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 如何解郁防肝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教你如何解郁防肝病
一、肝经诸穴的治病作用
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怎么判断自己的肝有问题呢?如果睡足8小时仍觉得累、眼眶黑暗或眼睛干涩、皮肤易过敏、整天疲劳气色差,甚至有的女性痘痘长不停,这些都是肝疲劳的表现。如果一个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的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造成免疫力低下,这种长期的伤害会转化成慢性肝损伤。如果你每天清晨在丑时醒来,这就表示肝在通过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向你发出信号了。根据“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的理论,取太冲穴针刺或按揉穴位常可取得满意效果。如果担心自己的脏器有问题,还是认真做一个健康体检为好。
1、治肝病
每周两次按压肝经(见上图)从大腿根部开始(也就是腹股沟的地方),沿着肝经一点一点地压过去(在大腿内侧面的中间,也可以敲),开始可以轻一点,反复压,遇到痛点就停留稍久,其实有痛的地方一定是有脂肪块的地方(对应有病灶处),所以压那些地方就是把对应点病灶的积水清除出去。
2)揉腹破肝郁法:
双手摩热之后,左手放在肚脐,右手放在后腰,沿着腰带一圈来回按摩腰36下(肝肾同源,护肾就是护肝)。先逆时针地去揉,把手掌心的劳宫穴对着自己的肚脐(神厥穴),揉到肝区的期门穴(肝在右肋骨下面),逆时针揉完了再顺时针揉(中医认为,逆时针揉为泻法,顺时针揉为补法)。每天坚持,揉的次数可以36为基数,每次是36的倍数即可。晚上睡觉前要揉,早晨起床可再加一次,长期坚持对身体大有好处。在揉腹中,感到哪个地方有筋结,一定要用手指把它逐渐地揉开,对恢复肝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
3)推搓两肋: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
4)揉三阴交穴(见下图)。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5)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6)揉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7)腹部按摩——肝纤维化肝硬化保健按摩法:按摩部位:主要按摩右侧胸胁部。
8)背部按摩:施术者左手按摩肝区,右手指同时按摩肝胆俞。左手按摩肾区,右手同时按摩肾俞、膀胱俞,按摩至肝肾区和俞六处有热感,全身舒服为限。每2天按摩1次,共6~18次。按摩的同时,按中医辨证分型配服中药。惊恐伤肾型服朱砂安神丸。肝郁气滞型服舒肝合胃丸加逍遥丸。肝肾阴虚型服杞菊地黄丸。
9)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此法能舒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
10)揉肝炎穴:下肢膝关节屈曲外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踝部助力,拇指指腹于内踝上2寸之“肝炎穴”处进行圆形揉动。此法可疏经络,补虚泻实,行气止痛。
11)足部按摩:每天热水泡脚(也可用足疗盆)后,按压足部肝脏反射区;
12)按摩耳部:按摩在耳部穴位图耳中和耳廓对应的肝区。
3、治疗乳腺增生(妇女乳腺增生很多是生闷气的结果)
乳腺增生有乳房胀痛厉害的症状,中医认为乳房属胃,属肝,针刺肝经原穴太冲,采用泻法,或用母子补泻法泻其子穴行间,可使痛痒立消。太冲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平时可以自己经常按摩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有“发源、原动力”之意。《难经·六十六难》有“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之说,可见其重要性。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经常按揉太冲穴,可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化湿通经,对胁腹满痛、头痛目眩、疝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4、缓解生闷气(有了脾气要发出来——生闷气比发脾气更伤肝):
1)对于爱生气尤其爱生闷气的女性来说,生气了,一定要按摩一下太冲穴,这是一个很好的补救方法。
2)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常按摩大敦,对女性月经不调、闭经、崩漏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大敦穴还是自古以来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孕妇产前产后皆不宜艾灸此穴。
3)行间穴位于足背部第一、第二趾间缝纹端处。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痛经、带下等症。五输穴所溜为荥,性属火穴,母子属性为子,对于肝经火旺需要泻肝火时,取行间是最好的选择。
按摩点穴从轻重上说,轻柔的属补,刺激较强、力量较重的属泻。对于不会扎针者,此时可以放手按压此穴,痛一点没关系。
4)蠡沟穴位于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是肝经的“络穴”,属肝络胆,所以这一个穴位可以同时调理肝胆两条经脉。
5)中都穴位于内踝高点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疝气、崩漏、腹痛、泄泻、恶露不尽等,是肝经的“郄穴”。可治疗急症血证。
6)曲泉穴位于膝内侧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主治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阴痒、膝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五行属水,肝属木,按照五输穴的五行母子关系,曲泉属于母穴,虚则补其母。临床发现对于经常熬夜,自诉有颈椎病,属于肝经气血相对较“虚”的患者,按其曲泉穴多有压痛,针刺该穴(用补法)时,感到酸胀,随后颈项不适感可减轻或消失,起针后该穴压痛也可减轻或消失。很多伏案工作者不妨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曲泉穴。按揉有压痛时千万不要用力按压,轻柔的手法才是补法。
从理论上讲,在肝经最旺的丑时按摩肝经最好,但此时我们宜保持熟睡,以顺应自然。因此,可以将其改为在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当令的戌时(晚上19点至21点)按摩,或者采用酉时肾经当令之时按揉肾经原穴——太溪穴,同时按揉肝经原穴——太冲穴。
5、制怒
你烦燥不安、情绪失常时,是因为肝气不畅,太冲是人体肝经上最有灵性的穴位,每天下午5点到7点肾经经血运行最畅旺的时候,按揉左右脚的太冲穴各20分钟,就能预防并改善以上疾病。之所以选择在肾经当令时按揉太冲(从太冲揉到行间),是因为肝肾同源,肾水生肝木,肾经是肝经的母亲。由于肝经在凌晨1点到3点当令,这个时候人都在熟睡中,故在其母经——肾经当令之时按揉太冲,效果一样好。
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故伤肝。肝气上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生气,人一生气没处发泄就会蕴怒,怒极必伤肝。善于动计谋的人,肝气用得多,耗伤肝血也会影响人的视力,因为“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经在丑时活动最强,有人喜欢深更半夜学习、想事情,因为这时效率高,计谋出得也好,道理就在于此,故一般的“大决断”都出自半夜。肝能调节人的情志,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会引起两个方面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肝郁气滞和肝阳上亢。
女性多是肝郁气滞的代表,爱生闷气的人多为女性,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对于女性来说,肝的经脉分布于两肋,乳房是肝脉必经之路。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胸闷乳胀、乳房疼痛,导致水液停滞,血行不畅产生痰淤等病理产物,形成肿块。
肝阳上亢更钟爱男性,肝主怒。一般男性容易把肝火发出来,表现为肝阳上亢。那些有火暴脾气的人,经常处于发怒状态,容易秃顶。肝硬化病人更易发生溃疡病专家研究发现,肝硬化病人更易发生溃疡病,这种消化性溃疡病又称肝源性溃疡病,这也是发生肝硬化的明显信号。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食欲减退,出现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便血等溃疡症状,一定要注意检查一下是否伴有肝硬化。
在大多数人看来,发脾气是有伤大雅的事情。事实上,有了气发出来要比闷在心里好得多。由于生气会给身体造成诸多问题,因此平时养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到“不生气”。所谓的不生气,并不是把气闷住,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通过其他途径把“气”发出来,比如,可以多听一些悠扬和节奏舒缓的音乐,让优美的乐曲化解精神的焦躁,放松情绪;运动也是发泄的有效途径,只是别过度就行了。
虽说生闷气比发脾气更伤肝,但是能够做到凡事不生气最好,气大总会伤身嘛!形意五行拳崩拳属木应肝,是形意拳中最简单的拳法,也是最实用的拳法,就是左右崩拳连环打出。生气郁闷不舒时,试试打几趟崩拳。经常锻炼崩拳能够起到舒肝利胆的作用。6、调理生气后的食欲下降
人生气或发怒是肝木过度旺盛的表现,肝木过旺则对脾土克制过度,导致脾的运化饮食功能下降,从而出现饮食不振的状况。可以取太冲、足三里针灸。不会针灸可以用按揉的方法,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按揉太冲穴时会很痛,此时要反复按摩,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