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谨慎性原则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在会计实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情况时,会计人员应该坚持慎重处理,不夸大利润,不掩盖损失,保证财务报表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文将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浅谈。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第一项运用就是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慎重处理。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基本的一张表,它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会计人员需要对各项资产和负债进行慎重评估,确保资产的价值不被夸大,负债的数额不被掩盖。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评估和负债计量时,要遵循实际情况,不能主观地对资产价值进行夸大,也不能隐瞒负债的实际数额,从而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第三项运用是对预计准备进行慎重计提。
预计准备是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根据谨慎性原则而提取的一种准备金,用于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在进行预计准备的计提时,会计人员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进行慎重评估,确保预计准备的数额能够覆盖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预计准备的计提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合理预期进行评估,不能随意进行计提,从而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保证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评估、负债计量、收入确认、费用确认、预计准备计提、财务报表披露等方面都要遵循慎重处理的原则,不能夸大利润,也不能掩盖损失,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获得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和支持。
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铭记谨慎性原则,做到慎重处理,不偏不倚,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要按照保守的原则进行核算和披露,即在条件不明确或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应该预计并记载负债、减少资产和确认损失。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下面将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浅谈。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体现在会计人员对于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上。
根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对资产的价值采取保守的估计方式进行计量,即在条件不确定或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应该降低资产的计量基准,避免对资产价值进行过高估计。
同样,对于负债的确认也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免对负债进行过低估计,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还体现在会计人员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上。
对于收入的确认,会计人员应该先要求有确定的交付和报酬的交易,然后才能确认收入。
同样,对于费用的确认,会计人员应该将潜在的风险和损失按照保守的原则进行预计和计量。
通过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确保收入和费用的正确计量,避免出现虚增收入和虚减费用的情况,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还体现在会计人员对于资产减值的处理上。
根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在确认资产减值时,要根据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可收回金额进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计量。
当资产的价值降低到可收回金额以下时,会计人员应该将差额计入损失,并相应地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避免对资产价值进行过高估计,保证资产减值的及时和准确确认,从而保护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维护股东的利益。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还体现在会计人员对于后续损失的预计和计量上。
根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在存在可能的后续损失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计和计量,并计入财务报表。
这样能够避免后续损失的隐匿和扩大,保证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分析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分析【摘要】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有助于保持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经营决策。
会计谨慎性原则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导致企业在报告利润时过于保守,影响企业的投资者信心。
未来,随着经济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变化,会计谨慎性原则可能会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结论指出,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建议企业在应用该原则时要注意权衡利弊,以确保维护企业的财务健康和持续发展。
强调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指导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运用该原则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关键词】会计谨慎性原则、财务报表、企业经营、经营决策、优缺点、发展、企业管理、应用建议、重要性。
1. 引言1.1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它指导着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该如何进行信息披露和计量,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会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应当谨慎处理,避免出现错误和欺诈行为,从而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具体来说,会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面对利润和资产价值的测量时应当采用较为保守的方法,以避免夸大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面对损失和负债的确认时,也应当采取谨慎态度,确保财务报表中能够充分反映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在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的基础上,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遵循会计谨慎性原则,可以有效提升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会计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一
定 的标 准进 行估 计 和判 断 ,所 以 ,此 原则 的运用 会使 会 计 工作 可 能 发生一 些与 客观实 际不符 的现 象 。具体表 现为 以下 两种情 况 : 种是谨 慎 不 足 。 由于 谨慎 性 原则 的运 用会 使 利润 下 降 ,有 些 企 业领 导或 地方 政 府 害怕企 业 因执 行谨 慎 性 原则 造 成各 项 经济 考 核 指标 下 降 ,影 响 他们 的 “ 绩 ” ,于是 不用 或 滥 用谨 慎 性 原 政
4 、市场价格 机 制的不 完善
要 求 企业 不 预计 可 能 发生 的 收益 ,即在 确认 和 计量 收 益时 , 取 其迟 而不 取其 早 ,取其 少而不 取其 多 。
4 、财务 分 析方 面
在财 务 分 析 中的 应用 主要 是 就 短期 偿债 能 力 、企 业资 产运 营
效 率 等进 行 初 步 分析 ,旨在 分析 谨 慎性 原 则在 中 国 目前 财 务会 计 中的 运用 情况 。
要求 充分 预计 可 能的损 失和 费用 ,避免虚 计资 产价值 。
2 负债 方 面 、
要 求 企业 在 确认 与 计量 负 债 时 ,应避 免延 缓 确认 负 债 和少计
负债 。
3 收 益 方 面 、
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 信息。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 尚未发生 的损 失与 费用 ,这 明 显与 客 观性 原则 相矛 盾 。 同时 ,成本 与 市价 孰 低 法中 的 市价确 定 ,或 有损 失 的确 定都 带 有很 大 程 度上 的 不确
鉴 于我 国 会计 实 务的 现状 ,正确 运 用谨 慎性 原 则 成为 当前贯 彻 实 施新 的会 计 准则 和企 业会 计 制度 的关 键 因 素 。因 此 , 目前需 要 注意 以下几 个 问题 : 1 、谨慎性 原 则的相 关条款 应具 有可操 作性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应该保守,不得高估资产或者收入,不得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是对业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一种防范措施,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于公司的健康发展和经营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如果没有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失真,误导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资产进行适当的折旧或者减值测试,确保资产价值不会被高估,从而避免因资产价值的高估而导致公司出现潜在的风险。
谨慎性原则还要求会计人员对存货进行适当的计提跌价准备,防范可能出现的库存跌价风险。
通过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效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得随意地将收入提前确认、将费用滞后确认,或者对资产进行虚增等行为,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效地防范因财务造假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还能够提高公司的信用和声誉。
在商业社会中,公司的信用和声誉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它关系到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增强公司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提高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的信心,最终提升公司的声誉和信誉。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摘要】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和重要性,强调了其在保证财务信息可靠性和透明度方面的关键作用。
接着,详细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财务报表编制、会计准则、审计过程、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谨慎性原则的实际意义,强调了其对会计工作的重要影响,并呼吁更多对谨慎性原则的重视与执行。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和强化这一原则,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增强企业的治理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工作、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审计过程、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实际意义、影响、重视。
1. 引言1.1 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指的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情况下,会计人员应该按照保守的准则来处理会计事务,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出会计估计和计量时要保持谨慎,不夸大利润,不隐瞒损失,不过分乐观,避免偏离实际情况。
谨慎性原则的核心是“预见可能发生的未来风险和损失,及时计提相应准备”,这意味着会计人员不能只考虑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还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和风险。
通过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财务报表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公司的运营状况和风险水平。
谨慎性原则的含义是在会计工作中要保持适度的谨慎和保守,及时计提准备,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维护公众利益、保护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
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要时刻牢记谨慎性原则,以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精确性和公正性。
1.2 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利益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公司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应用价值、应用方法以及谨慎性原则的限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加深人们对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理解。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一种基本原则,它要求在计算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时,应该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需保守地评估和计量,确保报告真实和客观。
1、保证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谨慎性原则可以保证企业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这样可以为企业的融资、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2、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活跃的商业市场存在各种商业险情。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保守地进行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的估值和计量,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财务风险。
3、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谨慎性原则为投资人和债权人保护资产和获取利润提供了可靠保障。
企业应该保守地计算资产价值、费用和负债,在公司遭受倒闭或资产出现损失时,投资人和债权人可以获取相应的债权或权益。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方法包括:1、资产预计减值对于已经形成的坏账或商业亏损等,企业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预测可能会存在的损失,并及时将资产价值减值。
2、费用及负债计量企业应该在会计核算中按照实际的计量价值计算费用和负债。
在计算利润时须将部分可能实现的损失计入计算,从而保证准确的财务报告。
谨慎性原则应用的过程中也有其限制。
1、会计师的主观判断会计师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
人类作为有限的生物,很难完全避免主观的影响。
因此,在企业会计实践中,要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增强审计师的专业素养,并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2、保守会计原则的滞后性企业在保守会计原则下计提坏账等费用时,往往在实际情况出现前就完成了计提,从而导致保守会计原则的滞后性。
结论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实践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可以保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和客观。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师在进行账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时需保持谨慎的态度,对利润、资产和负债等进行适当的估计和处理。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于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实务中具有广泛的运用。
在资产估计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师对于资产的存在性和价值进行审慎的判断。
在进行资产计量时,应该采取保守的估计方法,将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考虑在内。
对于存货的价值计量,应按照较低的成本或市场价值进行计量,以避免对资产价值的高估,保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收入确认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师在确认收入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收入应当在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且确认的金额应真实可靠。
如果收入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存在争议的情况,会计师应选择保守的处理方法。
在涉及退货、质量问题或合同纠纷的销售交易中,会计师应对收入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反映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在负债计量和准备金的处理上,谨慎性原则也起到重要作用。
会计师应根据案例和经验判断潜在债务的风险程度,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取相应的准备金。
对于应收账款的准备金,会计师应根据历史数据和风险情况进行适当的估计,以反映潜在的坏账风险;对于担保债务的准备金,会计师应考虑到抵押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担保债务的违约风险,进行适当的调整。
谨慎性原则还在财务报表披露和注记的处理上起到重要作用。
会计师应将财务报表上的重要信息进行相关注记,明确披露关键的假设、估计和风险等。
在年末财务报表中,会计师应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和假设进行明确的说明;对于存在诉讼争议的事项,会计师应对风险的大小进行合理估计,并在注记中披露相关信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应该保持谨慎审慎的态度,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至关重要,对于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谨慎性原则的概念、特点、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和特点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财务报表编制时应当及时地计提各种可能发生的损失,同时不得过高地计提各种可能发生的收入。
谨慎性原则的核心是要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计,从而在财务报表中充分体现这些潜在风险和损失,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全面。
谨慎性原则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健性,即在计提损失和费用时应该保持稳健的态度,合理地估计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损失,确保财务报表体现真实的财务状况;二是适度性,即在计提损失和费用时既要保持谨慎审慎的态度,又不能夸大损失和费用的计提,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计,确保不会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过大的影响。
1. 风险预测和损失计提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最主要运用就是在风险预测和损失计提方面。
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损失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计,例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通过对风险的预测和损失的计提,能够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财务利益,避免因为风险和损失而对财务报表造成影响。
2. 收入确认和费用计提3. 会计估计和处理政策选择谨慎性原则还要求在会计估计和处理政策选择方面要保持谨慎稳健的态度。
会计人员在进行各项估计工作时,应该遵循客观、合理、可靠的原则,不夸大或缩小估计值,确保估计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处理政策选择方面,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政策,不得为了谋取短期的利益而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谨慎性原则的实际意义1. 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事例
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事例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事例一、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二、运用事例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
1、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
2、债务重组方面: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
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要求会计人员应该在面临两种选择时,选择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较差的办法,以避免过分乐观和虚报利润的现象。
以下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 准确记录损失和风险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准确记录企业的损失和风险。
这可以通过制定准确的准备金来实现,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 保险评估
依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对企业资产进行保险评估,并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在保险评估时,应该选择保险金额适当的保险政策来降低风险。
3. 合理估价
会计人员应该用谨慎性原则来确定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估价,以确保这些金额不会太高或太低。
如果企业过于乐观地估计它的资产价值,不仅会导致虚报利润,还可能会遭受损失。
4. 建立储备
依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建立储备金。
这些储备金可以用于支付潜在的损失或不良债务,以确保企业财务稳健。
总之,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实务中应用广泛的原则之一。
通过正确应用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可以确保企业经营稳健。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原则,它在会计实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报表编制中,对可能存在的损失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确定收益时采取保守的态度。
它的存在和运用可以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防止虚假和误导性的信息对企业决策和利益相关方的识别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念、运用方法、实际案例等方面,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念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核心理念是“预见可能的损失,不预期未来的收益”,即在确定会计报表中各项账目的金额和计提各项准备时,要充分考虑到潜在的损失和风险,而对未来的收益持谨慎态度。
这一理念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能够得到客观、全面的反映,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方法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见潜在的损失。
在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存在的损失进行合理、充分的预见和考虑。
对坏账损失、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进行计提,以保证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
2. 保守估计。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保守的态度进行估计。
对于收入的确认、费用的计提、资产减值等问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保守的估计标准,以降低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
3. 审慎披露。
在会计报表中,谨慎性原则也要求企业应当对可能存在的损失、风险等情况进行充分的披露。
在财务报告中应当注明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充分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实际案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具体分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某公司在年末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坏账准备的计提。
根据谨慎性原则,公司应当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坏账风险,并对可能的坏账损失进行合理的预见和计提。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会计实务中经常被运用的原则之一、它的核心意义是:在会计处理中,应当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采取谨慎的态度,即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采用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处理方式。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体现是对资产和负债的估计和计量。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存在确定或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应当按照谨慎性原则采取相应的估计和计量方法。
例如,对于账面价值下降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此外,对于预估的未来负债,应当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相应的负债准备。
其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也体现在收入的确认和成本的确认上。
根据谨慎性原则,收入应当在经济利益为企业所有的依据已确立、可以览观测或可靠度量时予以确认。
而对于成本,应当遵循费用与所产生的收入进行匹配的原则,以实现“费用即产生时的确认,而非支付时的确认”。
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谨慎性原则还体现在会计资料的披露中。
企业应当根据谨慎性原则,对于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进行充分的披露。
例如,对于重大的坏账风险、诉讼风险等,企业应当及时将这些信息披露给相关利益相关方,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最后,谨慎性原则还可以体现在会计准备金的设立和使用方面。
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足够的会计准备金,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风险。
这样可以起到稳定企业财务状况的作用,并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总之,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它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入和成本的确认、会计资料的披露以及会计准备金的设立和使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准则,恪守谨慎性原则,以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反映和合规性。
试析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运用
试析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运用展开讨论。
在概述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并阐明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在新会计准则下的重要性和具体运用。
同时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对财务报表和企业经营的影响,以及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作用,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的重要性和运用方式,为财务报表编制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局限性、作用、影响、运用、定义、特点、重要性。
1. 引言1.1 概述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新会计准则下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谨慎性原则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会计处理过程中遇到不确定性时,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尽可能选择对企业不利的假设,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谨慎性原则的确立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进行准确评估。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合规性和透明度,以应对越来越复杂和多变的商业环境。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财务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声誉,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企业和会计师来说,深入理解和准确运用谨慎性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与特点、新会计准则下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具体运用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探讨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运用。
1.2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谨慎性原则在会计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被定义为在财务报告中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合理估计,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及其改进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及其改进【摘要】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情况。
然后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内容,探讨了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改进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措施,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强调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改进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的意义,以及对企业财务稳健性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加深对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与改进的理解,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的会计指导。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应用、改进、我国、问题、措施、发展、重要性、稳健性、财务、影响、具体内容、未来、意义、结论1. 引言1.1 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企业会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进行足够的重视,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谨慎性原则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通过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企业可以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提前计入财务报表,避免对财务状况的夸大或虚假呈现。
谨慎性原则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准确的财务信息,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避免他们因信息不准确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谨慎性原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企业若能严格遵守谨慎性原则,不仅可以提升其在市场中的信誉度,还可以增加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信任,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保障作用。
1.2 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情况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情况从整体看,起初有关学者对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导致在实践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不够普及。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要尽可能地预见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浅谈。
1. 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和意义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确认方面:在收入确认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收入的确认应该满足“收入实现和收入可靠”的要求,确保收入的确认是合理的和可靠的。
当存在收入实现和收入可靠性存在疑虑时,会计人员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收入进行适当的冲销和调整,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资产减值方面:在资产减值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资产进行一定的减值测试,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
当存在资产减值的迹象时,会计人员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可能存在的资产减值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披露,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准备金和减值准备方面:在准备金和减值准备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预见,并及时计提相应的准备金和减值准备,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会计政策和估计方面:在会计政策和估计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和估计进行一定的谨慎和审慎,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应该采取一种谨慎和审慎的态度,以保证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投资者利益: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和对企业的投资价值的认可。
(2)保护企业利益: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避免因为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损失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损失,保护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发展。
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制 。 且 通 过 先 进 的 信 息 技术 企 业 可 以与 相 关 公 司 实 现 生 产 、 而 经 营 以及 供 应 信 息 的共 享 , 现 资 源 的优 化 配 置 ; 过 企 业 内部 局 实 通
域 网或 国 际 因 特 网还 可 以 提 前 看 出 企 业 是 否 存 在 的 资 金 风 险 ,
◇财会 嵇 —
—
趔 堕
囫
浅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 用及其局限性
口 王 文 东 灵 宝 市 金源 矿 业 有 限责 任 公 司
摘 要 : 文介 绍 了会 计 谨 慎 性 原 则 在 我 国会 计 核 算 、 务 分析 中的 具 体 运 用 , 示 了其 逐 渐 暴 露 的局 限 性 , 该 财 揭 并针 对 局 限 性提 出
响 到 企 业 利 润 的 正 常计 算 。 3与 历 史成 本 原 则的 冲 突 。历 史成 本 原 则 要 求 “ 项 财 产 物 . 各 资 应 当 按 取得 时 的实 际成 本 计 价 。 价 变 动 时 , 国家 另 有 规 定 物 除
了以 下 原则 : 企 业 已将 商 品所 有 权 上 的 主 要 风 险 的报 酬 转 移 给 ④
会计人员的实践行为。 ( ) 企 业 收 益 方 面 的运 用 二 在 收 入 准 则 主 要 是 针 对 商 品销 售 收 入 、劳 务 收 入 的确 定 规 定
属本 期已实现的收入或应负担的费用 , 不论 本期 是否收付 , 应 均
计入本期 的收入或费用” 。它 强 调 的是 确 认 收入 、 用 发 生 的 时 费
的 生产 技术 可 以 缩 短 产 品 生 产 的 周 期 , 高 生产 效 率 , 取 做 到 提 争 以 最少 的投 入 生 产 出最 多 的 产 品 , 而 降 低 企业 生产 成 本 。 从 第二 , 努力 提高 工作 人 员 的专 业水 平 和敬业 精 神 。 高工 作人 提 员 的专业 水平 和敬 业精 神 , 不但可 以避 免 他们 在工 作操 作 中 出现不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在企业会计实践中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会计记账和财务报告,不夸大收入和资产,不掩盖损失和负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务。
谨慎性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以支持经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记账和财务报告时不得夸大收入和资产。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确保所记录的收入和资产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确凿可靠的。
在确认收入时,按照谨慎性原则,应该将收入确认为实际产生的金额,而不是按照预估的金额进行确认。
这样可以避免虚构收入,充分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还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涉及重大交易和重要财务信息时要审慎谨慎。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对涉及重大交易和重要财务信息进行细致、准确的调查和核实,以确保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并购交易时,按照谨慎性原则,应该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确保所获取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以避免风险和损失。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意义及运用_投资项目财务评价软件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意义及运用_投资项目财务评价软件关键词谨慎性原则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会计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及本质谨慎性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指某些会计事项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致虚增账面利润、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为准的原则。
遵循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并处理会计事项时,要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作出合理预计。
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是对资本保值以及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加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决策者应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现如今由于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谨慎性原则被广泛运用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财务分析过程中,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也应遵守谨慎性则,以便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评价信息,确保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二、谨慎性原则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意义一方面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会对投资项目未来的运行状况带来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都是靠提前估算得来的,其中一些项目内容是否发生或者发生数额的大小是不确定的,所以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体现的谨慎性原则表现在:加强项目的风险分析,提高财务评价信息决策的相关性,对项目成本内容与数额的估算应充分,对项目投资额和收入的估算要谨慎,不要高估,对现金流入量的估算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要谨慎、适当、充分。
项目投资前期,决策是关键,而决策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的结论,由此可看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投资前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在对项目未来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其财务可行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项目财务的可行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所以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够提高各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带动投资的积极性,如果是涉及外商投资,无形中对于引入外资有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谨慎性原则运用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
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浮夸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色彩,使得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
本文介绍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的情况,揭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局限性会计核算引言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谨慎性原则正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针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提出了几点建议。
正文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固有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的种种风险,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的一种方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WTO的加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
会计信息使用者面临的决策风险也越来越大,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中变得尤为重要。
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或收益,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或比较慎重,也就是作了最坏的估计。
当某一经济事项在会计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并且每一种方法都具有相同的理论上和逻辑上的正确性时,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与低估负债的会计方法。
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一)提取坏帐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此引起的一部份应收帐款无法收回在所难免,客观存在的,于是形成了坏账。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转销法。
另一种是备抵法,虽然考虑应收帐款中可能的坏帐损失风险,通过计损坏帐准备,防止了利润虚增,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但根据近年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按千分之3-5的比率提取坏帐准备,由于准备额过低,坏帐准备金额明显不足,未能达到谨慎核算的目的。
因此,新制度规定应收帐款按备抵法取坏帐准备的提取比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公司自行确定,同时规定对期末应收票据、预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都应列入风险管理中,这样使企业更加谨慎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限制估计坏帐损失的方法,让其象成本核算那样自行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固定下来,按提取比例提取,超支者报批或督促企业加强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坏帐的发生。
(二)加速折旧《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后两种方法也称“加速折旧法”或“快速折旧法”。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若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一方面使当期成本费用增加,利润减少;另一方面,又可使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尽快收回,加速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在设备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若设备提前报废,也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损害。
此外,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整个期限内,虽然不同的折旧方法,总的折旧额相同,但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由于多计提折旧,可少交所得税,使用后期少提折旧,多交所得税。
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期限内,可以少交税,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
(三)低估存货企业的存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货的价格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由于存货的市价下跌、陈旧、过时、毁损等原因,导致存货的价值减少。
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显然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出现虚夸资产的现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企业以前购进的存货的价值可能低于当前市价,造成企业面临潜在的存货损失。
这时,可通过低估存货损失,高计产品当期销售成本,从而减少当期利润的办法来得到补偿。
其具体方法是当企业的产品发生滞销时,为了抵偿存货报废发生损失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或者防止商品因大批削价而影响经营利润,企业可以提取减值准备。
(四)收入确认与谨慎性原则收入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的确定规定了收入必须在若干相关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的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与交易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很可靠地计量。
以上五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条件没有满足,既使收到货款也不确认收入,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并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确认的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差额,作为当期损失,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发展情况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四个阶段:(一)1992年至1997年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1998年至2000年1998年陆续颁布的《投资》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具体包括:1.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
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
2.放松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
3.缩短摊销期限。
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10年”、开办费的“不少于5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10年”、“不超过5年”。
4.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作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和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6、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
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2001年2001年1月和11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存货》《固定资产》、《中期财务报告》等六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时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2001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1.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
3.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规定“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同时,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4、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作出谨慎的估计。
(四)2006年为了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在2005年2月15日发布了信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规定,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新准则中较充分运用了谨慎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或有事项计量方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面,资产的期末计价方面,收益的确认方面和或有事项计量方面等。
四、谨慎性原则运用实例分析(—)案例红星公司2009年1月7日,购入海华公司股票100万股,占海华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海华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的影响,红星公司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该股票买入价为每股8元,每股价格中包含已宣告但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0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1万元,款项均已银行存款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