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c1cc3a763231126edb1144.png)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旅游资源_04生物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_04生物类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74e6f6ef941ea76e58fa0433.png)
•
烙铁头蛇
企鹅
• 2、文化科研价值
• (1)铁树开花 • 俗话说“铁树开花,哑人说话”。可想而知, 铁树开花是件非常难得的事。 • 事实上,铁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喜欢温暖 潮湿的气候,不耐寒冷。在南方,人们一 般把它栽种在庭院里,如果条件适合,可 以每年都开花。如果把它移植到北方种植, 由于气候低温干燥,生长会非常缓慢,开 花也就变得比较稀少了。
第四章 生物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生物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 1、请大家举例:举出你所知道的生物类旅 游资源。遍布了每一个角落,各种花草树 木、虫鱼鸟兽都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 2、概念:(1)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和科考 价值;(2)能够吸引旅游者并且为旅游业 所利用;(3)能由此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的动植物称为生物类旅游资源。 • (与旅游资源的概念联系对比)
• 6、脆弱性
• • • 恐龙的灭绝,麻雀也是国家保护动物,擅自捕捉都是犯法的。 可可西里的藏琳羊 可可西里:“可可西里(Hoh Xil)”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 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 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 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 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 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可可西里(地区)”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不同的地理概念。“可 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只是“可可西里(地区)”的一部分。 电影《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故事。 电影《可可西里》根据一下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地可可西里,位于 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 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 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 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 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 万只藏羚羊。 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 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 在前后五年多的时间中,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 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20张PPT)《旅游学概论》(高教版2018)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20张PPT)《旅游学概论》(高教版2018)](https://img.taocdn.com/s3/m/7a1a23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0.png)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此种调查方式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再度详查,以掌握其总体情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003年5月出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0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旅游开发投资条件
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大条件
三大效益
三大价值
(1)“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
01 季节性 05 基础结构02 联系性06 社会经济环境03 污染状况04 可进入性 07 市场环境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
客观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符合科学的原则
效益估算的原则高度概括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
动态进展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旅游资源
(5)
(6)
(7)
(3)
(2)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概念
重要属性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75dd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0.png)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旅游资源学课件(PPT 38页)
![旅游资源学课件(PPT 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3492b10975f46527d3e1fa.png)
• 2.求美功能 • 3.求乐功能 • 4.求根功能
■ 本章作业
• 与本章相关的汉中古城“十大”旅游资 源调查。
•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
• (一)古都历史文化名城
• 分为:多朝古都和一般古都
••
在我国:多朝古都典型的有北京、西安、洛阳
、开封、安阳、南京、杭州七大古都;一般古都有邯
郸、曲阜、临淄、苏州、绍兴、成都、大同、重庆等
1.我国著名的古都
•
安阳是
商代的殷都,
秦筑城,隋至
清历为州、郡
•
、路、府治所
。距今已有
旅游资源学
章城镇类旅游资源
• 第一节 光彩照人的现代大都市
• 第二节 意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
•• 第三节 别具风韵的特色城镇 • 第四节 天然淳朴的乡村风情
第一节 光彩照人的现代大都市
• 一、现代都市及其旅游资源特点
• (一)现代都市
•••
1.城市意义 2.旅游意义
• (二)现代都市旅游资源的特点
3300多年的历
史,是我国古
文化的发祥地
之一。
•
西安,
古称长安,历
经2000余年,
有“十朝古都
”之称;由于
•
历史悠久,文 化积淀深厚,
人文景观众多
,是华夏的核
心发源地之一
,被世界称为
“天然历史博
物馆”。
•
洛阳
,我国著名
的九朝古都
。
•
史称“
河山控戴,
形势甲于天
•下”。市南
名胜古迹龙
门石窟最有
名。城东白
称。 有“六朝都会”之称,亦有“十朝都会”之称。拥有世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dfff3cfec3a87c24128c438.png)
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含义
❖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本上,对旅游资源的 类型、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开发条件等 进行科学分析和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 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又称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指在一定 地域内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 度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 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 旅游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
❖2.旅游资源的容量
❖又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 ,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 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
(三)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评价法
评价组织者
专家
❖ 案例分析4-2
Thank You
❖一般以容人量(人\平方米)和容时量(小 时\景点)来度量。
❖3.旅游资源的特质
❖又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 色。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旅客吸引力大 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 命线,也是区域资源效应的内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构成 了一个地区独创性的吸引源。
❖4.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坚实的
经济基础做后盾。
5.建设施工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设施场地
。
6.旅游开发序位 ❖在对旅游资源系列要素和开发利用条件的
评价完成后,最后应做一个总的开发序位 排列,决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
第四章旅游动机ppt课件全
![第四章旅游动机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4dd5b87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e.png)
健康、娱乐的动机 社会交往的动机
好奇探索的动机 宗教信仰的动机
审美的动机 商务动机
第四章 旅游动机
第三节 旅游动机的激发 动机的产生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以需要为基础的
愿望和一定的诱因。诱因是指能激发人们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 部客观条件和刺激物。
一、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1.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要以自然为本
较强的形象性 真实可靠性
第四章 旅游动机
本章小结
动机是支配旅游行为的最终驱动力。然而,人们为什么要旅游? 对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往往都显得很肤浅。它们往往没有涉及到人们 旅游的较深刻的心理原因。旅游者自己所说的旅游动机,可能只是他 内在需要的反映,真正的需要也可能他自己都尚未意识到,或者根本 不愿意被一语道破。
经济条件
时间条件
社会条件
其他条件
第四章 旅游动机
三、旅游动机的分类
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常常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需 要是复杂多样的,另一方面也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象征性行 为,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因此,对旅游动机的分类就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来进行。
国外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国内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2.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个性
3.要突出民族特点并不断进行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新
4.必须提高旅游产品的可进入性
第四章 旅游动机
二、加强旅游企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1.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2.通过加强硬件投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a3e6d66bec0975f565e220.png)
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位置上不可移动 性的特点,很多旅游学者往往称旅游资 源为垄断性资源。
4、易损性
同传统的物产资源使用情况相比较,旅 游资源属于非消耗性资源,只要管理和 利用得当,是可以用之不竭的。
管理和利用得当这个前提在现实中往往 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和实现。如果旅游 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资源利用和 保护不当,是很容易使其遭到破坏的。
武 陵 源
九 寨 沟
黄 龙
世界文化遗产(33)
敦 煌 石 窟
秦 始 皇 陵 及 兵 马 俑
布 达 拉 宫
丽 江 古 城
青 城 山
都 江 堰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从旅游资源的定义看,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 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即任何能够造就对旅游者 具有吸引力环境的事物皆可成为旅游资源。
2要有明确的主题突出自己鲜明的旅游资源形象和自己的鲜明特色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情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皇帝的选择巧用清朝皇家度假地的历史由来世界名城中华之窗把城市特色与著名景区联为一体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巧借迪斯尼来宣传苏州乐园容易到达可游性强的特点四川新疆广西承德深圳苏州乐园瑞士世界的公园
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光人数的增加也是 导致湿气上升的原因之一。
5、可创新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兴趣、需要以 及社会时尚潮流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 人造旅游资源的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传统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当地为了 发展旅游业,也可能会凭借自己的经济 实力人为地创造一些旅游资源。
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占地30万平方米,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章 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517d496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8.png)
『第四章旅游资源』1.基于对旅游活动体系构成的认识,从需求角度去认识和界定旅游资源。
(1)首先,,从逻辑上讲,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并非因旅游业而存在。
(2)其次,从实践上看,在我国,人们在谈及旅游资源时,大都将其视作能够吸引旅游者来访的客观事物,因而实际上强调的是旅游者活动的对象物。
2.在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中,作为客体的旅游资源与作为主体的旅游者是最根本的两个组成部分。
3.旅游资源的定义: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定义说明:(1)第一,这一定义所强调的是,旅游资源是招引旅游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
(2)第二,虽然表现这一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该目的地的某一或某些事物,但是该事物吸引力的真正发挥,实际上与围绕该核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有关。
(3)第三,某一事物所具有的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未必是永恒的,若有朝一日该事物失去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便不再是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的分类:(1)基于成因或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自然自然和人造自然(2)基于是否具备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分类:我在生性之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3)基于存在或使用状态的旅游资源分类:现实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资源(4)基于资源品味或市场影响范围的旅游资源分类:世界级旅游资源、国家级旅游资源、省(区)级旅游资源、市(县)级旅游资源(5)《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的分类:两级八大类108种基本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候与天象类 ) 人文旅游资源(历史类近现代类文化游乐体育类风情圣地类 ) (6)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修订方案)中的分类:三大景系-自然景系,人文景系和服务景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型旅游资源)5.依据有关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其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类: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6.自然旅游资源:指生成于天然,以大自然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19张PPT)《旅游概论》(劳动版)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19张PPT)《旅游概论》(劳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9492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9.png)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 1.按旅游资源调查需解决的问题划分 (1)旅游资源概查。(2)旅游资源普查 (3)旅游资源详查 2.按旅游资源调查的不同对象划分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
查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2)人文环境调查 (3)政策法规环境调查。 2.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2)特征调查 (3)成因调查。(4)规模调查 (5)组合结构调查(6)开发现状调查
3.旅游要素调查 (1)交通调查。(2)住宿调查。 (3)餐饮调查。(4)其他服务设施调查。 4.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1)旅游者数量调查。 (2)旅游收入调查。 (3)旅游动机调查。
三、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文案调查法 2.问卷调查法 3.观察调查法 4.综合考察法 5.遥感调查法 6.统计分析法 7.分类分区法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独特性原则 2.市场导向原则 3.保护性开发原则 4.游客参与原则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美学原则 7.成本最优化原则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1.景点或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 2.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4.完善旅游服务 5.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6.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 7.营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2.根据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 3.根据专题旅游项目分类 4.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限度和生成价值分类
三、旅游资源的特征
1.空间性 2.季节性 3.综合性 4.审美性 5.文化性 6.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7.不可转移性 8.可创新性
二、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1.自然因素 旅游资源由于和外部环境保持着经常性的接
《旅游资源学》课件
![《旅游资源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3125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7.png)
指江河、湖泊、瀑布、海滨等水域风光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江河、湖泊、瀑布、海滨等,这些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 美和生态价值,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此外,水域风光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水上 运动、垂钓、游泳等休闲活动。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
总结词
指森林、草原、花卉、野生动物等生物景观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法 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旅游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科学规划和管理
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 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旅游资源可 持续利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详细描述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花卉、野生动物等,这些景观具有独特的生态美和自然美,是旅游开发的 重要资源。此外,生物景观还可以为游客提供观赏、探险、野营等休闲活动。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
总结词
指天文、气象等现象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天文、气象等现象,这些现象具有神秘感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是旅游 开发的重要资源。此外,天象与气候景观还可以为游客提供观赏、科普等休闲活动。
02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总结词
指地球内外部的地质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景观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山岳、峡谷、溶洞、火山、温泉等自然景观,以及古 人类遗址、古城墙、古战场等人文景观。这些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 价值,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 (2)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8356ef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d.png)
旅游资源国际交流
旅游资源合作
国际间旅游资源共 享合作
旅游资源联合 开发
多国合作共同开发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共同 保护
国际旅游资源保护 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交流
跨国间旅游资源交 流合作
回顾旅游资源分 类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分类是整理和管理旅游资源的基础,有助于提升 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
制定合理的旅游资 源开发计划
旅游资源设计
设计旅游景点和线 路的布局
旅游资源评价
评估旅游资源的品 质与特色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景点开发
打造各具特色的旅 游景点
旅游产品开发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 的旅游产品
旅游活动开发
丰富多彩的旅游活 动策划
旅游线路开发
规划多样化的旅游 线路
旅游资源利用
旅游资源保护
要保护环境、文化 和社会资源
保障游客安全
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措施
旅游项目管理
开发优质项目
旅游资源保护法 律法规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旅游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自然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旅游法和 环境保护法等法规,规范了旅游活动中的各项行为,促进 了旅游资源的合理管理与保护。
旅游资源管理机构
国家旅游局
制定政策法规
文化艺术资源包括各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遗产、美术馆展览、 文学艺术表演和音乐舞蹈表演等。这些资源传承着民族的 文化传统,展示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01 风土人情
反映地方文化的习俗和风情
02 乡村民俗
乡村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
03 地方特色美食
当地独特的美食文化
结语
文化的传承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f1471e53a580217fcfed6.png)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 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二) 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三) 旅游资源仅指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重合部分本书定义: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学 者定 义陈钢,1987指一切足以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事物李天元,1991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保继刚,1992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楚义芳,1992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国家旅游局,1993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罗贝尔·朗加尔,1995旅游资源即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或工艺等资源的旅游遗产,它吸引着旅游者,刺激着他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学 者定 义唐学斌,1982观光资源,系指实际上或可能为观光旅客提供观光的地区及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凡是可能吸引外地人来此旅游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或劳务及商品,均称为观光资源郭来喜,1984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6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可称为旅游资源……学 者定 义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张凌云,1988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效益的因素和条件孙文昌,1989旅游资源应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孙尚清,1990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均可称为旅游资源魏小安,1996旅游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初步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国家旅游局,1996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 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二) 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三) 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按景观属性分类自然风景;人文风景;综合风景按风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三、湖泊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按湖盆成因分类) 1、河迹湖: ① 含义 :河迹湖系因河流改道遗留下来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 ② 分布 :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③ 特点 :一般为淡水湖,湖形多呈弯月形,湖面水域开阔,湖周经 济发达,文化历史遗迹丰厚,旅游价值较高。 ④ 典型湖泊 :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 2、构造湖: ① 含义 :构造湖系因地壳运动产生的断裂凹陷而形成的湖泊。 ② 特点 :一般湖水较深,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 ③ 典型湖泊 :我国的滇池、洱海、抚仙湖,亚洲的贝加尔湖,非洲 的坦葛尼喀湖等。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5、火口湖 : ① 含义 :火口湖系因火山喷发后遗留的火山口积水而成。 ② 特点 :一般湖岸陡峭,湖水较深,湖泊外形近圆形。 ③ 典型湖泊 :长白山天池。 6、冰川湖: ① 含义 :冰川湖是由冰川的刨蚀作用或冰碛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而 成。 ② 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 ③ 典型湖泊 :新疆的喀纳斯湖、北美洲的五大湖群等。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③ 光影美 : 水体近周的山、石、树、花及白云、蓝天、桥梁建筑等都会因光反射 而在水中形成影像。实物虚影相互辉映,构成美景。 影响光影清晰度的因素 : A、水中光影的清晰度与水体表面的平静度有关。 B、水体的透明度会影响光影的清晰度。 C、水中倒影与光线角度有关,一般早晚太阳高度角较低,反射率高 ,倒影清晰。
③ 水质对旅游的影响: 破坏旅游景观,使水体的形、色、声都退化; 滋生有害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等,危害游客身心健康; 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兴趣。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2、水体自身的优美度: ① 形态美 : 地球上的水体分布呈现不同形状,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美。 如江、河、溪、涧等线型水体,其长短、宽窄、曲直变化万千;大海、 湖泊、水库等面型水体,有开阔、辽远的美感。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3、堰塞湖: ① 含义 :堰塞湖系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 ② 典型湖泊 :镜泊湖、五大连池等。
4、海迹湖( 泻湖 ): ① 含义 :海迹湖是古海湾封闭而成的湖泊。 ② 典型湖泊 :西湖、太湖等。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1、水体的卫生环境质量(即水质)
① 水质的含义:(注意水质与水体的区别) 水体的卫生环境质量,简称水质,是指包括在水中微量化学元素和生 物含量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总和。 ② 影响水质的因素: 与水接触的岩石、土壤、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的物质组成及其溶解 性有关,以及与接触过程中的地形、水文条件和气候有关。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二节 湖泊旅游资源
一、中国湖泊简况: 1、湖泊的含义 湖泊是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 2、中国湖泊的特点: ① 数量多(天然湖泊大小2万多)。 ② 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 。 ③ 类型多样。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二、湖泊旅游资源的价值: 1、是自然风光的重要构景要素。 风景区中秀丽的湖光会为山色增辉。 2、与人文景观联系紧密、交相辉映。 湖泊被人类开发利用较早,因此,其周围常形成区域的经济、文化、交 通、人口的集中地,相应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湖光山色融于 湖泊周围的人文建筑、人文景观之中,交相辉映。 3、方便人类就近旅游。 由于湖泊分布广泛,有很多湖泊分布在人口密集地区,宽阔的水面,适 宜开展多种水上旅游项目,加之周围众多的人文景观,对游人会产生强 烈吸引力。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④ 声音美 :水体受外力冲击或流动会发出各种声响,给人以听觉美 。 ⑤ 奇趣美: 还有一些水体具有特殊的奇趣美。 如:鱼泉、乳泉、甜河、水火泉、甘苦泉、含羞泉、双味泉等。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二、水体是风景的血脉 1、水体自身就是重要的风景——不同形式的水体,构成了不同的美 学特征。 2、水体是重要的构景要素——水体与山、生物、气候、人文景观等 共同组合构成风景名胜。 3、水体可养育花木、动物——使风景区更加秀丽、充满活力。
河流 湖泊 地表水体 陆地水体 沼泽 地下水体 水库 海洋水体
水体
② 按水的用途分类 : 分为饮用水,灌溉用水,养殖水体,游览、娱乐水体,航运水体,工 业用水等。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㈡ 水体与水体旅游资源:
水体成为旅游资源应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水体的卫生环境质量; 二是水体自身的优美度。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7、风蚀湖: ① 含义 :风蚀湖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风蚀作用形成的洼地 积水而成。 ② 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8、岩溶湖(溶蚀湖): ① 含义 :岩溶湖系石灰岩地区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洼地或岩溶 漏斗积水而成的湖泊。 ② 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9、人工湖: 人工湖是指水库和堰塘等。 著名的人工湖 :千岛湖、松花湖、三门峡水库、刘家峡水库等。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一、水环境与水体旅游资源
㈠ 水体(即水环境)
水体与旅游
1、水体的含义: 水体是指以陆地为边界的水域,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 和海洋的总称。包括水以及其中的溶解物、水生生物和底泥等,共同 构成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2、水体的种类 ① 按存在区域分类 :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三、水体使周边气候更加舒适: ① 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因水的热容量大于陆地)。 ② 在水陆交界地区形成水陆风(水、陆温度差引起)。 ③ 增加空气湿度(水体水分蒸发、水汽丰富)。 ④ 负离子浓度高、空气清新。 四、利用水体,可以开展多种旅游活动: 如观赏、滑水、游泳、划船、驶帆、 冲浪、垂钓、漂流、滑冰、品 茗等。
地球水体的自然形态 ·面状水:湖、海 ·线状水:江河 ·点状水:泉、瀑
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② 色彩美:
A、 透入水中的光线受水和其中悬浮物的选择吸收和反射作用的影响 ,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海洋呈蓝色。 B、天空颜色影响水的颜色。 C、水中的生物影响水的颜色。 D、水的深浅、泥沙含量、水底沉淀物等影响水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