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诗词

合集下载

古代数学的诗词

古代数学的诗词

古代数学的诗词1.《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赏析:这里的“十分春”蕴含着数学概念。

十分代表着圆满、完美,将雪、梅、诗三者融合后的美好程度用数字十分来形容,凸显出极致的春景之美。

2.《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诗中的“两个黄鹂”“一行白鹭”运用数字展现了生动的画面。

两个黄鹂代表着一种成双成对的和谐,一行白鹭则体现出整齐的秩序感,增添了诗歌的灵动之美。

3.《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万条”是一个夸张的数字表达,突出了柳丝的繁茂。

而“二月”点明了时间,数字的运用使读者对柳的形象和季节有更清晰的感受。

4.《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三千尺”用夸张的数字描绘出瀑布的雄伟壮观。

这个巨大的数字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瀑布奔腾而下的磅礴气势。

5.《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千里”和“一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行船的速度之快。

数字的运用展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和对归程的急切盼望。

6.《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赏析:这首诗巧妙地运用数字,描绘出一幅自然宁静的乡村画面。

从一到十,数字的递增让画面逐渐丰富,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美丽,也体现了古人对数字与自然的巧妙结合。

7.《题百鸟归巢图》(一只一只复一只,五六七八九十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赏析:此诗以数字反复强调鸟的数量众多。

从一只一只开始,到具体的数字,生动地刻画了百鸟归巢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8.《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赏析:这里的“一声”“一点”“三更”等数字,不仅点明了时间和场景,更增添了秋夜的凄凉和忧愁之感。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1. 艺文以成名,数学为要端。

策马扬鞭去,求学路漫漫。

2. 数学无高下,思维皆为源。

算术逢困境,勇者不畏难。

3. 数学如强弓,箭法射必中。

圆周求半径,正弦余弦穷。

4. 直线无弯折,曲线兼曲直。

积分求面积,微分为基础。

5. 三角有公理,勾股是定理。

勇攀数学巅峰,智者必成功。

6. 数学如珠玉,璀璨耀人眼。

代数方程式,解之如拨弦。

7. 数学似炼金,变数求定理。

幂函数指数,概率为常识。

8. 几何研究形,平行线相逢。

勾股直角三,错位变式酬。

9. 矩形求面积,梯形勾股求。

变化求差分,导数为导引。

10. 数学如美酒,细品方知趣。

四面体求体积,椭圆椭球求。

11. 等差等比数,差商两维度。

递推求未知,求解脱困境。

12. 数学如宝石,隐秘内蕴深。

线性方程组,矩阵求解题。

13. 空间几何形,立体体积求。

多面体求角度,平行四边形。

14. 代数求根式,整式多项式。

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

15. 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求项数。

交点方程求,解方程求根。

16. 数学似星空,无穷蕴无限。

级数求和值,微积分导数。

17. 数学如研磨,细水长流深。

曲线积分求,微分公式求。

18. 三角求变角,求边求角度。

扇形求面积,圆求弧长求。

19. 数学似古琴,音律难领悟。

数学如磁石,吸引解难题。

20. 数学如高山,攀登需汗颜。

求学求真理,数学在其中。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1、唐杜《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明李调元《打油诗》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

6、唐崔颢《登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9、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0、唐王之涣登《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带有数字的古诗

带有数字的古诗

带有数字的古诗关于数学的古诗,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它们巧妙地将数字融入诗句之中,既展现了数学的严谨,又赋予了诗词以独特的韵律和意境。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数学古诗,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妙处:《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通过连续的数字排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展现了数学在描绘自然景物时的独特魅力。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中的“两个”、“一行”、“千秋”、“万里”等数字,不仅点明了景物的数量,更在无形中拉大了诗歌的空间感,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气势磅礴。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中的通过多个“一”字的重复使用,“一曲高歌”和“一樽酒”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洒脱,而“一人独钓”凸显了渔翁独钓的孤独感和秋江的宁静美。

最后的“一江秋”更是将整个场景融入到了秋天的江水中,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开阔。

它描绘了一幅秋江独钓的场景,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咏雪》清·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解析:此诗以数字递增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直至“无数片”,将雪的浩渺无垠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融入了梅花与雪的相映成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里的数字同样用于描绘景象,星星的稀疏与雨点的零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带数学的古诗词100首

带数学的古诗词100首

带数学的古诗词1、《咏竹》清代:郑燮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译文: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的呢?郑板桥是一个大画家,这首诗,似乎描写了一幅清雅的画竹图,没有叠加,只有简简单单的几枝竹子,十分清雅。

2、《陇西行》唐代: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3、《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4、《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5、《马上作》明代: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

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6、《登金陵凤凰台》唐代: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关于数学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诗词有哪些1. 数轴纵横展,数学道路通。

2. 几何画图妙,勾股定理求。

3. 圆周率无穷尽,无理数绵延。

4. 矩阵变换美,线性代数成。

5. 质数孤独行,素数无限长。

6. 微积分奇妙术,导数斜率求。

7. 积分面积定,曲线下面准。

8. 斐波那契数,天地间奇妙。

9. 等差数列清,公差一律平。

10. 等比数列异,比例常乘积。

11. 统计数据分,方差标准差。

12. 概率论预测,随机事件行。

13. 群论结构奇,同态同态稳。

14. 数论研究数,整除除不尽。

15. 线性规划求,最优解行程。

16. 拓扑空间广,连接性是关。

17. 罗尔定理用,导数连续求。

18. 贝叶斯定理,后验概率推。

19. 黎曼猜想难,素数分布研。

20. 离散数学多,逻辑推理好。

21. 解方程解不完,无穷多根存。

22. 图论网络连,最短路径求。

23. 泰勒展开式,函数近似求。

24. 美妙复数界,虚实配对成。

25. 欧拉公式美,指数幂相连。

26. 对数函数变,底不变换。

27. 二项式定理,二次项展开。

28. 立体几何学,体积表面求。

29. 数列求和式,通项相加成。

30. 三角函数角,正弦余弦求。

31. 矩阵行列式,行交换成。

32. 向量模长求,方向角算。

33. 转动惯量定,刚体运动求。

34. 网格图分色,染色定理靠。

35. 导数梯度求,方向最速度。

36. 科学计数法,数值表示好。

37. 椭圆曲线密,密码学安全定。

38. 卡诺图化简,逻辑电路表。

39. 哈密顿回路,图论路径求。

40. 无限级数和,收敛发散看。

41. 逆矩阵求解,方程组解出。

42. 平凡定理成,自然数全分。

43. 累加累乘积,连乘连加求。

44. 蒙特卡洛法,随机模拟出。

45. 逼近法用,近似解得出。

46. 线性回归拟,最佳拟合线。

47. 多元方程组,高斯消元求。

48. 切线切点求,切线方程揭。

49. 分段函数画,不连续点定。

50. 美妙数学界,无穷奥妙藏。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将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融为一体,耐人寻味。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感和智慧。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数学的古诗词,体味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古人对于数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将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观察和探索,融入到了诗歌中。

比如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群星湛湛漫乾坤,万点银河明且浑。

欲识抛人宿何许,皆因求至睿星辰。

”这句诗中,他提到了银河和星辰,暗示我们在探索宇宙奥秘时,需要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

而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以描绘九月九日登高的场景为背景,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却让人深思。

茱萸原本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但因为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人们会插茱萸来驱邪,寓意着吉祥和团圆。

而王维这句“遍插茱萸少一人”,隐含着数学中“加一减一”的思想,使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凄凉和思乡的情感。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关于忧国忧民的爱国诗歌,但其中也涉及到对数学的思考。

他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句诗中的“不见去年人”一句,实际上是表达了一个数学概念——变量的消减。

通过体现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辛弃疾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思念之情。

在元代王冕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一句千古传世之作,将数学中的无穷思想与壮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提供了一个无限的视野,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除了以上几位诗人,还有很多古代文人士大夫在他们的作品中触及到了数学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期间,数学家们发掘了很多古代数学家的杰作,其中不乏以古代的数学思想。

他们结合古代数学家的贡献和现代数学的发展,开辟出了许多新的领域,将数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数学的古诗和数学的信息

关于数学的古诗和数学的信息

1.关于数学的古诗有:
《山村咏怀》(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雪梅》(明,林和靖):"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闺怨》(清,黄焕中):"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
2.数学的信息有: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已成为许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其应用非常广泛。

数学相关的诗词

数学相关的诗词

数学相关的诗词
1. 青山隐约藏春色,散发着几何之美。

2. 天地有正义,数学是其中之一。

3. 纵横万物,皆可化成数字。

4. 画一条直线,把时间分割成两段。

5. 勾股定理,解三角形,神秘的数学永不遗忘。

6. 数学公式如同星辰,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7. 在数学的世界里,逻辑和思维比一切都更重要。

8. 数学是一道美学的门,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

9. 数学之美在于简洁,数学之妙在于智慧。

10. 数学思维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并且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数学与诗词

数学与诗词

雨果说:“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 ,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 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 。” 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 ,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脚分开 ,又在山顶会合。”


很多人喜欢诗歌正是因为它的美和浪漫,其实数 学也具有诗情画意,我们知道,数学具有简单美 、和谐美、奇异美等特征。但数学美却蕴藏于它 所特有的抽象符号、严格语言,演译体系中。没 有音乐中的抒情旋律、没有美术中鲜艳的画面、 没有文学中动人的诗歌。因而缺乏数学素养的人 往往感到它枯燥单调,神秘莫测,难以唤起审美 情趣。然而有很多数学家和诗人却能巧妙地在诗 歌中隐含着数学问题或用诗歌形式解答一些数学 名题,让平常人也能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感受数 学的美,以下几例堪称诗歌与数学结合相得益彰 、天衣无缝的典范。
七、数学诗词欣赏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中都不见。
咏 雪 郑板桥(清)
一帆一浆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清]陈沆 @意境幽远
渔翁垂钓图
一花一柳一点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 一林黄叶一僧归。
婆什迦罗
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 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 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 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 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
程大位
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点”的自述
我是一个“点” / 曾因自己的渺小 而难堪 / 对着庞大的宏观世界 / 只有 闭上失望的双眼 / 经过一位数学教师的 启发/ 我有了新的发现:两个点可以确 定一条直线 / 三个点可以构成一个平面 /无数个点能构成圆的金环/我也有自己 的半径和圆心/不信/从月球看地球/也 是宇宙间渺小的雀斑/我欣喜,我狂欢/ 谁没有自己的坐标?不!你的价值在闪光 /只是,你还没有发现。

数学古诗词大全

数学古诗词大全

数学古诗词大全
以下是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古诗词
《山村咏怀》——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算学宝鉴》——程大位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百鸟归巢图》——伦文叙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关于数学的诗句古诗

关于数学的诗句古诗

关于数学的诗句古诗
1.《赠数学姜兄》宋·艾性夫:向来涂抹趁春妍,老去栖迟叹雪颠。

一倍法灵
君说数,三生缘定我随天。

正须花外羁奔马,莫向桥南听杜鹃。

见说侯封容易觅,紫茸靴袴锦鞍鞯。

2.《赠数学吴桂子》宋·方回:先天有数妙蓍龟,诧鬼夸神满卷诗。

独一许翁
可吾意,预占晴色赏酴醾。

3.《赠数学萧吉卿》宋·方回:蓍草占周易,君从简处寻。

运筹见奇偶,落笔
判升沉。

总悟生时数,谁萌分外心。

吾衰今七十,惟有死山林。

4.《酹江月·赋玉薰炉赠数学刘文卿》元·王恽:客窗凉夕,问故家、何物能慰
岑寂。

都把龙涎三万斛,满贮宫池。

玉立琼洲,雪翻花臆,梦绕春江碧。

看云失水,淋漓元气犹湿。

5.《赠马唐卿数学环中吟》宋·方回:扬子云易为太玄,邵尧夫易为皇极。


公之易曰潜虚,观物行成有七易。

环圆其形刳其中,圆则能转中则容。

譬如门牡必有牝,环中居士心与同。

有关数学的古诗词

有关数学的古诗词

有关数学的古诗词数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学科,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是一种表达美感的艺术形式,而有关数学的古诗词更是将数学崇高的思想与文艺相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数学的古诗词,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代文人对数学的颂扬和赞美。

首先是清代数学家翁同龢先生的一首诗:静坐悄无语,思量正有馀。

五经家数学,读来心更新。

算破恒河水,穷究太虚无。

七窍通神物,四时顺鬼神。

这首诗中,翁同龢先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他说:“静坐悄无语,思量正有馀。

”数学是一门需要沉思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诱人之处在于它的严密性和抽象性,而这种严密性与抽象性往往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去理解。

接着,我想向大家介绍宋代数学家秦九韶的一首诗:九曲黄河万里沙,两弯夕照一江斜。

吕刚火箭初将出,公式万券自当赊。

秦九韶先生以诙谐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他称呼数学为“公式”,赋予了数学一种生动的形象,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更为亲切的感觉。

他描述了黄河流淌的景象,将黄河比喻为数学的曲线,将夕阳的倾斜映照比喻为数学公式的独特之美,使读者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浪漫与美丽。

再来是明代数学家杨辉的一首诗:天地何其广,犹爱杨辉纲。

斐波纳契数,诸子谁能忘?上求因数悟,下议本原亡。

道行一朝办,功过捷径长。

杨辉先生以深情的笔墨,抒发了他对数学造诣的自豪与自信。

他说:“天地何其广,犹爱杨辉纲。

”杨辉纲是杨辉二项式在中国古代称谓,这句诗表达了杨辉对自己所创造出的数学思维工具的自豪和骄傲之情。

他还提到了斐波纳契数列,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学模型,杨辉以此表达了对数学的深切热爱。

最后,我想向大家介绍清代数学家程大位的一首诗:初无乘谢河,循环理不离。

三堂会同寺,万象达彼时。

翰墨弥天地,缤纷理何之。

崎岖心自定,大艺益朕思。

程大位先生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数学的伟大与神奇。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古人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研究可追溯至古代,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创造。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首关于数学的古诗词作品。

1. 《数理科学》五行相克耕古种,阴阳隋泛结朋友。

无距无量质浮灭,有智有慧算课题。

这首诗以五行相克相生的规律为引子,表达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

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无形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谋算。

2. 《曲线方程》山水绵延,曲线连通。

曲江流远,坐标定方。

分点取值,折线成杨。

欲求结论,需算众元。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延绵与曲线的连接,来表达对于曲线方程的研究。

古人将曲线与山水相联系,把数学的曲线方程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一种美妙的联想与感悟。

3. 《立体探秘》坐看立方,边角相连。

三面封闭,面颜皆等。

体积逆映,秘密在其中。

浑然一体,谜底徐徐揭。

这首诗以立方体为背景,表达了对于立体几何的探秘。

古人将立方体的特点与数学规律相结合,通过描述立方体的形状、面颜、体积等,揭示出立体探秘的神秘与魅力。

4. 《概率之谜》世事莫测,变幻无常。

从心计算,概率增长。

求真探幽,追寻规律长。

透过迷雾,揭开谜底亮。

这首诗以概率计算为题材,表达了对于概率的探索和研究。

古人认为世事无常,只有通过心中的计算和对规律的追寻,才能透过迷雾,揭开概率之谜。

5. 《无尽数列》数列无尽,延伸无限。

级差递增,展开新思维。

探索初级,追求高深。

数之无疆,数学精神永存。

这首诗以数列为主题,表达了对于数学的探索和追求。

古人认为数列是一个无限延伸、无尽探索的过程,他们通过不断追求新的思维和高深的数学理论,展示了数学的无边无际和精神的永恒。

这些诗词充分展示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和研究,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将数学与自然景观、智慧与思考相结合,使人们对于数学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探索。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哲学。

正是因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我们才能在今天的数学领域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数学的诗句古诗

数学的诗句古诗

数学的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数学的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数学的古诗词《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今有物不知其数,33数之剩2,55数之剩3,77数之剩2,问物几何?译文:有1堆东西,不知道详细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以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余数乘以2101;77数之,余数乘105。

3者相加,如不大于1百零5,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1百零5或其倍数。

”瑛姑在心中盘算了1遍,果真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1首诗给你听,那就简单记了:3人同行710稀,5树梅花廿1枝,7子团聚正半月,余百零5便得知。

9宫格将1至9这9个数字排成3列,不论纵横斜角,每3字相加都是105。

黄蓉回答:9宫之义,法以灵龟,24为肩,86为足,左3右7,戴9履1,5居中心。

这个很浅显,应当只需要解释“戴9履1”:九在最上、一在最下。

2.数学的诗数学的诗有:一、《山村咏怀》:邵雍(北宋)1去23里,烟村45家。

亭台67座,8910枝花。

译文:1眼看去有23里远,薄雾覆盖着45户人家。

村庄旁有67座凉亭,还有很多鲜花正在绽放。

:诗人用“学校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11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1般。

二、《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唐)1蓑1笠1扁舟,1丈丝纶1寸钩。

1曲高歌1樽酒,1人独钓1江秋。

译文:戴着1顶斗笠披着1件蓑衣坐在1只小船上,1丈长的渔线1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1首渔歌喝1樽酒,1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三、《咏雪》:郑板桥(清)1片2片34片,5片6片78片。

千片万片很多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译文:1片1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1片。

古诗词里的数学知识

古诗词里的数学知识

古诗词里的数学知识
嘿,你知道吗?古诗词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就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个黄鹂”“一行白鹭”不就是简单的数字嘛!
比如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哇塞,那“三千尺”得多高呀,虽然是夸张的写法,但这数字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气势。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描述,就会特别形象。

再看看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千里目”,虽然不是确切的数字,但它表达的是一种很远很远的距离概念呀。

就好像我们说“我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远方”,这个“远方”虽然不具体,但我们都能懂那种追求的感觉。

还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多有意思呀,简单的数字把乡村的景色都给描绘出来了。

就好像我们画一幅画,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的东西,而这里是用数字来表现乡村的各种元素。

古诗词里的这些数学知识,不就像是一个个隐藏的小惊喜吗?它们让诗词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还能学到数学知识呢。

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古诗词和数学知识的结合真的太奇妙了!它们相互辉映,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应该多去发现这些有趣的关联,这样学习起来会更有意思呀!。

数学诗词摘抄大全

数学诗词摘抄大全

数学诗词摘抄大全
数学是一门深奥而美妙的学科,它以逻辑和推理为基础,通过抽象的符号和公式来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复杂性。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优美的诗词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和思维的深度。

下面是一些数学诗词的摘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领略。

1. '数碍西南寻径径,径然而至矩形长方。

长方有芳心,心存曲线亦无恙。

'这是一首描述矩形和曲线之美的诗句,表达了数学中几何形状的独特之处。

2. '圆周率无限长,似一曲悠扬的歌,奇妙的数字舞动,勾勒出宇宙的奇幻图景。

'这句诗描绘了圆周率的神秘和无限性,以及它在几何和数学中的重要性。

3. '三角形的角度,如同命运的抉择,每个选择都是重要的一环,决定了整个图景的构成。

'这句诗将数学的三角形与人生的抉择相联系,传达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无限数列飞舞,数学的节奏在其中摇曳。

每个数都是独特的音符,组成了一首动听的乐曲。

'这句诗形容了无限数列的美妙和律动,展示了数学中的节奏感和美学价值。

5. '微积分的微小变化,如同春风拂面,细腻而温柔。

它揭示了事物的微妙变化,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本质。

'这句诗表达了微积分的重要性和它在科学和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这些数学诗词摘抄不仅反映了数学的抽象美和思维的深度,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数学对于世界的解释和探索的重要性。

通过欣赏这些诗句,我们能够更加热爱数学,更加深入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含有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含有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一、《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李白(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早晨,我告辞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二、《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动听地唱歌,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积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靠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三、《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全部的山,飞鸟全都断绝;全部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四、《无题》:徐再思(元)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四周有十几枝花。

五、《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漫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早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伴侣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旧冰心玉壶,坚守信念!二.有关数学的古诗词《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译文:有一堆东西,不知道详细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

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

”瑛姑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果真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一首诗给你听,那就简单记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聚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数 学 诗 词

数 学 诗 词

数学诗词引人入胜的数学诗春叶收集整理“最高的诗是数学。

” 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都充满了想像,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

诗和数学又都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人类的精神力量。

我国古代诗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

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和数学时有联姻,如把数字嵌入诗之中,有的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

当你在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得到了美的享受!一、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游山玩水,碰上大雪,触景生情,口吟数字诗,形象地描绘雪花飘落与梅花融为一体的情景: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

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

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

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

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

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婆什迦罗
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 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 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 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 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
程大位
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 中国古代关于数字诗的佳作很多。诗中充满智慧令人赞叹 不已。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百、千、万”这十三个数字被诗人巧妙的运用到诗中,表 现出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妙趣别具,平添许多艺
术魅力。
❖ 以上几例让我们看到了诗歌在与数 学的相互交融与穿插中碰撞出了美 丽的火花,其实诗歌只是艺术世界 中一颗普通的明星。美术、音乐、 建筑等其他艺术也在发展中和数学 交相辉映,产生美感。这是因为艺 术与数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力手 段,在艺术创造与数学创造中凝聚 着人类美好的理想和实现这种理想 的孜孜追求。
O
r
A P B 1 9 .6 k m 层 数 1960006000
3.2Leabharlann 所以诗云:欲穷千里目,得爬六千层。
四、诗词中的数学关系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三、数学和诗词的意境结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吗?
P 已知 P A 5 0 0 k m R O A 6 3 7 0 k m
O A P 9 0 o
B
有 P O O A 2 P A 26 3 7 0 25 0 0 2
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数学文化的制高点上, 以深邃的数学眼光、辽阔的数学视野、宽广的数 学胸怀、浓郁的人文气息、鲜明的人文关怀,努 力在数学教学的同时,实现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 数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 养。
可以相信,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 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 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 学、爱好数学、创造数学。
七、数学诗词欣赏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中都不见。
咏雪 郑板桥(清)
一帆一浆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清]陈沆 @意境幽远
渔翁垂钓图
一花一柳一点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 一林黄叶一僧归。
[清]何佩玉@连用十个“一”,却无重复之感。
深秋僧人晚归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祯@几许萧瑟、孤寂与寂寞
题秋江独钓图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 -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拆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 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九重登高 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 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里,榴花 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间,枇杷未黄我欲对镜 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流,二月风筝线儿断。噫!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一、数学和诗词的表象关系
数学之美,是对称、和谐之美! 诗词之美,是对仗、意境之美!
二、数学和诗词的结构巧合
元稹 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 香叶,嫩芽。 ❖ 慕诗客,受僧家。 ❖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 銚见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点”的自述
我是一个“点” / 曾因自己的渺小 而难堪 / 对着庞大的宏观世界 / 只有闭 上失望的双眼 / 经过一位数学教师的启 发/ 我有了新的发现:两个点可以确定 一条直线 / 三个点可以构成一个平面/ 无数个点能构成圆的金环/我也有自己的 半径和圆心/不信/从月球看地球/也是 宇宙间渺小的雀斑/我欣喜,我狂欢/谁 没有自己的坐标?不!你的价值在闪光/ 只是,你还没有发现。
❖ 雨果说:“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 ,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 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 。”
❖ 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 ,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脚分开 ,又在山顶会合。”
❖ 很多人喜欢诗歌正是因为它的美和浪漫,其实数 学也具有诗情画意,我们知道,数学具有简单美 、和谐美、奇异美等特征。但数学美却蕴藏于它 所特有的抽象符号、严格语言,演译体系中。没 有音乐中的抒情旋律、没有美术中鲜艳的画面、 没有文学中动人的诗歌。因而缺乏数学素养的人 往往感到它枯燥单调,神秘莫测,难以唤起审美 情趣。然而有很多数学家和诗人却能巧妙地在诗 歌中隐含着数学问题或用诗歌形式解答一些数学 名题,让平常人也能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感受数 学的美,以下几例堪称诗歌与数学结合相得益彰 、天衣无缝的典范。
数学是理性的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 量关系的科学 。透过抽象化和逻 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 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 生。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 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
诗歌是感性的
❖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 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 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 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 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 基本的文学形式。
❖ 宋朝理学家邵雍有一首《蒙学诗》: 一取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歌用十个数字描绘出乡村景色,是 儿童学习一到十计数的启蒙诗,是最早的 数学方面的科普诗歌。
❖ 乾隆皇帝的数字谜 乾隆曾出过一个以数字为谜底的词谜.乾隆皇帝很欣赏纪晓岚的渊博学识, 有时候故意出难题考他.有一次,乾隆出了这样一个颇为有趣的词谜: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 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 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 欲罢不能罢, 吾把口来压! 论文字交情不差, 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 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 抛得奴力尽手又乏. 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乾隆得意洋洋地问纪晓岚:“老爱卿,你可知道这个词谜的谜底是什么?” 纪晓岚沉思了片刻答道:“圣上才高千古,令人敬佩!这表面上是一首女子 绝情词,实际上各句都隐藏着一个数字.” 原来谜底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解法是: “下”去“卜”是一; “天”不见“人”是二; “王”无“一”是三;古时 候“一”(也可竖写成“1”) “罢”去了“去”是四; “吾”去了“口”是 五; “交”不要差(叉谐时,意指×)是六; “皂”去了“白”是七;“分” 去了“刀”是八;“抛”去了“力”和“手”是九; 思”去了“口”和“心 ”是十.
李白沽酒 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 遇务添一倍,逢店饮斛九. 店务经四处,没了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 这首诗言简意赅,浅显易懂,却蕴含了一道数学应用题。 这道题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设壶中原有酒x斛. 遇务加一倍 2x 逢店饮斛九 2x-1.9 店务经四处2(2(2x-1.9)-1.90-1.9 没了壶中酒2( 2(2(2x-1.9)-1.9)-1.9)-1.9=0 解得x=1又32分之25 则原来壶中有酒1又32分之25.
五、递推公式与顶真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柳色青,柳色青青青满城。满城烟雨春光送, 烟雨春光送远行。远行君向燕山路,君向燕山路 前去。前去旗亭芳草青……
14
7
2
58
142857 * 1 = 142857 142857 * 2 = 285714 142857 * 3 = 428571 142857 * 4 = 571428 142857 * 5 = 714285 142857 * 6 = 857142
“百鸟图”中的数学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相传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并且给这幅画题了一首诗:
归来一只复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名. 这首诗既然是题“百鸟图”,全诗却不见“百”字的踪影,开始诗人 好像是在漫不经心地数数,一只,两只,数到第八只,再也不耐烦了 ,便笔锋一转,借题发挥,发出了一番感慨,在当时的官场之中,廉 洁奉公的“凤凰”为什么这样少,而贪污腐化的“害鸟”为什么这样 多?他们巧取豪夺,把百姓的千担万担粮食据为己有,使得民不聊生 . 你也许会问,画中到底是100只鸟还是8只鸟呢?不要急,请把诗中出 现的数字写成一行: 11345678 然后,你动动脑筋,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会有 1+1+3×4+5×6+7×8=100. 100出来了!原来诗人巧妙地把100分成了2个1,3个4,5个6,7个8 之和,含而不露地落实了《百鸟图》的“百”字
蚕是天下虫, 鸿为江边鸟。
前北 车雁 后南 辙飞 ,, 两双 轮翅 左东 右西 走翻 高上 低下 。。
古花 稀甲 双重 庆逢 ,, 更增 多加 一三 度七 春岁 秋月 。。
尺七 鱼鸭 跳浮 水塘 ,, 量数 量数 九三 寸对 十一 分只 。。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瞻海阁,瞻海角,瞻海阁前瞻海角,海阁万年,海角万年 赏雪岭,赏雪景,赏雪岭头赏雪景,雪岭万冬,雪景万冬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雨尘心,雨尘染,雨尘心上雨尘染,尘心一时,尘染一时 听雨阁,听雨落,听雨阁中听雨落,雨阁三更,雨落三更 观苍海,观苍松,观苍海里观苍松,苍海万年,苍松万年 听雨榭,听雨诉,听雨榭中听雨诉,雨榭万年,雨诉万年 彩云天,彩云间,彩云天上彩云间,云天永久,云间永久 会诗楼,会诗友,会诗楼上会诗友,诗楼永久,诗友永久 读书亭,读书声,读书亭中读书声,书亭万年,书声万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