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 2.人际关系的含义 •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互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是人们在交往中发生的一种心理性的连接。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 上的距离,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人际交往与人 际关系的含义不同,并且人际关系一般是从静态角度看的一种状态。 人际交往是从动态角度看的一个过程,是指人的行为和活动;从时间 上看,人际交往在前,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后。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联 系十分紧密,一方面两者互相依赖,人际交往是一切人际关系实现的 根本前提和基础,任何人际关系都是以往人际交往的产物;而人际关 系又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和依据,是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渠道。
伸出发抖的手,大作家找遍全身也没有发现一文钱,于是他握住乞丐 的脏手说“兄弟,对不起,我什么也没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 哪知这句话却让乞丐泪眼婆婆地说:“哪儿的话,我已经很感恩了,这 也是恩惠呀!”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渴求得到尊重的 心情是一样的。寻求尊重是人们的一种需要,一个人得到社会和他人 的尊重,才会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因此,能否尊重他人和受人尊 重是交往的重要条件之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及其调适
• 3.晕轮效应 • 晕轮效应,也称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中,常常把
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一系列尚不知道的特征上,也就是 说从已知特征推广到未知特征,形成对知觉的完整印象的心理现象。 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就是晕轮效应。 • 该效应是一种将信息泛化、扩张的认知方式,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所 谓泛化作用。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认知中,经常有这样的泛化。例如, 喜欢交往对象的某一特征,就认为其他一切都好;反之,讨厌交往对 象的某一特征,就认为其他一切都不好。这是一种以点带面、以偏概 全的思维方式。
心理健康课大学生人际交往 PPT课件
第九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学习目标:
❖ 1.认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2.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及人际交往过程的各种
心理效应; ❖ 3.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 ❖ 4.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产生的原因,学会解决人际关
系障碍。
第九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第四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障碍及调适
二二 嫉妒心理 ❖ (一)嫉妒心理的表现
❖ 嫉妒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 誉、地位与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悦、羞愧、 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绪状态。有嫉妒心理 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强烈的排他性,经常导致诸如 中伤、怨恨、诋毁等嫉妒行为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 成绩和长处不服气甚至嫉恨;看到别人处于劣势时感到特别 高兴,总希望别人不如自己;没有竞争的勇气总是讽刺、挖 苦甚至采取不正当的行为对他人或集体造成伤害。嫉妒心理 在大学生中,特别是女生当中较为普遍。
第二节 人际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和特点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1.人际交往的迫切性 ❖ 2.人际交往的平等性 ❖ 3.人际交往的理想性 ❖ 4.人际交往对象的易变性 ❖ 5.人际交往的不成熟性 ❖ 6.对异性交往的好奇和敏感性
❖ 7.女生在交往中的部分特点
第二节 人际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
❖ 设想你一个人长期留居南极,你一个人迷失在大森林里, 多日不能与别人相逢,或者你一个人被长期囚禁于单身牢 房。那么,生活将会变得怎样?
❖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现代人则认为“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
财富。”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中 完成的。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人际交往是指在人际关系中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沟通和互动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参与到人际交往中,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同事、陌生人之间的交往,都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
人际交往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际交往的目的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目的是互相交流信息和情感,实现相互了解和沟通。
通过与他人交往,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取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人际交往还可以满足个体的社会需求,如获得社会认同感、建立亲密关系和获得支持等。
人际交往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基本阶段。
首先是接触阶段,即双方初次见面,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介绍。
接触阶段的目的是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
接下来是探索阶段,双方会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兴趣、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
在探索阶段,个体之间的交往会逐渐增加。
最后是稳定阶段,双方达到了一定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建立了稳定的关系。
人际交往的质量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共享资源的机会,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
同时,人际交往也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技能和适应能力,有助于解决和应对各种人际关系中的挑战和问题。
然而,人际交往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例如,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或个性冲突等。
这些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沟通来解决。
此外,人际交往还可能引发冲突和纠纷,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妥协来解决。
为了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个体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改善自己的交际能力。
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于交往的态度。
其次,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避免冲突和争吵。
此外,学习提出明确和有效的沟通方式和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个体的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我们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建立亲密关系和获得支持。
同时,人际交往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沟通,以解决潜在的问题和冲突。
第6章_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二、人际交往的形式
人们交往的性质、范围、密度、程度等是极其复杂的。根据我国学者近年来的 研究成果,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十个方面。
1.口头交往与非口头交往。 口头交往即使用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交往。人际交 往中,主要的大量的是口头交往,因为这种交往简便、迅速、准确,能使人
人际交往对建立、巩固和发展人际关系十分重要。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 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
,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第514页)任何个人只能在社会内部满足自己的需要,单个的人无法
满足和发展自己的需要,于是,一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依赖我,我 依赖你的本性把人与人紧紧地粘合在一起。人际关系就是在人们的接触和交往
之间进行。通过交往建立一定的关系,结成一定的群体。交往是人际关系的粘 合剂,是整个社会有机联系的链条。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会明显地
影响着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影响组织目标的完成,所以了解和探讨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心理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是很必要的。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1.信息功能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交往可以使人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 ,首先在群体内部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促进师生之间、同
事、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对领导来说,通过交往可以了解群众 的愿望要求,态度与干劲,以及个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有助于管理工
文缛节,可以具体人具体对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但是知名交往常常会把私人感情带到公共关系中去,给正常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第5第6章
①个人性格的孤僻。
②性格过于内向,又不愿与人交往的人,由于长期独处一 隅,也极易产生孤独感。
③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生活、工作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的限 制很少见到其他人,会因缺少必要的人际交流、文化生活、 生活乐趣而倍感孤独。
④因与众人不和,受人打击,遭到他人有意的孤立而产生 孤独的心理。
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产生,较多的情况源于个性内向,加 之刚进大学不久,远离家乡、父母及亲人,身处陌生的环境 ,与陌生的同学难以尽快建立同学友谊,再加上生病无人照 顾,吃不到可口的饭菜等原因,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而暗自 哭泣、想念家人。
(三)敞开心灵——孤独心理指导
1.孤独心理及形成
孤独心理是一种经常独处或受到孤立而很 少与人接触而产生的孤单、无依靠的心理。 长期的孤独心理会使人心情郁闷、精神抑郁 、性格古怪,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孤独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 主观上的成因,也有客观外界的成因,还有 多种因素的综合成因。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交往主群体心理基础相近与个性心理的差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自身,即同学之 间的交往。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基础是接近的,有许多共性 。这是与年龄相近、学历相近、生活学习环境相似的基本情 况相关联的。但仔细分析学生个性,又会发现因学生的个体 性格、气质、认识能力、道德素质、接受新事物能力及接触 范围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学生因学习 基础的差异、学习方法科学程度的差异与学习精神的差异而 造成学习状态、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这也直接影响了少数学 生人际交往的热情。
(三)交往对象的局限性与交往范围的狭窄性
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班里的同学、同宿舍的 同学及自己的同乡,在交往对象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四年期间 ,绝大多数是在学校范围内,只有在选择职业时才 较多接触到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虽然学校经常强调 学生要参加社会实践,而实际上真正参加社会实践 ,能与社会各阶层的人交往的还是少数学生,所以 大学生在交往范围上具有狭窄性的特点。
第九章人际沟通
(2)下行沟通。组织中地位较高者主动向 地位较低者之间的沟通。 (3)平行沟通。组织中身份和地位相仿者 之间的沟通。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加强成 员间的友谊,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二)按照沟通方式的分类
1、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 倚和彼此相倚
假相倚: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 的计划,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 反应。 非对称相倚: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 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反应性相倚: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 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彼此相倚: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 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
3、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沟通与组织的关系划分 正式沟通:指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通过 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非正式沟通:指在正式沟通渠道以外进行 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其各自的优缺点
4、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口头沟通 优点 缺点 书面沟通 优点 缺点
(三)按照沟通网络的分类
(三)对信息的理解
接受者的角度 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主要表现为求真意 影响因素有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 特征等。
二、人际沟通动作分析
贝尔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团体内成员间的 沟通动作可分为两大类: 以满足对方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为目标 以提供信息、方向或指示为目标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分类
纽科姆的解释 ——A-B-X系统中想要维持和恢复均衡 的过程。 费斯廷格的解释 ——群体内的态度、意见不一致时, 除容易导致群体活动无效率外,由于社会 实在性受到威胁,群体内便产生一致性的 压力。 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八章 人际关系
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
鲁宾(Z.Rubin)等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自我的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 如对饮食、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 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 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个体的隐私部分,不会轻 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 的经验、念头、行为。
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了解 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 状况。当然,根据自己可以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哪一层 次的自我信息,我们也能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 度。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吸引是基于与另外一个人的有回报性的经历,而这些经历 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取决于时间、地点及所涉及的人。
(一)接近性
接近性(proximity):又称邻近性,是指在人际交往的早 期阶段,人们由于在地理距离的接近而彼此喜欢对方。
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 来往(互联网例外),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 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光环效应 美丽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
3.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美丽如何衡量?是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
研究者们试图对可能的标准进行探索。
一种方法是先找出一组被评价为有吸引力的个体,然后看 看他们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五官和五官的分布与群体平均水平的差 异。
社会心理学第六讲人际交往
整理ppt
2.排行与亲和 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在害怕时比非长子长女有着更强
烈的亲和要求 3.亲和的个体差异性 高亲和需求的个体的一些特征
7
整理ppt
(三)排斥、拒绝、孤独
与亲和相对立
1.排斥和拒绝 负面的情绪反应
8
整理ppt
2.孤独
影响因素:
家庭 离异家庭、父母在外务工的 家庭子女容易有孤独感
32
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认知论)
整理ppt
(五)互补性
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待互补时会导致强烈的吸引力。
“反向吸引”
如: 独立性强——依赖性强; 脾气急躁——脾气耐心。 互补因素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
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
33
整理ppt
(六)接近性
邻近性的作用:
部分隐喻表现出跨语言、跨文化的一致性——可能代表了人类 心理的基本规律。 讨论:它们可能成为跨语言交流的有效基准吗?
24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整理ppt
2.社会因素方面的差异 社会地位障碍
角色障碍
年龄障碍
代沟
25
整理ppt
3.心理因素的差异 认知 情绪 个性差异
26
整理ppt
第三节 人际吸引
民间的、非规范化的
11
整理ppt
2.单向交往与双向交往 优缺点 3.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4.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
12
整理ppt
四、人际交往的理论解释
(一)自我呈现论 戈夫曼 通过呈现自我,对他人施加影响,控制他人的行为。
13
整理ppt
(二)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 在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是报酬,付出的是代价,
人际交往心理
(四)情境控制原则
情境控制是指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环境的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想别人从心灵深 处接纳,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的时候能够真正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持 表现自己的自由。
还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关系退化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关系的亲密程度 减弱的原因主要有: (1)空间上的分离,交往的一方迁徙到别的地方,虽然分离的双方可以通过书 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保持联系,但是最现代的通讯工具也取代不了面 对面交往; (2)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 (3)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一方面,个人的喜好标准可 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交往中可能发现对方的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特点 恰恰是另一方不喜欢的; (4)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即一方没有按照另一方所期望的水平给予回报; (5)妒忌或批评; (6)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在亲密关系中,这一点比较突出,因为亲密 关系,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 (7)泄密,即将良人之间的秘密透露给其他的人; (8)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忙; (9)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 (10)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改变。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产生与发展
人际交往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息和物资交换的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
一、人际吸引的条件 (一)熟悉 (二)个人特征 1、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 产生逃避或拒绝 。 2、外貌的辐射作用: 3、个性品质:受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个性品质中,包括真诚、诚实、理解、忠 诚、真实、可信 。 (三)相似与互补 1、人们愿意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 3、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 4、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 会增加。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
极易受窘。
2
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3
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4
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5
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6
总是尽力使别人欣赏自己。
7
01
暗自思慕异性。
02
怎样交好朋友,远离坏朋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仁” 爱人 意愿
“智” 知人 能力 朋友就是一面镜子,从他/她的生活中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1
2
3
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光环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
02
刻板印象
03
指导语:本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或“否”(打×)回答。请你认真完成。然后参看后面的记分方法,对测验结果做出解释。
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的交往技巧
先表扬后批评:良药不再苦口。 批评别人之前先做自我检讨:消除对立情绪。 点到为止,给人台阶。
批评的艺术
争辩的艺术
避免无谓的争辩。 争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保持风度,有器量。
拒绝的艺术 补偿式拒绝:提出另一建议,以示诚意。 先肯定后拒绝:以示其情非得已。 爱护性拒绝:站在对方立场谈理由。
事业上的成功
机会增加
能力被发现
影响身心健康
01
心理健康
02
身体健康
03
家庭幸福 4、对社会的认识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尊重原则 “敬人者,人恒敬之”
真诚原则 “以诚感人,人亦诚而应”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16
3、明确的交往目的 4、平等式交往 5、交往内容的针对性强 (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信息内容 2、信息传播技术 3、信息的可信性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态度
17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品质
政治品质;工作作风,言传身教;工作能力; 道德水平等。
第二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内涵
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在交往双方在个性、意见、态度、思想感情等方面
亲密或疏远,相互吸引(相容)或相互排斥(对立
)。
5
决定人际关系的实质性问题在于:需要 需要:物质的朋友、精神的朋友
二、人际关系的组成
认识因素、动作因素、情感因素 1、认识因素 结合人际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的认识和态度。 认识因素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 相互认同(一致)是基础。否则不可能建立关 系。
斗争状态的教育对象谈话时,双方的人际关系常常
表现为拘谨。
23
4、冷漠型 缺乏情感因素,而且动作因素也生硬,不和谐 ,更谈不上相互了解。 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双方意见不一致,但是 并不是十分对立和冲突;教育对象不大愿意同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者交往;在一般情况下,对意见,左 耳朵进右耳朵出;对教育对象的谈话内容不感兴趣 ,不耐烦;开会的时候,开小差,或者打瞌睡,说 话。
3、团体内的某些Hale Waihona Puke 员希望改变其在团体中的地 位的愿望。
(二)对信息的选择
1、倾向于选择自己赞同的信息,排斥不赞同的 信息。
2、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3、越是不让接触的信息,人们越想选择。
4、兴趣的有用性、可信性、趣味性。 (三)对信息的理解
医学生人际交往礼仪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 四、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
的三大问题之一,其影响仅次于学业问题。分析影响人际交往的各种 因素,有助于协助大学生调整和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状态,改善人际 关系。 • 1.环境因素 • 大学生集体生活的环境既为交往创造了条件,但也常常成为矛盾冲 突的根源。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五六个人具有不同个性和习惯, 他们住进了同一个宿舍,有时很难彼此适应,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执, 引发冲突而导致交往受阻的现象并非少见。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医学生人际交往
• 从时间上来看,长的不过一学年(如承担必修课教学的教师),短的仅 仅几个月(如承担选修课教学的教师),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对教师有较 深的了解并建立深厚的感情,难怪有的大学生到课程结束时,连老师 姓什么,叫什么,什么职称,家住哪里都不知道。
• 第二,教师与学生交往接触的频率过低,不少教师只限于在课堂, 上课铃一响进教室,下课铃一响出教室,课外时间几乎与学生没有什 么接触,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很难有机会与教师打交道。
• 第三,从交往面来看,显得过窄,有的教师也注意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但往往仅限于少数或个别学生,如班干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等,这 就使得大多数学生没有与教师充分接触的机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医学生人际交往
• 第四,从交往内容看,往往仅限于传授知识,交往内容比较狭窄, 尤其是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 一个阿拉伯哲人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 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人的社会交往,是个体适应环境, 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健康人格的途径。因此,交 往既有社会功能,又有心理功能。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是所有人的奋斗目标和终极梦想。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于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取得成功、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那么,什么是人际交往呢?一、人际交往的含义及重要性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
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
亚里士多德曾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
有人估计,个人每天除8小时睡眠以外,其余16个小时候中有70%的时间是在进行了人际交往。
可以说,人际交往构成了人生的主要内容,个人是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与发展的;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也是以人际交往的成功为前提的。
人际交往的成败对人的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卡内基理工学院分析了10000个人的记录后得出结论: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头脑聪慧和工作能力强;85%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由于具有成功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反之,在生活中失败的人,90%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展开有效交往而导致的。
哈佛大学职业指导局研究了几千名被解雇的男女工人,发现了这样一个比例数:每有一个因不能完成工作而失业的人,就有两个因不能成功地与人交往而失业的人。
这个比例数在阿尔波特•维哥姆博士报告的研究中更高,他在自己的联合报业专栏“探索你的心理”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4000名在一个中失业的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90%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
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交道,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十章 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No Man Is An Island ——约翰·多恩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单项
人 际 关 系 的 状 态
人际关系状态
零接触 单项注意
双向注意 表面接触 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深度卷入
相互作用水平 低
高
情相 感互 融依 合赖
共 同 的 心 理 领 域
•20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1.人际交往的深度的评价
❖ 社会渗透理论 认为亲密人际关系是在一个人”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特征, 并逐步了解到一个人内部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的范围与深度
人是社会性动物,交往是人的本能
第十章 人际交往
02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3
第十章 人际交往
第一02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社交困惑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4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又称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 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情感交流、信息 沟通和物质交换的动态活动过程。
•28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社交困惑
3.情绪左右沟通
•29
4.技巧的缺乏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社交困惑
5.网络依赖
•30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社交困惑
我们的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源于英文Social Network Service,指通过建立公共的网络 平台帮助注册用户间建立网络联系的互联网服务。如微信、豆瓣、微博 等,国外的Facebook、Myspace、twitter等。
第一章 人际交往的概述
第一章人际交往的概述第一节人际交往的内涵一、概念:以研究人际交往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际交往的发生、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具体指人与他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
辨析: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人际关系间的关系: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活动的起点和手段,人们通过沟通实现彼此的交往;而人们在交往之后必定会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的结果和积淀,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这就是人际关系。
与前两者比较,人际交往更具整体性和强调人们在心理、情感上交流的动态过程。
所以从人际交往出发,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特点:(一)人际交往的主体是个体的人。
人际交往所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其主体与对象都是个人,具有显著的个体性。
个人与进入个人生活范围的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泛指整个社会中人的相互关系,也不是个人在想像中与他人交往。
这种交往活动是个体与其生活范围内的其他人之间经常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各种联系和往来。
(二)人际交往主要研究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情感和行为。
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而不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但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关系反映了人的生物的、物质、文化的、政治的关系。
(三)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作为心理、情感上的沟通,不是单向的“输出——接受” 关系,而是双向的“输出——反馈” 关系,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彼此心理和情感都发生变化。
如交往中心理距离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是不是越近就越好呢?有一句话“隔帘看月,隔水看花”反映了隔在美感上的重要。
生活中经常说“距离产生美”。
叔本华有一段寓言:一群豪猪在一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开始互相击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
可是寒冷又把它们驱赶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故又发生了。
最后经过几番的聚散,它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
同样群居的需要使得人类要经常相聚在一起,只是人们本性中也有令人不快的“刺毛”“劣性”(自私)使得彼此不舒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心理学家进行研究认为,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心理动因,即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一)本能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例如,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与许多野兽相比,它们的体力较弱,奔跑的速度较慢,没有尖利的爪子和牙齿来抵御外敌,古猿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依靠集体的智慧来保存种族的繁衍和发展。
这样,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流传给后代。
来自人类个体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
在婴儿与母亲的积极交往中,婴儿与母亲形成和发展了积极的情感联系,这是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家赞-威克斯勒等人(C.Zahn-Waxler&M.Radke-Yarrow,1979;E.Maccoby,1982)的研究发现,在母婴的积极交往中,在母亲的指导下,婴儿学会了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了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如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等。
也正是在与母亲的积极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在母亲的指导和要求下,婴儿还学会了参与交往、发动交往和维持交往,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并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
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形成诸多社会关系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本能需要,而且,这种本能需要的满足,还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 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 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小视窗恒河猴实验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
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
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
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
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
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
可见,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安全感。
图9.1 恒河猴实验(二)合群需要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
研究者先将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主试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
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
结果发现,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
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
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表9.1 沙赫特的实验研究结果选择的百分比条件与别人呆在一起无所谓单独合群程度高恐惧组62.528.19.40.88低恐惧组33.060.07.00.35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如此。
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三)自我肯定需要我们每个个体对自身的了解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当婴儿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他们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够区分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们就有了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意识。
但是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02)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
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
例如一个人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他的老师所重视,被他的朋友所尊重,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
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推举担任某项工作,大家有难题时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才能的人。
小视窗动物和婴儿的照镜子研究CooCooley认为他人对我们建立自我概念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我们不能透过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那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是模糊的,因为我们无法从社会的角度去看自己。
Gallup(1977)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观察黑猩猩、猫和狗等动物在镜子面前的表现,发现黑猩猩比猫、狗等动物在镜子前的自我注意更长久,而且还会用镜子来整理仪容和自娱、扮鬼脸等。
Gallup将黑猩猩麻醉后,在其眉毛和耳朵上抹上红颜色,发现黑猩猩醒来后再照镜子时,能够马上摸到自己的红眉毛和红耳朵。
后来,这项实验也在婴儿身上做过,Lewis等(1978)发现,21~25个月大的婴儿中有四分之三能够摸到抹有胭脂的鼻子,但在9~11个月大的婴儿中,只有四分之一能够做到。
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而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对别人的评价的意识而发展的。
这个过程类似于个体通过照镜子来认识和辨别自己。
通过这样的"镜像自我",个体的自我概念就引导自己塑造了实际的自我,否则,个体就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
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就没有与人的正常交往机会,那么,尽管他可能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展正常,但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却会受到抑制。
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往,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就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树立相应的可行的奋斗目标。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是会选择一些自己愿意在心理上接受的群体与其进行比较,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把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都与之对照。
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交往。
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我们还会觉得不够。
比如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已达到160厘米时,还会想知道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比较高些,还是比较矮些?当老师告诉我们某门课的考试成绩后,我们还会迫切想知道班里其他同学在这门课上的成绩,从而确定自己在这门课上的成绩是较好呢?还是较差?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形成社会技能和学会各种知识。
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生活周围的同龄人。
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所以,他们往往会成为我们行动的楷模。
通过与他人比较来了解自己虽然是很有用很简单的方法,但有时也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法。
别人的评价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客观,有时候也会是不公平的,就像镜子也会反光,也会不平整,也会歪曲我们的形象一样。
他人的评价有时也会带有某些偏见,或者别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
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方式。
每一个人都会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各自的特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样样都与别人要求一致,本身就是不太合理的。
另外,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所以一昧地要求自己样样都与别人相同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别人相比,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又与自己相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增强自信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总之,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绝对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
但是,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某一个人的观点来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应该学会以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
二、人际交往的理论涉及人际交往过程的个体心理需要满足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二是社会交换理论。
(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其次,他根据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以及个体在表现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
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
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