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定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 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其他特点为其一般属性。因此,可将 档案的定义简要地表述为: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
三、档案的特性 1.社会性 (或叫社会实践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 内容就是对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并不是自然界产 物。自然界中也有大量起着原始记录作用的东西,比如说动物化石、树的 年轮、山川、河流、海湾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档案。 2.历史性 (或叫后时性)。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 未形成的东西,这种原始记录就可以把过去带到现在和未来,也就是所谓 的“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过去— ——现在— ——未来,维 系着人类社会的时空统一性和整体连续性。 3.确定性。指档案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换句话说,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这些清晰、确 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而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 区别档案与临近事物—— —文物的根本点。没有固化载体形式的原始信息 (如人的口语) 不能成为档案,没有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的固化原始记 录 (如衣服、器具) 也不能成为档案。 4.原始记录性— ——档案的本质特性。这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一 无二的本质所在。这一特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也就 是说,对档案的管理方法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档案的本质特 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管 理方法必须维护档案的本质特性。所以当今各国之所以都以“来源原则” (或叫全宗原则) 为核心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档案,原因大都源于此。 5.对档案真实可靠性的准确理解。档案的原始记录和真实性是其他事 物不可替代的,但是它的可靠性,尤其是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也不是绝对 的。档案的形成者不可能完全无误地记录史实,在档案内容中也有不真 实、不准确、不客观的东西存在。这就需要后人在利用档案中,通过各种 方法去鉴别。比如政治运动中的一些人为的东西、发文处理过程中的不规 范、“文革”档案被人为抽走 (缺页) 等等。 6.档案的政治性。档案是社会和某一时代留下的产物,它必然客观地 记录国家政权和时代内容,带有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政权、制度的政治 色彩。不同的素材被不同的阶级所利用,其形成的观点和结果是截然不同 的。当我们利用“文革”时期的档案书写历史的时候,会客观地对待这些 档案,对当时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总结,形成公正的结论。如果其中一些 负面的东西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所以在开放与 利用档案时要有所选择。
处)
吉林省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 成果验收现场会召开
日前,吉林省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成果验
收现场会在和龙市召开。12个地名普查试点市、县
(区) 民政局的主管领导、科长和技术员,延边州
民政局陈树学书记、和龙市政府周洪涛副市长出席
会议。
截止到2011年底,吉林省第二批启动的10个
市、县 (区) 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次
浅析档案的定义及档案的特性
●刘淑红
作为档案工作者,弄清到底什么是档 案,对于明确工作目标,开发档案资源, 掌握档案宏观指导的重点,处理好开放利 用与档案保护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档案与档案管理已经是一种普 通存在且意义深刻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社 会的进步,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具有重 要的基础作用。然而,人们对档案的定义 有多种理解,并且所关注的角度各不相 同。为了使之更加明确,本文特将各种观 点加以集纳并进行粗浅的分析。
吉林省和龙市的地名普查成果达到国家规定标 准,通过省级验收。根据 《和龙市地名普查试点工 作成果验收申请》,近日,由吉林省民政厅区划地 名处、省测绘局、省地名档案资料馆、省行政区划 与地名学会、延边州民政局的专家及有关人员组成 的检查验收组,依据 《吉林省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 工作成果验收办法》 及评分标准,从普查组织管 理、地名普查成果、地名数据库、地名标志设置、 地名标准化和地名档案预立卷等6个方面进行检查 验收,逐项审查、打分。和龙市的地名普查试点工 作基础以97分,加分5分,合计得分102分,通过省 级验收。验收组对和龙市地名普查中的创新及亮度 工作给予肯定:一是通过地名普查工作,专门设立 区划地名科,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二是将乡镇界 线、界桩和村级生产线数据全部添加到图形库中, 建立了数据库成果档案。
产生差异。例如我国有人认为,只有经过 专门整理和鉴定的归档文件,才能称作档 案。有人认为,只有档案机关收藏的无现 行作用的文件,才能称之为档案。凡此种 种,正如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 《题西林 壁》 一诗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
3.同一国家同一时期的人们因不同的 需要,对档案这一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所差 别。例如我国档案法所称档案是指凡是具 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而不少档案学者 则认为,档案是由档案机关保存备查的历 史纪录。
《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 (1979年公 布):“任何自然人或法人,任何国家机 关或组织,任何私人机构或部门,在自身 活动中产生或收到的文件整体,不管其形 成日期、形式和制成材料,都是档案。”
《苏联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档 案是机关、个人、家族在活动中形成的文 件材料的总和。”
美国现代著名档案学者谢伦伯格在其 名著 《现代档案— ——原则与技术》 中说: 档案是“经鉴定值得永久保存的供查考和 研究之用,业已藏入或者选出准备藏入某 一档案机构的任何公私机构的文件。”
79
以上档案定义虽然认识有所不同,但 都认为档案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形成 者、具有查考价值、载体和形式的多样 性。
二、档案定义包括了以下基本含义 1.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直 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 “历史纪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 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 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正因为档案继 承了文件原始记录性,具有历史再现性, 所以档案才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 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 2. 档案的形成者 。档案是由官方 机 构、半官方机构、非官方机构以及一定的 个人、家庭或家族形成的。 3.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是由文件有 条件地转化而来的,这里的“文件”是指 广义文件,即一切由文字、图表、声像等 形式形成的各种材料。档案和文件是同一 事物在不同价值阶段的不同形态,两者具 有同源性和阶段性的共性,也具有实效、 功用、离合等个性差异。从文件到档案, 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辩证运动过程。从信息 的内容和形式来说,两者是完全相同的, 但从时效、价值和系统性上来说,档案是 对文件的不断扬弃。首先,是时效性批 判,档案是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其次, 是价值批判,档案是办理完毕的文件中具 有保存价值的部分;最后,是系统性批 判,档案是把分散状态的文件按一定逻辑 规律整理而成的信息单元。因此,文件是 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是 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文件是 档案的素材,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4.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档案的形式 包括载体、制作手段、表现方式等。从载 体来看,有甲骨、金石、缣帛、简册、纸 质、胶磁等;从制作手段来看,有刀刻、 笔写、印刷、复制、摄影、录音、摄像 等;从表现方式来看,有文字、图表、声 像等。 5.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具有历史再
现场会既是对和龙市地名普查成果的验收,也是为
了更好地推广和龙市地名普查试点工作经验,进一
步推动全省地名普查试点成果验收工作会议。会议
强调,全省各级地名办公室,一是要做好地名普查
成果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做好地名普查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果开发利用工作,三是要深入开展创建地名公共服
务体系示范市
。
和龙市地名普查成果通过省级验收
4.因为档案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 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 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和档案工作也在不 断的发展,档案学理论始终处于不断的建 设之中,对档案的认识就有一个不断丰 富、完善的过程。
5.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次 完成,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现 举档案定义三例以见一斑:
一、档案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对档案 的定义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 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 式的历史记录。”也可以表述为“档案是 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 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 息”。档案的特性是原始记录性 (档案的 准确性、真实可靠性),这也是档案的价 值所在。 关于档案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目 前国内外已有上百种。如果根据其下定义 的出发点和角度来划分,可以归纳为五种 类型:法规型、辞书型、教科书型、专著 型、论文型。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 的档案定义呢?其原因如下: 1.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治文化观念, 对档案这一事物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例如 法语国家认为,文件 (文书,下同) 一旦 形成就叫做档案,包括文件的现行作用、 半现行作用和非现行作用三个阶段;我国 认为,文件向档案部门归档后才叫做档 案,包括文件的半现行作用和非现行作用 两个阶段;英语国家认为,文件进入档案 馆后才叫做档案,仅指文件的非现行作用 阶段。 2.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人们站在不同 的角度观察,对档案这一事物的认识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