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刍议——兼谈翻译家傅东华研究中若干版本问题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刍议——兼谈翻译家傅东华研究中若干版本问题

版本 研 究 傅 东华
翻译 家研 究 文章编号 :10 — 9 8 2 1 )3 0 2 — 5 0 3 6 3 (0 0 — 19 0 1
文献 标识码 : A
On t eEd t n S u y o o e n Chn s a sa e t r t r h ii t d fM d r i e eTr n ltd Li au e o e
C C n mb r 0 6 L u e :14
D c me t o e:A o u n d c
Afce I l l D:10 — 9 8 2 1 )3 0 2 — 5 i 0 3 6 3 ( 0 10 — 19 0
版本 研 究在 中 国现代文 学研 究 中颇受 重视 ,除 以一 贯之 的 书话 外 , 近 出现 的 多部 作 品汇 校 、 校 研 究 , 新 评 为
本考校与文本比渎 ,以原文版本为源头 ,重点考察在翻译创 作、传播过程中译本众版本的演进关系及背后缘 由 , 最终发现现代翻译文学作 品不同版 本的不同文本本性 ,拓展批评解读空间 ,是相关译作、译 家和译史研究的起点 ,以求对译作 、译家得失有准确把握 ,对翻译 史有
全面客观评价。
关键词 :中 国现代翻 译 文学 中图分类 号 :1 6 4 0
t n l i i o u i , o n uea c ua , be t ea d cmpe e s eu d r a dn n v la o f h m a1 r s t nhs r s de t e sr na c rt o jc v n o rh n i n es n iga de a t no e l a ao ty t s e i v t u i t .
e to a t e p d h s a e f rtcs diin nd o x a t e p c o c iim a d n epr tto . Th r fr , i s h sa t pon o ta sain, ta sao a n i n itr eai n e eo e t te t ri i ng it f r n l t o r n l tr nd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藏语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它是从梵文、巴利文和回鹘文等多种语言发展而来。

从原始意义上讲,藏汉语言并无根本区别,只不过是由于某些词语、句子在用法和含义上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那些在翻译过程中已经不太适合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句子,可以采用古今比较的方法,找出其中古今不同之处,通过反复斟酌、推敲,保留某些可行性高的或更能表达原文意思的部分,舍弃另外一些古汉语用词或生僻、难懂的部分。

总之,对原文要忠实于原意,遵循“信、达、雅”的准则。

藏汉翻译一直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在虽然早已有了现代科技的帮助,但藏汉翻译毕竟有着自己的特点,必须针对这些特点灵活运用,否则就会导致理解错误,甚至给藏语文献的保存带来麻烦。

因为藏文在书写方式上与汉字有着很大差异,对于没有学过藏语文的人来说,很难想象怎样才能把它们的差别充分表达出来。

不过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第一、多接触藏语文,了解其基本常识,如标点符号、数字及量词等。

其次,熟悉一些常用术语,如格言、谚语、传说等。

最后,还应该关注藏语中的方言俗语,对于一些典故,也应弄清来龙去脉。

第二、有条件时,最好请教藏族同胞或请专家来校对藏文。

尽管很多大藏经都是依靠专家或学者进行勘订,但他们大都具有深厚的汉语功底,因此,很容易将译文与原文结合起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三、对于无法正确理解原文含义的翻译,一定要查阅藏文原文。

若是全译本,则应尽量参照藏文原本;若是节译本,则要先做简单的“拟补”。

若是意译本,则要按原文意思进行翻译。

另外从语言学方面来说,应该加强对比研究。

一般而言,同一语言在不同时期、地区、国家里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因此,在对藏文进行翻译时,应该时刻关注时代、地域的发展,切忌机械地照搬汉语的字面意思。

从音韵学角度来看,在翻译时应该多加注意。

虽然音韵学相当复杂,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但只要理解了基本原理,翻译时可以轻松自如,顺畅无阻。

此外,在翻译时,尤其是一些藏文与汉文不相近的文言句子时,更要注意平仄、对仗等各种问题。

对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一、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

教学方法的问题,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问题,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

当前的教材往往过于注重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而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真正体会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美学价值。

如何选择和使用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材,成为了外国文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评价体系的问题,在当前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中,评价体系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过于注重分数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之既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外国文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优秀的外国文学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当前的外语院校中,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对新兴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了解不足。

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影响了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成为了外国文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1. 外国文学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注重外国文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文学作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挖掘出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思考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影响。

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等,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

“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

“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作者:章琦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研究在区分翻译行为中的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之后,可有效细化对译者语境与作者语境、翻译中顺应过程的考察,展开对翻译关联度的定义及其可否计算的思考,并得出“顺应是前提、关联是驱动”的结论。

关键词:关联;顺应;翻译行为一、引言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关注说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和听话人解码、推理话语的过程;翻译研究侧重对译者理解原文、重构原文意义的观察。

两者将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区别在于语用学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翻译研究较多关注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翻译研究之所以可以借鉴语用学理论,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只是涉及的语言种类存异(何自然、陈新仁,2004:193)。

李占喜(2005)从语用综观论视角出发,依据综观视角下的语用顺应理论,对翻译过程及相关焦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做出的各种选择顺应活动,描写并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与语境选择顺应的关系,从新的视角认识各种翻译现象,并试图建立以语用综观顺应论为基础的翻译选择顺应模式。

他认为翻译过程具有非线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译者顺应体现在认知、社交、物理世界三方面,并通过与顺应论中的“社会心智”作比较,提出“翻译常态”的概念。

刘建刚(2007)按照Gutt的观点,将翻译本身视作一个语用概念:它属于间接交际情景,因为翻译实际上是译者脱离源语语境引述原作者的话语的行为。

他以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与Nida、Catford等人提出的“翻译等值”等概念作为理论基础,将语用选择和等值翻译结合,并就宏观层面上的语用选择(含意识形态、顾客、译语读者、译者主观性等因素)与微观层面的语用选择(细分为词汇、语义、句法、文本、文化等)逐一展开论述,提出“源语关联趋向原则”和“译语顺应趋向原则”。

旅游英语翻译若干问题研究

旅游英语翻译若干问题研究

2013年1月第32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an.2013Vol.32No.1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3.01.065收稿日期:2012-10-24作者简介:李光群(1971-),男,湖北郧西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英语翻译、口译研究。

旅游英语翻译若干问题研究李光群(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摘要:旅游业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行业,旅游业具有涉外性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有必要对旅游英语的翻译予以关注。

旅游英语翻译与所有专业翻译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的特点,诸如与文化历史知识联系紧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等。

同时旅游英语尤其是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历史人物的翻译要尊重真实场景,切莫随意发挥等。

只有准确地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中外游客服务。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方法;直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3)01-0170-02旅游英语的翻译应该是专业英语翻译的一个分支,与土建英语、医学英语、教育英语、体育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的翻译一样,旅游英语的翻译有专业英语的共性特点,如专业术语多,短句多等,但旅游英语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1],如意译比直译多,需要更多的人文背景知识、对汉语言文字的要求更高,要体现景点、诗词等旅游文化的美感。

同时,在翻译旅游英语时,还要具备跨文化的知识。

1对风景名胜的翻译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景点众多,自然和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来参观、游览。

中国的自然风光以名山、名水、园林、喀斯特地貌、火山岩地貌、湿地景观为主,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而自然风光的翻译要符合景点的特色,能用直译的采用直译,不能直译的要意译。

既不要完全直译,也不要完全意译,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和内涵不太了解[2]。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来源:《中国翻译》辜正坤总论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问题。

纵观中外翻译史,上下三千年,各家各派,纷纭拿斗,标准之名目,可谓繁矣,标准之论述,可谓广矣,然而能集百家之言,折衷其间,彻底、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者,还从未有过。

近年来翻译理论界种种观点层见叠出,海内海外的中国学者都在酝酿创建中国式的翻译理论体系或云翻译学,这实在是-件大好事。

然而翻译标准既然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若不先行解决,则翻译学的建立就大成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将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简述如下,权作引玉之砖。

1.翻译标准难题何以久攻不克?一言以蔽之:原因在于我们思维方法上的单向性或定向性。

我们习惯于形式逻辑推理,习惯于认为一件事物不是A就是B,习惯于说:道路只有一条,答案只有一个,等等。

对"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易?系辞》)的古训,人们常作片面理解,即只看重"一致""同归"处,对"百虑"'殊途"则斥为异端,所以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不觉地沿用了单向思维方式。

无怪乎几千年来,不少译家总是挖空心思地要寻出一条绝对实用的翻译标准来,虽寻而不得,仍苦寻不止,因为他们认定必有这条标准在,只不过是现在研究得还不够深不够透,未发现它而已。

可是如果用逆向思维方式或立体思维方式想一想,假如天下本来就没有这么一条标准,你寻得出来么?而被问者自然也可以反问:何以见得一定无这条标准呢?本文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还是先从立体思维方式说起,2.何谓立体思维方式?我所谓的立体思维方式与一般人所说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方式大体上一样,所不同者,是要强调思维的空间性并暗示思维主体者的作用。

在我看来,其他任何一种方式(包括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而往往又是这些优点在不同的场合成了最引人注目的缺点。

翻译批评研究的名与实——尤莉安娜·豪斯(Juliane House)教授访谈及启示

翻译批评研究的名与实——尤莉安娜·豪斯(Juliane House)教授访谈及启示

第22卷第3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2No.32021年5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May 2021翻译批评研究的名与实尤莉安娜㊃豪斯(Juliane House )教授访谈及启示张㊀汨(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㊀[收稿日期]㊀2020-03-28㊀[基金项目]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朱生豪译者档案的建构与研究 (19YJC7401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㊀[作者简介]㊀张㊀汨(1988 ),男,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㊂[摘㊀要]㊀作为翻译研究图谱中的重要部分,翻译批评持续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考虑的因素也从语言转换逐渐过渡到社会历史文化以及认知等宏观和微观因素㊂尤莉安娜㊃豪斯(Juliane House)教授是翻译批评研究界的执牛耳者,自1977年以来持续关注翻译批评研究,访谈中豪斯教授详细论述了翻译批评研究的名与实,前者包括目前对该领域研究的不同指称,后者则包括研究开展的视角㊁内容和方法等㊂最后,访谈人进而对推动翻译批评研究提出几点思考和展望㊂[关键词]㊀翻译批评;名与实;尤莉安娜㊃豪斯;研究展望[中图分类号]H05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10309106一㊁引言自1972年霍姆斯(James Holmes)勾勒出翻译研究图谱以来,翻译批评作为应用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1],因为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条主要纽带 [2],因此也产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研究成果,如不同学者提出的翻译批评模式[3-7],以及对不同文体的翻译批评著作,如文学翻译批评[8-9]以及科技翻译批评[10]等㊂德国学者尤莉安娜㊃豪斯(Juliane House)教授是翻译批评研究的高产学者,她于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获得英语和西班牙语翻译与国际法学位,之后在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Toronto)获得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后来获得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和西班牙卡斯特利翁海梅一世大学(University of Jaume I,Castellon)荣誉博士学位㊂豪斯教授现为海德堡大学荣休教授以及希腊希美大学(Hellenic AmericanUniversity Athens)杰出教授,她曾经担任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IATIS)主席,其研究兴趣包括翻译学㊁对比语用学㊁话语分析㊁礼貌原则㊁英语作为通用语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㊂1977年出版了‘翻译质量评估“(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4]之后,对所提出的翻译评估模型进行了两次修订,分别为‘翻译质量评估:修订模式“(1997)[11]以及‘翻译质量评估:过去与现在“(2015)[12],同时上述作品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13-14]㊂可以说,豪斯教授持续关注翻译批评领域,因此其对相关研究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系统地了解翻译批评研究㊂鉴于此,笔者与其就翻译批评研究的名与实开展了对谈①,前者包括研究的不同指称,后者则包括研究开展的视角㊁内容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推动翻译批评研究进行了反思,以期推动研究发展㊂92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二㊁翻译批评研究之名张汨(以下简称 张 ):豪斯教授您好,很高兴能够与您就翻译批评研究开展面谈㊂霍姆斯在1972年宣读的‘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15]一文中对翻译批评进行了勾绘,认为它是翻译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并且应该是应用翻译研究的一部分㊂您觉得翻译批评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豪斯(以下简称 豪 ):翻译批评是翻译学的一个核心分支,我们可以据此建构相应的翻译理论㊂张:2015年您的新著‘翻译质量评估:过去与现在“[12]出版,在该书中您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的综合模式(integrative model)㊂您认为这种新的模式与之前的相比,其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豪:修改后的这个模型的优点如下:新模型重组了分析的维度;将语料库研究与体裁进行整合,并将二者运用在分析框架之中,同时提供了对神经影像学等新学科的反思,并详细阐述了对有声思维(TAPs)和行为实验研究的批评㊂此外,该模型还对全球化㊁语料库研究以及认知语言学研究在翻译批评研究中的作用做了相关思考㊂张:很多时候我们进行翻译批评研究还是会或多或少对译文质量做一些评价,但是随着翻译研究总体上从规约走向描写,近十年来翻译批评的研究成果似乎有些停滞不前㊂我看您最新的模式中除了考虑到语言因素之外,也考虑到了社会文化以及认知等非文本的因素,您认为这个新的模式是不是也意味着翻译研究从规约到描写的变化呢?豪:是的,虽然模式一直是基于对来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详细对比以及分析之上,但我提出的翻译批评模式并不是规约性,而是描写性的㊂张:如果说您提出的翻译批评模式是描写性的话,那么我想该研究称谓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中国翻译学界㊂我们通常会用 翻译批评 (translation criticism)[16]㊁ 翻译评价 (transla-tion evaluation)[17]或者 翻译评估 (translation assessment)[18]这几个术语来指称,但对很多中国研究者而言,批评或者评价往往意味着要区分好坏优劣,也就是做出价值判断,这样是不是就会让人觉得该研究是在作价值判断?豪:在德语中, 翻译批评 (Übersetzungskritik)㊁ 翻译评价 (Übersetzungsevaluation)和 翻译评估 (Übersetzungsbewertung)三者在意思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或者可以说三者是同义词,所以可能对于使用德语来指代该研究的学者而言,上述任一术语都不会产生误解㊂但你提出的问题我能够理解,可能在中文语境下,我们确实需要考虑用某个固定译法来指代这门子学科,因为翻译批评不仅仅是做出价值判断㊂所以,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需要选用较为清晰的术语来指称此研究㊂张:非常感谢您的建议㊂我国有学者曾经甄别过上述三个概念并指出: 翻译批评 统摄了翻译评价和翻译评估,即翻译批评是 种 ,翻译评估和翻译评价是 属 ㊂换用语言学的说法,翻译批评是上义词,它既包括对文本的批评,还涵盖对翻译思想㊁活动㊁翻译背后的意识形态等的评论 翻译评估和评价都是下义词,它们更多地围绕文本本身,主要从语言学的文本分析角度评估译文的质量,基本与前述狭义的翻译批评界定异名同指㊂ [19]47因此,为了让中国读者更明白我们要探讨的是从广义的社会㊁文化等视角,同时结合语言对比来开展研究,在本访谈中我们仍旧使用 翻译批评 这一术语,同时也和霍姆斯提出的术语保持一致㊂豪:是的,在德语中三者是同义词,我一直这么认为㊂用 翻译批评 对中国研究者而言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㊂三㊁翻译批评研究之实张:可以说翻译学长期附属于语言学之下,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一直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而随着翻译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以及 文化转向 和 社会学转向 的先后出现,语言转换似乎一度有被排斥在翻译研究之外的危险㊂而您在新著中重申了语言层面研究在翻译批评中的重要性,并认为我们对 对等 (equivalence)的理解有误,您能再详细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吗?豪:我认为 对等 在翻译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将其从翻译研究中排除㊂ 对等 通常被错误地等同于 相同或同一性 (identity),而 对等 这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其含义应该是两个文本在其各自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同样的价值,不多不少㊂第3期张㊀汨㊀翻译批评研究的名与实93㊀张:任何两种语言都不可能完全对等,所以在翻译批评中对比来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必定会发现一些偏离(deviation)现象,或者您所说的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以及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前者是目标文本的信息比来源文本呈现的信息要多,而后者则相反,因此来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呈现信息之间出现了偏离㊂那么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是否可以看作是翻译批评的标准呢?豪:在翻译研究中,我们探讨的不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而是文本之间的对等,因为文本是语言的实际体现㊂所以,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是翻译批评的基石㊂张:您最新翻译批评模式首先在语言层面进行了创新,融入了对比语用学的相关理念,而语用学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这是不是表明我们在进行翻译批评研究时,除了对比来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外,还应该考虑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呢?正如您刚才说的,文本是语言的实际体现,而语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将语用因素考虑在内,是否能够更好地开展翻译批评研究呢?豪:是的,你说得很对㊂我们应该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考虑在内,并且文本也是在特定时间点上语言实际运用的实例㊂张: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学的结合在近十年异军突起,您在新著中也谈到使用语料库对文本进行分析能够更有效地开展翻译批评研究㊂您能否谈谈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优势所在呢?豪: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运用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超越使用单个译本作为实例的阶段,能够通过数据检索和处理寻找出单个译本的总体文体特征㊂张:除了使用语料库这种研究方法之外,要想更好地开展翻译批评研究,还有哪些研究方法值得推荐呢?豪:我觉得应该将对比语用学和对比话语分析作为翻译批评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目前翻译批评中上述研究比较少,所以我们可以更多地借鉴以上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㊂张:除此之外,在新的模式中您还提出需要融入认知翻译研究方面的内容㊂我的理解是,译文除了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不同译者的认知能力的影响㊂比如处于同一时期的两位不同译者对于同一文本的处理就会有不同,这就是认知能力因素的影响所致㊂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呢?豪:是的,非常正确㊂张:那么,我们在做翻译质量评估研究时,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认知因素呢?豪: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迁移知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关 文化过滤 (cultural filter)概念中的跨文化差异知识㊂张:非常感谢您对新评估模式的分享和介绍㊂对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具体操作,我还有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㊂首先,如果在翻译质量评估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我们提及的众多因素,那么其可操作性如何得以保证呢?豪:我建议使用对比语用学和对比话语分析的方法㊂它们是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㊂目前很少研究者从语用学和话语分析角度针对不同翻译开展研究㊂同时,研究者还可以使用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实验性研究,由不同的译者进行翻译,这可以确认模型是否有效㊂张:我的另一个问题是,很多文学作品在被翻译时,往往会被增删㊂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进行翻译质量评估时,应该如何操作呢?豪:总体来说,我认为文学作品可以采用显性翻译的方法㊂张:最后请您谈谈,今后翻译批评研究会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还有哪些内容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突破口?豪:我觉得翻译批评研究今后应该将翻译产品和翻译过程结合在一起,这将是翻译批评研究中一个大的飞跃㊂张:谢谢您的分享,我相信您的这些见解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翻译批评研究而言非常重要,我也希望您的这些观点能够为中国学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以推动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㊂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向您学习!豪:也感谢你的来访,保持联系!四㊁访谈人对翻译批评研究的若干思考与展望㊀㊀在翻译研究图谱中,翻译批评研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上述访谈中,豪斯教授基于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对翻译批评的名与实阐述了相应观点,基于访谈内容,本访谈人就如何推动翻译批评研94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究做以下四点思考:首先,就翻译批评研究本身而言,研究者需要注意的是 批评 一词的含义并非是单纯地指出译文正误㊂正如许钧所言: 在理论上往往对翻译批评中的 批评 两字的理解过于狭隘,把 批评 局限于 评说好坏 的范围,纯粹是一种 正误性的评判 ㊂ [20]75从上述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别,汉语和德语对 批评 一词的所指有所差异,德文中 翻译批评 翻译评价 或者 翻译评估 的意思差别不大,而在汉语中 批评 似乎难以摆脱评判译文好坏的含义㊂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翻译批评定义的流变,便可看出我国学者对翻译批评认识的深化,如许钧将翻译批评定义为 对这种转换活动(信息再现活动㊁语言转变活动㊁符号转换活动和内容传播活动)的合理程度和转换结果的等值程度作出评价 [8]44,刘树森认为翻译批评是 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作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 [21]184,文军认为翻译批评应该 不仅包括评价翻译活动的结果(译品),还包括追溯翻译过程(分析与评论译者动机㊁工作态度㊁翻译方法等) [22]65㊂可以发现,对翻译批评的定义已经从狭义的译文点评过渡到综合考虑社会㊁历史㊁文化㊁译者个体因素等情况的影响[23],这也契合翻译研究经历的语言学㊁文化学㊁认知社会学等各种范式的转换㊂同时需要明白的是,不论我们使用翻译批评㊁翻译评价或者翻译评估,研究的所指应该是同样的内容,即对译文及其生成过程的各个因素进行考察和评估㊂其次,就翻译批评的研究内容而言,当前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基于原文和译文的对比,而翻译批评的开展不能脱离译文生成的环境,正如豪斯所言,翻译批评研究应该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翻译过程中㊂由于翻译学长期附属在语言学之下,原文和译文对比一直是研究中的金科玉律,而 20世纪中后期,翻译批评研究范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㊂翻译研究者不再局限于把翻译看成文字的对比和语言层面的转换,也不再局限于原文和译文这两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之中 [24]148,因此任何译文的生成都具有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就当前翻译批评研究而言, 科学的批评精神意味着翻译批评第一不能把原文本(甚至原语言)当作批评的归宿与标准 [20]284㊂当然,由于翻译批评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因此原文和译文对比是翻译批评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我们应该将其当作出发点而不是最终的归宿,这就需要研究者将目光投向翻译过程来推动研究的发展㊂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翻译过程并不是狭义的文本转换过程或者基于实验的 黑匣子 研究,而是广义上的译文生成过程,包括译者㊁出版商㊁编辑者㊁校对者甚至作者等等,例如许诗焱基于葛浩文档案㊁书信㊁合同等重新审视了国内研究界对葛浩文翻译行为批评中的一些误读,通过档案材料的研读指出葛浩文对中国文学译介行为具有严谨的态度㊁始终站在中国立场并且出于对中国文学的热爱㊂[25]随着翻译研究从规约走向描写,翻译批评研究也应该不仅仅停留在文本分析层面,还应该注重解释文本分析的发现㊂再次,就翻译批评的文本体裁而言,由于 翻译研究领域的惟文学思维㊁文学翻译批评自身的便利和翻译学者的学术背景 [26]1,翻译批评研究长期以来也主要关注文学翻译,但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翻译史中,比如科技翻译行为也是重要的一环[27],因此翻译批评研究还可以围绕科技翻译文本及行为开展,尤其是当前中国典籍 走出去 的背景下,科技典籍及其译者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28],那么历史中的这些科技(典籍)文本翻译行为以及相关译者的翻译风格㊁特色以及受到的社会㊁文化㊁历史因素等问题都值得翻译批评研究关注,例如黎昌抱㊁杨利芳探究了傅兰雅(John Fryer)主编的‘格致汇编“及其翻译的‘化学鉴原“对中国近代科学术语译名的影响[29],许明武㊁王烟朦基于史料梳理钩沉了傅斯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与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30],而这些翻译行为必定有社会㊁文化以及译者认知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结合科技体裁文本开展翻译批评研究也是我国研究者可以思考的问题㊂最后,就翻译批评的研究视角而言,如果说翻译批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原文和译文对比过渡到重视解释文本对比的发现,那么研究者所采取的视角便十分重要㊂上文提到,在摆脱语言学桎梏之后,翻译学的发展经历了 文化转向 和 社会学转向 ,研究视角已经扩展到了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如意识形态㊁诗学㊁赞助因素㊁场域㊁惯习㊁资本㊁网络㊁系统等等,研究者采取这些视角来对译文特征以及翻译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第3期张㊀汨㊀翻译批评研究的名与实95㊀行解释㊂除了文化学和社会学视角之外,研究者还需要有历史观,因为译本的生成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语境,所以这 从根本上决定了翻译批评也同样应该树立一种历史观和发展观,无论对翻译现象㊁翻译事件的考察,还是对翻译作品的文本评价,都应立足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充分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㊁社会㊁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 [31]5,例如张汨考察了朱生豪翻译手稿与不同时期刊印本之间的差别及其历史成因,发现不同版本的朱生豪译文存在差异[32],如形式上从繁体字逐渐过渡到简体字,内容上不断向现代汉语表达靠近等,而这都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㊂如果研究者没有这种历史视角的话,所得的结论可能就会有失偏颇㊂综上,翻译批评研究的开展可以综合各个学科的视角,这也符合当前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属性,而也只有通过不同视角对翻译行为进行审视,才能够得出更令人信服的结论㊂注释:①笔者于2016年6月赴希腊希美大学豪斯教授办公室与其面谈并形成本文基础,在论文撰写和投稿修改过程中与其进行了数次电子邮件交流㊂访谈原稿用英文撰写,豪斯教授对英文进行了审订;访谈译文为作者所译,文责自负㊂[参考文献][1]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 Prentice Hall,1988:184.[3]REISS,Kathe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Limitations [M].Manchester:St.Jerome,1971/2000.[4]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M].Tub-ingen:Gunter Narr,1977.[5]WILLAIMS,Malcolm.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n Argu-mentation-Centered Approach[M].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4.[6]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MUNDAY,Jeremy.Evaluation in Translation:Critical Points of Translator Decision-Making[M].London&New York:Rutledge, 2012.[8]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9]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1]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ModelRevis-ited[M].Tubingen:Gunter Narr,1997.[12]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Past and Pres-ent[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5. [13]屠国元,王飞虹.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评估:J.House‘翻译质量评估(修正)模式“介述[J].中国翻译,2003(1):60-62. [14]李菁,王烟朦.翻译质量评估的新里程:‘翻译质量评估:过去和现在“评述[J].中国翻译,2015(3):63-65. [15]HOLMES,James.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VAN DEN BROECK,Raymond(ed.).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Amsterdam:Ro-dopi:67-80.[16]杨晓荣.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J].中国翻译,2001(6):11-15.[17]黄振定.文学翻译评价的科学性及其科学论[J].外国语, 1999(4):49-56.[18]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再研究[J].外语学刊,2016(3): 84-94.[19]司显柱.翻译批评:概念甄别与研究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46-49.[20]许钧.翻译论(修订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21]刘树森.翻译批评[Z]//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84-187.[22]文军.翻译批评:分类㊁作用㊁过程及标准[J].重庆大学学报, 2000(1):65-68.[23]文军,王瀚.翻译批评理论的形成㊁发展与体系的创立:中国近30年翻译批评理论研究概论[J].民族翻译,2008(2): 3-9.[24]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5]许诗焱.葛浩文翻译再审视:基于翻译过程的评价视角[J].中国翻译,2016(5):88-92.[26]韩子满.翻译批评的惟文学思维[J].上海翻译,2019(5): 1-6.[27]方梦之,傅敬民.振兴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J].外国语,2018(3):67-75.[28]刘性峰,王宏.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4):67-71.[29]黎昌抱,杨利芳.试析傅兰雅科技翻译对近代科学术语译名规范化的贡献[J].上海翻译,2018(3):15-19. [30]许明武,王烟朦.傅斯年翻译观对科技典籍英译的启示[J].中国科技翻译,2017(1):40-42.[31]刘云虹,许钧.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关于翻译批评的对谈[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4):1-8. [32]张汨.文本呈现过程研究:朱生豪翻译手稿与刊印本的历时描写分析[J].外文研究,2020(1):52-29.[责任编辑㊀董明伟]96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StudiesAn Interview with Prof.Juliane HouseZHANG M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330022 China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s been receiving consistent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as undergone research shift from linguistic conversion to social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cognitive factors.Professor Juliane House has been leading translation criticism studies with works produced since1977.In this interview she explains in detail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studies.The former includes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this field and the latter involves the perspectives contents and methodologies adopted in the related research.Finally the interviewer provides some insight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criticism studiesKey words translation criticism name and nature Juliane House research prospects。

藏汉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探究

藏汉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探究

藏汉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探究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而所处不同地域,其地域语言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文化是联系各族各区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当前交流密切的藏汉民族之间,随着愈发频繁的商业贸易交流,藏汉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随之紧密。

因此,藏汉翻译工作对于两族文化的交流尤为重要,解决当前藏汉翻译上的问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语言文化;藏汉文化;藏汉翻译一、藏汉翻译的原则语言翻译是一种基于语文应用,并且由技术性和创造性两者相结合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关于社会文化交流的活动。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输入或输出一种新的文化,包括新的思想、新的技术等。

各民族或各国之间采取输入亦或是输出的交流模式,即文化交流,不但对社会的发展,而且对语言的发展,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藏汉翻译的过程中,联系翻译理论,对藏汉翻译提出对应要求是必然的。

关于翻译的原则和标准,我国近代史上提出翻译标准而且影响最大的是严复。

他在译察《天演论》时所写的《译例言》中说:“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虽然并未被列为具体的翻译标准,但长期以来,其已成为公认的翻译标准。

而当前人们在提到“信、达、雅”时,除了“信”的含义和严复提出的相同,即翻译内容“忠实”外,“达”和“雅”的含义往往已经改变或者作出了其他新的解释。

藏汉翻译应保持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变,针对译文阐述的中心思想,保证完整地将其运用另一语言进行翻译,这是藏汉翻译的第一个原则“内容忠实”。

在确保译文表现得思想内容并未改变得情况下,翻译工作者在藏汉翻译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观察译文得结构、语言风格以及行文笔调,译文工作的进行需要保证译文与原作品在风格、笔调上的统一性质,这是藏汉翻译的第二个原则“语言通顺”。

最后,在译文与原作平保持一致的思想、写作风格、用语笔调的同时,译文应对照原作品的表述,进行流畅地翻译表达,保证译文流畅自然地表述藏汉翻译的第三个原则“风格相当”。

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若干问题的研究探讨

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若干问题的研究探讨

内容摘要:中外司法会计实践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系统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中国学者率先创立了该学科理论体系。

英文Forensic Accounting可以直译为法庭会计或意译为司法会计,但无法翻译为“法务会计”,因而所谓“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关系”命题是一场无谓的讨论。

中国“法务会计热”及其研究困境有着学术的和非学术的成因,这些成因提示“法务会计”研究者应当分别从事舞弊审计理论和司法会计理论研究。

关键词:司法会计、法庭会计、法务会计、研究概况、法务会计热、司法会计学科有一则新闻轰动世界会计学界:美国会计学会高层正在酝酿对会计学进行改革。

要点包括:第一,将会计学改称资金核算监控学。

改称的理由:一是,会计学一词没有反映出会计的对象——资金;二是,会计学一词没有客观的反映会计的核算、监督和控制三大功能;三是,修改可以让审计学重归会计学,进而恢复大会计学体系。

第二,将会计科目改称核算项目,理由是:会计科目的具体名称中并没有“科”的含义,其所反映的都是会计主体的核算项目,因而改称“核算项目”更符合实际,也便于非会计人员理解。

第三,重新拟定具体会计项目的称谓,是指更符合实际经济活动的特点。

比如:将库存现金改称为“库存现钞”,这是因为库存现金包含了“金子”,而“金子”应当通过存货项目核算。

又如:将银行存款改称“金融往账”,修改理由:一则,“银行存款”一词中没有反映会计主体与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存款情况,实际上企业的大量资金会存在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并通过“银行存款”核算,因而将“银行”改为“金融”更能反映客观实际;二则,存款一词的含义是指会计主体向金融机构存入款项,因而从账项角度讲就是反映会计主体向金融机构存钱的往账。

与该核算项目的改革相对应当时,将原会计科目中反映会计主体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核算项目改称“金融来账”,以反映会计主体从金融机构借钱的来账。

这则新闻对非会计专业人士而言,可能会不置可否,也可能会信以为真,因为这则新闻中实实在在地表述了会计学改革的“理由”。

外国人犯罪案件翻译问题研究

外国人犯罪案件翻译问题研究

外国人犯罪案件翻译问题研究作者:佟树江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2期外国人在华犯罪自古有之,唐朝颁布的《唐律疏议·名例》中的“化外人”条,是我国最早处理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法律规范。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开放的国家和地区都要面临外国人在本地区的犯罪问题。

随着天津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发展建设的推进,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人涌入天津,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不可能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国家立法的滞后、办案机制的不完善、干警能力、素质的局限,外国人犯罪案件中不时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始终困扰着司法机关。

一、外国人犯罪案件概念外国人犯罪案件是指外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侵犯了中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应由中国司法机关管辖的刑事犯罪案件。

外国人犯罪案件不同于涉外刑事案件,涉外刑事案件是指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外侵犯中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中国公民侵犯外国国家及公民利益或在本国领域之外侵犯本国公民或国家利益,触犯中国刑法,应由中国司法机关管辖的刑事犯罪案件。

可见,两者的联系在于外国人犯罪案件仅仅是涉外刑事案件中的一种。

其区别是:(1)前者的主体仅限于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后者的主体还包括中国公民;(2)前者侵犯的客体是中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后者可能同时侵犯中国、外国不同的法益;(3)前者的地域空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后者的地域空间不局限于中国领域内;(4)对前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除外),一律适用中国刑法,而后者(除了中国公民在本国境内针对外国国家及公民利益犯罪)依据属人原则或保护原则,一般可以适用中国刑法。

正确把握外国人犯罪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认清办理外国人犯罪案件除了体现中国国家主权,还涉及国与国的外交关系;除了中国刑事法律,还涉及国际法律规范;除了遵守一般办案程序,还要履行若干特殊程序。

下面就外国人犯罪案件中涉及的翻译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二、外国人犯罪案件诉讼翻译现状翻译人员,是指在诉讼程序中,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指派或聘请,为参与诉讼活动的少数民族人员、聋人、哑人、外国人进行语言、文字或手语翻译的人员。

董秋斯论翻译理论建设

董秋斯论翻译理论建设

董秋斯论翻译理论建设陈福康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翻译工作自然是其中之一。

有关翻译理论建设的工作,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而最初在这方面发表议论较多、较深刻的,当推董秋斯。

董秋斯(1899-1969),原名董绍明,笔名秋斯、求思等。

河北静海(今属天津市)人。

192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曾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在上海主编共产党的外围刊物《世界月报》,并与鲁迅相识。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曾主编《国际》月刊。

这两个刊物都与翻译有关。

30年代初,他出版了与蔡泳裳合作翻译的苏联小说《士敏土》,该书被鲁迅称誉为“新俄文学的永久的碑竭”(《图序》)。

抗战期间,他扶病开始翻译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经过多年艰苦工作,终于完成。

此外,他还翻译过不少外国文学作品。

1945年协助郑振铎编辑著名进步刊物《民主》。

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1946年,就曾发表过译论《论翻译原则》(载《新文化》第2卷第11、12期合刊)、《关于间接翻译》(载《读书与出版》第1年第8期),在1948年又发表《翻译的价值》(载《读书与出版》第3年第9期)。

1949年初,上海解放前夕,董氏便与陈虞孙等人召集翻译工作者商议如何在历史大转折时期发挥作用。

上海解放不久,便成立了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董氏任主席,并于1949年9月1日参与创刊、主编了《翻译》月刊。

1950年,调北京出版总署翻译局(后改名编译局)工作,于同年7月1日参与创刊、主编当时我国唯一的专门研究翻译问题的内部刊物《翻译通报》月刊(1951年起公开发行)。

另外,他还长期担任《译文》(1959年改名《世界文学》)的编委。

董氏在50年代译学界突出的贡献,是最早明确地强调了翻译理论的建设问题,并大力提倡开展翻译批评。

早在1949年10月1日《翻译》月刊第1卷第2期上他发表的《鲁迅与翻译》中,他便指出:总起来看,鲁迅先生虽然还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但是他已有的经验和见解,不仅是学习翻译的人最正确的指南,也是将来翻译理论建设上最稳固的基石。

关于英汉习语对译若干问题研究与思考

关于英汉习语对译若干问题研究与思考
例如 : Wh a t m a nw a n t s ,a l l h e C n a g e t ; w h a t w o ma nw a n t g ,
S e e i n g i s b e l i e v i n g( 眼见为实 ) A l l i s n o t g o l d t h a t g l i t t e r s( 闪光的并非都是金子 ) 有 的英 语习语 同汉语 习语有 大体相 同的形 象 比喻 。
例如 : O n e b o y i s a b o y , tபைடு நூலகம்w o oy b s h a l f a oy b , t h r e e ov b s n o b o y ( 一
a l l s h e c a n ’ t g e t ( 男人想要 的,全是他能弄到手 的 ; 女要想 要 的 ,全是她不想弄到手 的 ) 。
个 和 尚挑水吃 ,两个 和尚抬水 吃 ,三个和 尚没水吃 )
T o s p e n d m o n e y l i k e w a t e r( 挥金如土 ) T o l a u g h o f f o n e ’S h e a d( 笑掉大牙 ) 英 国学者鲍尔把 习语定 义为 “ 几个熟悉 的单词用 以表达
( 要射 中女人 的心 ,最有把握的方法就是跑下来瞄个 正准。 )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丰 富的表现形式 ,同样人们在 写汉 语 文章时 ,适 当地引用英语 习语 ,也会对文章起到锦上添花
的作 用。
个新 鲜 的语 义。 ”也就是说 有些 词在 习语 中产 生 了各 种 比 喻意义或 引申意义 。的确如此 ,构成习语 的词语 十之八 九是 我 们司空见惯 的常用基本单词 ,所 以我们很容易就 随便 忽略 过去 ,因而有 时往往对整个句子 的意思觉得似是而 非 ,不大

略谈政论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略谈政论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略谈政论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摘要] 在民族地区藏文版的党刊党报中,政论文的翻译占有很大的比例,做好政论文的翻译工作,对准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结合汉藏翻译理论,阐述了提高政论文翻译的若干技巧和问题。

[关键词] 政论文汉藏翻译问题研究新闻工作是一项高尚的职业,要胜任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和修养。

作为一名民族地区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则是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做好记者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新闻工作中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积极宣传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地方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武装。

身为一名民族地区的党报记者,每时每刻都同政论文和新闻稿件频繁接触。

鉴于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和特殊性,我们只有将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性的文章翻译成藏文,通过报纸等新闻媒体,传送到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普及和推广到民族地区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翻译好政论文,对我们正确进行思想教育,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教育、方针、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现就政论文的翻译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做以下浅析。

政论文,顾名思义,是政治性的论文。

它是进行政治斗争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这种文体来宣传和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政治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

常见的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上的有关政治经济形势的报告、讲话、决议、决定,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性的文件,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政治思想方面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国内外的形势发表的文章、谈话等等,从广义来讲,都属于政论文范畴。

翻译这类文体,应处理好几种问题。

一、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翻译工作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翻译如何文体的作品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政论文和新闻翻译,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是因为:第一、从政论文和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指导性,翻译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原文精神能否理解和贯彻执行,如果翻译错了,不仅会造成读者思想上的混乱,而且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

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

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在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成长,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英语笔译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英语笔译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语言研究英语笔译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赵爽 吉林师范大学摘 要:由于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渐密切,翻译工作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对英文笔译中翻译者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希望对今后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英语笔译;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169-01一、英语笔译常见的问题(一)语言应用不恰当英语语句相对于中文来讲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长句上。

英语语法中的长句,每个长句中会存在着若干个从句,这样的长句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翻译者理清从句中的逻辑关系,随后进行准确的翻译。

然而在较多的翻译者中,有很多翻译者难以理清中间的逻辑关系,欠缺这种语言的应用能力。

尤其是对主句从句与定语从句这些相对较长的句子处理时,有些翻译者无法对语句中的结构问题有很好的把握,无法从长句中准确找出主语,这就导致了翻译出来的句子语序等方面存在不恰当、不准确的现象。

因此,翻译长句的时候,理清长句中的结构关系至关重要。

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子,翻译者依然对于句子的结构过于追究,过分要求句子的结构问题,这也会导致翻译者翻译不准确。

(二)翻译方法过于单一翻译的方法对翻译工作的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对翻译者完成翻译任务有很好的帮助。

很多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方法十分的单一,这是导致翻译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翻译的过程中,许多英文语句需要直接的进行翻译,因为很多英文文章中出现的句子,在翻译时不能对原句的结构进行打乱,只需要在基本的结构上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述即可。

然而,并非所有的语句都需要翻译者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翻译方法单一,就会使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错误。

譬如,不同的文化背景采取语言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那么,翻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也就需要随着语言文化背景的改变而转变,利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灵活的翻译方法加之对于文化背景的思考,才可以让翻译过来的文章更加恰当。

航海英语翻译若干问题

航海英语翻译若干问题

第29卷第1期2008年3月上 海 海 事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ShanghaiMariti m e UniversityVol .29 No .1Mar .2007・海事外语・文章编号:1672-9498(2008)0120090203航海英语翻译若干问题黄 静(上海海事大学浦东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136)摘 要:为提高航海英语的翻译水平,以航海英语的特点为切入点,从航海英语词汇、句法结构以及文化3方面对航海英语翻译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可以为航海英语翻译提供借鉴.关键词:航海英语;翻译;句法结构;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H059;U675.87 文献标志码:ASo me issues on mariti m e English transl ati onHUANG J ing(Pudong Business Ad m inistrati on College,ShanghaiMariti m e Univ .,Shanghai 200136,China )Abstract:T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level of mariti m e English a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ti m e English as its core,the mariti m e English translati on fr om three different as pects such as words,sentence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backgr ound is analyzed .The experience in mariti m e English translati on is instruc 2tively p r ovided .Key words:mariti m e English;translati on;sentence structure;cultural backgr ound收稿日期:2007210210 修回日期:2007212203作者简介:黄 静(1965—),女,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翻译与实践,(E 2mail )jessiehuang3@sina .com0 引 言航海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 or Spe 2cial Pur pose,ESP )的1个分支,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航海英语的翻译不仅要符合通顺达意的翻译标准,具有专业特征的表达方式,而且要符合汉语语言的特征和习惯.航海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因此还应具有科技英语的特点:(1)专业术语多,措辞准确,结构严谨,前后一致;(2)有别于文学作品,赘述和重复少,内容模糊性弱;(3)多长句和复合句,多使用被动语态;(4)时态使用变化少,仅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完成时.在从事航海英语翻译时,译者应针对航海英语的特点,注意翻译术语的准确性、结构的严谨性、语言的简洁性以及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以下从航海英语词汇、句法结构以及文化3方面对航海英语翻译进行剖析.1 航海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航海英语大量使用的科技词汇中,有的是纯航海专业词汇,如“draft difference (吃水差)”,“gyr o bearing (陀螺方位)”,“lee side (下风舷)”,“de m ise charter (光船租赁)”,“Ad m iralty Notices t o Mariners (英版航海通告)”等;有的是通用科技词汇,如“trans m issi on ”一词在航海英语中为“发射、播送”,在机械学和物理学中又分别为“传动、变速”和“透射”;“engineer ”一词在航海英语中为“轮机员”,在其他学科中则为“工程师、火车司机、工兵”;“of 2ficer ”一词在航海英语中为“驾驶员”,在其他学科中则为“政府官员、军官、警官”等.因此,在航海英语翻译时,既要熟悉该特定领域内使用的专业词汇和术语,又要掌握非航海类通用学科中词义的灵活多变性,根据词汇的专业属性理解和确定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以达到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例1 The Ch i ef Eng i n eer is the head of the eng i n eer i n g de2 part m en t.He is assisted by a second,th i rd,fourthand s ometi m es f i fth eng i n eer.(选自《海事基础英语听说教程(1)》Unit7)误译 主管工程师是工程部的负责人.他由第2,第3,第4,有时候由第5个工程师协助.正译 轮机长是轮机部的负责人,由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有时候由四管轮协助工作.例2 Most genera l2cargo sh i ps are fitted with derricks,cargo winches and cranes that all ow the shi p t o bring cargoaboard and unl oad it without the need of shore cranes.(选自《海事基础英语听说教程(1)》Unit1)误译 大多数普通货船装配有起重机、货物绞盘以及吊车,使船能载货上船和卸货,而无须岸上的吊车.正译 大多数杂货船配有起重机、货物绞盘以及吊车,使船无须使用岸吊也能在船上装货、卸货.在上述2例中,由于译者对航海英语专业术语不甚了解,翻译时,只根据文中科技词汇的通用意义,将例1中的专用术语“Chief Engineer”,“engi2 neering depart m ent”,“fifth engineer”分别误译为“主管工程师”、“工程部”以及“第5个工程师”等;将例2中“general2cargo shi p s”,“shore cranes”分别误译为“普通货船”和“岸上的吊车”.因此,在进行航海英语翻译时,要求译者不仅要根据专业理解词汇及其特定含义,而且要用该专业的术语表达,以使译文通顺达意.2 航海英语句法特点及其翻译由于航海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技性,必须措辞准确、结构严谨、前后一致,并且句法结构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因此灵活掌握和运用航海英语的句法结构对准确翻译航海英语至关重要.以下从句子结构、被动语态以及非谓语动词等方面,分析航海英语句法结构在翻译中的应用.2.1 长句复合句和祈使句的使用航海英语句法特点之一就是惯常使用长而结构复杂的句子,有关航海英语法律法规的文件尤为突出.对于长句复合句,无论其句子有多长、结构有多复杂,只要译者理清句子的结构及逻辑关系,并按照汉语的语言特征和习惯组织句子,便可以做到译文准确无误;而祈使句则常用于说明书、操作过程、作业指导、程序建设或注意事项等资料中.因此,在从事航海英语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原文的文本特征组织相应的译文语言结构,使译文既具有航海英语的特色,又能忠实地再现原文.例3 The Docu ment of Comp liance should be issued by the Ad2 m inistrati on,by an organizati on recognized by the Ad m in2istrati on or,at the request of the Ad m inistrati on,by an2other Contracting Govern ment t o the Conventi on t o anyCompany comp lying with the require ments of this Code f ora peri od s pecified by the Ad m inistrati on which should notexceed five years.(选自《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第13章2条)在例3的条款中,英语句子较长,约有50个单词,结构较为复杂,但是如果译者按照英语句法结构的特点和规则,理顺句子的逻辑关系,透彻理解原文,便能得心应手地组织译文.例3中,句子的主语是“The Docu ment of Co mp liance”,谓语是“should be issued”,主干结构非常清晰,3个介词“by”后带了3个宾语“the Adm inistrati on”,“an organizati on”和“an2 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而宾语“an organiza2 ti on”又有分词短语所作的定语对其修饰,另一分词短语“s pecified by the Ad m inistrati on”所作定语中的介词宾语有1个限定性定语从句,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层层分析,理清句子的主从关系,翻译起来就容易许多.以上英文长句包含多层意思,而汉语习惯采用短小的句子,按照逻辑关系层层表达意思.为了使行文简洁,可以将英文长句译成2个相对独立的句子.译文如下:“符合证明”应由主管机关、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应主管机关的请求,由另一缔约国政府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符合证明”的有效期由主管机关确定,但不超过5年.例4 M aintain a catal ogue of records showing fuel quantity used/received,quality of fuel and dis positi on in theshi p’s fuel tanks.(选自《船舶轮机操作手册》第3章11条)译文 将船上已用的和加装的燃油数量和质量以及每个油舱的处理情况记录并归档.例5 Do not use oil or lubricants of any kind on the gas welding equi pment.(选自《船舶轮机操作手册》第10章6条)译文 不要在气焊设备上使用任何燃油或润滑剂.例4和例5是操作手册指南用语,无须说明施动者,所以英语中使用祈使句,对使用者提出要求、发出命令等.译者在翻译时,也应在汉语中采用相似的结构表达,使译文言简意赅,明白易懂.2.2 被动结构的使用航海英语,尤其是航海科技英语,倾向于使用被19第1期黄 静:航海英语翻译若干问题动语态.因为航海英语着重对客观事物、现象或过程的陈述,使用被动结构能使文章叙述的主体比较突出,更直观地反映叙事中心,而汉语在科技文章中使用被动语态相对较少,所以在进行航海英语翻译时,译者应注意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采用适合各自语言习惯和特征的表达方式,以期准确再现原文内容.例6 I f maintenance is requ i red on the pu mp s and it is neces2 sary t o have both pu mp s st opped at the sa me ti m e,thenthe pu mp s should not be stopped until a peri od of12hours has elap sed since the main engine wa s stopped.(选自《船舶轮机操作手册》第8章5条)译文 如果需要对泵进行维护保养,则应将两台泵同时停止,但是主机停车后12小时内,不得停止任何泵.例7 Safety equi pment is surveyed at intervals of one year and is carr i ed out by Depart m ent of Marine Surveyors or ap2pointed rep resentatives t o comp ly with.(选自《船舶轮机操作手册》第12章4条)译文 安全装置每年检验1次,由海事检验部门或其指定的代表根据下列规定进行检验.例6中3处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将“is re2 quired”,“should not be st opped”和“was st opped”分别译为“需要……”、“不得停止”以及“停车”;例7中2处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将“is surveyed”和“is carried out”分别译为“检验”和“由……进行检验”.可见翻译时,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汉语中可以不同的表达形式出现.按照汉语习惯,有的使用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如“需要……”以及“检验”等;有的使用汉语中的被动结构,如“不得停止……”以及“由……进行检验”等.2.3 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在航海英语中,通常使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即分词、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一是因为非谓语动词形式能使语言结构紧凑,行文简练;二是因为非谓语动词形式能够体现或区分句中信息的重要程度.而汉语科技文体中,语言本身重意合的特点不具备像英语非谓语动词结构一样的表达手段,所以汉语中通常用分句表达英语非谓语结构的意义.在航海英语翻译时,译者应根据航海英语中非谓语结构的特性,按照逻辑顺序,采取合乎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组织译文的结构,准确再现原文内容.例8 I cebreakers are shi p s ma i n t a i n i n g navigati on in winter by lead i n g other vessels acr oss ice tracks and break i n g ice2fl oes.(选自《海事基础英语听说教程(1)》Unit4)译文 破冰船是指在冬季引导其他航船通过冰道、破除浮冰,保证其他航船通航的导航船只.例9 Rescue shi p s are powerful high2s peed crafts able to oper2a te in any conditi on and equ i pped t o save shi p s whichhave been da maged or have suffered an accident aboardand need urgent hel p.(选自《海事基础英语听说教程(1)》Unit4)译文 救援船具有强力、高速的特点,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实施援救,配备用以救援那些受损或遇险以及需要紧急救援的船只.在例8和9中,英语使用分词(“maintaining”和“equi pped”)、动词不定式(“t o operate”)和动名词(“leading”和“breaking”)分别充当定语和方式状语,使句子结构简洁明了;汉语中因没有相应的结构,故在翻译时,译者将以上结构处理成符合汉语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动词形式,采用前后逻辑连贯的简单句表达.3 航海英语文化背景及其翻译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通过语言传播并在语言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英国历史上,航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有关的词汇和成语.除了注重专业词汇、句法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外,在进行航海英语翻译时,还应将与航海英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不可忽视的因素加以考虑.如果译者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在翻译时很容易望文生义,闹出笑话.例10 T o i m p ress visit ors favorably,the Second Engineer asked the engineers and mot or men t o get the engine r oom a lln i ce and sh i pshape.误译 为了给参观者留下好印象,大管轮要求轮机员和机工将机舱保持好和维持船样.正译 为了给参观者留下好印象,大管轮要求轮机员和机工将机舱收拾得井井有条.例10中,“all shi p shape”源于“all shi p shape and B rist ol fashi on”,意为“为船出港作好充分准备”,后来此词组作为成语沿用至今,意为“(一切)井然有序;十分整洁”.例11 Now that the Cap tain ha s na iled h is colors to the ma st,nobody can persuade hi m t o modify his voyagep lan even though most engineers felt doubtful about thesea worthiness of their shi p.误译 既然船长已经在桅杆上标注了颜色,即使多数轮机员对船只的适航性感到疑虑,也没人能说服船长修改航行计划.正译 既然船长已经表明坚持自己的计划,即使多数轮机员对船只的适航性感到疑虑,也没人能说服船长修改航行计划.例11中,“nail one’s col ors t o the mast”原指海(下转第94页)孙永明(2) 涂淑平(2) 章学来(5)郑华耀 郑士君 洪蕾季明浩(5) 施伟锋 王步来(3)吴卫民(2) 夏永明 郑苏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奖(18)著作权人:刘文白 真虹 董丽华 高迪驹曹丹 关克平(2) 胡以怀(6)董良才 夏永明 徐子奇许开宇(2)四、上海海事大学论文奖(148篇)一等奖(13篇)被SC I E和SC I检索的期刊论文共13篇,作者分别为:施伟辰(2篇)、胡甚平、朱大奇、吴卫民、刘丽华、严伟、蒋建平、吕菁、冯嘉礼(2篇)、徐兆亮、栾翠菊.二等奖(29篇)被E I检索的期刊论文共29篇,其中以我校教师为第1作者发表的论文有28篇,作者分别为:蒋建平(4篇)、汪传旭、郭长宇、杨斌、冉鑫、顾卓明、胡以怀、王海燕、洪蕾、胡雄、尚鸿雁、施伟辰、施伟锋(2篇)、王锡淮、肖健梅、孔薇、谢宏、许开宇、杨智应、张琳、张颖(2篇)、栾翠菊、范春华.以我校研究生为第1作者发表的论文有1篇,作者:李军军(博士生)、指导教师:王锡淮.三等奖(104篇)被E I检索的会议论文共31篇,作者分别为:刘伟(3篇)、汪传旭、刘红敏、刘宇宏、郑华耀、陈威、苌道方、何敏、舒帆、王天真、贺俊吉、尚鸿雁(3篇)、施伟锋(2篇)、王锡淮(2篇)、王重华、肖健梅(2篇)、严伟、彭青松、谢宏、许开宇、杨忠根(4篇).被I STP和I SSHP检索的论文共73篇,其中以我校教师为第1作者发表的论文有59篇,作者分别为:刘伟(3篇)、王学锋、张华歆、贾晓霞(2篇)、蒋元涛(2篇)、汪传旭(4篇)、陈淮莉、董丽华(4篇)、顾伟、邵俊岗、曹丹、韩厚德、胡勤友(2篇)、胡以怀、彭静、施朝健(2篇)、吴华锋(2篇)、詹玉龙、章学来、郑华耀、吴姜玮、黄有方、梁承姬(2篇)、刘以建、尚洪雁(2篇)、汤天浩(3篇)、王凯、王重华、肖健梅(2篇)、续秀忠、薛士龙(2篇)、陈红亮、黄晓霞、刘广钟、彭青松(2篇)、许开宇、范春华、蒋元涛.以我校研究生为第1作者发表的论文有15篇,作者分别为:1.王岳峰(博士生),指导教师刘伟,1篇;2.白景涛(博士生),指导教师刘伟,1篇;3.秦庭荣(博士生),指导教师陈伟炯,1篇;4.杨春(硕士生),指导教师胡勤友,1篇;5.戴(硕士生),指导教师王锡淮,1篇;6.芦晓明(硕士生),指导教师王锡淮,1篇;7.徐保收(硕士生),指导教师王锡淮,1篇;8.杨英(硕士生),指导教师王锡淮,1篇;9.张辉(硕士生),指导教师王锡淮,1篇;10.张腾飞(博士生),指导教师王锡淮,1篇;11.柯玉波(硕士生),指导教师肖健梅,1篇;12.王波(硕士生),指导教师肖健梅,1篇;13.姚钢(博士生),指导教师汤天浩,1篇;14.曹臻(硕士生),指导教师王晓峰,1篇;15.陈小瑞(硕士生),指导教师刘广钟,1篇.优秀奖(2篇)1.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1篇,作者:钱建娣;2.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论文1篇,作者:王菊泉.(上接第92页)战时将舰旗钉在桅杆上使其无法下降,以示战斗到底的决心,后来此词组作为习语沿用至今,意为“(公开而坚决地)表明自己相信的事、支持的人等;不后退,不投降”.4 结束语提高航海英语翻译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做到译文言简意赅、通顺达意,符合航海英语特色,就要求译者不仅具有航海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透彻理解航海英语自身的特点和结构,也要求译者具有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驾御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进行航海英语翻译时,译者只有将本专业特色与语言特征有机融为一体,才能译出上乘的作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法制局,译.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S/OL].(1991207)[2007208]htt p://www.sdm /n435777/n435800/n435826/n435854/8558.ht m l.[2]郎红琴.来自航海的英语成语[J].英语知识,1997(12):34235.[3]刘肖沛.航海英语翻译解析[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1):31235.[4]孙利望,马志波,张毅.海事基础英语听说教程(1)[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5]魏海军,于洪亮.船舶轮机操作手册[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6]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7]赵萱,郑仰成.科技英语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编辑 陈锋杰 廖粤新)。

近二十年来国际翻译学研究的核心、热点及前沿-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近二十年来国际翻译学研究的核心、热点及前沿-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近二十年来国际翻译学研究的核心、热点及前沿-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翻译是一个历时千年的跨语言跨文化活动,对翻译的认识和论述也有千年以上的积累。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翻译学,一般认为以1972 年James Holmes 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为标志(Gentzler,2001) 。

历经四十余载的发展,翻译学研究日臻成熟,与多学科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相互借鉴,各种理论流派和观点百花齐放。

因此,把握翻译学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厘清翻译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和热点课题,深入挖掘和探索翻译学的研究前沿与热点并掌握其历时的演变,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借助CiteSpace 这一新兴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国际上近二十年来(1993 至2012) 翻译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及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考察,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准确、形象的图像直观地呈现上述内容。

1、研究方法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知识的式增长,科学知识图谱(绘制)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这一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Shiffrin &B rner,2004: 5183) 异军突起,帮助我们在海量信息中有效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和探测知识前沿。

本研究借助科学知识图谱绘制的利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 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 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

2、数据来源为保证数据的质量,本研究将数据来源定位于翻译学研究中刊载大量专业论文且利用率较高的少数权威国际期刊。

权威期刊的选定主要依据欧洲翻译研究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Translation Studies) 、国际翻译和跨文化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简称IATIS) 和纽约大学图书馆的相关推荐。

东正教文化翻译若干问题研究

东正教文化翻译若干问题研究

东正教文化翻译若干问题研究
等值翻译理论越来越为广大研究者及翻译家所接受。

运用等值翻译理论来解决有关东正教文化的一些问题是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主要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

前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阐释等值翻译理论。

分别介绍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和豪斯的等值翻译理论,介绍俄罗斯学者费奥多罗夫和科米萨罗夫的等值翻译理论。

通过对几位翻译家等值翻译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可以更好地认识等值翻译理论,为宗教翻译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以等值翻译理论为指导,对东正教相当于中国文化而出现的文化空白和文化冲突问题进行了文化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强调翻译不能拘泥形式,而应追求“功能等值”。

第三章通过对东正教中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俗语、谚语、成语的翻译,说明要达到等值翻译理论的要求,一般应采用归化法、异化或加注解释法、淡化或加注解释法。

结论,通过对东正教文化实例的翻译,可以看出,等值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汉译法若干问题探讨

汉译法若干问题探讨

作者: 张正中
出版物刊名: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页码: 83-88页
主题词: 汉译法;若干问题探讨;成语和谚语;汉语;《毛泽东选集》;译文;法语成语;翻译研究;
思想内容;文学性
摘要: 汉译法若干问题探讨张正中翻译是外语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外语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形式之一。

了解和学习外国,介绍和宣传自己,都离不开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

笔者从事翻译教学多年,有一些体会,现试图对汉译法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促进对这门课程的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摘要:关于翻译主体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且学界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到底谁是翻译主体,原作者,译者,亦或是读者。

本文将从这个问题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翻译主体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总结,包括翻译的主体,翻译的主体性问题以及主体间性。

关键词: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A discuss on the issues of translation subject studiesAbstract: so far the study on translation subject is a hot topic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yet there is no final answer in this field. Anyway who is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the author, the translator, or the reader. This text, focusing on this topic and on the basis of former researches, will make a summary of the issues relevant to subject studies, including the translation subject, subjectiv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Key words: translation subject, 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一.引言在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的从属性行为,将原作者与译者的关系对立成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要求译者必须忠实于原作者,译作也必须是原作目的语的真实再现。

这种“原著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实际上是将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译者当成原作者的“传声筒”或“代言人”,而忽视了译文中隐含的译者主体与主体性。

二.什么是主体和主体性?主体与主体性密不可分。

“主体性, 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 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

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称之为人性, 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

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115)。

这段话一方面讲了人与主体的关系, 另一方面涉及到了主体性最根本内涵。

首先, 主体是人,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主体, 也就是说, 主体与人不能划等号, 只有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实践、认识和审美主体。

主体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其次, 我们再来分析主体性的内涵。

陈先达认为, 主体性最根本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主体的综合特征, 是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

但他忽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

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 也就是说, 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 我们在理解主体性内涵时要避免两种极端: 一是无视客体的制约性, 过分夸大主体能动性;二是过分强调客体制约性,完全排除主体能动性。

主体和客体是一对关系范畴,它们互相规定,彼此依存,没有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没有客体也无所谓主体。

主体是任何一项活动的主动一方,即活动的发出者,客体为活动的受动一方,是主体活动的对象。

就翻译而言,译者是翻译活动的发动者和行为者,是具有许多不依赖于客体而存在的独立性的;客体也有不依赖主体意志而存在的独立性,它在没有成为译者活动客体之前也仍然存在的。

所以要探讨译者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先从以上方面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有必要的。

三.译者主体性3.1 译者主体性的确立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

随之各种翻译流派纷纷产生并重新确立了译者地位和身份。

如解构主义认为译文不再是原文的附庸,译者在作者和读者间逐渐开始显露其存在和作用。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也提出在翻译中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

乔治•斯坦纳的翻译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也体现了译者的存在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法国的安托瓦纳•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 约翰•唐》中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

至此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渐成热点,并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查明建分析了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胡庚申提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曹明伦指出要正确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李庆明指出要避免过分夸大主体能动性和过分强调客体的制约性等。

另外,许钧(2003)、胡庚申(2004)都有相关专著。

穆雷、蓝红军(2011)指出2010年“译者”和“译者主体性”是普通翻译研究中两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

3.2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很多学者对译者主体性都有各自理解。

许钧指出“所谓译者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地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

”查明建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或创造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曹明伦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所具有的并在实施翻译行为时加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可以看出学者都认为“创造意识”“主观能动性”是译者主体性的本质特征,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 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

这种主体意识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有底线的, 有的译者遇到自己读不懂的或不好译的就跳过或略去不译,或存在漏译等现象,他们误认为这就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那么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结果可想而知。

翻译应当忠实于文本的原意, 因为“信”是翻译的底线。

坚持翻译实践是检验翻译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不能一味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想当然或断章取义来翻译。

要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译者有绝对的自由,可以胡译乱译, 相反译者能动是诸多因素制约下的能动,它会受到诸如译者双语能力,相关学科知识、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翻译态度、读者期待、翻译职业道德、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因素的制约。

3.3 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3.3.1 原文理解能力的制约理解原文是正确翻译的重要条件。

尤其是翻译来自不同社会制度的外国作品。

译者要在译作中对自己世界观和艺术观丝毫没有反映是很难做到的,但译者要学会抑制自己的情趣、方法观点,客观分析原作思想和风格特点,尽可能准确显现原作者的自画像,而不给他戴上译者特制的假面具。

3.3.2 目标读者的制约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文来翻译,而是采取了改译的方式,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考虑到了当时国内的社会环境以及民众,为的就是激起民众的觉悟。

所以说译文采用什么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得时刻想着读者,看读者能不能理解、接受,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会无疑受到目标读者的制约。

3.3.3 译者自身因素的制约1.双语能力的制约。

译者双语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是否可以去翻译某个作品或是否能翻译好一部作品。

要做好翻译,译者首先就要掌握所译语言和译入语言并且获得完全驾驭译入语的能力。

翻译时表达要得当,必须具备丰富的词汇。

正如邱科夫斯基所言,译者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词汇贫乏,那么译文好比患了贫血病,显得干瘪乏味。

要做好翻译,译者需要扩大词汇量,要多读各类书籍,提高文学修养及阅读和欣赏能力;多做笔记,多写笔头练习,提高思维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

同时,翻译是一门杂学,要了解和学习双语以外的各种知识,否则就无法做到好的翻译。

2.译者审美能力的制约。

译者如果不具有对语言、文学等敏锐、准确的感受力,较强的鉴赏力,就难以保证译文不会被破坏和丧失原作的完整和韵律。

大凡优秀作者,其作品充满了渊博学识,又具有优美的文学风格,只有在译文中能使两者都得以保留的译者,才算得上是合格的译者。

松散拙劣的译文可以使原作者的威名美誉毁于一旦。

正如有学者认为,如果有人非饱学博识、精通文学而试图从事翻译,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3.译者翻译经验及实践的制约。

是否有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制约译文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翻译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翻译起来越得心应手,越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思想道德修养的制约。

译者必须明白社会职责和翻译标准,要对原作者、译文、读者负责,粗制滥译、劣译会贻误别人和社会,这就需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要树立崇高的事业心,不把翻译当做赚钱谋生的手段,不能一味迎合出版社及编辑。

要遵守翻译职业道德,不在翻译中投机取巧、不懂装懂;要不断进取、提高翻译水平,最终才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正确认识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不能无视其存在,也不能过分强调其制约性而完全排除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要把握度的原则,不要过分夸大译者主观能动性。

四.翻译的主体间性以往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主要强调的是译者的主体性,即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特性!近年来,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新课题,越来越受到译学界的重视,成为翻译活动的中心!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这一研究正从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研究转向对主体与主体关系的研究,由此主体间性概念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内含着主体间性的人的主体性!4.1 什么是翻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哲学界多称交互主体性,是从个体单子(monad) 的意向出发,统摄(apprehend) 陌生经验及共同构造客观世界的普遍有效性或单子共同体, 它是一种综合,而非主体间的关系那么简单。

尽管它在某些方面也包括对主体间关系的阐述,但主体间性绝不等于主体间关系。

胡塞尔应是系统阐释主体间性概念的第一人。

他在《笛卡尔沉思》第二沉思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先验的)主体间性概念。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主体间性概念被用来表示多个先验自我或多个世间自我之间所具有的所有交互形式。

考察翻译主体间性得从翻译主体入手!翻译作为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它是人的活动,或者说是译者的活动!因此,人们倾向于把译者定位为翻译主体,毕竟译者才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然而,如果对翻译的过程做一番审视,我们也许会发现,情况并不像先前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这一过程起始于原作者的创作,终结于译作读者的阅读!整个翻译过程如下图所示:原作者→原作→译者→译作→读者因而,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指参与了翻译这一活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翻译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借助客体而进行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主体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又具个体性; 主体间性就是指他们之间的和谐共存,即翻译的主体性意味着翻译的共同主体而非个体主体的存在!4.2 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近年来,从整体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翻译研究,都在向主体间性理论方面做出努力,可以说主体间性理论是中西哲学和翻译研究的交汇点,这为中西翻译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架起一座理论桥梁,无疑是十分欣慰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