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天然环境辐射水平调查

合集下载

东莞生态问题调查问卷模板

东莞生态问题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东莞市生态环境现状,发现生态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男()女2. 您的年龄是:()18岁以下()18-30岁()31-45岁()46-60岁()60岁以上3. 您居住在东莞市哪个区域?()城区()镇区()乡村4. 您的职业是:()企业员工()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教师/医务人员()自由职业者()其他二、生态环境认知5. 您认为东莞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如何?()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6. 您对东莞市以下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多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他三、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7. 您认为东莞市目前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可多选)()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噪声污染8. 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可多选)()加强环境监管,严惩违法行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绿化覆盖率()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其他9. 您认为东莞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大气质量改善()水质改善()土壤质量改善()噪声污染减少()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提升()其他10. 您认为东莞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治理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公众参与度低()其他四、绿色生活方式11. 您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环保行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其他12.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多选)()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建立环保奖励机制()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其他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天然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

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天然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

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天然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钟丽艳【摘要】通过对广东某高速公路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为施工人员的辐射防护措施及工程环境治理提供依据.调查了γ辐射剂量率、空气中氡浓度、土壤中氡浓度,以及采样分析沿线土样、岩样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和水样中的放射性总α和总β,根据其结果从而论证高速公路就放射性而言的选线合理性.【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5(034)004【总页数】3页(P157-159)【关键词】高速公路;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合理性【作者】钟丽艳【作者单位】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广州51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7· 环境辐射·天然放射性的来源包括宇宙射线及其引生的放射性核素、天然系列放射性核素和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

由于广东省是南岭花岗岩地区,地层中富含铀、钍、钾等天然放射性核素。

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伴有的大量土石方开挖和填埋,特别是施工靠近和穿过铀矿发育地段或高放射性本底地区,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开挖到含有铀矿化点或矿床,可能对当地的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1]。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工程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不利影响,使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高速公路沿线进行放射性环境现状监测是不可或缺的。

天然状态的铀矿化点或矿床由于有较好的覆盖屏蔽层,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一般很小,绝大部分地区是属于允许范围。

因此,只要选线合理,加强沿线放射性水平偏高地段的辐射水平监测.对高品位的放射性渣土进行处置,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产生的放射性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到较小的水平。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境内,拟建推荐线路长约62km。

全线采用120km/h高速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整体式路基宽34.5m。

桥梁占路线总长度的29.5%,其中特大桥、大桥15202m/38座,中小桥906m/16座,隧道1140m/1座,分离式立交3处,涵洞83道,互通立交7座,服务区1处。

将现场监测放射性水平较高路段中的隧道及高边坡工程开挖列为重点关注路段,本项目重点关注路段中的放射性环境保护目标如表1。

广东省某地重点矿山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与监测

广东省某地重点矿山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与监测

广东省某地重点矿山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与监测
毛彦明;李冠超;阙泽胜;杨波
【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卷),期】2022(39)3
【摘要】通过采用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土壤氡测量、环境空气中氡浓度测量以及环境水体、土壤和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实验分析等手段对广东省某地五类重点矿山(铅锌矿、磁铁矿、煤矿、萤石矿和铀矿)开展了放射性环境调查与监测,分析并获取了广东省某地重点矿山的放射性环境现状数据,通过比对以往调查报告数据及相关标准规范,给出了不同矿山天然放射性水平及相互间的差异性,确定了区域放射性水平较高的范围和程度。

对于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地区,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按照建材放射性限量相关标准对矿山岩石分类,划分了可用于不同种类建材的情况。

最后,对矿山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辐射安全管理、民用建筑选址及降低氡浓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总页数】9页(P614-622)
【作者】毛彦明;李冠超;阙泽胜;杨波
【作者单位】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辐射环境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941
【相关文献】
1.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天然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
2.广东省铀矿山周围环境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监测
3.江苏省某地区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与评价
4.航空物探对华南某地区天然放射性辐射环境的调查
5.粤港澳大湾区某地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与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莞本底辐射

东莞本底辐射

东莞本底辐射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制造业重要的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城市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大量的工业生产和人员聚集,东莞的本底辐射问题备受关注。

本底辐射是指地球自然界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辐射源,包括自然辐射源和人为辐射源。

自然辐射主要来自地壳和宇宙空间,如天然放射性元素和宇宙射线。

人为辐射源主要来自核工业、电力工业、医学、研究和其他人类活动。

这些辐射源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

在东莞,由于大量的工业生产和人员聚集,本底辐射相对较高。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一些材料和设备含有放射性物质,例如放射性元素、射线源等。

此外,东莞还有一些核能及粒子物理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和放射线源,也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

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东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管理和防治本底辐射。

首先,加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放射性物质的企业的管理,定期监测和检验,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使用和妥善处置。

其次,加强对核能及粒子物理研究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

此外,东莞市还进行了本底辐射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辐射事故。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有关本底辐射的知识,避免长时间接触辐射源,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中。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总的说来,东莞的本底辐射问题并不严重,但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防范措施。

只有通过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公众的自我保护和意识提升,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本底辐射的影响,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2018—2023_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辐射水平分析

2018—2023_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辐射水平分析

第43卷 第2期2024年5月铀 矿 冶URANIUMMININGANDMETALLURGYVol.43 No.2May2024收稿日期:2024 01 09第一作者简介:贾力博(1990—),男,广西南宁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离辐射环境监测及评价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简介:张巍(1993—),男,湖南岳阳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离辐射环境监测及评价研究工作。

2018—2023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辐射水平分析贾力博,张 巍,彭文斌,常 青,谢探春,李玮衡,江 岳,崔 伦,王 菲(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广西南宁530222)摘要:对防城港核电厂外围31个监测点位进行了γ辐射累积剂量率监测和γ辐射空气吸收瞬时剂量率监测,并对辐射水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掌握核电厂外围陆地辐射水平的长期变化状况。

结果表明:2018—2023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率监测值为62.5~141.3nGy/h,平均值为99.1nGy/h;瞬时剂量率为55.0~119.5nGy/h,平均值为93.7nGy/h;防城港核电厂3台机组商运前后,外围陆地环境辐射水平保持一致,γ辐射累积剂量率、瞬时剂量率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核电运行期间气载流出物的排放对外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没有产生影响。

不同点位的γ辐射累积剂量率变化较大,且随季节性变化呈冬季偏高、夏季偏低的现象,说明γ辐射累积剂量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关键词:累积剂量率;瞬时剂量率;核电厂;辐射水平;气载流出物;环境因素中图分类号:X831;TL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063(2024)02 0103 09犇犗犐:10.13426/j.cnki.yky.2024.01.01 防城港核电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其中,1、2号机组(一期工程)为单机容量108万千瓦的CPR1000机组,已分别于2016年1月1日和10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3、4号机组(二期工程)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分别于2015年12月24日和2016年12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5、6号机组(三期工程)也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广东省东莞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广东省东莞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广东省东莞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摘要: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及野外现场调查,对东莞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东莞环境地质问题分析1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东莞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已初步形成以海港、高等级公路、铁路为骨架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暴露或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有些问题已经给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伤害,有些则蕴含着巨大的隐患。

环境地质问题的存在与发展,必然会严重地制约本地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在东莞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区域已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

这里仅对东莞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中的边坡类地质灾害问题、软土不均匀沉降问题及城市垃圾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1 边坡类地质灾害问题东莞地区边坡类地质问题主要有滑坡、崩塌、不稳定边坡等,该地区低山丘陵区已发地质灾害多是人类活动诱发,以公路边坡、采土(石)边坡失稳导致的崩塌、滑坡、不稳定边坡常见,但多数规模较小,危害程度小。

在雨季,特别是在暴雨期,一些人工切坡地段、自然边坡陡峭地段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截至今年3月,东莞共查出362处边坡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36处。

这些隐患点主要是潜在崩塌、潜在滑坡、滑坡和崩塌等,其中潜在崩塌最多。

据不完全统计分析,东莞市边坡类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地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丘陵台地地区,涉及虎门、寮步、凤岗、长安、大岭山、大朗、塘厦等,隐患点最多的是虎门镇,有52个。

广州市北部土壤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广州市北部土壤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量 率, 均值 分别 为 5 2 B &g1 ,8.} va 明广 州 市的 T 射 外照 射水 平远 高 于全 国和广 东省 平 均值 . 平 0 . q ,.247t /表 0 4 S , 辐 关键 词 :土壤 ;天然 放射 性 ;Y能谱 分 析 :广州 中图分 类号 :X5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932 1)4 0 5一 5 00 62 (0 10 —6 7O
fr ua Th ac ltdme au so a im q iae ta t i , x e a a ad id x a d a n a fetv o ert o m l. ec luae a v le f du e uv ln ci t e tr lh z r e n u l fcied s ae n r vy n n n e
摘 要 :用 高 纯 锗Y 能谱 分 析 仪 测 量 了广 州 市 北 部 土 壤 中 放 射 性 核 素 。 , R , T 和 a h 的含 量 , 别 为 1754 . 6 5 )q , 分 6 . 3 - 0. B &g ( 0 0
11 (786 36a /g1324 .-4 . a /g和 8 1 (0 - 9 7 )qk , 7 .4 .-0.)qk , . 5 " 71 q 7 " 8 ( 44 ) k 7 . 7 . 16. B /g与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值相比明显偏高 0 7 5 2 量了采样点 l m高空 气 T辐射吸收剂量率, 并与利用 B c ek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 计算值普遍高于实际测量值. 还计算了等效镭浓度、 外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

u i g a Ge 7 ry s e to ee .T a u e c i i o c n rt n f 28 26 sn n HP -a p c r m t r h me s d a t t c n e tai s o 3U Ra e r v y o

廖彤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03东莞

廖彤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03东莞

剂量当量
对于不同的射线,即 使剂量相同,对受照 物体所产生的效果可 能不同,为描述不同 射线对受照体的不同 作用效果——引入剂 量当量。
剂量当量=剂量×射线 的品质因子。
单位:希福特(Sv).
射线
射线
总的能量可以相同
不同射线的品质因子
不同粒子的辐射品质因子Wr
辐射类型或射线能量 辐射品质因子Wr
A
4r 2
其中:D• air 为放射源周围某点空气吸收剂量率,单位:Gy/s;
为放射源周围某点的射线注量率,单位:光子/m2/s
(en / ) 为射线在空气中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单位:m2/kg(例如137Cs的662keV的
射线,=2.9410-3 m2/kg);
Er为射线的能量,单位:J(1MeV=1.610-13 J) A为放射源单位时间内向4方向发射的射线数,单位:粒子/s;
射线的危害
小剂量照射时,可能诱发恶性疾病, 如癌症、白血病、遗传疾病。
(1)居里夫人(放射性物质镭发现者) 及其女儿的白血病。
(2)早期夜光表表盘制作工人的骨癌。
大剂量照射时,效果立竿见影,如 皮炎、脱发,白血球下降等。
(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 (2)放射源丢失事件引起的照射。
辐射效应—非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
经实验研究发现,镭放射 源放出的射线在磁场中会 分成三束,分别称为射线、 射线和射线。
粒子最重(4个原子质量
数), 粒子次之,粒子
则没有静止质量。
磁铁
有些原子核衰变的时候还 会放出中子,如U-235的衰 变。
S
N 镭源 (放在铅屏蔽罐中)
X射线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在研 究阴极射线的时候,发现了一种 奇特的射线,它能量高、穿透力 强、能杀死细胞和组织。由于当 时知其甚少,所以称为X射线,又 叫伦琴射线。

基于遥感数据的东莞市热岛效应分析研究初稿

基于遥感数据的东莞市热岛效应分析研究初稿
2)Various land use types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has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 Urban land> wasteland> grassland / farmland> waters> woodland.
3)The vegetation coverage rat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ached 0.7975. That is, the higher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the lower the temperature. Moreover, the regional heat island areas with higher vegetation coverage is relatively small.
Keywords:UHI; heat island intensity; Dongguan; ENVI; Landsat 8; temperature retrieval
第1章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的东莞市经济快速发展,伴随东莞市的城市化,大量的低蓄热自然下垫面逐渐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下垫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出现高温化,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UHI)[1]。
图2.1东莞市土地分类结果数据图
分类结果显示,东莞市土地利用占比最高的是城市用地,其次是林地,其中城市用地广泛分布于各镇区,林地则集中分布在某几个镇区(谢岗镇、樟木头镇、黄江镇等),荒地主要存在于丘陵地形,水域则主要分布于西南端。

东莞环境治理调查报告【范本模板】

东莞环境治理调查报告【范本模板】

今日关注:东莞市出台措施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时间:2013-11-20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东莞出台措施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两年后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在东莞,散发着恶臭的内河涌和劣质水库水质一直备受诟病.昨日,记者从东莞市环保局获悉,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未来数年,东莞将出台多项措施,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将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

多个水库水质在劣Ⅳ类以下根据2012年度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全市废污水年排放总量达10。

0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

69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7.38亿吨。

全市工业废气年排放量2928.84亿标立方米,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5095.12吨.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534。

30万吨,处理量122。

16万吨,综合利用量415。

85万吨,处理率为22。

86%,综合利用率为77。

83%.其中,多个作为市内备用水源的水库水质情况令人担忧.根据环保部门监测,2012年,横岗、水濂山、莲花山等3座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同沙、五点梅和松山湖等3座水库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芦花坑、马尾和白坑等3座水库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据市环保局解释称,东莞水库污染主要原因是受到点源和面源的污染影响。

以位于松山湖的松木山水库为例,最近两年,该水库先后两次发生因污染导致大面积死鱼出现的事件.市环保局解释称,松山湖水库属于典型的点源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

虽然周边镇区已开展环湖截污管网建设,但由于截污工程建设至今进展缓慢,眼下每天仍有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松山湖,导致水库水质在特定时段起伏较大,加重水质恶化程度。

此外,各种污染物在水源地集雨面上日积月累,待到雨季来临,雨水淋溶和径流输送使积存于集雨范围内上的各种污染物随洪水从四面八方汇入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一定威胁。

取缔水库集雨区非法开发活动为改变上述现状,今年以来,东莞先后出台实施《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及《东莞市提高污水处理效能实施方案》,将全面深化包括水库水质在内的水污染治理。

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

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

第41卷㊀第6期2021年㊀11月㊀辐㊀射㊀防㊀护Radiation㊀ProtectionVol.41㊀No.6㊀㊀Nov.2021㊃综㊀述㊃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陈前远1,2,杨维耿1,赵顺平1,郑惠娣1,陈㊀彬1,宋伟刚1(1.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监测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2.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㊀摘㊀要:为评估开展第二次全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的必要性,本文详细调研和统计了全国天然放射水平调查开展以来,历次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所涉及的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及点位覆盖情况㊂经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存在空气和生物介质调查数据偏少㊁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不充分㊁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㊁氡浓度调查不受重视和水体放射性水平调查需要进一步夯实等不足之处;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下一步的工作应以数据库建库,以及针对上述不足补充开展单项调查为重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启动第二次全国性综合调查㊂关键词:核与辐射;辐射监测;核能;放射性中图分类号:X82文献标识码:A㊀㊀收稿日期:2021-01-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975207);浙江省环保科研项目(2017A004)㊂作者简介:陈前远(1983 ),男,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应用(放射)化学专业,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与核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㊂E -mail:colinsunny@㊀㊀开展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是获取各种环境介质放射性水平现状㊁了解我国境内辐射环境水平变化趋势㊁以及评估各类核与辐射设施运行对外围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㊂2011年日本3㊃11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境内 谈核色变 的现象屡屡见于媒体;核安全法2018年实施以来,核安全监管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公众对辐射环境水平现状的知情需求日益高涨;2021年4月,日本作出排放福岛污染水决定之后,海洋辐射环境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㊂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开展于1983 1990年,3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核电装机容量㊁核燃料循环设施数量㊁核技术利用设施数量和NORM 设施的开发力度突飞猛进,整体环境的辐射水平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㊂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辐射环境水平质量监测和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是网络成员单位重要职责之一㊂本文以第一次全国性辐射环境水平调查[1]为起点,以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近30年来开展的各类调查(监测)活动为主线,以其他机构开展的调查工作为辅线,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对我国已经开展的各类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所涵盖的监测介质(对象)㊁项目和点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下一步拟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工作建议㊂1 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本文所列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主要指的是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调查工作,包括各类辐射环境本底/现状水平调查㊁核与辐射设施外围辐射环境调查㊁NORM 相关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对其他部门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㊁以及其他区域性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也作了不完全统计㊂为更加直观㊁定量的反映调查开展现状,对历次调查覆盖的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和点位覆盖情况作了定量统计,其中,监测对象(介质)包含环境γ辐射㊁空气㊁陆地水体(底泥㊁沉积物)㊁陆生生物㊁土壤㊁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监测项目按γ辐射㊁氡(子体)㊁天然核素㊁人工核素和其他核素(3H㊁14C 等既有宇生途径,又有人工途径产生的核素)进行区分;监测点位覆盖情况按点位实际数量㊁涵盖行政区域数量㊁流域和海域数量等进行罗列㊂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1.1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㊀㊀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9个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和部分市级环境监测站(所)共300余人参加,历时8年[1]㊂形成了全国天然贯穿辐射水平[2]㊁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3]㊁各类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水平[4]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5]等全国性专题报告;另外还编制了各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和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研究分报告,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㊂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开展情况列于表1㊂表1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开展情况一览表[1-5][1-5]1.2㊀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情况㊀㊀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由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 2005年开始组织建设,2007年正式投入运行[5],第一批国控点点位包含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25个㊁陆地辐射监测点318个㊁核环境安全预警点22个㊁水体点70个㊁土壤点175个[6]㊂经过14年的运行,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7],国控点点位包含空气自动监测站500个㊁陆地辐射监测点328个㊁陆地水体点477个㊁水生生物点1个㊁海水(近岸)点48个㊁海洋生物点34个㊁土壤点362个㊁电磁辐射监测点85个㊁国家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46个㊁在12个核电基地周边海域开展海水㊁沉积物和生物监测[8]㊂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现状列于表2㊂1.3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调查㊀㊀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㊁重点监管的核设施与敏感点周边或排放口下游饮用水源㊁伴生放射性矿周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㊁土壤和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对较高地区饮用水水源等[9-11]㊂调查具体涉及项目和点位覆盖情况等列于表3㊂1.4㊀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㊀㊀2006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工作㊂选定稀土㊁铌/钽㊁锆石和氧化锆㊁锡㊁铅/锌矿㊁铜㊁铁㊁磷酸盐㊁煤(包括煤矸石)㊁铝和钒等11类矿产资源[12];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矿污染源普查工作,在第一次11类矿产的基础上,增加了钼㊁金㊁锗/钛㊁镍等4类普查对象[13-14],两次普查涉及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和点位列于表4㊂1.5㊀全国核基地和核设施辐射环境调查现状和评价㊀㊀该项工作于2012年开展,调查对象包括民用和军工核设施,涵盖生产基地㊁科研基地㊁核电基地㊁铀浓缩和元件生产基地㊁铀矿冶设施㊁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等,设施种类和数量多于表2所列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调查对象和项目则与表2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㊀㊀㊀㊀㊀表2㊀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现状[8][8]表3㊀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调查开展情况[9][9]表4㊀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和第二次)开展情况Tab.4㊀The first and second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Screening of NORMs in China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所列同类设施类似,补充了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增加(NORM)数据和核技术利用设施辐射环境水平数据[15]㊂1.6㊀其他区域性调查工作1.6.1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1998年,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站牵头开展了我国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工作,浙江省和广东省辐射监测机构承担了海洋环境放射性调查样品的分析,并形成了专题报告[16-17]㊂调查涉及监测对象(介质)㊁项目和点位情况列于表5㊂表5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放射性调查开展情况[16][16]1.6.2㊀核电厂运行前本底调查㊀㊀根据‘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6249 2011)[18]和‘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技术规范“(NB/T20139 2012)[19]等标准规定,我国沿海已运行的12个核电基地均至少已获取了运行前2年本底监测数据,数据覆盖所有环境介质,监测核素种类包含了人工和天然放射性核素㊂此外,湖北咸宁大畈㊁江西九江彭泽㊁湖南益阳桃花江㊁重庆涪陵㊁河南南阳㊁吉林靖宇等内陆厂址,也至少获取了1年的选址/可研期本底监测数据㊂1.6.3㊀室内和环境氡全国/局部区域调查㊀㊀关于室内氡的水平调查一直都在断断续续的进行;王春红等[20]使用累积测量方法,测量了国内1个省(浙江省)和其他7个分布于不同省份城市共2029个房间的氡浓度数据;尚兵等[20-21]采用统一的累积测量方法对国内26个城市约3098间房屋内的氡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室内氡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㊂这是国内近30年来开展的规模较大的两次氡浓度水平调查㊂1.6.4㊀其他地方性调查工作㊀㊀在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下,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在雄安新区和东北边境地区分别开展了环境辐射水平本底调查工作㊂利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项目,生态环境部组织重庆市和湖北省开展了三峡库区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22]㊂2㊀存在问题分析2.1㊀部分环境介质调查开展不充分㊀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未涉及空气和生物介质;专项调查侧重于水体放射性监测;核基地调查㊁核电厂本底调查覆盖了这些介质,但是数据覆盖面仅限于设施周边;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补充了空气介质数据,但是,陆生生物仅仅布设了一个点位,海洋生物监测点位数量同样偏少㊂因而,各类生物样品放射性水平调查数据亟需补充㊂2.2㊀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不充分㊀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对人工放射性核素是存在缺位的;尽管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作了一定的补充,覆盖的点位数与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相比还是有极大差距,各类监测对象(介质)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数据亟需补充㊂2.3㊀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㊀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环境放射性调查未覆盖我国所有海域,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了近岸海水和海洋生物监测,补充了相应介质监测数据,但是点位偏少且未覆盖沉积物监测;生态环境部门尚未开展管辖海域放射性监测工作,海洋放射性水平调查深度和广度均需得到加强㊂2.4㊀氡的监测未引起足够重视㊀㊀氡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由1.1节㊁1.2节和1.6.3节所列我国部分氡水平调查开展情况可知,我国尚未集中开展超过万间房屋的氡调查,氡调查工作缺乏统一规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划㊁样本量偏少,代表性不够㊂2.5㊀水体放射性水平调查需进一步夯实㊀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未铺开进行90Sr和其他人工核素分析,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仅在部分饮用水点位和地表水点位开展了人工核素监测;相较于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各类陆地水体调查样本数也明显偏少;各重点河流周边NORM设施开发利用所引起的水体中天然辐射水平变化也不容忽视[12-14],天然辐射水平调查数据也需得到补充㊂3㊀对策与建议3.1㊀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建库工作㊀㊀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我国环境放射性水平精细图谱建设 项目正在推动中,数据库建设重要性显而易见㊂前述各项调查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提交格式不尽相同,统一的全国辐射环境水平数据库尚未建成㊂建议参照 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数据库 [23],建立更加全面的 中国环境辐射水平数据库 ㊂3.2㊀开展中国海洋辐射环境水平调查㊀㊀对‘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和上述其他调查工作中所列近岸海域本底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将海洋辐射环境水平监测纳入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框架内;适时开展管辖海域海水㊁海洋生物和沉积物监测;补充开展近岸海域海洋沉积物监测㊁适当增加近岸海水和海洋生物监测点位;针对日本福岛污染水排放,抓紧实施专项调查,尽快启动中国海洋辐射环境水平现状调查,调查应重点关注3H㊁14C㊁137Cs㊁90Sr和129I等排放相关核素㊂3.3㊀中国水体放射性核素浓度及周边NORM专项调查㊀㊀补充开展各类陆地水体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在全国重点河流和新建重点水利设施增加布点,开展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水平调查工作;同时,开展重点河流周边NORM设施对水体影响的专项调查㊂3.4㊀开展全国氡水平专项调查㊀㊀无论是从氡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全面性㊁氡致人群健康效应㊁还是从室内氡的防控趋势和国内外对氡监测的重视程度来说,开展全国氡水平调查,刻不容缓㊂3.5㊀开展土壤㊁生物及空气放射性水平专项调查㊀㊀土壤辐射环境本底调查已经在第一次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中充分开展,但是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监测未在全国性调查中展开㊂空气和生物介质中放射性水平数据存在大量空白㊂因而,需补充开展全国空气和生物介质中放射性水平调查,并开展全国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㊂3.6㊀引入航空测量等调查手段㊀㊀航空监测是由铀矿勘查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发展起来的,航测设备对地面和空气放射性灵敏度高,不受地面交通条件限制,覆盖面宽㊂美国每3~5年对核设施开展一次航测[24]㊂可考虑将航空测量用于核设施㊁NORM设施以及高本底地区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工作㊂4㊀结语㊀㊀综上所述,自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以来,我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工作从未间断,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㊂但是,历年的调查工作在放射性核素种类㊁监测点位㊁监测介质覆盖面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㊂下阶段,我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工作可以从原有监测数据入库整合出发,逐步开展各项补充调查工作,引入航空测量等新型监测手段,在建库㊁查漏和补缺工作告一段落后,适时开展第二次全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㊂参考文献:[1]㊀何振芸,罗国帧,黄家矩.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概况[J].辐射防护,1992,12(2):81-95.HE Zhenyun,LUO Guozhen,HUANG Jiaju.Nationwide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in China (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81-95.[2]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96-121.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penetration radiation level in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96-121.[3]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调查研究(1983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64-171.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concentrations of Radon andαpotential energy of Rn daughter in air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64-171.[4]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调查(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43-163.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natural radioactivity of the waters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43-163.[5]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22-142.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 contents in soil in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22-142.[6]㊀刘华,赵顺平,梁梅燕,等.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J].辐射防护,2008,28(6):362-376.LIU Hua,ZHAO Shunping,LIANG Meiyan,et al.Review and prospect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monitoring in China [J].Radiation Protection,2008,28(6):362-376.[7]㊀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关于确定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第一批国控点点位的通知[Z].环办函[2007]168号.2007.[8]㊀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文件.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方案(2021版)的通知[Z].环辐监[2021]4号.2021.[9]㊀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印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Z].环办核设函[2017]103号.2017.[10]㊀赵广翠,刘陆,马国学,等.2017 2018年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20,29(3):260-267.ZHAO Guangcui,LIU Lu,MA Guoxue,et al.Investigation of radioactivity levels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Beijing from2017to2018[J].Chin J Radiol Health,2020,29(3):260-267.[11]㊀毛盼,田义宗,李钢,等.天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研宄[J].环境影响评价,2019,41(5):94-96.MAO Pan,TIAN Yizong,LI Gang,et al.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radioactivity level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Tianjin[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2019,41(5):94-96.[12]㊀刘华,罗建军,马成辉,等.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及结果初步分析[J].辐射防护,2011,31(6):334-341.LIU Hua,LUO Jianjun,MA Chenghui,et al.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ORMs based on the First Nationwide Pollution Source Survey[J].Radiation Protection,2011,31(6):334-341.[13]㊀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布‘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Z].公告2020年第33号.2020.[14]㊀郑国峰,廖运璇,柏学凯,等.全国伴生放射性矿普查结果分析及监管建议[J].环境保护,2020,(18):38-41.ZHENG Guofeng,LIAO Yunxuan,BAI Xuekai,et al.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census of NORMs and suggestions for supervision[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20,(18):38-41. [15]㊀李洋,杨洁,赵杨军,等.全国核基地辐射环境现状评价方法[J].中国科技成果,2017,18(7):31-34.LI Yang,YANG Jie,ZHAO Yangjun,et al.Evaluation method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survey of nuclear facilities in China[J].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2017,18(7):31-34.[16]㊀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环境放射性调查专题报告[R].1999.[17]㊀宋海青,李灵娟,牛广秋,等.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中γ能谱数据浅析[J].辐射防护,2002,22(2):108-112.SONG Haiqing,LI Lingjuan,NIU Guangqiu,et al.Elementary analysis of gamma ray spectrometry data of the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environmental survey on offshore waters of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2,22(2): 108-112.[18]㊀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 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19]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技术规范:NB/T20139 2012[S].北京:国家能源局,2012.[20]㊀王春红,潘自强,刘森林,等.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水平调查研究[J].辐射防护,2014,34(2):65-73.WANG Chunhong,PAN Zhiqiang,LIU Senlin,et al.Investigation on indoor radon levels in some parts of China[J].Radiation Protection,2014,34(2):65-73.[21]㊀尚兵,张林,陈斌.中国典型地区室内氡水平的研究[J].工程兵勘探设计,2007,55(5):4.SHANG Bing,ZHANG Lin,CHEN Bin,Study on indoor radon level for typical regions of China[J].Engineering corps exploration and design,2007,55(5):4.[22]㊀重庆市辐射环境监督站,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市三峡库区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成果报告[D].2018.Chongqing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Supervision Center,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vestigation report on radioactivity level in water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D].2018.[23]㊀盛沛茹,支仲骥,李新德,等.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数据库及其应用[J].辐射防护,1995,15(2):104-110.SHENG Peiru,ZHI Zhongqi,LI Xinde,et al.National database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and its application[J].Radiation Protection,1995,15(2):104-110.[24]㊀倪卫冲,顾仁康.核应急航空监测方法[J].铀矿地质,2003,19(6):366-373.NI Weichong,GU Renkang.Airborne monitoring method of nuclear emergency response[J].Uranium Geology,2003,19(6):366-373.Environmental radiation surveys carried out inChina and further suggestionsCHEN Qianyuan1,2,YANG Weigeng1,ZHAO Shunping1,ZHENG Huidi1,CHEN Bin1,SONG Weigang1 (1.Zhejiang Province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 on RadiationMonitoring(MEE),Hangzhou310012;2.Fudan University,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Shanghai200433) Abstract:Aiming to evaluate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2nd nationwide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level survey,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urveys carried out ever since the1st nationwide natural radiation level survey were investigated,among which monitoring objects or environmental medias,monitoring items and the coverage of monitoring sites of each survey were analyzed.Several shortages were found,for example,data for air sample and biological sample are insufficient,activity concentration of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coverage of marine monitoring requires improvement,radon concentration survey wasn t paid adequate attention,terrestrial aquatic radioactivity survey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etc.In summary,in the nearest future,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survey database,correspondent surveys for compensating the previous shortages should be the focused.Therefore,the2nd nationwide survey was not suggested to be carried out currently.Key words:nuclear and radiation;radiation monitoring;nuclear power;radioactivity;CLC numbers。

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一、概述 (2)1.1 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 (3)1.2 工程概况 (3)1.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4)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2.1 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 (7)2.2 生态环境现状 (9)2.3 社会经济状况 (10)2.4 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12)三、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选择 (13)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14)3.2 评价因子选择原则 (14)3.3 主要评价因子确定 (15)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4.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4.3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4.4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4.5 社会影响预测与评价 (23)五、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25)5.1 环境保护措施 (26)5.1.1 污染防治措施 (28)5.1.2 生态保护措施 (29)5.1.3 社会责任措施 (30)5.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2)5.3 其他环境保护建议 (33)六、结论与建议 (34)6.1 研究结论 (35)6.2 存在问题与挑战 (36)6.3 对策与建议 (38)一、概述本报告书旨在评估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与东莞之间的交通需求日益增长,本项目作为连接两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交通项目的建设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全面、客观地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是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生态、噪音、空气质量、水质等方面。

本报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广州至东莞段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调查、监测、预测和评估。

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敏感因素,力求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016-2018年广东省台山核电站周围环境沉降灰放射性水平监测

2016-2018年广东省台山核电站周围环境沉降灰放射性水平监测

2016-2018年广东省台山核电站周围环境沉降灰放射性水平监测发布时间:2023-02-02T03:46:44.546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8期作者:廖柳凤张家俊[导读] 2016-2018年对广东省台山核电站周围环境沉降灰中总α、廖柳凤张家俊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广州,510300)摘要 2016-2018年对广东省台山核电站周围环境沉降灰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台山核电厂外围10 km范围内3个监测点(台山百米塔、钦头村、新松水库)环境沉降灰总α放射性水平为5~747 mBq.m-2.d-1,总β为6~602 mBq.m-2.d-1。

与2010—2011年台山核电站首次装料前本底调查结果处于同一水平。

关键词:台山核电站;辐射监测;沉降灰;总α;总β广东省台山核电厂厂址规划建设四台 EPR(4×1750MWe)压水堆核电机组,并同时考虑预留两台1000 MW 压水堆机组的场地,采用场地平整一次完成、核电机组分两期建设的模式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EPR核电机组。

广东台山核电厂位于珠江八大尾闾之一的崖门和虎跳门出口,黄茅海西侧近出海口。

属江门市下辖台山市赤溪镇管辖,位于赤溪镇腰古村东北方约1.2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2o59',北纬21o54'。

台山核电厂厂址规划建设六台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模式,一期工程引进第三代核电EPR(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

依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要求,核电运行期间需对大气环境中沉降灰进行监测,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测量是核电站周围辐射环境监测的主要项目之一。

本文介绍了2016-2018年广东省台山核电站周围环境沉降灰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

1 监测方法1.1 监测点台山核电站NNW方位距台山市区直线距离约44 km,N方位距江门市区约75 km,ENE方位距珠海市约73km,ENE方位距澳门特别行政区约67km,台山核电厂与阳江核电厂(SSW方位)的直线距离约80km。

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

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5年度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第一章环境状况2015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城市空气质量整体好转,降水质量有所改善;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主要江河水质基本符合相应功能区阶段目标;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状况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大气环境质量(一)城市空气2015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20~201,达标天数为307天,同比增加53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4.6%,同比上升14.4个百分点。

2015年,我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与2014年相比均有明显下降;SO2、NO2、PM10和CO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具体情况如下:SO2年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26.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立方米)。

全年无超标天数。

近5年(2011-2015年)监测数据表明,SO2年平均浓度全部达标,并呈明显下降趋势。

NO2年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19.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

全年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1.4%,比2014年(3.6%)下降2.2个百分点。

近5年(2011-2015年)监测数据表明,NO2年平均浓度稳中有降。

PM10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15.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

全年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0.5%,比2014年(1.7%)下降1.2个百分点。

近5年(2011-2015年)监测数据表明,PM10年平均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

PM2.5年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20.0%,接近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

全年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4.1%,比2014年(9.1%)下降5.0个百分点。

近5年(2011-2015年)监测数据表明,PM2.5年平均浓度稳中有降。

中国高本底城市的土壤氡水平及分布

中国高本底城市的土壤氡水平及分布

中国高本底城市的土壤氡水平及分布王南萍;肖磊;李灿苹【摘要】在广东珠海地区采用便携式半导体测氡仪进行了大比例尺土壤氡浓度调查,测点数469个,面积大于100km2.珠海地区地下0.6m处的平均土壤氡浓度为55.94±58.54 kBq/m3,其中在珠海斗门的第四纪沉积物地区、沉积物和风化花岗岩混合地区,以及风化花岗岩地区的土壤氡浓度分别是7.14 ±8.75,37.64±25.92和151.25±196.23 kBq/m3.高氡潜势区主要分布在黑云母花岗岩、风化花岗岩地区和新的工业开发区,且表现出与当地岩性密切相关.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原有的天然辐射背景.珠海市区的平均土壤氡浓度分别为广州、泉州和晋江市平均值的8.3倍和15倍.研究结果表明:珠海是一个氡潜势较高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开展辐射防护目的的氡测量.%A soil gas radon survey was performed on a large scale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radon in soil of Zhuhai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by means of a portable radon monitor of a semiconductor alpha spectroscopy. The survey sampled 469 sites covering an area of mom than 200 km2. The average of soi] radon concentration in the sail depth of 0. 6 m is 55. 94 ±58. 54 kBq/m3 in Zhuhai urban area,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 is 7. 14 ± 8.75, 37.64 ± 25.92, and 151.25 ± 196.23 kBq/m3 in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the mixtures of sediments and weathered grain of granite, and the weathered granite in Doumen District, respectively. The high radon potential areas are located within biotilic granites and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 as indicated by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dioactivity level and geological lithology. The mean value of soil gas radon concentration in Zhuhai urban area (ZUA) is about ten timesas high as that in Guangzhou, Quanzhou and Jinjing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Zhuhai area has higher radon potential, and hence protective measures against rad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2(036)004【总页数】5页(P646-650)【关键词】土壤气;氡;半导体测氡仪;高本底;珠海【作者】王南萍;肖磊;李灿苹【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6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广大公众对室内氡的问题极为关注,长期受到较高氡浓度的照射,会导致肺癌发病几率的增加。

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谈根洪;李翠琴;李明;钟秉照【期刊名称】《辐射防护》【年(卷),期】1991(11)1【摘要】本文报道了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

全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336个。

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按网格,点(以下简称为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8.53、8.48和8.55×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9.10×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13.39和13.68×10^(-8)Gy·h(-1);(4)宇宙射线致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仅均值,室内分别为2.39和2.36×10^(-8)Gy·h^(-1),室外分别为2.74和2.73×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5.78和16.04×10^(-8)Gy·h^(-1);室外分别为11.27和11.28×10^(-8)Gy·h^(-1);(6)宇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1、0.77和0.98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2、4.6和5.8×10~4人·Sv。

【总页数】11页(P47-57)【关键词】环境;调查;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作者】谈根洪;李翠琴;李明;钟秉照【作者单位】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91.08【相关文献】1.新疆和田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研究 [J], 刘鄂;刘颖2.武夷山原始森林公园环境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研究 [J], 杜平广3.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J], 张春芳;李缉银4.甘肃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J], 刘纯亭;白书明;任秀英;赵国英;孙骞5.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J], 靖玉佩;王力;田毅;艾先源;梁宁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

2021年第6期西部探矿工程*收稿日期:2020-09-07修回日期:2020-09-07项目来源:广西地区军工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整治工程,中央预算内军工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艳丽(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工程师,现从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相关工作。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王艳丽*(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800)摘要:生态环境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中导致众多疾病发生的环境辐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γ辐射剂量率作为环境辐射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已在诸多行业及领域被应用。

本次通过γ辐射剂量率在铀矿设施退役整治工程中野外实际监测工作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且与其他方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因此,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结果可以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γ辐射剂量率;监测;退役整治中图分类号:X8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1)06-0191-03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活动范围不断地扩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增大。

2011年4月11日福岛发生7.1级地震,受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到严重损毁和破坏,大量放射性物质出现严重泄漏,严重影响到人类身体免疫系统功能[2],并且导致周边水土、空气、生物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1]。

通过此次事件,环境辐射安全更加受到环保人士和学者的关注,也间接促进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提高与发展。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技术水平相对成熟先进。

我国核事业发展起步相对晚于国际发达国家,导致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发展也相对落后于国际社会。

最早在1983年,我国由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大量人力、物力采集到全国γ辐射剂量率数值和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等多项重要成果,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天然环境辐射水平调查
随着核与辐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用,了解辐射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人工辐射危害至关重要。

为摸清东莞市辐射环境质量现状,了解东莞市天然辐射水平及其分布规律,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及规划,开展本次调查工作。

标签:天然环境核与辐射调查
1调查范围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河口东岸,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东莞市成土母质主要有变质岩、花岗岩、红色砂页岩、沉积岩和第四纪近代沉积物等五种类型。

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丘陵、埔田片;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城镇、沿海和山区片;红色砂页岩主要分布在莞石公路两侧;沉积岩主要分布在山区片;第四纪近代沉积物主要分布于埔田、沿海、水乡片等。

按照成土母质种类及分布原则,在我市32个镇街进行布点调查。

2方法与仪器
2.1点位布设方法
东莞市32个镇街共分为城区片、水乡片、丘陵片、沿海片、山区片和埔田片6个片区,本次调查以片区为单元布点,每个片区同时测室内、道路及原野的γ辐射剂量率,气溶胶和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以及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

2.2调查方法
对道路、原野λ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按照不同路面材料适当分配比例,测量时,道路点应选在道路中央,距周围建筑物一般大于10米。

对室内建筑物内测点选在室内中央,距墙大于2米。

对土壤中核素分析的土壤样品采集,采用二分法采集混合样。

2.3测量仪器
本次调查所用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及标准依据如表1所示。

3结果与分析
3.1环境天然γ辐射水平
东莞市道路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表2)范围为(3.3~14.8)×10-8 Gy/h,
平均值为(7.7±2.7)×10-8Gy/h;原野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表3)范围为(8.1~9.3)×10-8 Gy/h,平均值为(8.8±0)×10-8Gy/h。

三种不同材料道路辐射水平比较(表1及图1),可发现沥青路与水泥路的辐射水平稍高,而且变化范围较大:范围值为(3.5~14.8)×10-8Gy/h,平均值为8.1×10-8Gy/h;沙土路的辐射水平稍低,变化范围较小:范围值为(3.3~9.5)×10-8Gy/h,平均值为6.3×10-8Gy/h。

同时,可以看出城镇片及沿海片等较为发达地区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较其他片区稍大。

3.2室内辐射水平
室内辐射水平在东莞6大片区各选2个室内点(平房、楼房)进行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室内氡浓度测量。

结果表明,氡浓度测量值为5.0~173 Bq/m3,变化范围较大,说明氡浓度受不同的建筑材料影响较大;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范围值为10.1~13.5×10-8Gy/h,平均值为11.8×10-8Gy/h,变化范围较小。

3.3 陆地环境介质辐射水平
3.3.1气溶胶
本次调查在东莞市6大片区共布设6个气溶胶采样点,对样品进行了γ谱分析。

结果表明,东莞地区气溶胶中7Be含量在(0.84~2.39)×103 μBq/m3之间,210Pb含量在(4.3~7.62)×102μBq/m3之间,未在空气中检出高于探测限的其它人工放射性核素和天然放射性核素。

3.3.2土壤
本次调查根据东莞市不同片区成土母质的特点,分别在埔田片、丘陵片、山区片、沿海片、水乡片各布设一个土壤采样点,进行了γ谱分析。

结果表明:除了埔田片检测出略高于探测限的137Cs外,其它采样点均未检出高于探测限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中,40K的比活度在(304~824)Bq/kg之间,226Ra的比活度在(13.7~127)Bq/kg之间,232Th的比活度在(32.6~119)Bq/kg之间,238U的比活度在(25.3~140)Bq/kg之间。

4调查结论
(1)本次点位布设是在遵循调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东莞市实际环境情况进行的,每个片区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等特点不同,但同一片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次调查优先以片区为单元进行采样和监测,基本上能反映东莞市的整体情况。

(2)东莞市道路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为(7.7±2.7)×10-8Gy/h,低于广东省道路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9.10±2.96)×10-8Gy/h[1];东莞市原野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为(8.8±0)×10-8Gy/h,与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
率平均值(8.53±2.74)×10-8Gy/h水平相当[1],略高于全国原野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6.23×10-8Gy/h[2]。

说明东莞市环境?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正常水平。

(3)对室内辐射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室内氡浓度与γ空气吸收剂量率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氡浓度对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贡献较小,此现象亦在其他研究中发现[3]。

(4)气溶胶中检测出高于检测限的7Be和210Pb,均为天然放射性核素。

其中,210Pb属于天然放射性气溶胶中占比例较高的铀系氡子体气溶胶,是原生放射性核素;7Be是宇生放射性核素。

与原生放射性核素对人类产生的照射相比,宇生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照射很小。

(5)东莞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中,40K的比活度在(304~824)Bq/kg 之间,226Ra的比活度在(13.7~127)Bq/kg之间,232Th的比活度在(32.6~119)Bq/kg之间,238U的比活度在(25.3~140)Bq/kg之间,除232Th比活度略微高于广东省土壤中232Th水平外,40K、232Th、238U与广东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相当[4](40K:35.8 ~1131.5Bq/kg,226Ra:2.4~134. 6 Bq/kg,232Th:1.0~152.7 Bq/kg,238U:2.4~134.6 Bq/kg),也与我国其他地区水平大致相当[5][6]。

而对于在埔田片检测出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是由于大气中的137Cs通过降雨等沉降作用到达地表[7],可能由于埔田片区土壤特性,如土壤粘土矿质含量、有机质等,导致该片区137Cs含量略高于东莞市其他片区。

参考文献
[1]谈根洪等. 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辐射防护.1991,11(1):47-57.
[2]胡晓燕等. 1995~2008年我国陆地原野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中国辐射卫生.2013(1):8-11.
[3]徐立鹏等. 成都地区室内环境氡浓度和辐射水平调查.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2):351~356.
[4]曹龙生等. 中国大陆主要省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布规律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2):167-172.
[5]卢灿生等. 五省(市)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概况. 辐射防护. 1986,6(4):241-248.
[6]章文英等. 北京环境辐射水平现状与分布. 环境科学. 1993,14(6):16-19.
[7]李仁英等. 土壤中137Cs的化学性质及其分布规律.核农学报.2001,15(6):371-3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