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学科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

吴伟教授指出:“命题和考试是对已学知识、所培养能力以及核心素养掌握和具备程度的检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考试评价进行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说明。这就要求我们一线中学历史教师,要切实改变把命题考试视为“副业”的传统观念,努力探索试题命制的基本路径,提升这一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试题命制过程中,命题方向的把握、素材的选取、设问的设置、选项或参考答案的预设等,都是教师应该密切关注的方面。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所有学科试题命制中均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历史学科而言,主要指材料的来源明确、可靠、有说服力,设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理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试题命制中,我们最忌讳的就是凭空编造出一系列数据以说明预设的结论,这样的试题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有违基本的学术操守。基于此,我们在命题过程中,必须参阅大量文献或专著。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根溯源,“家国情怀”中的“国”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从历史学科的视角度释读“中国”这一名称?笔者参阅了众多资料,并以之为素材命制了这样一道试题。

例1.请阅读下列有关“中国”称谓的起源问题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伊洛之间地势险要,是周朝建都的好地方。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材料2 “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的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

——于省吾《释中国》材料3 何尊及铭文图片

图1 何尊(1963年,陕西宝鸡)图2 何尊铭文(注:着色部分及相关铭文为: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标点为后人添加))

问题:(1)从史料呈现的形态看,上述史料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追问:这两类史料哪一种更可靠?(基于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会回答考古实物)再追问:考古实物一定比文献资料更可靠吗?(考古实物与文献资料的史学价值要根据研究的主题来确定)

(2)在中国名称起源于“周”的问题上,文献类证据有2条,实物类证据

仅1条,你认为哪类证据更可靠?为什么?(史料的多少固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不是决定性的,更不是由数量来裁决,况且,我们也不可能穷尽所有关于此问题的史料,关键要看史料的可靠程度)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能够得出的结论。(材料3铭文与材料1、2文献相互印证,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洛阳地区就被称为“中国”)

该题以“中国”名称考释为切入点,关注了“时空观念”素养,在材料选取上力求科学,在问题设置与理答过程中,初步培育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家国情怀”素养。但该题更适合运用于具体课堂教学中,不太适合纸笔测试,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关照了新课标突出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旨趣。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理性回归经典阅读,合理选取权威专著展开主题式阅读。就中国史来说,通史是阅读的首选,如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樊树志《国史概要》、钱穆《国史大纲》、宫崎市定《中国史》、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等;也应适时关注断代史,如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杨宽《西周史》和《战国史》、岑仲勉《隋唐史》等;更要关注专门史,如梁方仲《中国经济史讲稿》、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李山《中国文化史》、葛兆光《中国思想通史》等。经典阅读中,我们要树立博观而约取得资源意识,“博观”是前提和基础,“约取”是方法和路径,发展学生能力和提升师生素养是根本目的。

二、新颖性

高考试题的材料一般都是学生未曾见过但又源于生活的素材。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I第26题以“拔河”为切入点,要求考生指出这种祈求丰收的“牵

钩之戏”盛行于唐代的原因。试题选取了经典且新颖的“新材料”,创设了“新情境”,且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

关于“中国”名称考释的新材料,如翟正文《“中国”源于彩陶文化?——立杆测影传递认识中国名称的新信息》,也是一则兼具新颖性的优质命题素材。该文指出,据新的考古资料发现:史前时期大量彩陶出土,提供了认识甲骨文“中”字的条件,也为“中国”名称及其由来,提供了新的线索。众多迹象表明,中国名称起源于立杆测影活动,显然为自然规律的认识,升华为日月崇拜的意识。史前考古为我们释读“中国”称谓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也将丰富我们对该称谓的解读。可见,广泛且有针对性的史学阅读,是历史教师获取新颖命题素材的绝佳路径。历史教学类期刊的系统阅读,历史专业类期刊的专题阅读,以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广泛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术视野,撷取经典素材,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I第24题关于西周11代12王的说法,即取材于2003年陕西眉县发掘的一处西周窖藏中出土的27件青铜器之一《徕盘》,该物铭文最长,连重文达370字,记录了西周11代12王世系及8代贵族单氏世系,是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实物资料,有力地证明了司马迁《史记》内容的真实性。类似于这样的发现及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并适时转化于课堂教学或日常命题之中。

三、多样性

在试题命制过程中,我们需要通盘考虑整套试卷的材料类型,力求图、文、表并茂。例如2019年全国卷I第28题,以表格形式提供了“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并藉此推导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的

历史表象;2019年高考全国卷II第33题以“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历史地图入题,例证了15世纪时欧洲文化趋于活跃的历史表征;2019年高考全国卷III第31题以《数他劳动强》年画入题,考查50年代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等,这些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图、文、表并茂的呈现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命题中,要极力开发教科书资源,充分挖掘教科书插图中的隐含信息,合理地转化为形式多样的试题,以考查学生全方位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时代性

新高考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一味地单纯强调知识本身。笔者在执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请每位同学针对本课学习内容,提一个自己确实无力解决的相关问题。(要求:语言精练,表述清晰,字迹工整。)

欣喜的是,有学生通过QQ给我留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既然战后世界经济体系是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我们为什么还要积极加入“WTO”和“SDR”?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出路?

笔者以学生问题为命题切入点,展开了以“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为主题的文献阅读,基本厘清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史实,对这一体系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为纠正教学偏差,弥补教学价值缺失提供了理论支撑;拓展阅读了关于“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等文献,赋予了“历史”以现实意义,在彰显历史知识“时代性”特征的基础上,切实打通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隔阂,据此命制了一道材料题: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