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锈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叶草病害
三叶草锈病
一、分布与危害
表现在红三叶、白三叶、绛三叶、 地三叶、杂三叶等各种三叶草,此病菌 具有较强的寄主专化性。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人们认识较早的一种病 害,在我国分布也较普遍。此病在严重时,降低鲜 草产量,影响种子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据澳 大利亚报道,感病品种鲜草减产15.2%-25.9%,种 子减产39.5%-89.4%。此病还会降低三叶草的固氮 能力,使三叶草营养价值降低,牧草的可消化蛋白 质含量由15.05%下降为8.87%,葡萄糖含量由 13.58%降至9.88%,脂肪含量由5.60%降为4.5%。 另有报道,患锈病的三叶草含有毒物质,影响家畜 的健康。
病原菌
豌豆白粉菌,分生孢子梗由外生菌丝上 长出,直立,无色,顶串生分生孢子。
寄主范围
在豆科植物中寄生范围较广,但适应于不同 的寄主,分化为许多生理小种。就三种草属 而言,在红三叶发生较普遍,偶尔也见于白 三叶草、绛三叶、杂三叶等。
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休眠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在大 多数三叶草种植区,分生孢子阶段(Oidium sp.)是主要致病体,如在我国贵州,红三叶 草就不产生有性阶段的闭囊壳,在新疆野生白 三叶草也很少形成闭囊壳。分生孢子借风传播, 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的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潮湿并日间热而夜间凉爽和多风的有利条件有 利于此病的流行。多雨或过于潮湿则不利于病 害的发生。过量施氮肥或磷肥,加重病害的发 生。增施钾肥可抑制菌丝的生长 ,使病情减轻。
二、病状
最明显的症状是夏孢子阶段。夏孢子堆 棕褐色,生于叶两面、叶柄及茎上,包被于 表皮下呈疱状,或突破表皮呈粉状。生长季 节后期,病部出现暗褐色粉状冬孢子堆。春 季的新叶上有时可在背或叶上出现蜜黄色杯 状小点,即病原菌的锈子器,能使寄主病部 扭曲畸形。
三、病原
三叶草单胞锈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生活史单主寄生。性子器生叶正面,黄色;锈子器生 于叶两面,多生于叶背面,或叶柄上,聚生,杯状,包 被黄白色;锈孢子近球形至椭圆形,浅黄色,有细瘤, 大小为14-24微米×12-20微米;夏孢子球形、椭圆形 或卵圆形,浅褐色,具细刺,大小约22-30微米×20- 26微米,有2-4(7)个芽孔;冬孢子卵形、椭圆形或球 形,深褐色,壁光滑或具少数分散或排列成线状的疣突, 大小约为20-29微米×15-23微米,顶生芽孔覆无色乳 突,柄无色,常在近孢子处断裂。
四、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 危害寄主,造成病害流 行。以冬孢子在病株及 病残体上越冬,有时也 可以秋季冬孢子萌发产 生的锈子器越冬。有些 地区,此菌的生活史中 没有锈子器阶段 。
五、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如澳 洲的地三叶中拉力萨 (Larisa)、特里卡 拉(Trikkala)、恩菲 尔德(Enfield)等品 种对锈病有较高的抗 性。我国贵州栽培的 阿宁吞、逸生、巴东、 哈米多利等红三叶品 种表现出抗锈性,可 作为亲本用于抗病品 种的选育。
分布与危害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的新疆、吉林、贵州、 江苏甘肃曾有报道或发现。此病可使植株的叶片的 光合效率明显下降,影响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当病 害流行时,干草产量下降32%,种子产量也大幅度 下降家。家畜吃了病病三叶草后常引起腹胀。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管理措施 合理利用草地,如春季刈割一次可减 少初侵染源。在白粉病发生期进行有计划地分段、 分区轮牧、适牧或适当增加刈割次数,可有效防治 病害的发展蔓延。 3.药剂防治 科研地或种子繁育地,可用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等药剂进行防治。另据贵州试 验,上述药剂与防病高脂膜剂进行复配混用,可显 著提高防效。
2、合理利用和管理 秋季刈茬适当放低, 并尽量清除刈后的病 残体,以减少越冬和 初侵染源。
3、药剂治疗 科 研地可选用粉 锈宁、氧化萎 锈灵、三唑醇 等化学药物进 行防治。
三叶草白粉病
症状
初期叶两面再现局部由病原菌的菌丝体 和分生孢子构成的白色粉斑,后迅速覆 盖叶片的大部或全部。病害流行时,整 个草地如同喷过白粉。严重时,可使叶 片变黄或枯落,种子不实或瘪劣。后期 白色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褐色小黑点,即 病原菌的闭囊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