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养殖顾问-养殖技术网页发布日期:2009-02-11 06:10:48 点击次数:95 近几年来,武城县畜产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畜牧业生产。肉、蛋、禽总产量连续保持增长,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调整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建设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据资料报道:按粪便排泄量计算,1头猪的排粪量相当于2个人的排粪量,而按BOD (生化需氧量)的排泄量计,则1头猪相当于13个人。1只鸡的粪便排泄量和BOD排泄量分别相当于0.1人和0.68人的排粪量。按我国1999年养猪5.2亿头计,其粪便排泄量和BOD排泄量分别相当于10.4亿人和67.6亿人;所以解决好畜禽粪污处理,确保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由于近期畜产品的价格走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畜牧致富工程”的实施,畜禽养殖迅速膨胀,规模化场、区建设步伐加快,并形成了一批畜牧生产专业村。养殖规模的巨增和相对集中势必增加畜禽粪污处理的压力,环境的治理,疫病的防治。要建成10万头奶牛、500万头生猪、100万头肉牛、2亿只家禽生产基地,届时,当地畜牧废弃物(养殖污物)年排泄量和BOD排泄量均相当于数千万人的排泄量规模。未处理的畜禽粪污中大量的氮、磷、矿物元素及其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会严重恶化空气、水体及土壤,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对畜禽粪污(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区)无害化处理应值得注意。

1养殖场对环境的危害性

养殖场环境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控制养殖场环境免受外界的影响和污染;二是防止养殖场对自身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和污染,本文针对后者作一浅析。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养殖场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噪声、未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有机物、矿物质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养殖粪污处理不当,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养殖粪污包括畜禽粪便、废弃的垫草垫料、生产及生活污水等。

1.1养殖场对大气的污染

养殖场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入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当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承受力(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据资料报道,一个年出栏l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148 kg氨气(NH3)、13.5 kg硫化氢(H2S)、24 kg粉尘和1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可达5 km,而尘埃和病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 km以上。

1.2养殖场对水体的污染

养殖场对水体的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养殖场粪污中含有的碳氢化合物、含氮、含磷有机物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排放进入自然水体后,可使水体固体悬浮物(SS)、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升高。当超量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超过其通过稀释、沉淀、吸附、分解、降解等作用的自净能力时,水质便会恶化。微生物污染主要是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它们随粪进入水体后,以水为媒介进行传播和扩散,造成某些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并带来经济损失。有毒有害物污染主要是指饲料中的抗生素、违禁药物、矿物质及养殖场用的消毒剂等随粪污排入水体后对其造成的污染。

1.3养殖场对土壤的污染

养殖场粪污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进(施)入土壤,粪污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土壤得到净化或改良。如粪污进(施)入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力(土壤自净能力),便会出现不完全降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另外,粪污中的一些高浓度物质(如铜、锌、铁、微生物等)会随同粪污一同进入土壤,引起土壤中相应的物质含量异常之高(营养富集),不仅对土壤本身结构造成破坏或改变,而且还会影响生活于其上的人和动物的健康。

2养殖场环境控制措施

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因为养殖粪污大量的无序排放和处理利用不当造成的。运用开源节流之思想,一方面尽量减少养殖粪污的排出(产生)量,另一方面积极负责地对养殖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是有效控制养殖污染的主要途径。现今,有许多学者、专家、养殖场家从动物营养、饲养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笔者从上述两个方面介绍几种有效、实用的养殖场环境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2.1降低或减少养殖污物排出量的措施

降低或减少养殖污物排出量主要是采用有效的营养措施,在不影响动物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添加高效添加剂或饲喂消化利用率高的原料,合理降低畜禽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泄量,来减少养殖污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通过添加促进畜禽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添加剂,提高畜禽对饲料(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沉积率),来减少养殖污物的排出量。降低或减少养殖污物排出量是解决养殖污染的根本出路。

2.1.1平衡氨基酸法.通过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可减少畜禽排泄物中氮等的含量,氮是排泄物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排泄物中氮一般占干物质的2.0%~6.0% (其中33%在粪便中,67%在尿中)。畜禽主要通过日粮摄入蛋白质(蛋白质平均含氮16%)态等氮元素,经过消化吸收,被动物机体沉积利用约35%,其余约65%排出体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与其氨基酸组成有关,普遍认为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营养,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就必须改善饲料的氨基酸组成。试验表明,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某些氨基酸,在不影响动物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进而减少排泄物中氮的含量。有资料介绍,仔猪饲料加0.1%~0.2%赖氨酸,可降低饲料蛋白2个百分点,减少氮和磷的排泄量为20.90%~D 17.70%。一般情况下,添加赖氨酸能促进肉鸡生长,也能降低氮排泄量。肉鸡(3-6周)16%粗蛋白饲料中添加o.2%赖氨酸与18%蛋白质饲料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相似,但降低氮和干物质排泄量分别为15.40%~D7.92%。总之,通过平衡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含量,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排泄物中氮及其它物质含量,降低后续处理畜禽排泄物(养殖污物)的费用和难度,减轻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2.1.2添加酶制剂法

酶制剂是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是动物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必不可少的专用的催化剂。在饲料中添加某些酶制剂不仅能促进动物消化吸收相应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帮助其消化吸收饲料中平时不能(或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而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减少排泄物中某些元素或营养物质(有机物)的含量,降低排泄物的环境污染性。有资料报道,在一头生长育肥猪(体重18~100 kg,消耗317 kg

饲料)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磷排泄量由15降为0.11 kg。向肉鸡饲料中添加0.1%/L宝威复合酶,结果干物质、氮、磷的排泄量分别降低17%~18%、24%~28%和12%~27%。玉米一豆饼为主的肉鸡配合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约33%不能利用的磷变为可利用磷,同时,降低磷排泄量。所以说,添加酶制剂法是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排泄物、控制养殖场环境和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2.1.3添加其他添加剂为了降低畜禽对摄入营养物质的排泄量,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市场上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高效的添加剂。用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代替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排泄物中矿物元素含量。有资料报道,青年猪料中加lOO ppm水平的赖氨酸铜(一种有机铜)与加250 ppm硫酸铜形式的铜的饲喂效果相似,但前者排泄物中铜含量显著下降。在肉鸡饲料中添加400g/甲基吡啶铬,能降低干物质和氮排泄量分别为5.39%和1.57%。在产蛋鸡饲料中添加400 gg/kg甲基吡啶铬,减少干物质和氮排泄量分别为15%和32%。

当然,通过合理降低日粮营养物质浓度、选用高效易消化吸收的饲料或原料、减少或禁止使用有害添加物、采用合理的清粪工艺、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多阶段式饲养、减少饲料浪费等都能有效降低营养物质的排泄或粪污中有毒有害物的含量,减轻养殖污物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2养殖污物合理处理利用措施

本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对畜禽污物进行合理处理利用,是将畜禽污物变废为宝和减轻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养殖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元素、腐殖物质、水及其它营养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