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说明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500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c506f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9.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一、引言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是指在五年级学生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技能的总结与应用。
在语文课程中,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一事物、现象或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详细的解释,从而使读者对这一事物、现象或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而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将会接触和学习到相关的说明文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对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对说明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在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学习中,学生将首先学习到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说明文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客观性:说明文要求客观地描述和解释事物、现象或问题,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
2.准确性:说明文要求对所描述和解释的事物、现象或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详细的解释,避免出现错误和模糊之处。
3.逻辑性:说明文要求有条理的组织思想,通过合理的逻辑结构来呈现所描述和解释的内容。
4.权威性:说明文在描述和解释过程中,应当引用权威的资料和信息,以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三、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后,五年级的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一些写作方法。
通过使用逻辑分析、实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展开对事物、现象或问题的描述和解释。
学生还需要学会通过引用权威资料和信息,来支撑所描述和解释的内容。
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一些描写和说明的技巧,如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增强说明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四、对学生的意义和启示通过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学生可以提高他们对事物、现象或问题的描述和解释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对说明文写作的实践,学生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待事物客观、准确的态度,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通过对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并且能够通过实践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说明文作文六百字(精彩6篇)
![说明文作文六百字(精彩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003a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1.png)
说明文作文六百字(精彩6篇)说明文作文600字篇一“叮铃铃!叮铃铃!”唉!上课铃又响了,可是黑板上的数学概念还没有抄完。
“快擦黑板!”英语老师一声令下,黑板上的数学概念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唉!真糟糕。
上语文课的时候,孙老师在黑板上写得手都酸了,“这个内容太长了,还是我来念你们写吧,这样还节省时间。
”孙老师说。
还没抄一会儿,就有同学举手说:“老师,再念一遍吧。
”“老师,这个字怎么写?”这样,不更浪费时间嘛。
每当这时候,我就想发明一个新型的黑板,把这些困难和不便一一解决。
我发明的黑板有多种功能,我叫它多功能黑板。
它的外形和跟别的黑板没什么不同,就是多了几个不同颜色的按钮。
多功能黑板是触屏式的,就像一台放大的平板电脑,老师可以用手指在上面写字,老师和第一排的同学就都不用再吃粉笔灰了。
多功能黑板还有存储功能,可以把上节课黑板上的内容都储存起来。
这样,同学们就不用为抄不完的作业啊、概念啊而烦恼了。
它的另一项功能是语音转换功能,它可以把老师说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显现在黑板上。
这样,老师再也不会写的手酸,而同学们也不会嚷嚷着跟不上了。
黑板下面的一排按钮,可不是摆设,它可是非常实用的哦。
每当老师累了,只要一按按钮,它就会伸出机器手拿出一把椅子,让老师坐下休息。
每当老师饿了或渴了的时候,它就会用机器手拿出食物和水,让老师享用。
当吃东西的渣子掉在地上,两只机器手就会自动伸出扫把和簸箕把垃圾扫进垃圾桶。
我还为这个黑板设定了一个密码锁定功能,调皮的小朋友就不会损坏黑板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个黑板即神器又很实用呢?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用到这个多功能黑板的。
说明文作文600字篇二现在世界上的霸主是人类,但在6500万年前,人类还未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种庞然大物将地球统治了一亿多年,那就是恐龙。
恐龙大致分为两类:蜥角类与兽脚类。
蜥脚类为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庞大,拥有自卫的方式,植食性恐龙中也有许多创造了世界奇迹,如“易碎双腔龙最大个体长达60到80米,重达220吨,约为两个蓝鲸的大小,接下来介绍蜥脚类恐龙的“死对头”兽脚类恐龙。
五年级说明文:那堂公开课
![五年级说明文:那堂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411a022f705cc1754270998.png)
五年级说明文:那堂公开课五年级说明文:那堂公开课五年级说明文:那堂公开课1世界在很快地发展着。
早上醒来,一个机器人来侍候我们。
我们坐到餐桌旁,我按了个按钮,桌上马上出现了香喷喷的早餐。
吃完早餐,我打了个响指,房间里的书包立刻飞到我的肩膀上。
我家窗口出现了一辆能飞的汽车。
我坐上车在可写字方向盘上写下“去学校”三个字。
汽在以不到二分钟的速度到达了学校。
星期天,我去逛商场。
商场竖着看共有一百层,横着看有一百个房间。
走进商场你会发现只有五十层。
其实另五十层在地下。
但准确地说商场有一百零一层。
因为又有个地下停车场。
逛完商场我决定走回家。
在街上我看见新版的公交车,车里坐着上千个人。
回到家门口,门自动打开,还说:“主人,请进。
”然后自动关门。
吃完晚饭,我去操场运动,门又自动打开,又说:“一路平安。
”睡觉前我望着远处发呆。
突然看见一个小偷溜进了我家院子。
我心里非常害怕。
不过我家的门有感应系统,伸出机械管,向小偷打去。
我躺在床上,按了一个绿色按钮,床开始讲故事。
渐渐地我睡着了,床自动停止讲故事。
啊!未来的东西可真方便啊。
五年级说明文:那堂公开课2你还别说,今天早上读书就发生了一件趣事。
今天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因为我又从同学那得到一本好书。
我见时间还早,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停下来,唉我今天上午要去干什么来着我捧着书去问妈妈,走到餐厅,没见妈妈,只看到桌子上放着五元钱。
哦!我想起来了,妈妈今天不在家。
我出去吃早餐,我又看了一下钟,七点半都不到,我又开始看书,这时我看到故事的主人公去上补习班,我才恍然大悟,对了!今天上午要去上作文课。
哎呀!快迟到了,我马不停蹄地向老师家“飞”去。
说到读书趣事,我还想起另一件事。
有一次我看书入迷,妈妈叫我吃饭了,我也只当耳旁风。
过了一会儿,我把书看完了。
走出房间,看见妈妈在吃饭,我冒出一句:“你还没吃完饭呀!我都已经吃过了。
”妈妈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我又想起妈妈好像叫我去干什么,哦!对了!去收衣服,对,就是收衣服。
说明文阅读课内
![说明文阅读课内](https://img.taocdn.com/s3/m/cd14eee719e8b8f67c1cb99a.png)
说明文训练一、阅读《看云识天气》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了()。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 ___、___ ____。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初中课内说明文篇目教案
![初中课内说明文篇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f91ea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5.png)
初中课内说明文篇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
(2)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2)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太阳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太阳的特点有哪些?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是什么?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太阳的其他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5. 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太阳的说明文。
(2)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6. 总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太阳的认识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结合课文内容,搜集更多关于太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说明文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说明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8ee39f25c52cc58ad6beec.png)
1小学语文教学说明文方法一、读:设法读精彩首先是指向性朗读,许多说明性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解。
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其次是情趣性朗读,如模拟读、想象读、美读等。
这样多种方式、层层推进地读,就会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悟出言外之意。
二、品:品析语言,悟出方法我们在教学说明文时,应该不知不觉中巧妙渗透、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从中感知到了语言的精妙,领悟到了文本中用词的准确性,切不可枯燥讲解。
1、自主感悟,感受不同的说明方式。
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
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使知识获得与方法渗透合二为一。
2、理清关系,感悟语言的逻辑性。
说明文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学生今后说话写文章有条有理是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通过教师一步步精心地预设,不仅使学生读懂了句子意思,理清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授他们以“渔”,掌握读懂此类文章的方法。
3、替换比较,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比较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换词或删词等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拓:有效拓展,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的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适度拓展,创造性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活用说明方法,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1、从科学知识维度出发,从内容上关照,拓的是课本内容。
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丰富更立体的感知。
2、从语言学习纬度出发,发展语言。
科普文中也有文本的空白点,在空白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4daf45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c.png)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强调说明文在传达信息和知识方面的作用1.2 说明文的特点介绍说明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分析说明文与其他文体(如议论文、叙述文)的区别1.3 说明文的主题和写作目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解释说明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第二章:说明文结构与组织2.1 引言部分的写作技巧介绍引言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教授如何写吸引读者的引言2.2 主体部分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讲解主体部分的组成和结构指导如何组织相关的事实、信息和论据2.3 结论部分的写作要点强调结论部分的重要性教授如何写出清晰、有力的结论第三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3.1 说明文的词汇选择强调词汇对于说明文的重要性提供词汇选择的方法和技巧3.2 说明文的语法和句式运用讲解说明文中的常用语法和句式结构强调语法正确和句式多样性的重要性3.3 说明文的修辞手法和风格介绍说明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较等)强调写作风格的一致性和清晰性第四章:说明文实例分析和修改4.1 说明文实例分析提供一篇说明文的实例分析其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并解释其有效性4.2 说明文常见错误和修改方法指出说明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提供修改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文章质量第五章:写作练习和评估5.1 写作练习设计提供多个关于不同主题的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实践5.2 学生作品评估和反馈制定评估标准和评分准则提供针对学生作品的详细反馈和建议第六章: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展示6.1 图表和数据在说明文中的作用解释图表和数据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强调其对于增强文章说服力和可读性的作用6.2 不同类型图表的选用和制作介绍各种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教授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和解释图表6.3 数据展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强调数据展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性指导如何处理和展示数据,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第七章:说明文写作的逻辑和条理性7.1 逻辑线索的运用讲解在说明文写作中运用逻辑线索的重要性教授如何通过逻辑线索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条理7.2 过渡语气的使用强调过渡语气在文章中的作用教授如何使用过渡语气,以使文章的各个部分更加紧密和连贯7.3 层次感的营造讲解层次感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指导如何通过层次感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第八章:说明文写作的实践与应用8.1 说明文写作的实践练习提供多个关于不同主题的写作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8.2 说明文写作的应用场景介绍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的场景强调说明文写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8.3 学生作品的分享与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九章:说明文写作的评估与反思9.1 评估标准的制定制定评估说明文写作的标准和方法强调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9.2 学生作品的评估与反馈对学生作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反馈提供改进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9.3 写作过程的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强调反思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说明文写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强调说明文写作对于学生和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说明文写作10.2 课程的总结与回顾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学生在说明文写作中的进步和成就10.3 展望未来的学习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强调说明文写作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说明文写作进行指导,涵盖了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7篇)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a49b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7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汇总篇一一提到西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们明白西瓜的具体信息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属葫芦科,原产是非洲。
西瓜是一种双子叶的开花植物,形状很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是由3个心皮具有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
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
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漂亮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的还有白色呢!西瓜品种很多,以用途不一样,主要分为三类: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
中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至今说法不一。
有的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的,原名叫作稀瓜,意思就是水多肉稀的瓜,但之后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西瓜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西瓜不但好吃,还有很多用处呢!籽壳及西瓜皮制成的“西瓜霜”专供药用,可治口疮、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而西瓜果肉有着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能够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
西瓜皮是用来治肾炎水肿、肝病黄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着清肺润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
籽壳用来治肠风下血、血痢。
我讲到此刻,你们对西瓜了解不少了!那大家可要多吃西瓜哟!西瓜的说明文(二):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汇总篇二一、轻松开场,激发兴趣叶圣陶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
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只有综合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的教和学才能更加和谐;只有更好的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教学的理性分析和感性的感悟才能更好的融合。
只有更好的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有了导入的激情,有了学习的好奇心,有了情与心的交汇,才使语文的说明文教学和生活贴的更近,使孩子们因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而欢乐,为获取新知而流连忘返。
我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猜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d760c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8.png)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强调其目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1.2 说明文的特点介绍说明文的结构和常见特征,如清晰的条理、准确的事实和详细的信息举例说明说明文的典型例子,如科普文章、使用说明、产品介绍等1.3 说明文的价值和作用探讨说明文在传递知识、解决问题和提高理解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二章: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步骤2.1 说明文的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论强调每个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2.2 写作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和收集相关资料2.3 写作技巧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恰当的词汇、保持语言简洁明了、使用图表和示例等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第三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3.1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强调说明文需要使用准确、清晰和客观的语言引导学生注意避免使用模糊、夸张或主观的词语3.2 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介绍说明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描述、解释、比较和对比等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进行实践3.3 说明文的逻辑性强调说明文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词的使用第四章:说明文的案例分析4.1 案例分析提供一篇说明文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文章的表达和逻辑性4.2 学生练习让学生编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可以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现象进行介绍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的说明文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第五章:总结和提升5.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说明文的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5.2 提升提出进一步提高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建议,如多阅读、多练习和多反思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对说明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第六章:说明文中的举例和数据应用6.1 举例的重要性强调在说明文中使用举例的重要性,以增加说服力和清晰度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合适的例子6.2 数据的应用介绍在说明文中使用数据的方法和技巧,如选择可靠的数据来源、处理和分析数据等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数据来支持论述和增强说服力6.3 实践练习提供学生练习机会,让他们在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和数据指导学生如何将例子和数据有机地融入到文章中,使其更具说服力第七章:说明文中的图表和图片使用7.1 图表和图片的作用介绍在说明文中使用图表和图片的目的,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认识图表和图片在传达信息方面的优势7.2 图表和图片的类型介绍常见的图表和图片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照片等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图表和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7.3 实践练习提供学生练习机会,让他们在说明文中运用图表和图片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结合图表和图片,使其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第八章:说明文的修改和润色8.1 修改的意义强调修改和润色说明文的重要性,以提高文章质量引导学生认识到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8.2 修改的方法介绍修改说明文的方法,如检查事实准确性、逻辑关系、语言表达等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审查和修改文章,提高自我修正能力8.3 润色的技巧介绍润色说明文的技巧,如调整语序、优化词汇、运用修辞等引导学生学会使文章更加生动、简洁和有吸引力第九章:说明文的评价和反馈9.1 评价的标准介绍说明文评价的标准,如内容准确性、逻辑性、表达清晰度等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评价标准来分析和评价他人的作品9.2 反馈的方式介绍给予他人反馈的方式,如表扬优点、提出建议、鼓励改进等引导学生学会constructively 评价他人的作品,以促进共同进步9.3 实践练习安排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说明文作品指导学生如何给予有效、客观和鼓励性的反馈,提高评价能力第十章:总结和拓展10.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写作和评价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10.2 拓展提出进一步提高说明文写作和评价能力的建议,如多阅读、多练习、多交流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对说明文写作和评价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说明文中的举例和数据应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举例和数据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来支持论述。
小学语文课文说明方法及相关内容
![小学语文课文说明方法及相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ac316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3.png)
小学语文课文说明方法及相关内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语文课文说明方法及相关内容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作者往往运用因果、连锁、比较等手段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c6208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a.png)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强调其目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1.2 说明文的特点介绍说明文的主要特点,如客观性、条理性和逻辑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识别说明文的特征1.3 说明文的结构讲解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论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构建清晰的说明文框架第二章:选择合适的话题2.1 话题的选择标准探讨选择合适话题的原则,如兴趣、熟悉度和相关性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一个具有说明价值的topics2.2 研究背景强调研究背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授学生如何评估和整合已有资料2.3 确定说明目的指导学生明确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如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等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写作目标第三章:收集和组织信息3.1 信息收集方法介绍各种信息收集方法,如观察、调研和采访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搜集所需信息3.2 信息整理技巧讲解如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列表等工具组织信息3.3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指导学生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收集到的信息,如比较、分析、推理等让学生理解如何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论述第四章:写作说明文4.1 明确说明文类型讲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如过程说明、对象说明和定义说明等引导学生根据话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说明文类型4.2 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说明文写作中的要点,如准确、清晰和简洁等教授学生如何避免常见的写作错误4.3 说明文的风格和语言探讨说明文的风格和语言特点,如客观性、精确性和逻辑性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第五章:修改和润色5.1 自我审查强调自我审查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检查内容、结构和语言等方面教授学生使用自查表或同伴评审来提升作品质量5.2 修改和润色技巧讲解如何修改文章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如语法、拼写等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流畅性和吸引力5.3 反馈和改进强调接受反馈和改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向他人寻求建议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反馈进行有效修改和提升第六章:说明文的开头与结尾6.1 引人入胜的开头引导学生实践不同的开头技巧,选择最适合的话题和目的6.2 结尾的重要性强调结尾对于说明文的的重要性,回顾整篇文章并给出结论教授学生如何总结全文,强化主要观点第七章:使用恰当的例证和数据7.1 例证的类型介绍例证的不同类型,如事实、数据、引言和anecdotes 让学生学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例证来支持论述7.2 数据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数据来增强说明文的说服力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搜集、分析和呈现的方法第八章:逻辑性与连贯性8.1 逻辑性分析强调说明文中逻辑性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构建逻辑性强的文章教授学生使用逻辑图或流程图来检查文章的逻辑性8.2 保持文章连贯性讲解如何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包括过渡句的使用和段落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实践连贯性技巧,使文章读起来流畅第九章:多样化的表达与风格9.1 使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强调在说明文中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描述、比较、对比等教授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9.2 塑造独特的风格讲解如何塑造独特的写作风格,包括语言选择、叙述角度等引导学生实践不同的风格,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第十章:评估与反思10.1 评估标准讲解评估说明文的标准,如内容准确性、逻辑性、表达清晰度等让学生理解如何自我评估和改进作品10.2 同伴评审强调同伴评审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评审引导学生学会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并接受他人的建议10.3 反思与成长强调写作过程中的反思的重要性,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教授学生如何从写作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写作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说明文概述(第一章)难点解析: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掌握说明文的目的和功能。
《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理解6篇(含答案)
![《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理解6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26710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1.png)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本段选自《只有一个地球》,读了题目会让你想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答案:独一无二2.这两段话主要说的是什么?( )A.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B.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C.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的可以再生,有的不能再生。
D.地球资源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但人类随意破坏,就不会再生了,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答案:D3.怎样才能避免文中这种可怕的局面发生呢?答案:要节制开采,有限的资源,不能随意破坏,滥用化学品。
4. 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现象?答案:现在的丁厂只为了自己挣钱长期把没经过外理过的丁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里,使河流变黑,变臭了,鱼儿死掉了人们没法到河流里去游泳了。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yìnɡ)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hén)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
2.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3.用“~”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摇篮)和(母亲),说明它的(可爱),表达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
说明文教学设计(多篇)
![说明文教学设计(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e8c0d6376baf1ffd4fad17.png)
说明文教学设计(多篇)第1篇:突破说明文教学设计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之说明文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教科书、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广告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考题看,绝大多数地区的试题都有对说明文的考查,绝大多数的说明文的阅读材料都来自课外,而且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
那么如何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迎接中考呢?一、明确新教材对说明文阅读和考查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中说明文阅读和考查有明确的要求,综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理清说明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 3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等。
纵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题型,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
以前考查中强化的文体知识被淡化了,然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其特点也各有不同,阅读起来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因此具有相关的文体知识,对提高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说明文是怎样一种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特点呢?二、掌握说明文的特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
即能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
为了给读者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要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说明文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说明文教学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0ec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2.png)
说明文教学课程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具备分析、评价说明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说明文,增强对科学、社会的认识,培养客观、理性的思考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结构特点。
2.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讲解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说明文,如何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3.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教授如何构思、、表达说明文,如何运用恰当的实例、数据等说明问题。
4.说明文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及阅读、写作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3.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4.实验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说明文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3.多媒体资料: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方便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课内说明文阅读
![课内说明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c4bd69543323968001c9264.png)
课内说明文阅读————————————————————————————————作者: ————————————————————————————————日期:ﻩ奇妙的克隆(一)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1、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造福人类?试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2、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造福人类的克隆对象外,你认为还可以对什么进行克隆,给人类带来好处?(至少两种)3、“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文中说,克隆人可能产生伦理上的问题,你认为可能产生一些怎样的伦理问题?4、最后一段中加粗词“它”所指代的内容是( )ﻫA、许多生物学家B、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C、无性繁殖D、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答案:1、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造福人类?试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⑴克隆特种乳羊乳牛,为人类健康服务;⑵克隆杂种优势特别的动物──骡,为人类服务;⑶克隆熊猫等,挽救珍稀动物;⑷克隆动物还有利于癌生物学、免疫学、人的寿命等方面的研究。
⑸克隆人体器官,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2、略3、比如,克隆人的身份难以确定,家庭角色难以确定,克隆人到底属不属于“人类”等等。
4、D(二)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ﻫ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ﻫ4、简述“克隆鲫鱼”的过程。
5、举例说明本段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1、克隆鲫鱼2、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
ﻫ3、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称为“克隆鱼”。
ﻫ4、提示:抓关键词语。
5、例如“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三)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2.文中总结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3.作者认为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可以造福人类?4.选文第l、2段中的事例分别从哪两个方面谈克隆动物的好处?5.试从文中找出三种说明方法并各举一例。
说明文说课稿(小学语文)
![说明文说课稿(小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52ee8171fe910ef12df83b.png)
只有一个地球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具体程序如下: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
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
”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
说明文怎么写
![说明文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1a9ee7a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d.png)
说明文怎么写说明文怎么写1这个周六,爸爸带我和爷爷去临潼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进入大门,一个导游就介绍自己:“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秦始皇兵马俑这个地方参观。
我姓赵,大家可以叫我赵导,现在请各位跟着我一起进入馆内参观”。
我们来到一号坑,他接着说:“秦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享誉世界,举世无双。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23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现在身处的位置就是兵马俑一号俑坑的`上面。
一号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
大家站在高处,可以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十分整齐。
”看完了一、二、三号坑,我去看了秦始皇那时用的东西:陶壶、陶钵、陶拍、带盖陶盒、铜鼎、陶灯等。
还有一些工具:手锯、铁錾、铁锹、铁铧、铁钵等。
那时的武器有:金钩、镞形器、青铜长剑、铜殳等。
士兵一共有六种,分别是:车士、御手俑、骑兵俑、铠甲武士俑、铠甲军吏俑、高级军吏俑。
而铜车马又称“立车”,车马通长225米,高15米,总重量1061公斤,由3046个配件组成。
出了大门,爷爷问我:“你知道焚书坑儒的故事吗?”我摇了摇头。
爷爷就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会群臣及众儒生,宴会上,以王维为代表的一派儒生主张实行过去的“分封制”,以李斯为代表的则主张实行“郡县制”;两派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最后李斯胜出!于是一场“焚书”运动开始了。
大批文化古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不仅让先秦的主要典籍遭到破坏;连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第二年,又发生了一场“坑儒”之劫。
共活埋了400多人,其于一批被流放到边疆。
现在懂了吗,李亚琦?”我点了点头。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快乐的一天!说明文怎么写2一、弄清说明的对象。
阅读一篇文章,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需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整体看一篇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二是从部分看说明的是这一事物的哪一个方面,即一篇文章的具体说明对象。
小学科学小品文(说明文教学课件)习作
![小学科学小品文(说明文教学课件)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5a04128e87c24028905fc333.png)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主 要特点就是内容的科学性、
品 文笔的生动性、内容的通俗
文
性。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 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
彩、形式生动活泼。
写作思路
瓶吞鸡蛋——学写科学小品文 写作思路
开头:主要写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这个实验的(看到的实验视频) 中间1:做实验的用具分别是什么东西 中间2:做实验的过程(看到视频中的人首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 最后怎么做的,这里用上动作描写,当自己看完以后,有什么心情和想法) 中间3:自己后来为了找到答案,获得了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结尾: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
话
导
入
“瓶吞鸡蛋”实验
做 实
准备实验器材
验
普通鸡蛋一枚。 普通玻璃瓶一个。 普通蜡烛若干支。 说明:无任何特殊物品,绝不忽悠老百姓。
实验开始了,你能做一个合格的观众吗?
观察鸡蛋
点 燃 蜡 烛
会怎么样呢?
瓶吞鸡蛋
小小总结
1.仔细观察鸡蛋,形状大小状态,证明是没有问题的。 2.点燃蜡烛,放入瓶中,仔细观察一下,证明是普通蜡烛。 3. 注 意 观 察 动 作 , 鸡 蛋 的 情 况 , 注 意 你 的 表 情 变 化 ( 神 态),思考的内容等细节。 4.把瓶吞鸡蛋的过程说出来。 5.换一种方法,看鸡蛋如何进入瓶中。 6.记住此刻的吃惊和心理状态。
谈
同学们,我知道你很聪明,见多识
话
广,都不是一般的人才呀!当然,老
导
师也不同凡响,我上知天文,下知地
入
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最最
厉害的是:老师能够点石成金,你说牛
不牛?只要学会了这一手,可以说再也
不为吃喝发愁,绝对保证一辈子再无
说明文作文(优秀9篇)
![说明文作文(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6c80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1.png)
说明文作文(优秀9篇)说明文作文篇一本周末数学课开始进入圆的课程,老师规定同学们上课必需携带圆规。
一开始老师来一个考试,确认同学们前次课程的学习成果。
接着老师请大家拿出圆规,亲自试範如何使用圆规。
圆规的构造很特别,有一个顶端接着两支手臂,手臂底部一端是针、另一端是铅笔。
圆规的用法很简单,首先把圆规的针插在纸上,手捏着圆规最顶端,把圆规的双臂拉开至一定宽度,再以笔端向外画一圈。
举例而言,如果想画一个半径五公分的圆,就把园规双臂调到五公分的长度,接着就可以画圆。
但是,如果题目为直径八公分,就要把长度分为一半,变成半径四公分。
老师虽然很仔细地解说圆规的使用方法,但同学们实际操作时,仍然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状况百出,有人抱怨对圆规不熟悉,更有人嫌弃自己的圆规不好用,一整个单元的习作只写完两页。
奇怪的是到了课程结束,满口牢骚的同学竟然说:「我爱上圆规了。
」我忍不住回了一句:「可是,圆规不是很难用吗?」那位同学很肯定地说:「没办法,我还是很喜欢呀!」我觉得圆规是一种好用又有趣的工具,希望透过不段地练习,可以更加熟悉它。
说明文作文篇二我的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
家的前面是一条小溪,小溪既明亮又清澈。
小溪里的小鱼游来游去。
好像在玩游戏,有的你追我赶;有的闭着眼睛在捉另一条鱼;还有的在捉迷藏。
小溪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鹅卵石。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黑白相间,有的周身有五颜六色的斑点……行人路过这里,都会偷偷拿几颗鹅卵石。
家的后面是一座果园。
秋天,果子成熟了。
果园的葡萄有青的,有紫的,好像搭起了一个青紫相间的凉棚。
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说:“先摘我,先摘我。
”苹果、橘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个小灯笼。
摘下梨子咬一口,能使口水流成河……家的侧面是一条石子路,路旁有许多野花、野花五彩缤纷,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像霞……野花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开放,还有的蓓蕾初放。
我的家,随时欢迎你。
说明文作文四篇三我家有一辆国产车,它每天都在忙碌,这辆车就叫吉利金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考课内说明文练习及答案(一)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主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
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
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2、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卢沟桥的结构如此坚固?请你根据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对此做出解释。
4、给选文第一段文字分层,并概括层意(二)一种叫自养。
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
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
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
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
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
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 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也许有人怀疑,这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的确,汽水厂就是得用压力把二氧化碳压在水里,再加上些果汁香料之类,制成清凉可口的汽水的。
然而植物不能靠喝汽水过日子,它们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中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
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
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
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有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
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小部分经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2、选文第二第四段共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3、根据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别概括出“根系”、“茎”、“叶子”、“叶绿体”的作用。
4、就选文最后一段文字来看,构成食物的二个要素分别是什么?5、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三)另一种叫异养。
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一这一类。
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例如,野兔靠吃草来生活。
狼以野兔为食物。
狼一旦碰到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
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细菌,归根结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
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
我们皮肤上不会长出叶绿素,当然是属于异养型。
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
不过分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各种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为人服务。
很久以前,人就就懂得了农业,办起了绿色工厂,让庄稼来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食物。
人们把其中营养丰富的部分如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拿来做粮食;剩下的秸杆、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
那些不好吃的东西经过猪、牛、鸡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就变成了猪肉、牛奶、鸡蛋等高级食物。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2、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课文在说明食物来源时,为什么先说“自养”后说“异养”?4、依据对选文第四段内容的理解,谈谈人与其它动物获取食物的途径有何不同?(四)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天气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这种云叫卷层云。
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
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
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
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2、选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选文运用了哪二种怎样的说明顺序4、选文二三段在说明时各有哪些侧重(五)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去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2、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选文大量引用了民间谚语,这些引用有何作用?4、分别概括了选文所写的几种光彩现象出现的位置及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六)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的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的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2、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第二段文字中说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具有高度的图案美,这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是否矛盾,为什么?4、依据对选文第三段内容的理解,说说为什么苏州园林大多漆广漆?(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样,右边也怎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可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隔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2、选文第一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选文的第三段没有从正面写苏州园林是如何修剪树木的,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苏州园林该如何修剪树木?4、选文第四段加点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为什么如此就可以增加景致的深度吗?5、苏州园林里假山堆叠的艺术性体现在哪里?6、第三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7、苏州园林是如何增加景致深度的?8、二段中加点的“艺术”和“技术”不能颠倒的原因是什么?(八)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