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应用概述
航天飞行中的遥感技术与应用
![航天飞行中的遥感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20512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1.png)
航天飞行中的遥感技术与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和大气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航空和航天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在航天飞行中,遥感技术可以帮助观测地球的大气和环境,提高飞行任务的效率。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遥感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基础知识遥感技术是指通过空间观测设备,如卫星、飞机等对地球表面和大气进行观测、探测和研究的一种技术。
这些设备可以搭载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如微波雷达、红外线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气象、环境、地质、水文等等。
由于传感器可以接收来自地球表面的辐射,因此遥感技术也被称为辐射地学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功能。
例如,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方面。
在航天飞行中,遥感技术可以为飞行任务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遥感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1. 环境监测在航天飞行中,环境监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个好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好地控制飞行器,提高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观测大气的变化和变化趋势,通过对大气成分、光学厚度、湍流等进行观测,可以监测空气污染、天气变化、气候变化等。
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海洋和陆地的环境变化,包括海洋污染、土地利用等,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强生态保护。
2. 资源调查航天飞行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对地球的资源进行调查。
遥感技术可以在航天飞行中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质地形图,可以发现并确定地下的矿产资源、水源、天然气和石油田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资源分布,并为地质勘探和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3. 宇宙探索和研究遥感技术还可以在太空探索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太阳系中的无数行星、恒星和星系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得到探测和研究。
例如,地球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和研究太阳风、地球磁场、地球热平衡等,而其他行星、卫星和天体也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be1d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d.png)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航天器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测绘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地图制作、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等提供了高效的手段,为测绘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地图制作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影像和信息,可以为地图制作提供大量的数据。
利用卫星影像获取地形、地貌、植被等信息,可以精确绘制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地形图、土地利用图、资源分布图等。
这些地图在城市规划、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土地利用规划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包括耕地、林地、水域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
3.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大量环境信息,包括空气质量、水质情况、森林状况等。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在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科学地管理和保护环境。
二、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现状目前,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技术的进步,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不断提升。
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可以提供更清晰、更精准的遥感影像。
遥感数据的处理和解译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地表信息,满足测绘领域对数据准确性和精度的要求。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各行业对于遥感数据的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测绘部门正在积极探索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未来,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简述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d7ea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0.png)
简述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遥感是利用人造卫星、飞机、无人机或地面观测站等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和记录地球表面反射和辐射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而提供地面信息和数据。
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地质勘探、农业、气象、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
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反射与辐射、传感器及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等。
遥感利用电磁波来获取地面信息,电磁波通过空气、云、尘埃等自然界中的物质传播,当它与地球表面上的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反射、散射、吸收等过程。
利用这些过程,遥感技术可以测量并分析地球表面上的对象的光谱、热力学特性和形状等重要信息。
遥感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很多领域。
在地质勘探方面,遥感可以帮助寻找地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矿藏。
通过分析地质特征、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信息,可以确定矿区位置和资源储量。
在农业领域,遥感可以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湿度和病虫害等问题,提供精确的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预警信息。
在气象领域,遥感可以监测大气成分、云层和降水等,为气象预报和天气监测提供重要数据。
在环境保护方面,遥感可以检测森林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等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在城市规划方面,遥感可以提供城市发展和用地规划所需的数据,帮助城市规划师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提高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遥感还有其他一些应用领域。
例如,遥感可以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灾等,及时提供救援和应急响应。
遥感还可以监测海洋和水质,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海洋资源的利用情况。
另外,遥感还可以用于考古学领域,帮助寻找古代文明的遗址和文化遗产等。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导航和测绘等领域,提供高精度的地理数据。
总之,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十分重要和广泛。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重要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支持,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还将继续扩大,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遥感技术及应用》课件
![《遥感技术及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b5a0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1.png)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目视解译
信息提取与分析
通过专业人员的目视观察和经验,对 遥感图像中的地物类型、分布和变化 进行识别和解译。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 ,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
计算机解译
利用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自 动识别和解译遥感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
遥感数据处理
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分类和识别等操作,提取有用的信息,为 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03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辐射定标
将传感器接收的辐射亮度转化为 地表的反射率或温度等物理量, 为后续图像处理提供准确的基础
数据。
几何校正
消除图像中的几何畸变,将图像的 像素位置与实际地理坐标相对应, 确保图像的地理信息准确。
详细描述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森 林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属性信息,为森 林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同时, 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森林火灾、病虫 害等突发事件。
城市规划与建设监测
总结词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监测 ,包括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 质量评估等。
VS
详细描述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空间布 局和建筑物信息,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 数据支持。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城 市环境质量,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
灾害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可以对地震、洪水、 火灾等灾害进行监测和评估, 为灾害救援和重建提供支持。
02
遥感技术原理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波
是由电磁振荡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 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电磁波谱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1302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6.png)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卫星、飞机、无人机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目前,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从自然环境监测到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甚至直接改变了某些行业的运营模式。
一、自然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在自然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分析、水土保持、气象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
通过遥感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判断地面的地貌类型、水文特征和土地覆盖状况,可以监测自然灾害、污染情况等环境变化,可帮助政府部门做出科学决策,制定环保政策,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自然资源。
二、城市规划和建设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遥感技术,人们可以准确掌握城市的地理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状况、道路交通状况、建筑布局、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遥感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外提供数字地形模型和三维城市模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模拟市区空间形态,可以在数字环境中进行城市设计、评价和管理。
三、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而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多种多样。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质量、水土资源、植被分布、气候环境等进行分析,可用于作物种植、土地调查和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蔬菜园设计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实现精细农业的理念和技术,包括精准施肥、喷药、灌溉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四、能源与矿产资源勘探遥感技术在能源与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晰度图像,可以识别各类矿床、石油储层、矿区地质构造等,可用于资源勘探和评估,帮助地质勘探公司在开采前进行充分探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可持续发展等。
五、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遥感技术也不断推动着其进一步发展。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交通状况分析与预测、交通网络优化、道路建设与检修管理等方面。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eed6e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c.png)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卫星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信息获取技术。
该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1.环境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及大气环境的全方位监测。
例如通过卫星图像可以检测出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监测大气温度、雾霾、污染物等,从而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资源管理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覆盖、自然资源、能源资源等进行监测与分析,促进对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
例如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检测土地变化,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监测能源资源,如矿物燃料、气体等,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3.城市规划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和建筑物分布进行监测与分析,以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更有效地规划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例如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检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和覆盖范围,同时也可以对城市中的建筑物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帮助规划部门更好地规划城市的新增建设项目。
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高分辨率方向不断发展,目前的民用卫星已经可以获得亚米级分辨率的数据。
超高分辨率数据的获得可以更精细地识别建筑物、植被、水体等地貌特征,同时也可以对城市交通、排污口等进行更精细的监测。
2.多谱段遥感目前卫星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主要还是针对可见光谱段,但是可见光谱段的数据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
因此,未来卫星遥感技术将会向多谱段方向不断发展,包括红外波段、微波波段等,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并促进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
3.算法目前卫星遥感数据需要经过多次处理才能得到可用结果,而这些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和开发已经逐渐成为成熟的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
![《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b452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3.png)
林业病虫害监测
遥感技术可监测林业病虫 害的发生和扩散,为防治 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
城市扩张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城市扩张和土 地利用变化,为城市规划和政策 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城市环境质量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空气、水 质等环境质量状况,为城市环境 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遥感技术的分类
按平台分类
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按传感器类型分类
可分为光学遥感、雷达遥感和多光谱遥感等 。
按应用领域分类
可分为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环境遥感、城 市规划遥感等。
02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01
02
03
农业资源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地、 水、气候等农业资源的分 布和状况,为农业规划和 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遥感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1 2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和法律法规的 建设。
技术标准与规范
目前遥感技术标准不一,数据格式多样,需要建 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遥感技术的交流 和应用。
高昂的成本
遥感技术设备和数据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 某些领域的应用,需要降低成本以扩大应用范围 。
如何应对遥感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建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通过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遥感技术 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 效果。
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政策,加 强技术防范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权 益。
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f9bf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7.png)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从遥远的地面或空中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提供大范围、连续、多时相的地表信息,并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监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估三个方面来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首先,遥感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空气质量是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之一。
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采样和分析,工作效率低且成本较高。
而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大范围的空气质量信息,实现对区域和全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能够测量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碳、臭氧等,还可以监测颗粒物质的浓度和类型。
这些信息为环境科学家提供了定量的、及时的空气污染数据,有助于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
其次,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和评估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利用状况。
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表水体的位置、大小和质量,并实现对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等问题的监测与预警。
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够测算水体的蒸发和蒸散量,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减少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
最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估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全面的、高分辨率的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信息,帮助科学家和决策者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覆盖、湿地面积、岛屿变化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通过对植被指数、NDVI等遥感参数的计算,还可以评估植被生长的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这些信息对于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区规划和生态修复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估等环境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优势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3b9caa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0.png)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优势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球表面和大气状态的信息而不直接接触物体的技术。
它通过使用航空器、卫星等平台获取的多光谱或高光谱影像来分析地表覆盖、植被、水资源、城市扩张等地理问题。
遥感技术的应用和优势如下:一、农业领域的应用与优势1.作物种植与管理: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规模农田监测、监测不同阶段的作物生长情况、作物病虫害监测等信息,帮助农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
2.土壤分析与调查: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壤植被指数、湿度、无机物质等信息,结合其他农业气象数据,提供土壤肥力分布图、土壤水分分布图等,为农业灌溉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3.农业灾害监测与评估:遥感技术可以在农作物病虫害爆发、干旱洪涝、冰雹等农业灾害发生时,及时获取其影响范围和程度,指导救灾工作和农民灾后恢复。
二、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与优势1.土地利用与覆盖监测:遥感技术能够对城市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盖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监测,帮助城市规划者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
2.城市扩张与更新: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的扩张趋势、更新与变化的空间分布,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环境质量评估: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环境的污染和质量情况,如河流水体污染、植被覆盖率等,为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自然资源的应用与优势1.水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域和水体的分布、水质状况、水量变化等信息,帮助水资源管理者制定水资源分配和保护策略。
2.森林资源管理: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森林覆盖度、树木生长状况、森林火情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管理和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探测地表特征、矿产指标等,辅助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四、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领域的应用与优势1.大气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空气质量状况、雾霾等,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监测和预测依据,制定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576272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7.png)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之一就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以其高效、准确的特点,在水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体,利用电磁波辐射与物体相互作用的原理,获取目标区域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在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主要利用其能够获取水体表面信息的能力,对水体的水质、水面温度、水体悬浮物、叶绿素含量等进行监测。
二、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1. 水质参数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水质参数,如水体浊度、溶解氧含量、氮磷含量等,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水环境的变化,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 水体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颜色信息,分析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进而判断水体的水质状况是否符合标准,并及时预警和控制水体的环境污染。
3. 水面温度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热辐射信息,监测水体的温度分布,预测气候变化对水体的影响,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4. 水体漩涡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水面纹理信息的变化,识别并监测水体中的漩涡,为湖泊、水库等水域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帮助。
三、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大范围监测能力:遥感技术可以同时监测大范围的水域,获取实时的水质信息,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2.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观测到较小的水域区域,提高了监测效率。
3. 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的高时间分辨率可以帮助人们监测水体变化的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水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4. 非接触式测量:遥感技术可以避免传统水质监测中的接触式测量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挑战1. 传感器的选择:遥感技术中的传感器选择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6d25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3.png)
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对气候变化的监测与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遥感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气候变化监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重点讨论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通过感知地面目标并获取相关信息的一种远距离观测技术。
它能够以非接触、广域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方式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海洋表面温度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三、遥感技术在气象监测中的应用1.地表温度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地表温度来评估气候变化的状况。
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我们可以获取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和监测气候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2.降水量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云的特征和云的辐射属性来估算降水量。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数据,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3.风场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风向和风速来估算大气风场的分布。
这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四、遥感技术在海洋气候监测中的应用1.海表温度监测海表温度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海洋表面的热辐射来估算海表温度的时空分布,为海洋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海洋风场监测海洋风场是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海面上的风向和风速来估算海洋风场的时空分布,进而推测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的演变规律。
五、遥感技术在极地气候监测中的应用极地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和最易受影响的地区之一。
遥感技术在极地气候监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极地地区的冰雪覆盖情况、海洋温度和植被变化等信息,为极地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六、遥感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意义与挑战1.意义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和海洋数据,为气候变化监测和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9cf8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c.png)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等领域。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的分类、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一种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地物信息。
电磁波在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成分和云层的干扰,因此需要专门的传感器来获取地表信息。
根据波长的不同,遥感数据可以分为可见光遥感数据、红外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等。
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可以获取不同的地表信息,因此在遥感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的分类遥感数据可以分为遥感图像和遥感数据产品两类,其中遥感图像是直接从遥感传感器获取的图像,通常包括RGB图像、红外图像、多波段图像等。
遥感数据产品则是基于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包括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地表覆盖等。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农业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作物生长状态、土地退化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其中,植被指数是农业遥感应用中最为常用的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出作物的生长状况。
利用植被指数可以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林业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森林生态系统的信息,如森林类型、树种、树高、森林面积等。
其中,森林面积的获取是林业遥感应用中的重要方面,它可以提供林地资源的分布信息,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信息支持。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资源的管理则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资源的信息,如水面面积、河流水位、降雨量等,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信息支持。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3dab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b.png)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或飞机通过接收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获取、记录、分析和解译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测绘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高效、精确地获取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提升测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度。
以下是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一些具体应用。
1. 地表覆盖分类与制图: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光谱信息,如植被、水域、建筑物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解译,可以制作出多种地图,如土地利用图、植被覆盖图、水资源分布图等,为城市规划、农业发展、自然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2. 地形测量与地质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提供详细的地形信息。
通过分析地表起伏、高程变化等数据,可以制作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形图,为地形测量、地质勘探、地震监测等方面提供支持。
3. 海岸线监测与河流变迁分析: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海岸线的精确位置和变化情况。
通过对多期影像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监测海岸线的蚀刻和侵蚀过程,为海岸防护工程和海洋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河流的演变过程,监测洪水、决堤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变化趋势。
4.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高精度影像获取和信息提取,实时监测建设用地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动态情况。
通过对城市扩张、工业园区建设、交通网络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 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如植被覆盖变化、土壤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等。
通过监测气候变化、水质污染、森林砍伐等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精确、实时的地理空间信息。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影像的优化,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举例遥感的应用
![举例遥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f7f6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f.png)
举例遥感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进行感知和记录,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环境、城市规划、资源勘查等领域。
下面将列举10个遥感应用的例子。
1. 农业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农田土壤湿度、植被生长状态、作物病虫害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合理的农田管理和精确的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气象预报: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气温度、湿度、云量等信息,用于气象预报模型的输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3.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4. 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的地貌、建筑物分布、交通网络等信息,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效率。
5. 资源勘查:遥感技术可以探测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帮助进行资源勘查和评估,指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 地质灾害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及时预警和评估风险,减少灾害损失。
7. 海洋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海洋表面温度、海洋生物量、海洋环境变化等信息,用于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
8. 森林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变化、森林生物多样性等信息,用于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
9. 基础设施管理: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道路、桥梁、管道等基础设施的状况,用于设施维护和管理。
10.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城市扩张、农田变化、湿地退化等,为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政策提供支持。
总结:遥感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农业、气象、环境、城市规划、资源勘查等多个领域。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地表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bdc4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4.png)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器、卫星等远距离感知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原理、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的原理遥感技术主要通过感知设备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遥感技术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辐射源:地球表面的物体会发射出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
2. 辐射传输: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会受到散射、吸收和反射等影响。
3. 接收器:遥感设备接收地球表面发射的电磁辐射,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4. 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水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监测水质和水体的受污染程度。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体的变化,及时发现水污染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土地利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的信息,包括农田、森林、城市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分布情况。
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监测,可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空气质量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气中的气体浓度信息,包括二氧化碳、臭氧等污染物的浓度。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预警空气污染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植被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的生长情况和覆盖范围。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植被的健康状况,预测干旱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 自然灾害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的变化信息,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过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提前预警和采取应急措施。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分辨率遥感: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运用
![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64819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6.png)
二、应用场景
1、监测
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最常用的应用场景是监测。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 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林区的温度、烟雾、火焰等信息,实现早期火灾的及 时发现和预警。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对火场进行精准定位,为消防队员提供可靠 的信息支持。
2、灭火
除了监测外,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还可以进行灭火操作。无人机可以搭载高 压水枪、灭火弹等灭火设备,对小火源进行快速扑灭,减轻火灾对森林的破坏。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为消防队员提供空中支援,协助他们更快、更安全地灭火。
五、未来展望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推广,未来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有着广阔 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无人机可以搭载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提高火灾监测 和灭火的效率;另一方面,无人机还可以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如卫星遥感、 物联网等,实重要作用,能够提供更高效、准确的监测和 灭火手段,为保护森林资源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做出重要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应用推广,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二、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 息的现代化技术。它可以通过红外线、可见光、微波等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实现 对地球表面的大范围、远距离、实时监测。遥感技术具有数据量大、信息丰富、 实时性强、周期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森林防火中。
三、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 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 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实现遥感图像的自动解译和分析,提高信息提取的准确 性和效率;结合其他传感器和技术,可以形成综合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提供更 加全面和精细的防火服务。因此,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 发展潜力。
参考内容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a8c3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2.png)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一、简介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遥感技术起源于二战期间的空中摄影侦察,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从最初的黑白摄影到多光谱、高光谱遥感,再到合成孔径雷达(SAR)和激光雷达遥感,遥感技术不断创新,为人类认识地球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三、遥感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包括卫星气象观测、雷达气象观测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气的实时监测,预警灾害、辅助天气预报等。
四、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农业资源调查、土壤监测、作物生长监测等,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全面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五、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包括城市扩展监测、土地利用规划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立体化监测,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六、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包括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
七、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遥感技术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未来遥感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各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八、结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在气象、农业、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遥感技术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ac24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8.png)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它利用飞机、卫星或其他载体搭载的传感器来收集地表的反射或辐射信息。
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作物长势监测方面,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1.1 遥感技术的核心原理遥感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
不同物质对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能力,通过分析这些反射或辐射的信号,可以识别和区分地表的不同特征。
1.2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通过遥感图像识别作物种植区域,估算种植面积。
- 作物生长状况评估:分析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谱特征,评估作物生长状况。
- 病虫害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识别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区域和严重程度。
- 产量预测:结合作物生长数据和气象数据,预测作物的产量。
二、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的发展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一种技术。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2.1 遥感技术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多光谱遥感:利用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对作物进行成像,分析作物的光谱特征。
- 高光谱遥感:获取作物的连续光谱信息,更细致地分析作物的生长状况。
- 热红外遥感:通过测量作物的热辐射,评估作物的水分状况和生长活力。
- 雷达遥感:利用雷达波探测作物结构,分析作物的生长密度和生物量。
2.2 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的关键技术农作物长势监测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遥感图像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 特征提取:从遥感图像中提取作物生长相关的特征,如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
- 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全面的作物生长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应用概述很多人以为遥感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这些技术早就已经深入大家的生活。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LandSat),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下面就三个方面介绍一下遥感技术:一、“3S”技术的涵义:包括RS、GPS、GIS。
RS即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同时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电波导航信号,测量地球表面某点准确地理位置的技术系统;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用以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
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图数据或图形数据;第二类是文字数据或非图形数据。
二、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
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平方公里。
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例如,法国SPOTS5卫星重复覆盖地球周期为1-5天,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象卫星一天能收到两次图像。
美国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和satellite 缩合)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
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
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
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
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三、遥感技术的应用1、地质遥感遥感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的地质灾难调查,可达到及时、具体、准确且经济的目的。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后续救援工作中,遥感技术就发挥了突出作用,第一时间提供了地质地貌变化情况,为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就使用遥感技术,重点提取了6条沟谷与泥石流发生有关的信息,得到集水面积、流域平均坡度、流域落差和植被覆盖度等参数。
经过分析,科研人员判断出,当地哪些地方仍存在泥石流隐患,哪些地段发生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让前方人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救灾工作。
地震预报是举世瞩目的科学难题,利用红外遥感资料进行地震预报和监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1年3月,观察山西省大同5.8 级地震前卫星热红外遥感图象后发现,震前4~6 天在局部地区出现地表温度场发生增温现象或称暂时异常“热岛”现象, 异常带长80km, 宽30km,距离震中25km,地表亮度温度变化数值由22℃增加到28℃,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实际研究和应用阶段。
2、环境遥感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上既可宏观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
其从空中对地表环境进行大面积同步连续监测,突破了以往从地面研究环境的局限性。
例如:每年夏收后的秸秆燃烧是个让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
过去监察人员坐车巡查,能去的地方少,大部分火点都被漏掉。
现在气象和环保联手,遥感中心通过卫星监测火点,分辨率高达250米的卫星定位可以精确到乡镇,让秸秆燃烧无处遁身,保证环保人员能有效执法。
在2009年6月6日全国秸秆焚烧公布的遥感监测结果中,山西省有3个火点,其中就有介休市1个火点,具体位置在禁烧区省道旁经度111.98度,纬度37.082度上。
3、林业遥感在林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火灾是林业的大敌,利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不仅能发现已燃烧起来的烈火,而且可以探测到面积小于0.1-0.3㎡小火情,还能及时预报由于自燃尚未起火的隐伏火情。
利用卫星遥感,一次就可探测到上千平方千米范围内发生的林火现象。
卫星遥感防火监测服务在吉林省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人烟稀少的原始林区,能及时监测到瞭望岗哨难以发现的火点,为林火的扑救赢得时间,2009年春季防火期间卫星遥感防火监测服务在吉林省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向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和草原防火办公室通报热点87处,出色地完成了吉林省春季防火任务,为保卫吉林省实现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4、测绘遥感人造卫星每隔18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5、军事遥感在伊拉克战争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打击目标的确定,水源的发现,地下坑道的发现,隐藏所的目标锁定等。
为战争的战略指挥和后勤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大限度的发挥攻击效益,极大的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自动化侦察系统,搜集预处理情报系统,自动化通信系统,气象侦察等,充分保障了空中、地面作战的进行。
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探测范围大,资料新颖,而且为动态变化,还可迅速成图,搜集方便,不受雨雾、地形等条件的限制。
科索沃战争就是一场现代化的信息战,科索沃上空20多颗卫星进行了追踪定位侦察,监视部队动态变化并及时传递信息,制导轰炸。
阿富汗战争更有着太多的始料未及,B-52的远程轰炸,直接从美本土起飞,飞行上万里,且目标准确,由于传感的精确指导,美泊于印度洋上的航空母舰直接进行导弹发射,阿富汗多山的优势,在遥感监听下亦丧失殆尽,崇山峻岭中山洞的防御亦不能逃脱精确制导的打击,微波的功能让塔利班地下工事无所遁形。
6、农业遥感农业遥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农业应用的综合技术,是当前遥感应用的最大用户之一。
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写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可见遥感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①.农作物估产与监测 2004年以来,利用遥感估产运行系统得到的冬小麦、玉米的长势、墒情、面积和产量监测结果一直纳入农业部“农情信息发布日历”,成为农业部粮食会商的3大信息渠道之一,通过农业部官方网站对外发布。
像遥感站所进行的冬小麦监测、玉米监测就是遥感估产运行系统中的地面调查系统。
②.“3S”集成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遥感和GIS结合提供多种数据源,这为建立农田基础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农田基础数据库是农田科学管理的基础。
搭载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下各种农田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如作物品种、播种深度、喷洒农药类型以及收获产量,同时记录下田间作业时的位置与范围,灌溉量、化肥使用量、农药喷洒量、喷施部位、使用时间、当时天气状况等,这些都可以记录在数据库内,日积月累,形成农田生产辅助决策系统的重要科学依据。
GIS能够根据地块中的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土地平整度,结合GPS接收机提供的位置数据,指挥播种机进行定量播种,播种的疏密程度与土地肥力和土壤质地等作物生长环境相适应。
在GIS和GPS指挥下,农药喷洒机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地去自动喷洒农药。
③.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在小麦生产中,小麦条锈病是损失大、危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害。
长期以来,我国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工作仅限于田间取样调查。
但是,针对大面积病害的监测,采用人工调查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监测效率很低,等病情上报到有关部门时,往往病害已大范围暴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占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已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实施条锈病病情监测。
和人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相比,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效率更高,精度更高。
④.农情监测农情参数的获取可以用于指导农田的生产管理,实行变量投入,达到优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污染,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探测周期短、现时性强、费用成本低的特点,为农情参数快速、准确、动态地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⑤.农业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遥感技术使农业动态监测工作可以从几公里甚至几万公里的高度俯视地面资源及其变化,从而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和视野,为农业资源调查、监测提供了更先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山西省遥感中心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经费是常规方法的1/5-1/10,人力是1/10-1/20,时间是1/5-1/10,经济效益可观,还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总之,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地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就在我们为在网络上通过Google Earth的卫星影像可以看到自己家的房顶感到震撼时,现在我告诉大家:在网络上不仅能搜索到自己家,还能看见阳台上种的几盆花,甚至可以判断哪几盆要浇水;当我们站在某个海滩边,掏出手机,就可以接收到卫星遥感发回的数据:附近哪里阳光充足、哪里的沙滩沙多,哪里的海水污染较少,哪里游泳水温比较合适,这会不会吓到你?中国正在开发比“谷歌地图”更精细的卫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到2020年,借助该系统,上述的场景就真能实现了,到时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地球装进自己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