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问题: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

合集下载

微专题16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探究问题

微专题16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探究问题
索引
1
真题演练 感悟高考
索引
1.(2019·全国Ⅲ卷)图①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 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 BF重合,连接DG,如图②. (1)证明:图②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 面ABC⊥平面BCGE; 证明 由已知得AD∥BE,CG∥BE,所以AD∥CG, 所以AD,CG确定一个平面,从而A,C,G,D四点共面. 由已知得AB⊥BE,AB⊥BC,且BE∩BC=B,BE,BC⊂平面BCGE, 所以AB⊥平面BCGE. 又因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CGE.
索引
(2)若直线 AC 与平面 ABFE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36,求平面 CEB 与平面 EBF 夹
角的余弦值. 解 如图过点 C 作 CG⊥EF,交 EF 于点 G,连接 AG,
因为平面ABFE⊥平面 EFCD,且平面ABFE∩平面EFCD=EF,
所以CG⊥平面ABFE, 故直线AC与平面ABFE所成的角为∠CAG, 设DE=h,则在Rt△CAG中 ,CG=DE=h, AG= EG2+EA2= h2+4, 所以 tan∠CAG=CAGG= hh2+4= 36, 解得 h=2 2,
索引
考向1 折叠后的位置关系及空间角 例1 (2022·重庆诊断)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
AB⊥AD,AB=2CD=4,E,F分别为AD,BC的中 点,沿EF将四边形EFCD折起,使得DE⊥BF(如图2). (1)求证:平面ABFE⊥平面EFCD; 证明 由题设条件,得EF∥AB∥CD,AB⊥AD,则DE⊥EF, 又DE⊥BF且BF∩EF=F,BF,EF⊂平面ABFE, 则DE⊥平面ABFE, 又DE⊂平面EFCD, 故平面ABFE⊥平面EFCD.

高考数学命题角度44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大题狂练理-含答案

高考数学命题角度44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大题狂练理-含答案
10
3 10 . 10
2. 如图甲,已知矩形 ABCD 中, AB 2 3, BC 2, H 为 CD 上一点,且 BH AC ,垂足 为 O ,现将矩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起,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锥 B ADC .
(Ⅰ)在图乙中,若 BH AD ,求 BH 的长度; (Ⅱ)当二面角 B AC D 等于 60 时,求二面角 A DC B 的余弦值 .
【答案】(Ⅰ)(Ⅱ) 3 10 10
【解析】试题分析: (Ⅰ)利用折叠前后的不变量得到有关垂直关系,进而利用线面垂直的判
定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线线垂直;
(Ⅱ)同(Ⅰ)证明有关线面垂
直和线线垂直,进而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进行求解.
(Ⅱ)设 AB 中点为 Q ,连接 CQ ,交 BD 于点 N ,连接 NC ' . 同(Ⅰ)可证 DE CQC ' , 从而面 CQC '/ / 面 FPF ' ,所以 C ' N / /F ' M ;由 DE 面 CQC ' ,可得面 CQC ' 面 ABCD ,又因为面 BDC ' 面 ABCD ,且面 BC ' D 与面 CQC ' 相交于 C ' N ,所以 CN 面
3
y
x,
{
3 3
33
n2
1, ,

39
z
x
9
所以 cos
n1 n2 n1 n2
37 , 37
由横坐标 B
33 ,0,
大于 H
3 ,0,0
横坐标,
22
3
所以二面角 A DC B 为钝角,所以余弦值为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一节高三复习教研课引发的思考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一节高三复习教研课引发的思考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一节高三复习教研课引发的思考摘要:复习课是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十分关键。

本文从数学折叠问题出发,通过自我展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探究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三复习课;立体几何折叠问题;数学核心素养高效的复习教学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建立认知结构、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都有重要价值。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刷题讲题常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展其核心素养常常被忽略。

本文探索一类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方式,用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立体几何在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折叠问题是立体儿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空间儿何问题与平面几何问题相互转化的集中体现,对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准确的计算运算能力,才能顺利解答。

1教材习题题目如图1,在梯形ABCD中,∠BAD为直角,AD∥BC,AB=AD=BC=2,如图2,将三角形ABD沿BD折起至PBD.(1)若平面PBD⊥平面BCD,求证:PB⊥PC;(2)设E是PC的中点,若二面角E-BD-C为30°,求平面PBD与平面BCD夹角的大小.2教学实施环节1:旧知再探,培养信心。

学生独立解答第一问,上台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第一问是空间中简单的线面垂直关系,学生很容易由面面垂直到线面垂直,再到线线垂直。

通过学生自己上台展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以及规范的书写能力,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帮助。

环节2:向量工具,功能强大。

学生用向量法解决第二问。

(2)法一:如图,以M为原点,直线MB为x轴,直线MN为y轴,直线Mz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MN=θ,θ∈(0,π),则P(0,2cos θ,2sin θ),E(-1,cos θ+2,sin θ),故=(-3,cos θ+2,sin θ),=(4,0,0).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n=(x,y,z),则取y=sin θ,得n=(0,sin θ,-cos θ-2).显然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为n1=(0,0,1).因为二面角E-BD-C为30°,则===,整理得4cos2θ+4cos θ+1=0,解得cos θ=-,所以θ=,所以平面PBD与平面BCD夹角的大小为.设计意图:向量法是处理立体几何中角度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学生互助学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有助于在培养学生解决折叠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书写规范作答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含解析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含解析

高考热点问题: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一、考情分析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与难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多涉及到空间中的线面关系、体积的求解以及空间角、距离的求解等问题;二是几何体的表面展开问题,主要涉及到几何体的表面积以及几何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等.二、经验分享(1)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主要包含两大问题:平面图形的折叠与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把一个平面图形按照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折叠问题.把一个几何体的表面伸展为一个平面图形从而研究几何体表面上的距离问题,这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展开问题.折叠与展开问题是立体几何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种方式的转变正是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集中体现,展开与折叠问题就是一个由抽象到直观,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此类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2) 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变为立体图形,就在图形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折叠前后有些量(长度、角度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称其为“不变量”.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抓住“不变量”是关键.(3)把曲面上的最短路线问题利用展开图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距离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求曲面上最短路线的一种常用方法.三、题型分析(一) 平面图形的折叠解答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好折叠前后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抓住两个关键点:不变的线线关系、不变的数量关系.不变的线线关系,尤其是平面图形中的线线平行、线线垂直关系是证明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起点和重要依据;不变的数量关系是求解几何体的数字特征,如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空间中的角与距离等的重要依据.1. 折叠后的形状判断【例1】如下图,在下列六个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皆为全等的正方形,那么沿其正方形相邻边折叠,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_____________(要求:把你认为正确图形的序号都填上)①②③④⑤⑥【分析】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想象平面图形折叠后的图形进行判断.也可利用手中的纸片画出相应的图形进行折叠.【答案】①③⑥【解析】①③⑥可以.②把横着的小方形折起后,再折竖着的小方形,则最上方的小方形与正方体的一个侧面重合,导致正方体缺少一个侧面;④把下方的小方形折起后,则上方的小方形中的第1,2个重合,导致正方体的底面缺少,不能折成正方体;⑤把中间的小方形当成正方体的底面,则右下方的小方形折叠不起来,构不成正方体.【小试牛刀】下图代表未折叠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其折叠起来,变成正方体后的图形是()A. B. C. D.【例2】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边BC的中线折起得到空间四边形ABCD(如图2),则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与BC的位置关系是( )图1 图2A.相交且垂直B.相交但不垂直C.异面且垂直D.异面但不垂直【答案】C【解析】在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上的中线AD 就是斜边上的高,则AD ⊥BC ,折叠后如图2,AD 与BC 变成异面直线,而原线段BC 变成两条线段BD 、CD ,这两条线段与AD 垂直,即AD ⊥BD ,AD ⊥CD ,故AD ⊥平面BCD ,所以AD ⊥BC .【小试牛刀】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F 分别为边BC,AD 的中点,将沿BF 所在直线进行翻折,将沿DE 所在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A. 点A 与点C 在某一位置可能重合B. 点A 与点C 的最大距离为C. 直线AB 与直线CD 可能垂直D. 直线AF 与直线CE 可能垂直 3.折叠后几何体的数字特征折叠后几何体的数字特征包括线段长度、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角与距离等,设计问题综合、全面,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确定折叠后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折叠前后的数量关系之间的对应.【例3】(体积问题)如图所示,等腰ABC △的底边66AB =,高3CD =,点E 是线段BD 上异于点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E AE ⊥,记BE x =,()V x 表示四棱锥P ACFE -的体积.(1)求()V x 的表达式;(2)当x 为何值时,()V x 取得最大值?PED F B CA【解析】(1)由折起的过程可知,PE ⊥平面ABC,96ABC S ∆=,V(x)= (036x <<)(2),所以(0,6)x ∈时,'()0v x > ,V(x)单调递增;636x <<时'()0v x < ,V(x)单调递减;因此x=6时,V(x)取得最大值126.【小试牛刀】【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诊】在平面四边形 中,AB=BC=2,AC=AD=2,现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得平面DAC平面ABC ,则此时得到的三棱锥D-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例4】(空间角问题)如左图,矩形ABCD 中,12AB =,6AD =,E 、F 分别为CD 、AB 边上的点,且3DE =,4BF =,将BCE ∆沿BE 折起至PBE ∆位置(如右图所示),连结AP 、EF 、PF ,其中25PF =.(Ⅰ)求证:PF ⊥平面ABED ; (Ⅱ)求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Ⅰ)由翻折不变性可知, , ,在PBF ∆中, ,所以PF BF ⊥ 在图1中,易得,在PEF ∆中, ,所以PF EF ⊥又,BF ⊂平面ABED ,EF ⊂平面ABED ,所以PF ⊥平面ABED .. .ACDBEF图图ABCD PEF(Ⅱ)方法一: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所示,则()6,0,0A ,,()0,3,0E ,()6,8,0F ,所以, ,,设平面PEF 的法向量为(),,x y z =n ,则0FP EF ⎧⋅=⎪⎨⋅=⎪⎩n n ,即,解得560x y z ⎧=-⎪⎨⎪=⎩令6y =-,得,设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为θ,则81281427. 所以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1281427. 方法二:过点A 作AH EF ⊥于H ,由(Ⅰ)知PF ⊥平面ABED ,而AH ⊂平面ABED 所以PF AH ⊥,又,EF ⊂平面PEF ,PF ⊂平面PEF ,所以AH ⊥平面PEF ,所以APH ∠为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的角. 在Rt APF ∆中,在AEF ∆中,由等面积公式得4861在Rt APH ∆中,所以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1281427. 【点评】折叠问题分析求解两原则:解法二图ABCD PEFHxy z 解法一图A BC D PEF(1)折叠问题的探究须充分利用不变量和不变关系;(2)折叠前后始终位于折线的同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小试牛刀】【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已知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如图,将沿DE折成四棱锥,且有平面平面BCED.求证:平面BCED;记的中点为M,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二) 几何体的展开几何体表面展开问题是折叠问题的逆向思维、逆过程,一般地,涉及到多面体表面距离的问题,解题时不妨将它展开成平面图形试一试.1.展开后形状的判断【例5】把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如右下图),请根据各面上的图案判断这个正方体是()解析:这是图③模型,在右图中,把中间的四个正方形围起来做“前后左右”四个面,有“空心圆”的正方形做“上面”,显然是正方体C的展形图,故选(C).【小试牛刀】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你”、“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开后的数字特征——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例6】如图,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2π,高为2,AB CD,分别是两底面的直径,AD BC,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C点,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解析】如图,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其中AB为底面周长的一半,即,2AD=.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为线段AC.在矩形ABCD中,.所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长度为22.【点评】几何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需要将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将其转化为平面内的最短距离,利用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求解.但要注意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有多种展开图,如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等,要把不同展开图中的最短距离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最小值.【小试牛刀】如图,在长方体中, ,求沿着长方体表面从A到1C的最短路线长.四、迁移运用1.【浙江省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已知四边形中,,,在将沿着翻折成三棱锥的过程中,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角均小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设二面角,的大小分别为,则()A. B. C.存在 D.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如图,在三棱锥中,作平面于,连,则分别为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角均小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过作,垂足分别为,连,则有,∴分别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设BD的中点为O,则为边上的中线,由可得点H在CO的左侧(如图所示),∴.又,∴.又为锐角, ∴.故选B .2.【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二诊】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上的中线AD 为折痕,将ABD ∆与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得到以下四个结论:①BD ⊥平面ACD ;②ABC ∆为等边三角形;③平面ADC ⊥平面ABC ;④点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解析】由于三角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所以BD ⊥平面ACD ,故①正确,排除B 选项.由于AD BD ⊥,且平面ABD ⊥平面ACD ,故AD ⊥平面BCD ,所以AD CD ⊥,由此可知,三角形为等比三角形,故②正确,排除D 选项.由于,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故点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 ④正确,故选C .3.已知梯形如下图所示,其中,,为线段的中点,四边形为正方形,现沿进行折叠,使得平面平面,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已知当点满足时,平面平面,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C 【解析】因为四边形为正方形,且平面平面,所以两两垂直,且,所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又因为,,所以,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得,取,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得,取,因为平面平面,所以,解得.故选C.4.如图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点M 到AB 的距离为22B .AB 与EF 所成角是90︒C .三棱锥C DNE -的体积是16D .EF 与MC 是异面直线 【答案】D【解析】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画出它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A 中M 到AB 的距离为222MC =,A 正确;AB 与EF 所成角是90︒,B 正确;三棱锥C DNE -的体积是,C 正确;//EF MC ,D 错误.5.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当以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 和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度A .90B .60C .45D .30 【答案】C【解析】折叠后所得的三棱锥中易知当平面ACD 垂直平面ABC 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设AC 的中点为O ,则DBO ∠即为所求,而D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故选C .6.【辽宁省辽阳市2018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6cm ,该纸片上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 E , F , G , H 为圆O 上的点, ABE , BCF , CDG , ADH 分别以AB , BC , CD , DA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AB , BC , CD , DA 为折痕折起ABE , BCF , CDG , ADH ,使得E , F , G , H 重合,得到一个四棱锥,当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时,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500327π3cm【解析】如图:连接OE 交AB 于点I ,设E ,F ,G ,H 重合于点P ,正方形的边长为x ()0x >,则OI=2x , IE 62x =-. 因为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所以,解得4x =,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Q ,半径为R ,则,,解得5R 3=,外接球的体积3cm7.【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在正方形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将四边形沿翻折,使得平面平面,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连接FC ,与DE 交于O 点,取BE 中点为N , 连接ON ,CN ,易得ON ∥BD ∴∠CON 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 OC=,ON=,CN=∴cos ∠CON==故答案为:8.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将四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BCD A -',使平面⊥BD A /平面BC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BD C A ⊥'; (2);(3)A C '与平面BD A '所成的角为︒30; (4)四面体BCD A -'的体积为61. 【答案】(2)(4)【解析】平面⊥BD A /平面BCD CD ∴⊥平面'A BD ,/CA 与平面BD A /所成的角为'CA D ∠,四面体BCDA -/的体积为,,综上(2)(4)成立.9.如图,矩形ABCD 中,2AB AD =,E 为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直线DE 翻折成1A DE ∆,若M 为线段1AC 的中点,则在ADE ∆翻折过程中,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的正确选项)(1)||BM 是定值 (2)点M 在某个球面上运动(3)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 C ⊥ (4)存在某个位置,使//MB 平面1A DE 【答案】(1)(2)(4).【解析】取CD 中点F ,连接MF ,BF ,则1//MF DA ,//BF DE ,∴平面//MBF 平面1A DE , ∴//MB 平面1A DE ,故(4)正确;由,为定值,FB DE =为定值,由余弦定理可得,∴MB 是定值,故(1)正确;∵B 是定点,∴M 是在以B 为圆心,MB 为半径的圆上,故(2)正确;∵1AC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为AC ,AC 与DE 不垂直,∴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 C ⊥错误,故(3)错误.10.【四川省广元市高2018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 4AB =, 2AD =, E 是CD 的中点,以AE 为折痕将DAE ∆向上折起, D 变为'D ,且平面'D AE ⊥平面ABCE .(Ⅰ)求证: 'AD EB ⊥; (Ⅱ)求二面角'A BD E --的大小.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 90. 【解析】(Ⅰ)证明:∵, AB 4=,∴,∴AE EB ⊥,取AE 的中点M ,连结MD ',则,∵ 平面D AE '⊥平面ABCE ,∴MD '⊥平面ABCE ,∴MD '⊥ BE , 从而EB ⊥平面AD E ',∴AD EB '⊥ (Ⅱ)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4,2,0、()C 0,0,0、()B 0,2,0、()D 3,1,2',()E 2,0,0,从而BA =(4,0,0),,.设为平面ABD '的法向量,则可以取设为平面BD E '的法向量,则可以取因此, 12n n 0⋅=,有12n n ⊥,即平面ABD ' ⊥平面BD E ', 故二面角的大小为90.11.【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如图1,已知菱形的对角线交于点,点为线段的中点,,,将三角形沿线段折起到的位置,,如图2所示.(Ⅰ)证明:平面平面;(Ⅱ)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Ⅰ)折叠前,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所以折叠后,,, 又,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又点为线段的中点,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Ⅱ)图1中,由已知得,,所以图2中,,又所以,所以又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所以.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12.【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如图,在多边形中(图1),为长方形,为正三角形,现以为折痕将折起,使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在上(图2).(Ⅰ)证明:平面;(Ⅱ)若点在线段上,且,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求三棱锥的体积. 【解析】(Ⅰ)过点作,垂足为.由于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在上,∴平面.∴.∵四边形为矩形,∴.又,∴平面,∴.又由,,可得,同理.又,∴,∴,且,∴平面.(Ⅱ)设点到底面的距离为,则.由,可知,∴.又,∴.13.【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菱形中,,现将沿边折到的位置.(1)求证:;(2)求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解析】(1)如图所示,取的中点为,连接,易得,,又面(2)由(1)知,= ,当时,的最大值为1.14.【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所示甲,在四边形ABCD中,,,是边长为8的正三角形,把沿AC折起到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ACD,如图所示乙所示,点O,M,N分别为棱AC,PA,AD的中点.求证:平面PON;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如图所示,为正三角形,O为AC的中点,,平面平面ACD,平面平面,平面ACD,平面ACD,.,,,,即.,N分别为棱AC,AD的中点,,,又,平面PON;解:由,,,可得,点O、N分别是AC、AD的中点,,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又为PA的中点,点M到平面ANO的距离,.又,.15.【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元月调研】如图,梯形中,,过分别作,,垂足分别,,已知,将梯形沿同侧折起,得空间几何体,如图.1若,证明:平面;2若,,线段上存在一点,满足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的长.【解析】1由已知得四边形ABFE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在图2中,,由已知得,,平面又平面BDE,,又,,平面2在图2中,,,,即面DEFC,在梯形DEFC中,过点D作交CF于点M,连接CE,由题意得,,由勾股定理可得,则,,过E作交DC于点G,可知GE,EA,EF两两垂直,以E为坐标原点,以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取得,设,则m,,,得设CP与平面ACD所成的角为,.所以16.【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已知如图(1)直角梯形,,,,,为的中点,沿将梯形折起(如图2),使.(1)证明:平面;(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析】(1)由已知可得为直角三角形,所以.又,所以,所以平面.(2)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在直角中,,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则,所以.16.正△ABC的边长为4,CD是AB边上的高,,E F分别是AC和BC边的中点,现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 DC B(1)试判断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E DF C(3)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P DE ⊥?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问可利用翻折之后的几何体侧面ABC ∆的中位线得到//AB EF ,便可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2)先根据直二面角A DC B --将条件转化为AD ⊥面BCD ,然后做出过点E 且与面BCD 垂直的直线EM ,再在平面BCD 内过M 作DF 的垂线即可得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3)把AP DE ⊥作为已知条件利用,利用ADC ∆中过A 与DE 垂直的直线确定点P 的位置.【解析】(1)如图:在△ABC 中,由E 、F 分别是AC 、BC 中点,得EF//AB,又AB ⊄平面DEF,EF ⊂平面DEF .∴AB ∥平面DEF .(2)∵AD ⊥CD,BD ⊥CD∴∠ADB 是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AD ⊥BD ∴AD ⊥平面BCD取CD 的中点M,这时EM ∥AD ∴EM ⊥平面BCD过M 作MN ⊥DF 于点N,连结EN,则EN ⊥DF∴∠MNE 是二面角E —DF —C 的平面角,在Rt △EMN 中,EM=1,MN=23 ∴tan ∠MNE=233,cos ∠MNE=721(3)在线段BC 上存在点P,使AP ⊥DE. 证明如下:在线段BC 上取点P,使BC BP 31 ,过P 作PQ ⊥CD 与点Q, ∴PQ ⊥平面ACD∵, 在等边△ADE 中,∠DAQ=30°,∴AQ ⊥DE ∴AP ⊥DE.。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大题精选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大题精选

立体几何折叠问题大题精选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D∥BC,AD=8,BC=6,AB=2,E、F分别在BC、AD上,EF∥AB.现将四边形ABEF沿EF折起,使得平面ABEF平面EFDC.(Ⅰ)当,是否在折叠后的AD上存在一点,且,使得CP∥平面ABEF?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Ⅱ)设BE=x,问当x为何值时,三棱锥A CDF的体积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2.如图1,A,D分别是矩形A1BCD1上的点,AB=2AA1=2AD=2,DC=2DD1,把四边形A1ADD1沿AD折叠,使其与平面ABCD垂直,如图2所示,连接A1B,D1C得几何体ABA1DCD1.(1)当点E在棱AB上移动时,证明:D1E⊥A1D;(2)在棱AB上是否存在点E,使二面角D1ECD的平面角为?若存在,求出A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四棱锥S-A BCD是由直角梯形沿着CD折叠而成,其中SD≥DA≥AB≥BC≥l,AS∥BC,A⊥AD,且二面角S-CD-A的大小为120o.(Ⅰ)求证:平面ASD⊥平面ABCD;(Ⅱ)设侧棱SC和底面ABCD所成角为,求的正弦值.4.如图1所示,在边长为24的正方形中,点在边上,且,,作分别交于点,作分别交于点,将该正方形沿折叠,使得与重合,构成如图2所示的三棱柱.(1)求证:平面;(2)求多面体的体积.5.如图所示,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点在线段上,且,,作//,分别交,于点,,作//,分别交,于点,,将该正方形沿,折叠,使得与重合,构成如图所示的三棱柱.(1)求证:平面;(2)若点E为四边形BCQP内一动点,且二面角E-AP-Q的余弦值为,求|BE|的最小值.6.已知平面五边形关于直线对称(如图(1)),,,将此图形沿折叠成直二面角,连接、得到几何体(如图(2))(1)证明: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的所成角的正切值.7.已知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1)判断的形状;(2)在的边,上分别取,两点,使沿线段折叠三角形时,顶点正好落在边上的点处,设,当最小时,求的值.8.如图1,四边形中,,,将四边形沿着折叠,得到图2所示的三棱锥,其中.(1)证明:平面平面;(2)若为中点,求二面角的余弦值.9.如图,是等边三角形,,,将沿折叠到的位置,使得.(1)求证:;(2)若,分别是,的中点,求二面角的余弦值.10.一张半径为4的圆形纸片的圆心为,是圆内一个定点,且,是圆上一个动点,把纸片折叠使得与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设与半径的交点为,当在圆上运动时,则点的轨迹为曲线,以所在直线为轴,的中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求曲线的方程;(2)曲线与轴的交点为,(在左侧),与轴不重合的动直线过点且与交于、两点(其中在轴上方),设直线、交于点,求证:动点恒在定直线上,并求的方程.11.图甲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图乙是棱长为的正方体。

立体几何折叠问题

立体几何折叠问题

立体几何折叠问题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讲讲立体几何折叠问题那些事儿。

什么是立体几何折叠问题呢?比如说,咱们有张纸,把它折起来变成个立体形状,这中间就有好多有趣的问题啦!
那会有哪些问题呢?就像是纸折成了个三棱锥,那原来纸上的线折起来后长度变不变呀?这就好像你把一根橡皮筋拉长再缩短,它还是原来的长度吗?还有哦,折起来后角度会怎么变化呢?这就好比你搭积木,不同的角度搭起来样子可不一样呢!
再想想,折叠后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又会怎么变呢?哎呀呀,这就如同你吹气球,气吹进去多了体积就大了嘛。

而且啊,不同的折叠方法会得到不一样的立体图形,这多神奇呀!这不就跟变魔术一样,一张纸能变出好多花样来。

立体几何折叠问题真的很奇妙,大家可别小瞧它哟,自己也去好好琢磨琢磨吧!。

2019届高三数学备考冲刺140分问题28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数学备考冲刺140分问题28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含解析)

问题28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一、考情分析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与难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多涉及到空间中的线面关系、体积的求解以及空间角、距离的求解等问题;二是几何体的表面展开问题,主要涉及到几何体的表面积以及几何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等.二、经验分享(1)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主要包含两大问题:平面图形的折叠与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把一个平面图形按照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折叠问题.把一个几何体的表面伸展为一个平面图形从而研究几何体表面上的距离问题,这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展开问题.折叠与展开问题是立体几何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种方式的转变正是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集中体现,展开与折叠问题就是一个由抽象到直观,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此类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2) 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变为立体图形,就在图形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折叠前后有些量(长度、角度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称其为“不变量”.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抓住“不变量”是关键.(3)把曲面上的最短路线问题利用展开图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距离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求曲面上最短路线的一种常用方法.三、题型分析(一) 平面图形的折叠解答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好折叠前后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抓住两个关键点:不变的线线关系、不变的数量关系.不变的线线关系,尤其是平面图形中的线线平行、线线垂直关系是证明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起点和重要依据;不变的数量关系是求解几何体的数字特征,如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空间中的角与距离等的重要依据.1. 折叠后的形状判断【例1】如下图,在下列六个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皆为全等的正方形,那么沿其正方形相邻边折叠,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_____________(要求:把你认为正确图形的序号都填上)①②③④⑤⑥【分析】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想象平面图形折叠后的图形进行判断.也可利用手中的纸片画出相应的图形进行折叠.【答案】①③⑥【解析】①③⑥可以.②把横着的小方形折起后,再折竖着的小方形,则最上方的小方形与正方体的一个侧面重合,导致正方体缺少一个侧面;④把下方的小方形折起后,则上方的小方形中的第1,2个重合,导致正方体的底面缺少,不能折成正方体;⑤把中间的小方形当成正方体的底面,则右下方的小方形折叠不起来,构不成正方体.【小试牛刀】下图代表未折叠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其折叠起来,变成正方体后的图形是()A. B. C. D.【例2】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边BC的中线折起得到空间四边形ABCD(如图2),则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与BC的位置关系是( )图1 图2A.相交且垂直B.相交但不垂直C.异面且垂直D.异面但不垂直【答案】C【解析】在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上的中线AD 就是斜边上的高,则AD ⊥BC ,折叠后如图2,AD 与BC 变成异面直线,而原线段BC 变成两条线段BD 、CD ,这两条线段与AD 垂直,即AD ⊥BD ,AD ⊥CD ,故AD ⊥平面BCD ,所以AD ⊥BC .【小试牛刀】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F 分别为边BC,AD 的中点,将沿BF 所在直线进行翻折,将沿DE 所在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A. 点A 与点C 在某一位置可能重合B. 点A 与点C 的最大距离为C. 直线AB 与直线CD 可能垂直D. 直线AF 与直线CE 可能垂直 3.折叠后几何体的数字特征折叠后几何体的数字特征包括线段长度、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角与距离等,设计问题综合、全面,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确定折叠后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折叠前后的数量关系之间的对应.【例3】(体积问题)如图所示,等腰ABC △的底边AB =,高3CD =,点E 是线段BD 上异于点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E AE ⊥,记BE x =,()V x 表示四棱锥P ACFE -的体积.(1)求()V x 的表达式;(2)当x 为何值时,()V x 取得最大值?PED F B CA【解析】(1)由折起的过程可知,PE ⊥平面ABC,ABC S ∆=V(x)=(0x <<(2),所以(0,6)x ∈时,'()0v x > ,V(x)单调递增;6x <<'()0v x < ,V(x)单调递减;因此x=6时,V(x)取得最大值【小试牛刀】【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诊】在平面四边形 中,AB=BC=2,AC=AD=2,现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得平面DAC平面ABC ,则此时得到的三棱锥D-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例4】(空间角问题)如左图,矩形ABCD 中,12AB =,6AD =,E 、F 分别为CD 、AB 边上的点,且3DE =,4BF =,将BCE ∆沿BE 折起至PBE ∆位置(如右图所示),连结AP 、EF 、PF ,其中PF =(Ⅰ)求证:PF ⊥平面ABED ; (Ⅱ)求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Ⅰ)由翻折不变性可知, , ,在PBF ∆中, ,所以PF BF ⊥ 在图1中,易得,在PEF ∆中, ,所以PF EF ⊥又,BF ⊂平面ABED ,EF ⊂平面ABED ,所以PF ⊥平面ABED .. .CDBEF图图ABCD PEF(Ⅱ)方法一: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所示,则()6,0,0A ,,()0,3,0E ,()6,8,0F ,所以, ,,设平面PEF 的法向量为(),,x y z =n ,则0FP EF ⎧⋅=⎪⎨⋅=⎪⎩n n ,即,解得560x y z ⎧=-⎪⎨⎪=⎩令6y =-,得,设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为θ,则. 所以直线AP 与平面PEF. 方法二:过点A 作AH EF ⊥于H ,由(Ⅰ)知PF ⊥平面ABED ,而AH ⊂平面ABED 所以PF AH ⊥,又,EF ⊂平面PEF ,PF ⊂平面PEF ,所以AH ⊥平面PEF ,所以APH ∠为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的角. 在Rt APF ∆中,在AEF ∆中,由等面积公式得在Rt APH ∆中,所以直线AP 与平面P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27. 【点评】折叠问题分析求解两原则:解法二图ABCD PEFH(1)折叠问题的探究须充分利用不变量和不变关系;(2)折叠前后始终位于折线的同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小试牛刀】【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已知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点D 、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如图,将沿DE折成四棱锥,且有平面平面BCED.求证:平面BCED;记的中点为M,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二) 几何体的展开几何体表面展开问题是折叠问题的逆向思维、逆过程,一般地,涉及到多面体表面距离的问题,解题时不妨将它展开成平面图形试一试.1.展开后形状的判断【例5】把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如右下图),请根据各面上的图案判断这个正方体是()解析:这是图③模型,在右图中,把中间的四个正方形围起来做“前后左右”四个面,有“空心圆”的正方形做“上面”,显然是正方体C的展形图,故选(C).【小试牛刀】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你”、“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开后的数字特征——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例6】如图,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2π,高为2,AB CD,分别是两底面的直径,AD BC,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C点,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解析】如图,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其中AB为底面周长的一半,即,2AD=.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为线段AC.在矩形ABCD中,.所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长度为【点评】几何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需要将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将其转化为平面内的最短距离,利用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求解.但要注意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有多种展开图,如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等,要把不同展开图中的最短距离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最小值.【小试牛刀】如图,在长方体中, ,求沿着长方体表面从A到1C的最短路线长.四、迁移运用1.【浙江省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已知四边形中,,,在将沿着翻折成三棱锥的过程中,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角均小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设二面角,的大小分别为,则()A. B. C.存在 D.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如图,在三棱锥中,作平面于,连,则分别为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角均小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过作,垂足分别为,连,则有,∴分别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设BD的中点为O,则为边上的中线,由可得点H在CO的左侧(如图所示),∴.又,∴.又为锐角, ∴.故选B .2.【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二诊】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上的中线AD 为折痕,将ABD ∆与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得到以下四个结论:①BD ⊥平面ACD ;②ABC ∆为等边三角形;③平面ADC ⊥平面ABC ;④点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解析】由于三角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所以BD ⊥平面ACD ,故①正确,排除B 选项.由于AD BD ⊥,且平面ABD ⊥平面ACD ,故AD ⊥平面BCD ,所以AD CD ⊥,由此可知,三角形为等比三角形,故②正确,排除D 选项.由于,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故点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 ④正确,故选C .3.已知梯形如下图所示,其中,,为线段的中点,四边形为正方形,现沿进行折叠,使得平面平面,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已知当点满足时,平面平面,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C 【解析】因为四边形为正方形,且平面平面,所以两两垂直,且,所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又因为,,所以,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得,取,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得,取,因为平面平面,所以,解得.故选C.4.如图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点M 到AB 的距离为2B .AB 与EF 所成角是90︒C .三棱锥C DNE -的体积是16D .EF 与MC 是异面直线 【答案】D【解析】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画出它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A 中M 到AB 的距离为2MC =A 正确;AB 与EF 所成角是90︒,B 正确;三棱锥C DNE -的体积是,C 正确;//EF MC ,D 错误.5.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当以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 和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度A .90B .60C .45D .30 【答案】C【解析】折叠后所得的三棱锥中易知当平面ACD 垂直平面ABC 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设AC 的中点为O ,则DBO ∠即为所求,而D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故选C .6.【辽宁省辽阳市2018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6cm ,该纸片上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 E , F , G , H 为圆O 上的点, ABE , BCF , CDG , ADH 分别以AB , BC , CD , DA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AB , BC , CD , DA 为折痕折起ABE , BCF , CDG , ADH ,使得E , F , G , H 重合,得到一个四棱锥,当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时,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3cm【解析】如图:连接OE 交AB 于点I ,设E ,F ,G ,H 重合于点P ,正方形的边长为x ()0x >,则OI=2x , IE 62x =-. 因为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所以,解得4x =,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Q ,半径为R ,则,,解得R=,外接球的体积3cm7.【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在正方形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将四边形沿翻折,使得平面平面,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连接FC ,与DE 交于O 点,取BE 中点为N , 连接ON ,CN ,易得ON ∥BD ∴∠CON 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 OC=,ON=,CN=∴cos ∠CON==故答案为:8.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将四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BCD A -',使平面⊥BD A /平面BC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BD C A ⊥'; (2);(3)A C '与平面BD A '所成的角为︒30; (4)四面体BCD A -'的体积为61. 【答案】(2)(4)【解析】平面⊥BD A /平面BCD CD ∴⊥平面'A BD ,/CA 与平面BD A /所成的角为'CA D ∠,四面体BC A -/的体积为,,综上(2)(4)成立.9.如图,矩形ABCD 中,2AB AD =,E 为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直线DE 翻折成1A DE ∆,若M 为线段1A C 的中点,则在ADE ∆翻折过程中,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的正确选项)(1)||BM 是定值 (2)点M 在某个球面上运动(3)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C ⊥(4)存在某个位置,使//MB 平面1A DE 【答案】(1)(2)(4).【解析】取CD 中点F ,连接MF ,BF ,则1//MF DA ,//BF DE ,∴平面//MBF 平面1A DE , ∴//MB 平面1A DE ,故(4)正确;由,为定值,FB DE =为定值,由余弦定理可得,∴MB 是定值,故(1)正确;∵B 是定点,∴M 是在以B 为圆心,MB 为半径的圆上,故(2)正确;∵1A C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为AC ,AC 与DE 不垂直,∴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C ⊥错误,故(3)错误.10.【四川省广元市高2018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 4AB =, 2AD =, E 是CD 的中点,以AE 为折痕将DAE ∆向上折起, D 变为'D ,且平面'D AE ⊥平面ABCE .(Ⅰ)求证: 'AD EB ⊥; (Ⅱ)求二面角'A BD E --的大小.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 90. 【解析】(Ⅰ)证明:∵, AB 4=,∴,∴AE EB ⊥,取AE 的中点M ,连结MD ',则,∵ 平面D AE '⊥平面ABCE ,∴MD '⊥平面ABCE ,∴MD '⊥ BE ,从而EB ⊥平面AD E ',∴AD EB '⊥ (Ⅱ)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4,2,0、()C 0,0,0、()B 0,2,0、(D ',()E 2,0,0,从而BA =(4,0,0),,.设为平面ABD '的法向量,则可以取设为平面BD E '的法向量,则可以取因此, 12n n 0⋅=,有12n n ⊥,即平面ABD ' ⊥平面BD E ', 故二面角的大小为90.11.【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如图1,已知菱形的对角线交于点,点为线段的中点,,,将三角形沿线段折起到的位置,,如图2所示.(Ⅰ)证明:平面 平面;(Ⅱ)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Ⅰ)折叠前,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所以折叠后,,, 又,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又点为线段的中点,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Ⅱ)图1中,由已知得,,所以图2中,,又所以,所以又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所以.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12.【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如图,在多边形中(图1),为长方形,为正三角形,现以为折痕将折起,使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在上(图2).(Ⅰ)证明:平面;(Ⅱ)若点在线段上,且,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Ⅰ)过点作,垂足为.由于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在上,∴平面.∴.∵四边形为矩形,∴.又,∴平面,∴.又由,,可得,同理.又,∴,∴,且,∴平面.(Ⅱ)设点到底面的距离为,则.由,可知,∴.又,∴.13.【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菱形中,,现将沿边折到的位置.(1)求证:;(2)求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解析】(1)如图所示,取的中点为,连接,易得,,又面(2)由(1)知,= ,当时,的最大值为1.14.【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所示甲,在四边形ABCD中,,,是边长为8的正三角形,把沿AC折起到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ACD,如图所示乙所示,点O,M,N分别为棱AC,PA,AD的中点.求证:平面PON;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如图所示,为正三角形,O为AC的中点,,平面平面ACD,平面平面,平面ACD,平面ACD,.,,,,即.,N分别为棱AC,AD的中点,,,又,平面PON;解:由,,,可得,点O、N分别是AC、AD的中点,,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又为PA的中点,点M到平面ANO的距离,.又,.15.【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元月调研】如图,梯形中,,过分别作,,垂足分别,,已知,将梯形沿同侧折起,得空间几何体,如图.1若,证明:平面;2若,,线段上存在一点,满足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的长.【解析】1由已知得四边形ABFE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在图2中,,由已知得,,平面又平面BDE,,又,,平面2在图2中,,,,即面DEFC,在梯形DEFC中,过点D作交CF于点M,连接CE,由题意得,,由勾股定理可得,则,,过E作交DC于点G,可知GE,EA,EF两两垂直,以E为坐标原点,以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取得,设,则m,,,得设CP与平面ACD所成的角为,.所以16.【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已知如图(1)直角梯形,,,,,为的中点,沿将梯形折起(如图2),使.(1)证明:平面;(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析】(1)由已知可得为直角三角形,所以.又,所以,所以平面.(2)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在直角中,,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则,所以.16.正△ABC的边长为4,CD是AB边上的高,,E F分别是AC和BC边的中点,现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 DC B(1)试判断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E DF C(3)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P DE ⊥?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问可利用翻折之后的几何体侧面ABC ∆的中位线得到//AB EF ,便可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2)先根据直二面角A DC B --将条件转化为AD ⊥面BCD ,然后做出过点E 且与面BCD 垂直的直线EM ,再在平面BCD 内过M 作DF 的垂线即可得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3)把AP DE ⊥作为已知条件利用,利用ADC ∆中过A 与DE 垂直的直线确定点P 的位置.【解析】(1)如图:在△ABC 中,由E 、F 分别是AC 、BC 中点,得EF//AB,又AB ⊄平面DEF,EF ⊂平面DEF .∴AB ∥平面DEF .(2)∵AD ⊥CD,BD ⊥CD∴∠ADB 是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AD ⊥BD ∴AD ⊥平面BCD取CD 的中点M,这时EM ∥AD ∴EM ⊥平面BCD过M 作MN ⊥DF 于点N,连结EN,则EN ⊥DF∴∠MNE 是二面角E —DF —C 的平面角,在Rt △EMN 中,EM=1,MN=23 ∴tan ∠∠MNE=721(3)在线段BC 上存在点P,使AP ⊥DE. 证明如下:在线段BC 上取点P,使BC BP 31 ,过P 作PQ ⊥CD 与点Q, ∴PQ ⊥平面ACD∵, 在等边△ADE 中,∠DAQ=30°,∴AQ ⊥DE ∴AP ⊥DE.。

难点06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最值问题和探索性问题(教学案)(解析版)

难点06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最值问题和探索性问题(教学案)(解析版)

难点六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最值问题和探索性问题对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最值问题和探索性问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准确的计算运算能力,才能顺利解答.从实际教学和考试来看,学生对这类题看到就头疼.分析原因,首先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其次是学生对这类问题没有形成解题的模式和套路,以至于遇到类似的题目便产生畏惧心理.本文就高中阶段学习和考试出现这类问题加以总结的探讨.1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折叠问题是立体几何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种方式的转变正是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集中体现.处理这类题型的关键是抓住两图的特征关系.折叠问题是立体几何的一类典型问题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考查的好素材.解答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好折叠前后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并弄清折叠前后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未变化的已知条件都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依据.而表面展开问题是折叠问题的逆向思维、逆过程,一般地,涉及到多面体表面的问题,解题时不妨将它展开成平面图形试一试.例1(2020·安徽高三(理))在直角梯形ABCD (如图1),90ABC ︒∠=,//BC AD ,8AD =,4AB BC ==,M 为线段AD 中点.将ABC 沿AC 折起,使平面ABC ⊥平面ACD ,得到几何体B ACD -(如图2).(1)求证:CD ⊥平面ABC ;(2)求AB 与平面BCM 所成角θ的正弦值.思路分析:(1)通过计算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证明CD AC ⊥,再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法一、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根据B ACM A BCM V V --=,结合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法二、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由题设可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B ⊥面ACM ,连接OM ,因为M O 、分别为AB 和AC 的中点,所以//OM CD ,由(1)可知OM AC ⊥,故以OM OC OB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运用向量法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设可知AC =CD =,8AD =∴222AD CD AC =+∴CD AC ⊥又∵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平面ACD AC = ∴CD ⊥面ABC .(2)法一、等体积法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由题设可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B ⊥面ACM∵B ACM A BCM V V --=且133B ACM ACM V S BO -=⋅=而BCM S ∆=∴A 到面BCM 的距离h =所以sin 3h AB θ==.法二、向量法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由题设可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B ⊥面ACM ,连接OM ,因为M O 、分别为AB 和AC 的中点,所以//OM CD ,由(1)可知OM AC ⊥,故以OM OC OB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0,A -,B ,(0,C ,M∴(0,CB =-(2CM =-(0,BA =--∴面BCM 的一个法向量(1,1,1)n =∴||6sin ||||BA n BA n θ⋅==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平面所成的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等.以折叠问题为载体,折叠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较好载体.如本题,不仅要求学生象解常规立几综合题一样懂得线线,线面和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及相互转化,还要正确识别出折叠而成的空间图形,更要识得折前折后有关线线、线面位置的变化情况以及有关量(边长与角)的变化情况,否则无法正确解题.这正是折叠问题的价值之所在.在求二面角时,如果根据定义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证明,然后计算,要求较高,一般是寻找图形中的两两垂直的三条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来求这个角.设分别是平面的法向量,设二面角的大小为,则.用这种方法求解时要注意判断二面角的大小,即判断二面角是锐角不是钝角.2 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解决空间图形有关的线段、角、距离、面积、体积等最值问题,通常应注意分析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首先应该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是否能用公理与定义直接解决题中问题;如果不能,再看是否可将问题条件转化为函数,若能写出确定的表意函数,则可用建立函数法求解;再不能,则要考虑其中是否存在不等关系,看是否能运用解等不式法求解;还不行则应考虑是否可将其体图展开成平面,这样依次顺序思考,基本可以找到解题的途径.例2 在四棱锥中,设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面.(1)求证:;(2)过且与直线垂直的平面与交于点,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的大小.思路分析:(1)要证线线垂直,可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先证线面垂直,题中由正方形有,由已知线面垂直有,从而可证与平面垂直,从而得证题设结论;(2)求二面角,一般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解,题中有两两垂直,以他们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12,n n ,αβl αβ--θ121212cos ,cosn n n n n n θ⋅<>==P ABCD -ABCD PA ⊥ABCD PC BD ⊥BD PC PC E E BCD -E BD C --BD AC ⊥BD PA ⊥BD PAC ,,AB AD AP标系,由三棱锥体积最大时,求得的长,然后写出各点坐标,同时计算出点坐标,求得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求出法向量夹角,可观察出此二面角为锐角,从而得二面角.解析:(1)∵四边形是正方形,∴,平面,由此推出,又,∴平面,而平面,所以推出.(2)设,三棱锥的底面积为定值,求得它的高,当,即时,,三棱锥的体积达到最大值为.以点为坐标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令,,,得,∴,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得.又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二面角为. 点评:立体几何中经常碰到求最值问题,不少学生害怕这类问题,主要原因是难以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或代数问题去求解,对立体几何的最值问题,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问题的几何特征入手,充分利用其几何性质去解决;二是找出问题中的代数关系,建立目标函数,利用代数方法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解题途径很多,在函数建成后,可用一次函数的端点法、二次数的配方法、公式法、有界函数界值法(如三角函数等)及高阶函数的拐点导数法等.3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常常是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探讨某些结论能否成立,立体几何中的探究性问题既能够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意志力及探究的能力.近几年高考中立体几何试题不断出现了一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试题.内容涉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平行与垂直等方面,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可用综合推理的方法、分析法、特殊化法和向量法来解决.一般此类立体几何问题描述的是动态的过程,结果具有不唯一性或者隐藏性,往往需要耐心尝试及等价转化,因此,对于常见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和探究能力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例3.(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22AE AB BC AD ====,四边形EDCF 为矩形,CF =E BDC -PA E EBD CBD ABCD BD AC ⊥PA ⊥ABCD PA BD ⊥AC PA A =BD ⊥PAC PC⊂PAC PC BD ⊥PA x =E BCD -22x h x =+2x x =x =h E BCD-111132⨯⨯⨯=A AB x AD y PA z (1,0,0),(1,1,0),(0,1,0),B C D P (,,)E x y z PE PC λ=BE PC ⊥34λ=33(,,444E -'''(,,)n x y z =EBD (1,1,0)BD =-13(,,444BE =--00n BD n BE ⎧•=⎪⎨•=⎪⎩(1,1,2)n =AP =BCD 2cos ,2n AP <>=E BD C --4π(1)求证:平面ECF ⊥平面ABCD ;(2)在线段DF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直线BP 与平面ABE 若存在,求出线段B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分析:(1)先证CF ⊥面ABCD ,又因为CF ⊂面BCF ,所以平面ECF ⊥平面ABCD .(2)根据题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列出各点的坐标表示,设DP DF λ=,则可得出向量()1,2BP λλ=---,求出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利用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公式sin cos ,BP nBP n BP n θ⋅==⨯列方程求出0λ=或34λ=,从而求出线段BP 的长. 【详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EDCF 为矩形,∴DE CF ==∵222AD DE AE +=∴DE AD ⊥∴DE CD ⊥∴DE ⊥面ABCD∴CF ⊥面ABCD又∵CF ⊂面BCF∴平面ECF ⊥平面ABCD(2)取D 为原点,DA 所在直线为x 轴,DE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1,0,0A ,()1,2,0B ,()1,2,0C -,(E ,(F -,设(DP DF λλ==-(),2λλ=-,[]0,1λ∈;∴(),2P λλ-,()1,2BP λλ=---,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2020x y y ⎧--+=⎪⎨=⎪⎩,不防设()3,0,1n =. ∴sin cos ,BP n θ==BP nBP n ⋅=⨯10=, 化简得2860λλ-=,解得0λ=或34λ=; 当0λ=时,()1,2,0BP =--,∴5BP =;当34λ=时,71,,424BP ⎛=-- ⎝⎭,∴5BP = 综上存在这样的P 点,线段BP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训练了存在性问题的求解方法,建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属中档题.把线面的关系转化为向量之间的关系,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即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线平行于面即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垂直,等价于其数量积为.探索性题型通常是找命题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所以解这类题采用下列二种方法:⑴通过各种探索尝试给出条件;⑵找出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也证明了充分性.综合以上三类问题,折叠与展开问题、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和探究性问题都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在高考试题的新颖性越来越明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也越来越广泛.折叠与展开问题是立体几何的一对问题,这两种方式的转变正是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集中体现,处理这类题型的关键是抓住两图的特征关系;求最值的途径很多,其中运用公理与定义法、利用代数知识建立函数法、由常用不等式解不等式法等都是常用的一些求最值的方法;对于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一般都是条件开放性的探究问题,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执果索因的方法,假设求解的结果存在,寻找使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运用方程的思想或向量的方法转化为代数的问题解决.如果找到了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则存在;如果找不到符合题目结果要求的条件,或出现了矛盾,则不存在.另外对于立体几何中的上述三种问题有时运用空间向量的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使问题简单、有效地解决.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主观的意志力,不要见到此类问题先发怵,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要通过一些必要的练习,加强解题信心的培养,确定解题的一般规律,积极的深入分析问题的特征,进而实现顺利解答.。

(完整版)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完整版)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1.概念:将平面图形沿某直线翻折成立体图形,再对折叠后的立体图形的线面位置关系和某几何量进行论证和计算,就是折叠问题.2.折叠问题分析求解原则:(1)折叠问题的探究须充分利用不变量和不变关系;(2)折叠前后始终位于折线的同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最值问题)1、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当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 和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两点间距离,全品83页)2、把长宽分别为2的长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60o 的二面角,求顶点B 和D 的距离。

3、(全品70页)给出一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纸片,把它折成一个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的三棱锥,并使它的全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设计一种折叠方法,并用虚线标在图中,并求该三棱锥的体积。

4、(2005江西文)矩形ABCD 中,AB=4,BC=3,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 A .π12125B .π9125C .π6125D .π3125A BCEMN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折叠前后哪些量没有变化,折叠后位置关系怎样变化,通过空间想象折叠成的几何体的形状来分析已知和待求,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很好的题型。

高考题中的折叠问题1、在正方形SG 1G 2G 3中E 、F 分别是G 1G 2及G 2G 3的中点,D 是EF 的中点,现在沿SE 、S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 1、G2、G 3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那么,在四面体S —EFG 中必有(A)SG ⊥△EFG 所在平面 (B)SD ⊥△EFG 所在平面 (C)GF ⊥△SEF 所在平面 (D)GD ⊥△SEF 所在平面 2、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 G ,H ,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DE ,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为( ) A .90° B .60° C .45° D .0°3、(2005浙江理科)12.设M 、N 是直角梯形ABCD 两腰的中点,DE ⊥AB 于E (如下图).现将△ADE 沿DE 折起,使二面角A -DE -B 为45°,此时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恰为点B ,则M 、N 的连线与AE 所成角的大小等于_____.4、(2006山东)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2DC=2,∠DAB =60°,E 为AB 的中点,将△ADE 与△BEC 分别沿ED 、EC 向上折起,使A 、B 重合于点P ,则P -DCE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2734π (B)26π (C)86π (D)246π5、(2009浙江)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2AB =,1BC =,E 为DC 的中点,F 为线段EC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 ∆沿AF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ABC .在平面ABD 内过点D 作DK AB ⊥,K 为垂足.设AK t =,则t 的取值范围是 .6.(2010上海)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O,剪去AOB V ,将剩余部分沿OC 、OD 折叠,使OA 、OB 重合,则以A 、(B )、C 、D 、O 为顶点的四面体的体积为 。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规律方法】1、处理图形翻折问题的关键是理清翻折前后长度和角度哪些发生改变,哪些保持不变.2、把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把握图形之间的关系,感悟数学本质. 【典型例题】例1.(2022春·江苏南通·高三期中)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π2∠=∠=ABC BAD ,24AB BC AD ===,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EF BC ,AE x =,G 是BC 的中点,沿EF 将梯形ABCD 翻折,使平面AEFD ⊥平面EBCF . (1)当2x =时①求证:BD EG ⊥;②求二面角D BF C −−的余弦值;(2)三棱锥D FBC −的体积是否可能等于几何体ABE FDC −体积的一半?并说明理由. 【解析】(1)证明:过D 点作EF 的垂线交EF 于H ,连接BH .如图.2AE AD == 且//AE DH ,//AD EF ,π2EAD ∠=. ∴四边形ADHE 是正方形.2EH =,∴四边形EHGB 是正方形.所以BH EG ⊥(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因为平面AEFD ⊥平面EBCF ,平面AEFD ⋂平面EBCF EF =,,AE EF AE ⊥⊂平面AEFD , 所以⊥AE 平面EBCF , 所以DH ⊥平面EBCF , 又因为EG ⊂平面EBCF ,所以EG DH ⊥. 又,,BHDH H BH DH =⊂平面BDH ,所以EG ⊥平面BDH ,又BD ⊂平面BDH , 所以EG BD ⊥.②以E 为原点,EB 为x 轴,EF 为y 轴,E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B ,0,0),(0F ,3,0),(0D ,2,2),(2C ,4,0),(2BF =−,3,0),(2BD =−,2,2),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n x =,y ,)z ,则·2220·230n BD x y z n BF x y ⎧=−++=⎪⎨=−+=⎪⎩,取3x =,得(3n =,2,1),又平面BCF 的法向量(0m =,0,1),1cos ,||||14m n m n m n <>==∴钝二面角D BF C −−的余弦值为.(2)AE EF ⊥Q ,平面AEFD ⊥平面EBCF , 平面AEFD ⋂平面EBCF EF =,AE ⊂平面AEFD . AE ∴⊥平面EBCF .结合DH ⊥平面EBCF ,得//AE DH ,∴四边形AEHD 是矩形,得DH AE =,故以F 、B 、C 、D 为顶点的三棱锥D BCF −的高DH AE x ==, 又114(4)8222BCFSBC BE x x ==⨯⨯−=−. ∴三棱锥D BCF −的体积为()2=11822(82)433333BFCV SDH x x x x x x ==−=−−,ABE FDC ABE DGH D HGCF V V V −−−=+13ABEHGCF SAD S DH =+111111(4)2(2)(4)=(4)1+(2)232262x x x x x x x x ⎡⎤=−⨯+⨯+−−+⎢⎥⎣⎦, 令()112(4)1+(2)=24623x x x x x ⎡⎤−+⨯−⎢⎥⎣⎦,解得0x =或4x =,不合题意;∴棱锥D FBC −的体积不可能等于几何体ABE FDC −体积的一半.例2.(2022春·辽宁·高三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1,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DC ,AB DC ∥,142AD DC CB AB ====,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至△PCE ,使得2DP =,如图2所示.(1)证明:DP CE ⊥;(2)求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1)如图取CE 的中点F ,连接PF ,DF ,由题易知△PCE ,△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DF ⊥CE ,PF ⊥CE , ⸫DFPF F =,DF ⊂平面DPF ,PF ⊂平面DPF⸫CE ⊥平面DPF . ⸫DP ⊂平面DPF ⸫DP ⊥CE . (2)解法一:由题易知四边形AEC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D ∥CE ,又AD ⊂平面P AD ,所以CE ⊂平面P AD , 所以点E 与点F 到平面P AD 的距离相等. 由(1)知CE ⊥平面DPF ,所以AD ⊥平面DPF . 又AD ⊂平面P AD , 所以平面P AD ⊥平面DPF .过F 作FH ⊥PD 交PD 于H ,则FH ⊥平面P AD .DF PF ==2DP =,故点F 到平面P AD 的距离FH =设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FH DE θ==, 所以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 解法二:由题易知四边形AE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 ∥CE ,由(1)知CE ⊥平面DPF ,所以AD ⊥平面DPF .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A ,DF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轴,过D 且垂直于平面AEC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0,0,0D ,()4,0,0A ,()E , 设()0,,P a b ,0a >,0b >. 易知DF PF ==2DP =,故(2222124a b a b ⎧−+=⎪⎨⎪+=⎩,P ⎛ ⎝⎭, 所以()4,0,0DA =,DP ⎛= ⎝⎭,()DE =,设平面P A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00n DA n DP ⎧⋅=⎪⎨⋅=⎪⎩,得00x y =⎧⎪⎨+=⎪⎩,令y =1z =−,所以()0,11,1n =−.设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为θ,则11sin |cos ,|4DE nDE n DE nθ⋅=〈〉==, 故直线DE 与平面P AD 例3.(2022春·湖南长沙·高三宁乡一中校考期中)如图,平面五边形P ABCD 中,P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D BC ,AB =2BC =2,AB BC ⊥,将PAD沿AD 翻折成四棱锥P -ABCD ,E 是棱PD 上的动点(端点除外),F ,M 分别是AB ,CE 的中点,且PC(1)证明:AB FM ⊥;(2)当直线EF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最大时,求平面ACE 与平面PAD 夹角的余弦值. 【解析】(1)设O 是AD 的中点,连接,OP OC , 三角形PA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OP AD ⊥,OP =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OA BC OA BC =,所以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也即是矩形,所以OC AD ⊥,2==OC AB .折叠后,PC =222OP OC PC +=,所以OP OC ⊥, 由于,,AD OC O AD OC ⋂=⊂平面ABCD , 所以OP ⊥平面ABCD ,则,,OC OD OP 两两相互垂直,由此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0,0,AB OC ==()1,1,0F −,设)()0,1,01E t t t −<<,()2,0,0C,所以)11,,22t t M ⎛⎫− ⎪ ⎪⎝⎭,则)120,,22t t FM ⎛⎫−+= ⎪ ⎪⎝⎭,所以0AB FM ⋅=, 所以AB FM ⊥.(2)由于OP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所以OP AB ⊥, 由于,,,AB AD AD OP O AD OP ⊥⋂=⊂平面PAD ,所以AB ⊥平面PAD ,由于AE ⊂平面PAD ,所以AB AE ⊥, 所以FEA ∠是直线EF 与平面PAD 所成角, 在直角三角形AEF 中,tan AFFEA AE∠=, 由于1AF =,所以当AE 最小时,tan FEA ∠最大,也即FEA ∠最大,由于三角形PA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当E 为PD 的中点时,AE PD ⊥,AE 取得最小值.由于(P ,()0,1,0D,故此时10,2E ⎛ ⎝⎭,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1,0,0m =,()()()30,1,0,2,0,0,2,1,0,0,2A C AC AE ⎛−== ⎝⎭,设平面A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20302n ACx y n AE y ⎧⋅=+=⎪⎨⋅==⎪⎩,故可设(1,n =−, 设平面ACE 与平面PAD 的夹角为θ, 则1cos 17m n m nθ⋅===⋅例4.(2022·四川雅安·统考模拟预测)如图①,ABC 为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为AB ,AC 上靠近A 的三等分点,现将AEF △沿EF 折起,使点A 翻折至点P 的位置,且二面角P EF C −−的大小为120°(如图②).(1)在PC 上是否存在点H ,使得直线//FH 平面PBE ?若存在,确定点H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直线PC 与平面PB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满足条件的点H 存在,且为PC 上靠近P 的三等分点.在PC 上取靠近P 的三等分点H ,连接AP ,FH ,如图,则AP 是平面P AB 与平面P AC 的交线,依题意,12PH AF HC FC ==,则有//FH AP ,又AP ⊂平面PBE ,FH ⊄平面PBE ,因此直线//FH平面PBE ,所以在PC 上是存在点H ,为PC 上靠近P 的三等分点,使得直线//FH 平面PBE . (2)取BC 中点G ,连接AG ,交EF 于点D ,连接PD ,因//EF BC ,依题意,EF DG ⊥,EF PD ⊥,则PDG ∠为二面角P EF C −−的平面角,即120PDG ∠=︒,且EF ⊥平面PAD , 而EF ⊂平面BCFE ,则平面PAD ⊥平面BCFE ,在平面PAD 内过P 作PO AD ⊥于O , 又平面PAD ⋂平面BCFE AD =,因此PO ⊥平面BCFE ,在平面BCFE 内过O 作Ox AD ⊥, 显然Ox ,AD ,OP 两两垂直,分别以向量Ox ,OD ,OP 的方向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则B ⎛⎫ ⎪ ⎪⎝⎭,C ⎛⎫− ⎪ ⎪⎝⎭,E ⎛⎫ ⎪ ⎪⎝⎭,30,0,2P ⎛⎫ ⎪⎝⎭,所以,32PC ⎛⎫=−− ⎪ ⎪⎝⎭,()EB =,31,2EP ⎛⎫=− ⎪ ⎪⎝⎭, 设平面PB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r,由20302n EB x n EP x y z ⎧⋅=+=⎪⎨⋅=−+=⎪⎩,令y =()3,3,1n =−,设直线PC 与平面PBE 所成角为α,则||18sin |cos ,|||||30PC n PC n PC n α⋅=〈〉===⋅所以直线PC 与平面PBE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在高中数学的立体几何领域,折叠问题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

它不仅考验我们对空间想象力的运用,还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几何基础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折叠问题。

简单来说,折叠问题就是将一个平面图形按照某种规则折叠成一个立体图形,然后让我们去研究这个立体图形中的各种几何关系,比如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以及相关的角度、长度、面积、体积等的计算。

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折叠前后图形的不变量和变化量。

不变量通常包括线段的长度、角度的大小等。

比如,在一个矩形沿着某条边折叠的过程中,矩形相邻两边的长度是不变的。

而变化量则包括位置关系、角度关系等。

例如,原本在平面上相互平行的两条线,在折叠后可能不再平行。

那么,解决折叠问题有哪些常见的思路和方法呢?第一步,我们要仔细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折叠过程和条件,明确折叠前后的图形特征。

这就像是在拼图游戏中,先看清每一块拼图的样子。

第二步,根据不变量和变化量,找出折叠前后图形中的关键元素和关系。

比如,找到折叠后形成的直角、等腰三角形等特殊图形,这些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第三步,运用我们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勾股定理等,进行推理和计算。

接下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感受一下折叠问题的魅力。

例 1:有一个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将其沿着对角线 AC 折叠成一个三棱锥,求三棱锥的体积。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先分析折叠前后的不变量。

正方形的边长不变,对角线 AC 的长度也不变。

折叠后,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AD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AC 是三棱锥的高。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三棱锥体积的公式 V = 1/3×底面积×高,计算出体积。

例 2:一个直角梯形 ABCD,其中 AD 平行 BC,AD 垂直 AB,AB = BC = 2AD = 2。

将直角梯形沿着 AB 边折叠成一个直二面角,求异面直线 CD 与 AB 所成角的余弦值。

高中 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的求解策略

高中 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的求解策略

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的求解策略折叠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问题.该类问题难的根源在于所研究的是“动态”空间图形,折叠后的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难以确定,需要联系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因此对空间想象、识图及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考试中此类问题得分率普遍不高,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空间想象力不足,其次是对这类问题没有形成解题的模型和方法.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折叠前后图形的特征关系,弄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发生变化,以及确定动点在底面上的投影位置,这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也是求解此类问题的钥匙.首先要弄清楚空间中折叠的本质含义是什么?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出空间中折叠的定义,但是不难看出空间中的折叠是平面中的翻折的推广,所以不妨从平面翻折的定义来揣测空间中折叠的含义.翻折的定义: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180︒,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其中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翻折前图形中的任意一点与翻折后的对应点关于对称轴对称.于是可以类似的给空间中折叠下一个定义:将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某个角度θ(其中0180θ︒<<︒),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其中这条直线就是它的折线,过翻折前图形中的任意一点及翻折后的对应点分别向折线做垂线,所构成的图形就是翻折前后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为θ.由上述对空间中折叠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如图1,将ADE ∆沿AE 折起.结论1折起的面上任意一点在底面的投影在过该点折起前的对应点垂直于折线的射线上.例如,点'D 在底面ABCE 上的投影O 一定在射线DF 上;结论2折叠前后折线同侧的量不变.如'D A DA =,'D E DE =.对于折叠问题的求解难度在于确定折起后图形中动点的位置,该类问题在具体出题时并不会直接给出动点的位置,而往往是借助动点在底面的投影大概位置、线段长度、相应的角度等来刻画.这就需要通过给出的关系来确定动点在底面中投影的具体位置来确定动点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求解.1已知动点在底面的投影在某线段上例1如图2,四边形ABCD 是矩形,沿对角线AC 将ACD ∆折起,使得点D 在平面ABC 内的投影恰好落在边AB 上.(1)求证:平面ACD ⊥平面BCD ;(2)当2AB AD =时,求二面角D AC B --的余弦值.ABCDEFH 图1ABCD'D H OF EABCDA BCD分析第一问由结论2,折线同侧的量不变,则AD DC ⊥,BC AB ⊥.又D 与它在底面的投影的连线垂直底面,则垂直BC ,从而BC ⊥平面ABD ,得BC AD ⊥,所以AD ⊥平面BCD ,于是得证.第二问关键是确定D 在底面的投影的位置,由结论1,可知D 在底面的投影为过D 垂直于折线AC 的垂线与AB 的交点,于是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解即可.解(1)略;(2)如图3,过点D 作AC 的垂线交AB 于H ,由结论1知H 即是折起后D 在底面的投影.设1AD =,由DAH CDA ∆∆ ,所以12AH =,折叠后32DH =.方法一:如图4,以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0,2,0)A ,(1,0,0)C,3(0,,22D,则1(0,,)22AD =- ,(1,2,0)AC =- .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AD n AC ⎧=⎪⎨=⎪⎩ ,即1302220y z x y ⎧-+=⎪⎨⎪-=⎩,令1z =,则y =,x =n =.易得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m =.1cos ,4n m n m n m <>==,所以二面角D AC B --的余弦值为14.方法二:如图3,记DH 与AC 的交点为E ,有AHE CDE ∆∆ ,则14EH AH ED CD ==.由折叠的定义知,沿对角线AC 将ACD ∆折起之后,DEH ∠为二面角D AC B --的图2ABCD HE 图3ABC Dxy z图4平面角.在Rt DHE ∆中,1cos 4EH DEH ED ∠==,即二面角D AC B --的余弦值为14.评注已知动点在底面的投影在某条线段上,由结论1可得该动点在底面的投影就是折叠前过此点垂直于折线的射线与这条线段的交点,只需在平面图形中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即可确定动点在底面投影的位置.例2如图5,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满足2AE EB =,2CF FD =.将直角梯形AFED 沿EF 折起,使得点A 在平面BEFC 的投影G 恰好在BC 上,H 为EA 的中点.(1)证明:平面ABE ∥平面CDF ;(2)求二面角H BF C --的正弦值.图5ABCD E FA BC DEFGH分析由结论1,可知A 在底面的投影在过点A 垂直于折线EF 的垂线上.又由题意,点A 在平面BEFC 的投影G 恰好在BC 上,所以A 在底面的投影是过点A 垂直于折线EF 的垂线与BC 的交点,于是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解就可以确定G 在BC 上的位置,然后建系求解即可.解(1)略.(2)由题意将直角梯形AFED 沿EF 折起,使得点A 在平面BEFC 的投影G 恰好在BC 上,如图6,过A 作EF 的垂线,与BC 的交点即为G .作MF ∥BC ,且交AB 与M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得ABG FME ∆≅∆,所以113BG AB ==,则AG ==.如图7,以G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1,0)E -,则11(,,)222H -,(1,0,0)B -,(2,2,0)F ,所以(3,2,0)BF = ,112(,,)222BH = .设平面BFH 的法向量为(,,)n x y z =,A BCD E FGM 图6AB CD EFGH xyz 图7由由00n BF n BH ⎧=⎪⎨=⎪⎩,即320110222x y x y z +=⎧⎪⎨++=⎪⎩,令2x =,则3y =-,22z =,所以2(2,3,)2n =- ,易得平面BCF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m =,所以3cos ,9n m n m n m<>==,所以二面角H BF C --的余弦值39.例3如图8,在矩形ABCD 中,已知2AB =,4AD =,点E ,F 分别在AD ,BC上,且1AE =,3BF =,将四边形AEFB 沿EF 折起,使点B 在平面CDEF 上的射影H 在直线DE 上.(1)求证:CD ⊥BE ;(2)求直线AF 与平面EFCD 所成角的正弦值.分析由结论1,可知B 在底面的投影在过点B 垂直于折线EF 的垂线上.又由题意,点B 在平面CDEF 的投影H 恰好在DE 上,所以B 在底面的投影是过点B 垂直于折线EF 的垂线与DE 的交点,于是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解就可以确定H 在DE 上的位置,然后建系求解即可.解(1)略.(2)如图9,作BC 的中点M ,AD 的中点'H ,则四边形'ABMH 为正方形,所以'BH AM ⊥.又AM ∥EF ,则'BH EF ⊥,由题意有BH EF ⊥,所以H 与'H 为同一点,故1EH =,则2BH ==.如图10,以H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1,0)E -,(2,1,0)F ,(0,0,2)B ,所以(2,1,2)BF =-,由13AE BF =,得252(,,)333A --,则872(,,)333AF =- .ABCDEFA BCDEFH图8A BCDE F M'H 图9A BCDEFHxyz图10易得平面EF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n =,设直线AF 与平面EFC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cos ,39AF n AF n AF nθ=<>==.2已知线段长度例4如图11,平面多边形PABCD 中,PA PD =,224AD DC BC ===,AD ∥BC ,AP ⊥PD ,AD ⊥DC ,E 为PD 的中点,现将APD ∆沿AD 折起,使得PC =(1)证明:CE ∥平面ABP ;(2)求直线AE 与平面ABP 所成角的正弦值.ABCDPEABCDEP分析此题是通过线段PC 的长度来刻画APD ∆沿AD 折起的程度的,也就是折起后折面的位置,该题求解的突破口是如何利用线段PC 的长度来确定P 在底面投影的位置.由结论1知P 在底面投影在过P 垂直于折线AD 的射线PB 上,于是有两个思路来确定投影的位置:一是利用已知条件和线段PC 的长度确定PBO ∆的边长,利用解三角形确定投影位置;二是注意到PC PD =,于是P 在底面投影一定在平面ABCD 内CD 的中垂线上,那么就是OB 与CD 中垂线的交点.解(1)略;(2)方法一:如图12,作AD 的中点O ,连接BO 、PO ,易知2BO PO ==,由结论1,P 在底面ABCD 的投影在射线OB 上.设该投影为H ,连接PH ,则PH ⊥平面ABCD ,从而PH BC ⊥,又BC BO ⊥,所以BC ⊥平面PBO ,则BC PB ⊥.所以,2PB ===,故PBO ∆是等边三角形,则H 为BO的中点.以H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1,2,0)A --,(1,0,0)B,P ,图11ABCD EPx yz HO图12(1,2,0)D -,则13(,1,)22E -,13(,3,)22AE = ,(2,2,0)AB =,(1,AP = .设平面ABP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0n AB n AP ⎧=⎪⎨=⎪⎩,即22020x y x y +=⎧⎪⎨++=⎪⎩,令1x =,则1y =-,33z =,则3(1,1,)3n =- .设AE 与平面ABP 所成角为θ,则210sin cos ,35n AE n AE n AEθ=<>==.方法二:注意到PC PD =,于是P 在底面投影一定在平面ABCD 内CD 的中垂线上,那么P 在底面投影就是OB 与CD 中垂线的交点,即为BO 的中点,下同方法一.评注通过线段长度刻画折起后折面的位置的题型,可以通过将该线段长度转化到要确定动点和动点在底面投影所在线段构成的三角形,利用解三角形工具确定投影的位置;也可以利用线段相等,通过中垂线与动点在底面投影所在射线的交点来确定投影的位置.3已知相应角度例4(2018全国1理)如图13,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DF 为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C 到达点P 的位置,且PF BF ⊥.(1)证明:平面PEF ⊥平面ABFD ;(2)求DP 与平面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分析:此题是利用PF BF ⊥刻画折起面的位置,可以考虑利用PF BF ⊥找到过P 且垂直于底面ABFD 的平面,则点P 在底面的投影就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然后再借助结论1即可确定点P 在底面投影的位置.解(1)因为PF BF ⊥,又BF EF ⊥,且PF EF F = ,,PF EF ⊂平面PEF ,所以BF ⊥平面PEF ,又因为BF ⊂平面ABFD ,所以平面PEF ⊥平面ABFD .(2)由(1)知平面PEF ⊥平面ABFD ,且平面PEF 平面ABFD EF =,则点P 在底面ABFD 的投影在直线EF 上.如图14,过C 作折线DF 的垂线交EF 于点H ,由结论1知,点H 即为点P 在底面ABFD 的投影.由CFH DCF ∆∆ ,则ABC D E F P图13ABCD E F H图1412HF CF CF CD ==,设AB a =,则12HF a =.那么32PH a ==.因为PH ⊥底面ABFD ,如图15,连接DH ,则PDH ∠为DP 与平面ABFD 所成角,所以32sin 24a PH PDH PD a ∠===.评注已知相应角度刻画折起面的位置,需将这个角度条件进行适当转化,最好是能够找到过动点且与底面垂直的平面,然后结合结论1,即可确定P 在底面投影的位置.对刻画折起面位置的角度条件的转化是解题的突破口.总结立体几何折叠问题的难点突破关键在于利用好结论1和结论2,搞清楚在折叠过程中哪些量是不变的以及动点在底面的投影在那条射线上运动,再结合已知条件,更多的时候需要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转化,便可以确定动点在底面中的投影的位置,顺藤摸瓜就能确定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从而使得问题迎刃而解.参考文献【1】周建平.变化中的不变量——谈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J 】.中学教研(数学),2018.7.ABC D EFPH图15。

立体几何动点和折叠问题—热点小题

立体几何动点和折叠问题—热点小题

最新立体几何折叠动点问题1.(2020•湖南模拟)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BC 的中点,点P 是正方体的表面11DCC D (包括边界)上的动点,且满足APD MPC ∠=∠,则三棱锥P 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A .B .36C .24D .2.(2020•德阳模拟)ABC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沿EF 把OAEF折起,使点A 翻折到点P 的位置,连接PB 、PC ,当四棱锥P BCFE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最小时,四棱锥P BCFE -的体积为()A B C D 3.(2020•德阳模拟)ABC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滑动,//EF BC ,沿EF 把AEF ∆折起,使点A 翻折到点P 的位置,连接PB 、PC ,则四棱锥P BCFE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 .BC .3D .24.(2020春•江西月考)已知三棱锥P ABC -满足PA ⊥底面ABC ,在ABC ∆中,6AB =,8AC =,AB AC ⊥,D 是线段AC 上一点,且3AD DC =,球O 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过点D 作球O 的截面,若所得截面圆的面积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为44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72πB .86πC .112πD .128π5.(2020春•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A ,B ,C ,D 四点均在半径为(R R 为常数)的球O 的球面上运动,且AB AC =,AB AC ⊥,AD BC ⊥,若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16,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32πB .2πC .94πD .83π6.(2020春•五华区校级月考)已知A ,B ,C 是球O 的球面上的三点,2AB =,AC =60ABC ∠=︒,且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3,则球O 的体积为()A .24πB .48πC .D .7.(2020•东莞市模拟)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球,四边形11A ACC 与11B BCC 为两个全等的矩形,M 是11A B 的中点,且11112C M A B =,则三棱柱111ABC A B C -体积的最大值为()A .12B .16C .4D .438.(2020•江西模拟)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四边形ABCD 是菱形,120ADC ∠=︒,连接AC ,BD 交于点O ,1A O ⊥平面ABCD ,14A O BD ==,点C '与点C 关于平面1BC D 对称,则三棱锥C ABD '-的体积为()A .33B .23C .63D .439.(2020•浙江模拟)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侧棱1(4)AA t t =>,点E 是BC 的中点,点P 是侧面11ABB A 内的动点(包括四条边上的点),且满足tan 4tan APD EPB ∠=∠,则四棱锥P ABE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A .433B .163C .1633D .643910.(2019秋•包河区校级期末)矩形ABCD 中,2BC =,沿对角线AC 将三角形ADC 折起,得到四面体A BCD -,四面体A BCD -外接球表面积为16π,当四面体A BCD -的体积取最大值时,四面体A BCD -的表面积为()A .39432+B .4339+C .39232+D .2339+11.(2020•山东模拟)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线段11A C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2EF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D CE⊥B .//EF 平面ABCDC .三棱锥E FBC -的体积为定值D .BEF ∆的面积与CEF ∆的面积相等12.(2020•海淀区校级模拟)在边长为1的正方体中,E ,F ,G ,H 分别为11A B ,11C D ,AB ,CD 的中点,点P 从G 出发,沿折线GBCH 匀速运动,点Q 从H 出发,沿折线HDAG 匀速运动,且点P 与点Q 运动的速度相等,记E ,F ,P ,Q 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为V ,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在02x时,V 与x 的图象应为()A .B .C .D .13.(2019秋•襄城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顶点P 在底面的投影O 恰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且22AB =,设点M ,N 分别为线段PD ,PO 上的动点,已知当AN MN +取得最小值时,动点M 恰为PD 的中点,则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643πB .163πC .253πD .649π14.(2019春•昆明期末)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3BAD π∠=,点E 在AB 边上,112AD AE AB ===,将ADE ∆沿直线DE 折起成△A DE ',F 为A 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直线A E '与直线BF 共面B .12BF =C .△A EC '可以是直角三角形D .A C DE'⊥15.(2019秋•安顺月考)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m ,E 为1AA 的中点,动点P 从点D 出发,沿DA AB BC CD ---运动,最后返回D .已知P 的运动速度为1/m s ,那么三棱锥11P EC D -的体积y (单位:3)m 关于时间x (单位:)s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 .D .16.(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AB 中点,F 在线段1DD 上.给出下列判断:①存在点F 使得1A C ⊥平面1B EF ;②在平面1111A B C D 内总存在与平面1B EF 平行的直线;③平面1B 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F 的位置无关;④三棱锥1B B EF -的体积与点F 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判断的有()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7.(2019秋•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动点E 在线段11A C 上,F 、M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11//FM A C B .BM ⊥平面1CC FC .存在点E ,使得平面//BEF 平面11CCD DD .三棱锥B CEF -的体积为定值18.(2019•越城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线段AB 是圆的直径,圆内一条动弦CD 与AB 交于点M ,且22MB AM ==.现将半圆ACB 沿直径AB 翻折,则三棱锥C ABD -体积的最大值是()A .23B .13C .3D .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2020•湖南模拟)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BC 的中点,点P 是正方体的表面11DCC D (包括边界)上的动点,且满足APD MPC ∠=∠,则三棱锥P 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A .B .36C .24D .【解答】解: 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BC 的中点,点P 是面11DCC D 所在的平面内的动点,且满足APD MPC ∠=∠,Rt ADP ∴∆∽△Rt PMC ∆,∴2AD PD MC PC ==,即2PD PC =,设DO x =,PO h =,作PO CD ⊥,∴=,化简得:223348144h x x =-+-,06x ,根据函数单调性判断:6x =时,23h 最大值为36,h =最大值,在正方体中PO ⊥面BCD ,∴三棱锥P BCD -的体积最大值:116632⨯⨯⨯⨯=2.(2020•德阳模拟)ABC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沿EF 把OAEF折起,使点A 翻折到点P 的位置,连接PB 、PC ,当四棱锥P BCFE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最小时,四棱锥P BCFE -的体积为()A .534B .334C .64D .364【解答】解:如图,由题意,BC 的中点O 为等腰梯形BCFE 的外接圆的圆心,则四棱锥P BCFE -的外接球的球心在过O 且垂直于平面BCFE 的直线上,要使四棱锥P BCFE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最小,则半径最小,即需要O 为四棱锥P BCFE -的外接球的球心,此时OP OB ==1322PG OG OA ===,则993344cos 3322POG +-∠==,P ∴到平面BCFE的距离为sin d OP POG =∠=13224BCFE S =+⨯=.∴四棱锥P BCFE -的体积为13V =⨯=.故选:D .3.(2020•德阳模拟)ABC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滑动,//EF BC ,沿EF 把AEF ∆折起,使点A 翻折到点P 的位置,连接PB 、PC ,则四棱锥P BCFE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BC .3D .2【解答】解:要想体积最大,高得最大,底面积也得最大,当平面AEF ⊥平面EFCB 时,体积才最大;设2EF a =;设O 为EF 的中点,如图: 等边ABC ∆中,点E ,F 分别为AB ,AC 上一点,且//EF BC ,AE AF ∴=,O 为EF 的中点,AO EF ∴⊥,平面AEF ⊥平面EFCB ,平面AEF ⋂平面EFCB EF =,AO ∴⊥平面EFCB ,2EF a =,AO ∴=.∴四棱锥A EFCB -的体积311(2(3)()332V a a a a a a =⨯⨯+⨯==-,2330V a ∴'=-=,1a ∴=(负值舍),01a <<,V1a >>,V 单调递减,1a ∴=,四棱锥A EFCB -的体积最大,最大值为:312-=.故选:D.4.(2020春•江西月考)已知三棱锥P ABC -满足PA ⊥底面ABC ,在ABC ∆中,6AB =,8AC =,AB AC ⊥,D 是线段AC 上一点,且3AD DC =,球O 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过点D 作球O 的截面,若所得截面圆的面积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为44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72πB .86πC .112πD .128π【解答】解:如图.M 是BC 边中点,E 是AC 边中点,AB AC ⊥ ,M ∴是ABC ∆的外心,作//OM PA ,PA ⊥ 平面ABC ,OM ∴⊥平面ABC ,OM AM ∴⊥,OM MD ⊥,取12OM PA =,易得OA OP =,O ∴是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E 是AC 中点,则//ME AB ,132ME AB ==,ME AC ∴⊥,3AD DC = ,∴124ED AC ==,∴MD ==,设2PA a =,则OM a =,222213OD OM MD a =+=+,又152AM BC ===,222225OA OM AM a ∴=+=+,过D 且与OD 垂直的截面圆半径为r ,则r ==,这是最小的截面圆半径,最大的截面圆半径等于球半径OA ,222(25)1244OA r a πππππ∴+=++=,22(25)32OA a ππ=+=.∴24128S OA ππ==球.故选:D .5.(2020春•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A ,B ,C ,D 四点均在半径为(R R 为常数)的球O 的球面上运动,且AB AC =,AB AC ⊥,AD BC ⊥,若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16,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32πB .2πC .94πD .83π【解答】解:因为AB AC =,AB AC ⊥,AD BC ⊥,作AN BC ⊥于N ,则N 为BC 的中点,且12AN BC =,若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时,则DN ⊥面ABC ,则外接球的球心在DN 上,设为O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连接OA ,则OA OD R ==,211112()()3263D ABC V BC AN DN AN AN R ON AN R ON -==+=+ 2211()()()()()33OA ON R ON R ON R ON R ON =-+=+-+3311()(22)()14()(22)()(()66363R ON R ON R ON R R ON R ON R ON ++-++=+-+= ,当且仅当22R ON R ON -=+,即3R ON =时取等号,因为三棱锥的最大体积为16,所以3141()636R = ,可得34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9944164S R πππ===,6.(2020春•五华区校级月考)已知A ,B ,C 是球O 的球面上的三点,2AB =,AC =60ABC ∠=︒,且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则球O 的体积为()A .24πB .48πC.D.【解答】解:O 到截面ABC 的投影为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设为E ,连接AE ,则AE 为底面外接圆的圆心,OE OB OC ==为球的半径R ,因为2AB =,AC =,60ABC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1412cos cos602222AB BC AC BC ABC AB BC BC+-+-∠=︒=== ,整理可得:2280BC BC --=,解得4BC =,设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2sin 6032AC r ==︒2r =,111346sin 602432623O ABC V AB BC OE OE -=︒==,所以OE =,在三角形OAE中,R OA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3441233V R ππ===.7.(2020•东莞市模拟)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球,四边形11A ACC 与11B BCC 为两个全等的矩形,M 是11A B 的中点,且11112C M A B =,则三棱柱111ABC A B C -体积的最大值为()A .12B .16C .4D .43【解答】解: 四边形11A ACC 与11B BCC 为两个全等的矩形,AC BC ∴=,1CC AC ⊥,1CC BC ⊥,又AC BC C = ,AC ,BC ⊂平面ABC ,1CC ∴⊥平面ABC ;M 是11A B 的中点,且11112C M A B =,∴底面△111A B C 是直角三角形;综上,三棱柱111ABC A B C -是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直棱柱.设AC BC a ==,1CC b =,将三棱柱还原为长方体,=,即22212a b +=;∴三棱柱的体积2231111(12)(12),244ABC V S CC a b b b b b b ∆===-=-+∈ ;记31()(12)4f b b b =-+,则213()(312)(2)(2)44f b b b b '=-+=--+,当f '(b )0>时,02b <<;当f '(b )0<时,2b <<f ∴(b )在(0,2)上单调递增,(2,上单调递减,故f (b )max f =(2)4=.故选:C .8.(2020•江西模拟)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四边形ABCD 是菱形,120ADC ∠=︒,连接AC ,BD 交于点O ,1A O ⊥平面ABCD ,14A O BD ==,点C '与点C 关于平面1BC D 对称,则三棱锥C ABD '-的体积为()A .B .C .D .【解答】解:连接1OC ,过点C 作1CM OC ⊥,垂足为M ,因为1OA ⊥平面ABCD ,故1OA BD ⊥,因为四边形ABCD 是菱形,故OA BD ⊥,故BD ⊥平面11ACC A ,故BD CM ⊥,又1CM OC ⊥,故CM ⊥平面1BDC ,又AB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可得OC OA ==所以11A C AC ==,在Rt △11A C O 中,可得1160A OC ∠=︒,则30MOC ∠=︒,可知OCC '∆为等边三角形,且所在平面垂直底面,故114432C ABD V '-=⨯⨯⨯=三棱锥,故选:D .9.(2020•浙江模拟)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侧棱1(4)AA t t =>,点E 是BC 的中点,点P 是侧面11ABB A 内的动点(包括四条边上的点),且满足tan 4tan APD EPB ∠=∠,则四棱锥P ABE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A .3B .C .3D .9【解答】解:作PN AB ⊥于N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DA ⊥平面11A ABB ,CB ⊥平面11A ABB ,在Rt PAD ∆和Rt PBC ∆中,tan AD APD AP ∠=,tan BE EPB PB ∠=,tan 4tan APD EPB ∠=∠ ,1122BE BC AD ==,12PA PB ∴=,设PN h =,AN x =,则4BN x =-,[0x ∈,4],由12PA PB =,得2214PA PB =,即22221[(4)]4h x h x +=+-,整理得2281633h x x =--+,[0x ∈,4],开口向下,对称轴为43x =-,∴在[0x ∈,4]单调递减,则0x =时,2h 取到最大值163,即h∴四棱锥P ABE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11(24)432⨯+⨯故选:C .10.(2019秋•包河区校级期末)矩形ABCD 中,2BC =,沿对角线AC 将三角形ADC 折起,得到四面体A BCD -,四面体A BCD -外接球表面积为16π,当四面体A BCD -的体积取最大值时,四面体A BCD -的表面积为()A .392+B .C .392D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所以长宽分别为2和1的长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二面角,得到四面体A BCD -,则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O 为AC 中点,半径12R AC =,所求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16R ππ⨯=;2423R AC AB ⇒=⇒=⇒=∴矩形ABCD 中,23AB =,2BC =,沿AC 将三角形ADC 折起,当平面ADC ⊥平面ABC 时,得到的四面体A BCD -的体积最大,如图所示;过点D 作DO ⊥平面ABC ,垂足为O ,则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2334AD CD d OD AC ⨯⨯====,过点O 作OM AB ⊥,作ON BC ⊥,垂足分别为M 、N ,连接DM ,DN ;则BM AB ⊥,DN BC ⊥;所以1AO =,3OC =,所以12OM =,332ON =;所以22132DM DO OM =+=,22392DN DO ON =+=;又122ADC ABC S S ∆∆==⨯322⨯=3,11222ACD S AB DM ∆==⨯ 1339322⨯=,11393922222BCD S BC DN ∆==⨯⨯= ;所以四面体A BCD -的表面积为:24ABC ACD BCD S S S S ∆∆∆=++=339+;故选:B .11.(2020•山东模拟)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线段11A C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2EF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D CE⊥B .//EF 平面ABCDC .三棱锥E FBC -的体积为定值D .BEF ∆的面积与CEF ∆的面积相等【解答】解:对于A ,连接AC ,则BD AC ⊥,1BD AA ⊥,BD ∴⊥平面11AA C C ,又AE ⊂平面11AA C C ,BD AE ∴⊥.故A 正确;对于B ,11//AC A C ,即//EF AC ,又EF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故B 正确;对于C ,1111112224AEF S EF AA ∆==⨯⨯= ,点B 到平面AEF 的距离为B 到平面11AA C C 的距离1222d BD ==,112234224A BEFB AEF V V --∴==⨯⨯=,故C 正确;对于D ,连接1A B ,1C B ,则△11A 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B ∴到EF 的距离为16222-=,而A 到EF 的距离为11AA =,AEF ∴∆的面积与BEF ∆的面积不相等.故D 错误.故选:D .12.(2020•海淀区校级模拟)在边长为1的正方体中,E ,F ,G ,H 分别为11A B ,11C D ,AB ,CD 的中点,点P 从G 出发,沿折线GBCH 匀速运动,点Q 从H 出发,沿折线HDAG 匀速运动,且点P 与点Q运动的速度相等,记E ,F ,P ,Q 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为V ,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在02x时,V 与x 的图象应为()A .B .C.D.【解答】解:(1)当102x 时,点P 与点Q 运动的速度相等根据下图得出:面OEF 把几何体PEFQ 分割为相等的几何体,111122OEF S ∆=⨯⨯= ,P 到面OEF 的距离为x ,112223263PEFQ P OEF x x V V x -==⨯⨯== ,23(2)当1322x < 时,P 在AB 上,Q 在11C D 上,P 到12,111122OEF S ∆=⨯⨯=,1111223226PEFQ P OEF V V -==⨯⨯⨯==定值.(3)当322x < 时,111122OEF S ∆=⨯⨯=,P 到面OEF 的距离为2x -,112122(2)3233PEFQ P OEF V V x x -==⨯⨯⨯-=-,1,032113,622213,2332x x V x x x ⎧<⎪⎪⎪=<⎨⎪⎪-⎪⎩故选:C.13.(2019秋•襄城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顶点P 在底面的投影O 恰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且22AB =,设点M ,N 分别为线段PD ,PO 上的动点,已知当AN MN +取得最小值时,动点M 恰为PD 的中点,则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643πB .163πC .253πD .649π【解答】解:将三角形POD 展开到与平面PAO 共面,则AN MN +的最小值时,A 、M 、N 三点共线,记作AM .M 点在线段PD 上,AM 最短时恰为PD 中点,AM PD ∴⊥,AM ∴既为PD 中线,又是PD 边上的高,AP AD ∴=.顶点P 在底面的投影恰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则四棱锥为正四棱锥,AP PD ∴=,∴三角形APD 为等边三角形. 22AB =,2AO ∴=,24AP AD AO ∴===,则1643PO =-=,设球心为Q ,连接QA ,则在Rt QOA ∆中,222QA AO QO =+,∴224(23)R R =+-,解得43R =,∴外接球的表面积216644433S R πππ==⨯=.故选:A .14.(2019春•昆明期末)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3BAD π∠=,点E 在AB 边上,112AD AE AB ===,将ADE ∆沿直线DE 折起成△A DE ',F 为A 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直线A E '与直线BF 共面B .12BF =C .△A EC '可以是直角三角形D .A C DE '⊥【解答】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3BAD π∠=,点E 在AB 边上,112AD AE AB ===,将ADE ∆沿直线DE 折起成△A DE ',F 为A C '的中点,在A 中,取CD 中点G ,连结BG ,FG ,则//BG DE ,//FG A D ',BG FG G = ,∴平面//BGF 平面A DE ',BF ⊂ 平面BFG ,//BF ∴平面A DE ',∴直线A E '与直线BF 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在B 中, 将ADE ∆沿直线DE 折起成△A DE ',F 为A C '的中点,A '点位置不确定,BF ∴的长不是常数,故B 错误;在C 中,1A E '=,2211211cos1203CE =+-⨯⨯⨯︒=,∴当2A E '=时,A E CE '⊥,△A EC '是直角三角形,故D 正确;在D 中,DE CE ⊥ ,60DEA ∠'=︒,DE ∴与A C '不垂直,故D 错误.故选:C .15.(2019秋•安顺月考)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m ,E 为1AA 的中点,动点P 从点D 出发,沿DA AB BC CD ---运动,最后返回D .已知P 的运动速度为1/m s ,那么三棱锥11P EC D -的体积y (单位:3)m 关于时间x (单位:)s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 .D .【解答】解:(1)当02x时,P 在线段DA 上运动,此时DP x =,112224()22222PED x x x S ⨯-=-++=- ,所以1111112(2(4)323P EC D C PED x V V x --==⨯⨯-=-;(2)当24x时,P 在线段AB 上,因为//AB 平面11EC D ,所以P 到平面11EC D 的距离为定值,所以11P EC D V -为定值,1112(42)33A EC D V -=-=;(3)当46x时,P 在线段BC 上,取1BB 的中点F ,1111P EC D P FC E E PFC V V V ---==,此时6CP x =-,同理可得112PC F x S =- ,所以11(2)3E PFC V x -=-;(4)当68x时,P 在线段CD 上,因为//CD 平面11EC D ,所以P 到平面11EC D 的距离为定值,所以11P EC D V -为定值,1114(62)33D EC D V -=-=.综上,三棱锥11P EC D -的体积y (单位:3)m 关于时间x (单位:)s 的函数大致图象如右图所示.故选:B .16.(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AB 中点,F 在线段1DD 上.给出下列判断:①存在点F 使得1A C ⊥平面1B EF ;②在平面1111A B C D 内总存在与平面1B EF 平行的直线;③平面1B 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F 的位置无关;④三棱锥1B B EF -的体积与点F 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判断的有()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答】解:对于①,假设存在F 使得1A C ⊥平面1B EF ,则11A C B E ⊥,又1BC B E ⊥,1BC A C C = ,1B E ∴⊥平面1A BC ,则11B E A B ⊥,这与11A B AB ⊥矛盾,所以①错误;对于②,因为平面1B EF 与平面1111A B C D 相交,设交线为l ,则在平面1111A B C D 内与l 平行的直线平行于平面1B EF ,故②正确;对于③,以D 点为坐标原点,以DA 所在直线为x 轴,DC 所在直线为y 轴,1DD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则平面ABCD 的法向量为(0m = ,0,1),而平面1B EF 的法向量n ,随着F 位置变化,故平面1B 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F 的位置有关,故③错误;对于④,三棱锥1B B EF -的体积即为三棱锥1F BB E -,因为1//DD 平面11ABB A ,所以,当F 在线段1DD 上移动时,F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不变,故三棱锥1B B EF -的体积与点F 的位置无关,即④正确.故选:D .17.(2019秋•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动点E 在线段11A C 上,F 、M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11//FM A C B .BM ⊥平面1CC FC .存在点E ,使得平面//BEF 平面11CCD DD .三棱锥B CEF -的体积为定值【解答】解:在A 中,因为F 、M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所以11////FM AC A C ,故A 正确;在B 中,由平面几何得BM CF ⊥,又有1BM C C ⊥,所以BM ⊥平面1CC F ,故B 正确;在C 中,BF 与平面11CC D D 有交点,所以不存在点E ,使得平面//BEF 平面11CC D D ,故C 错误.在D 中,三棱锥B CEF -以面BCF 为底,则高是定值,所以三棱锥B CEF -的体积为定值,故D 正确.故选:C .18.(2019•越城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线段AB 是圆的直径,圆内一条动弦CD 与AB 交于点M ,且22MB AM ==.现将半圆ACB 沿直径AB 翻折,则三棱锥C ABD -体积的最大值是()A .23B .13C .3D .1【解答】解:记翻折后CM 与平面ABD 所成角为α,则三棱锥C ABD -的高为sin h CM α=,∴三棱锥C ABD -体积:11(sin )sin 32C ABD V AB DM DMA CM α-=⨯⨯⨯⨯∠⨯⨯16AB DM CM ⨯⨯⨯ ,3AB = ,2DM CM AM BM ⨯=⨯=,∴三棱锥C ABD -体积的最大值是:1()3216C ABD max V -=⨯⨯= .故选:D .。

2022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2022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2022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例(2018·课标全国Ⅰ卷)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AB =AC =3,∠ACM =90°.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P =DQ =23DA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分析】①线线垂直推出线面垂直,进而得到面面垂直;②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求解.【标准答案】——规范答题步步得分(1)由已知可得,∠BAC =90°,BA ⊥AC .又BA ⊥AD ,所以AB ⊥平面ACD .又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2)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32.又BP =DQ =23DA ,所以BP =22.作QE ⊥AC ,垂足为E ,则QE 綊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所以QE ⊥平面ABC ,QE =1.因此,三棱锥Q -APB 的体积为V Q -ABP =13×QE ×S △ABP =13×1×12×3×22sin45°=1.12分得分点⑤【评分细则】①由线线垂直推出线面垂直,给3分.②由线面垂直得面面垂直,给2分.③根据已知,求出BP 的长,给2分.④证明QE 为三棱锥Q -APB 的高,并求出它的值,给3分.⑤利用体积公式正确求解,给2分.【名师点评】1.核心素养: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及三棱锥的体积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解题技巧:(1)解决翻折问题的关键①一般地,翻折后还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变化;②翻折后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翻折过程中长度、角度和平行、垂直关系是否发生改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计算几何体的体积时,关键是确定几何体的高,若是不方便求,要注意进行体积的转化.〔变式训练3〕(2021·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6,O 为三角形的重心,EF 过点O 且与BC 平行,将△AEF 沿直线EF 折起,使得平面AEF ⊥平面BCFE .(1)求证:BE ⊥平面AOC ;(2)求点O 到平面ABC 的距离.[解析](1)因为O 为三角形ABC 的重心,所以AO ⊥BC ,因为EF ∥BC ,所以AO ⊥EF ,因为平面AEF ⊥平面BCFE ,平面AEF ∩平面BCFE =EF ,AO ⊂平面AEF ,所以AO ⊥平面BCFE ,因为BE ⊂平面BCFE ,所以AO ⊥BE ,因为O 为三角形ABC 的重心,所以CO ⊥BE ,因为AO 、CO ⊂平面AOC ,AO ∩CO =O ,所以BE ⊥平面AOC .(2)∵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6,O 为三角形ABC 的重心,∴AO =BO =CO =23,S △OBC =12×6×3=33,由(1)可知AO ⊥OC ,∴AC =26,同理AB =26,∴S △ABC =12×6×15=315,V O -ABC =V A -OBC ,即13×315×h =13×33×23,解得h =2155.即点O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155.。

空间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空间几何的学习中,折叠问题是一个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考点。

通过折叠,可以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空间图形,从而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空间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折叠问题的基本概念折叠问题通常是指将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或折线进行折叠,使其成为一个空间几何体。

在这个过程中,图形的某些元素(如线段的长度、角度的大小等)保持不变,而有些元素则会发生变化。

例如,将一个矩形沿着其中一条边折叠,可以得到一个三棱柱;将一个直角三角形沿着斜边折叠,可以得到一个三棱锥。

二、折叠问题的关键知识点1、不变量在折叠过程中,有些量是不变的。

例如,折叠前后对应线段的长度不变,对应角度的大小不变。

2、垂直关系折叠前后,原来垂直的线段和平面在折叠后仍然垂直。

3、距离和角度的变化折叠后,某些线段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折叠的方式和几何关系进行重新计算。

三、例题分析例 1:已知矩形 ABCD 中,AB = 3,BC = 4。

现将矩形沿着对角线 AC 折叠,求折叠后点 B 到平面 ACD 的距离。

解:首先,通过勾股定理求出 AC 的长度:AC =√(AB²+ BC²) = 5设点 B 折叠后对应的点为 B',由于折叠前后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不变。

三角形 ABC 的面积= 1/2 × AB × BC = 1/2 × AC × h (h 为点 B 到平面 ACD 的距离)所以 h =(AB × BC) / AC =(3 × 4) / 5 = 12 / 5例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ACB = 90°,AC = 2,BC = 1,将三角形 ABC 沿斜边 AB 折叠,得到三棱锥 C ABD。

求证:平面 CAD ⊥平面 BAD。

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高考数学大题精做之解答题题型全覆盖高端精品

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高考数学大题精做之解答题题型全覆盖高端精品

高考数学大题精做之解答题题型全覆盖高端精品第三篇立体几何专题06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类型对应典例折叠问题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典例1折叠问题中的体积典例2折叠问题中的线面角典例3折叠问题中的二面角典例4【典例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DC ,90BAD ∠=,4AB =,2AD =,3DC =,点E 在CD 上,且2DE =,将ADE 沿AE 折起,使得平面ADE ⊥平面ABCE (如图).G 为AE 中点.(1)求证:DG ⊥平面ABCE ;(2)求四棱锥D ABCE -的体积;(3)在线段BD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CP 平面ADE ?若存在,求BPBD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典例2】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点F 在线段BC 上,且14BF BC =.若将,AED CFD ∆∆分别沿,ED FD 折起,使,A C 两点重合于点M ,如图2.图1图2(1)求证:EF ⊥平面MED ;(2)求直线EM 与平面MFD 所成角的正弦值.【典例3】如图1,已知菱形AECD 的对角线,AC DE 交于点F ,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2AB =,60BAD ∠=︒,将三角形ADE 沿线段DE 折起到PDE 的位置,2PC =,如图2所示.(Ⅰ)证明:平面PBC ⊥平面PCF ;(Ⅱ)求三棱锥E PBC -的体积.【典例4】如图,ABC 中,4AB BC ==, 90ABC ∠=︒,,E F 分别为 AB ,AC 边的中点,以EF 为折痕把AEF 折起,使点 A 到达点 P 的位置,且 PB BE =.(1)证明: BC ⊥平面 PBE ;(2)求平面 PBE 与平面 PC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在Rt ABC △中,90ABC ∠=︒,1tan 2ACB ∠=.已知E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将CEF △沿EF 折起,使C 到'C 的位置且二面角'C EF B --的大小是60︒.连接C'B ,'C A ,如图:(Ⅰ)求证:平面'FA C ⊥平面'ABC ;(Ⅱ)求平面'AFC 与平面'BE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2.已知长方形ABCD 中,1AB =,AD =BD 折起,使AC a =,得到一个四面体A BCD -,如图所示.(1)试问:在折叠的过程中,异面直线AB 与CD 能否垂直?若能垂直,求出相应的a 的值;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2)当四面体A BCD -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A CD B --的余弦值.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3AB AC ==,90ACM ∠=︒,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23BP DQ DA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4.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4,AD =2,E 是CD 的中点,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D 1—ABCE ,其中平面D 1AE ⊥平面ABCE .(1)证明:BE ⊥平面D 1AE ;(2)设F 为CD 1的中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F ∥平面D 1AE ,若存在,求出AM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边长为4的菱形ABCD 中,60DAB ︒∠=,点E ,F 分别是边CD ,CB 的中点,AC EF O ⋂=.沿EF 将△CEF 翻折到△PEF ,连接,,PA PB PD ,得到如图的五棱锥P ABFED -,且PB =.(1)求证:BD ⊥平面POA ;(2)求四棱锥P BFED -的体积.6.已知三棱锥P ABC -(如图一)的平面展开图(如图二)中,四边形ABCD的正方形,ABE ∆和BCF ∆均为正三角形,在三棱锥P ABC -中:(I )证明:平面PAC ⊥平面ABC ;(Ⅱ)若点M 在棱PA 上运动,当直线BM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最大时,求二面角P BC M --的余弦值.图一图二参考答案【典例1】【思路引导】(1)证明DG AE ⊥,再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出DG ⊥平面ABCE ;(2)分别计算DG 和梯形ABCE 的面积,即可得出棱锥的体积;(3)过点C 作//CF AE 交AB 于点F ,过点F 作//FP AD 交DB 于点P ,连接PC ,可证平面//CFP 平面ADE ,故//CP 平面ADE ,根据//FP AD 计算BPBD的值.【详解】(1)证明:因为G 为AE 中点,2AD DE ==,所以DG AE ⊥.因为平面ADE ⊥平面ABCE ,平面ADE 平面ABCE AE =,DG ⊂平面ADE ,所以DG ⊥平面ABCE .(2)在直角三角形ADE 中,易求AE =则AD DEDG AE⋅==.所以四棱锥D ABCE -的体积为1(14)232D ABCE V -+⨯=⨯=.(3)过点C 作//CF AE 交AB 于点F ,则:1:3AF FB =.过点F 作//FP AD 交DB 于点P ,连接PC ,则:1:3DP PB =.又因为CF //A E ,AE ⊂平面,ADE CF ⊄平面ADE ,所以CF //平面ADE .同理//FP 平面ADE .又因为CF PF F ⋂=,所以平面CFP //平面ADE .因为CP ⊂平面CFP ,所以//CP 平面ADE .所以在BD 上存在点P ,使得//CP 平面ADE ,且34BP BD =.【典例2】【思路引导】(1)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由222DE EF DF +=,可得EF ED ⊥,结合MD EF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EF ⊥平面MED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过点M 作MN ED ⊥,垂足为N ,求出向量EM和平面MFD 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由图1知,,,,,,即由题意知,在图2中,,,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且,平面(2)由(1)知平面,则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过点作,垂足为,在中,,,从而,,,,,.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则,,.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典例3】【思路引导】(Ⅰ)折叠前,AC ⊥DE ;,从而折叠后,DE ⊥PF ,DE ⊥CF ,由此能证明DE ⊥平面PCF .再由DC ∥AE ,DC =AE 能得到DC ∥EB ,DC =EB .说明四边形DEBC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CB ∥DE .由此能证明平面PBC ⊥平面PCF .(Ⅱ)由题意根据勾股定理运算得到PF CF ⊥,又由(Ⅰ)的结论得到BC ⊥PF ,可得PF ⊥平面BCDE ,再利用等体积转化有13E PBC P BCE BCE V V S PF --∆==⨯⨯,计算结果.【详解】(Ⅰ)折叠前,因为四边形AECD 为菱形,所以AC DE ⊥;所以折叠后,DE PF ⊥,DE CF ⊥,又PF CF F ⋂=,,PF CF ⊂平面PCF ,所以DE ⊥平面PCF因为四边形AECD 为菱形,所以//,AE DC AE DC =.又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所以//,EB DC EB DC =.所以四边形DEB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B DE .又DE ⊥平面PCF ,所以BC ⊥平面PCF .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PCF .(Ⅱ)图1中,由已知得32AF CF ==,1BC BE ==,60CBE ∠=︒所以图2中,2PF CF ==,又2PC =所以222PF CF PC +=,所以PF CF ⊥又BC ⊥平面PCF ,所以BC ⊥PF 又BC CF C ⋂=,,BC CF ⊂平面BCDE ,所以PF ⊥平面BCDE ,所以1113111sin6033228E PBC P BCE BCE V V S PF --∆==⨯⨯=⨯⨯⨯⨯⨯= .所以三棱锥E PBC -的体积为18.【典例4】【思路引导】(1)由E ,F 分别为AB ,AC 边的中点,可得EF BC ,由已知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EF ⊥平面PBE ,从而得到BC ⊥平面PBE ;(2)取BE 的中点O ,连接PO ,由已知证明PO ⊥平面BCFE ,过O 作OM BC 交CF 于M ,分别以OB ,OM ,O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PCF 与平面PBE 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可得平面PBE 与平面PC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详解】(1)因为,E F 分别为AB ,AC 边的中点,所以EF BC ,因为90ABC ∠=︒,所以EF BE ⊥,EF PE ⊥,又因为BE PE E ⋂=,所以EF ⊥平面PBE ,所以BC ⊥平面PBE .(2)取BE 的中点O ,连接PO ,由(1)知BC ⊥平面PBE ,BC ⊂平面BCFE ,所以平面PBE ⊥平面BCFE ,因为PB BE PE ==,所以PO BE ⊥,又因为PO ⊂平面PBE ,平面PBE ⋂平面BCFE BE =,所以PO ⊥平面BCFE ,过O 作OM BC 交CF 于M ,分别以OB ,OM ,OP 所在直线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1,4,0C ,()1,2,0F -.(1,4,PC =,(1,2,PF =-,设平面PCF 的法向量为(),,m x y z=,则0,0,PC m PF m ⎧⋅=⎨⋅=⎩即40,20,x y x y ⎧+=⎪⎨-+-=⎪⎩则(m =-,易知()0,1,0n=为平面PBE的一个法向量,cos<,5m n >=== ,所以平面PBE 与平面PCF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55.1.【思路引导】(Ⅰ)法一:由'AF C F =.设'AC 的中点为G ,连接FG .设'BC 的中点为H ,连接GH ,EH .而'BEC ∠即为二面角'C EF B --的平面角.'60BEC ∠=︒,推导出'EH BC ⊥.由'EF C E ⊥,EF BE ⊥,从而EF ⊥平面'BEC .由//EF AB ,得AB ⊥平面'BEC ∠,从而AB EH ⊥,即EH AB ⊥.进而EH ⊥平面'ABC .推导出四边形EHG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FG EH ,FG ⊥平面'ABC ,由此能证明平面'AFC ⊥平面'ABC .法二:以B 为原点,在平面'BEC 中过B 作BE 的垂线为x 轴,BE 为y 轴,B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证明平面'AFC ⊥平面'ABC .(Ⅱ)以B 为原点,在平面'BEC 中过B .作BE 的垂线为x 轴,BE 为y 轴,B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平面'AFC 与平面'BEC 所成二面角大小.【详解】(Ⅰ)证法一:F 是AC 的中点,'AF C F ∴=.设'AC 的中点为G ,连接FG .设'BC 的中点为H ,连接GH ,EH .由题意得'C E EF ⊥,BE EF ⊥,'BEC ∴即为二面角'C EF B --的平面角.'60BEC ∴=︒,E 为BC 的中点.'BE EC ∴=,'BEC ∴∆为等边三角形,'EH BC ∴⊥.'EF C E ⊥ ,EF BE ⊥,'C E BE E ⋂=,EF ∴⊥平面'BEC .//EF AB ,AB ∴⊥平面'BEC ,AB EH ∴⊥,即EH AB ⊥.'BC AB B ⋂= ,EH ∴⊥平面'ABC .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GH AB FE ∴,12GH AB FE∴==四边形EHGF 为平行四边形.//FG EH ∴,FG ⊥平面'ABC ,又FG ⊂平面'AFC .∴平面'AFC ⊥平面'ABC.法二:如图,以B 为原点,BE 为x 轴,在平面'BEC 中过B 作BE 的垂线为y 轴,B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AB =.则()0,0,2A ,()0,0,0B ,()2,0,1F ,()2,0,0E,()'C .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a x y z = ,()0,0,2BA =,()'BC =,20'0a BA z a BC x ⎧⋅==⎪∴⎨⋅=+=⎪⎩,令1y =,则()a = ,设平面'AFC 的法向量为(),,b x y z = ,()2,0,1AF =-,()'2AC =-,20'20b AF x z b AC x z ⎧⋅=-=⎪∴⎨⋅=+-=⎪⎩,取1x =,得()2b =.0a b ⋅= ,∴平面'AFC ⊥平面'ABC .解:(Ⅱ)如图,以B 为原点,BE 为x 轴,在平面'BEC 中过B 作BE 的垂线为y 轴,B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AB =.则()0,0,2A ,()0,0,0B ,()2,0,1F ,()2,0,0E ,()'3,0C .平面'BEC 的法向量()0,0,1m = 设平面'AF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3,2AC =- ,()2,0,1AF =- ,'32020n AC x y z n AF x z ⎧⋅=+-=⎪∴⎨⋅=-=⎪⎩ ,取1x =,得()3,2n = .设平面'AFC 与平面'BEC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2cos 2m n m nθ⋅∴==⋅ 由图形观察可知,平面'AFC 与平面'BEC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平面'AFC 与平面'BEC 所成二面角大小为45 .2.【思路引导】(1)若AB ⊥CD ,得AB ⊥面ACD ,由于AB ⊥AC .,所以AB 2+a 2=BC,解得a 2=1,成立;(2)四面体A ﹣BCD 体积最大时面ABD ⊥面BCD ,以A 为原点,在平面ACD 中过O 作BD 的垂线为x 轴,OD 为y 轴,O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A ﹣CD ﹣B 的余弦值.【详解】(1)若AB ⊥CD ,因为AB ⊥AD ,AD ∩CD =D ,所以AB ⊥面ACD ⇒AB ⊥AC .由于AB=1,2,AC=a ,由于AB ⊥AC .,所以AB 2+a 2=BC,所以12+a 2=(2)2⇒a =1,所以在折叠的过程中,异面直线AB 与CD 可以垂直,此时a 的值为1(2)要使四面体A -BCD 体积最大,因为△BCD 面积为定值22,所以只需三棱锥A -BCD 的高最大即可,此时面ABD ⊥面BCD .过A 作AO ⊥BD 于O ,则AO ⊥面BCD ,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则易知,显然,面BCD 的法向量为,设面ACD 的法向量为n=(x ,y ,z ),因为所以,令y =2,得n=(1,2,2),故二面角A -CD -B 的余弦值即为|cos n OA ,.3.【思路引导】(1)首先根据题的条件,可以得到BAC ∠=90,即BA AC ⊥,再结合已知条件BA ⊥A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AB ⊥平面ACD ,又因为AB ⊂平面ABC ,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ACD ⊥平面ABC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相关的线段的长度,根据第一问的相关垂直的条件,求得三棱锥的高,之后借助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得三棱锥的体积.详解:(1)由已知可得,BAC ∠=90°,BA AC ⊥.又BA ⊥AD ,且AC AD A = ,所以AB ⊥平面ACD .又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2)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又23BP DQ DA ==,所以BP =作QE ⊥AC ,垂足为E ,则QE =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所以QE ⊥平面ABC ,QE =1.因此,三棱锥Q ABP -的体积为111131332Q ABP ABP V QE S -=⨯⨯=⨯⨯⨯⨯︒= .4.【思路引导】(1)先计算得BE ⊥AE ,再根据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得结果,(2)先分析确定点M 位置,再取D 1E 的中点L ,根据平几知识得AMFL 为平行四边形,最后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果.【详解】(1)证明连接BE ,∵ABCD 为矩形且AD =DE =EC =BC =2,∴∠AEB =90°,即BE ⊥AE ,又平面D 1AE ⊥平面ABCE ,平面D 1AE ∩平面ABCE =AE ,BE ⊂平面ABCE ,∴BE ⊥平面D 1AE .(2)解AM =14AB ,取D 1E 的中点L ,连接AL ,FL ,∵FL ∥EC ,EC ∥AB ,∴FL ∥AB 且FL =14AB ,∴FL ∥AM ,FL =AM∴AMFL 为平行四边形,∴MF ∥AL ,因为MF 不在平面AD 1E 上,AL ⊂平面AD 1E ,所以MF ∥平面AD 1E .故线段AB 上存在满足题意的点M ,且AM AB =14.5.【思路引导】(1)证明:∵点E ,F 分别是边CD ,CB 的中点,∴BD ∥EF .∵菱形ABCD 的对角线互相垂直,∴BD AC ⊥.∴EF AC ⊥.∴EF AO ⊥,EF PO ⊥.分∵AO ⊂平面POA ,PO ⊂平面POA ,AO PO O = ,∴EF ⊥平面POA .∴BD ⊥平面POA .(2)解:设,连接BO ,∵60DAB ︒∠=,∴△ABD 为等边三角形.∴4BD =,2BH =,23HA =3HO PO ==.在R t △BHO 中,227BO BH HO =+=在△PBO 中,22210BO PO PB +==,∴PO BO ⊥.∵PO EF ⊥,EF BO O ⋂=,EF ⊂平面BFED ,BO ⊂平面BFED ,∴PO ⊥平面BFED .梯形BFED 的面积为()1332S EF BD HO =+⋅=∴四棱锥P BFED -的体积11333333V S PO =⋅=⨯=.6.【思路引导】(1)设AC 的中点为O,证明PO 垂直AC,OB,结合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即可.(2)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计算两相交平面的法向量,结合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计算夹角,即可.【详解】(Ⅰ)设AC 的中点为O ,连接BO ,PO .由题意,得2PA PB PC ===,1PO =,1AO BO CO ===.因为在PAC ∆中,PA PC =,O 为AC 的中点,所以PO AC ⊥,因为在POB ∆中,1PO =,1OB =,PB =222PO OB PB +=,所以PO OB ⊥.因为AC OB O ⋂=,,AC OB ⊂平面ABC ,所以PO ⊥平面ABC ,因为PO ⊂平面PAC ,所以平面PAC ⊥平面ABC.(Ⅱ)由(Ⅰ)知,BO PO ⊥,BO AC ⊥,BO ⊥平面PAC ,所以BMO ∠是直线BM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且1tan BOBMO OM OM ∠==,所以当OM 最短时,即M 是PA 的中点时,BMO ∠最大.由PO ⊥平面ABC ,OB AC ⊥,所以PO OB ⊥,PO OC ⊥,于是以OC ,OB ,O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O ,()1,0,0C ,()0,1,0B ,()1,0,0A -,()0,0,1P ,11,0,22M ⎛⎫- ⎪⎝⎭,()1,1,0BC =- ,()1,0,1PC =- ,31,0,22MC ⎛⎫=- ⎪⎝⎭ .设平面MBC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 ,则由00m BC m MC⎧⋅=⎨⋅=⎩得:1111030x y x z -=⎧⎨-=⎩.令11x =,得11y =,13z =,即()1,1,3m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 ,由00n BC n PC ⎧⋅=⎨⋅=⎩ 得:222200x y x z -=⎧⎨-=⎩,令1x =,得1y =,1z =,即()1,1,1n =.cos ,33m n n m m n ⋅===⋅ .由图可知,二面角P BC M --的余弦值为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点问题: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一、考情分析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与难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多涉及到空间中的线面关系、体积的求解以及空间角、距离的求解等问题;二是几何体的表面展开问题,主要涉及到几何体的表面积以及几何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等.二、经验分享(1)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主要包含两大问题:平面图形的折叠与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把一个平面图形按照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折叠问题.把一个几何体的表面伸展为一个平面图形从而研究几何体表面上的距离问题,这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展开问题.折叠与展开问题是立体几何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种方式的转变正是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集中体现,展开与折叠问题就是一个由抽象到直观,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此类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2) 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变为立体图形,就在图形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折叠前后有些量(长度、角度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称其为“不变量”.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抓住“不变量”是关键.(3)把曲面上的最短路线问题利用展开图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距离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求曲面上最短路线的一种常用方法.三、题型分析(一) 平面图形的折叠解答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好折叠前后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抓住两个关键点:不变的线线关系、不变的数量关系.不变的线线关系,尤其是平面图形中的线线平行、线线垂直关系是证明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起点和重要依据;不变的数量关系是求解几何体的数字特征,如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空间中的角与距离等的重要依据.1. 折叠后的形状判断【例1】如下图,在下列六个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皆为全等的正方形,那么沿其正方形相邻边折叠,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_____________(要求:把你认为正确图形的序号都填上)①②③④⑤⑥【分析】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想象平面图形折叠后的图形进行判断.也可利用手中的纸片画出相应的图形进行折叠.【答案】①③⑥【解析】①③⑥可以.②把横着的小方形折起后,再折竖着的小方形,则最上方的小方形与正方体的一个侧面重合,导致正方体缺少一个侧面;④把下方的小方形折起后,则上方的小方形中的第1,2个重合,导致正方体的底面缺少,不能折成正方体;⑤把中间的小方形当成正方体的底面,则右下方的小方形折叠不起来,构不成正方体.【小试牛刀】下图代表未折叠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其折叠起来,变成正方体后的图形是()A. B. C. D.【例2】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边BC的中线折起得到空间四边形ABCD(如图2),则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与BC的位置关系是( )图1 图2A.相交且垂直B.相交但不垂直C.异面且垂直D.异面但不垂直【答案】C【解析】在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上的中线AD 就是斜边上的高,则AD ⊥BC ,折叠后如图2,AD 与BC 变成异面直线,而原线段BC 变成两条线段BD 、CD ,这两条线段与AD 垂直,即AD ⊥BD ,AD ⊥CD ,故AD ⊥平面BCD ,所以AD ⊥BC .【小试牛刀】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F 分别为边BC,AD 的中点,将沿BF 所在直线进行翻折,将沿DE 所在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A. 点A 与点C 在某一位置可能重合B. 点A 与点C 的最大距离为C. 直线AB 与直线CD 可能垂直D. 直线AF 与直线CE 可能垂直 3.折叠后几何体的数字特征折叠后几何体的数字特征包括线段长度、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角与距离等,设计问题综合、全面,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确定折叠后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折叠前后的数量关系之间的对应.【例3】(体积问题)如图所示,等腰ABC △的底边66AB =,高3CD =,点E 是线段BD 上异于点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E AE ⊥,记BE x =,()V x 表示四棱锥P ACFE -的体积.(1)求()V x 的表达式;(2)当x 为何值时,()V x 取得最大值?PED F B CA【解析】(1)由折起的过程可知,PE ⊥平面ABC,96ABC S ∆=,V(x)= (036x <<)(2),所以(0,6)x ∈时,'()0v x > ,V(x)单调递增;636x <<时'()0v x < ,V(x)单调递减;因此x=6时,V(x)取得最大值126.【小试牛刀】【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诊】在平面四边形 中,AB=BC=2,AC=AD=2,现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得平面DAC平面ABC ,则此时得到的三棱锥D-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例4】(空间角问题)如左图,矩形ABCD 中,12AB =,6AD =,E 、F 分别为CD 、AB 边上的点,且3DE =,4BF =,将BCE ∆沿BE 折起至PBE ∆位置(如右图所示),连结AP 、EF 、PF ,其中25PF =.(Ⅰ)求证:PF ⊥平面ABED ; (Ⅱ)求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Ⅰ)由翻折不变性可知, , ,在PBF ∆中, ,所以PF BF ⊥ 在图1中,易得,在PEF ∆中, ,所以PF EF ⊥又,BF ⊂平面ABED ,EF ⊂平面ABED ,所以PF ⊥平面ABED .. .ACDBEF图图ABCD PEF(Ⅱ)方法一: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所示,则()6,0,0A ,,()0,3,0E ,()6,8,0F ,所以, ,,设平面PEF 的法向量为(),,x y z =n ,则0FP EF ⎧⋅=⎪⎨⋅=⎪⎩n n ,即,解得560x y z ⎧=-⎪⎨⎪=⎩令6y =-,得,设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为θ,则81281427. 所以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1281427. 方法二:过点A 作AH EF ⊥于H ,由(Ⅰ)知PF ⊥平面ABED ,而AH ⊂平面ABED 所以PF AH ⊥,又,EF ⊂平面PEF ,PF ⊂平面PEF ,所以AH ⊥平面PEF ,所以APH ∠为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的角. 在Rt APF ∆中,在AEF ∆中,由等面积公式得4861在Rt APH ∆中,所以直线AP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1281427. 【点评】折叠问题分析求解两原则:解法二图ABCD PEFHxy z A BC D PEF(1)折叠问题的探究须充分利用不变量和不变关系;(2)折叠前后始终位于折线的同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小试牛刀】【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已知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如图,将沿DE折成四棱锥,且有平面平面BCED.求证:平面BCED;记的中点为M,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二) 几何体的展开几何体表面展开问题是折叠问题的逆向思维、逆过程,一般地,涉及到多面体表面距离的问题,解题时不妨将它展开成平面图形试一试.1.展开后形状的判断【例5】把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如右下图),请根据各面上的图案判断这个正方体是()解析:这是图③模型,在右图中,把中间的四个正方形围起来做“前后左右”四个面,有“空心圆”的正方形做“上面”,显然是正方体C的展形图,故选(C).【小试牛刀】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你”、“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开后的数字特征——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例6】如图,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2π,高为2,AB CD,分别是两底面的直径,AD BC,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C点,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解析】如图,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其中AB为底面周长的一半,即,2AD=.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为线段AC.在矩形ABCD中,.所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长度为22.【点评】几何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需要将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将其转化为平面内的最短距离,利用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求解.但要注意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有多种展开图,如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等,要把不同展开图中的最短距离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最小值.【小试牛刀】如图,在长方体中, ,求沿着长方体表面从A到1C的最短路线长.四、迁移运用1.【浙江省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已知四边形中,,,在将沿着翻折成三棱锥的过程中,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角均小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设二面角,的大小分别为,则()A. B. C.存在 D.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如图,在三棱锥中,作平面于,连,则分别为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角均小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过作,垂足分别为,连,则有,∴分别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设BD的中点为O,则为边上的中线,由可得点H在CO的左侧(如图所示),∴.又,∴.又为锐角, ∴.故选B .2.【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二诊】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上的中线AD 为折痕,将ABD ∆与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得到以下四个结论:①BD ⊥平面ACD ;②ABC ∆为等边三角形;③平面ADC ⊥平面ABC ;④点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解析】由于三角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所以BD ⊥平面ACD ,故①正确,排除B 选项.由于AD BD ⊥,且平面ABD ⊥平面ACD ,故AD ⊥平面BCD ,所以AD CD ⊥,由此可知,三角形为等比三角形,故②正确,排除D 选项.由于,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故点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 ④正确,故选C .3.已知梯形如下图所示,其中,,为线段的中点,四边形为正方形,现沿进行折叠,使得平面平面,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已知当点满足时,平面平面,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C 【解析】因为四边形为正方形,且平面平面,所以两两垂直,且,所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又因为,,所以,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得,取,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得,取,因为平面平面,所以,解得.故选C.4.如图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点M 到AB 的距离为2 B .AB 与EF 所成角是90︒ C .三棱锥C DNE -的体积是16D .EF 与MC 是异面直线 【答案】D【解析】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画出它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A 中M 到AB 的距离为222MC =,A 正确;AB 与EF 所成角是90︒,B 正确;三棱锥C DNE -的体积是,C 正确;//EF MC ,D 错误.5.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当以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 和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度A .90B .60C .45D .30 【答案】C【解析】折叠后所得的三棱锥中易知当平面ACD 垂直平面ABC 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设AC 的中点为O ,则DBO ∠即为所求,而D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故选C .6.【辽宁省辽阳市2018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6cm ,该纸片上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 E , F , G , H 为圆O 上的点, ABE , BCF , CDG , ADH 分别以AB , BC , CD , DA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AB , BC , CD , DA 为折痕折起ABE , BCF , CDG , ADH ,使得E , F , G , H 重合,得到一个四棱锥,当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时,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500327π3cm【解析】如图:连接OE 交AB 于点I ,设E ,F ,G ,H 重合于点P ,正方形的边长为x ()0x >,则OI=2x , IE 62x =-. 因为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所以,解得4x =,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Q ,半径为R ,则,,解得R 3=,外接球的体积3cm7.【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在正方形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将四边形沿翻折,使得平面平面,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连接FC ,与DE 交于O 点,取BE 中点为N , 连接ON ,CN ,易得ON ∥BD ∴∠CON 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 OC=,ON=,CN=∴cos ∠CON==故答案为:8.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将四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BCD A -',使平面⊥BD A /平面BC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BD C A ⊥'; (2);(3)A C '与平面BD A '所成的角为︒30; (4)四面体BCD A -'的体积为61. 【答案】(2)(4)【解析】平面⊥BD A /平面BCD CD ∴⊥平面'A BD ,/CA 与平面BD A /所成的角为'CA D ∠,四面体BCDA -/的体积为,,综上(2)(4)成立.9.如图,矩形ABCD 中,2AB AD =,E 为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直线DE 翻折成1A DE ∆,若M 为线段1AC 的中点,则在ADE ∆翻折过程中,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的正确选项)(1)||BM 是定值 (2)点M 在某个球面上运动(3)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 C ⊥ (4)存在某个位置,使//MB 平面1A DE 【答案】(1)(2)(4).【解析】取CD 中点F ,连接MF ,BF ,则1//MF DA ,//BF DE ,∴平面//MBF 平面1A DE , ∴//MB 平面1A DE ,故(4)正确;由,为定值,FB DE =为定值,由余弦定理可得,∴MB 是定值,故(1)正确;∵B 是定点,∴M 是在以B 为圆心,MB 为半径的圆上,故(2)正确;∵1AC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为AC ,AC 与DE 不垂直,∴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 C ⊥错误,故(3)错误.10.【四川省广元市高2018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 4AB =, 2AD =, E 是CD 的中点,以AE 为折痕将DAE ∆向上折起, D 变为'D ,且平面'D AE ⊥平面ABCE .(Ⅰ)求证: 'AD EB ⊥; (Ⅱ)求二面角'A BD E --的大小.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 90. 【解析】(Ⅰ)证明:∵, AB 4=,∴,∴AE EB ⊥,取AE 的中点M ,连结MD ',则,∵ 平面D AE '⊥平面ABCE ,∴MD '⊥平面ABCE ,∴MD '⊥ BE , 从而EB ⊥平面AD E ',∴AD EB '⊥ (Ⅱ)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4,2,0、()C 0,0,0、()B 0,2,0、()D 3,1,2',()E 2,0,0,从而BA =(4,0,0),,.设为平面ABD '的法向量,则可以取设为平面BD E '的法向量,则可以取因此, 12n n 0⋅=,有12n n ⊥,即平面ABD ' ⊥平面BD E ', 故二面角的大小为90.11.【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如图1,已知菱形的对角线交于点,点为线段的中点,,,将三角形沿线段折起到的位置,,如图2所示.(Ⅰ)证明:平面平面;(Ⅱ)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Ⅰ)折叠前,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所以折叠后,,, 又,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又点为线段的中点,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Ⅱ)图1中,由已知得,,所以图2中,,又所以,所以又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所以.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12.【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如图,在多边形中(图1),为长方形,为正三角形,现以为折痕将折起,使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在上(图2).(Ⅰ)证明:平面;(Ⅱ)若点在线段上,且,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求三棱锥的体积. 【解析】(Ⅰ)过点作,垂足为.由于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在上,∴平面.∴.∵四边形为矩形,∴.又,∴平面,∴.又由,,可得,同理.又,∴,∴,且,∴平面.(Ⅱ)设点到底面的距离为,则.由,可知,∴.又,∴.13.【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菱形中,,现将沿边折到的位置.(1)求证:;(2)求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解析】(1)如图所示,取的中点为,连接,易得,,又面(2)由(1)知,= ,当时,的最大值为1.14.【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所示甲,在四边形ABCD中,,,是边长为8的正三角形,把沿AC折起到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ACD,如图所示乙所示,点O,M,N分别为棱AC,PA,AD的中点.求证:平面PON;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如图所示,为正三角形,O为AC的中点,,平面平面ACD,平面平面,平面ACD,平面ACD,.,,,,即.,N分别为棱AC,AD的中点,,,又,平面PON;解:由,,,可得,点O、N分别是AC、AD的中点,,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又为PA的中点,点M到平面ANO的距离,.又,.15.【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元月调研】如图,梯形中,,过分别作,,垂足分别,,已知,将梯形沿同侧折起,得空间几何体,如图.1若,证明:平面;2若,,线段上存在一点,满足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的长.【解析】1由已知得四边形ABFE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在图2中,,由已知得,,平面又平面BDE,,又,,平面2在图2中,,,,即面DEFC,在梯形DEFC中,过点D作交CF于点M,连接CE,由题意得,,由勾股定理可得,则,,过E作交DC于点G,可知GE,EA,EF两两垂直,以E为坐标原点,以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取得,设,则m,,,得设CP与平面ACD所成的角为,.所以16.【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已知如图(1)直角梯形,,,,,为的中点,沿将梯形折起(如图2),使.(1)证明:平面;(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析】(1)由已知可得为直角三角形,所以.又,所以,所以平面.(2)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在直角中,,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则,所以.16.正△ABC的边长为4,CD是AB边上的高,,E F分别是AC和BC边的中点,现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 DC B(1)试判断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E DF C(3)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P DE ⊥?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问可利用翻折之后的几何体侧面ABC ∆的中位线得到//AB EF ,便可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2)先根据直二面角A DC B --将条件转化为AD ⊥面BCD ,然后做出过点E 且与面BCD 垂直的直线EM ,再在平面BCD 内过M 作DF 的垂线即可得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3)把AP DE ⊥作为已知条件利用,利用ADC ∆中过A 与DE 垂直的直线确定点P 的位置.【解析】(1)如图:在△ABC 中,由E 、F 分别是AC 、BC 中点,得EF//AB,又AB ⊄平面DEF,EF ⊂平面DEF .∴AB ∥平面DEF .(2)∵AD ⊥CD,BD ⊥CD∴∠ADB 是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AD ⊥BD ∴AD ⊥平面BCD取CD 的中点M,这时EM ∥AD ∴EM ⊥平面BCD过M 作MN ⊥DF 于点N,连结EN,则EN ⊥DF∴∠MNE 是二面角E —DF —C 的平面角,在Rt △EMN 中,EM=1,MN=23∴tan∠MNE=233,cos ∠MNE=721(3)在线段BC 上存在点P,使AP ⊥DE. 证明如下:在线段BC 上取点P,使BC BP 31,过P 作PQ ⊥CD 与点Q, ∴PQ ⊥平面ACD∵, 在等边△ADE 中,∠DAQ=30°,∴AQ ⊥DE ∴AP ⊥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