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进率汇总(全)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重点公式概念汇总,考试要考!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重点公式概念汇总,考试要考!](https://img.taocdn.com/s3/m/805b4e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a.png)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重点公式概念汇总,考试要考!小学四年级最全公式概念汇总,帮助孩子学习,提高分数!1、注意:在除法里不能用“0”做除数。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旳数,还有0.2、如何样画出建筑物旳位置:〔1〕找出建筑物旳方向。
〔2〕找准量角器0刻度旳方向。
〔3〕量出度数并画出角。
〔4〕画出距离。
〔5〕标出名称。
3、两个加数相同,交换加数旳位置,它们旳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旳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5、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旳位置,它们旳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6、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旳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7、两个数旳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用两个加数分别与那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8、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减数,能够把所有旳减数加起来,再减。
用字母表示:a-b-c=a-〔b+c〕9、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除数,能够把所有旳除数乘起来,再除。
用字母表示:a÷b÷c=a÷〔b×c〕10、简便计算公式:〔1〕99×b+b=〔99+1〕×b(2)a×b-a×c=a×〔b-c〕(3)a×b+a×c=a×〔b+c〕(4)a×101=a×〔100+1〕=a×100+a×1(5)a×98=a×〔100-2〕=a×100-a×211、小数旳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1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旳进率是10.13、小数旳数位顺序表14、小数旳性质:小数旳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旳大小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6cc5e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f.png)
一、数的概念:1.整数:整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和0构成的数集,如:-3,-2,-1,0,1,2,3等。
2.分数:分数是把一个数分为若干份,如:1/2、2/3等。
3.小数:小数是有小数点的数,如:0.5、1.3等。
4.百分数:百分数是百分之一的意思,用%表示,如:50%表示一半。
5.相等:两个数的大小相同,称为相等。
6.大于和小于: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用大于号>表示;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用小于号<表示。
7.加减乘除:加法是两个数的和;减法是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的差;乘法是两个数的积;除法是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的商。
二、公式:1.加法公式:a+b=c加法公式告诉我们,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2.减法公式:c-b=a减法公式告诉我们,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3.乘法公式:a×b=c乘法公式告诉我们,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4.除法公式:c÷b=a除法公式告诉我们,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三、进率:进率是指数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率,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1.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相对于整体的占比或增长率。
2.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将所占的部分除以整体,再乘以100。
3.百分数与小数和分数的转换:将百分数除以100就是对应的小数和分数;将小数和分数乘以100就是对应的百分数。
4.百分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按照正常的计算方法进行;乘法和除法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或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换回百分数。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的汇总,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祝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汇集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161ff11ba6c30c2259019e1b.png)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汇集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积=乘数×乘数乘数=积÷另一个乘数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a+b)+c=a+(b+c)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来。
a×(b+c)=a×b+a×c6、减法的性质: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b -c = a -(b﹢c)7、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c)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9、添上(),去掉()在﹢和×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 -, - 变﹢。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3d5691a45177232e60a20a.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小数的数位次序及意义。
2.单位换算:初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比如: 350 千克 =()吨350 千克÷ 1000(进率)=吨高级单位×进率=初级单位比如:吨=(3020)千克吨× 1000(进率) =3020 千克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同样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同样,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4.计算小数加减法就注意小数点对齐。
5.小数加减混淆运算要选择简易的方法进行运算。
比如: a-b-c=a-(b+c)(+)比如: a+b+c=a+c+b++=++6.小数末端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1.图形分类(按必定的标准进行分类)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别的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拥有的稳固性,不易变形。
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5.三角形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等腰三角形底角 =(180°-顶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 =180° -底角× 2顶角是 90°底角是 45°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板)7.四边形:有四条边围成的关闭图形是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长方形是特别的平形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8.数图形的个数要用有序的数法。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1.乘法互换律:a×b=b×a乘法联合律: (a×b)×c=a×(b×c)乘法分派律: (a+b)×c=a×c+b×c2.小数点挪动惹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挪动一位,这个数就减小到本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挪动两位,这个数就减小到本来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本来的(十倍),小数点向右挪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本来的(一百倍)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免费下载】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
![【免费下载】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9e9e07d2b160b4e767fcfe2.png)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扩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3、连减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在减法计算中,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4、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5、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6、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 c=a×c+b×c a×(b+c)=a×b+a×c逆运算:a×b+a×c=a×(b+c)7、结合律是一种运算,分配律是两种运算。
乘法分配律也适用于减法。
8、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在除法中,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5、小数的数位顺序如下表:6、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
因此,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19af44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4.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小数的数位顺序及意义。
2.单位换算: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例如:350千克=(0.35)吨350千克÷1000(进率)=0.32吨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例如:3.02吨=(3020 )千克×1000(进率)=3020千克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4.计算小数加减法就注意小数点对齐。
5.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要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例如:a-b-c=a-(b+c) 9.6-3.2-2.8=9.6-(3.2+3.8)例如:a+b+c=a+c+b 3.6+2.7+6.4=3.6+6.4+2.7“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20=3.2)第二单元:认识图形1.图形分类(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的稳定性,不易变形。
°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等腰三角形底角=(180°-顶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180°-底角×2顶角是90°底角是45°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板)7.四边形:有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形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8.数图形的个数要用有序的数法。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一百倍)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de715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0.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一、四则运算。
1. 加法:把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就是加法。
比如说,你有 3 个苹果,我又给了你 2 个,那一共就有 3 + 2 = 5 个苹果啦。
2.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这就是减法。
就像你有 5 个糖果,吃了 2 个,还剩 5 - 2 = 3 个。
3.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比如 3 个 5 相加,写成乘法就是 3×5 = 15 。
4.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比如说 15 个糖果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每人就有 15÷3 = 5 个。
二、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比如 2 + 3 = 3 +2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就像(2 + 3)+ 4 = 2 +(3 + 4)。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比如 2×3 = 3×2 。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好比(2×3)× 4 = 2×(3×4)。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比如说(2 + 3)× 4 = 2×4 + 3×4 。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就好像3.20 和 3.2 是一样大的。
四、三角形。
1. 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你看那些自行车架、电线杆的架子,很多都是三角形的,就是因为它稳定呀!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0528097e87101f69e3195a2.png)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概念及公式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积=乘数×乘数乘数=积÷另一个乘数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a+b)+c=a+(b+c)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来。
a×(b+c)=a×b+a×c6、减法的性质: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b -c = a -(b﹢c)7、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c)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9、添上(),去掉()在﹢和×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 -, - 变﹢。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汇总,新学期必备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汇总,新学期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a14b04c61a37f111f1855ba3.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一、四则混和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0不能作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 a ×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 ×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 (a+b) ×c= a ×c+ b×c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等。
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等
![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等](https://img.taocdn.com/s3/m/9f94c85ead02de80d4d840e9.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需要牢记的进率、数量关系、公式、概念等★长度单位换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公顷=10000平方米】★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基本概念、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它们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两组对角也分别相等。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3、在梯形中,如果一组对边相等,就叫等腰梯形。
它的两个底角相等。
★角和角的分类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叫做角】1、角的分类:(1)、锐角→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1(2)、直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度而又小于3(4)、平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
【一个平角=2个直角】(5)(6)、周角→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一个周角=4个直角】错误!未指定书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公式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公式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a31a44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b.png)
四年级下学期概念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10+2-3 10-2+3 8÷2×4 8×2÷4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18×216-15÷3 36÷6+4×63、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数,再算括号外的数。
(4+5)÷3 5×(7-3)(10-2)×(8+3)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注意:一个数加上0或减0,还得原来的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还得0,0不可以作除数。
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 a×(b+c) =a×b+a×c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范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00b5d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2.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范文)第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范文)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有关零的运算规律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都得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0000平方毫米;重量单位(进率1000):1吨=1000千克=1000000克;1千克=1000克。
12、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第三位数省略。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第二、三位数省略。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还得0。
(注意:0不能做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或者a×(b+c)=a×b+a×c(注意:除法没有分配律)6、乘法分配律应用:(a—b)×c=a×c—b×c7、减法性质:a-b -c=a-(b+c)8、除法性质:a÷b÷c= a÷c÷b= a÷(b×c)9、牢记:25×4=100125×8=100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四年级下册单位进率、定义公式、运算定律
![四年级下册单位进率、定义公式、运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6ede68bf43323968011c92b2.png)
四年级下册单位进率、定义公式、运算定律一、长度单位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二、面积单位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三、重量单位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四、时间单位进率:1年=4季度=365天1季度=3月1、3、5、7、8、10、12是大月每月31天。
4、6、9、11是小月每月30天。
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1月=3旬。
上旬、中旬有10天,下旬有8、9、、10、11天。
1星期=7天1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五、定义定理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六、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乘法分配律:字母公式:(a+b)×c=a×c+b×c除法性质: 字母公式:a÷b÷c=a÷(b×c)减法性质: 字母公式:a-b-c=a-(b+c)小数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docx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4bbdf6eb9f3f90f77c61b73.png)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1、和 =加数 +加数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2、差 =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减数3、积 =乘数×乘数乘数 =积÷另一个乘数4、商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5 、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除数=(被除数 - 余数)÷商商 =(被除数 - 余数)÷除数余数 =被除数 - 商×除数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 重要的算式 :25 × 4=100 125× 8=1000)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a+b)+c=a+(b+c)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a×b)× c=a×(b ×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来.a×(b+c)=a ×b+a×c6、减法的性质: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a -b -c = a -(b﹢c)7、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 = a ÷(b ×c)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9、添上(),去掉()在﹢和× 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变﹢.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变× .10、带符号搬家:在同级运算中,可以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11、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1 / 312、在减法中,减数不,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差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13、在减法中,被减数不,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减数减少多少,差就增加多少 .14、在乘法中,一个乘数大(或小)多少倍,就大(或小)多少倍 .在乘法中,一个乘数大 m倍,另一个乘数大 n 倍,就大 m乘 n 倍.15、在除法中,除数不,被除数大(或小)多少倍,商就大(或小)多少倍 .16、在除法中,被除数不,除数大多少倍,商就小多少倍;除数小多少倍,商就大多少倍 .17、商不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 .三、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1、小数的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法来(整数部分是 0 的作“零”),小数点作点,小数部分要按从左往右的序依次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2、小数的写法: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作 0.1 、 0.01 、 0.001 ⋯⋯3、小数点左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右是它的小数部分.四、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1、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 . 叫做小数的性 .2、比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原来的数就大10 倍;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原来的数就大 100倍;⋯⋯4、小数点向左移一位,个数就小到原来的1/10 ;小数点向左移两位,个数就小到原来的 1/100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行算,最后在得数里横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六、三角形1、由三条段成的形叫做三角形.成三角形的每条段叫做三角形的,每两条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点 .三角形具有定性.2、三个角都是角的三角形叫做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 / 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3、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4、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 .七、数量关系1、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 =时间路程÷时间 =速度2、工程问题: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 =工效工作总量÷工效 =时间3、价格问题: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 =单价总价÷单价 =数量4、产量问题: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 =数量5、和差问题: ( 和+差 ) ÷2=大的数( 和-差 ) ÷2=小的数6、和倍问题:和÷ ( 倍数 +1) =小的数小的数×倍数=大的数7、差倍问题:差÷ ( 倍数- 1) =小的数小的数×倍数=大的数8、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相9、长度单位换算1 千米 =1000 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 =1 公里10、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 =100公顷1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11、质量单位换算1 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八、图形周长、面积有关的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2 C=(a+b) ×2长 =周长÷ 2-宽宽=周长÷ 2-长长+宽=周长÷ 22、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C=4a边长=周长÷ 4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 a× b长=面积÷宽宽=面积÷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 a×a3 / 3。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ba74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5.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一、基础公式1. 加法公式: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例如:a + b = c。
2. 减法公式: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例如:a b = c。
3. 乘法公式: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例如:a × b = c。
4. 除法公式: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相等。
例如:a ÷ b = c。
5. 分数公式:分数是指表示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例如:a/b,其中a是分子,b是分母。
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例如:面积 = 长× 宽。
2. 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例如:面积= 边长× 边长。
3.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再除以2。
例如:面积 = 底× 高÷ 2。
4.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例如:面积= 半径× 半径× π。
5. 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例如:周长 = 直径× π。
三、代数公式1.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例如: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数,x是未知数。
2.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
例如:ax^2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已知的数,x是未知数。
3. 因式分解公式: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几个因式的乘积。
例如:a^2 b^2 = (a + b)(a b)。
4. 平方差公式:平方差是指两个数的平方之差。
例如:a^2 b^2 = (a + b)(a b)。
5. 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
例如:a^2 = (a + b)^2 2ab + b^2。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四、计量单位转换公式1. 长度单位转换:1千米(km) = 1000米(m),1米(m) = 100厘米(cm),1厘米(cm) = 10毫米(mm)。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0de487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8.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汇总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汇总(四年级专用)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r基本概念、方法:1、小数加减: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的方法进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7c7d8b67cd184254a35358d.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些定义、定律、计算公式和法则一、四则混和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0不能作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 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 ×b)×c=a ×(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 (a+b) ×c= a ×c+ b×c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等。
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fc010179b89680202d8254c.png)
四年级下册数教观念及公式之阳早格格创做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战除法统称四则运算.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里的. 正在不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惟有加、减法大概者惟有乘、除法,皆要从左往左按程序估计. 有乘、除法战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有闭整的运算程序:一个数加上0,还得那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那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好是0. 一个数乘0大概0乘一个数,皆得0.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还得0.(注意:0不克不迭干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取烦琐估计》1、二个加数接换位子,战稳定.那喊干加法接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2、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大概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战稳定.那喊干加法分离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3、接换二个果数的位子,积稳定.那喊干乘法接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4、先乘前二个数,大概者先乘后二个数,积稳定.那喊干乘法分离律.(a×b)×c=a×(b×c)5、二个数的战取一个数相乘,不妨先把它们取那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那喊干乘法调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大概者a×(b+c)=a×b+a×c6、乘法调配律应用:(a—b)×c=a×c—b×c7、减法本量:a-b-c=a-(b+c)8、除法本量:a÷b÷c= a÷(b×c) a÷b÷c=a÷c÷b9、牢记:25×4=100 125×8=100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思战本量》1、正在举止丈量战估计时,往往不克不迭正佳得到整数的截止,那时时常使用小数去表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不妨用小数表示.2、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格外位、百分位、千分位…… ,小数部分最下位是格外位,不最矮位;整数部分最矮位是个位,不最下位.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格外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做0.1、0.01、0.001…….每相邻的二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4、10个格外之一是1,100个格外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格外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内里有10个格外之一;1内里有100个百分之一;格外之一内里有10个百分之一.5、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6、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整数部分是0的,整数部分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7、小数的本量:小数的开端加上“0”大概去掉“0”,小数的大小稳定.应用小数的本量,不妨根据需要改写小数(化简战改成指定位数的小数)8、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便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共,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从格外位起,一位一位依次比下去,曲到分出大小为止.9、小数面移动程序:小数面背左移动一位,小数便夸大到本数的10倍;移动二位,小数便夸大到本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便夸大到本数的1000倍;……小数面背左移动一位,小数便缩小到本数的1/10 ; 背左移动二位,小数便缩小到本数的1/100 ;背左移动三位,小数便缩小到本数的1/1000;……一个小数乘以10、100、1000……小数面背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小数面背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10、复名数、单名数之间的变换(1)下档单位改写成矮级单位,要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2)矮级单位改写成下档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11、时常使用单位变换:少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里积单位:1仄圆千米=100公顷=1000000仄圆米;1公顷=10000仄圆米1仄圆米=100仄圆分米1仄圆分米=100仄圆厘米1仄圆厘米=100仄圆毫米1仄圆米=100仄圆分米=10000仄圆厘米=1000000仄圆毫米;1仄圆分米=100仄圆厘米=10000仄圆毫米;沉量单位:1吨=1000千克=1000000克;1千克=1000克. 12、供小数的近似数也不妨用“四舍五进”法.如果生存二位小数,便要把第三位数简略.如果生存一位小数,便要把第二、三位数简略.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开端的0不克不迭去掉.供近似数时,生存整数,表示透彻到个位;生存一位小数,表示透彻到格外位;生存二位小数,表示透彻到百分位……第五单元《三角形》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二条线段的端面贯串)喊干三角形.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面.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面到它的对于边干一条垂线,顶面战垂脚之间的线段喊干三角形的下,那条对于边喊干三角形的底. 所有一个三角形皆有三条下.4、为了表白便当,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面,上头的三角形不妨表示成三角形ABC.5、三角形的个性:三角形具备宁静性. 三角形任性二边的战大于第三边.6、三角形按角分为:钝角三角形、曲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角皆是钝角的三角形喊干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曲角的三角形喊干曲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喊干钝角三角形.7、有二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喊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二条边喊干腰,另一条边喊底;底边上的二个角喊干底角,二腰的夹角喊干顶角.等腰三角形二腰相等,二底角相等.8、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喊干等边三角形(也喊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9、任性三角形的内角战皆是180°.10、用二个实足一般的三角形不妨拼成一个仄止四边形.用二个实足一般的曲角三角形不妨拼成一个少圆形.用二个实足一般的曲角等腰三角形不妨拼成一个正圆形.用三个实足一般的三角形不妨拼成一个梯形.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1、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小数面对于齐,也是把数位对于齐.(2)从最矮位算起.(3)得数的开端有0,普遍要把0去掉.2、小数加减法的的验算跟整数加减法一般.3、整数的运算定律正在小数运算中共样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进率汇总(全)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基本概念、方法:1、小数加减: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的方法进行。
10. 48+ 0. 57811.0582、1/10=0.1 1/100=0.01 1/1000=0.0013、小数乘法:按整数的乘法进行,等计算完了再数出被乘数、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再在积的相应位置点出相同的小数位。
如:1 0.2 8 6× 0.3 22 0 5 7 23 0 8 5 83.2 9 1 5 24、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5、小数除法:最重要的是第一步:除数一定必须是整数!不是整数的要先化成整数,同时,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如12.5÷7(不用化) 456÷1.2(必须化成4560÷12)第二步:按整数除法进行,得出商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汇总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5、多位数的读法: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数;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多位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左数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8、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末尾4个0改写成“万”字;把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末尾8个0改写成“亿”字。
9、“四舍五入”: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四舍,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五入,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6、我们学过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5、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6、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8、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9、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1、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或同时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3、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也要乘几(或除以几)。
4、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要除以几(或乘几)。
5、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人教版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四则运算式子各部分的关系:(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2)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0(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c=a+(b+c)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 a×b=b×a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c=a×(b×c)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者 a×(b+c)=a×b+a×c6、减法性质:a-b-c=a-(b+c)7、除法性质:a÷b÷c=a÷(b×c)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