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名家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名家思想
院系:外国语学院
姓名:李晓朗
学号:2012213194
孔子的教育思想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不可谓不是桃李满天下,更何况而今,中国在世界各地都开了孔子学院,,孔子现在弟子满天下可不仅仅是中国的“天下”,而是世界的“天下”了。

虽然放在今天,孔子的某些教育思想有有某些不合理之处,但是相隔两千多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能如此兴盛,这其中必有它的理由。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由于他本身同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些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孔子提倡教育应该做到“有教无类”。

在当时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已经开始出现新兴的地主阶层,但是奴隶主阶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各等级之间礼乐森严,有资格接受教育的仅仅只有王公贵族的贵州子弟,而作为平民根本没有入学接受教育的资格,更无论奴隶。

而孔子在办学之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一场大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在对“有教无类”进行注解时,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宜同教资,不可以其种类鄙庶而不教之,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意思就是说: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也。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有史料证明,他的弟子来自五湖四海各个诸侯国,分布广泛,并且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层,既有贵族,也有平民,其中以平民为主。

从孔子的上述言论可以发现,他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学费”事项的人,10条干肉也不并不算什么,但在孔子看来,这是对老师工作的认可与尊重。

有教无类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

总而言之,“有教无类”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二、教育的目的
当今社会实在是过于认同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说直白了,也就是当官和挣钱两个目的。

前不久,关于蓝领的工资上调,有逐渐高于白领的趋势,并且有调查显示,许多技术工人的工资远远高于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这一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

教育与金钱直接挂钩,损害了教育本身的精魂。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曾经慨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教育学生应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些也深刻地启发和影响了他的学生。

曾参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而子夏曾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课件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性,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包含了“学而优则仕”,但是孔子的为官之道是要教化民众,使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扭转当时世风日下的局面,而非今人扭曲得到的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利益为官的理念。

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
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三、教学内容
孔子也许是中国较早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家了,这一点符合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论语》,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

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以文字、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说的是教育内容的四个方面。

二曰: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这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

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说的则是教材。

有上述可见,孔子同时重视文科和理科,体育与音乐的教学,不偏不倚。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

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

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

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教育思想上,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科学地遵守了人的学习规律,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道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伟大的思想家、教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