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1年12月09日 14时16分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丰菊文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在中国国内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中看到过这样的论述:美国的政治是由大财团控制的。当时, 我并不怎么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在美国硅谷从事IT工作多年,融入主流社会后,闲暇之余潜心研究美国的政治,我才越来越有了切实的感受,并逐渐发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种种弊端:美国的民主绝不像国内亲西方人士想象的那样完美。至少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看出。
一是无法推动枪械管制。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中,可以随便买到除机枪外的各式各样半自动手枪、自动手枪、来福枪、自动步枪 ,以及狙击用步枪。尽管买枪有七天的背景调查,但并未起到大的作用。美国公民及永久居留者,还是可以在沃尔玛等许多超市中,随便买到以上各种武器以及无数量限制的子弹。就算社会中没有枪支买卖,坏人总能想方设法获取它,更何况还有合法的枪支买卖存在!这就使得匪徒的火力竟然比警察的还强。众所周知,有热兵器的存在将使罪案率大大增加。那么,为什么在大多数美国民众反对枪支买卖,反对拥有枪支,反对枪支泛滥的声浪中,国际社会又希望杜绝枪支走私的大环境下,而美国又拥有自诩为一流的民主制度下,连这么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情,多年来都没有取得管制的成效呢?近期发生一连串案件:最著名的美国国会女众议员杰弗兹演讲时头部中枪案,北加州库珀帝诺市水泥厂雇员枪击案,南加州洛杉矶市美容院扫射案,密执安以及俄亥俄州工厂的枪击案,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美军基地的扫射案,万圣节小孩讨糖敲门时被打死,还有姐姐玩枪不当心把弟弟打死,或弟弟玩枪走火让姐姐送命的惨剧,更不用说几年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轰动一时的校园扫射案,马里兰州狙击手的连续犯案,科罗拉多州的中学滥杀案,等等。整个美国从东部到西部,从高中到大学,从工厂到公司大开杀戒,几乎每隔几天就会 “上演”好莱坞大片式的枪战情节!
为什么美国不进行西方式民主的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管制枪支?谁的家庭不怕自己的孩子或亲人倒在枪口下成为冤鬼呢?美国政府如果真的考虑多数民众的切身利益(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就应该马上就枪械管制举行全民公投,这在民主程序上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民主的政府故意不推动全民公投。以民主为傲的美国,阻力来自哪里?这与美国社会仍然存在的寡头政治有关。军火商们的利益,永远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掌
握着大量金钱。总统、国会参众两院议
员,以及各级政府的候选人,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下,为了竞选需要开足火力,除了比口才外,最重要的是比谁能“烧钱烧到最后”。为了能选上,政客们都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光在电视广告上的开销,就是上亿的天文数字!而且,逐年呈现提早投入选战,开销节节攀升的趋势。政客们需要大量的政治献金,献金从哪里来?主要靠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大财团们(比如军火商们)在选前的鼎力相助。当然,政客们在上台后要有所回报:绝对不会推动枪支管制,而且,被选上的总统任命的大法官们也要对总统,继而对大财团们有所回报,即阻止枪管!大法官们甚至还冠冕堂皇地搬出借口说:枪械管制违反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公民的自由权!试问,这是什么样的公民自由权,那么把冤鬼、受害人、受害人家庭的公民自由权扔到哪里去了呢?简直太荒唐了!所以,美国的枪支管制根本无法推行。总统奥巴马现在在争取连任,也再次重申美国家庭可以拥有枪支弹药的立场。旧金山的枪支禁令也步其他大城市后尘被彻底解除,警察局长称:“这太不合理了!”因为警员及社会大众面临的,将是更严峻的枪支泛滥的工作环境和局面。而同时军火商们却一片雀跃。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社会后果很严重,需要花费大量的警力等社会资源去对付枪支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并且使得各州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根本无力应付,导致恶性循环。
二是发动战争。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有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它永远不能免战!美国的民主制度不能改变每过一段时间美国就会发动一场战争的事实, 相反,正因为美国的民主制度需要通过竞选达成,而竞选成功后必定要对提供大量金钱帮忙助选的军火商外加石油商们有所回报。美国民众起先都以为,在伊拉克开战,会取得那里富藏的石油,对自己的民生有利。可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伊战结束后国际油价翻倍地上涨,而且美国出兵的理由也根本是子虚乌有!每星期一亿美元用于战争的庞大军费开支,已迫使美国现在的社会资源匮乏,民生恶化。中国人一定难以想象,在美国的50个州里,连中小学教师,以及消防员和警察都被裁员做了牺牲品,而且为数不少,还在恶化。其中不可泄露的天机是,美国政府打仗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肥的却是军火商及石油商们的腰包!
另外,美国的对台售武,除了秉承美国的国策想分化中国的目的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的政客们迫于军火商们的压力,也是对竞选上的回报而已。
这
是一道民主、共和两党任何一党执政都不可逾越的鸿沟,改变不了的现实。著名
的肯尼迪总统被杀案,有证据显示,可能因为他不想发动越战,大军火商们可不想错过这么大的发财机会,不干了,干脆就让他去见上帝!而且到现在,此案件也破不了,因为内幕重重,阻力很大。美国发动了越战,长达十年而停止不了,除了其他因素外,还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制约着。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我认为,美国自诩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民主制度,也正因为这个东西,间接导致了美国的“好战心态”。
三是造成宪政危机。美国两党的党派意识相当强,比国人想象的要强得多,他们也都是为了谋党派的私利。他们除了共同的最大利益团体外,还有各自所代表的利益团体。在选举前,来福枪协会、军火商、石油商们等利益团体付钱拼命游说。说是游说,而且看起来政治献金似乎正常,也很冠冕堂皇,其实,在我看来无异于接受回扣、受贿等行为,因为必须要有所回报:不管是牺牲国家利益还是民众的利益。两党为了各自能够当选,不惜任何代价,使尽招数抹黑陷害对手。现代的美国选举,与马克·吐温百年前小说中的描述无异,只是竞选期间黑招更隐蔽,更加浪费公帑和动用社会资源而已。民主、共和两党各自心怀鬼胎,比谁的骗术更高明,更能骗得过选民以获取信任,至于那些美丽童话般的承诺,在当选后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在下次选前,再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另编一套骗术。不过,我觉得美国民众很容易受骗,还会继续相信他们的谎言,不断上当,年复一年。更现实地说,他们别无选择:没有两党以外任何其他候选人可选,还有不少民众最后根本就放弃不选。大多数民众逐渐对政治失去任何兴趣,或者再也不投票了,导致各种选举的投票率都奇低,或屡创新低,这是西方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和通病。
当选后,国会参众两院那些几乎清一色律师出身的两党议员们,整天吵来吵去,但充其量只是徘徊在问题的边缘和表面,不触及本质,完全不能治本!其实,他们都心知肚明:需要大量金钱,大财团们为利益也绝不会放过他们为之服务,所以,民众的利益基本上是可以牺牲的,但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能得罪大利益集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美国,利益财团控制着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利益团体紧握着美国政治上的金钱,实际上操控着美国政治的游戏规则,继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掌控美国的民主政治。没有利益团体支持的候选人,就没有曝光机会,就连他的存在与否,一般美
国
民众在选前都不一定知道,所以,不依靠甚至反大财团力量的独立参选人的屡战屡败,就不足为怪了。在竞选压力下,候
选人在利益集团面前不得不低头是美国政治的常态与现状。说穿了,西方民主政治就是这么一回事。
以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必须向最富有阶层开刀征税,并需要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可是,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这个政府都很难办到,因为民主、共和两党,在经济和财政如此恶化的情况下,还在为了自己的党派利益而争执不休,互不让步。好几次差点导致政府部门关门,工作停摆。对民生社会国家有利的、有远见的法例法案两党互相杯葛反而不通过,而对利益大团体的诉求常常网开一面,导致了宪政危机,进而直接造成标准普尔对美国主权评级的降级。“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骚乱也由此产生:大公司附近所有银行的玻璃都被砸得千疮百孔,员工就像逃难似的逃回家去,社会动荡,处于不稳定状态。
四是基础建设瘫痪。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下,除了出兵这样的大事,政府做决定异常迅速外,其他民生类事情要批准实施一般都行动缓慢,相当拖拉。硅谷有条轻轨,8年前政府就有计划要延伸12公里,前几年政府官员整天因民主程序吵来吵去,开工了但工程无法继续。现在,也因为打仗把钱用光了而没钱完工。据说,这条10公里多一点的轻轨,最早要三年后的2014年才能投入使用。
另外,旧金山到洛杉矶的高铁总长500公里,政府更是20年前就规划兴建。因为加州政府的政权更替让政策缺乏延续性,计划也因冗长繁琐的民主程序拖来拖去,并不停地被搁置,让各种评估做好了又白费,重做,重新做的评估都早已做了好几遍了。当然,其中也有航空业利益集团阻挠的原因。反正到现在,因为资金匮乏,连1米的铁轨都无法动工。前一段新闻上有最新消息:仅500公里的铁路,预算却节节攀升,达天文数字的1000亿美元。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会在2012正式开工,居然要到2024年才能完工!
从以上不同视角,可以看出美国政治的一些端倪,其实就是美国政治的现实与本质。这些应该成为我们反击美国长期对中国政治制度批评的“强有力”子弹。套用一句俗话,美国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以及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由美国的体制决定的,而美国的体制就是美国的民主制度。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它相当大的局限性,绝非美国指手划脚批评别国时自诩的那种完美。换句更通俗的话说,美国政治的“硬伤”正是美国的民主制度本身。
(作者:旅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