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合集下载

渐进式改革的名词解释

渐进式改革的名词解释

渐进式改革的名词解释渐进式改革是指以逐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旨在解决社会、经济或制度方面的问题,并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

这种改革方式强调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社会和谐,与剧烈、突然的改革相对应。

渐进式改革注重渐进步骤、协商合作和逐渐达成共识。

渐进式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小步骤来实现大改变。

与突然改革相比,渐进式改革更具可行性和可预测性。

它考虑到了社会和经济的复杂性,尽可能减少冲击和不确定性,使改革得以稳定推进。

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渐进式改革有助于减少冲突和撕裂。

通过渐进式改革,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可以得到听取,并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妥善考虑。

这种方式鼓励参与,凝聚共识,并最终达到改革目标。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包容性。

它意味着改革的利益应该覆盖整个社会,特别是最弱势群体。

通过重视社会公正、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渐进式改革可以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渐进式改革强调科学性和实证研究。

在制定改革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经济的现实情况,并依据数据和经验证据作出决策。

渐进式改革关注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而不仅仅满足眼前的结果。

一个成功的渐进式改革需要强调合作与合理的权衡。

各利益相关方应该参与改革进程,而不仅仅是政府或特定群体的决策。

在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方可能会有冲突和分歧,但通过协商和妥协,可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和谐。

在现实中,渐进式改革可能会面临挑战和困难。

某些人可能对改革的速度和方向不满意,而其他人则可能担心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

然而,通过充分沟通和平衡各种观点,渐进式改革可以取得成功。

总之,渐进式改革是一种以稳定、渐进和包容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发展的方法。

它强调科学性、合作性和可持续性,旨在实现整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渐进式改革可以不断推进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渐进式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佳道路

渐进式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佳道路

渐进式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佳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然而,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改善,普通大众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意识也不断增长,这就迫使中国需要在政治和社会改革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因而,近几年,不论是知识精英还是普通大众都开始讨论中国的深层改革问题,也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意见,但是那种道路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呢?十八大的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即“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十八大报告是集中了我党最先进的思想而形成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

一方面,要坚持改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中国要实现真正发展只能依靠改革”。

另一方面,改革不能盲目行动,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要实行渐进式改革,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充分证明的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中国必须要走渐进式改革的道路,才能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必须坚持改革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当生产力发展后,如果不相应的改变生产关系,就会产生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后果。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发展取得很大进展以后,如果不相应的进行改革,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以前的发展成果也会消失,所以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

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1、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在经济方面,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获得高速增长,其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放政策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如今商品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机制也已基本形成。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及其意义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及其意义

2018年1月中州学刊Jan.,2018第1期(总第253期)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No.1ʌ当代政治ɔ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及其意义∗武㊀鹏摘㊀要: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相较于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在与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鲜明的中国特色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用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进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㊁理论自信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参考㊂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渐进式改革;中国特色中图分类号:D61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1-0014-06㊀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迄今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㊂其间,无论国内外局势如何风云变幻,我们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不迷信,不盲从,从而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方式方法和经验策略㊂这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逐渐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打破了自东欧剧变以来西方 自由民主 模式的终极神话,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供了一套新的㊁富有吸引力的模式选择㊂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色及其成功实践的国内㊁国际意义加以归纳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广泛深入地理解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㊂一㊁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道路:激进与渐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欧亚大陆上相继诞生了12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㊂起初,这一体制加快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战后恢复进程,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㊂但是历经10年左右的实践后,其也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高㊁生活用品供应偏紧㊁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等㊂为此,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对原有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试图有限度地引入市场的调节作用㊂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始终未能达致合意的效果㊂历经了长期探索后, 建立市场经济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绝大多数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步入了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㊂这一进程涉及了30个国家,覆盖了全球近30%的人口,堪称20世纪规模最为宏大㊁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浪潮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的发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以我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即在不骤然打破原有体制的基础上,通过逐渐引入㊁培育市场经济因素,以最终完成经济体制的转型,这常被称为 中国模式 ;另一种方式是以俄罗斯等多数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即在尽可能短的收稿日期:2017-12-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16ZDA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以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研究 (14AJL007)㊂作者简介:武鹏,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北京㊀100836)㊂41时间内,通过同时推进产权私有化㊁契约自由和宏观经济紧缩,一步到位地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型,这常被称为 休克疗法 ㊂各个国家无论选择何种改革方式,其目的都是要摆脱经济困境,实现繁荣富裕㊂那么,从这一点出发来审视改革的效果,渐进式改革要明显优于激进式改革㊂借助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我们对此可以获得一些直观的认识㊂自20世纪90年代至2015年,中国以10%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中国奇迹 ,仿照中国模式进行渐进式改革的越南,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也达到了6.8%的较快水平㊂相比之下,以新自由主义的 华盛顿共识 作为理论指导,选择走激进式改革道路的东欧各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多不到2%,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欧㊁美㊁日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㊂其中,表现最好的波兰也只是达到了3.7%,表现最差的乌克兰甚至未能恢复至改革前的水平,俄罗斯则仅达到0.5%㊂两种改革方式的成效呈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以至于很多顽固的自由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激进式改革是失败的㊂事实上,激进式改革给当事国带来的创伤还远不止经济增长数据所呈现的那么简单,部分负面影响甚至持续至今㊂第一, 休克疗法 所引发的突如其来的经济社会秩序大混乱,给当事国的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㊂即使是在号称激进式改革 优等生 的波兰, 休克疗法 也曾导致了1990年到1991年工业品产值下降40%,GDP下降近20%,失业率从0%蹿升到1994年春的17%,1990年末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0%,并且到1991年底还处在70%的高水平上,1992年的财政赤字超过GDP的6%㊂与此同时,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贫困不断蔓延,企业间的拖欠不断上升,大量的养老金补偿没有得到支付,银行资产组合中的坏账在增加,黑市经济和逃税行为横行并且日益泛滥(科勒德克,1999)㊂有鉴于此,曾亲身经历了激进式改革的波兰前副总理和财政部长科勒德克将 休克疗法 讥讽为 没有疗法的休克 (科勒德克,1999)㊂第二,激进式改革导致多个当事国的民族资本被西方国家剥夺控制,曾经较为发达的㊁独立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科技㊁金融等领域的国家核心竞争力丧失殆尽㊂这在波兰㊁捷克㊁斯洛伐克㊁爱沙尼亚等经济较发达的东欧国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㊂如美籍波兰裔学者波兹南斯基(2004)提供的资料显示:2000年,西方资本在工业和银行业中的比重,波兰为40%和75%,捷克为35%和65%,爱沙尼亚为60%和80%㊂私有化过程中,波兰的工厂和银行资产被仅以相当于其实际市场价值10%或20%的价格卖了出去,多年累积起来的资本约有90%左右蒙受损失,成为主要来自西欧国家的买主们的利润㊂最后,激进式改革过程中,俄罗斯㊁乌克兰等国的民族资本虽然避免了被西方剥夺,但却集中到了国内寡头的手中㊂据统计,俄罗斯500家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大型国有企业,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只卖了72亿美元,许多大型企业的售价仅相当于西欧一个中型面包作坊的价格(金雪军和杨晓兰,2002)㊂在财富分配高度不公的同时,强大的寡头利益集团还与政客相互利用㊁相互勾结,从而严重恶化了国家治理能力,加剧了政治腐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㊂典型的如乌克兰,经济寡头化导致了寻租泛滥,政治成了大资本控制的 提线木偶 (张弘,2016)㊂寡头及其政治代理人之间的竞争乃至争斗,极大地恶化了政治稳定,割裂了国家认同,成为近年来该国内乱分裂的重要诱因㊂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实践与弊端丛生的激进式改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赞许㊂2004年5月,英国著名智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㊁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㊃库珀的一篇调查报告㊂该报告在否定 华盛顿共识 的同时,通过总结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 北京共识 ,并指出,中国模式不仅适合于中国,同时也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仍有少数激进式改革的支持者在极力地为其失败进行辩护,力图将以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归于某些特殊的客观条件,进而弱化乃至否定改革方式与改革绩效之间的关联㊂其最主要的辩护理由包括两点:一是中国在转轨之初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低于苏联解体前的苏东各国,那么,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推论,其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较小,更易于吸收前沿国家的技术外溢,进而其经济增速快于大多采用了激进式改革方式的苏联解体51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及其意义前的苏东各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能将两者间转轨绩效的差异过多地归于转轨方式的选择㊂二是与苏联解体前的苏东各国不同的是,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中包括典型的城乡分割特征,体制改革后劳动力在城乡部门间进行再配置将会显著提升社会的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无非是发展经济学早已阐述了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经济增长而已(Sachs&Woo,1994;Sachset.al,1994)㊂然而,通过对比各国(或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述两点辩护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㊂新自由主义者实际上是在用另一种经不起实践推敲的理论观点为自身经不起实践推敲的理论观点来辩解㊂进一步来讲,对这些辩驳的分析,恰恰印证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实践检验是十分成功的,具体来看有下面几点㊂第一,二战后除了 亚洲四小龙 外没有任何一个后发国家或地区成功跃升为发达国家,国家或地区间贫富差距的固化㊁扩大而非收敛,才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常态㊂如Pritcherr(1997)的研究显示,1870 1990年世界上最贫穷国家和最富裕国家生活水平的差距扩大了5倍;Maddison(2001)的研究显示,1950 1998年最富裕国家和最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扩大了1.75倍㊂收敛的证据即使存在,也主要是来自于发达国家之间或其内部各区域之间,这意味着实践中的收敛是有条件的,呈现出 富国俱乐部 的特征㊂作为新古典增长理论创立者的索洛便曾指出,美国各州之间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之间可能呈现经济趋同,但更大范围内则没有趋同的趋势(Solow,2009)㊂第二,在转轨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也并未呈现出收敛特征,即使是条件禀赋更为相近的苏东各国,其经济发展总体上仍维持乃至强化了改革之初的差异格局㊂如Rapacki&Próchniak(2009)对1990 2005年苏东27个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不仅未呈现出显著的收敛特征,甚至还表现出了发散性;侯铁建和王威(2013)对1991 2011年苏东27个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受制于经济转轨各国初始禀赋条件的差异和不同路径选择,其相互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这一差异目前依旧存在,甚至有所扩大㊂第三,二元经济结构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并非中国所特有,但只有中国等极少数发展中国家跳出了贫困陷阱,实现了经济的赶超式发展㊂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式发展的充分条件,甚至很多时候它可能只是作为经济不发达的一种结果而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因而出现的㊂二是二元经济结构至多只能解释发展中国家所普遍能够达到的经济增长水平,而无法解释高速增长的部分;或者说,二元经济结构只能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一般性的经济增长,但要用来解释中国这般的奇迹式增长则是明显不够的㊂综上所述,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古典主义的二元经济增长理论①,都无法从实践上否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功㊂相较于经济缓慢增长的乃至陷入了转型陷阱和贫困陷阱的大多数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顺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同时还从低收入国家快速跃升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即成功地完成了 双重过渡 ②㊂正是在这种 万马齐喑,一马当先 的事实基础上, 北京共识 成功取代了 华盛顿共识 , 中国模式 成了经济体制改革和赶超式发展的世界性范本㊂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色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在国民经济基础差㊁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度不均,同时又缺乏理论和经验指导的背景下起步,不断克服国内外一系列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成功道路㊂其在与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鲜明的特色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㊂第一,先易后难,从薄弱环节打开突破口㊂由于渐进式改革没有骤然打破原有的利益关联格局,为尽快开辟局面,需要从利益关联少㊁改革阻力小的环节率先入手㊂比如,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然后再推进至城市部门㊂一方面,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㊁户籍分割制度使广大农民在旧体制中获益最少,被 挖得太苦 ;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过剩㊁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导致农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过低,生活普遍较为穷困㊂这使得农村内部积聚了强烈的改革愿望,农村和农业改革所面临的助力要远大于阻力,改革易于得到施行㊂农村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增强了城市部门全面改革的信心,为城乡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打下了61中州学刊2018年第1期基础,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扩展㊂第二,先试验,后推广,由点到面逐步展开㊂这种俗称为 摸着石头过河 的做法,一方面降低了改革中的学习成本和适应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个别决策的失误演化成系统性㊁颠覆性的重大错误㊂典型的例子如我国对外开放在空间范围上的逐次推进㊂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先在南方的深圳㊁珠海㊁汕头㊁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增加了天津㊁大连㊁秦皇岛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同时还将经济开放区扩展为珠江三角洲㊁长江三角洲㊁胶东半岛㊁辽东半岛等片状区域;20世纪90年代初进一步将对外开放的空间范围扩展到内陆和边境口岸城市㊂近几年来的自贸区建设也充分彰显了这一特色㊂2013年,我国率先成立了上海自贸区;2015年,在东部沿海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天津㊁广东㊁福建三个自贸区;2016年,新批准的辽宁㊁浙江㊁河南㊁湖北㊁四川㊁重庆㊁陕西等7个自贸区,在分布范围上从东部地区逐渐拓展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逐渐覆盖了全国四大区域板块㊂第三,增量改革先行,带动存量改革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资源配置体制和利益分配格局,具有极强的刚性结构,推动其改革的难度很大㊂为此,我国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基本没有触动国有经济的产权基础,而是采取一些修补的办法来暂时维持其运转,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㊂与此同时,将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增量上来,允许并鼓励私有经济和乡镇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逐渐引入市场调节作用㊂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国有经济和市场力量逐渐壮大,与国有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㊂此时,一方面,国有经济面临着非国有经济愈益紧迫的外在竞争压力,改革开始形成倒逼机制;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对国有经济改革的物质补偿能力,稀释了改革成本㊂最终,国有经济改革的阻力被层层弱化,市场化改革得以在全社会范围内顺利推进㊂第四,兼顾改革㊁发展与稳定,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㊂首先,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改革都是以发展为最终目标和根本出发点的㊂其次,要实现发展与改革的目标,需要长期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我们开拓一切事业的根本前提㊂最后,改革是促进发展㊁保持稳定的根本动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都离不开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㊂简明言之,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㊂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非常注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实现了改革的力度㊁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有机统一㊂第五,绕开争论抓紧干,先干再说不怕错㊂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极强的紧迫感,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曾说: 中国穷了几千年了,是时候了,不能等了㊂ 我们耽误了几十年,不耽误这几十年,现在的面貌就完全不同,再耽误不得了㊂ ③然而,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差异,观念转变有先后,改革积极性有高低,加之体制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将大家意见统一起来的难度非常之大,迁延不决地争论在所难免㊂对此,绕开争论,抓紧时间推进改革与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要争取时间干,不要争论,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㊂④进一步地,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克服一个 怕 字,要有勇气,大胆地试,大胆地闯㊂⑤毕竟,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参考书,没有活案例, 摸着石头过河 的过程中,蹚错一步,在所难免㊂如果因为怕犯错误㊁怕担责任而畏葸不前,靠 不干事 来保障 不出事 ,则难免会得不偿失,最终耽误改革进程㊂为此,只要出发点契合 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中国的改革事业对先行先试者一贯秉承 允许犯错㊁宽容失败 的态度㊂四、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实践的意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落后生产力条件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㊂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㊁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改革的 中国模式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㊂第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用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㊂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了重大挫折,陷入了低潮期㊂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借机放言社会主义的失败,妄谈共产主义的 历史终结 ㊂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刻,中国顶住了压力,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改革来逐渐引导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打开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用事实回击了西方反动势力的猖狂攻击㊂中国模式的实践证明,所谓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苏联斯大林式计划71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及其意义经济体制的失败,只要找对方向走对路,社会主义必定能够重新焕发勃勃的生机和活力㊂如今的中国,犹如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灯塔,照亮着社会主义的光辉前途,引导并鼓舞着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继续追求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㊂第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极大地增进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㊁理论自信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令中国人民怀着前所未有的信心踏上了国家富强㊁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征程㊂近现代的中国曾饱受侵略与压迫,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民族自信心,使部分人滋生崇洋媚外的心理㊂然而,正是由于国家身处逆境,激励了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地探索国家富强㊁民族复兴的道路㊂在经历了洋务运动㊁戊戌变法㊁辛亥革命和 苏式 计划经济等一系列尝试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终于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正确的道路,用不到4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文化影响力迅速扩大,彻底改变了积贫积弱的旧面貌㊂改革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凝聚了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围绕国家富强㊁民族复兴的目标形成了空前团结的大好局面㊂第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㊂然而在改革之前,我们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将社会主义教条地理解为计划经济,将资源配置的手段等同于社会性质,未能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了不少弯路,耽误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㊂有鉴于此,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始终注重解放思想,结合中国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㊁厘清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㊁做出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㊁提出了 三个有利于 的判断标准等㊂伴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推进,继邓小平理论之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㊁科学发展观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成果相继问世,持续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强化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导㊂第四,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参考, 中国模式 逐渐成为推动经济起飞与实现现代化的学习样板㊂二战后,除了 亚洲四小龙 没有任何一个后发国家或地区能够成功跻身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行列,经济赶超和实现现代化成了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㊂面对如何快速提升人类福祉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难题,全世界都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㊂对此,西方国家开出的所谓 自由民主 的药方,不仅没有成功地指引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反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分裂和动荡,让那里的人民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之中,像近来的叙利亚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例子㊂目前,除了越南等体制转轨国家外,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学习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中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㊂例如,近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星 埃塞俄比亚,从政府到民间都在积极㊁认真地学习 中国模式 , 改革开放 经济开发区 五年计划 等中国概念㊁中国符号被大量吸收进其国家发展战略中㊂相应地,埃塞俄比亚经济在最近的10年里保持了11%的高速增长,摘下了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国家的桂冠㊂⑥放眼当今世界,中国模式正在逐渐取代西方国家宣扬的资本主义 自由民主 模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选择㊂注释①古典主义范式是指边际革命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劳动力市场假定为实际工资为生存工资和劳动力无限供给㊂尽管刘易斯的论文中大量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但按照刘易斯自己的说法,他的文章仍是建立在古典框架上的㊂参见邵晓㊁任保平:‘古典主义范式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述评“,‘福建论坛“2009年第6期㊂此后,刘易斯模型经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发展,形成了古典主义框架下分析二元经济发展的经典模型:刘易斯 费景汉 拉尼斯模型㊂② 双重过渡 的概念最早由陈宗胜在1995年提出㊂③上述讲话内容未收入‘邓小平文选“第3卷㊁‘邓小平年谱(1975 1997)“和‘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 1997)“,参见中央电视台㊁中央文献研究室于1997年联合摄制的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第12集㊂④参见‘在武昌㊁深圳㊁珠海㊁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 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㊂⑤参见‘视察上海时的谈话“(1991年1月28日 2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7页㊂⑥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分国家或地区2004 2015年GDP增长率数据计算得出㊂81中州学刊2018年第1期。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

例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治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减轻新阶段的发展性压力,需要进一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

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1 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改革阻力将随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增强渐进式改革以传统计划体制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实行由易到难、逐步过渡的策略。

这种改革方式并不马上触及经济体制的难点问题,并不立即破坏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制度变迁对经济的推动也使绝大多数人得到了实惠,这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使改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改革的风险。

同时,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政府也容易控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能够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并校正自己的行为方式,为改革的不断深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使中国改革得以稳步持续推进。

然而,对改革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的刻意回避,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能够自动得到解决。

恰恰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难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而不是像许多人理解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容易解决。

因为非常明显,改革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个在量上不断累积的过程;同时,在产生这些问题的领域中,有可能成为改革对象的经济主体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找到了许许多多应对改革的对策。

事实上,由于这些领域通常就是传统体制的“堡垒”,相关人员是传统体制的受益者,改革导致的利益损失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并促使他们接近或已经达成公开与不公开的利益同盟。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基本特征与成功原因分析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基本特征与成功原因分析

是特 殊 的经 济 结 构 、 治 结构 和历 史文 化 传 统 以 及改 革 路 线 的产 物 。实 践证 明 , 政 中国 渐进 式 经 济改 革 道路 是 正确 的选 择 。 中 国渐 进式 经 济改 革 的成 功 既 让 国人 瞩 目也得 到 了世界 的普遍 认 同。 关键词: 渐进 式经 济 改革 ; 基本 特 征 ; 功 原 因 成 中图 分类 号 : 1 03 F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0 7 3 5 {0 9 0 - ) - 4 10 - 5 8 2 0 }2-  ̄ - ( R 0
No2 .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基本特征与成功原因分析
勒 系琳
( 江西科技 师 范学院 , 江西 南昌 3 0 1 ) 30 3
摘 要 : 国的渐 进 式经 济 改 革道 路 是 中 国社 会 主 义 现代 历 史 进 程 的必 然 选 择 , 中 1 ) 自己创 造 的结 果 , 中 是 5 , 1
显 著 的变化 , 不是 渐进 过程 的中 断 。 而是 处 在 渐进 过程之 中 。 这就决定 了我国改革 的渐 进性特 点 。 中 国的国情 决定 了改革的渐进 性 。邓 小 平认 为 ,
条件相 联系 .我们 的改 革不可 能完全按照 现代化 市 场经 济的要求 , 一步到位 , 一举做 到。规范化 的控 制 和管理 , 只能逐 步深化 , 渐走 向更高 层次。 以说 , 逐 所 建 立起社会 主义市场经 济的新 体制 .也需要 一个 长


中 国 改 革 走 渐 进 式 发 展 道 路 是 历 史 的 必 然
观念 .建立适应 社会化 大生产 和社会 主义市 场经 济
发展要 求的新 观念 ,是贯 穿整个改 革过程 的一 项长 期任务 。 改 革 的根 本 目的是解放 生产 力 、 发展生 产力 , 中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4、先做后说
首先,“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其次,不搞强迫,不搞运动。 最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总之,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显著特点和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因。一方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 制,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部类的流转而优化资源 配置;另一方面又使无自生能力的企业在体制转型过程中 继续得到保护不致崩溃。



观点:过分强调“渐进式改革”,会陷入“转型 陷阱” 1 、渐进式改革是一种妥协式改革,造就了一批 利益集团 清华大学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称,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渐进式改革的优势, 但现在看,一个渐进式改革的国家陷入转型陷阱 的危险会大大增加。”所谓“转型陷阱”,是指 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 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 定型化。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1、俄罗斯“休克疗法”失败 俄罗斯于1992年开始实行所谓的“休克疗 法”:即通过短期阵痛乃至“休克”,迅 速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实现向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轨道的转变。 “休克疗法”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连续6年 的负增长,1998年的GDP比1980年缩水 了70%;社会动荡不安,甚至 出现炮轰议会大厦、 取消宪法的流血事件。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2、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 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 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 。 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 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 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 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 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doc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doc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中国与俄罗斯比较引言:在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进的过度方式,例如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一种则是渐进的过度改革如中国。

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模式以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为主要代表。

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惨遭失败,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一片混乱。

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却成绩斐然,这也导致了对激进改革的否定。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有待完善,又引发了对两种改革的讨论和比较。

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差别。

关键字: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中国俄罗斯一、中国与俄罗斯两种不同改革模式实施阶段上的区别1.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1)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其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2)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伴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的推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化的起始阶段或者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其本上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格局未变的态势下展开的,市场发育刚刚开始因此基本上是“体制外”展开。

第二阶段是市场化的展开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化已经进入“体制内”,市场体制框架开始显现,市场的力量和计划的力量开始抗衡,突出表现在“双轨制”并存的体制模式上。

第三阶段是市场化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进程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是进入了纵深的推进阶段,正向着成熟阶段迈进。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从低成本到高成本的改革推进方法,采取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改革成本,使改革的进程可持续。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慢慢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硕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发了人们日趋普遍的关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可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口纷纭,熟悉相距甚远。

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切产生踊跃的作用。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慢慢和局部的制度调整,聚沙成塔,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进程中维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加。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但这一经验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是不是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战略具有价值,既需要进行深切的理论探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

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做法来熟悉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和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非清楚。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要求人们依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斗胆试、斗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更正。

此刻回过头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贯穿于整个中国改革进程的重要思想,也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依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

建国以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虽然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已经不能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需对其进行改革。

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的,坚定的。

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成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富民强国。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以下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1、先农村后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归功于农民的创造精神。

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

2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3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时期。

前两阶段的改革成本较低且有明显的收益,既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的非农化又主要是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主要由乡镇企业吸纳。

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综合改革时期。

2005年28个省、市、区不再征收农业税,同年底通过废止征收农业税的法令。

目前我们处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

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

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

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

2、先试点后推广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改革是有风险的。

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价格改革首先从基本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开始突破,然后逐步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明龙2100202043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就各国的改革而言都是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所以从改革的动因、方向及目标上看,两种改革方式并没有大的差别。

一、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定义激进式改革理论,也称之为大爆炸式改革或休克疗法,特指主要以狭义新自由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为其理论基础,主张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实行的,以迅速私有化、自由化、稳定化为手段,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秩序为归属的一整套体系。

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快速进行新制度的构建工作,采取了彻底打破旧有的制度框架而一次性地建立新制度框架的方式。

该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与拥护者包括萨克斯、里普顿、布兰查德、科尔内、克鲁格曼、叶利钦、盖达尔、丘拜斯、巴尔采罗维奇、克劳斯等人。

激进理论曾被用于改革已经处于计划经济困境中的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秩序。

渐进式改革理论,采取先易后难, 先表层后里层的改革路径,在旧有制度的框架内渐进、逐步地对旧体制进行制度创新。

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新制度的组成部分不断地把旧制度的组成部分给置换出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新旧两种制度处于一种并存及此消彼长的状态中, 直至最终建立起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新制度框架。

主张分阶段进行,逐步到位,如价格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实行了双轨价格,在放松管制和经济控制上也是逐步进行,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推进,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进行,其指导思想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政治改革采用的就是渐进式改革。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区别1.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许多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一个危险的雷区。

中国渐进式改革

中国渐进式改革

四、渐进式改革的正负作用
1、渐进式改革的消极影响
进式改革道路也产生了近年来中国经济中的许多 消极现象。 消极现象。 第一,渐进式改革产生了两种不完善的体制, 第一,渐进式改革产生了两种不完善的体制,削 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整个经济运行还 带有“治乱循环”怪圈的特征。 带有“治乱循环”怪圈的特征。 第二,渐进式改革使不同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 第二,渐进式改革使不同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 政策倾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别, 政策倾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别,加大了已有的 地区差距。 地区差距。 第三,新旧体制并存滋生了寻租等腐败行为, 第三,新旧体制并存滋生了寻租等腐败行为,引 起了广大群众的严重不满, 起了广大群众的严重不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改革的进程。 改革的进程。
第一阶段 以农村为重点的改革蓬勃发展阶段
1978—1991
2、城市经济体制玫革的初步尝试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二)以调为主,逐步地改革价格结构 以调为主, (三)逐步恢复集体经济的自主性,大力发展新型的 逐步恢复集体经济的自主性, 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 (四)改革城市流通体制,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改革城市流通体制, (五)逐步实行对外开放。 逐步实行对外开放。
三 邓小平渐进式改革策略的时代价值
一、邓小平以坚定的原则性为目标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二 、邓小平以经济体制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三、邓小平以政治体制为重点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四、渐进式改革的正负作用
1、渐进式改革的积极作用
渐进式改革道路从旧体制旁循宇渐进, 渐进式改革道路从旧体制旁循宇渐进, 逐步发育新体制, 逐步发育新体制,以旧体制支持新体制的成 长,避免了直接从旧体制中发育新体制的阻 新体制的成长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力:新体制的成长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为旧体制 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新体制还通过示范效应 和竞争效应促进了旧体制的改革。 和竞争效应促进了旧体制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体改革开放同步,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其影响,也推动着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规律性和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秩序性。

由于我国的改革不同于前苏联、东欧,他们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国体政体的根本改变,而我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所以我们是在原有基本社会制度、基本国体和政体基础上对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

这种模式的改革就必须以保持政治、社会的稳定有序为前提,所以秩序性就成为中国式改革的特殊规律性和成功的关键。

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1978~1988年10年间从扩权到承包,都是小步谨慎的改革;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中央历来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国民承受度。

2.探索性和求实性。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一场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探索是前无古人、无所参照的事业。

因而,被邓小平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既要达成“过河”的目的,又要把“摸石头”的探索性和求实性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我们必须在探索中谋求前进,在不断发展、拓宽我们的改革视野的同时,将改革的思路切实的落实到改革过程之中;第二,改革过程的每一步都要经过谨慎考虑才能实施,选择的改革方案要可靠、落实,措施的执行要“踩对”、“踩实”,所以改革的步伐要“踩稳”,稳重求进。

3.逐步深入性。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既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进行,又要一步一步深化改革。

在制定改革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把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要使改革事业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后一步要比前一步更接近最终目标。

为此,要处理好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1978~1992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拨改贷到承包制的渐进式探索性改革,其阶段性目标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一步步增加企业活力,是稳中求进,逐步深化,直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找到了能使企业彻底成为独立经营、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制度环境。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二、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区别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 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 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 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激进式改革又称为“休克疗法”或“俄罗 斯道路”,它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按总体改 革蓝图,推倒原有制度重新建立自由市场 制度的改革 。
四、渐进式改革的前景及启示

前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已经从起初 的“摸着石头过河”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 改革还是股份制,都是由基层发起、“自下而上” 式的改革。一项改革往往能够找到普遍受益点, “存量”动不了可以动“增量”。然而如今,各 方面、各层次的利益相互交织、盘根错节,改革 的“增量”和“存量”已然形成联动。今天的改 革,更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逐 渐成为一种共识。
四、渐进式改革的前景及启示



2 、既得利益团体阻碍改革深化,带来“转型陷 阱” 作为既得利益团体之一的垄断企业改革陷入了停 滞。自1998年组建企业集团以来,十多年来,石 油石化、电力、通讯、民航、远洋运输和矿业等 行业一直由垄断企业占据,而且有继续强化的趋 势。 而旨在打破垄断、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范围的 “新非公36条”,也因为各个既得利益部门的相 互推诿,成了一纸空文 。 新的制度由于缺乏强制手段,往往会选择“妥 协”,或者被旧制度“同化”,出现所谓“体制 复归”。


Biblioteka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历程:
1、先农村后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异 军突起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农村综合 改革时期 。 城市:1979年后以“简政放权”和“减税 让利”为基本思路,“以形成产品市场和 搞活企业为战略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 步展开,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二者的差别



1、激进式改革强调理性设计、强制变迁,而渐进式 改革则充分利用了自发性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基层单位 的创造精神,提倡大胆创新,大胆试验,摸着石头过 河。 2、激进式改革是对旧的利益结构的根本性改造,而 渐进式改革则不一步改变旧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 不首先触及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而是在不破坏正常 的经济秩序的前提下,逐步放松控制,由易到难,稳 步前进。 3、激进式改革强调整体推进,一步到位,而渐进式 改革则是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推进的战 略,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各个突破,分布推进。


6、激进式改革实行紧缩货币的宏观经济 政策,来管住货币放开价格,通过牺牲增 长来加快改革,而渐进式改革则兼顾改革 与发展,在经济改革中实行以经济稳定快 速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做大 国民收入的“蛋糕”,来减少改革的阻力。 7、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差别不仅 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政治和意 识形态方面。

4、激进式改革从体制内入手,推动国有经 济存量的私有化,而渐进式改革则是在国有 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体制外推动,以 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从发展非国有经济 与深化国有经济两方面入手来建立市场经济。 5、激进式改革以政治多元化为前提,而渐 进式改革则将经济的自由化与政治的多元化 相分离,经济发展优先,政治改革在后。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全局“渐进式”改革与局部“激 进式”改革的关系。 2、处理好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的关系。 3、处理好整体转变与分步推进的关系。 4、处理好市场配置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5、正确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 革的关系。
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

增量改革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 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 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 步缩小。 存量改革是指常态本身即在于“非帕累托 改进”,亦即,尽管其中的社会整体福利依然 增进,但存量改革的性质决定了在利益格局的 重新划分中,改革并不必然保证部分利益集团 利益增加的同时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并不必然 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问题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问题

浅析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一、引言中国渐进式改革是在承认传统体制的合理性的条件下,以市场化为根本目标而实行的逐步推进、双轨过渡的独特的制度变迁过程。

从1978年迄今,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就已经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

以下的几个方面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具有关键性意义:(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

经过20年的深入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独立的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

在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许多关键性部门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人们通常把制度变迁分为两种类型,即自上而下的强制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改革特征和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纯的强制性变迁,而在于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在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改革精神。

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事实和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经验表明:以高度社会化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组织和有调节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和自上而下的协调组织,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的适度干预是不可低估,自觉性和自发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三)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中国渐进式的改革的成功不是仅仅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取得的,而是实行了体制外推进和体制内改革相结合。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单纯从国有经济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会面临障碍,如企业难破产、政企难分离、社会负担过重等,而从体制外进行市场化则可以暂时绕过这些难题,减少改革的阻力。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过渡经济是指有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而形成的经
• • • • • • • •
(5)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 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实 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 (6)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在经济市场 化的同时,坚持政治上的稳定和相对集中,同时完善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多元化。 1、从调整发展战略起步,营造一个宽松的改革环境。 2、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第一推动力,改革从农村向 城市逐步推进。 3、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改革,改革开放从沿海向内地逐 步推进。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革有体 制外相体制内逐步推进。 5、先试验,后推广,从点和局部做起,逐渐推进 这些具体特点都是与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质和目标相联系 的,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
受益高的部门开始改革,先解决容易的问题,而把难题留 在后面,可以减少阻力,降低成本,有利于维持改革中稳 定与速度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政府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 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制性力 量推动改革,协调经济与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 题,防止社会过渡混乱和失控,从而可以按照社会理性的 要求选择比较有利的制度模式和改革路线。 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逐步转型方式(三部曲)

然后交由政府付诸实施

Hale Waihona Puke 渐进式转型的基本程序是:先放开搞活,后调整规 范 决策者提出改革的意愿,规定改革的领域和改革 的边界
在放开的领域形成盈利空间,激励民间创新的出

最后自上而下的进行规范、调整

渐进式转型的优势: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和降低转 型风险
•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先从改革成本低、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这种渐进式改革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深入研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主要特征和成功经验,对于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改革;渐进式;成功经验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几乎都会涉及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

“中国模式”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力量。

“中国模式”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在此笔者仅就“中国模式”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走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首先,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改革过程的渐进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封建主义存在了几千年,尽管中国已经彻底推翻封闭落后的封建制度,但其残余影响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很大阻力。

比如,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封建小农意识对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束缚;传统计划经济搞“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对以追求竞争、效率为主要内涵的市场经济规则的抵制。

这些保守思想、势力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速度,因此,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是始终贯穿整个中国改革历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次,我国进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开创性,无规律可循。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制度前提下,对一些具体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变革和优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历史意义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历史意义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历史意义怀远县委党校陈开麟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30年来中国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其成就令世人瞩目。

在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上,中国没有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没有谋求一步到位,而是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避免社会震动过大,在保持社会稳定条件下推进改革,使改革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约束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较好地处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平稳的经济转轨。

因此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研究就有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渐进式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强国之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决策是在改革初始条件下,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因而有着相当积极的历史意义。

改革之初,没有任何经验可以照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循序渐进,在逐步改革的过程中加以修改和完善,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另外我国经济改革也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渐进决策产生的必然。

中国改革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转型。

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或基本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形成的。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论文作者张宇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经验在于,它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因而,必然要在自发与自觉、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改革模式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但在这种改革方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改革的性质与改革的方式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和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过渡的方式而展开的,他们把改革定义为市场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考察两种改革模式之间在过渡方式上的差别。

例如,把激进与渐进归结为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前进、是整体推进还是单项突进、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是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改革的实质、特征、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

这些看法虽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过渡经济的某些重要特点,但似乎都难以真正揭示经济转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它们都回避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改革的性质和目标问题。

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改革目标的,离开了改革的目标与过程,改革的成本、收益和路线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

社会制度的变迁绝不像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在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寻求成本最小的改革路径问题,相反,它是在无数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过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主要特征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双重转型。

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完成的。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稳定与发展中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入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的、革命性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生产的停滞与下降。

这才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真正差别,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二、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从根本上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前途。

在苏东发生剧变之后,东欧的新自由主义者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市场社会主义的试验已经失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水火不容的,资本主义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这一点构成了激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

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证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不仅公有制经济中的乡镇经济、社团经济、合作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可以直接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在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财产关系和经营权益上的明显差别,因而也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联系,受市场机制的调节。

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取消了指令性计划,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具有了明确的经济利益,预算约束硬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个国有经济在改革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许多关键性部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虽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仍然是比较严重的,资产负债率过高、社会负担过重、产品结构落后、技术创新不足、经营管理不善、行为短期化、资本结构僵化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

社会主义经济具有自己特殊的目标和制度规定性,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公平、在更大的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实现社会自觉的有计划的发展等。

这些目标的实现既不能脱离开市场机制,又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

脱离开市场机制,不仅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应有的效率,而且也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而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把公有制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发的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则会使公有制、劳动的平等、社会的理性和社会主义的民主失去存在的基础。

因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一种有条件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使社会主义完全服从于市场经济,或者使市场经济完全失去自己的特点,而是把社会主义的目标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

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又必须超越自由主义思想的局限;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节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使社会主义的目标与市场机制的长处充分结合起来。

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制度经济学家们把制度变迁分为两种类型,即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

诱致性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或者说是自下而上;强制性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或者说是自上而下。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和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纯的强制性,而在于强制性与诱致性的结合,在自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表现在:改革的发动虽然是自上而下的,但这不过是对社会生活中早已存在的改革要求的一种承认;改革是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但各具体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改革措施、内容和步骤却各种各样;改革中提倡大胆创新、大胆试验,有意识地允许、特许或默许局部的“犯规”或“越轨”行为,并在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情况下加以普遍推广;个人、企业和其他基层单位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制度创新中发挥了空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美的设计、精确的计算和全面的规划,往往还没有形成就被实践抛到了后面,“摸着石头过河”却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使保守主义观点开始流行起来,按照保守主义的观点,人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且是以分散的、不完整的形式为许多个人所掌握,因而,只有自发的诱致性变迁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和知识,防止改革出现大的失误,而大规模的以理性设计为基础的整体变革却可能由于信息不足、不确定性和风险过大而陷入困境,变革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未意料到和极不希望出现的后果也就越多,并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严重错误或历史性灾难。

保守主义的这种理论值得人们重视,但事实是,中国改革的成功并不完全是自发秩序的产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法令主导着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政府的调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事实和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经验证明:虽然社会是复杂的,但并不是完全不可知的;社会的进化是有序的,但不是不可以干预的;以高度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组织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及自上而下的协调和组织,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政府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自觉性和自发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对于自发秩序的完全否定或过分崇拜,都不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事实。

四、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国外的许多学者把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差别概括为部分改革与整体改革的差别。

赞成激进式改革的学者们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整体,其要素不可能一个一个分步引入,只有在它的核心内容,如自由企业、自由价格、竞争的市场环境及宏观调控等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起作用,部分改革只能导致部分成功,只有全面的、整体性的改革才能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因而,他们主张一揽子改革,一步到位。

这种理论同时假定,市场化改革存在着一个最大速度,这种最大速度决定了改革的可能性边界,改革的速度愈接近这一边界,改革效率愈高,否则就是无效率的,因而主张尽快减少管制,推进经济自由化。

但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证明,这种理论是不能成立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也是在政府的整体协调下进行的,但这种整体协调是通过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等一个个局部性的变化实现的,不同部分之间在改革的进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形成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国有经济到国有经济、从增量到存量,最后实现经济体制整体转换的独特道路。

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方式是符合经济体制变化的内在逻辑的。

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改革的主客观条件也不一样,因而整体均衡推进的改革战略必然会面临巨大障碍,付出巨大的成本。

相反,先从那些改革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部门开始改革,阻力小而收益大,很容易取得实际效果。

例如,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承包制改革入手,绕开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核心部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产值,获得了巨大成功;企业改革首先从扩权让利入手,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引入了市场机制,解决了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收益。

同时,一些部门率先改革还可以产生连锁效应,为其他部门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条件,推动其他部门改革的深入。

例如,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和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动了城市的改革;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推动着国有经济的改革;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先行一步,带动了内地的改革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