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也称颈胸神经节,是颈下神经节和第一胸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一种交感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大致位于位于C7水平(第七颈椎),C7的横突前方的颈长肌前筋膜内。

早在192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星状神经节的毁损和切除可以减轻雷诺氏现象和多汗症的某些症状。

而对星状神经节的阻滞可以减轻交感神经介导的各种疼痛,如Ⅰ型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等。

对于各种颈肩部的复杂性疼痛和颈性眩晕等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反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迷走平衡的破坏。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组织器官的血供,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降低全血高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而加快血液循环。

再者星状神经节阻滞使脑血流增加的作用超过任何药物,下丘脑血流的增加能起到维持垂体激素平衡的作用,从而调节异常变化的内分泌系统。

现在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于以下多种状况:一、颈源性头痛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二、肩周炎。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刺激,改善肩僵硬,再配合其他治疗,可加快病情恢复。

三、带状疱疹。

头面部及上胸部带状疱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阻断疼痛的传导,改善血运,能缩短病程。

四、失眠的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一迷走平衡的破坏,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从而调节、改善睡眠。

五、脑动脉硬化,脑缺血性病变。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阻滞了交感神经,直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氧,针对一些老年人病人常出现的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头脑发蒙等症状,能够缓解病情,有资料显示它能明显改善脑梗塞以及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症状。

六、痤疮。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降低特异免疫反应,可明显增加头面颈部的组织血供,改善微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促进寻常痤疮患者皮损的恢复。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还可以治疗头痛,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心肌梗死,多汗症,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痛经等多种疾病。

妇科腹腔镜术中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效果及操作技巧

妇科腹腔镜术中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效果及操作技巧
r
r
r
es
e
l
e
c
t
edandwe
r
ed
i
v
i
dedi
n
t
otwog
r
oups (
70c
a
s
e
si
npe
rg
r
oup)
ge
ywe
f
r
omJ
anua
r
oNovembe
r2022.Thepa
t
i
en
t
si
nt
heobs
e
r
va
t
i
ong
r
oupwe
r
eg
i
venu
l
t
r
a
s
ound

i
dedSGBdu
r
引导下 SGB 或星状神经节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分析 两 组 手 术 前 后 外 周 血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α(
TNF
α)、白 细 胞 介
素 6(
IL

6)、
IL

8、
IL

10、疼痛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
VAS)及 术 后 首 次 排 气 (尿 )时 间 及 排 尿 量. 结 果:观 察 组 术 后 20mi
n及
24h 外周血 IL

6、
IL

8、
TNF

α 水平低于对照组,
IL

10 水 平 高 于 对 照 组;术 后 20mi
nVAS(
3.
26±1.
35 分)低 于 对 照 组

初学者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准确性与安全性比较

初学者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准确性与安全性比较

S B 在超声监测下, G, 针尖触及 c 横突基部 , 回退约 2m 回抽无 血 、 、 , 为穿 刺成功 。 m, 液 气 视
( ) 纳 氏征判定 标 准 : 2霍 阻滞 侧 出现 上 睑下垂 ,
瞳孔缩 小 , 颜面血 管舒 张 ( 面红 , 温升 高, 塞 皮 鼻
等 )视 为霍 纳氏征 。 ,
2 研 究方法 .
使用 SS 30软件包 , PS1.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 两 组 比较 采用 二项 分 布 u检 验 , 0 0 P< .5有 统计 学 意
义。
每例 病 人先 后 接受 两 次星 状神 经节 阻滞 , 由随 机数 字表 法决 定 首 次 采 用 超声 下 星状 神 经 节 阻滞 ( U组 ) 传 统 星状 神 经 节 阻滞 ( 或 B组 ) 。操 作 由初 学者完成 ( 阻滞 经验 < 0例 ) 两次 操作 于 同侧 隔 日 2 ,
( 并发症 : 穿刺回血 2 穿刺异感 l 声嘶 2 手臂麻 木2例 ) U 例 例 例 与
组 比较 P < .5 0 0



通 讯 作 者
中国疼痛 医学杂 志 C ieeJunl fPi dc e20 1 ( hns ora o a Meii 08,4,6 n n
附表
超声 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星状神经节 阻滞 比较
提 高 自身 的操 作技 能 。 综 上 , 声 引导 下 星状 神 经 节 阻 滞 较传 统 星状 超 神 经节 阻滞 准确 性 , 全 性 更 高 , 作 简 便 , 于 安 操 易 掌握 。对 患者 及 医 护 人 员无 放 射 损 伤 , 可直 视 观 察 药 液分 布及针 尖位 置 , 对初 学者犹 有指 导作用 。

神奇的星状神经节—超声引导下阻滞

神奇的星状神经节—超声引导下阻滞

神奇的星状神经节—超声引导下阻滞生活中有一种临床症状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那就是疼痛:它是由现实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

那么疼痛又和我们提到的星状神经节有什么关系呢?您的脑海里肯定会跳出几个疑问:1.啥是星状神经节?2.为啥它那么神奇?3.这和超声有什么关系?起源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颈部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这里误伤的的交感神经说的就是星状神经节)。

为什么误伤了它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呢?颈部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星状神经节或颈胸节:由颈下神经节与胸1神经节合并而成)星状神经节:位于第一肋骨颈前方,斜角肌群的内侧,肺尖上方。

卵园形,长约2厘米,宽1厘米,下界位于胸膜后方。

作用星状神经节属于自主神经的交感神经的外周神经节,支配范围包括人体重要脏器特别是脑组织。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收缩冠状血管、扩张支气管、增加腺体分泌、扩张瞳孔、松弛睫状肌、促进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增加红细胞等作用。

简单点说,它就是一个交通枢纽,把它阻断了,对各个地方的交通状况都能起到一个缓解作用,而在人体上,就是对各个系统起到一个调节作用,所以说,星状神经节很神奇。

而星状神经节的神奇不在于它的本身,而是在于我们医学上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atellite Ganglion Blocks)。

SGB星状神经节阻滞(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而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肢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可使持续紧张的交感神经暂时放松,从而逐渐恢复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弛平衡。

心血管系统:SGB可以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降低全血高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而加快血液循环。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女性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女性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微创手术,但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CO 2气腹,尽管手术时间短,但刺激性强,导致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增加[1]。

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可导致术中失血增加,诱发各种不良事件,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2]。

改善患者麻醉的安全性,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循环的稳定性和平衡脑代谢以降低POCD 的发生率是临床麻醉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

星状神经胶质阻滞剂属于颈交感神经阻滞,可通过阻断中枢神经功能和周围神经纤维来达到止痛作用,已逐渐成为镇痛治疗的主要方式[4]。

本研究选取了实施LC 的老年女性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女性LC 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9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拟实施LC 的老年女性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

纳入标准:(1)择期手术患者;(2)年龄≥·经验论坛·Experience Forum·[作者简介]庞静(1988-12~),女,江苏沭阳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E-mail:****************[通讯作者]汪涛(1970-01~),男,甘肃兰州人,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与围术期器官保护。

E-mail:***************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女性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庞静1,2汪涛2周巧林2徐小艳2刘秀2杨溪3张励才11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徐州221004)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2麻醉科3普外科(江苏沭阳223600)60岁的女性;(3)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分级[5]Ⅰ~Ⅲ级;(4)手术前心率及血压监测稳定;(5)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

减少并发症
超声引导可避免损伤周围血管 、神经和脏器,降低穿刺相关 并发症的发生率。
个体化治疗
超声引导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 调整穿刺路径和药物剂量,实
现个体化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概述
02
星状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星状神经节是由第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组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颈 椎横突前方。
功能
创新神经阻滞技术
借鉴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成功经验,探 索其他神经阻滞方法的新技术、新路径。
3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和病情,研究制定个性化的神经阻 滞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实时成像技术
研发实时、高清的超声成像技术,以更准确地监测神经节位置及周 围结构,提高阻滞成功率。
智能化辅助系统
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辅助医生进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 滞的操作,减少人为误差。
其他神经阻滞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 2
比较研究
开展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其他神经阻滞 方法的比较研究,评估各种方法的优劣,为临床 提供更多选择。
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局部出血与血肿
立即停止操作,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
局部感染
加强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切开引流。
喉返神经麻痹
观察为主,多数可自行恢复,必要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
霍纳综合征
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
06

超声引导下技术的进一步优化
提高操作精度
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定位精度,降 低操作难度,减少并发症风险。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
05
经节阻滞的并发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 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将局麻
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
已达到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与节前、节
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可逆性阻滞,在大部
分三甲医院都已开展多年,主要应用于各类
疼痛患者的治疗。
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图示
星状神经节阻滞图示
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交感性疾病是其主要适应症,其他以血管症状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疾病常会对交感性阻滞有反应,包括雷诺 综合症、动脉栓塞和脉管炎。另外这种方法还有诊断 价值,诊断性阻滞常用于确定疼痛症状是否为交感神 经系统所致。
适应症:主要应用于各类交感性疾病 禁忌症:穿刺部位有感染、肿瘤、变异、畸形及对局 麻药过敏者。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方便,成功 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费用低、 无辐射、效率高,成本回收快。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范围非常广 泛,扩展了医院疼痛诊疗的范围,病员也会随 之增加。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有利于更广泛的学 科建设,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更新和升级。
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器械的准备:检查超声是否在工作状态,局 麻药物是否准备妥当,润滑超声探头,连接好 穿刺针和注射器。
患者的准备:常规监护,摆好有利于穿刺的 体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超声引导下穿刺:将穿刺针于既定穿刺点 在超声探头平面内刺入,使之在超声屏幕上形 成清晰标志性影像,确定穿刺针针尖位置无误, 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
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有多种入路,临床上主要 有前侧入路法、高位侧入法及辅助引导穿刺法 等,其中前侧入路法最为常用。阻滞成功的标 志为注射侧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 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 微红、无汗。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_看图王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_看图王

超声引导下气管旁前入路(C6)
外侧
A 胸锁乳突肌
前斜角肌 v
C6后结节
*C6前结节 A
C6后结节
颈长肌
C6神经根 C6前结节
内侧 甲状腺
超声引导下前侧入路SGB(C6)
超声引导 下侧入路
超声引导 下侧入路
超声引导下侧入路SGB
超声引导下侧入路SGB(C6)
SCM:胸锁乳突肌 Th:甲状腺 CA:颈动脉 Lcol:颈长肌 Lcap:头长肌
神奇的星状神经节阻滞
中枢调节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内分 泌系统、免疫系统调节
周围神经调节功能—头颈、上肢、胸 部、心脏、肺部疾病治疗
颈交感神经节解剖
每侧三个: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位于颈部血管鞘的 后方,颈椎横突的 前方
颈交感神经节
节前纤维: T1-5脊髓侧角 神经元发出、 白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颈交感神经节
节后纤维: 1)经灰交通支连于8对颈N, 并随颈N分布至头、颈、胸、 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2)伴邻近A行走,形成颈内A 丛、颈外A丛、锁骨下A丛、椎 动脉丛等,伴随A的分支至头 颈部的腺体、平滑肌(瞳孔开 大肌、血管等)。 3)由N节发出器官支,如咽支, 心上、中、下神经等。
C6水平SGB:相对安全 椎动脉入横突孔 离肺尖和锁骨下动脉远 食管更据中央
C6水平SGB: 实际阻滞的是颈中交感神经节 药液向下扩散至C7、T1水平阻 滞星状神经节
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C6气管旁前入路
更接近颈中 神经节
气管旁前入路盲穿 椎前筋膜
有效性?颈长肌内 注射
穿刺损伤:甲状腺、 颈动静脉、椎动脉、 食道、甲状腺下动 脉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本文的最终目的是分析门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后的围治疗期日常护理。

治疗期间行星状神经节患者的常规特殊护理。

选择36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并采取传统的C6侧皮下注射星状神经节抑制方法治疗,以改善专科门诊围手术期的特殊护理工作,预防更严重的疾病。

结果显示,36名患者发生共行星状神经节阻滞295例,Horner综合征271例(91.86%),臂丛神经阻滞2例(0.68%),喉返神经阻滞2例,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气胸,皮下血肿,局部麻醉药轻微中毒,膈神经受压,神经线严重损伤等。

结论是应完善围手术期特殊护理可以大大减少星状神经节阻滞更严重并发症的突然发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神经阻滞;护理;并发症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人遭受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后个体延迟出现或长期存在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记忆障碍、过度觉醒、麻木与逃避行为及自杀倾向等,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三环类抗抑郁剂(如:帕罗西汀)为主的西医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但效果不甚令人满意。

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对星状神经节进行阻滞,达到交感神经干阻断作用后,能解除颅内血管痉挛、扩张血管管径,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状态,调节紊乱的植物神经功能,使全身血管张力趋向正常,进而维持正常的植物神经功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0月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患者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1.3岁(范围30~68岁),心、肺、脑以及凝血等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7d后进入试验。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SGB组(治疗组)和美托洛尔组(对照组),SGB组均选择左侧前路,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于胸锁关节上方2.5cm,离正中线1.5cm外侧,把颈总动脉挤向外侧,把气管分开,用中指触知第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由此向颈椎横突基底部刺入,碰到骨质后,固定针,抽吸安全后注入0.8%利多卡因8~10ml。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03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阻滞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精确定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01
缩短手术时间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位置,提高手术精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演讲人
目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0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
0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
0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培 Nhomakorabea和推广04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技术原理
01
超声引导: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神经位置和状态
02
神经阻滞: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03
实时监测: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药物注射位置和效果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精确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精确度。
减少并发症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4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评估:通过培训和推广,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
谢谢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与其他医疗技术相结合,提高手术效果。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检验研究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检验研究

通常不表达或表达少㊂对于甲状腺乳头癌(P T C)拥有较高的特异度,而B R A F突变阳性极有可能为P T C[3]㊂由于B R A F出现基因突变因此促使MA P K 的通路呈持久活化,导致细胞不断增殖,最终形成肿瘤㊂针对乳头状甲状腺瘤患者,B R A F v600可作为重要的诊断标志物之一,同时淋巴结转移㊁甲状旁腺浸润㊁复发与B R A F v600存在一定联系,能够作为临床诊断并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㊂根据相关研究指出,C T检查确诊甲状腺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触诊检查,并且其在诊断上的敏感性㊁特异性以及准确性上明显优于临床触诊㊂与触诊相比,C T检查具有的优势如下:(1)C T能够有效发现不易触及的甲状腺肿大;(2)C T能够更精确地判断肿块对淋巴结的侵犯程度,及其本身的大小,形态等;(3) C T能够更为准确地鉴别颈部肿块是甲状腺源性的或是邻近其他组织增生肿大而造成的㊂然而同时,C T 检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是造成该方法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根本原因:(1)肿瘤过小,导致其高密度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造成漏诊;(2)囊性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由于本身密度较低,与通常的高密度腺癌不同,易造成漏诊;(3)C T检查对于与周围组织融合㊁界限模糊的淋巴结确诊率较低㊂综上所述,C T检查可作为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及淋巴结侵犯的有力依据,临床触诊可作为辅助手段㊂但同时由于C T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术前综合多种辅助检查手段来评估患者病情是十分必要的㊂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单独诊断:将ȡ4分作为界点,弹性超声特灵敏度87.86%,而基因检测特异度91.67%,基因检查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弹性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而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单独使用时出现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针对F N A C 检查中无法诊断细胞学表现或者是不确定,均可将基因检测与弹性超声联合使用,能够为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前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㊂参考文献[1]鲁柯兵.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 R A F V600E基因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21(3):215-217.[2]罗志京,薛恩生,俞丽云,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B R A F 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8,27(6):500-504.[3]王超君,秦勇,程颢,等.超声造影联合B R A F V600E基因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9,28(1):49-54.㊃短篇论著㊃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检验研究周轶群,杨延章,苏日娜(赤峰市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024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选取2019年1 -12月间本院收治的68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㊂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偏头痛治疗效果㊂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偏头痛发作频率㊁疼痛程度降低,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前两组严重障碍㊁中等障碍㊁轻微障碍患者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严重障碍患者少于对照组,轻微障碍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眩晕发作频率和强度,对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㊂关键词:偏头痛;前庭;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穿刺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疾病,而前庭性偏头痛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亚型,使用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等药物可获得一定的止痛效果,但具有易复发的缺点[1]㊂而有相关报道称[2],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作为治疗偏头痛辅助方法,但是在穿刺时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容易出现失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臂丛神经阻滞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穿刺时需要一种辅助方法提升穿刺的效率和成功率㊂本次研究中,将对比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间本院收治的68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㊂对照组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18~72岁;平均(43.82ʃ9.82)岁;A S A分级:Ⅰ级14例,Ⅱ级20例;病程1~11年,平均(5.28ʃ1.32)年㊂观察组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18~74岁;平均(43.95ʃ10.12)岁;A S A 分级:Ⅰ级15例,Ⅱ级19例;病程1~12年,平均(5.48ʃ1.40)年㊂两组患者的性别㊁年龄㊁分级㊁病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纳入标准:(1)符合‘神经指南: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3]中关于疾病的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排除标准:(1)合并心㊁肾㊁肝等主要器官或组织功能严重不全;(2)其他类型偏头痛患者;(3)合并恶性种类;(4)合并精神疾病患者㊂1.2 方法 予以患者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厂家: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m g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20067316)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操作方法:在患者入室后对其心率㊁脉搏㊁血气指标等指标进行监测,建立外周静脉通道㊂取仰卧位,头居中,在患者肩下垫上薄垫,常规消毒,嘱患者头后仰,口微张,调整探头频率在8~12MH z ,探头方向与矢状面呈45ʎ,对C 6横突进行扫查,观察穿刺的位置,同时为穿刺作引导㊂穿刺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到位后,回抽无血,肌肉注射8~10m L 的0.8%利多卡因㊂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患者质量前㊁治疗1个月后的偏头痛发作频率㊁发作持续时间㊁疼痛程度㊂其中疼痛程度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 S )[4]进行判定,该量表将疼痛分为0~10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㊂对比患者眩晕发作情况,以眩晕障碍量表(D H I )作为评估工具,该量表该设置25个条目,得分0~100分,得分61~100为严重障碍,得分31~60分为中等障碍,得分0~30分为轻微障碍㊂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数据资料均经S P S S 22.00统计学软件分析㊂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 ʃ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疼痛治疗效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㊁疼痛程度㊁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偏头痛发作频率㊁疼痛程度降低,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2.2 眩晕发生情况 治疗前两组严重障碍㊁中等障碍㊁轻微障碍患者人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严重障碍患者少于对照组,轻微障碍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表1 偏头痛治疗效果(x ʃs )组别n发作频率(次/月)治疗前治疗后疼痛程度(分)治疗前治疗后发作持续时间(m i n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43.58ʃ0.820.85ʃ0.144.05ʃ1.221.05ʃ0.2918.36ʃ4.925.28ʃ1.17对照组343.64ʃ0.900.88ʃ0.164.11ʃ1.091.09ʃ0.3018.27ʃ5.085.68ʃ1.28t 0.2870.8230.2140.5590.0741.345P0.7750.4140.8310.5780.9410.183表2 两组患者眩晕发作频率㊁发作强度[n (%)]组别n严重障碍治疗前治疗后中等障碍治疗前治疗后轻微障碍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419(55.88)3(8.82)10(29.41)6(17.65)5(14.71)25(73.53)对照组3418(52.94)11(32.35)12(35.29)14(41.18)4(11.76)9(26.47)χ20.17416.9340.79013.3330.37944.293P0.0000.0000.0000.0000.5380.0003 讨 论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疼痛疾病,但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现目前学界认为主要是由于脑功能异常所致,而血管改变仅为继发表现[5]㊂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基础与大脑相应皮层过度兴奋相关,也与传导束及其外周前庭器官被激活有关㊂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㊁眩晕,同时还可能伴有平衡能力减弱㊁眼动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㊁睡眠障碍等,其发作多发生于劳动过度㊁兴奋过度的状态[6]㊂常规的止痛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㊂为提升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减少头晕㊁眩晕的发作频率与强度,有学者提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但是治疗时穿刺的难道较大,操作不当易出现喉返神经阻滞㊁声音嘶哑㊁耳鸣㊁刺入血管等,因此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效率,临床上亟待一种辅助方法辅助穿刺[7]㊂超声引导定位是一种可视技术,能实时反馈画面,辅助治疗[8]㊂在星状神经节阻滞穿刺时借助超声引导定位,可降低穿刺的操作难度,提升穿刺的效率与成功率㊂在本次研究中,对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盐酸氟桂利嗪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显示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降低头痛发作频率㊁疼痛程度,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示就治疗效果而言,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显著提升治疗疗效㊂另外观察组患者眩晕改善好于对照组,治疗观察组严重障碍患者少于对照组,轻微障碍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也能改善患者的前庭性偏头痛㊂根据相关研究指出,目前,V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㊁心理刺激及应激情况㊂游离氨基酸是与情绪状态关系较为密切的一类氨基酸,有研究显示,患者情绪刺激强烈及心理波动较大时,兴奋性氨基酸表达异常㊂兴奋性氨基酸的表达水平对疼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中的天冬氨酸㊁谷氨酸及亮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可长期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当其表达显著提升时,可使胞浆内的钙离子持续升高,使细胞内信号通路被激活,释放大量一氧化氮,导致疼痛的发生,偏头痛的产生可能与此有关㊂γ-氨基丁酸㊁牛磺酸㊁甘氨酸及丙氨酸等抑制性氨基酸在被释放后,大部分可由突触前膜扩散至突触后,对突触后膜的抑制作用增强,且其受兴奋性氨基酸影响,随着兴奋性氨基酸表达的升高,抑制性氨基酸应激性拮抗作用增强,表现为抑制性氨基酸表达的升高㊂另外,机体应激过程中应激激素的表达可能与情绪心理的波动密切相关,当情绪及心理应激强烈时,应激激素皮质醇㊁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指标多呈现高表达状态,因此,对此类指标与VM 的关系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㊂综上所述,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头痛㊁眩晕症状具有积极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㊂参考文献[1]孙姗姗,王建国,田力,等.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3):211-212.[2]张新月,王芳琪,辛雯,等.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3):84-85,88.[3]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7):481-488.[4]黄海芬,连艳.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肥胖且偏头痛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6,51(3):252,277. [5]黄嘉暐,何晓军,夏磊,等.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17,43(24):1761-1763.[6]郝云霞,崔立刚.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6(4):308-311.管理㊃教学形态学阅片竞赛在检验住培医师临床检验实践中的应用*金呈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医学科住培基地,山东济宁272029)摘要:检验住培学员对外周血涂片形态学识别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建立和实施严格高效的培训和考核措施㊂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形式的形态学阅片竞赛在检验住培医师临床检验实践中的应用,建立了一套培训和考核体系㊂该体系适合我国目前检验医学发展现状的检验医师临床能力培养方式,为更好地发挥检验住培医师为临床和患者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各级医院形态学检验住培人员的能力培训及考核工作中推广应用㊂关键词:住培医师;检验;形态学;阅片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起始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对检验医师的培养首先要求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能够成为实验室的临床专家,通过检验报告解释签发㊁临床会诊㊁咨询等方式参与患者的诊治过程[1]㊂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也通过颁布检验医师培训细则来强调检验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尚缺乏有效的检验医师临床能力训练的程序㊁方法和考核手段[2]㊂所以,目前各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需要尽快摸索适合我国目前检验医学发展现状的检验医师临床能力培养方式㊂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4年8月25日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对检验*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第九批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第79号]㊂。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焦虑、术后疼痛及泌乳素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焦虑、术后疼痛及泌乳素的影响
hetwog
r
oupswa
sme
a
su
r
ed.Ther
e
s
t
i
ngVASs
c
o
r
e
so
ft
hewomeni
nt
hetwog
r
oupsa
tpo
s
t
ope
r
a
t
i
ve6h,
24h,and48hwe
r
er
e
c
o
r
ded.Re
su
l
t
s:TheTAIs
c
o
r
eo
ft
hewomeni
nt
heexpe
r
imen
2040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年 9 月 第 31 卷 第 9 期 Ch
i
nJFam P
l
ann,Vo
l.
31,No.
9,Sep
t
embe
r2023
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焦虑 、术后疼痛
及泌乳素的影响
盛韵如1 王宁燕2 张学康2 李 干2∗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
t
a
lg
r
oupa
tpo
s
t
ope
r
a
t
i
ve24h
wa
ss
i
i
f
i
c
an
t
l
owe
rt
hant
ha
tt
hano
ft
hewomeni
nthecຫໍສະໝຸດ ontro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研究进展(全文)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研究进展(全文)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研究进展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用以缓解多种临床病症。

关于阻断星状神经节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至今尚未十分确定。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主要用于疼痛的治疗,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缓解头颈部,上肢和上胸腔内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疼痛。

也有报道,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可用于心肌电位及心律不齐的调节,也可缓解颈椎病,血管功能紊乱的症状,还可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上肢血管炎等多种疾病。

1.星状神经节神经节是由神经细胞聚集而形成的结节状结构。

交感神经节是由交感神经细胞所形成的。

由分别具有输出和传入功能的交感神经细胞所构成的交感神经干,沿脊髓左右两侧纵向而行,贯穿颅骨至骶尾部。

在整个长度的交感神经干上,分布着多个由交感神经细胞聚集而形成的略显膨大的突出部分,这些分布在不同部位上的交感神经细胞群,可统称为交感神经节或椎旁神经。

根据不同神经节的位置和特性,各有其命名。

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保证人体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或紧张状态下能够迅速产生应急反应,交感神经干是传递交感神经信息的重要细胞结构。

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不受人体主观意识的控制,而是主动、有序的调整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不同功能状态。

与疾病治疗密切相关的星状神经节就属于交感神经节,是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大约80%的人类星状神经节是由颈下神经节和第一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些人的第二和第三胸神经节也融合入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为多角形,与脊髓长轴平行,约为25mm×1mm×0.5mm,体积明显大于腰部和骶尾部的交感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也称颈下神经节或颈胸神经节,位于人体颈部,在脊柱两侧的斜前方,横向水平位置相当于第七颈椎和第一肋骨之间。

星状神经节的下端是胸膜顶部,上方有锁骨动脉通过,后面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从椎孔发出的椎动脉根。

星状神经节毗邻多个颈部和胸腔上部的某些器官,也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大血管和神经,如气管、食管、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喉返神经和臂丛神经等。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进行失眠患者治疗时,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

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中收治的30名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样本量设置为1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开展护理工作,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组间差异。

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进行失眠患者的治疗时,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产生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失眠状况;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睡眠质量;焦虑症状;相关性分析失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诸多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失眠症状的发生,尤其是在近年来现代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失眠成为了现代人群的一种常见不良症状。

在对失眠进行治疗时,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案以镇静催眠药为主,但这种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者白天出现困乏和疲倦等副作用,对于患者的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新型治疗理念,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

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组织支配头面颈部、上肢以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

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将这种治疗方式应用于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中[2],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星状神经节周围毗邻着许多重要的组织盲目进行穿刺,风险较大,而超声属于一种介入技术的新型引导方式,将其应用于神经阻滞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实时观察患者的个体状况,具有定位准确和投放精准性高的特征,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3]。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180例失眠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

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PSQI量表评分。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SGB可显著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疗效,降低PSQI量表评分。

[关键词]失眠症;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率;睡眠质量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1]。

失眠的传统治疗主要采用镇静催眠药治疗,但其易产生白天乏困、疲倦、头昏、头痛、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副作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而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肢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近年报道应用于失眠症,疗效较好[2]。

然而,星状神经节周围毗邻许多重要结构,穿刺风险大口,超声作为介入新技术用于神经阻滞,实时监测观察药液分布浸润情况及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等特点,定位准确,投放精确性高,减少并发症,为此,笔者应用超声引导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旨在探索微创治疗失眠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80例失眠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3]。

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其中对照组年龄男52例,女38例;年龄(53.29±4.58)岁;病程(16.17±5.63)月。

观察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53.73±5.16)岁;病程(16.44±6.11)月。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睡眠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睡眠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睡眠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US-SGB)对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睡眠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US-SGB在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方面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胸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有效手段。

然而,术后疼痛和不适往往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尤其是老年患者。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US-SGB)作为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探讨US-SGB对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睡眠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期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接受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US-SGB)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镇痛治疗。

3. 评价指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时长、睡眠效率、REM(快速眼动)睡眠、非REM睡眠以及睡眠中觉醒次数等指标。

同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三、研究结果1. 睡眠质量实验组患者接受US-SGB治疗后,其术后早期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时长增加,睡眠效率提高,REM睡眠和非REM睡眠比例更加均衡,睡眠中觉醒次数减少。

2. 疼痛程度与焦虑情绪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这可能与US-SGB的镇痛效果有关。

3. 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说明US-SGB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四、讨论1. US-SGB的作用机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通过阻断痛觉传导途径,减少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此外,该治疗还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患者的康复。

2. US-SGB的优势与局限性US-SGB具有精确、安全、有效的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加快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加快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胃癌现居全球癌症发病谱的第5位与死因谱的第4位[1],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最有效的、最主要的方法。

胃癌手术破坏了胃肠道的生理解剖和腹腔植物神经系统,引发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胃肠激素调节失衡也会加剧胃肠道功能的抑制[2]。

因此,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稳定胃肠激素水平意味着患者有更好的治疗结局,同时也符合ERAS 理念。

研究表明,神经调节可有效调节围术期应激和胃肠道功能[3]。

交感神经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粘膜分泌和增强血管收缩而对胃肠道产生抑制作用[4]。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 )作为一种交感神经阻滞术,目前已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5]。

SGB 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稳定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6,7]。

胃肠Ultrasound-guided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accelerates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following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LI Xiaoyu,JIANG Yuyu,GU Cuifang,MA Shasha,CHENG Xiangya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00,China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 )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胃肠激素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5~75岁,BMI 18.5~26kg/m 2,ASA 分组Ⅱ~Ⅲ级。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 行超声引导下右侧C 6水平SGB 操作,注入0.5%罗哌卡因7mL 。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
②若未将颈总动脉推向外, 被针刺中,可能出现血 肿、药入血管内中毒反 穿刺靶位 应。
③声音嘶哑:针尖偏内偏 浅,阻滞了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
(二) C7星状神经
节阻滞穿刺靶点 10 与并发症
C7横突前面:椎动脉、 颈长肌、颈总动脉。
3
①进针偏横突基底部外 侧半,可刺中椎动 11 4 脉出现血肿、药入 血管内中毒反应
1. 终板
2. 钩突
10
3. C6横突
4. C6横突前结节
6. 后纵韧带
7. C7横突
8. 椎动脉
10. C5神经根
11
11. C6神经根
12. C7神经根
13. C8神经根
12
3
4
7
13
10
C6星状神经节阻滞 穿刺靶点:
C6横突
3
穿刺靶位
C7星状神经阻滞穿 刺靶点:
11 4
C7横突基底部12Fra bibliotek穿刺靶位
:一环:环状软骨旁; 二分:将颈总动脉与气管分开;三 触:触及C6横突前结节;四进:朝C6横突基底部垂直进 针;五骨:针碰骨质;六抽:回抽;七注:注药
瞳孔开大肌—开大瞳孔 睑板 肌(Müller肌)—帮助提上睑和 维持上睑正常位置,该肌收缩, 可使睑裂开大约2mm。
• 右图: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后 温度像(右侧上半身温度↑)
• 下图: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后 温度像(左手温度↑)
四、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
(一)C6星状神经节 阻滞穿刺靶点与 10
并发症
直接把针穿刺到C7横突与第1肋 骨颈之间的星状神经节,风险很大。 因此,使用“间隙阻滞法”进行星状 神经节阻滞
解剖 —椎前间隙与间隙阻滞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定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神经阻滞技术。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目的是通过精确定位神经,实现精确的麻醉效果。
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点包括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精确定位、实时监测、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发展趋势: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更加精确、安全、高效,为麻醉提供更好的保障。
06
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07
对药物过敏或禁忌
08
医生认为不适宜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其他情况
09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气胸:可能导致气胸,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等
感染: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如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等
01
定位神经: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需要阻滞的神经
02
穿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操作
03
注射药物: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实现神经阻滞
04
观察效果:观察阻滞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5
结束操作:完成操作后,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压迫止血等
06
记录操作:记录操作过程,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07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术后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摘要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的疼痛,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抑郁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过去常用体表定位法进行阻滞,近年来超声在疼痛科普及应用后,超声引导下SGB逐渐成为主流。

本共识总结多位专家临床经验,从星状神经节的解剖、SGB适应证及禁忌症、阻滞方法、药物选择及疗程、疗效评价、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介绍此项技术,供指导临床应用。

01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也称颈胸神经节,是颈下神经节和第一胸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一种交感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大致位于位于C7水平(第七颈椎),C7的横突前方的颈长肌前筋膜内。

早在192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星状神经节的毁损和切除可以减轻雷诺氏现象和多汗症的某些症状。

而对星状神经节的阻滞可以减轻交感神经介导的各种疼痛,如Ⅰ型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等。

对于各种颈肩部的复杂性疼痛和颈性眩晕等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反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迷走平衡的破坏。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组织器官的血供,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降低全血高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而加快血液循环。

再者星状神经节阻滞使脑血流增加的作用超过任何药物,下丘脑血流的增加能起到维持垂体激素平衡的作用,从而调节异常变化的内分泌系统。

现在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于以下多种状况:一、颈源性头痛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二、肩周炎。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刺激,改善肩僵硬,再配合其他治疗,可加快病情恢复。

三、带状疱疹。

头面部及上胸部带状疱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阻断疼痛的传导,改善血运,能缩短病程。

四、失眠的治
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一迷走平衡的破坏,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从而调节、改善睡眠。

五、脑动脉硬化,脑缺血性病变。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阻滞了交感神经,直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氧,针对一些老年人病人常出现的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头脑发蒙等症状,能够缓解病情,有资料显示它能明显改善脑梗塞以及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症状。

六、痤疮。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降低特异免疫反应,可明显增加头面颈部的组织血供,改善微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促进寻常痤疮患者皮损的恢复。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还可以治疗头痛,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心肌梗死,多汗症,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痛经等多种疾病。

传统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触诊或X线引导,有多种入路,通常是以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作为穿刺定位的标志。

无论是触诊和X线引导都无法完全避开周围的重要结构,因此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而且为保证药物充分浸润,用量都较大。

事实上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水平并非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最
佳部位,因为星状神经节实际位置在更靠下的第七颈椎水平。

我们首先结合下图看一下第六颈椎横突水平的主要结构:
图1 第六颈椎横突水平横断。

T:气管,TH:甲状腺,CL:颈长肌,C6:第六颈椎,CA:颈总动脉,JU:颈内动脉,
AT: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PT:第6颈椎横突后结节,AS:前斜角肌,S:胸锁乳突肌。

左边箭头:膈神经,右边箭头:迷走神经。

水平箭头:颈长肌前筋膜。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周围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水平箭头所示的位置为颈长肌的前筋膜。

其内并没有显示显著的星状神经节结构,因此,针对此处的阻滞需要较大的药量才能浸润到实际位置位置靠下的星状神经节。

我们在看一下位置靠下一些的第七颈椎水平:
图2第七颈椎横突水平横断。

TH:甲状腺,CL:颈长肌,C7:第六颈椎,CA:颈总动脉,JU:颈内动脉,AT: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PT:第6颈椎横突后结节,AS:前斜角肌,S:胸锁乳突肌,VV和V A:椎动脉和椎静脉。

左边箭头:膈神经,右边箭头:迷走神经。

水平箭头:星状神经节。

由上图可见,这一断面可以清晰显示位于颈动脉鞘(其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和颈长肌之间的星状神经节(位于颈长肌前筋膜内),呈现为高回声的筛网状结构。

同时可见星状神经节周围有许多血管神经结构。

正是由于超声能够清晰分辨星状神经节的结构,因此目前的星状神经节阻滞一般都是在超声引导下施行,能够做大程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由于定位准确,能够利用较少的药量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选择图2所示的断面,由外侧入路(即图中红色长箭头所示),药液注射
与星状神经节周围(药液将星状神经结包围与中央)。

成功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患者会出现典型的Horner征的表现,即:眼睑下垂、面色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等。

图3 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的Horner征(右侧)。

(图片经患者同意后发布)注意: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必须采取平面内进针法,要求显示针道全程和针尖。

不建议采用平面外进针法穿刺。

注药前要先用少许生理盐水试验性推注,确定药物确实位于星状神经节周围后在注药。

清华长庚医院超声科与疼痛科和合作常规开展超声引
导下星状神经结阻滞治疗。

清华长庚医院超声科进行疼痛介入治疗的时间超声科每周2、3、4下午开展介入治疗。

每周4下午开设超声影像介入门诊,建议初次就诊的患者周4下午来诊,出诊医师:白志勇。

联系电话:56119029 (超声科、影像介入门诊);56118899(医院总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