和精力呢。
我觉得这些兵马俑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的辉煌。
我真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去看看这些神奇的兵马俑!作文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小伙伴们,咱们中国有个特别有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那就是莫高窟。
莫高窟在大西北,那里有好多好多精美的壁画和佛像。
苏州园林读书笔记
![苏州园林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696763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4.png)
苏州园林读书笔记以下是由PQ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苏州园林,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苏州园林读书笔记篇一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
姑苏总有下不完的细雨连绵,唱不尽的才子佳人,这一切的一切,请你好好的看。
上周我们055班所有的同学在您和汪老师的带领下去了苏州游览了虎丘,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地方,让我们领略了另一番风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泥土的清新和大自然的气息。
虎丘素以“苏吴中第一名胜”著称,以有252019年的悠久历史,宋代大文豪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句。
位于虎丘的万景山庄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
我们在那里拍照留影,甚是高兴,。
绿树成荫,气息清新,让我们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虎丘的几处泉也很吸引人,尤以剑池为胜。
剑池,是唐代李季卿品评的天下第五泉。
石壁上刻有"虎丘剑池"四字,相传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
剑池位在千人岩底下,呈长方形,深约5米。
池上两崖如劈,藤蔓披拂。
崖底便是一汪碧波,形如长剑,澄澈透明,冷气逼人。
崖壁上有宋书法大家米芾手书"风壑云泉"刻石,字体雄浑遒劲。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
其间以曲廊相连。
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
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留园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渐被称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
留园虽小,但却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听导游跟我们讲留园的历史与发展过程,我们不由得为此惊叹!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东北侧。
明正德八年(公元152019年)前后,王献臣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造园,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句意为园名。
现在的拙政园经过多次修建,规模非常宏大,现为苏州园林之首,面积约为62亩,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分。
读苏州园林有感
![读苏州园林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c5c026684868762cbaed516.png)
读苏州园林有感篇一:对苏州园林分析与感受对苏州园林分析与感受摘要:中国是世界世界性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意境是其美学灵魂。
苏州园林在自然景观的运用上,主张因地制宜、相地合宜。
造园技艺包括营造高层建筑、掇山选石、栽植花木、通源理水、辟径铺路几个方面。
园林艺术包含丰富多彩感受的人文感受,同时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实体资料。
其代表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荷塘月色以虚拟艺术表现一个具体生活世界,其本意是封存身体、放松精神、训练感觉,我们应该将此种意境刻划当下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苏州园林意境自然缩景园林本意1中国园林文化1.1中式园林特色中国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园林文化风景秀丽,形象典雅而精致,海外园林的特色最大特色在于其造园手法,“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与大自然交融的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文化修养。
“园”,游息之所也;“林”,树木丛生者。
“园林”二字,将山水花木、文化意境、亭台楼阁收容于一体。
中国园林,多运用借景与对景,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游赏的位置进行巧妙模块化,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1.2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灵魂。
意与境乃虚实姚学甲,意胜的“有我之境”注重以我观物、得意忘象,这构成了园林文化普遍性的主观色彩;境胜的“无我之境”则为以物观物、畅神怡情,在营造中结合中会技艺发挥景物。
园林中的意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园林设计是造园者赋予园林景观的浑然一体、名士八德及民俗风情。
游园观景,游人触景生情,这不仅源于景致本身,更与围猎者本身的情致、修养紧密相连。
2苏州园林特色苏州沉淀了厚重的吴文化底蕴,园林建筑在此间应运而生,形成苏州独树一格的人文特色。
这地既有烟波浩淼的气韵,又有小桥流水的感伤;明丽如春暖花开,空灵似湖光山色。
苏州的地灵化生出才俊雅士的人杰,人们在山下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缩景为手法开垦园地,辟造出其独特的古典园林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读《苏州园林》有感
作者:胡珈维
来源:《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2018年第05期
大好的清晨,幽静不失光彩,我的目光却停在这篇《苏州园林》之上,久久不能移开。
这幅绮丽的“画卷”,主要描绘的是独具匠心的苏州园林。
作者叶圣陶先生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勾勒得淋漓尽致。
遥想当年,那些伟大的设计師和匠师大概也盼望着自己的后辈们能如此欣赏自己的杰作。
诚然,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相比是有所不同,却也不同得别致。
北京园林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的是皇权的磅礴大气,而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淡淡的典雅,白墙黛瓦,有几分徽派的美感,又依山傍水,给予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是因为我曾亲身观赏过这文中的景色。
曾经,我穿过闹市街口,立于园林的大门前,凝望着门内的美景,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步入园内,环绕在身边的是清脆鸟鸣,眼前是婆娑的树影、清冽的山泉、叠嶂的山影、嶙峋的怪石。
“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写的是娇艳的花簇。
绵绵细雨中,打伞的苏州姑娘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耳边是吴侬软语,心中是大好河山。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叹:祖国的江山秀丽如画。
江山如画,画如江山。
祖国处处是美景。
华夏儿女们,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