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027-信息管理导论0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096,800
273,785,413 78.6 % 153.3 %
11.4 %
18,068,919
254,915,745 42.9 % 1,310.8 % 10.6 %
大洋洲、澳洲
35,903,569
7,620,480
24,287,919 67.6 % 218.7 %
1.0 %
总计
7,017,846,922
对资本投资产生杠杆作用:有助于最佳地使用计算
能力,有助于避免供给过量和费用超额等常见陷阱, 弹性和高使用率的基础结构:平衡工作量,培养业务共
可以使信息技术机构摆脱管理不相干和不协调系统的 同体,在失败中及时恢复
负担
判定标准
信息社会来临的标志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奈斯比特):一是1956年美国“白领人 员”的数字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二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 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
167,335,676 15.6 % 3,606.7 % 7.0 %
114,304,000
1,076,681,059 27.5 % 841.9 %
44.8 %
105,096,093
518,512,109 63.2 % 393.4 %
21.5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3,284,800
90,000,455 40.2 % 2,639.9 % 3.7 %
基本要素
由信息环境、信息主体和信息客体共同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是当前必 须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社会构成 从社会活动的现实性和一般性出发,可以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等 方面进一步阐释社会信息环境的社会构成状况。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科学因素 文化因素 教育因素 技术因素
社会信息环境的变迁
国内信息化测度方法
• 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CN) • 中国国家信息化指数(NIQ) • 中国信息能力报告指数 • 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指数
2.3 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
信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 以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为支点的信息活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社会信息环境的变迁是各种因素组合方式的变迁,对信息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发展有着 极大的影响作用。
发展功能互动性
变化趋向同一性
信息服务 基于数据或文献 基于物理获取 基于固有资源 基于信息机构 基于标准过程 涉及单一信息活动 基于标准和单一知识 基于简单个别行为 基于特定时刻 满足于信息检索知识 按信息服务机构流程组织
信
电视
68,955
息
电话
17,300,000
流
Internet
532,897
量
合计
17,905,340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ow Much Information 2003”世界信息生产量和数字信息调查结果
信息应用的广泛化
信息意识的强化
地区
非洲 亚洲 欧洲 中东 北美 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
人口 (2012估计)
2.2 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含义
• 信息化是为更大规模地生产、贮存、转换、传播、甚至创造新知识而集约地利用新的 和最新工艺的过程,是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工业问题、人文问题等的过 程(А.И.拉基托夫)。
• 信息化是指一种生产和管理的社会和技术组织的特殊形式,它通过对新的信息技术的 运用而使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生产效率得以实现(卡斯泰尔)。
麦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 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长尾定律(The Long Tail Law)
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 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 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2.1.4信息社会的相关理论
数字地球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 :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戈尔认为,数字地球建立在计算科学、海量存储、卫 星图像、宽带网络、互操作和元数据等技术之上,可以在指导仿真外交、打击犯罪、保护 生态多样性、预报气候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等方面得以应用。
第二章 信息社会
2.1 信息环境与信息社会
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智慧迸发、创造迭现的信息时代,一个以前所有人类历史的知 识积累都无法比拟的时代。随着社会信息环境的变迁,信息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抗拒的 现实。
2.1.1 社会信息环境
基本含义
社会信息环境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技术,不仅仅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 部分,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还影响了社会环境的演化过程以及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和 谐程度,因而与社会环境具有互动作用。
360,985,492
2,405,518,376 34.3 % 566.4 % 100.0 %
信息职业的扩大
信息职业 半信息职业
知识生产类 知识分配类 市场调查和经纪类 信息处理类 信息设备类
服务和信息 各占50%的职业
工业和信息 各占50%的职业
科学技术工作者、个人信息服务提供者
教育工作者、公共信息提供者、大众传播工作者 信息收集人员、调查和经纪人员、计划管理人员 传统信息处理人员、电子信息处理人员 传统信息设备操作人员、电子信息设备操作人员、电信工作者 医生、广告宣传员、持有执照的护士、小贩、营养师、零售事 务员、临床检查技师、其它办事员、保健检查技师、零售店主 (薪给)、放射线治疗技师、零售店主(自营)、设计人员、个人服 务业主(薪给)、柜台事务员、个人服务业主(自营)、船长、海员、 零售商、企业服务业主(薪给)、协会、工会职员、企业服务业主 (自营)、站长、收发员 不能另行分类的车间主任、测量员、木材检查员、测量员、定 级员、检查员、试验员(制造业)、其它分类的检查员、定级员、 分类员
代表人物
2.1.3信息社会的特征分析
基本特征 信息数量的激增
静
存储介质
纸张 胶片
磁介质 光学介质
合计
态 2002年信息生产量(上限估计,单位:TB) 1,634 420,254 5,187,130 103
信 2002年信息生产量(下限估计,单位:TB)
327
76,69 3,416,230
51
息
生 1999-2000年信息生产量(上限估计,单位:TB) 1,200 431,690 2,779,760
知识服务 基于用户决策目标 基于信息内容利用和知识创造 基于分布式多样化动态资源 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和用户信息活动中 基于个性化 涉及多种用户信息活动及其交互作用 基于复杂综合变化知识 基于团队努力 往往持续反复 强烈的学科专业化要求 按用户行为过程组织
2.1.2信息社会理论
• 彼特·德鲁克(P.F.Drucker)的知识经济论 • 丹尼尔·贝尔(D.Bell)的后工业社会说 • 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说 • 约翰·奈斯比特(J.Naisbitt)的信息社会说 • 曼纽尔·卡斯特(M.Castells)的网络社会说 • 尼葛洛庞帝(N.Negroponte)的比特时代说 • 知识经济时代 • 学习型社会
业务效益
技术效益
加速成果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提高生产力和合作的
水平,有助于解决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 基础结构最优化:统一工作量管理,提供满足高需求
促进合作及其弹性化:连接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 应用的能力,降低循环周期
广泛地允许被分散的部门和业务形成虚拟组织以分享
数据和资源
有效提高满足业务需求的水平:创造灵活的和弹性
信息时代的发展定律
摩尔定律(Moore’s Law)
1965年: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1975年:安装在集成电路内的廉价晶体管的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大约每隔两年增 长一倍。
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 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 长速度的三倍。
信息社会的五大标准
• 技术标准:信息技术必须是这个社会的关键性能动力量。 • 社会标准:信息必须保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整个社会要有广泛而
强烈的信息意识。 • 经济标准:信息必须成为关键的经济因素,是资源,是服务活动,是
流通的商品,也是就业和增殖的源泉。 • 政治标准:信息能够增强民主和自由,加强人们的各种参与和妥协。 • 文化标准:信息具有文化价值。 (3)其他学者的分析 (4)信息社会的现实性 (5)信息社会10项国际标准
信息经济的存在
在信息经济时代,制造业经济主导地位让位于服务业经济;非信息职业主导地位让位 于信息职业和和半信息职业;理论和知识处于经济的中心地位;社会发展更多依赖于智能 型技术;社会经济变化呈加速度发展;信息产业成为朝阳行业。
社会净产值 各部门物质生产(人力 资本)投入总和 信息流量
信息功能的硬化
信息文化的一般特征 动态开放性 即时发展性 技术推动性
信息文化的时代特征 交往快捷化 道德多元化 组织分散化 生活个性化 结构复杂化
信息文化的现代意义
文化行为的冲突
信息文化自觉
1,073,380,925 3,922,066,987 820,918,446 223,608,203 348,280,154 593,688,638
Internet用户
Internet 用户 占人
(2000.12.31) (2012.6.30) 口比
率
2000-2012 占世界总量
增长率
比例
4,514,400
81
产 1999-2000年信息生产量(下限估计,单位:TB) 240 58,209 2,073,760
29
5,609,121 3,416,281 3,212,731 2,132,238
量
增长率(按照上限计算,单位:%)
36
-3%
87%
28%
74.5%
动
信息媒体
2002年流量(单位:TB)
态
广播
3,488
• 信息化,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加快农业的工业化和工业的信息 化;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活动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能力,提高整个 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生产率和效率,加强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周宏仁)。
作为历史进程的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过程 作为发展状态的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结果 作为发展体系的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结构
的运行基础结构,快速应对对付客户需求或需要的变 增强数据的获得和合作:全球性整合和分配数据,支
动,瞬间获得计算和数据资源以发现和满足需要 持大量的多种培训合作,促使业务部门通过组织开展合
提高生产力:有助于终端用户不受约束地获得计算 作
和数据资源并在他们需要时存储资源,有助于装备雇
员比以前更快地及时通过产品设计和研究计划等阶段
信息化功能 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 中国社会信息化水平 社会信息化测度
国外信息化测度方法
• 日本信息化指数 • 产业信息化指数 • IDC信息社会指数 • 马克卢普—波拉特(Machlup-Porat)信息经济规模测度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知识经济测度 • 知识社会评价指标 • 世界经济论坛网络就绪指数(NRI) • 信息化扩散指数(ICT-DI) • 国际电信联盟(ITU)信息化发展指数 • 欧洲数字竞争力报告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