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六章 土壤分类

合集下载

土壤类别划分

土壤类别划分

土壤类别划分土壤是地球表面的外壳中的一种天然物质,它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

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本文将根据土壤的类别,分别介绍沙质土壤、粘质土壤、壤质土壤和砂壤土壤。

一、沙质土壤沙质土壤是由颗粒直径在0.05-2mm之间的沙粒组成的土壤。

它的颗粒较大,排列紧密度较小,通气性和渗透性较好。

沙质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水分蒸发和渗漏,因此在干旱地区通常不适宜种植农作物。

沙质土壤的肥力较低,容易流失养分,所以需要加强施肥和保持水分,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适宜种植沙生植物,如仙人掌等。

二、粘质土壤粘质土壤是由直径小于0.002mm的粘粒组成的土壤。

粘质土壤颗粒较小,排列紧密度较大,因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肥力。

粘质土壤的通气性较差,容易产生积水和涝害,因此需要加强排水措施。

粘质土壤的肥力较高,养分流失较少,适宜种植农作物。

但粘质土壤容易粘结成块,不利于根系生长,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增加通气性和疏松度。

三、壤质土壤壤质土壤是由颗粒直径在0.002-0.05mm之间的壤粒组成的土壤。

壤质土壤是理想的农业土壤,它既具有沙质土壤的通气性和渗透性,又具有粘质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壤质土壤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土壤改良措施相对较少。

但壤质土壤在不同地区的性质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

四、砂壤土壤砂壤土壤是由颗粒直径在0.05-2mm之间的沙粒和壤粒组成的土壤。

砂壤土壤具有沙质土壤的通气性和渗透性,壤质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砂壤土壤适宜种植农作物,但需要加强施肥和保持水分。

砂壤土壤的土壤改良措施与壤质土壤相似,可通过增加有机质和改良土壤结构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土壤可以根据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沙质土壤适宜种植沙生植物,肥力较低,需加强施肥和保水措施。

粘质土壤保水性和肥力较好,但通气性较差,需加强排水措施。

壤质土壤是理想的农业土壤,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土壤改良措施相对较少。

第六章常见土壤类型简介ppt课件

第六章常见土壤类型简介ppt课件

5.2形成过程
(1)淋溶与粘化
在湿润气候下,易溶盐类均被淋失, 土体已无游离碳酸盐,胶体表面有 部分氢铝离子,酸性至微酸性。
原生矿物风化形成的次生铝硅酸盐粘 粒随土壤渗漏水下移并在心土层淀 积成粘化层,粘粒含量与表层之比 大于1.2,棕壤的粘化层是残积粘化 和淋溶淀积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粘粒形成和粘粒悬移中,铁锰 氧化物也发生微弱下移,使心 土层呈鲜艳棕色。
(2)与砖红壤的区别:砖红壤是 热带铁铝土,富铝化作用比红 壤强,风化度和酸性更强。
(3)与黄壤的区别: 黄壤比红 壤年平均气温低而潮湿,故水 化氧化铁和铁活化度高,黄色 或橙黄色,黏土矿物风化度低, 以蛭石为主,高岭石、水云母 次之,有较多的针铁矿、褐铁 矿,且有机质含量也较高。
3 黄壤
黄壤是亚热带暧热阴湿常绿阔叶林 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氧化 铁高度水化的土壤,黄化过程明 显,富铝化过程相对较弱,具有 枯枝落时层、暗色腐殖层和鲜黄 色富铁铝B铝层的湿暖铁铝土。
棕 壤 剖 面
5.4 基本理化性质
(1)土壤机械组成:片岩、花岗岩残积 物发育的质地粗,表层砂壤或壤质砂 土,中部为壤土;洪积物或黄土状母 质发育的表层为壤土,中部为粘壤土 或更粘,总之,淀积层比表层粘重。
(2)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处于硅铝化脱 钾阶段,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 主,半生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 北部水云母多些,南部棕壤高岭石多 些。
第一节 几种地带性土类简介
1 砖红壤
1.1 砖红壤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 下,发生强度富铝化和生物富集 过程,具有枯枝落叶层暗棕色表 层和砖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 性铁铝土。
1.2 地理分布
水平分布在北纬22o以南热带北缘, 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广西、 云南和台湾南部的部分地区。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土壤是由岩石和有机物、微生物等混合而成的自然物质,它是农业、林业、园艺、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资源。

土壤的分类和特点对于各种用途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土壤的分类根据其成分和性质,土壤可以分为三大类:砂壤、粘壤和壤土。

1. 砂壤:土壤中砂粒所占的比例超过75%的称之为砂壤,这种土壤通常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容易滤水和排水。

它的水分保持力较差,砂壤土壤的氮素和磷素等养分,因为不易被保存,所以需要经常施用肥料。

2. 粘壤:土壤中粘土所占比例高于35%的称之为粘壤,它的吸水保水性较好,透气性差。

通常质地黏腻,结成块状,不容易处理。

这种土壤可作为农作物的中性土,因为它容易保留水分和养分。

3. 壤土:土壤中粘粒和砂粒比例一般在35%至75%之间,称之为壤土,也被称为中性土。

这种土壤具有透水性和保水性的平衡,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含量较高,肥力较好,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此外,根据水域条件和化学性质,土壤还可以分为水生土壤、盐渍土壤、沙漠土壤、酸性土壤、钙质土壤等。

二、土壤的特点1. 物理特点:土壤的密度较小,针对不同育种方法,其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壤土有比较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保水力也较好。

粘土则具有很强的结团性,透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差。

2. 化学特点:土壤中常含有机质、金属元素、氧化物、氢离子等物质,具有很强的化学性质。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的化学成分特点进行施肥和种植。

3. 生物学特点:土壤中有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各种具有生物学活动的细菌、真菌、养分循环的死亡生物体等,它们对土壤生物学性质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4. 农业生产特点:土壤是农业生产基础,它的肥力、气候状况、水分管理等都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也不尽相同。

总之,土壤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基础资源,其分类和特点对于管理和利用充分非常必要,正确的土壤管理可以使农业、园艺、林业的产量更高,同时也可以减少土壤的污染和退化,保护环境。

土壤的种类PPT课件

土壤的种类PPT课件
13
壤土类土壤 25%
45%~49%
25%
1%~5%
50%
14
砂土类土壤
空气比 例显著 大于水 的比例
15
水比例 显著大
于空气 的比例
黏土类土壤
16
如何判断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
17
思考:
1.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 _壤_土_类_土壤,因为这种土壤 _通_气_、_透水_,_保_水_、_保_肥_。
6
7
你认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土壤更 适合于植物的生长?
8
哪种类型更有利于植物生长? 必须综合考虑土壤的通气性能和 保水性能。
设计一实验来说明我的观点
9
砂土类
土壤



黏土类

土壤




壤土类

土壤
的 水


10
实验现象
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最好。
实验结论
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 壤土类土壤。
11
土壤名称
• 2.最适合种植的土壤是( C )。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 3.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B )。 • A.褐土 B.黑土 C.黄土 D.冰沼土 • 4.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是( C )。 • A.褐土 B.冰沼土 C.荒漠土 D.红壤 • 5.为什么说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 6.看图中是什么类型的土壤,在我国它们主要分布
的什么地方?
37
实践活动
到不同的地方分别采集土壤 样品,给它们编上号,比较 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38
2019/11/7

土壤类型分类

土壤类型分类

土壤类型分类
土壤是由岩石和生物活动形成的杂屑混合体,在自然界中有不同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组成和形成历程,土壤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层土壤:基层土壤由岩石物质经过风化、改性和物理化学环境的作用,形成的未经植物和其他生物活动作用而改变的土壤。

(2)过渡土壤:过渡土壤是由植物或动物活动结合基层土壤而产生的土壤,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有机质。

(4)复合土壤:复合土壤是由岩石和有机质两部分组成的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均匀地分布在岩石结构中,是结构比较稳定的土壤。

(5)人工土壤:人工土壤是人类自古在耕地中经过施肥和改良而形成的土壤,其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均衡地含有多种养分,是可供农作物生长的佳土壤。

在以上几大类土壤基础上,按照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表面积和质地等指标,可以将土壤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1)泥炭土:泥炭土的特点是含有大量有机质(高达80%-90%)和比表面非常大,有良好的水保留能力和通气性,最大的特点是易碱化,属耗竭性土壤。

(2)黏土土:黏土土主要是由黏性粒、黏土组成的杂屑混合体,有机质含量较少(通常少于5%),具有良好的水分保持能力和肥力,但容易砂化和腐熟,是可育性土壤。

(3)沙土:沙土以砂土为主,具有高于或等于60%的砂粒比,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如果有恰当的留水量,则可以作为多年耕作的育质土壤。

(4)砂壤土:砂壤土以砂粒为主,总比表面大小在50%以上,有机质含量小(经常小于5%),水分保持能力强,特别适宜搭配有效缓冲剂施用,是富质而又耐旱的可耕土。

(5)壤土:壤土是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土壤,以黏土状结构组合而成,具有较高的质地和有机质含量,易碱化,但耐旱性较差,最适宜作粮食作物栽培。

土壤的种类-教学课件

土壤的种类-教学课件

2
和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3
盐碱度
过多的盐分和碱性对土壤和植物产生负 面影响。
土壤的生物特性
微生物
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在有机物分解、植物养分吸收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壤动物
土壤中的蚯蚓和昆虫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根系
植物的根系锚定土壤并吸收其中的水分和养分。
2
有机物分解
植物和动物的残骸在土壤中分解,释放营养物质。
3
水和气候作用
降雨、温度变化和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
生物活动
土壤中的微生物、蚯蚓和其他生物对土壤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常见土壤的分类
1 沙土
颗粒大,透水性好,但保水性差。
2 粘土
颗粒小,保水性好,但透水性差。
3 壤土
颗粒大小适中,保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是 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
4 石质土壤
含有大量石块,透水性和保水性较差,不利 于植物生长。
土壤的物理特性
质地
土壤颗粒的大小和组合,决定 了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结构
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影响土 壤的通气性和根系生长。
颜色
土壤颜色反映了其中有机质和 矿物质的含量。
土壤的化学特性
1
酸碱性
土壤的pH值影响其中的营养元素可供性
养分含量
土壤的农业意义
植物生长介质
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养分储存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可以储存植物所需的养分。
作物产量
土壤质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 量。
可持续农业

土壤学第六章

土壤学第六章

二郎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泥巴山
天全
泸淀 荥经
汉源
年均温(℃) 15.1
15.4
15.2
17.9
年降雨量(mm) 1735.5 639.8 1237.8 730.8
阴坡:冷、湿;
阳坡:干、热
二郎山东坡
二郎山西坡
泥巴山北坡
泥巴山南坡
(1)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影响水分的重新分配,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下水的活动情况。
① 较高的地形部位,土壤中的物质易遭淋失; ② 地形低洼处,土壤中的物质不易淋溶,腐殖质
(二)土壤的系统发育
土壤系统发育指土壤发生类型在漫长地质时期 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土壤既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同时也是整
个地表的一个自然要素。它是独立的而不是孤立的, 它与其它历史自然体一样,具有自已特殊的发生规 律,但这种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周围的
外在环境条件相互发生作用,辩证地发展着。
随着河谷地形的演化,在不同地形部位上, 可构成水成土(河漫滩)→ 半水成土(低级阶地) → 地带性土(高级阶地)的发生系列
(五)时间 1.土壤年龄
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生发育时间的长短, 通常把土壤年龄分为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1)绝对年龄
指该土壤在当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 育时算起迄今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年表示; (2)相对年龄
由东北往华南的森林植被和土壤的分布依次为:针 叶林(棕色针叶林土)→针阔混交林(暗棕壤)→落叶阔叶林 (棕壤)→落叶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常绿阔叶林(红壤、黄 壤、赤红壤)→雨林、季雨林(砖红壤)。
2.土壤动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参与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养分的转化。
(2)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 (3)土壤动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 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土壤的分类

土壤的分类
在土壤分类中,必须将耕种土壤和自然土壤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土壤类 型的划分,具体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力求揭示自然土 壤与耕种土壤在发生上的联系及其演变规律。
2)分类系统(1998) 现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从上之下共设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
层、土种和亚种等七级分类单元。其中,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 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 土种、亚种为低级(基层)分类单元(表)。
第5章
第六章 土壤的分类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第6章
第6章【土知壤识结分构类】
第一节 土壤分类概述
第 六 章
第二节 中国土壤分类




第一节国际土壤分类发展
第6章
【目的要求】
1. 了解土壤分类的一般原理、依据和方法。 2、掌握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的原则和依据以及分类方法;中
国土壤的系统分类方法。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3)土壤命名 连续命名法和分段命名法相结合 湿润淋溶土亚纲(亚纲-亚纲) 壤质厚层淋溶黑钙土(土类和亚类)
4)土壤发生分类的不足(掌握) ① 建立在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相统一的理论推理基础上,
主观性强,容易造成土壤分类错误。如白浆化过程和灰化过程混 淆,误将白浆土划分为灰化土。 ② 过分强调生物、气候等地带性因素,忽视时间、地表侵蚀等作用, 易将“顶级土壤”和“雏形土”混淆。 ③ 强调中心概念,但土类界限较模糊。 ④ 发生分类缺乏定量指标,难以建立数据库。 ⑤ 土壤命名不统一,在国际对比和应用造成难度。
第6章
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
1、早期的马伯特土壤分类
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美国土壤学家梭颇帮助下,引进马伯特土壤 分类。

土壤的种类课件ppt

土壤的种类课件ppt

棕壤主要分布在西欧 地区,适宜种植小麦 、大麦等作物。
美洲地区

美洲土壤类型以红壤、棕色石 灰土、火山岩土为主,还包括 冰碛土等。
红壤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 等国,适宜种植大豆、玉米等 作物。
棕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墨西哥 、美国等国,适宜种植棉花、 花生等作物。
非洲地区
非洲土壤类型以热带稀树草原土、热带荒漠土为主,还包括红壤、黑色石灰土等。 热带稀树草原土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适宜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
增加有机质
01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质地
02
通过合理的耕作和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的
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调节酸碱度
03
通过施用酸性或碱性肥料,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使之适应作
物生长的需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保护
保护土壤资源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是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基础。
碱性土壤
pH值大于7的土壤,适合种植一些 喜碱植物。
02
CATALOGUE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土壤的组成
01
02
03
矿物质
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构成土壤骨架的基础,主 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有机质
土壤中含有的动植物残骸 ,对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有重要影响。
水和空气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对植 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有 重要作用。
土壤的性质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大 小和比例,对土壤的保水 性、通气性和肥力有重要 影响。
土壤结构
指土壤颗粒的排列和组合 方式,对土壤的通气性、 保水性和抗侵蚀能力有重 要影响。

《土壤的种类》课件

《土壤的种类》课件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 活动和土壤理化性质等都有重要影响 。
土壤酸碱度还会影响一些农药和肥料 的分解和有效性。
土壤的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相对含量, 通常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砂土的通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干旱 ;黏土的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性差,容易积 水;壤土则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综 合性能。
04
土壤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植物对土壤的需求
01
02
03
04
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 要因素,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
分。
养分
土壤中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矿 物质和营养素,促进植物的生
长。
空气
土壤中的空气为植物根系提供 氧气,有利于植物呼吸。
土壤质地
适宜的土壤质地为植物根系提 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火山灰土
总结词
富含火山灰、养分丰富、良好的通透 性
详细描述
火山灰土是一种富含火山灰的土壤, 养分丰富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这种 土壤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 ,适合种植多种作物。
03
土壤的特性
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 ,通常用pH值来表示。
土壤酸碱度还会影响一些微量元素的 有效性,例如酸性土壤中铁、锰、锌 等元素易被植物吸收,而碱性土壤中 这些元素的有效性降低。
要的作用。
土壤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
础。
土壤的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矿物质
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 占土壤体积的95%以上 ,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
化作用。
有机质

土壤地理学 第六章 土壤分类

土壤地理学 第六章 土壤分类
文献中常见的土壤类型的特征
土壤发生分类的不足表现在: ① 主观性与理论推理性强; ② 过分强调生物、气候等地带性因素; ③ 强调中心概念,但土类界限较模糊; ④ 发生分类缺乏定量指标。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diagnostic horizons)和诊断特性(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土壤分类。中国土 壤系统分类为多级分类制,即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6级,如表6-2所示。
中国近代土壤分类受美国早期土壤分类 影响较深,宋达泉(1950) 在《中国土壤分类 标准的商榷》中列举的中国土壤分类仍属美 国马伯特土壤分类。以土类为基本单元,以 土系为基层单元,分为显域、隐域和泛域土 3个土纲、7个亚纲、18个土类。
自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苏联土壤 发生分类,特别地理发生学分类,对中国土 壤分类的影响较深,时间也较长。从1978年 始,中国开始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并随着 中国改革开放,国际交往的增加,美国土壤 分类系统和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逐渐 进入中国,对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产生了 一定程度的影响。
红壤: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生 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作用下形成 的地带性铁铝土 。土壤红色或棕红
色,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核块 状结构。
上图为红壤剖面
上图为红壤景观
土地利用:代表性天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农业利用以稻麦棉为主,一年两熟或一年三 熟,并广泛栽培有毛竹、油茶、油桐、柑桔 等人工林,是重要的粮、棉、油、茶、柑枯 和蚕丝的生产基地。
知识结构
认识土壤分类原理依 据、方法与发展
6.1 土壤分类概述
掌握中国土壤分类体 系的特点
6.2 中国土壤分类
熟悉国际主要土壤分 类体系及其参比

土壤的六种类型

土壤的六种类型

土壤的六种类型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可以根据其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的差异被分类为不同的类型。

这些土壤类型通常根据其成分、质地、排水性、养分含量等特点进行划分。

以下是土壤的六种常见类型:1.黏土土壤:黏土土壤的颗粒非常小且黏性很大,通常由细粒土壤组成,在水分存在时可以被抹成团。

黏土土壤的排水性较差,但能保持较高的水分和养分。

这种土壤类型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因为其良好的保水性和养分保持能力。

2.沙质土壤:沙质土壤主要由较大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大,排水性良好。

沙质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较差,容易干燥,但其渗透性好,避免了积水。

这种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因为它无法保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3.壤土:壤土是一种质地中等的土壤类型,由混合的沙、黏土和泥砂组成。

壤土的排水性和保水性都比较适中,通常呈肥沃状态且富含养分。

由于其适合作物生长的特性,壤土常被广泛用于农业。

4.砂壤土:砂壤土是砂和黏土的混合物,具有中等排水性和较好的保肥性。

由于其水分持久性较强,砂壤土适合种植蔬菜和花卉等需要保水的植物。

5.污泥土:污泥土主要由有机物质组成,具有非常高的肥力。

它通常是由粪便、腐败的植物和动物残骸等有机废料形成的。

污泥土非常适合用于园艺和农业,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来滋养植物的生长。

6.盐渍土:盐渍土是指土壤中含有大量盐分的土壤。

它通常在干燥地区或海滨地区出现。

高盐度对植物生长有害,引起水分和养分吸收的问题。

为了改善盐渍土的质量,需要进行盐渍土改良措施,如灌溉淋洗和添加有机物质。

这些是土壤的六种常见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了解土壤类型对于农业、园艺和土地管理等方面非常重要,以便为植物提供适当的环境和营养。

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系统分类土壤是地球表面上由岩石破碎、植物残体、动物粪便等物质经过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资源。

它是支撑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特征,我们可以对土壤进行分类。

一、按形成过程分类1. 残积土:由岩石风化产生的土壤,主要由原岩的碎屑组成,具有较大的粒径和不良的物理性质。

2. 货积土:由水、风、冰等物理力量搬运沉积而成的土壤,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和较为均匀的颗粒分布。

3. 沉积土:由水流或湖泊等水体中搬运沉积而成的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和良好的保水性。

4. 膨胀土:含有较多黏土矿物质的土壤,在吸湿膨胀和干燥收缩时容易引起土壤体积的变化。

二、按物理性质分类1. 砂质土壤:颗粒直径在0.05-2mm之间的土壤,具有较大的孔隙和良好的透气性,但保水性较差。

2. 粉质土壤:颗粒直径小于0.05mm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较强的吸湿能力。

3. 黏质土壤:含有较多黏土颗粒的土壤,具有较强的粘性和塑性,但排水性较差。

4. 粘粒土壤:含有较多粘粒颗粒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较差的透气性。

三、按化学性质分类1. 酸性土壤: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较高,pH值低于7,对大多数植物生长不利。

2. 中性土壤:土壤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含量相对平衡,pH值在7左右,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3. 碱性土壤:土壤中碱性物质含量较高,pH值高于7,对大多数植物生长不利。

四、按生物性质分类1. 生物活性土壤:土壤中有丰富的有机质,并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具有良好的肥力和生物活性。

2. 生物不活性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缺乏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肥力较差。

五、按用途分类1. 农田土壤: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壤,具有良好的肥力和适宜的土壤质地。

2. 林地土壤:用于林木生长的土壤,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3. 花坛土壤:用于花卉种植的土壤,要求肥力较高且排水良好。

4. 草坪土壤:用于草坪生长的土壤,要求土壤质地松散、透气性好。

各类土壤的名词解释

各类土壤的名词解释

各类土壤的名词解释土壤,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生存、农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托。

不同的土壤类型在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各类土壤进行名词解释,以增进对土壤的了解和认识。

第一类土壤:沙质土壤沙质土壤主要由粒径较大的石英颗粒组成,其颗粒接触较少,容易透水、透气和排水性良好。

沙质土壤较为疏松,没有明显的层次结构。

它们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但缺乏保水能力,容易被水分冲走,极易干旱。

因此种植在沙质土壤上的作物需要加强水分的补给和保持。

第二类土壤:黏质土壤黏质土壤是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质主要构成的土壤类型。

它们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排水性较差,容易发生积水。

黏质土壤通常较为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然而,由于细小颗粒的堆积,黏质土壤容易结块,并影响根系的伸展。

因此,在种植作物时,需要进行适当的翻耕和改良,以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改善根系发育。

第三类土壤:壤土壤土是一种混合性的土壤类型,由沙、黏土、和部分有机物质混合而成。

它们常常出现在耕地上,具备水分保持能力和较好的通透性。

壤土层次结构明显,容易管理和耕作。

由于壤土同时具备沙质土壤和黏质土壤的优点,所以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第四类土壤:砂质土壤砂质土壤是由砂颗粒构成的土壤类型,颗粒之间的接触较少,导致通透排水性能好。

它们的保水能力弱,不耐旱,容易发生水分流失。

砂质土壤缺乏养分,并且通风性良好,随着水分的排出,养分也会被冲走。

在种植作物时,需要添加肥料和保持适量的灌溉,以维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供应。

第五类土壤:粘砾土壤粘砾土壤是一种由颗粒粗糙的碎石和粘土混合而成的土壤类型。

粘砾土壤通常石块较大,不容易聚集水分,需预防水分流失。

由于石块的存在,粘砾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性,但是养分含量相对较低。

在种植作物时,需要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养分供应和水分保持能力。

第六类土壤:黏砾土壤黏砾土壤由细砾石和黏土混合而成,石块较小,通透性较好,但黏土的粘性使得土壤排水性相对较差。

科学《土壤的种类》课件

科学《土壤的种类》课件
色调的土壤,通常由含有大量 可溶性盐类的母质发育而来。
黄土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通气性,但肥力较 低,需要补充养分。
黄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中国 、中亚和蒙古等。
黄土适合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玉米、棉花等。
红土
红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的丘陵和山地。
政府通过土地保护政策, 限制土地开发,保护重要 农地和生态用地。
环境法规
制定和实施环境法规,限 制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行 为。
土地修复计划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土地 ,实施修复计划,恢复其 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土壤种类及其特点
本课介绍了土壤的种类及其特点,包括沙 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等。
保水能力。
A 调节土壤酸碱度
通过施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或石膏来 调节土壤酸碱度,以适应不同作物
的生长需求。
B
C
D
防治土壤侵蚀
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如种植防护林 、合理耕作等,以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施用粘土矿物、沙子等来改善土壤 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土壤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保障粮食安全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的支持,影响植物的生长和 分布;同时,土壤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土壤的组成与分类
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表层土、心土和底土三部分组成,其中表层土是土壤的最上层,包含有机质、矿物质和水分;心土是表 层土以下的层次,主要由半分解的有机质和矿物质组成;底土是心土以下的层次,主要由粗大的矿物质颗粒组 成。
土壤污染的来源与防治
工业废水
农业化学物质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土壤分类原则
1、应把土壤的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 壤属性统一起来,根据这些综合特征进 行土壤分类。 2、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应统一的进行 分类。 3、应逐渐地由形态描述向定量化指标 发展。
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壤的分类
一、我国古代土壤分类
古代的土壤分类体系是从生产实际出发,以土壤 肥力评价和土宜为基础,具有高度的实用性。
6、土种
土种是土壤分类的基层单元,根据土壤发育程 度或熟化程度来划分,土种是生产和群众用土 时采用,如马肝土,黄泥土等。
7、变种
变种是土种范围内变化,一般以耕作层或表层 的某些较小变化来划分。
土壤发生分类的不足表现在: ① 主观性与理论推理性强; ② 过分强调生物、气候等地带性因素; ③ 强调中心概念,但土类界限较模糊; ④ 发生分类缺乏定量化指标。
第六章 土壤分类
Simonson先后提出了单个土体(pedon)与聚合土体(polypedon) 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土壤多级系统,按聚合土体物质组成 和形态特征,首先,将相似的聚合土体归并为土纲;其次, 据土纲的差异性,将土纲细分为亚纲,再按亚纲内次级土壤 性状的差异性,将亚纲细分为土类,…。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目的、任务和原则
两种分类系统对比
发生分类系统 铁铝土 淋溶土
半淋溶土 钙成土 干旱土 漠土 初育土
半水成土 水成土 盐碱土 人为土 高山土
系统分类系统 有机土 人为土 灰土
火山灰土 铁铝土 变性土 干旱土 盐成土 潜育土 均腐土 富铁土 淋溶土 雏形土 形成土
第三节 国外土壤现状简介
一、前苏联发生学土壤分类 1、基本原理:是根据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 土壤属性作为土壤分类依据,强调土壤与成 土因素之间的关系 。
如«禹贡»一书中根据土壤颜 色、质地和水文等,将九州 土壤分为九种,每种又分上、 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 中、下三级共九级。中国古 代的土壤分类具有强烈的实 践性,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有的土壤名称一直沿用至现 代,如垆土、黄壤、黑土等。
二、我国近代土壤的分类
第一阶段: 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新中国成立
3、现行土壤分类体系
在每个土壤省中,由按地形部位的高低,或者说按土 壤受气候影响程度划分出自型土,半水成土,水成土 和冲积土四个序列。 每个序列下划分9级土壤分类单元(土类,亚类,土属, 亚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目和土相)共有118个土 类,424个亚类。 即:九个土壤生态区 → 自型土、半水成土、水成土、 冲积土 → 九级分类单元 →土类,亚类,土属,亚属, 土种,亚种,变种,土目和土相。
根据土壤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 壤属性以及土壤的肥力特征和利用改良 特征,把具有共性的土壤归属在一种类 型,而把具有差异性的土壤归属为另一 类,这种分组方法称之为土壤分类。
二、土壤分类任务及原则
(一)土壤分类任务 1、系统地反映土壤发生过程以及土壤的地
理分布规律性,对于鉴别和认识土壤提 供科学依据。 2、明确各类土壤的属性、土壤的肥力特征 和生产性能,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 壤,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3、在土壤的资源调查和评价方面有所反映 。
4、亚类
在土壤范围内,根据土壤过渡性特点而划分,即 在同一土类中,除主导土壤形成过程外,还有次要 的或附加成土过程,这种次要的成土因素或附加的 成土过程可作为划分亚类依据,如黑土中又划分为 草甸黑土,表潜化黑土,白浆化黑土等亚类
5、土属
土属在高级分类单元与土种之间,具有承上启下 意义的分类单元,主要是根据母质、水文等地方 性因素以及土壤的残遗特性来划分。
2、亚纲
根据同一土纲中土壤形成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 差异划分,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温度状况差异 用作亚纲的划分依据。
3、土类
根据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剖面形态和土壤 属性来划分,把具有这些相同特征土壤归入 同一类,相同的土类具有相同的成土条件和 主导成土过程。不同土类之间在性质上应有 质的差异,如东北黑钙土与黑土。
第二阶段: 1949--1958年
第三阶段:1958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
1958年开展的全国土壤普查。总结了农民群众认土、 用土、改土的经验,拟定了农业土壤分类系统,充 实了基层分类,分类命名上,采用农民群众名称为 主的逐级命名法,使我国土壤分类克服片面学习外 国分类倾向,开始走我国土壤分类的道路。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阶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多级分类制,即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6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特点: ①以诊断层及诊断特性为分类基础。 ②保留我国土壤分类特色(如耕种土壤)。 ③土纲、土类等重新命名。
但目前还没有被完全采用,而且推广难度大, 由于定量化,诊断层及诊断特性确定均需要大 量数据。
1、土纲
根据成土过程共性来划分,即把具有相近成 土过程的土壤归并入一个土壤中,如砖红壤、 赤红壤、红壤、黄壤、均具有明显富铝化作 用,归入铁铝土土纲。 根据土类间的成土过程和土壤性状的共性加 以概括,共分为12个土纲,分别为:铁铝土、 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 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 土、高山土。
分类仍采用发生学分类原则,最后于1992年确定。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土壤系统 分类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
提出七级分类制: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 属、土种和变种,共分12个土纲。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为高级分类单元,又以 土类为基本分类单元,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土 种和变种为低级分类单元。以土种为基本分类单 元
淋溶褐土 褐土性土
低山丘陵
褐土
潮褐土
褐土
褐土
褐土 盐化潮土
滨海盐土
山 麓 平 原 洪积扇末端
冲 积 平原 缓 岗 洼地
海 滨海平原
2、 现行土壤分类体系 1976年伊万诺娃制定的土壤分类是当今苏联土
壤发生分类的代表,该分类把土壤分类与分区 结合起来,共分九个土壤省(生物气候省)。 分别是
①极地带冰沼和极地土省; ②北方带冻结泰加林省; ③北方带泰加林土省; ④亚北方带棕色森林土省; ⑤亚北方带草原土省; ⑥亚北方带半荒漠或荒漠土省; ⑦亚北方带和热带半荒漠灰钙土省; ⑧亚热带半干旱褐土省; ⑨亚热带湿润土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