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点腐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的孔蚀
不锈钢的点蚀
点腐蚀的重要特征
1. 点蚀多发生在表面生成氧化膜或钝化膜的金属 材料上,或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上。
2. 点蚀常常发生在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即有氧 化剂和同时有活性阴离子存在的钝化性溶液中。 活性阴离子是发生点蚀的必要条件。 点腐蚀是一种外观隐蔽而破坏性极大的局部腐蚀 形式。
3. 点蚀发生在特定临界电位以上。(见图5-5)
缝隙腐蚀的主要特征
1. 产生缝隙腐蚀的必要条件是,任何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的缝 隙,其宽度必须在0.025~0.25mm的范围内,有介质滞流在缝内, 才会发生缝隙腐蚀。 2. 造成缝隙腐蚀的条件比较广泛。如金属结构的连接、金属与非 金属的连接、金属表面的沉积物、附着物、腐蚀产物等都会形 成缝隙。 3. 几乎所有的金属或合金都会产生缝隙腐蚀,几乎所有腐蚀介质 都会引起金属缝隙腐蚀。
试验周期:对大多数不锈钢24h试验周期即可满足要求,而 对合金元素含量高的一些不锈钢,虽经72h试验,其腐蚀率之 间的差别仍很小,以致采用化学法难以鉴别它们耐蚀性的蚀孔深度、数目、大小及 外观尺寸等综合分析和评价。
2、电化学测定法: 动电位法:GB 3.5%NaCl、30±1℃、10×10mm、扫 描速度20mV/min。(图1-69)
2、蚀孔的生长阶段:点蚀通过腐蚀逐渐形成闭塞电池,而 引起蚀孔内酸化自催化的过程。
闭塞电池的形成条件:
(1)具备阻碍液相传 质过程的几何条件,在 孔口腐蚀产物的堆积可 在局部造成传质困难; (2)氯离子的迁移
氯离子在阳极电流和维 持电中性的共同作用下, 向孔内迁移。
(3)酸性自催化环境的形成
Fe2++H2O=Fe(OH)2+2H+
4 缓蚀剂的选用 对铁和碳钢:硫酸盐、硝酸盐、碳酸钠、碳酸钠十磷 酸钠、OH-、亚硝酸盐、氨、明胶、淀粉和喹啉等; 对不锈钢:硫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氯酸盐、铬 酸盐、钼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和OH-等; 对锌:磷酸盐和铬酸盐等; 对铝及其台金:硫酸盐、硝酸盐、铬酸盐、醋酸盐、 苯甲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酒石酸盐等; 对镍:OH-、硫酸盐、硝酸盐及苄基-n-二丙硫醚 (BPS)等; 对锆:硫酸盐、硝酸盐、铬酸盐、高氯酸盐、氯酸盐 和亚硝酸盐等。
5.2.2 点蚀发生的原理
点 蚀 电 位 的 测 定
由动电位测量的可钝化金属的阳极极化曲线可以 看出: 1. 达到点蚀击穿电位φb时,阳极溶解电流密度显著 增大,钝化膜被破坏,发生点蚀; 2. 当曲线回扫,处于击穿电位φb和保护电位φp之间, 不产生新的点蚀,但已经产生的点蚀会继续发展。 3. 当回扫电位小于保护电位φp时,金属处于再钝化 状态。要评定材料的耐点蚀性能,不能只考虑φb, 必须同时考虑φb和φp两个参数。 注意:用动电位法测量φb时,采用不同的扫描速度 会得到不同的φb值。因此,只有控制了相同的测 试条件时,方可使用。
能否有足够的电流达到缝内,使达到保护电位。
4. 采用缓蚀剂。
5.3.2 丝状腐蚀
定义:丝状腐蚀是一种特殊的缝隙腐蚀,多数情况下它 发生在有保护膜下金属表面上,呈紊乱发丝状分布的腐蚀, 称为丝状腐蚀,又称膜下腐蚀或漆下腐蚀。对于建在海港 附近的仓库来说,各种部件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也很容易 受到丝状腐蚀的影响。 特征:从金属表面上某些活性腐蚀点开始,以线状腐蚀 迹线向外扩展,但不与其他迹线相交,一旦产生,最后形 成密集的紊乱发丝状的锈蚀结构。
4. 从腐蚀形态上,缝隙腐蚀较广而浅,点蚀的蚀孔窄而深。
影响缝隙腐蚀的因素
1. 几何因素:缝隙在0.10~0.12mm时,腐蚀深度最大,当 缝隙大于0.25mm时,不产生缝隙腐蚀。此外,缝内腐 蚀率随缝隙外面积增大而加快。
2、环境因素:
A、卤素影响和其他的阴离子:一般说来,Cl-浓度越高,发生缝 隙腐蚀的可能性愈大。若缝隙内溶液pH值下降与Cl-浓度增加, 则腐蚀率加快。 其它卤素离子存在时,也会引起缝隙腐蚀,其作用比Cl-弱些。
5.2.4 点蚀的控制方法
1、选择耐蚀合金(Cr、 Mo、 Ni、N); 2、电化学保护:采用外加阴极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使被保护的 金属材料的极化电位控制在点蚀保护电位以下,防止点蚀的 产生。同时要注意避免发生过保护。 3、改善介质条件:降低Cl-离子浓度,减少氧化剂(如除氧、防 止Fe3+、Cu2+离子存在),降低温度,提高pH值等。另一种 是保证溶液中有均匀的氧和氧化剂浓度,避免缝隙存在,对 溶液进行搅拌、通气或循环等防止或减少点蚀的发生。
3、蚀孔的再钝化阶段:实际的点蚀过程常发现有大量的蚀 孔在蚀穿金属截面以前便变为非活性的,即点蚀发展到一定 深度后不再发展了。 可能原因: 1)消除了金属表面某些结构,如晶间沉淀物等。 2)蚀孔生长时,蚀孔内电位负移或孔内欧姆电压降逐渐增 大,使蚀孔内电位转移到钝化区,发生再钝化。
5.2.3 影响点蚀的因素
5.2 点腐蚀 (pitting corrosion, pitting)
点腐蚀的定义: 金属材料在某些环境介质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大部分 表面不发生腐蚀或腐蚀很轻微,但在表面的微小区域内,出 现蚀孔或麻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蚀孔不断向纵深方向发 展,形成小孔状腐蚀坑。这种现象称为点腐蚀,亦称为点蚀、 小孔腐蚀、孔蚀。 点蚀几何形态上构成了大阴极小阳极的结构,致使蚀孔的 阳极溶解速度相当大,能很快导致腐蚀穿孔破坏。此外,点 蚀能够加剧其他类型的局部腐蚀,如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 裂、腐蚀疲劳等。
缝隙腐蚀与点蚀的比较
1. 缝隙腐蚀在所有介质中,几乎所有金属和合金都可发生,而 点蚀通常局限于含有活性阴离子的介质,而且多数与易钝化 金属或合金有关。
2. 两者在腐蚀形成的过程上有所不同。缝隙腐蚀很快形成闭塞 电池,而点蚀的闭塞电池则是逐渐形成的。 3. 从环形阳极极化曲线来看,缝隙腐蚀的φb值低于点蚀的φb值。
C. 钛:铝对钛的点蚀电位有很不利的影响,而钼导致点蚀电 位升高。
3、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对于不锈钢和铝合金来说在某些温度下进行回火或退火等 热处理,能够生成沉淀相,从而增加点蚀的倾向。不锈钢焊 缝处容易发生点蚀与此有关。但是奥氏体不锈钢经固熔处理 后具有最佳的耐点蚀性能。 4、显微组织 金属的显微组织对其点蚀敏感性有很大的影响,如硫化物、 沉积硬化不锈钢中的强化沉积相、敏化的晶界以及焊接区等, 都可能是钢的抗点蚀性能降低。 5、表面状态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金属表面光洁度的提高,其耐点蚀能力增 强,而冷加工使金属表面产生冷变硬化时,会导致耐点蚀能 力下降。
环境因素: 1、卤素离子及其它阴离子:在氯化物中,铁、镍、铝、钛、锆 以及它们的合金均可能产生点蚀。锌、铜和钛在含氯离子的溶 液中,也可遭受钝态的破坏。 很多含氧的非侵蚀性阴离子,例如NO3- 、CrO42- 、SO42- 、 OH-、CO32-等,添加到含Cl-的溶液中,都可起到点蚀缓蚀剂的 作用。 而硫氰酸根、高氯酸根、次氯酸根等,可以促进点蚀。
为了防止缝隙腐蚀的影响,一般采用 硝酸使表面钝化或阳极钝化的预处理方 法,然后用适当涂料封涂非工作面,仅 留出钝化过的表面,在溶液中通氩气或 氮气30min,试验中一直保护除氧。
5.3 缝隙腐蚀(crevice corrosion)
定义: 金属部件在介质中,由于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 非金属之间形成特别小的缝隙,其宽度(一般为 0.025~0.25mm)足以使介质进入缝隙内而又使这些介质 处于停滞状态,引起缝内金属加速腐蚀,这种腐蚀称为 缝隙腐蚀。
5.2.5 点蚀敏感性的试验评定和 研究方法
化学浸泡法和电化学测量法
列入试验标准的有:三氯化铁试验法、中性氯化钠溶液 中的点蚀电位测量法。
1、三氯化铁试验:
原理:三氯化铁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且溶液中含有 大量Cl-,具有强烈的引发点蚀的倾向。
适用范围:检验不锈钢及含铬的镍基合金在氧化性的 氯化物介质中的耐点蚀性能,也可用来研究合金元素、 热处理和表面状态研究合金元素、热处理和表面状态等 对上述合金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2、溶液中的阳离子和气体物质:腐蚀介质中,金属阳离子 与侵蚀性卤化物阴离子共存时,氧化性金属离子,如Fe3+、 Cu2+和Hg2+对点蚀起促进作用。
3、溶液的pH值: 在溶液pH值低于9~ 10时,对二价金属,如 铁、镍、镉、锌和钴等, 其点蚀电位与pH几乎 无关,高于此pH值时, 其点蚀电位变正,是由 于OH-离子的钝化作用 所致。 对三价金属,例如铝, 发生点蚀的条件及点蚀 电位都不受溶液pH值 的影响,这是由铝离子 水解的各步骤的缓冲作 用所致。
丝状腐蚀迹线形式
1、为不垂直相遇时,弹迸现象; 2、为回旋生长,弯绕现象; 3、为垂直相遇,活性头“死掉”; 4、为一条迹线连续与其他迹线弹迸的连折现象。
丝状腐蚀机理
影响丝状腐蚀的因素
1、环境因素: A、相对湿度的影响:如用醋酸气相引发,用H2SO4控制相 对湿度,则钢铁件在0~65%相对湿度下,无丝状腐蚀,而 在65~93%的相对湿度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丝状锈。相对 湿度>95%,腐蚀表现为起泡。
B、氧浓度影响:溶液中氧浓度增加,缝隙外的氧在阴极上 还原反应更易进行,缝隙腐蚀加速。当溶解氧小于0.5ppm 时,有可能不引起缝隙腐蚀。 C、温度影响:一般而言,温度升高会导致阳极反应加快, 腐蚀速度增加,愈易引起缝隙腐蚀。
D、pH值 E、流速影响: 腐蚀液流速的影 响可分为两种情 况。当流速增加 时,缝隙外含氧 量相应增加,缝 隙腐蚀速度加快; 另一种情况,流 速加大时,可把 沉积物冲掉,闭 塞电池不易形成, 从而减轻缝隙腐 蚀。
B. 温度影响:试验证明,温湿度联合作用的交互影响,对产生丝 状腐蚀,比单一的湿度作用更为显著,其中以温度为40℃、 R· H为70%和温度为20℃、R· H为95%两种组合情况,是最适 宜产生丝状腐蚀的环境。 C. 氧浓度的影响:有人认为大气中氧含量21%是产生丝状腐蚀的 最低浓度,50%左右的氧含量是最有效地促进丝状腐蚀。 D. 活性离子的影响:Cl-、Fe3+离子促进丝状腐蚀的产生。
3、材料因素:主要是合金成分。如图所示,不锈钢各种元素 对抗缝隙腐蚀性能的影响。
缝隙腐蚀的控制方法
1. 在设计和施工上尽量避免缝隙。如在制造工艺上尽量采 用对焊来代替铆拉或螺栓连接;连接部件的法兰盘垫圈 就采用非吸水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塑料等。 2. 选用合适的耐缝隙腐蚀的金属材料。 3. 采用电化学保护。如采用阴极保护法,将不锈钢进行阴 极极化到低于保护电位φp和高于Flade电位φF区,即可不 产生点蚀,也不致于引起缝隙腐蚀。 阴极保护的关键是
4、环境温度:对铁及其合金而言,点蚀电位通常随 温度升高而降低。
5、介质流速:溶液的流动对抑制点蚀起一定的有益作用。
材料因素
1、金属的本性—纯金属的耐点蚀性:25℃ 0.1M NaOH中的点 蚀电位大小: Al<Fe<Ni<Zr<Cr<Ti<304不锈钢 2、合金成分:
A. 铁基合金:Cr、Mo、Ni、V、Si、N、Ag、Re 为有益元素; Mn、S、Ti、Nb、Te、Se、稀土等是有害元素,B、C、 Cu的影响视在钢中的状态而定。 B. 铝:Cu、Mn为有益元素;Zn、Hg、Sn、Ga为有害元素。
4. 与点蚀相比,对同一种合金而言,缝隙腐蚀比点蚀更易发生, 即缝隙腐蚀的临界电位要比点蚀电位低。在保护电位和击穿电 位之间的电位范围内,对点蚀而言,原有点蚀可以发展,但不 产生新的蚀孔,而缝隙腐蚀在该电位区间,既能产生新的蚀孔, 原有蚀坑也能发展。
缝隙腐蚀机理
目前,大家较能接受的机理是,缝隙腐蚀的起因是氧 或金属离子的浓差电池的作用。而闭塞电池引起的酸化 自催化作用是造成缝隙腐蚀加速进行的根本原因。也就 是说只有氧浓差作用,而没有闭塞电池引起的自催化作 用,是不能构成严重的缝隙腐蚀的。
1、点蚀的萌生: 吸附机理 由于腐蚀性阴离子的吸附富 集作用,使金属的表面膜在特 定点上发生溶解,生成小蚀孔, 这些小蚀孔称为点蚀核,也可 理解为蚀孔生成的活化中心。
活性阴离子要达到足够的吸 附量造成溶解,跟金属表面的 电极电势也有关系。只有当氧 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腐蚀电位 足够高,才能吸附足够的阴离 子,造成点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