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合集下载

思修之理想与信念

思修之理想与信念

• •
走什么路
学习“堕落”
实质
理想问题 动力不足
大学生入学后人生的困惑
走什么路
理想信念
人生发展 职业选择
学业
爱情
为什么学
为什么学
• 我是没有专业,我是 搞国家需要,国家需 要我就干,我是这样 的人。 • 国家的专业就是我的 专业。 ——钱伟长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做什么人
• • 崔丽:如果把大学生与有社会责任、承担义务、乐于奉 献相联系,你觉得这会显得高尚吗? 马加爵:(果断地)不是高尚。我觉得这很实在。我觉 得这样的话,一个人会非常充实。不能用高尚来形容, 只能说是信念。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像我以前在 大学时,如果找工作不算一种追求的话,就没什么追求 了。以前嘻嘻哈哈地不觉得,现在回想起来很失败。 崔丽:胸无大志的人,会很容易陷入琐碎小事之中,斤 斤计较。 马加爵:你说得很对。一般人不会在乎这种小事。
预 见 性
• 实践产生理想 • 理想指引实践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信念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 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 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 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 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 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
• 稳定性 • 多样性
信念的稳定性
•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 的稳定性。 • 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 对的。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 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 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的挑战。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 义的指导地位。 •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 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 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 论前提。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3理想和空想的比较: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5理想的重大作用:理想是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3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4理想和信念的对立统一: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理想涵义的理解,应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

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

第二,理想是人类特有的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规划。

人能够对自我实践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从而来规划自己的生命活动、决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是一种由客观的物质现象所决定的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也就是人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第三,理想是以客观现实发展的可能性来展示明天的现实,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科学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以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来展示明天的现实。

理想与空想、幻想不同。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

幻想虽然反映人们的一定需要和愿望,但一般离现实比较远,不表现为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

理想是真的,又是善的,也是美的。

第四,理想植根于主体需要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人类是一个充满需要的特殊群体,而人类对需要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现实世界只能在相对意义上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从绝对意义上满足所有人的全部需要。

人始终存在着一种不断要求超越现实和自身不完善的强烈愿望,它激发着主体力求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历史的界限,去探索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2、理想的特征:第一,理想具有现实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人生观等影响着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它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要想使理想真正变成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理想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往往是由于人们的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3)理想和空想的比较: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5)理想的重大作用:理想是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进方向和力量源泉。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理想信念具有以下特点:1. 目标性:理想信念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它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2. 现实性: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它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3. 超越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超越了现实,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力量。

4. 稳定性: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思想中稳定下来,不会轻易改变。

二、理想信念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理想信念分为不同的类型:1. 根据理想信念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

个人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个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对职业、家庭、生活的追求;社会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如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和平的追求。

2. 根据理想信念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短期理想信念和长期理想信念。

短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短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长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

3. 根据理想信念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积极理想信念和消极理想信念。

积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信念;消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消极、颓废的信念。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以下作用:1. 指引方向:理想信念能够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 激发动力:理想信念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3. 强化意志:理想信念能够强化人们的意志力,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和社会需要追求的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

它们是人
们对于事物本质和真理的认识,以及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期望。

理想信念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高尚追求:理想信念通常是对于道德、真理和善的追求,它们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崇
高愿望,代表了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向往。

2. 指导行为:理想信念是人们行为与决策的重要指导,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3. 崇高价值观:理想信念代表了人们对于价值的承诺和关注,它们包括了对于人权、
平等、正义、自由、和谐、善良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4. 持久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它们是对于人生和社会长期追求的结果,因此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5. 社会价值:理想信念不仅是个体的内心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它们在
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引领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总之,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它们具有崇高、指
导行为、持久、社会价值等特征。

理想信念的存在和实践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
有重要意义。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内心中深处最深邃的思想,它们驱动着我们继续追求,与梦想不期而遇。

理想是人们心中追求的内外表象,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实现的过程。

它代表了一种彼此
包容而充满激情的大胆想法,可以激发我们追求美好更高的生活,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

信念是人们价值观念的总结,它将理想转化为深厚的情感,由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而成。

信念具有坚定的方向性、集体性、唯一性和一致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怎样行动的具体指导,从而引导他们实现真正的价值。

那么,理想和信念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呢?
理想的内涵是梦想、追求,它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引领我们向梦想的远方奔跑。

同时,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它能让人们将今天的实现延伸到明天,为
未来做准备。

而信念的内涵则是人们价值观的总结,主导着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信念在持久的过程中形成,能够传播一种与价值共生的文化,是人们心意的阐释和激励。

它也是你把自己包裹在
其中,无论贫穷、痛苦和失意,不畏惧,继续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之,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心中深层的情感,它们驱动着我们对人生发自内心的追求。

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而信念则是价值观的具
体指导,能够传播文化与价值共生的信仰,集体性和唯一性坚定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
引领前行的方向。

思修第四讲+理想与信念

思修第四讲+理想与信念
(1)树立奋斗目标; (2)正确归因 ; (3)善于灵活应变和情绪转移; (4)增强挫折承受力; (5)合理宣泄。
对失败的归因
控制性
可控制性
不可控制性
部位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持久努力
一时努力
能力
他人持久努力 他人一时努力 他人能力
心境疲倦 他人心境
他人偏见
他人帮助
任务难度 运气机遇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的顺境与逆境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成功实践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诞生
1917年 第一个 社会主义 国家建立
二战后 一批
社会主义 国家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 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思考题
•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的关系?
• 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 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 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文献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

从内容上区分:
社会政治理想——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 设想、追求和向往; 道德理想——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 做人标准; 职业理想——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要达到何 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生活理想——人们对一定的生活方式、生活标准、 以及对物资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
古代文明 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 Nhomakorabea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
文化大革命的失败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实践
4、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1)科学性:

科学的唯物主义 宏大的历史视野 深入的人性关怀 人类自由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持久的生命力 出现于19世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 总结、吸收、借鉴、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根据变化的形势不断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
(1)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2) 奥威尔:《1984》
3 扎米亚京:《我们》
奥斯卡.王尔德说:“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
毫不值得一顾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 理想的类型
从性质和层次上分:
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 崇高理想,一般理想 从时序上分: 长远理想,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分: 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二 理想与空想
1、空想(utopia)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试图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
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并促成这些价值和 实践。(空想社会主义)
历程: 从《理想国》——《乌托邦》 理解: 从空间——时间 原因:
1 地理大发现 2 进化论 3 科技发展

理想、信念的特征

理想、信念的特征

理想、信念的特征
理想与信念都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它们的特征如下:
一、理想的特征
1. 方向性: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方向性的信仰。

2. 指导性:理想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地行动,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

3. 情感性: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4. 长期性:理想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的信仰之一,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性质。

5. 实践性:理想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的。

二、信念的特征
1. 必然性:信念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坚定信仰,是一种必然的认知。

2. 定向性:信念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意志和行动的指导。

3. 影响性:信念对个人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影响。

4. 长久性: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形成的信仰之一,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性质。

5. 坚定性:信念是人们在深刻认识和思考后形成的,具有坚定不移的特点。

总之,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情感性、实践性、必然性、定向性、影响性、长久性和坚定性等特征。

它们能够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坚定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及作用

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及作用

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及作用
理想信念是个体或群体在思想层面上对于理想和信仰的基本信念,是对于目标、追求、信仰体系或价值观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它体现了个体或群体对于人生意义、社会价值以及个人责任的一种深刻认识和信仰。

理想信念的含义:
指导方向: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或群体前行的道路标志,它为行为提供了方向,使个体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能够有所依归。

价值观体系:理想信念构建了一个人或群体的价值观体系,包括对善恶、公正、真理等道德原则的坚守和信仰。

内在动力:理想信念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能够激发个体或群体积极向前发展、进取、奋斗的欲望,使其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塑造人格:理想信念对于个体的人格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世原则以及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作用:
提供动力:理想信念为个体提供了不断前进的动力,使其在面对压力和艰难时能够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引导行为:理想信念是行为的指南,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使其在各种情境下能够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道路。

增强抵抗力:当个体面临逆境和挑战时,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增强其抵抗力,帮助其战胜困难。

建立团队凝聚力:在群体层面,共同的理想信念能够构建团队的凝聚力,使成员共同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培养责任感:理想信念常常伴随着一种责任感,使个体更加注重对社会、家庭、他人的责任和贡献。

总体而言,理想信念在塑造个体品格、引导行为、提供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深刻的意义。

第二章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family,生一个可爱的baby,这就是我所追求的happy 为什么努力?还不是为了我的奥迪,她的迪奥,孩子的奥利奥。
你的理想呢?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内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2.特征
信念具有执着性
“付出一定会有收获”、“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三)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一个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在追求的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以此匹配已收获的成 果,甚至更大、更多的成果。
本课小结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的内涵 2.理想的分类 3.理想的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习总书记:“形象地说,理想信念 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 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 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软骨 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 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 仰迷茫、精神迷失。 ”
13
(一)理想指引方向(往哪儿走),信念决定成败(能否走到终点)。 (二)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同幻想与空想的区别
理想 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 来的追求和向往。
幻想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并指 向未来的一种想象。
空想 则是违背客观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的一种 梦想。
理想的分类
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
近期理想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远期理想 道德理想
政治理想
大学生理想观
一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夫,山泉,有点田! My dream is赚多多的money,找一个漂亮的lady,建立一个温暖的

思修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思修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
周恩来
比尔.盖茨——让每个家庭拥有一部电脑
袁隆平——让农民发家致富
赵本山——对得起观众
2、立志须躬行,起步于足下
• 即把崇高的理想分解成具体的看得见的阶段目标, 使之具体化、阶段化 • 例如:立志做农业科学家 • 具体化:大学农学专业 —— 作物科研 —— 水稻专 家——农业科学家 • 阶段化:小学 —— 中学 —— 大学 —— 研究生(或 初级科研人员) —— 中级科研人员 —— 高级科研 专家——农业科学家
(1)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故事: 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 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 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 生活。
——雨果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社会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 哲学认识论:理想是对奋斗目标有根据的构想。 心理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信念。 政治学: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 当代中国人树立共同理想,努力实现共同 理想实际上就是为未来实现共产主义推进 了重要的一步。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 • 马克思说:“人是能思想的存在。” • 立志就是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把个人的理想追 求溶入到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大事业中去 • 实质是确立自己的人生信条,构建人生发展的终 极动力系统 • 操作办法:将理想信念现实化 • 理想追求——通俗理念——人生信条 • 使远大理想找到切实可行的着陆点,使之有操作 性和现实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 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一、理想的内涵
理想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 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 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一、理想的内涵
第二步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理想的特征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理想的特征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二、理想的特征
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 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 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二、理想的特征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
从1981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 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空想
一、理想的内涵
生活理想
理想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
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
近期理想
远期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政治理想
二、理想的特征
理想具有超越性
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与现实相比,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 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一)什么是理想信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从理想的概念上看,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想一定有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艰苦的努力,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如果违背客观规律,没有实现可能性,一定不是理想。

理想一定要有现实的、实现的可能性。

没有实现可能性,违背客观规律的,是空想,而不是理想。

另外,理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所以,理想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理想是信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信念不仅是人们内心坚定的、坚信不疑的一种思想,信念还会外露为人们的行为和实践的意志。

所以,信念是内外的结合。

另外,信念和人格密切相关,稳定信念是人格可靠的一个表现。

没有坚定的信念,则该人格是不可靠的。

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

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对于自身所处的世界,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有所把握和相信、有所期望和追求的,这其实就是人类的信仰现象。

其中,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就是信念,而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想象,就是理想。

理想与信念是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常说,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那么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

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理想和信念首先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的追求,作为人的意志精神的产物存在。

4.1.1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共4页]

4.1.1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共4页]

4
第 章
拓展素质,智赢未来
Chapter 4
4.1 理想信念是航灯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流沙河理想与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

它像一朵明亮的火花,点燃人们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焕发人们奋发向上的勇气。

理想就是人们所向往、信仰和追求的奋斗目标。

树立崇高理想是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是引航的灯塔,信念是推进的风帆。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而找不到自己的港湾,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

大学时代,正是人生之舟启航之际,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将帮助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之旅。

4.1.1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2019考研政治冲刺思修高频考点: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

2019考研政治冲刺思修高频考点: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

现在已经是2019年考研的冲刺复习阶段,考生们的重心应该都转移到了政治上。

下面考研小编整理了一篇“2019考研政治冲刺思修高频考点: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文章,把零碎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1.理想的的内涵与特征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特征:(1)超越性。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

(2)实践性。

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以实践为桥梁,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3)时代性。

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内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地精神动力。

特征:(1)执着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多样性。

具体表现:①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信念;②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在信念体系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3)理想和空想的比较: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5)理想的重大作用:理想是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3)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4)理想和信念的对立统一: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