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渗透破坏
7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

党的方针政策和培养目标 教育对象的不同素质 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的改革、体制的转型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综合教育方法及其重要性 综合教育方法,是教育 者在把握各种教育方法 各自特点及共同取向的 过程中,通过协调整合,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复杂、 形成为共同目标服务、 多变的状况,教育者必 同时或先后运用多种方 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 法进行教育的方式。 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采用综合方法观察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本质 和规律的揭示及其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促进,简单地说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真理性。 包括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理论基础的科学性、教育 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的科学性、评价标准的科 学性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 传播理论、知识与信息,更是承担着引领价值取向和 铸塑灵魂的任务,要帮助人们修炼思想品德,改造主 观世界。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 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客观 性、先进性,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 神武装人民群众 ,又要把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到思想政 治教育过程中,培养人们正确的世 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根本依 据。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入认识的 成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重要 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 求所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
第七章边防法规

第七章边防政策与法规第一节边防政策一、边防政策的含义边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边疆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一定的时期,针对不同性质的邻国和不同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边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二、边防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制定的主体是国家边防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党对边防事务的指导与国家对边防事务的领导是一致的,体现了党和国家代表人民意志的一致性。
(二)具有针对性边防政策是针对不同的邻国和边境地区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指导作用是具体的,不能将针对某一邻国或边境地区的边防政策予以泛用。
关于中苏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960《关于中缅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1975《关于中越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1975(三)具有时效性边防政策是针对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同邻国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指向性。
国家关系的改变和边境情况的变化,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边防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中苏50年代《中苏友好条约》,但随着两党意识形态的分歧,边境武装冲突的出现,为期30年的条约已经毫无意义。
(四)体现对外工作的方针边防政策是党和国家用于指导边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在边防涉外工作中十分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毛泽东在依法治国、依法治边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有全面系统的边防法律制度,也需要政策的指导。
边防政策的制定方式1.党和国家通过召开边防工作会议制定2.党和国家专门制定的边防政策3.党政机关或领导的指示和批示三、边防政策的功能边防政策是指导和规范各类组织和人员在边境地区的社行为,调整我国与邻国的关系,处理边境事务的重要依据,主要功能体现在对边防事务的管理与调控上。
(一)导向功能边防政策作为指导和规范边境地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既规定了人们必须根据政策的具体规定而行为,不得违反政策规定,同时也鼓励人们在政策容许的范围内选择行为。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简短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简短骆驼祥子每章概括简短《骆驼祥子》是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
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
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分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简短第一章: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
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第二章:祥子买上新车才半年,北平街上就流传爆发战争的消息,一天祥子怀着侥幸心理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客人,结果被军阀队伍抓去当差,车也被抢走。
第三章: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元钱。
第四章:祥子病倒在海甸一家小店里,迷迷糊糊地过了三天。
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从此他便有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他强打精神,回到人和车厂。
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有个女儿叫虎妞。
祥子将卖骆驼所得除掉路上花费剩余的三十元寄存在刘四爷那里,希望继续积攒,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第五章:祥子仍然省吃俭用,但他的思想和为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在杨家拉上“包月”只四天就被折磨得不得不辞掉了。
第六章:离开杨家回到人和车厂,虎妞请祥子喝酒。
酒后,在迷迷糊糊中祥子被虎妞骗上了床。
事后,祥子心里万分矛盾,对虎妞既愤恨又想念,同时还夹杂着害怕。
第七章: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
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第八章:同在曹家帮佣的高妈劝祥子把钱拿去放高利息贷款或者存进银行来生利息,祥子都不敢;高妈劝祥子起会,他也不敢。
年关将到,祥子打算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并要回寄存在那里的钱,这时虎妞却找上门来。
渗透破坏的成因和分类

渗透破坏的成因和分类第一节渗透破坏的成因和分类发布时间:2022-11-1816:8:24稿件来源:[字体调整:大中]小】只要堤坝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存在水头差,堤坝就会发生渗漏。
随着汛期水位的上升升高,堤身内的浸润线逐步形成并不断抬高,堤基和堤身内的渗透比降也逐渐增大。
当渗流产生的实际渗透比降j大于土的临界渗透比降jc时,土体将产生渗透破坏。
堤防的内在隐患会加速渗透破坏的发生和发展。
一、渗流破坏的土力学分类和判别也称为渗流变形。
由于不同的渗流条件和土壤条件,渗流破坏的机理、发展过程和后果也不同。
从渗流破坏机理来看,渗流破坏可分为四种类型:1.流土在渗透力的作用下,土体中的颗粒群同时开始运动并消失,称为流动土。
这种破坏模式可发生在粘性土和无粘性土中。
粘性土的流动破坏表现为:土体隆起、膨胀、浮起、断裂等。
无粘性土的流土破坏表现为:泉水(群)、砂土沸腾、土壤滚动,最后通过入渗抬升。
2.管涌在渗透力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细颗粒(填料颗粒)沿着土壤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移动或带出土壤。
这种现象被称为管道。
通常出现在砂砾石地层中。
3.接触冲刷渗流沿两种不同介质的接触面流动并带走细颗粒的现象称为接触冲刷。
如路堤建筑物与路堤体结合面的渗透破坏和裂缝。
4.接触流土渗流垂直于两种不同介质的接触面移动,并将一层土壤的颗粒带入另一层的现象称为接触流体土壤。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两种粒径差异较大的土层接触带,如反滤层的机械淤积。
对粘性土,只有流土、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土三种破坏形式,不可能产生管涌破坏。
对无粘性土,则四种破坏形式均可发生。
对无粘性土,管涌和流土的判别可以按照表3―1进行。
表3-1无粘性土壤管涌和流动土壤成分特征的判别土壤颗粒的渗透变形形式Cu<101020pz<25%-30%PZ>30%流动土壤或管涌流动土壤正常级配砂砾缺少中间颗粒的砂砾注:Cu是土壤不均匀系数,Cu=D60/D10;PZ是粒径含量,小于颗粒级配曲线上的断裂点a;d60为过筛重量占60%的颗粒直径,d10为过筛重量占10%的颗粒直径。
渗透攻击的过程与方法

渗透攻击的过程与方法渗透攻击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攻击,以获取信息或者控制目标系统的过程。
渗透攻击的方法多种多样,攻击者会根据目标的不同进行选择和组合。
下面来介绍一下常见的渗透攻击方法和流程。
渗透攻击的五个基本阶段1. 侦察侦察是指攻击者在开始攻击之前获取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例如目标的IP地址、网络拓扑结构、操作系统、服务端口和应用程序等。
攻击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这些信息,例如搜索引擎、WHOIS查询、扫描工具等。
2. 入侵入侵是指攻击者利用漏洞或者弱点进入目标系统。
攻击者可以利用操作系统、服务端口和应用程序等方面的漏洞进行攻击。
典型的攻击手段有:暴力破解密码、钓鱼邮件、社交工程、远程代码执行等。
3. 提权提权是指攻击者在入侵目标系统后,通过获取管理员权限或者其他特权账户,从而获得系统的更多权限。
攻击者可以使用一些漏洞来获取系统的特权账户,例如提权漏洞、缓冲区溢出漏洞等。
4.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指攻击者在获取了系统的更高权限后,开始收集敏感数据。
攻击者可以通过文件系统、数据库、日志、配置文件等方式来获取这些数据。
攻击者还可以使用一些恶意软件来实现数据的窃取,例如键盘记录、屏幕截图、远程管理工具等。
5. 持久化持久化是指攻击者在攻击过程中,通过植入各种恶意软件、后门、木马等方式,使得他们能够长期地访问系统。
攻击者可以使用一些隐蔽的技术,例如代码注入、恶意内核驱动等方式,以达到持久化的效果。
1. 端口扫描端口扫描是指攻击者使用一些端口扫描工具,扫描目标系统的所有开放端口,从而发现目标系统的漏洞和服务。
扫描器的工作方式具有很强的自动化,攻击者只需要设置扫描器的参数,就可以对目标系统进行扫描。
2. 暴力破解密码暴力破解密码是指攻击者通过尝试各种密码组合,从而破解系统的密码。
攻击者可以使用一些密码字典或者自动生成的密码组合进行暴力破解。
为了防止暴力破解的攻击,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账户锁定、密码难度等策略。
堤坝抢险技术

堤坝是防御洪水的主要工程设施。我市有各类堤防3千余公里,水库8 百余座。每年汛期主要凭借这些堤、坝挡御洪水侵袭。堤坝多数由土石 或砼筑成,经常受到渗流穿透、水流冲刷、风流袭击等影响,发生危及 堤坝安全的各种险情。迅速地采取科学抢护措施,使隐患化险为夷,是 抗洪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堤坝防洪抢险技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
图2-3 梢料反滤围井(单位: cm)
图2-3 梢料反滤围井(单位: cm)
2、反滤铺盖法
此法通过建造反滤铺盖,降低涌水流速,制止泥沙流失。 有以下几种:(1)沙石反滤铺盖;(2)梢料反滤铺盖;(3)土工 织物反滤铺盖。
图2-4 沙石反滤铺盖示意图(单位:cm)
图2-5 梢料反滤铺盖示意图(单位:cm)
横向裂缝是最危险的裂缝。如已横贯堤坝,水流易于穿越、 冲刷扩宽,甚至形成决口,如部分横穿,也因缩短了浸径, 浸润线抬高,使渗水加重,造成堤坝破坏。因此,对于横 向裂缝,不论是否贯穿,均应迅速处理。
四、抢护方法
✓1、灌堵裂缝 ✓2、开挖回填 ✓3、横墙隔断
图4-2 裂缝处理图
裂缝处理
第五章 滑坡处理
图1-1 渗水示意图
二、原因分析
在水压力作用下,水流渗入堤坝,将填土分为上干下湿两部分 ,干、湿土的分界线叫浸润线,浸润线与背水坡面的交点称逸出 点(有反滤体的逸出点在体内)。逸出点以下的坡面和坡脚,土 壤浸水发软,甚至汇集成涓涓细流即为渗水险情。
图1-2 堤身渗水图
堤坝发生渗水的主要原因:除与高水位持续时间 较长直接有关外,堤坝断面不足,背水坡偏陡,堤坝 内土质透水性强,又无防渗斜墙或其它有效的控制渗 流的工程设施或者施工接头不紧密、堤防与涵闸、输 水管、溢洪道接合不实等均能引起渗水。
图4-1 裂缝图
PPT工程地质与岩土力学

7.土的压缩指标有(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和(压缩模量)三种。 8. 岩石(体)的力学性质包括的岩石(破坏形式)、(强度)、(变形性质)及岩石的破坏准则。 9.土压力有(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种类型。 10.地震导致砂土液化的危害主要有(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大面积喷水冒砂)、(地基承载力丧失)和岩土体失稳四个方面。
第十六章 水利工程中的地基处理
学习指导 一、重点掌握 1、排水固结处理方法; 2、截渗墙施工方法及高压固结灌浆的关键技术及灌浆工艺。
二、一般了解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软弱地基的排水固结处理,水利工程中的截渗墙防渗处理及高压固结灌。
第十七章 工程地质信息获取与处理
学习指导 一、重点掌握 1、工程地质测绘、物探与勘探; 2、室内外试验的方法及坝基位移监测技术; 二、一般了解 工程地质信息的表述与存储;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及监测系统的建立。
10m
6m
a
b
c
3.49m
Pa
Pw
Pa
Pw
答案:土压力分水上和水下两部分计算。 a点:Pa=0 b点: Pa= c点: Pa=
水上部分: 水下部分: 总主动土压力:Pa=108+171=279kN/m。其作用点为水上、水下部分的合力作用点,距离底边3.49m处见图。 m。 水压力: 作用点距墙底4/3m,即1.333m处。
5.表示该点土体处于稳定状态的是(A)。 A. B. C.
工程地质学 06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第七章 渗透变形的工程地质研究
• 2.流土 – 流土是在渗流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 生移动的现象。流土一般发生于均质砂土层和 粘质砂土中。它可使土体完全丧失强度,而危 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危害性较管涌大。如建 筑物基坑开挖或地下巷道掘进时发生的流沙现 象。
– 管涌和流土虽为两种不同的渗透变形形式, 但管涌的发展、演化往往会转化为流土。
第七章 渗透变形的工程地质研究
• (2)地形地貌条件
– 地形地貌条件对渗透变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沟谷切割影响渗流的补给、渗径长度和渗流出口 条件等方面。若坝体上下游的沟谷将弱透水的表 土层切穿,则有利于渗流的补给,并使渗径缩短 而加大水力梯度。如果下游地下水溢出地段的渗 流出口临空,则极有利于渗透变形的产生。
– 所以岩土体的渗透稳定性取决于渗流的动水压 力与抗渗强度这一对矛盾相互作用的发展演化过 程。这也就是渗透变形产生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 渗透变形的工程地质研究
• 1.渗流的动水压力和临界水力梯度
• (1)动水压力
– 当地下水在松散土体的孔隙中渗流时,土颗粒于水流围 绕接触。由于水流流线之间以及水流与土粒接触面上摩擦 阻力的作用,使得水流产生水头损失,因而渗流的水压力 将下降。此时,每一个土颗粒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承受来 自水流的渗透力。 – 为了推导出动水压力的数学表达式,假设渗透水流自下 而上流经一个单元土体(右下图),其长度为dl、断面面
积为d,上下界面的水头差为dh。
则此单元土体承受的总渗透压力dP为:
dP=wgdhd
其中,w为水的密度。
第七章 渗透变形的工程地质研究
– 习惯上将渗透压力分解作用在土体的单位体 积上,称为动水压力D:
D
dP
d dl
水工建筑物复习资料(09)

第一章绪论1、水利工程: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水利工程的根本任务是:除水害兴水利。
2、水工建筑物:为了达到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目的,需要修建各种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用来控制和支配水流。
这些建筑物统称为水工建筑物。
3、水利枢纽:集中建造的几种水工建筑物配合使用,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称为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分为蓄水枢纽(水库)和取水枢纽。
其中水库枢纽包括挡水、泄水、输水(或引水)三类建筑物,称为水库三大件。
4、水工建筑物的分类:挡水建筑物:用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
如拦河坝、拦河闸。
泄水建筑物:用以宣泄多余水量,排放泥沙和冰凌,或为人防、检修而放空水库等,以保证坝和其他建筑物的安全。
如溢流坝、溢洪道、隧洞。
输水建筑物:为灌溉、发电和供水的需要,从上游向下游输水用的建筑物。
如:引水隧洞、渠道、渡槽、倒虹吸等。
取(进)水建筑物:是输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物,如引水隧洞的进口段、进水闸等。
整治建筑物专门建筑物5、水工建筑物的特点:(1)工作条件的复杂性;(2)设计选型的独特性;(3)施工建造的艰巨性;(4)工程效益的显著性;(5)环境影响的多面性;(6)失事后果的严重性;6、分等分级的目的:为使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与其造价的经济合理性恰当地统一起来,水利枢纽及其组成的建筑物要进行分等分级。
水利枢纽按其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分为五等。
水工建筑物按其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为五级。
第二章重力坝1、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身重量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的要求。
其基本剖面为上游面近于垂直的三角形剖面。
2、重力坝的特点:(1)泄洪和施工导流比较容易解决;(2)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施工技术比较容易解决;(3)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4)受扬压力影响较大;(5)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3、重力坝的类型:其结构形式为:实体重力坝、空腹重力坝、宽缝重力坝。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不同粒径土中毛细水上升情况比较
在不同粒径的土中毛细水上升速度与上升高度关系曲线
结论:
一般来讲,细 颗粒土中毛细水 上升高度较大, 但上升速度较慢。 粘土颗粒由于结 合水膜的存在, 上升速度减缓, 上升高度也受到 影响。
四、毛细压力
湿沙的土粒间有一些
粘结力?
r PK
弯液面
空气 水 固体颗粒
或: q kAi
其中,A是试样的断面积
q
L
q
A
透水石
h1 h2
土的层流渗透定律
v q k i A
达西定律
达西定律:在层流状态的渗流中,渗透速度v与水 力坡降i的一次方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
渗透系数k: 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其物理 意义为水力坡降i=1时的渗流速度,
渗流的总水头: h z u w
也称测管水头,是渗流的 总驱动能,渗流总是从水 头高处流向水头低处
uA w
hA zA
A
B L
基准面
水力坡降
•
A点总水头: hA
zA
uA
w
•
B点总水头:hB
zB
uB
w
• 二点总水头差:反映了两 点间水流由于水与土颗粒 间的粘滞阻力造成的能量 损失。
F ht
重复试验后,取均值
粗粒土
Δh变化 a,F,L
h1, h2, t k aL ln h1
Ft h2
不同时段试验,取均值
粘性土
(2)野外测定方法-抽水试验
实验方法:
观察井
量测变量: t, Q,r1,r2,h1, h2
理论依据:
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第七章淤地坝第5节)

3. 断面尺寸拟定 4. 土坝渗透计算 5. 土坝稳定计算
坝顶宽度;土坝坝坡;最大铺底 宽度等。 土坝浸润线的位置; 土坝体渗透量计算
圆弧法计算原理; 最危险滑裂面圆弧位置的确定; 用列表法进行稳定计算
wi = ibHi ,法向分力为Ni ,切向分
力为Ti.Ni与Wi之交角为ai,ac弧长 为L=Li。
第五节 淤地坝的土坝设计—稳定计算
K—坝坡稳定安全系数
第五节 淤地坝的土坝设计—稳定计算
(二)最危险滑裂面圆弧位置的确定方法 设法找出坝坡的最小滑动稳定安全系数。对于均质 土坝最危险滑弧面位置,可由以下方法寻找:
第五节 淤地坝的土坝设计 本节主要讲述如下五部分:
一、土坝枢纽布置 二、土坝坝型选择
三、土坝断面尺寸的拟定
四、土坝的渗透计算
五、土坝的稳定计算
第五节 淤地坝的土坝设计—枢纽布置
一、土坝枢纽布置
根据综合利用要求,将各项建筑物如坝体、泄洪、放水与 引水建筑物等有机地妥当安排,各得其所。总体要求:安全 可靠,经济合理,尽可能避免施工干扰,运行管理方便。 在高山深谷地带,建筑物不易分散布置,溢洪道常与土坝
第五节 淤地坝的土坝设计—断面尺寸拟定
三、土坝断面尺寸的拟定 拟定土坝断面尺寸,在土坝设计中是很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到土坝工程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经济合理。 可根据各地的筑坝经验确定其断面尺寸。 (一) 坝顶宽度 坝顶的宽度与坝高有关,坝体愈高则坝顶
土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大学

土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大学广州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土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
A:盐碱化问题B:变形问题C:渗流问题D:强度问题答案:变形问题;渗流问题;强度问题2.土是尚未固结成岩的松、软堆积物。
其由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成。
()A:错 B:对答案:对3.关于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土由土颗粒与颗粒间孔隙中介质共同组成B:土颗粒既是土C:土的强度是指抗压强度D:土的变形主要是土颗粒变形引起答案:土由土颗粒与颗粒间孔隙中介质共同组成4.土与岩石的根本区别是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
()A:对 B:错答案:对5.当地下水在土孔隙中渗流时,会因水的流动:()。
A:可能导致流砂现象B:产生动水力C:产生静水压力D:可能导致管涌现象答案:可能导致流砂现象;产生动水力;可能导致管涌现象6.土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和介质,有自己的特性,它具有:()。
A:天然变异性B:结构稳定性C:碎散性D:多相性答案:天然变异性;结构稳定性;多相性7.土力学是研究土的变形、强度和渗透特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
()A:错 B:对答案:对8.土力学涉及土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主要包括:()A:承载B:荷载C:填筑D:养分供给答案:承载;荷载;填筑9.现代土力学的创始人为:()。
A:摩尔B:库仑C:朗肯D:太沙基答案:太沙基10.土是多孔的散体介质,其变形主要是颗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小引起的。
()A:错 B:对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土是地表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形成土的风化作用有:A:光合作用 B:化学作用 C:生物作用 D:物理作用答案:化学作用;生物作用;物理作用2.物理风化形成的土的矿物一般是A:原生矿物 B:有机质 C:粘土矿物 D:次生矿物答案:原生矿物3.土一般由固相液相气相三项组成。
A:对 B:错答案:对4.含有蒙脱石和伊利石多的粘土A:遇水膨胀 B:水稳性强 C:失水收缩 D:亲水性强答案:遇水膨胀;失水收缩;亲水性强5.对于颗粒大小连续性较好的土,土的不均匀系数越大,表示:A:土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B:土粒径级配曲线越抖 C:土粒径级配曲线越平缓 D:土颗粒大小越均匀答案:土颗粒大小越不均匀;土粒径级配曲线越平缓6.强结合水对细颗粒土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而弱结合水影响很小。
河海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2 2-1 土体的应力按引起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按土体中土骨架和土中孔隙水、气的应力承担作用原理或应力传递方式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压力。
有效应力是指由土骨架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孔隙应力是指由土中孔隙流体水和气体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自重应力是指由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附加应力是指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
2-2 自重应力是指由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由静水位产生的孔隙水应力称为静孔隙水应力。
土体自重应力应由该点单位面积上土柱的有效重量来计算如果存在地下水且水位地表齐平或高于地表则自重应力计算时应采用浮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中还存在静孔隙水应力。
2-3 附加应力是指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
空间问题有三个附加应力分量平面问题有两个附加应力分量。
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匀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度和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的。
2-4 实际工程中对于柔性较大刚度较小能适应地基变形的基础可以视为柔性基础。
对于一些刚度很大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基础可视为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大小完全其上的荷载分布于大小相同刚性基础下的基底压力分布随上部荷载的大小、基础的埋深和土的性质而异。
2-5 基地中心下竖向附加应力最大向边缘处附加应力将减小在基底面积范围之外某点下依然有附加应力。
如果该基础相邻处有另外的荷载也会对本基础下的地基产生附加应力。
2-6 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度的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的这些条件不一定同时满足因而会产生误差所以计算结果会经常地基中实际的附加应力不一致。
2-7 有效应力是指由土骨架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孔隙应力是指由土中孔隙流体水和气体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静孔隙水应力 0wwuhr 习题2 2-1 解根据图中所给资料各土层交界面上的自重应力分别计算如下 00cz 2czhhkPa 265czhhhkPa 30392czhhhhkPa 土的最大静孔隙水应力为010660wwurhkPa 2-2 解 2VGFPGPAdkN 基底压力maxmin178.. 基底静压力①求O点处竖向附加应力由由1.50.53lmb 10tK 21202tzotpK 由 0020zzzzzkPa ②求A点下4m处竖向附加应力由由③求B点下4m处竖向附加应力由313lmb 由313lmb 2-3 解 2-4 解①求自重应力第三章思考题3 3-1 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试样两端水平面间的水位差成正比而渗径长度成反比即kiLhkv 即为达西定律。
土木工程地质6渗透变形与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危害:
思考题5
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危害表现为地面标高损失,
继而造成雨季地表积水,防泄洪能力下降。沿海城市低地面即扩大,海堤高
度下降而引起海水倒灌、海港建筑物破坏,地面运输线和地下管线扭曲断裂, 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失效。
(1)濒海城市海水侵袭:世界上有许多滨海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大阪和美 国的长滩、中国的上海、天津等。由于地面沉降致使部分地区地面标高降低, 甚至低于海平面。造成海水入侵,严重破坏了地下水源。 (2)港口设施失效:地面下沉使港口设施失去效用,港口货物装卸能力下降。 (3)桥墩下沉,影响航运:桥墩随地面沉降而下沉,使桥下净空间减小,导 致水上运输受阻。 (4)地基不均匀下沉,建筑物开裂倒塌:地面沉降往往使地面和地下建筑物 遭受巨大的破坏,如建筑物墙壁开裂或倒塌,桥墩不均匀下沉,自来水管弯裂 漏水等。
(4)反滤盖重:分三层铺设,层界 面与渗流方向正交,粒径由粗到细
d=5-10mm d=1-5mm d=0.25-1mm
各分层间粒径关系
排水孔反滤层结构
EXIT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表垂直 下降现象。导致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构造升降运动 以及地震、火山活动等,人为因素主要是开采地下水和油 气资源以及局部性增加荷载。
地下水的渗流作用 --渗透变形与地面沉降
1. 渗透水流作用类型 2.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3. 渗透变形的预测 4. 渗透变形的防治 5. 地面沉降的分布与危害 6. 地面沉降的成因与防治
渗透变形
渗透水流作用于岩土上的力,称渗透压力或动水压力。当此力达到一定值 时,岩土中的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会发生移动而被渗流携走,从而引起岩 土的结构变松、强度降低,甚至整体发生破坏。这种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 现象称之为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 在自然界中,渗透变形一般不发生在无粘性土或粉土中。
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本科64学时)

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课程编码:AX303130A学分:4学分总学时:64学时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水文学、水能规划等学科基础平台。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之一,是本专业学位课。
2、目的与任务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在水利枢纽中的相互关系及布置原则。
通过课堂听课、课程作业、课程设计、工程参观、实验和工地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训练,为今后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我国的水力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情况;了解过坝建筑物的工作原理及选用;了解渠首与渠系建筑物的组成及适用条件;了解水工建筑物的管理及监测;了解水利枢纽中各种水工建筑物在布置上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地形、地质、水文、施工、运用等条件对水利枢纽布置的影响,了解水利枢纽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理解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的基本工作原理,渗流、稳定及应力分析方法及过程。
掌握坝轴线、坝高、坝长的定义,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的结构组成、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等,懂得从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根据任务和具体条件进行水工建筑物的轮廓及细部结构尺寸的初步设计;掌握支墩坝、水闸、岸边溢洪道、水工隧洞及闸门的基本概念、适用条件、结构组成,能对其进行初步设计;能够绘制一般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对水工建筑物的模型实验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某些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工序安排。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种常见水工建筑物的一般设计计算,能够进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1、水力计算和渗流计算的基础理论在《水力学》、《土力学》课程中讲授。
湖北省平安建设条例

湖北省平安建设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3.27•【字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42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国家安全,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百四十二号《湖北省平安建设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4年3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3月27日湖北省平安建设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险防范第三章矛盾纠纷化解第四章重点治理第五章社会参与第六章监督与考核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平安建设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平安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坚持与法治湖北建设一体推进。
第四条平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二)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综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三)预防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五)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平安创建活动;(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平安建设任务。
第五条平安建设主管机关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检查考评本行政区域内的平安建设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宣传和实施平安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平安建设,督促落实平安建设责任;(三)定期分析研判社会平安稳定形势和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督促指导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四)组织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和平安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工作;(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平安建设检查督导、考核评价、表彰奖励等工作;(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平安建设职责。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七章:土的渗透性

一、渗流的概念
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土中的孔隙发生流动的现象叫水的渗透。土 体能被水透过的性质,叫土的渗透性, 它是土的力学性能之一。流动的水叫渗流,如图1所示。 土坝在挡水后,水在浸润线以下的坝体中产生渗流;水闸挡水后, 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水从上游经过闸基渗透到下游.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图1 坝、闸渗透示意图 (a)土坝渗透: (b)闸基渗透
——土样的横截面积,cm2;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3)水的动力粘滞系数 水温愈高,水的动力粘滞系数η 愈小,渗透系数 k 值愈大,试验 时某一温度下测定的渗透系数,应按下式换算为标准温度20°C下的渗透 系数 T 即 k 20 kT
20
式中
kT k 20
——ToC和20oC时土的渗透系数;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QL k Aht
式中:
k
Q
――土样的渗透系数,cm/s; ——时间
t 秒内流经土样的水量,cm3;
L ——土样厚度(即渗透路径),cm;
A
——土样的横截面积,cm2;
——试验时的水头差, cm; ——时间,s。
h
t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2、变水头试验法
变水头试验就是在试验过程中,渗透水头随时间而变化的一种试验 方法,如图4
见图11;12;13。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图11 心墙坝的粘土截水槽示意图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图12 心墙坝混凝土防渗墙示意图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图13 水平粘土铺盖示意图
第七章 土的渗透性
2、下游设置反滤层、盖重或减压井,滤土排水,使渗流逸出,又防止 细小颗粒被带走。 见图14
图7.14 水闸防渗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流土
<25%
管涌
=25%~35% 流土或管涌,取决于砾土的密实度及细颗粒的组成
中等以上密实度、不均匀系数较小的细粒土,发生流土。
细颗粒成分中粘粒含量增加,可增大土的凝聚力,土的
抗渗强度增加,不易 发生渗透变形。
3.土的级配特征:不均匀系数Cu=d60/d10
Cu<10 流土 Cu>20 管涌 Cu=10-20 流土或管涌
2.细颗粒的含量
细粗粒粒径界定:对于累积曲线为不连续级配缺乏某级粒组的土,
至少有一个以上粒组的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3%的平缓段,则以平缓
段粒组的最大和最小粒径的平均值区分粗细粒界定粒径;或以平缓
段最小粒径为界定粒径。
对于连续级配的土,
d f d10d70
用细颗粒含量来判别双峰型砾土的渗透变形型式:
Icr= ’ =(s-1)(1-n)…… 太沙基公式
土粒越密实, n 越小, Icr 越大,土体越不容易发 生渗透变形。
扎马林:Icr (ρs 1)(1 n) 0.5n
我国水利部门:Icr
,
(1
1 2
tg )
c
g
式中:-土的侧压力系数
管涌的Icr的求取较为复杂,通过试验测定。
二、土的抗渗强度-结构特性
东榆林水库副坝溃决
Hale Waihona Puke 2003年7月1日凌晨4时,正在施工中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 线(浦东南路至南浦大桥)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发生渗水, 随后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上午9时左右,地面 建筑物中山南路847号一幢八层楼房发生倾斜,其裙房部分倒 塌。由于报警及时,所有人员提前撤出,无人员伤亡。
三、渗透变形的类型
2.反滤层厚度的确定
反滤层的厚度应根据反滤料的级配、料源、用途、施工方法等情况综合 考虑确定。水平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30cm,垂直或倾斜反滤层的最小 厚度可采用50cm。采用推土机平料时,最小水平宽度宜不小于3.0m。
3.施工要求
反滤料应具有要求的级配,且小于0.1毫米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并有 要求的透水性。质地应致密坚硬,具有高度的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风化 料一般不能用作反滤料,如必须应用时应进行充分论证。反滤料宜尽量利 用天然砂砾料筛选,在缺乏天然砂砾料时,也可以采用人工砂石料,但应 选用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强的母岩轧制。
划分反滤层类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地确定反滤层数, 因此只分两种类型。
1. Ⅰ型反滤:其特点是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层的下部,渗 流方向主要由上向下(图A)。如褥垫排水。
2. Ⅱ型反滤:其特点是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层的上部,渗 流方向主要由下向上(图B)。如减压沟的反滤层。
渗流方向近乎水平或倾斜向,反滤层近乎垂直或倾斜向 的情况,属于过渡型,如减压井、贴坡反滤等,可归为Ⅰ型。
临界水力梯度与土不均匀系数曲线
三、地层组合关系
单一型:多位于河流的上游,一般为砂卵(砾) 石层,一般发生管涌,随着细粒成分的 增多,可能流土。
双层型:主要考虑表层粘性土的性质、厚度、完 整程度。
多层型:除考虑表层粘性土层外,还考虑砂层透 镜体或粘性土层透镜体或相变等造成水 力梯度 的突变等原因。
四、 地形地貌条件
铺反滤层前应采用挖除法将基面整平,对个别低洼处采用与基面相同的 土料或第一层反滤料进行填平。铺筑时应由底部向上逐层铺设,并保证层 次清楚,互不混杂,不得从高出顺坡倾倒,以免发生填筑分离。对反滤层 必须进行压实,在施工中应防止雨水冲泥等污染反滤料。
盖重
一、渗透变形类型的确定
1.粗细颗粒比例 2.细粒物质含量 3.土的级配
颗粒分析曲线形式与渗透变形类型
三、实际水力梯度的确定
常用方法有: ❖ 水力学方法:计算及图解—— ❖ 模型模拟法—— ❖ 数值计算法——
理论计算法:
I 逸平=
H1 H2
2T1 2b
K1 T1 K 2 T2
I 水平
H3 H4 2b
第四节 渗透变形的防治
一、防治原则
1.改变渗流的水动力条件,减少动水 压力即降低水力梯度 2.改变土体结构,提高抗渗能力
二、防治措施
1.垂直截渗:防渗帷幕 2.铺盖 3.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4.反滤盖重 5.物理、化学方法改造
冻结、电动硅化、灌浆(化学浆液)
基坑
•反滤层的设计与施工
在导渗沟、贴坡反滤、减压沟、减压井等的设计中均有反 滤层的设计问题,为此专门进行讨论。
D dP I
dw dl
水下重量dQ=dW-dF=(sat- )·g·dl·dw =’ ·g·dl· dw
当dp=dQ时,单元体处于临界悬浮状态,即将 发生流土。 此时渗流的水力梯度为临界水力梯度Icr ——土 的抗渗强度。 则有: dw ·dh ·g= ’ ·g·dl· dw
dh/dl= ’ / Icr=dh/dl= ’ /
根据渗透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关系,可将管涌 分为垂直管涌和水平管涌。
• 当粗、细粒土层互 相叠置时,在它们 接触面上的渗流作 用下所发生的管涌, 称接触管涌。按渗 流方向与接触面的 关系,亦可分为垂 直接触管涌和平行 接触管涌。
2. 流土:在渗透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 生移动的现象,称流土或流沙。常发生于均质 砂土层和亚砂土层中。流土的危害性较管涌大, 它可使土体完全丧失强度。
(五) 砂砾料反滤层的设计与施工
1.反滤料的选择 对于被保护土的第一层反滤料,建议用下列方法确定;
D15/d85≤4~5 D15/d15≥5
式中:D15为过筛重量占15%时的反滤料粒径,d85为过筛重量占85%时的 被保护土的颗粒直径;d15为过筛重量占15%时的被保护土的颗粒粒径。
当选择第二、三层反滤料时,可同样按以上方法确定。 但选择第二层反滤时第一层反滤为被保护土,选择第三层 反滤时第二层反滤为被保护土。
1.潜蚀:在渗流作用下,单 个细颗粒沿土体骨架中的孔 道发生移动带走的现象,又 称潜蚀。 根据渗透方向与重力方向的 关系:
垂直管涌 水平管涌
管涌分类
• 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
机械潜蚀:指渗流的机械冲刷力把细小的 土颗粒携走,而较大颗粒仍留在原处。 化学潜蚀:当土中含有可溶盐类的颗粒或 胶结物时,水流溶蚀了它们,使土的结构 变松,孔隙度增大,水流的渗流能力加强, 这就是化学潜蚀。
(一)反滤层的用途
反滤层是排水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滤土排水,防 止渗流逸出处遭受渗透破坏以及渗流造成的表面水流冲刷。对 有承压水的地层还起压重作用。
(二)对反滤层的要求
1.透水性应大于被保护土,并能将渗透水流通畅排出; 2.使被保护的土层不发生渗透变形; 3.不致被细颗粒淤塞失效;
(三) 反滤层的类型
潜蚀和流土是可以转化的,潜蚀的发展、 演化,往往可以转化为流土。
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渗透变形的基本特条件:渗流的动水压力大 于岩土的抗渗强度。
一、渗流的动水压力及临界水力梯度 流入:pA= h1 wg dw 流出:pB= h2 wg dw 渗透压力:dP=pA-pB=dww ·dh ·g
动水压力(D):单位体积土层所受的渗透压力
土体结构包括了土中粗细颗粒直径比例、细粒物质含量、 土的级配等。
1.粗细颗粒直径比例
细粒从空隙中流动最优比例:d0/d >= 8 天然无粘性土 n=0.395 D/ d0 =2.5 D/d >= 20 有利于管涌
d0 :孔隙直径 d:细颗粒直径 D:粗颗粒直径
土体的排列方式决定着D / d0 的值: 当排列疏松时, D / d0 减小, D/d 减小,有利于渗透变形 当排列密实时, D / d0 增大, D/d 增大,不利于渗透变形
第七章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提要
• 概述 •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 渗透变形的预测 • 渗透变形的防治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渗透变形:在岩土体空隙中运动的地下水叫做 渗流,它对岩土体作用的力叫做渗透力,当渗 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体中一些颗粒甚至整 体就会发生移动而被渗流携走,从而引起岩土 的结构变松,强度降低,甚至整体发生破坏。 这种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现象,称之为渗透变 形或渗透破坏。
图A Ⅰ型反滤
图B Ⅱ型反滤
(四) 反滤层的设计内容
反滤层的设计可分为保护无粘性土和保护粘性土两大类,设 计内容有:
1.确定反滤层的类型; 2.根据滤土准则,确定反滤层的级配或选择土工织物产品。 并据以选择宜于作反滤层的天然料场或确定人工筛选的任务。 3.对砂砾反滤料确定反滤层的厚度和层数; 4.鉴定反滤料的透水性,对土工织物反滤层还应鉴定淤堵 性; 5.有纵向渗流时,鉴定沿反滤层和被保护土层接触面的冲 刷稳定性。
二、研究意义
基坑降水 抽水井
堤 岸
1998年长江洪水险情以渗流险情最为普遍,沿长江6000余 处险情中就有400余处属渗流险情。其中管涌被视为险中之险。
一般来说,长江中下 游平原冲积地层,上面是粘性土;往 下是粉砂、细砂等,砂层间也有粘性土夹层的,再往下则是砂 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在河床中露头与河水相通。 在汛期高水 位时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压力损失很小,堤内数百米范围内 粘土层下面仍承受很大的水压力,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 土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 情况下),从而发生管涌。
沟谷切割等改变了渗流的补给、渗流的长度、 出口条件等
五、 工程因素
施工等破坏了表层具有防渗作用的弱透水 层。
第三节 渗透变形的预测
预测步骤
1.根据土体类型和性质,判定是否容易发生渗透变形及变 形的类型
2.确定土体中各点的实际水力梯度 3.确定相对于该土体的临界水力梯度和允许水力梯度 4.判定渗透变形的可能性及其范围
式中:H
3、H
为上、下游坝脚处下层的测压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