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学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课程目标
1. 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解剖学、影像学病理学等;
2. 熟练掌握不同疾病的影像表现,能够准确诊断常见的影像学病例;
3. 了解医学影像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影像学指导和支持。
教学内容
1.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影像学解剖学
- 影像学病理学
2. 头颈部影像学
- 颅脑CT/MRI检查
- 颈部CT/MRI检查3. 胸部影像学
- 胸部X线检查
- 胸部CT检查
- 胸部CT血管造影4. 腹部影像学
- 腹部X线检查
- 腹部B超检查
- 腹部CT检查
5. 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 肾脏CT/MRI检查
- 输尿管造影
- 超声检查
6. 骨骼关节影像学
- 骨骼X线检查
- 骨骼CT/MRI检查
- 关节CT/MRI检查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影像学图片分析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包括闭卷考试和实操考试。
参考教材
1. 《影像解剖学与诊断学》,王大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2. 《医学影像学》,王小明,科学出版社,2019年。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简介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通过影像学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发现病变、评估疾病的程度和进展,并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研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影像内容。
X光影像X光影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应用广泛,并且相对简单易懂,适合作为实验教学的起点。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程熟悉X光影像的获取和解读。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拍摄和解读X光片来学习胸部疾病的诊断,如肺炎、胸腔积液等。
此外,X光还可以用于颅骨和骨骼系统的检查和诊断,如骨折、关节炎等。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掌握不同病理条件下X光影像的特征和变化。
超声影像超声影像是基于超声波的一种影像学技术,通过超声探头在人体内部发射和接收声波,从而生成物体的实时影像。
超声在实验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和实际的超声检查来了解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技术,并掌握正常和异常影像的特征。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学习肝脏、心脏和子宫等内脏器官的结构和病变。
此外,超声还可以用于产前检查和妇科疾病的诊断。
CT和MRI影像CT和MRI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影像学技术,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详细的图像信息。
它们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程了解CT和MRI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学习不同系统的CT和MRI表现。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CT和MRI的影像来观察和分析脑部和脊髓的疾病、胸腔和腹腔的疾病以及关节和肌肉的病变。
通过对比不同影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病变的特征和定位。
核医学影像核医学影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技术。
它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注射或摄取,结合特定的探测器来观察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核医学影像在实验教学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核医学影像了解不同器官的代谢情况,如心肌代谢、甲状腺功能等。
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总论(超声部分)心脏超声---------------------------------------------------------------------
第二篇腹部、浅表器官超声----------------------------------------------------------------------------
传统的X线诊断是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也是本学科讲授的重要内容,CT和超声诊断在国内已较为普及,且诊断价值较大,因此扩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但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的MRI也将作简要介绍。
总论部分重点讲授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图象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与限度。各论部分重点讲述各系统正常及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并讲授一些常见病的X线诊断。各系统均简介CT,MRI的临床应用价值。介入放射学作综合性简要介绍。
X线检查方法繁多,复杂,要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检查方法,并简述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6)X线分析与诊断
1)X线诊断原则
A了解X线图象特点。
B熟悉正常X线解剖。
C掌握各种疾病的典型X线表现。
D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2)X线诊断步骤
A注意X线检查技术条件的正确性。
B观察影像时应全面按一定顺序进行。
C分析病变时,要注意病变的:
2.影像观察与分析:
(1)正常X线表现
结合骨的解剖生理讲授四肢长骨与关节和脊柱在生长期和成人期的正常X线表现。
(2)基本病变X线表现
结合基本病变的病理改变,着重讲授X线表现
1)骨质疏松
2)骨质软化
3)骨质破坏
4)骨质增生硬化
5)骨膜增生
6)骨质坏死
(3)CT和MRI的正常表现及基本病变。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影像的选择和使用非常关键,它们必须准确、清晰地展示疾病的特征,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影像识读能力。
因此,本大纲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1. 培养学生的影像识读能力:学生应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正常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并能准确地解读和描述影像中的异常改变。
2. 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利用影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应能够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应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分享和交流影像学观察、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并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影像技术介绍:学生将学习和了解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
他们应了解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优缺点和临床应用。
2. 常见疾病影像学特征: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常见疾病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包括正常解剖结构、异常改变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他们将通过分析和比较正常和异常影像,提高影像识读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影像与临床关联: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与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关联,并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他们将通过案例讨论和小组讨论来加深对影像与临床关联的理解。
4. 影像质量控制和安全: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提高影像的质量,包括选择合适的设备参数、病人准备和协作等。
他们还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放射安全和放射防护规范。
5. 报告撰写和沟通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准确、清晰的影像学报告,并提高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他们将通过模拟病例报告和角色扮演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医学影像检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检查学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医学影像检查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进行各种医学影像检查并正确解读结果。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能力:- 理解医学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主要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学会标准的医学影像检查流程和操作规范- 掌握不同部位的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能够准确解读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并提出诊断建议2. 课程内容和安排2.1 医学影像检查原理和技术-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X射线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超声波检查技术及其应用- CT扫描技术及其应用- MRI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其应用2.2 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操作和维护- X射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超声波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CT扫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MRI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2.3 医学影像检查流程和操作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医学影像检查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流程- 医学影像检查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2.4 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头颈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胸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腹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骨骼和关节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2.5 医学影像检查结果解读和诊断建议- 不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解读方法和原则-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根据影像检查结果提出准确的诊断建议3. 评估方式-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4. 参考教材- 医学影像检查学教材,作者:XXX- 医学影像学实践指南,作者:XXX- 医学影像解剖学,作者:XXX以上所述为医学影像检查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医学影像检查的理论和技能,为日后从事医学影像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无创性检查,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的医学学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 X 线、CT、MRI、超声、核素显像等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成像特点和临床应用。
熟悉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新技术、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常见疾病进行初步的影像学诊断。
能够准确阅读和分析医学影像学图像,书写规范的影像学诊断报告。
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够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进行综合诊断和鉴别诊断。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医学影像学基础成像原理:介绍 X 线成像、CT 成像、MRI 成像、超声成像、核素显像等的基本原理和物理基础。
图像特点:分析各种影像学图像的特点,如对比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等。
图像解读:教授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和分析各种影像学图像,包括正常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的识别。
2、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讲解颅脑的正常影像学解剖、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颅内感染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脊柱:介绍脊柱的正常影像学解剖、脊柱外伤、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肿瘤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3、呼吸系统影像学胸部:阐述胸部的正常影像学解剖、肺部炎症、肺结核、肺部肿瘤、纵隔肿瘤、胸膜疾病等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气管支气管:讲解气管支气管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疾病的诊断,如支气管扩张、气管异物等。
4、循环系统影像学心脏:介绍心脏的正常影像学解剖、心脏大血管的先天性畸形、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诊断学》II课程教学大纲I说明部分课程编号:AX051122A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诊断学II英文名称:Medical imageology II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5月参考书:《临床CT诊断学》,李果珍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3月《全身CT诊断学》,张松年编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年2 月课程性质: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学位课程总学时:112学时其中讲授学时:68学时实践学时:44学时学分: 7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影像解剖学》、《影像诊断学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影像诊断学II为CT诊断学,为影像诊断学重要组成部分。
本大纲是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的需要及及我系具体教学特点,结合目前CT 在临床应用中所具有的特征,根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制定的。
课程教学基本目标:了解CT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限度和地位,掌握各系统的检查技术及正常解剖与变异,掌握常见病、多发病CT诊断与鉴别。
教学中以CT 特征表现为主,并结合其它X表现、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II本文部分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颅脑CT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表现【学习目的与要求】一、了解CT检查技术并评价其优点缺点。
二、掌握颅脑CT扫描正常断面解剖。
三、掌握基本病变CT表现【课程与教学内容】一、讲授颅脑CT扫描技术、应用价值和限度。
二、重点讲授颅脑CT扫描正常断面解剖三、重点讲授基本病变CT表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课示教片教学、教学录像【授课时数安排】2学时(理论课2学时)【考核知识点及要求】颅脑CT扫描正常断面解剖说明:实验课共8学时第二节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学习目的与要求】一、了解颅骨及脑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常见类型。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一、实验教学目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它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和评估疾病。
实验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模拟案例,提供给学生们实践与应用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1. 入门实验:医学影像设备与操作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原理以及操作要点。
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不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环境。
2. 影像解剖学实验在影像解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解析影像学图像,识别和标记人体解剖结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正常位置、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疾病诊断提供基础。
3. 影像学技术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影像学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超声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对比剂的应用和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
4. 影像诊断实验影像诊断实验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核心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比对病例影像,识别不同疾病的影像特征,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技巧,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5. 实践与研究实验本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医学影像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
学生将通过与临床医师合作,参与实际病例的影像检查与分析,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疾病诊断水平。
三、实验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和示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室示范,将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影像学图像,同时向学生讲解解剖结构、影像表现、疾病诊断准则等。
2. 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装置和模拟案例进行操作与分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pdf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七年制影像专门化用)前言由于影像技术和设备的迅速发展,应用于临床的影像手段已经包括了x线、CT、MRI、核索成像技术、超声,以及参与治疗的介入放射技术。
本课程重点以讲授x线、CT、超声学为主,扼要介绍MRI特点。
介入放射学、核素成像另作安排。
本大纲采用2005年8月白人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医学影像学专业用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第2版)为蓝本,结合本校及各系统专业授课教师的实际而编写。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完“人体结构”、“呼吸与循环模块”、“消化模块”、“骨骼与肌内模块”、“神经学模块”、“胚胎与生殖模块”系统基础模块课程及内、外、妇、儿部分临床核心模块等课程.而且完成了本科临床实习后,在第6学年进行的专科定向培养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联系和印证各系统模块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密切联系临床课专业知识。
重点介绍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知识。
本课程以备系统放射学(x线、CT、MRI)和超声学的正常表现、基本病变、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三基”的要求,强调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的临影像思维能力的锻练,为学生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打好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贯彻小而精的原则,精讲多看(图像),要充分发挥教导的主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影像自学能力和影像思维能力。
本学科属形态学科.因此要重视形象教学和直观教学,理论讲授与适当阅读影像图片相结合,还要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多媒体课堂授课和阅片见习为主要教学方式,避免抽象式的理论教授。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言教身教,教书育人,寓医德于课堂教育中,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的全面发展。
授课学时300(含x线、cT、MRI、超声),理论讲授与实习l:1。
根据各系统的篇幅·以及临床发病就诊情况、教学片数量、、授课难点等因素,大致分配如下。
放射学(260学时):总论4学时,呼吸系统52学时,循环系统32学时,乳腺4学时,骨关节48学时,消、泌、殖62学时,中枢神经系统36学时,五官颈部16学时,机动6学时。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引言: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使用多种成像技术,可以对人体进行全面的非侵入性检查和诊断。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联。
一、课程目标1. 理解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发展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及其原理,包括X射线、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等。
3. 理解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4. 掌握医学影像学报告的撰写要点和规范。
5. 了解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交叉应用,如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等。
二、课程内容1. 医学影像学概述1.1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1.3 医学影像学的分类和应用范围2. X射线成像2.1 X射线的产生和基本性质2.2 X射线成像的原理和技术2.3 常见的X射线成像设备和器材2.4 X射线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限制3. 超声波成像3.1 超声波的原理和特点3.2 超声波成像技术和设备3.3 超声波在不同病症诊断中的应用和局限性4. 计算机断层扫描(CT)4.1 CT的基本原理和技术4.2 CT成像设备和器材4.3 CT在各种疾病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和限制5. 核磁共振成像(MRI)5.1 MRI的基本原理和技术5.2 MRI成像设备和器材5.3 MRI在不同病症诊断中的应用和局限性6. 医学影像学报告撰写6.1 医学影像学报告的基本结构和要点6.2 如何准确、清晰地描述影像所见和诊断结论6.3 医学影像学报告的规范和格式要求7. 医学影像学的交叉应用7.1 医学影像学与放射治疗的关系及其应用7.2 医学影像学在介入放射学中的作用和应用7.3 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协同工作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医学影像学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和应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诊断学》总学时: 90学时(理论60课时,实验30课时)开课单位:影像教研室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祁吉主编2002年8月第一版参考书:《临床CT诊断学》李果珍主编1994年10月第一版《断层解剖》段菊如、王维洛、吴开云主编2002年9月第一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放射学特点和新进展2.熟悉各种放射学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及CT 、MRI、DSA的进展及在临床的应用3.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及时数安排如下:第一篇总论(6学时)1.教学内容1.放射学特点和新进展2.熟悉各种放射学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3.CT 、MRI、DSA的进展及在临床的应用4.放射学特点和新进展5.各种放射学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
6.CT 、MRI、DSA的进展及在临床的应用(1)CT的进展①螺旋CT、多层螺旋CT②实时成像与CT透视③CT图象显示a. 三维重建技术b. 容积再现技术c.仿真内镜技术④CT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⑤专用软件包a.脑功能改变早期检查软件包b.肿瘤放疗计划软件包c.外伤专用软件包(2)MRI的进展①磁体②MRI水成像技术(MRCP、MRU、MRM、涎腺管成像、膜迷路成像、泪囊成像、输卵管成像)③MRA技术④功能性成像a.弥散成像b.灌注成像c.脑皮质功能定位⑤MRS(3)DSA新进展(4)CT在临床的应用1.神经系统重点:脑肿瘤、脑梗塞、脑出血2.胸部重点:周围型肺癌3.腹部重点:肝细胞癌、胰腺癌4.盆腔重点:前列腺癌、膀胱癌5.骨与软组织:骨肿瘤、间盘退变(5)MRI在临床的应用1.神经系统重点:脑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脊髓肿瘤2.胸部重点:纵隔淋巴结3.腹部重点:肝细胞癌、血管瘤4.盆腔重点:膀胱癌5.骨与软组织:骨肿瘤、软组织脂肪瘤、间盘退变DSA临床应用2.学习要求1.介绍射学特点,了解放射学是一门集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医学科学;2.了解放射学的构成及最新发展;3.了解放射学各组成部分在临床的应用。
第二篇呼吸系统(18学时)1.教学内容第一章检查方法检查方法:要求掌握胸部透视及摄片的优缺点,熟悉特殊摄影(断层、高千伏)、支气管血管造影、CT、MRI检查的适应症,了解超声、核医学、DSA的检查方法在呼吸系统中的应用。
第二章应用解剖学自学复习内容第三章胸部正常影像解剖重点掌握胸部正位片的影像解剖,支气管、肺段的解剖位置及影像表现。
第四章胸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重点掌握支气管阻塞性改变、肺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及相应病变的病理基础。
熟悉肺门、胸膜、纵隔、膈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生理病理基础。
第五章气管支气管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表现,熟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了解支气管结石、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主要的X线表现。
第六章肺部疾病重点讲授肺炎(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分型及各型的影像学特点,熟悉少见肺结核的特殊表现;掌握中央型肺癌、周边型肺癌的主要影像学表现,熟悉各种检查方法对各型肺癌的适应症。
了解肺癌的TNM分期。
熟悉先天性肺发育异常、肺霉菌病、肺寄生虫病的特征性表现;了解肺出血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肺改变、尘肺的发病基础及相应的肺改变。
第七章胸膜病变掌握不同量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熟悉胸膜肿瘤影像学特点。
第八章纵隔疾病掌握纵隔肿瘤与肺内肿瘤鉴别方法;纵隔肿瘤的定位特征;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了解不常见肿瘤的特征性表现。
第九章膈肌病变熟悉膈疝、膈肌肿瘤、膈下脓肿的X线表现。
第十章胸部外伤熟悉胸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第十一章胸部CT掌握胸部断面解剖及主要层面的CT表现;CT胸部检查的适应症;熟悉肺部疾病的CT基本征象;肺癌、纵隔疾病的CT表现。
第十二章胸部MRI熟悉MRI胸部检查适应症及常见疾病的MR表现。
2.学习要求1.掌握呼吸系统常用影像检查方法,熟悉了解新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2.掌握呼吸系统影像解剖及影像病理学基础3.掌握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4.了解介入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篇循环系统(12学时)1.教学内容第一、六章,熟悉循环系统的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及合理应用。
第二、三章,掌握循环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X线、CT、MRI);异常的影像特征(各房室大小的变化,肺循环的异常,胸部大血管的异常),了解心脏位置的异常。
第四、五章,另有教学安排。
第七章,掌握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狭窄与关闭不全并存)、肺心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心血管造影在瓣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了解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第八章1.教学内容,掌握心包炎及心包积液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第九章,熟悉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了解大动脉炎的诊断。
第十章,掌握左向右分流先心病(ASD、VSD、PDA)及肺血少紫绀属先心病(PS、F4)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了解主动脉缩窄及F3、F5、Lutembacher syntrome的影像诊断要点。
第十一章,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及适应症。
第十二章,了解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2.学习要求1.了解循环系统的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及合理应用。
2.掌握心脏、大血管的正常影像表现(X线、CT、MRI)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3.掌握常见病的典型影像表现,了解非常见病的影像表现。
第四篇消化系统(15学时)1.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1.检查方法要求掌握单对比造影,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概念。
掌握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大肠的双对比造影的适应症及检查方法。
2.掌握消化道的正常解剖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3.掌握消化道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第二章食管疾病1.掌握反流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的影像学表现,了解柱状上皮食管的影像学表现。
2.掌握食管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3.掌握食管癌的分型及各型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食管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食管痉挛、食管贲门失迟缓症的影像学表现。
6.了解食管前庭功能不全的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
7.掌握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食管憩室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食管裂孔疝的分型及影像学表现。
8.了解食管异物及食管硬皮病的影像学表现。
第三章胃疾病1.了解急性胃炎的影像学表现。
2.掌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巨大皱襞症、糜烂性胃炎)的影像学表现。
3.掌握胃溃疡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4.掌握早期胃癌及进行期胃癌的分型及影像学表现。
掌握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
5.了解胃肉瘤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6.掌握胃良性肿瘤的诊断要点。
7.掌握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类型,了解其影像学表现特点,了解残胃癌及残胃溃疡的影像学表现。
8.了解胃黏膜脱垂、胃憩室、胃扭转、胃石的影像学表现。
9.掌握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学表现。
第四章十二指肠疾病1.掌握十二指肠溃疡的影像学表现。
2.掌握十二指肠憩室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5.了解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6.了解十二指肠外压性改变及十二指肠异物的影像学表现。
第五章小肠疾病1.掌握肠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了解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2.掌握Crohn病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小肠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小肠气囊肿症的影像学表现。
5.了解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6.了解小肠憩室的影像学表现。
第六章结肠疾病1.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像学表现。
2.掌握结肠Crohn病的影像学表现。
3.掌握结肠癌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结肠憩室及憩室炎的影像学表现。
5.了解阿米巴性、传染性、放射性、血吸虫性、性病性肉芽肿性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6.掌握缺血坏死性结肠炎的影像学表现。
7.掌握结肠息肉的影像学表现。
8.了解息肉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9.了解结肠淋巴瘤、结肠类癌、结肠假性肠梗阻、结肠气肿症的影像学表现。
10.了解慢性阑尾炎、阑尾结石、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类癌、阑尾黏液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第七章消化道畸形1.掌握食管闭锁与食管器管瘘的影像学表现。
2.掌握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小肠闭锁、小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小肠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Mechel憩室、肠套叠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先天性巨结肠的影像学表现。
6.了解先天性肛门畸形的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
第八章上消化道的介入放射学(自学内容)第九章急腹症1.掌握急腹症的检查方法。
2.掌握腹平片的正常及异常X线表现。
3.了解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的腹平片X线表现4.掌握急性小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小肠机械性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栓塞。
5.掌握乙状结肠扭转的影像学表现。
了解盲肠扭转的影像学表现。
第十章腹膜腔1.了解腹膜腔的正常X线解剖。
2.了解腹膜炎及腹腔脓肿的X线表现。
第十一章腹膜后间隙1.掌握腹膜后间隙的解剖学分区。
2.了解腹膜后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第十二章肝脏1.掌握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各种CT扫描方法,掌握CTA及CTAP的原理。
2.掌握肝脏的断面解剖,掌握肝脏的八分法分段,掌握肝脏的血液供应特点。
3.掌握肝脏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4.掌握肝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肝血管瘤、肝细胞腺瘤、结节状增生)。
5.掌握肝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细胞癌、肝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了解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6.掌握肝硬化、脂肪肝的影像学表现,了解肝血色素沉着症的影像学表现。
7.掌握化脓性肝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了解阿米巴性肝脓肿、霉菌性肝脓肿、肝结合的影像学表现。
8.掌握肝囊肿、肝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9.掌握肝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第十三章胆道1.了解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的方法及检查适应症,掌握直接胆道造影(PTC、ERCP、T形管造影、术中胆道造影)的适应症、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2.掌握胆道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3.掌握胆结石症、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固醇沉积病的影像学表现。
5.了解胆管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6.掌握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了解其他胆管囊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了解胆道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第十四章胰腺1.掌握胰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掌握胰腺的正常断面解剖。
2.掌握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4.掌握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5.掌握急性、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6.了解胰腺先天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第十五章脾脏1.掌握脾脏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2.了解脾脏的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了解脾脏弥漫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3.掌握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脾脏先天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2.学习要求1.掌握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大肠的双对比造影的适应症及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