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中国古代之生死观2008-05-20 07:541、儒家之生死观。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

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

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是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所以在生命与“仁义”做取舍得话,要“舍生取义”。

但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

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

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汉代扬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

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儒家学者如何看待生命与生死

儒家学者如何看待生命与生死

儒家学者如何看待生命与生死导语:儒家思想如何看待生死的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每个人生活在人世间,感知宇宙天地,认识大干世界,生息序活的经验、文化、科学便构成了人类的文明。

然而,有“生”就有:“死”,“死”是每种有生之物的最终结局,“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命运,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

人一思到此,一念及此,便会恐惧不安,甚至万念俱灰,从而在人生中做出一些异常或反常的行为来。

生命是一部壮丽的乐章,死亡犹如一个休止符、对于人来说,这是最沉重的毁灭性的打击,是最不愿意接受的一个事实。

为了否定生命的界限,于是人就去追求生命的永恒无限,那么,人类用什么途径与办法超越死亡以及摆脱死亡的痛苦与恐惧呢?中国古代儒家的贤哲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用显扬精神价值的办法来超越死亡的途径。

儒家学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命是宇宙大化生生不息之大生命的表现形态之一,人生显露了宇宙的仁爱之心,人死亦为自然造化的必然结果。

所以,人的死亡既为自然,也是必然,任何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努力于道德的烙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水恒。

但是,要经由儒家提供的这条途径实现不朽,其前提是人们必须学会区别价值的大小,确立人生过程中哪种目标最值得去追求。

许多人把个人的私利私欲的获取视为最高价值,并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那么就决然不可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不朽了。

儒家的圣哲坚持认为,人类崇高的理念,如道德价值,是高于自我的生命价值的。

所以孔子教诲人们,凡是志士仁人,都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爱”,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爱”。

孟子则认为.保存自我的生命,是人人都追求的,实现仁义道德,也是人人都想做到的。

在二者不可以同时做到时,则应该舍弃生命而成全道德。

浅析儒家生死观

浅析儒家生死观

浅析儒家生死观作者:张珊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6期摘要:生命是我们生而有之、生而存之、生而伴之的。

对于生命的探讨从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入世态度来说,其生命观更是中国人民立身存世的根本向导。

本文从尊重生命、死而不朽、存顺没宁三个维度来浅谈儒家的生死观,审视生命的价值,积极入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尊重生命《易大传》里面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义”天下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这就是所谓《周易》之道,《周易》的一本一体,它就是变动不居、生生不息,不断地繁衍出新的东西,所以,天是乾元,它有大生之德;地是坤元,它有广生之德,这种广大悉备的生命创造精神,它其实赋予了我们人类。

所以我们人如何的和天地精神相匹配、相配合、相媲美,我们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宏大天性,全面地发挥天地赋给人的秉性和潜能,那就是我们就有一种刚健自强,自强不息的一种精神,这就是儒家的尊生、重生,主动的一个传统,所以《中庸》里面说,圣人可以做到“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和天地鼎足而参,和天地相参。

人类的理性,所可以设想的天道,那是宇宙万物,人类生命的本源,那时我们人的价值源头,一旦我们充分的护持,我们自己的生命理性,我们就能够全面地发挥,天赋给我们的潜能,我们以平等的精神,接纳宇宙间一切的存在,万事万物,我们尊重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价值,尊重他物,尊重他人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各说其信,我们最终可以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奋勇拼搏,在现世,在凡俗的生活中,来实现人的价值、人的意义,所以儒家的仁学,儒家的志士仁人,他是用仁爱的仁,来界定我们天地人的人,所以,“仁者仁也”所以人在一定意义上他就是生命的感通,宋儒把它讲成像桃仁、杏仁这样的一个生命,中医讲麻痺不仁,那是不能感通,所以儒家他是要和天地人物我相互地感通。

儒家生死文化讨论

儒家生死文化讨论
如此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只在于生前,也不止 于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
它不是一昧地重生轻死,也不是简单地轻生轻死,而是 教导我们最终如何超越生死。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公 元 前5 5 1年( 周 灵 王 二 十 一 年 ) 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
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 以 己 言 , 战 国 初 年 成《论 语》一 书 。 公 元 前4 7 9年 卒 。春 秋 霸 局 时 兴 、 礼 乐 崩 坏 , 孔 子 曾 弃 官游说各国,颠沛流离只盼解决时弊,但一 人之力难挽狂澜。晚年他致力于整理典籍: 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其中影 响 最 巨 者 为 史 书《春 秋》, 由 于 执 笔 严 峻 无 私 , 令乱臣贼子畏惧。 学不厌、教不倦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基本治学 态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则 在 「行仁 」 , 从《论 语》 可见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从日常生活落 实儒家精神的教育理念。孔子过世后,学生 分散各地宣扬孔子学说,战国时代孟子更发 扬光大,以致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子之道 成为立人、安邦、治国良策。
(二)儒家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儒家又重视家庭伦理、强调 孝道观念,并已深入人心,从而形成长远的中华文化现象,因此 在现代社会家庭人际关系中仍然是重要的价值。
(三)儒学研究的新路向 学重视社会理想的实践,因此儒学理 论建构应该着重与当代社会科学的结合,亦即儒学的经世济民之 学的强调与落实,建构之重点即在以儒家关怀社会的道德意识作 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价值指导原理。 至于传统儒学理论的研究, 则应重视儒家真理观的辩证,亦即当作为中华文化共同传统的儒 学与道佛两家进行义理辩证之时,儒学的真理观建构基地的探究 实为重点。
荀子作《荀子》一书,书中倡导化性起伪的思想,主张 隆礼重法﹐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必须经过圣王的教化 与自身的学习﹐才能知道善恶﹐行为合乎礼义。

儒家生死观

儒家生死观

二、葬法葬式(续)
(四)天葬 流行地区:主要流行 于我国藏族地区,土 族、普米族、怒族、 羌族、拉祜族、裕固 族、畲族等也有天葬 习俗,不过与藏族的 天葬有所差异
二、葬法葬式(续)
(五)树葬 树葬其实是天葬的一 种,又叫“风葬”、 “挂葬”、“空葬”、 “悬空葬”。 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 的一些少数民族中, 其中以鄂温克族和鄂 伦春族最为盛行。
二、葬法葬式(续)
(六)崖葬
崖葬又叫悬棺葬,是 我国古代居住于南方 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 葬俗 。
二、葬法葬式(续)
(七)腹葬 据说在国外,有的原 始部落人死后,亲人 要举行“人体圣餐 礼”。他们认为吃了 亲人的尸肉,就能得 到死者的佑护。 以现代社会的观点来 看,腹葬既不人道, 也不卫生。
人类对死亡最早的解释是“神惩论”。时距 万余年的亚马逊文化(玛雅文化是迄今所知的代 表)、近八千年的尼罗河文化(埃及文化是其可 考的代表)、超过五千年的黄河文明(华夏文明 是其可查记载的代表)无一不将死亡归结于神祗 的意志。这种认识通过以宗教为背景的文化流传 影响每一个人,时到今日仍在影响着人类。
殡殡葬葬之由之来由(来续)
(三)儒家的孝道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谓孝矣。”——《论语·学而》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 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 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首先,厉鬼可以害人。 《左传》中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
依于人,以为淫厉。”要化解厉鬼害人,就得找 到安置他们的地方,“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论孔子生死观的本质

论孔子生死观的本质

论孔子生死观的本质作者:刘志军李双印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1年第02期摘要:孔子生死观的本质就是“仁”学生死观。

他对待生死强调“知天命”和“顺天命”的超道德价值,提倡人们面临生与死、仁与艾的抉择时,不应贪生怕死,而应为追求心安德全的超道德境界当死而死。

提倡“君子之息”和“身死心存”,为实现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努力行“仁”;孔子站在人生现实的角度上考虑,提出“事鬼”为“事人”,先“知生”再“知死”的务实伦理观,正是其“仁者人也”和“仁者爱人”思想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仁;超道德境界;君子乏息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145-002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历代统治者和文人所推崇,他“仁”的思想对中国人的伦理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文拟从孔子的天命观人手,结合其“仁”学思想,系统分析孔子的生死观,以求对孔子生死观的本质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孔子生死观尽管涉及到了其天命观、政治观、贵名思想和鬼神思想等方面,但是这些思想都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孔子的‘仁’是以伦理学的‘仁’为始初出发点和立足点,达到实践政治学的‘仁’的理想要求,而修身学的‘仁’则是实践前两者的根本关键所在。

”一、知顺天命,杀身成仁孔子对生死的观点是同其“天”和“命”的天命观紧密相联系的。

孔子认为人的生死是“天”和“命”规定下的必然,正确理解他的“天”和“命”的观点是准确把握其生死观的逻辑前提。

孔子所谓的“天”是能赋予人以使命的客观意志。

孔子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以天赋予自己保存和传播周文化的使命为信念来对抗困境。

孔子所谓的“命”是在“天”的主宰地位逐步动摇和难以维系情况下的变形,是“天”的意志对于人的社会关系及人本身的规定,包括人的种种遭际(富贵贫贱)和死生。

然而,孔子并未将“天”和“命”对人的规定完全宿命化,认为认识天命是使人活得高尚和有价值的先决条件,提倡人们面临生与死、仁与义的抉择时,应为追求心安德全的超道德境界当死而死。

儒家生死观述评

儒家生死观述评

儒家生死观述评每个人生活在人世间,感知宇宙天地,认识大干世界,生息序活的经验、文化、科学便构成了人类的文明。

然而,有“生”就有“死”,“死”是每种有生之物的最终结局,“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命运,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

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家学说中,儒家的生死观并没有明显的体系架构。

但其创始人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儒家对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

在人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如何活着的道理,懂了活着的道理,死的道理也自然会清晰。

儒家没有形成如佛教一样系统深邃的死亡理论,“未知生,焉知死”,从表面上看甚至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但实际上,儒家学说作为在整个中华民族漫长发展的历史中最主要的一种思想形式,对国人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儒家对社会生活对人伦的广泛关注恰恰是对生死问题理性感悟的结果。

这种感悟使得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稳定发展,教化百姓、影响人心的重要思想。

儒家的这种理性的生死观,既让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又使人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平和,不为死亡的降临所烦扰。

而这些恰恰是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

平静接受必死命运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讲的是人与万物的共通性,草木万物都有一死,人也毫不例外。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

人生在世,只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这实际上是以闻道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

孟子继承了孔子这种达观的人文主义死亡观,并将人文精神落实为道德践履,认为“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人所能做的就是使自己获得一个“正命”,正命而死,则死得其所。

对生命的过程“夭寿不贰”,要“修身以俟之”后世儒家对此感悟颇多,更能坦然地面对死亡。

人的生命受之于自然,归之于自然,它就像智者所乐的水,从生命之源潺潺流出,当它一路前行的时候,给这世界带来了生机,当它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时候,它汇入汪洋大海,在消失自身的同时,孕育出新的生命。

儒家的生死观论析(1)

儒家的生死观论析(1)

儒家的生死观论析(1)摘要:孔子及其儒家十分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生死观理论。

儒家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主要是积极的。

今天,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理想和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需要有见义勇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需要我们在生死面前做出何去何从的选择。

在这方面,儒家的生死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道德选择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孔子;儒家;生死观生死观是关于人的生命及其死亡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生观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什么而活着,以及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生死观的主要问题是人应当如何看待生命和如何面对死亡,以及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

孔子及其儒家学者都十分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生死观理论。

一、儒家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坦然面对《吕氏春秋》说:“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

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

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

”也就是说,生与死的现象及其本质问题都是圣贤所要认真面对并加以审慎思考的问题,有了对于生与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就会以相应的适宜的态度对待之。

《论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有“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的话,这些都揭示和说明了时间流逝不可逆转,人的生命也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自然过程。

杨雄把“有生必有死”视为“自然之道”,他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在他看来,有生命者必然就有死亡,有开始则一定会有终结,这是自然的道理,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王充也说:“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

《论语》中孔子的生命观探析

《论语》中孔子的生命观探析

1072020/04案例 反思交流平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许 令《论语》中孔子的生命观探析生命观指的是人对整个生命过程所持的全部看法和基本态度,是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

生命于人而言,不仅有自然生命,还有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们为使个体的生命活出意义活出精彩而对生命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思考与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早期的儒家生命观。

儒家生命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之中。

我们以《论语》为主要研究载体,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维度探析其中蕴含的生命观。

一、珍视自然生命的存在 (一)爱物重生儒家认为天地孕育了自然万物,且使万物和谐相处,各安其道,这是天地的伟大之处,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应当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仁爱万物。

孔子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哪怕是动植物的生命都是爱护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物有时,也就是顺应天时,遵循自然时节的更替变化规律,按照动植物的生长周期来合理取物。

孔子认为,不遵循时令和节气的砍树和杀生就是一种不孝。

二是取物有节,就是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

孔子身处贫贱之时,为了祭祀或是生存之需,也是有限度有原则地捕猎。

如《论语·述而篇》(以下所引《论语》只注篇名)中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为孔子钓鱼不使用大绳断水网鱼的方式来取鱼,射鸟却不射归巢的鸟儿,可见孔子反对灭绝式的渔猎行为,这说明孔子取之有度的思想,也是对自然生命爱护的体现。

与动植物相比,孔子更重视人的生命。

《乡党》篇中记载了孔子家“厩焚”一事。

马厩发生了火灾,孔子知道此事后问:“伤人乎?”而“不问马”。

不是先问马的死伤情况或马厩的损毁情况,而是先问伤到人了没,可见孔子认为人的生命比马更珍贵。

孔子贵人,因而也更珍惜人的生命的存在。

在栖身地点的选择上,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篇),“危邦”(危险的国家)与“乱邦”(祸乱的国家)都有可能让生命受到威胁,主张人们远离这些地方,由此可见,孔子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0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

《论语》中的生死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论语》中的生死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论语》中的生死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启示【摘要】《论语》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叙述了有关生与死的内容。

既有敬生重生的价值倾向,也有以生来观死的基本态度,还有超越生死达至的不巧追求。

这一切,都给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关键词】《论语》;生死观;生命教育生死之问题,我们并不陌生,古已有之。

中国古代有“三不巧”的说法,即立德、立功和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从这个简单的“三不朽”,我们便可看出,中国人是有过关于生死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生反观死。

本文选取了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思想,能够代表儒家学派的观点,其中关于生死观的内容更是成为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学习并借鉴的。

一、生死之义要探讨《论语》中的生死观,首先得明确“生”与“死”在整部《论语》中的意思。

在《论语》中关于“生”共有三种意思①,分别是①出生,生长,发生;②生存,活着;③活物,而在本文所讨论的“生死观”之“生”为第二种意思,即生存,活着,在文本中共出现9次。

同时,在《论语》中“死”字即与生相对之义,共38次,具体可查看《论语》。

通过《论语》关于“生”与“死”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论语》谈“生”基本上都是与“死”结合起来谈的,谈生自然就免不了谈死,可以说生死问题是一体两面的问题,也是一个起点到终点的必然过程。

儒家是通过生来观照死的,他们不会单独地谈死,甚至有谈“死“色变的倾向,只能够通过死的对立面生来谈论这个让人感觉十分忌讳的问题。

2.《论语》谈“死”除了与“生”相对应而谈之外,还涉及到他人的离世,他物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有7条是关于颜回之死的,可见颜回之死对于孔子的影响,也可以看出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地位;3.承认人之必死的自然规律,即使孔子不正面谈论死,但从其他话语可以看出,他是很明确地知道并认同人是会死的,他能够接受这个客观的事实。

论孔子生死观

论孔子生死观

论孔子生死观作者:王静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3期【摘要】文章就现在社会出现的社会道德下滑的问题,欲从生死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入手来解决,内容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中而来的关于孔子思想中的生死观,以孔子之“天命”思想所表达出的人文主义与理性精神为前提对《论语》塑造的君子形象之“内圣”与“外王”内容的探索,重点对君子“内圣”之“仁”和“外王”之“礼”的阐述进而总结出孔子之生死关系。

【关键词】论语;孔子;君子;生死观;人文主义与理性精神一、孔子生死观之天命思想梁漱溟先生认为“两千年来中国之风教文化,孔子实为其中心”,虽“有不少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

然试问:这些宗教进来,谁曾影响到孔子的位置,非独夺取中心地位谈不到,而且差不多都要表示对孔子之尊重,表示彼此并无冲突,或精神一致。

结果大家相安,而他们都成了‘帮腔’”,结论便是中国缺乏宗教。

梁漱溟先生又说“然在宗教总脱不开生死鬼神这一套的,孔子偏不谈它,这就充分证明孔子不是宗教”,中国缺乏宗教,而孔子又不是宗教且又为中国两千年风教文化之中心,结论便如辜鸿铭先生所说“中国人没有感到需要宗教的原因,是他们拥有儒家学说这一哲学和道德规范的体系,一个能够取代宗教位置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

如上所述,孔子既不是宗教又可取代宗教之位置,那它何以能够解决宗教才能解决的问题,亦即生死问题?笔者认为孔子的“天命思想”乃是其对于生死问题的根本理论,有此理论,中国人便有了对生命的信仰。

何为“天命”?用辜鸿铭先生的话来说,“天命就是宇宙的神圣秩序,就是生命的法则”。

在孔子的思想里,“天命”正如辜先生所说具有宗教性和道德性两个性质。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这是天命对于“道”的决定作用,表现了其不可动摇的宗教性,同样对于个人亦有此作用,“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儒家生死观研究

儒家生死观研究

儒家生死观研究生命问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之一,对生命哲学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各家哲学流派论述的一大重心。

有别于西方哲学中二分化的思维范式,中国哲学里的生命观普遍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和谐圆融,且关注现实世界的生生不息的思想特点。

这一点在儒家的生命哲学中便有很好的展现。

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最根本现象,通过对儒家生死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发掘儒家生命哲学的特性。

与一般的人生观侧重人生、死亡观侧重死亡不同,本文所指之生死观是立足于由“死”来观“生”,又立足于从“生”来看“死”,是对人之完整生命历程的整体交互观照。

在生死观的视野里,“生”是受“死”支配的,“死”又是由“生”来完成的。

生与死共同塑造有价值的生命历程。

没有死亡概念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人生充实的死亡是虚无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死观要解决的是人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是对终极关怀问题的探索。

不过,生死观比终极关怀问题更全面、更具体,它是终极关怀下的安身立命之学。

儒家的生死观是儒家以终极关怀为蕲向,对生与死及其关系作出的解释。

它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传统中国主导性的生死观。

一、生死价值观:成仁取义生死价值就是人活一生所要实现的目标,它是立足整个生命历程来思考的,其实也就是人的生命价值。

所谓价值,是指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正向的、积极的功能、作用或性质。

如物之价值即指物作为价值客体对人这一价值主体有具有的正向的、积极的功能、作用或性质。

衡量物的价值时,物是价值客体,人是价值主体,主、客是分明的。

而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具体地说,就是人作为客体满足自己作为主体需要的价值。

在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因此,必须将同一个人区分出哪些是价值主体、哪些是价值客体,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生命价值。

要区别生命价值的主体与客体,必须了解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本质不是生物本性。

人生而具有的是自然生命(或称生理生命),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舍此生命无以寄存。

《论语》中孔子的生命意识

《论语》中孔子的生命意识

论语》中孔子的生命意识可能因为孔子在《论语》中所倡扬的“杀身成仁”、“守死善道”、“朝闻道,夕死可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长期以来他对生命的那些非常有价值的思考都被忽略了。

这不仅影响了人们全面地认识他的生死观,而且制约着人们透过他的生死观进一步理解他的仁礼思想,最终也使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缺少了应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纵观《论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孔子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并且主要表现为以贵生重死为主要特征的生命观。

《论语?乡党》(以下所涉《论语》章句只注篇目)篇中所记载的一个火灾场景,是孔子贵生思想最直观的体现:“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短短12 个字,生动地反映出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重视。

马厩发生火灾,最容易受到伤害的自然是马夫,或者说是照顾马的下人,孔子关心这些下人胜过自己的财产,在他眼里,马也好,马厩也好,都无法与人的生命相提并论,所以他不问马、不问马厩,他只想知道有没有人在这个事故中受伤。

当然,他不问马并不是无视马的生命,只是在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的关头,再名贵的马也要退居后位。

我们可以猜想,如果孔老师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人员伤亡,那他接下来的那一问就一定是马怎么样了?因为在他看来,除了人类以外,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也是可贵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述而》)就是一个最好的印证,它告诉我们,孔子只用鱼杆不用钓纲更不用渔网去大规模地捕鱼,他也绝对不会射杀巢中之鸟,因为赶尽杀绝的行为有悖于仁道。

从孔子对待自然界中这些生物的生命关怀中,我们不难想象他对于人类处于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状态也一定会投以关切的目光,事实上正是如此。

孝悌慈爱是一种血缘亲情,也是孔子贵生思想的一种体现。

它用一种道德规范的形式,把对生命的仁爱在家庭的范围中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说的是上对下的慈爱,儿女的身体健康是父母最挂心的事,在父母眼里,儿女的生命远胜过自己的存在,所以健康是儿女回报父母之爱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生死是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重大问题,认识生死是我们的生命课题。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未知生,焉知死”释义的探讨,对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生死观做粗略的分析,以期对生死做一定的了解。

标签:论语;孔子;生死观关于生死,一直是与人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能逃避不去面对。

因此,从人类诞生至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停止。

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向死走去,是无法被人类所超越的自然规律。

人类对死亡的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法获知具体的时代,但这不并不影响各时代的人去探索“生”与“死”。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这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正面直接回答,他所要表达的是“生”与“死”是同一过程,“死”是知的,但“生”是可以探索的,尽管依旧充满着迷茫,至少了可探知的对象,通过对“生”的知晓,从而对“死”做出应有态度。

一一般的说法是孔子重视生而避谈死,确实,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死”的言论极少。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语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篇》)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颜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

对于“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

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

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传统儒家的生死观,揭示其深厚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其生死观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理性认识,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

本文将首先对传统儒家生死观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梳理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

接着,通过深入分析儒家经典文献,探讨儒家生死观的核心理念,如“生而知之”“死而不亡”等。

本文还将关注传统儒家生死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以及其在面对生命伦理、死亡教育等现实问题时的启示作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指导。

二、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主要源于孔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体系,特别是他们对“仁”“礼”以及“天命”等核心观念的阐释。

儒家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人应当顺应这一规律,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结。

儒家强调“仁”的理念,认为“仁”是处理生死问题的关键。

在儒家看来,“仁”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揭示了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即应当先关注现实生活,致力于实现“仁”的要求,而不是过分关注死后的世界。

儒家认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仁”,才能对死亡保持正确的态度。

儒家提倡“礼”的规范,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

在生死问题上,“礼”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儒家认为,人应当遵循一定的丧葬礼仪,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同时,儒家也强调个人在面临死亡时应保持庄重的仪态,不惊慌失措,以体现个人的修养和“礼”的精神。

儒家还探讨了“天命”观念与生死观的联系。

儒家认为,人的生死是由天命决定的,个人无法改变。

然而,儒家并不因此而对死亡产生恐惧或绝望,而是强调人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际行动来顺应天命,实现个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即使面临死亡,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留下永恒的价值。

儒家的生死观论析

儒家的生死观论析

儒家的生死观论析摘要:孔子及其儒家十分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生死观理论。

儒家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主要是积极的。

今天,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理想和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需要有见义勇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需要我们在生死面前做出何去何从的选择。

在这方面,儒家的生死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道德选择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孔子;儒家;生死观生死观是关于人的生命及其死亡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生观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什么而活着,以及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生死观的主要问题是人应当如何看待生命和如何面对死亡,以及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

孔子及其儒家学者都十分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生死观理论。

一、儒家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坦然面对《吕氏春秋》说:“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

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

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

”也就是说,生与死的现象及其本质问题都是圣贤所要认真面对并加以审慎思考的问题,有了对于生与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就会以相应的适宜的态度对待之。

《论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有“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的话,这些都揭示和说明了时间流逝不可逆转,人的生命也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自然过程。

杨雄把“有生必有死”视为“自然之道”,他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在他看来,有生命者必然就有死亡,有开始则一定会有终结,这是自然的道理,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王充也说:“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

以其生,故知其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生死意识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论语》鲜明地表现了儒家思想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识和个人应以有限的生命尽力于社会大众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论语》儒家思想生死观
生与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无法抗拒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在远古时代,因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医疗器械的缺乏,人之生命更为短暂,更为脆弱,故而更加关注生死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征战连年不断,动乱割据时时发生,人们的生命毫无保障。

于是,生死意识便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

一、儒家对生命的观照
儒家思想一向以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干预人生。

在儒家作品中,把握人生、勇于奋争、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句子、例子比比皆是。

《先进》中载有“季路问事鬼神”之事,孔子闪烁其词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生是一切的基础,连生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又有什么权利去谈及死亡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因此,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应当积极生活,死后之事,死后在谈亦未晚。

刘向《说苑•卷一•君道》载:“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欲言无知,恐不肖子孙弃不葬也。

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可见,孔子是忌谈死亡,主张积极生活的。

儒家认为,越是身处逆境越应平静乐观,努力保持自己高洁的本性,孜孜求学,以豁达的态度面对苦难,从而完成人格的再一次飞跃。

孔子曾高度赞扬颜回耽于清苦的生活,“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在对学生的赞扬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君子固穷”、君子“不汲汲于富贵”的肯定,对身处困境依然乐天知命的褒扬赞誉。

儒家所追求的不是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而是崇高充实的精神境界,因而,儒家学者不惧怕困苦,而把困苦看成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完善,一种磨练。

《子罕》:“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可见,儒家以苦为乐,在苦难中乐观的感受生活的美好,人生的乐趣。

儒家讲究在苦难中也应有顽强乐观的生活,其意义并非仅仅为了生活、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应当借机充实自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应当为国、为民、为仁、为义而活着。

儒家认为,人活着应当活得荣光、活得伟大、活得有意义,应活出气节、活出风骨,在有限的人生中寻找着无限的乐趣,从有限的生命中体会出天地、自然、人生之乐,以
乐观的态度积极入世,面对人生的困苦坎坷,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因此,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他认为,君子只要不违于礼义,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就可以坦荡荡地活着。

孔子常常慨叹时间的短暂,不知不觉中“老之将至”。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着一去不回的流水感叹人生的短暂。

孔子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因而他认为,人生在世应当有所贡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也常常感叹自己的衰老,“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可见,孔子对生命的有限性是有着清醒地认识的。

二、儒家的死亡意识
儒家认为,人活着就应当积极地服务于社会,应当尽可能地为社会、国家多做贡献,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尽力于社会大众。

然而,儒家注重生命并不意味着儒家逃避死亡。

在儒家作品中谈及死亡的文章,虽然不像谈及生命的那样多,但也不乏论及。

《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明孔子并不惧怕死亡、逃避死亡,而是以“道”直面死亡,从而超越死亡,纳无限于有限,将个体生命的短暂融入社会客体普遍存在的永恒。

在对待生命这一问题上,儒家注重的是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生命的数量,如若是糊里糊涂地活着,不如在一天中明白一个道理,然后死去。

可见,关于生存与死亡,儒家认为,应当活的光明,死的磊落。

“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对“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做出了最好的阐释。

儒家一向认为,生命是可贵的,然而道义是无价的,以有限的生命换取无价的道义是死得其所,无上光荣的。

君子活着就应当有高尚的人格,就应当有其不朽的价值,就应当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其每一份力,释放出每一束光。

若其活在世上只是为了苟且偷生,蝇营狗苟,于国于家无补,那远远“不如死以荣”。

《礼记•儒行》有“士可杀不可辱”,也是讲君子应当生而有品格,死而有气节。

儒家讲求的珍惜生命和死的磊落,二者相辅相成。

珍惜生命是在“克己复礼”的基础上为国尽力,死的磊落是“蹈仁而死”,为正义、为道义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二者互为表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明确提出君子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生与死都应以“仁”为基础,“仁”作为君子的人生信条,道德规范。

三、儒家生死观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生死观自然也影响并决定了中国人对生死的看法。

自孔子提出“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的生死观后,“亚圣”孟子继踵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舍生取义”观,进一步强化了孔子的“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的生死观。

而后,荀子在孔孟生死观的基础之上提出“唯仁之为守,为义之为行”的生死立场,提出“重死持义而不挠”、“畏患而不避义死”的“义死观”,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一脉相承。

为仁义而生,为仁义而死,生而宏扬仁义,死而成就仁义,是儒家生死观的前提。

孔孟的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数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气之所在,一直鼓舞着爱国志士、仁人志士的成长,陶冶着中华民族的情操。

当国危民难之时,一个个民族英雄不计个人利益,舍生取义、赴国捐躯。

抗元被俘的文天祥,被囚大都多年,不拜不降,终被杀害。

死后,人们在其衣襟内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以自己的性命完成了人格的升华。

珍惜生命,忍辱负重,在困境坎坷中孜孜求学勇于奋斗的儒家生命观,也鼓舞了无数的中华英杰不屈不挠地向命运挑战的意志。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身受腐刑后作《史记》,杜甫穷困潦倒“心忧社稷”,苏轼身陷岭南不忘苍生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生死观的影响。

总之,儒家就生死问题提出了要重视生命的质量,有生之年要把握生命,以有限的服务于无限的社会发展,要积极掌握生命,调动生命,发挥生命的意义,不要苟且偷生。

面对死亡要毫不畏惧,不因乐生而害仁,要活得光荣,死得伟大;要流芳百世,而非遗臭万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