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视唱练习 一
简谱教学ppt课件
![简谱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4bc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6.png)
01 02 03 04
三拍子
强弱弱规律,具有旋转、摇曳的 感觉,适合表现优美、抒情的情 绪。
混合拍子
由不同单拍子组合而成,节奏感 丰富多变。
节奏感的训练与培养
听力训练
通过听音乐、数节拍等方式提 高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口读训练
通过口读节奏型、模仿打击乐 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节 奏感。
身体律动训练
简谱教学ppt课件
目录
• 简谱基础知识 • 音符与休止符的识别 • 节奏与节拍的掌握 • 音阶与音程的理解 • 调式与调性的认识 • 简谱视唱练耳训练
01
简谱基础知识
Chapter
简谱的起源与发展
简谱的起源
简谱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 管风琴而设计的记谱法,后来逐渐在 大众中流传开来。
简谱在中国
和声进行中的音响效果
不同的和声进行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如大三和弦明亮开阔,小 三和弦柔和暗淡等。
05
调式与调性的认识
Chapter
调式的概念及分类
调式的定义
调式是由若干个音组成的一种音 高关系的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 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调式 。
调式的分类
根据主音的高度和调式音阶的结 构不同,可分为大调式、小调式 和民族调式等。
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民族音乐的 旋律和节奏,拓展音乐视野。
THANKS
感谢观看
06
简谱视唱练耳训练
Chapter
单声部视唱练耳方法
音阶与音程模唱
通过模唱不同音阶和音程 ,培养音准感和听觉记忆 。
节奏模仿
模仿简单节奏型,提高节 奏感和对节拍的掌控能力 。
旋律听记
听记单声部旋律,锻炼音 乐记忆和听觉分析能力。
《视唱》课件
![《视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1632a5d1f34693dbef3e02.png)
3212|6653561&|6532
彩云追月(广东民歌)
4 4
(24)
5
g
61235|彩6 云追|6月1&6535|61&65356|
g
3 |353212|353212|3532756|
g gg g
1
三十里铺(陕西民歌)
2 4
(25)
566|2&53|三2 十 3里26g铺|2|566|2&53|
(2)34 2&-7|2&--|7-5|7--|6-7|1&76|7-1&|2&--| 2&-7|2&--|7-5|7--|6-7|1&67|5-7|5- -
(3)34 123|454|32-|1-0|567|1&2&1&|76-|5-0|567|1&-0| 543|2-0|123|454|32-|1- -
(20)44
5 35|671&650|12345|671&650|1&766543| 2432|10
卖扁食
(21)
2 4
61&5|61&5|61&卖3|5扁65|食3 5|61&|5653|
2326|1|535 3|235 3|23 26|1
g
g
摔西瓜(河北民歌)
(22)
2532|1216|5 6|161|01&65|3561&| g &g g
532|5353|2532|1 235|2161|5 g&
小看戏(东北民歌)
(29)
2 4
2024年度简谱入门教程课件
![2024年度简谱入门教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4ebc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7.png)
根据音乐的情感和风格,运用适当的音色、力度和速度进行演唱 。
24
多声部视唱方法
声部独立
保持各声部的独立性和清晰度,避免相互干扰或 混淆。
声部协调
注重各声部间的和谐与平衡,实现音乐的整体美 感。
声部层次
分辨不同声部的层次和地位,突出主旋律并衬托 其他声部。
2024/3/24
25
听觉训练途径
16
速度变化处理
2024/3/24
理解速度标记的含义
掌握各种速度标记所代表的速度范围和情感表达。
学习渐快和渐慢的处理方法
了解如何在乐曲中运用渐快和渐慢来表现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掌握弹性速度的运用
学习如何在保持基本速度的基础上,运用弹性速度来处理乐曲中的 细节和情感表达。
17
04
音阶、音程及和弦知识
分休止符等。
调式与调性基础
01
02
03
04
调式
指音乐作品中具有特定结构和 色彩的音的组合方式。
调性
指音乐作品所属的调式及其特 性,如大调式、小调式等。
主音和属音
调式中的核心音,分别代表调 式的稳定性和紧张度。
音阶和音程
音阶指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顺 序排列,音程指两个音之间的
距离。
2024/3/24
7
THANKS。
2024/3/24
33
9
休止符及其作用
2024/3/24
休止符
用于表示音的休止或停顿,用 “0”标记。不同时值的休止符表 示不同长度的停顿。
作用
在乐曲中起到调整节奏、呼吸和 情绪等作用,使音乐更加生动和 富有表现力。
10
升降记号和还原记号
简谱入门教程PPT
![简谱入门教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723a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8.png)
现代简谱的规范是在20世纪初 确立的,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 、音乐出版和音乐表演等领域 。
简谱的符号和标记
音高符号
时值符号
休止符
力度符号
用数字1-7表示C调的七 个基本音级,升降2度标
记来表示升降半音。
用数字或字母表示音符 的时值,如全音符、二 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用0表示音符的休止,时 值与相应的音符相同。
简谱入门教程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简谱基础知识 • 简谱的读法和唱法 • 简谱的演奏技巧 • 简谱的实践应用 • 简谱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01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的起源和历史
简谱起源于欧洲,随着五线谱 的传入而逐渐发展起来。
简谱在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最初用于戏曲音乐的记谱。
用"+"或"-"表示音符的 强弱,用"f"或"p"表示
音量的大小。
音符的分类和特点
01
02
03
04
基本音符
用数字表示的音符,如全音符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附点音符
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一个小 圆点,表示延长一半的时值。
连音线
将两个或多个音符连接起来, 表示它们要连续演奏。
休止符
用0表示音符的休止,时值与 相应的音符相同。
力度变化
在演唱过程中,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进行力度变化,以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
03
简谱的演奏技巧
手指的运用和技巧
手指独立性训练
通过练习音阶、琶音等,加强手指的 独立性和灵活性,以便更好地控制音 符的准确性和速度。
指法安排
力度控制
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视唱训练
![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视唱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48a70962f60ddccdb38a095.png)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01 乐理回顾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音符的时值 1、一个二分音符 = 四分音符 2、两个八分音符 = 四分音符 3、一个全音符 = 四分音符 4、两个全休止符表示休止 拍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音符时值关系图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五线谱与简谱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02 节奏训练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视唱节奏
击拍
读节奏 Da
Da Da
Da
a
Da a
Da Da
Da
a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节奏训练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拓展训练
03 视唱练习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练习 2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练习 2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练习 3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练习 3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课后作业
1、熟唱练习2、 3(p11)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谢谢聆听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训练
教师:刁品伟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听力游戏
请大家随着音频里的音乐片段拍手(或轻轻敲 击),尽快让自己参与到音乐中。在每个片段 结束以后,写下他们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
1、 三 2、 3二、 4、二 5、 三
二
常州天正技工学校
01 乐理回顾
目 录
02 节奏练习
03 视唱训练
04 课堂检查
第一课学习视唱练耳的有效方法
![第一课学习视唱练耳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02da7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2.png)
第一课学习视唱练耳的有效方法〔总〕教学目标:1.通过柯尔文手势,把握形象音高视唱法。
2.先唱后听再体验,培育内心听觉。
3.生疏、把握多种学习视唱练耳的有效方法。
4.用乐观乐观的态度,提高对《视唱练耳》课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1.对根本音级唱名发音练习的把握。
2.对形象音高视唱法——柯尔文手势的生疏运用。
3.“音准先现”为主导的视唱力量、先唱后听并体验的内心听觉力量的培育。
教学方法:倾听体验法、讲解法、启发探讨、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一.发音练习1.音阶中每个音的唱法:Do:上下唇自然收拢前伸,口型呈管状,上唇略突出于下唇,下唇放松舌尖顶上牙龈反弹。
气流送硬腭向斜下方冲出。
Re:口呈扁横状,上下唇之间稍有距离,上唇略弹动,气流冲向硬腭圆顶处,声音也顺着口角向后上方走。
Mi:双唇自然闭合后,用手指紧按两侧鼻翼凹处,唱音时上唇略动,同时发出类似感冒后的鼻音。
Fa:较Re 的口型翻开一些,呈扁长方型,下唇不动,气流冲向硬腭处,Sol:口型与 Do 相像,口腔比唱Do 时更空一些,气流冲向鼻梁中间。
La:口型较 FA 更向上下翻开,大笑的感觉,舌尖顶上腭反弹,气流比 FA 更向上模冲至软腭。
Si:口型与 Mi 相像,气流冲向双眼中间鼻梁凹处,声音从鼻腔发出。
从口型和气流来看,Do、Sol 为一类,Mi、Si 为一类,Re、Fa、La 为一类。
2.练唱时,用白声法,口型可夸大些,要体会感觉。
舌头要放松,不行压着喉头唱,唱时下巴要稳定。
3.气流和声音都不行顶足。
唱时出气要掌握一些,用轻声唱。
音要确定,必需有“点”,声音要小于琴声,并要完全吻合。
4.音一出口就要准确,口腔气流要严密协作,不行滑上滑下或出颤音。
二.唱名法用唱名读谱的方式称为唱名法,主要有用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固定唱名法也叫“固定 Do 唱名法”,即无论演唱什么调,都把与 C、D、E、F、G、A、B 相应的音符唱作 do、re、mi、fa、so、la、si,即使消灭升降记号,唱名也不作变化,只是在音高上作相应调整。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演唱《春晓》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演唱《春晓》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a0e491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c.png)
一、教学内容
《春晓》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中的第一课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唱《春晓》,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力和集体合作能力。教学内容包括:
1.简谱视唱:《春晓》全曲简谱学习及视唱练习。
2.歌曲学唱:学习《春晓》歌词,理解歌词含义,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
3.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练习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表达的春天美好景象,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5.集体合作: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举例:学生需学会歌曲中的基本音阶,如do、re、mi、fa、sol、la、si,并能准确地唱出《春晓》的旋律。
(2)歌词学唱:理解《春晓》歌词的含义,正确掌握歌词的发音、吐字和节奏。
举例:学生应理解歌词中所描绘的春天景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并能按照规定的节奏准确唱出歌词。
(3)音乐情感表达:学会运用音乐技巧表达歌曲情感,体验歌曲所传达的春天美好意境。
举例:学生需要在演唱过程中,通过音调、音色、速度等变化,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氛围。
2.教学难点
(1)音准把握: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准确地唱出简谱中的音高是一项挑战。
举例:教师需通过音阶练习、模唱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准感知能力。
(2)节奏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简谱的学生。
4.强化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让学生了解《春晓》的创作背景,体会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简谱读法--节奏、视唱
![简谱读法--节奏、视唱](https://img.taocdn.com/s3/m/3a00fa794b35eefdc9d33328.png)
简谱视唱第一讲二、节奏练习:1、4/4 X ———| X ———|X —X X |X ———||2、2/4 X X | X —| X X | X —| X X | X X | X X | X —||3、4/4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4、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X —||5、4/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6、2/4 X X | X —| X X X | X —| X X | X X X | X X | X —||7、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8、4/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 X —||三、视唱练习1、1=C 2/41 2 | 3 4 | 5 6 | 7 1 | 1 7 | 6 5 | 4 3 | 2 1 ||2、1=C 2/41 2 | 2 3 | 3 4 | 4 5 | 5 6 | 6 7 | 7 1 | 1 —| 1 7 | 7 6 | 6 5 | 5 4 | 4 3 | 3 2 | 2 1 | 1 —||3、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 3 2 | 1 1 1 —| 2 3 4 3 | 5 ———| 6 7 1 7 | 6 5 4 —| 3 4 5 3 | 2 ———| 3 2 1 2 | 3 3 3 —| 4 3 4 5 | 6 ———| 6 7 1 7 | 6 5 4 —| 3 1 2 3 | 1 ———||4、1=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 123 1 | 3456 | 5 —| 67 1 7 | 6 5 4 | 3 4 5 3 | 2 —| 1 1 | 1 2 3 1 | 3 4 5 6 | 7 —| 1 7 6 5 | 4 3 2 | 5 4 3 2 | 1 —|| 5、1=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3 4 | 5 —| 6 7 1 6 | 5 —| 6 6 7 1 | 5 4 | 32 | 1 —|| 6、1=D 4/4 贝利《多年以前》1 123 34 |56 5 3 —| 5 4 3 2 —| 4 3 2 1 —| 1 1 2 3 3 4 | 5 6 5 3 —| 5 4 3 2 3 2 | 1 ———||7、1=C 4/45 4 3 4 567 | 1 2 1 7 | 5 4 3 4 5 6 7 | 1 6 5 —| 5 6 5 4 3 4 3 2 | 1 2 3 4 | 5 6 5 4 3 4 3 2 | 1 2 1 —||第二讲二、节奏练习:1、2/4 X X | X X X | X XX X X | X —| X X X XX | X X X |X XX X X | X —||2、2/4 X X | X XX X X | X XX X X | XXXX X | X XX X X | X X X X | X XX X X | X —||3、2/4 XX X X X | XXXX X | XXXX XX X | X X X | XX X X X | XX X X X | XXXX XX X | X X X ||4、2/4 XX X X | XX X X | XXXX XX X | X X X | XX X X X | XX X X X | XXXX XX X | X X X ||5、2/4 X X X | XXXX X X | XXXX XX X | X —| XX X X XX | XXXX X | XXXX XXXX | X —||6、2/4 XX X X XX | X X X | XX X X XX | X X X | X XX XXXX | XX X XX X | X XX XX X | X X X ||7、2/4 X X X | XXXX X | XX X X X | X XX X | XX X X XX | XXXX XX X | XXXX XXXX | X —||8、2/4 XXXX X | XXXX X | XXXX X X | X X X | XXXX X | XXXX X | X XX XXXX | X XX X ||三、视唱练习:1、1=C 4/41 2 3 1 | 2 3 4 2 | 3 4 5 3 | 4 5 6 4 | 5 6 7 5 | 6 7 1 6 | 7 1 2 7 | 1 ———| 1 7 6 1 | 7 6 5 7 | 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2 1 3 | 2 1 7.2 | 1 ———||2、1=C 2/41 3 |2 4 |3 5 |4 6 |5 7 |6 1 |7 2 | 1 —| 1 6 | 7 5 |6 4 | 5 3 | 4 2 | 3 1 | 2 7.| 1 —||3、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123 1 3456 | 5 ———| 6 65 67 1 6 5 3 | 2 ———|3 1 345 —| 4 3 46 6 —| 5 67 1 7 6 5 4 | 3 1 2 3 1 —||4、1=F 2/4 四川民歌《黄杨扁担》35 3 5 35 | 3 5 5 35 | 6 6535 | 3 —| 6 7 76 5 | 6 7 76 5 | 3 3 216. | 2 35 3 21 | 216.1 6.| 3 3 21 6.| 2 35 3 21 | 216.1 6.||5、1=F 2/4 西班牙民歌《划船歌》5 3 3 | 4 2 2 | 1 2 3 4 | 5 5 5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3 —| 2 2 2 2 | 2 3 4 | 3 3 3 3 | 3 4 5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1 —|| 6、1=C 2/45 5434 | 5 3 3 3 | 5 3 3 3 | 4 4323 | 4 2 2 2 | 4 2 2 2 | 1 3 3 5 | 1 3 3 2 | 1 3 3 5 | 5 432 1 1 | 1 3 3 5 | 1 3 3 2 | 1 3 3 5 | 5432 1 || 7、1=D 2/4 陈家全《练习曲》3 32 3 5 | 1 21 6.| 1 12 3 5 | 6 —| 6 56 1 6 | 5 65 3 | 16.12 3 5 | 3 —| 36.12 3 | 6356 5 | 3123 2 5.| 6.—||8、1=C 2/4 俄罗斯舞曲《波尔卡·扬卡》34 5 5 5 | 45 6 66 | 5 7 2 7 | 1 2 3 1 | 34 5 5 5 | 45 6 66 | 5 7 2 7 | 1 3 1 ||9、1=A 2/4 陈家全《练习曲》32 3 17. 1 | 65.. 6.43.. 4.| 2345....67..12 | 3243 217.1 | 32 3 17. 1 | 65.. 6.43.. 4. |2345....67..13 | 217.1 6.||10、1=C 2/4 陈家全《练习曲》3234 5 3 | 4 6 5 4 | 3234 5 3 | 217.1 2 | 3234 5 3 | 4 5 6 1 |7654 3 2 | 1 1 1 ||11、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3 2161 5 —| 3 35 6561 5 —| 5 5 3 5 6356 1 | 3 23 5632 1 —|3 32 1 3 2321 2 | 3 35 6535 6 —| 5 61 6 5 3565 3 | 2 35 3212 1 —||12、1=C 2/4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1 2 3 4 | 5 5 54 3 | 4 4 43 2 | 1 3 5 | 1 2 3 4 | 5 5 54 3 | 4 4 4 32 |1 3 1 | 6 6 65 4 | 5 5 54 3 | 4 4 432 | 13 5 | 6 6 654 |5 5 54 3 |4 4 43 2 | 1 3 1 ||第三讲二、节奏练习:1、3/4 X X X | X — X | X —— | X —— |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 X —— ||2、3/4 X — X | X —— | X — X | X —— | X — X | X X X | X —X |X —— ||3、3/4 X —— | X —— | X X X | X —— | X X X | X — X | X X X X | X —— ||4、3/4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X X X X X |X XX X X XX X | X —— ||5、3/4 X X X X X | X XXXX X X | X XX X X X X | X —— | X X X XXXX | X X XXXX X X | X XX X X X XX | X —— ||6、3/4 X X X | X —— | X XX X X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X |X XX X X XXXX | X —— | X X X | X —— | X XX X X X X | X —— |X XX X X X X | X XX X X X X | X X XXXX XXXX | X —— ||7、3/4 X X X | X —— | X X X X X | X —— | X X X X X | X XX X X X | X X X X XX X | X —— ||三、视唱练习:1、1=C 3/4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4 5 — | 6 5 4 6 | 5 4 3 5 |4 3 2 4 | 3 2 1 — | 4 3 2 4 | 3 45 — | 4 3 2 4 | 3 4 5 — |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2 1 — ||2、 1=C 3/4 陈家全《练习曲》1 3 3 5 5 3 |2 4 4 6 6 | 53 3 1 1 3 | 2 —— | 24 4 6 6 1 |1 6 7 5 6 4 | 3 12 43 2 | 1 —— ||3、 1=D 3/4 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5 1 7 1 | 7 1 2 7 1 | 767 2 | 1 —— | 5 1 7 1 | 7 1 2 7 1|7 6 7 2 | 1 —— | 5 1 7 1 | 7 1 2 7 1 | 7 7 6 7 1 | 7 6 5 5 5 |5 6 6 5 | 5 — 3 | 4 — 5 4 | 3 2 3 2 | 3 4 5 6 | 5 6 5 3 4 5 |4 3 2 3 4 |56 5 3 4 5 |4 3 2 3 4 | 5 6 5 3 | 2 — 3 2 | 1 ——||4、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6 .6.1 3 1 2 3 | 2 —— | 3 31 2 4 3 2 | 6.—— | 6 .6.1 3 1 2 4 |3 32 34 65 | 4 43 4 56 4 | 3 —— | 6 .6.1 3 1 2 3 | 2 —— |3 31 24 3 2 | 1 —— | 7 .7.1 2 3 4 3 | 2 23 456 | 5 4 3 1 2 7. |6.—— ||5、 1=F 3/4 乌克兰民歌《得涅泊尔河》6. 1 3 | 6 — 3 | 2 — 1 | 1 —— | 7.—— | 2 3 4 | 3 — 2 |1 — 7. | 6.—— | 3 6 7 | 1 — 7 | 6 — 3 | 5 — 4 3 |2 —— |2 4 6 |3 — 2 | 1 — 7. | 6.—— ||6、 1=D 3/4 捷克民歌《小天使摇篮曲》5 1 5 4 3 2 | 1 7. 1 2 3 4 | 5 56 | 5 —— | 5 1 5 4 3 2 |1 7. 1234 |5 5 3 4 2 | 1 —— | 3 2 1 2 | 3 2 1 2 | 3 2 1 2 |3 2 1 — | 5 1 54 3 2 | 1 7. 1 2 3 4 |5 5 3 4 2 | 1 —— ||7、 1=F 3/4 英国童谣《新年好》1 1 1 5. | 3 3 3 1 | 1 3 5 5 | 4 32 — | 234 4 | 3 2 3 1|1 32 5. | 7. 2 1 — ||第四讲二、节奏练习:1、2/4 X O | X O | X X | X O | X X | X X X | X O | X O ||2、3/4 X — X | X — O | X — X | X — O | X X X | X O X | X O X | X —— ||3、4/4 X — X O | X O X O | X X O X | X O X O ||4、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X X X X | O X X X | O X O X |X — ||5、4/4 X X X X X X | O X X X X — | X X O X O X X X | X XX XXXX X O||6、3/4 X XX X X X | O XX X X X | O XX X X O X | X —— | X XX X X X X | OXXX X X X X | O X O X O XX | X —— ||三、视唱练习1、 1=C 2/45. 1 | 6. 2 | 7. 3 | 1 4 | 2 5 | 3 6 | 4 7 | 1 — | 2 6 | 1 5 | 7 4 | 6 3 | 5 2 | 4 1 | 3 7. | 1 — ||2、 1=F 3/43 1 0 | 3 1 0 3 | 5 5 3 1 3 | 2 — 0 |4 7. 0 | 2 5. 0 2 |4 4 2 7. 2 | 1 —— ||3、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3 5 0 3 | 1 3 0 1 | 2 1 7. 6 7.. | 1 5. 0 | 3 5 0 3 | 1 3 0 1 |2 1 7. 6 7.. | 1 —— | 4 6 0 4 | 3 5 0 3 | 2 3 4 5 6 2 | 1 7 1 0 5 0 |4 6 0 4 | 35 0 3 | 2 3 46 5 7. | 1 —— ||4、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6. 1 06.16. 1 2 3 | 3 1 23 2 6.— | 3 5 0353 5 6 7 | 6 5 45 4 3 —|3 6 05654 — | 25 0454 3 — | 6.3 0123 4 3 2 | 3 2 7.1 7. 6.— ||5、 1=C 3/4 陈家全《练习曲》5 6 5 0 | 3 5 3 0 | 2 3 4 6 | 4 3 5 0 | 1 2 1 0 | 7 1 6 0 |5 6 1 3 2 7 | 1 —— ||6、 1= G 3/4 《北风吹》6 5 5 2 | 3 2 3 — | 5 4 3 2 | 2 6. 1 — | 3 3 5 2 1 | 1 5. 6.— |6. 2 0 2 | 7 6.. 5.— ||7、 1= G 2/4 陕北民歌《天心顺》5 2 | 5 5 2 | 5 2 5 | 1 6. 5. | 5 5 1 1 | 5 1 2 3 | 2 6. 1 6. | 5.— ||8、 1= C 2/41 21 5 5 | 1 21 5 5 | 3 5 6 1 | 5 53 5 | 5 632 2 | 5 63 2 2 |2 53 2 | 5 32 1 ||第五讲二、节奏练习:1、2/4 X·X | X X | X X X | X — | X·X | X X | X X | X —||2、4/4 X X X·X | X X X — | X X·X X X X | X·X X·X X — |X X X X X — | X·X X·X X — | X·X X X X X | X X X X — ||3、3/4 X X X X | X —— | X X·X X· X | X —— | X X·X X·X |X X X | X· X X·X | X — 0 ||4、2/4 X· X | XXXX X X | X·X X X | XXXX X | XX X XXXX | X·X X·X |X XX X X | X — ||5、3/4 X· XX X X | X· XX X | X X X X | X —— | X X·X X X |X·X X XX X | X X·X X X | X —— ||6、3/4 X·X X·X X | X·X X·X X | X·X X·X X·X | X — X | X·X X·X X X |X·X X·X X | X·X X·X XX X | X — 0 ||7、2/4 XXXX XX X | XXXX X XX | X·XXX X XX | X — | X·XXX X XX | X·XXX XX X | X·XXX X·XX·X | X — ||三、视唱练习:1、 1= C 4/4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3·5 5 3·2 1 | 2·3 5·3 2 — | 3·5 5 3·2 1 | 2·3 2·1 1 — |6·1 1 7 5 6 | 6 1 7 5 6 — | 6·1 1 7 5 6 | 6 1 7 5 6 — | 3·5 5 3·2 1 | 2·3 5·3 2 — | 3·5 5 1·2 3 | 2·1 2·6 1 — ||2、 1= b E 4/4 德国民歌1· 3 5 1 | 6 1 6 5 — | 4· 5 3 1 | 2 — 1 0 | 5 5 4 4 |3 5 3 2 — | 5 54 4 | 35 3 2 — | 1· 3 5 1 |6 1 6 5 — |4· 5 3 1 | 2 — 1 0 ||3、 1= G 2/4 乌孜别克民歌《举杯祝福》6.·3 3 3 | 2 23 1 1 | 2 23 4 54 | 3 — | 6.·3 3 3 | 2 23 1 1 |2 234 54 | 3 — | 4·4 4 4 | 5·4 3 | 2 2 12 1 | 2 — | 3 — |3 — ||: 2·2 2 21 | 3·4 3 32 | 1·2 1217. | 6.—:||4、 1= C 4/4 莫扎特《你不要再去做情郎》5·5 3 5·5 3 | 5·5 4 2 0 | 4·4 2 4·4 2 | 4·4 3 1 0 | 1·3 5 3·5 1 | 5·1 3 1 0 | 5·1 5 3·5 4 | 2·5 3 0 0 | 1·3 5 3·5 1 | 5·1 3 1 0 | 5·1 5 3·5 4 | 2·5 1 0 0 ||5、 1= D 4/4 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3·3 3·2 1 3·5 | 1·1 1·7 6 — | 5 5·6 5 3·1 | 2 2·3 2 — |3·3 3·2 1 3·5 | 1 1·7 6 — | 2·1 7·6 5·4 3·2 | 1·1 1·1 1 — |2 2·1 7 2 | 1 03 0 1 0 | 6 6·7 1 7·6 | 5·5 1·1 2 — | 3·3 3·2 1·1 3·5 | 1·1 1·7 6 — | 2·1 7·6 5·4 3·2 |1·1 1·1 1 0 ||6、 1= C 3/4 陈家全《练习曲》5 —6 | 1·6 5 3 | 4·5 4 2 | 5 3 0 | 5 — 6 | 1·2 6 5 |3·1 2 5 | 3 1 0 ||7、 1= C 2/4 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1·6 5 | 6 56 1 | 6·5 6 1 | 5 — | 5·6 1 2 | 6 5 3 | 5 2 3 5 |1 — | 5·6 5 3 |2 1 2 | 5·6 53 | 2 1 2 | 5·6 1 2 | 6 5 3 |5 2 3 5 | 1 — ||8、 1= G 3/4 朝鲜民歌《桔梗谣》3 3 3 | 3 3 2·3 | 5 5 6·5 | 3·5 3·2 1 | 2· 3 3 3 | 2·3 2·1 6.·5.| 6. 1· 6. | 5.—— | 3 3 — | 3 3 2·3 | 5 5 6·5 |3·5 3·2 1 | 2·3 3 3 | 2·3 2·1 6.·5. | 6. 1· 6. | 5.—— | 6.·5. 6.·1 6.·5. | 6.·5. 6.·1 6.·5. | 1 1· 2 | 1 — 2 | 3 3 — | 3· 2 1 | 5 5 6·5 | 3·5 3·2 1 | 2·3 3 3 | 2·3 2·1 6.·5. |6. 1· 6. | 5.—— ||第六讲二、节奏练习:1、2/4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 X —||2、3/4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3、2/4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X X X | XXXX X XX | X —||4、4/4 X X —X | X XX X X X —| X X X X X |XXXX X X X X —||5、2/4 X X X | X X | 0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0 X | X —||6、4/4 X X X X X | 0 X X X X —| X X X 0 X 0 X | X·X XX X X —||7、2/4 X X X | X X X | 0 XX X X X | X —| O XX X X | OXXX X X | 0 X X XX X | X —||8、2/4 X X X X X | OXXX X | OXXX X X | X —| O X X XX X | OXXX X XX | O X O X X | X —||三、视唱练习1、1= A 2/41 3 5 | 1 5 |2 4 6 | 2 6 |3 5 7 | 3 7 |4 6 1 | 4 1 |5 7 2 | 5 2 |6 1 3 | 6 3 | 1 —| 1 —| 3 1 6 | 3 6 | 27 5 | 2 5 | 1 6 4 | 1 4 | 7 5 3 | 7 3 | 6 4 2 | 6 2 | 5 3 1 | 5 3 | 1 —| 1 —||2、1= G 2/4 陈家全《练习曲》5 1 1 5 | 5· 3 | 5 1 1 35 | 5 —|6 4 2 6 | 5 3 3 1 | 1 5.5. 2 | 2 —| 5 1 1 5 | 5· 3 | 6 4 2 6 | 6 —| 5 1 3 6 | 5 2 2 | 3 6.5. 2 | 1 —||3、1= C 2/4 捷克民歌《牧童》1 12 |3 54 | 3 2 | 1 —|5 56 |7 2 1 | 7 6 | 5 —| 1 3 2 | 1 7 | 6 6 5 | 4 3 |2 23 | 5 54 | 3 2 | 1 —| 1 3 2 | 1 7 | 6 65 | 4 3 | 2 2 3 | 5 56 | 3 2 | 1 —||4、1= F 4/4 姜春阳《幸福在哪里》5 6 5 6 3 | 5 ———| 5 6 5 3 1 | 2 ———| 2 3 1 2 3 |2· 1 6.—| 5. 6 .5.6. 2 1 | 1 ———| 1 6 1 6 5 | 5 6 6 —| 1 6 1 6 5 | 3 5 5 —| 1 2 1 3 —| 5 3 1 2 —| 3 2 1 3 2 1 | 6. 2 1 1 —| 1 2 1 3 —| 5 3 1 2 —| 3 2 1 3 2 1 | 6. 2 1 1 —||5、1= C 2/4 四川民歌《采花》2 1 12 | 3·53 6. | 2 1 12 | 3 12 3 | 35 6 1 | 6 5 3 | 6 3 23 | 1 1235 | 3 2 1 | 6. 1 6.1 | 6.—||6、1= F 2/4 四川民歌《尖尖山》1 6 5 | 6 —| 5 6 5 | 3 —| 6. 3 | 1 232 |2 5 2 |3 —| 1 6 5 | 6 —| 5 6 5 | 3 —| 6. 3 | 1 23 2 | 3 2 5.| 6.—||7、1= F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1 12 |3 5 6 5 | 1 17 6 3 | 5 —| 6 65 6 1 |5 6 5 32 1 | 6 7.. 1 3 1 | 2 —| 3 3 5 3 1 | 6.—| 1 1 2 3 5 | 6 —| 5 6 1 6 5 | 3565 3 | 2 35 3 2 6.| 1 —||8、1= G 2/4 捷克民歌3 3 | 5 5 | 54 4 |5 4 4 | 2 2 | 4 4 |4 3 3 | 4 3 3 | 1 1 | 3 3 | 3 2 2 | 3 2 2 |5 5.|6 7..| 2 1 1 | 2 1 1 ||9、1= b B 罗马尼亚民歌《照镜子》3 6 6 7 | 1 7 | 6 6·| 6 —| 1 1 1 1 | 3 2 | 1 1·| 3 3 3 3 |4 3 2 1 | 2 2 2 2 | 3 2 17 6 | 3 6 6 6 | 7 1 2 1 | 7 1 7 | 6 0 ||10、1= E 4/4 新疆民歌《婚礼之歌》057..1 2 2 | 0 3 5 43 2 | 0 1 2 7. 1 | 2 —| 057..1 2 2 | 0 3 5 43 2 | 0 1 2 7. 1 | 2 —| 0 5 5 54 3 | 0 2 3 21 7.|0 6.. 5.| 0 5 5 54 3 | 0 2 3 21 7.| .7.13 7.| 0 6. 1 750 6 .7.13 7.| 0 6. 1 75.. 5.| 5 —| 5 —| 5 5 5 5 5 | 6 6 1 7 6 | 5 —| 5 —| 5 5 5 6 5 | 3 3 5 4 3 |2 —| 2 —| 0 5 5 543 |0 2 3 21 7.| 0 6.7.13 7.|0 6. 1 75.. 5.| 0 5 5 5 5 | 5 1 7 6575 | 5 —| 5 —||第七讲二、节奏练习:1、3/4 X X X | X ——|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2、2/4 X X |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X X | X —||3、2/4 X X X X | X X | X XX XXXX | X —| X XX X X |X X X X | XX X X X X | X —||4、2/4 X X X | X X·X | X X X X | X —| X·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X | X —||5、2/4 X XX XX X | X X X X | X XX X X X | X —| X XX X X X | XX X X X X | X X X XXXX | X —||三、视唱练习1—1、1= 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 1 12 |3 5 6 3 | 5 —| 6 6 | 5 14 3 | 2· 1 | 2 —| 1 1 | 1 1 2 | 356 1 |7 —| 6 5 4 3 | 2 3 4 5 | 3 2 | 1 —||1—2、1= 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1 1 | 1 12 |3 5 6 3 | 5 —| 6 6 6 6 | 5 14 3 | 2· 1 | 2 —| 1 1 | 1 1 1 1 2 | 356 1 |7 —| 6 6 5 4 4 3 | 2 3 4 5 | 3 2 2 2 | 1 —|| 2、1= F 2/4 陈家全《练习曲》5 5 36 | 5 3·1 | 5.·6.| 5.—| 1 1 2 3 | 4 5·3 | 2 —| 2 —| 5 5 3 6 | 5 3·1 | 6.·7.| 6.—|5. 1 3 5·4 | 3 5 6 7...| 1 —| 1 —||3、1= 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 3 4 5 6 7 1 | 6 5 4 3 5 —| 6 5 6 7 1 7 6 5 4 3 |2 23 1 2 —| 1 2 34567 1 2 3 | 2 1 7 1 6 —| 5 5 1 6 5 4 3 2 | 3 2 1 7. 1 —||4、1= C 2/4 《练习曲》1765 456 | 5432 123 | 4567 176 | 2 2 5 | 2176 765 | 176 5432 | 345 6543 | 2 5 1 ||5、1= C 3/4 《练习曲》134 5 5 | 567 1 —| 212 3 2·1 | 716 5 —| 345 6 6 | 543 4·3 2 | 123 4 6 | 542 1 —||6、1= D 3/4 朝鲜民歌1 2 323 | 5 — 1 | 6 565 3·2 | 1 ——| 3 5 656 | 1·3 2·1 656 | 5 ——| 5 ——| 656 1·2 1 | 1 ——| 2 121 6·5 | 3 ——| 565 6·1 6·5 | 6·6 565 3·2 |1 ——| 1 ——| 5 1 212 |3 ——| 2 1·3 211 |2 ——| 1·2 3·3 232 | 121 6·5 323 | 5 ——| 5 0 1 6·5 | 1 2 323 | 5 ——| 3 5 656 | 1 ——| 1·2 3·1 6·5 | 1·2 3·5 232 | 1 ——| 1—0||第八讲二、视唱练习1、1= C 2/45. 3 | 6. 4 | 7. 5 | 1 6 | 2 7 | 3 1 | 4 2 | 1 —| 2 4 | 1 3 | 7 2 | 6 1 | 5 7.| 4 6.| 3 5.| 1 —|| 2、1= C 2/41 4 6 4 | 1 6 |2 5 7 5 | 2 7 |3 5 1 5 | 3 1 |4 6 2 6 | 4 2 |5 7 3 7 | 5 3 |6 1 4 1 | 6 4 |7 2 5 2 | 7 5 | 5 2 7 2 | 5 7 | 4 1 6 1 | 4 6| 3 1 5 1 | 3 5 | 2 6 4 6 | 2 4 | 1 5 3 5 | 1 3 | 7 5 2 5 | 7 2 | 6 4 1 4 | 6 1 | 1 —| 1 —|| 3、1= C 2/4 付晶、李伟才《小松树》5 1 | 5· 3 | 5 3 | 1 —| 2 2 3 | 2· 1 | 7 2 | 5 —| 3 1 1 | 6· 5 | 46 | 2 —| 5 6 5 4 |3 5 2 | 1 —||4、1= F 3/4 施光南《摇篮曲》5.1 3 6 6 5 | 5 — 2 | 3 1 1·6.| 6 5..5.—| 5.1 3 6 6 5 | 5 — 2 | 3 6.6.·5.| 5.1 1 —| 6 6 6 2 | 6 6 6 3 | 6 6 6· 1 | 2 5 5 —| 3 3 3 6.| 3 3 3 5.| 3 3 3· 1 | 3 2 2 —| 5.1 3 6 6 5 | 5 ——| 5.1 3 6 6 5 | 5 ——|5. 1 3 6 6 5 | 5 1 1 3 3 6.| 6 5..5. 2 2 1 | 1 ——|| 5、1= D 4/4 陈家全《练习曲》3 1 7 1 5 —| 6 1 2354 3 —| 3 5.5.3 2 7 75 | 5 7.7.1 2 —| 3 1 7 1 5 —| 4 2 1 26 —|5 1 36 5 2 2 | 6. 4 7. 5 1 —||6、1= C 2/46 0 3 0 | 6 0 3 0 | 3 6. 1 5 | 3 —| 6 0 3 0 |6 0 3 0 | 3 5 1 3 | 6.—| 2 1 2 3 | 6 .6.1 |2 1 23 | 6 —| 6 6 3 0 | 6 6 3 0 | 3 6. 1 5 |3 —| 6 6 3 0 | 6 6 3 0 | 3 5 1 3 | 6.—||7、1= G 2/4 江苏民歌《一粒下土万担收》3 3 3 5 | 3 3 2 | 1 1 6 5 | 65 3·| 6 1 1 5 | 6 1 | 5 6 5 3 | 3 —| 3 3 3 5 | 3 3 2 | 1 1 6 5 | 65 3·| 1 3 | 1 2 1 | 5 6 5 3 | 3 —|| 8、1= C 4/4 《水边的阿蒂丽娜》1 3 3 1 1 —| 1 3 3 1 1 3 4 3 |2 2 2 7 7 —| 7 2 2 7 7 23 2 | 1 1 1 6 6 —| 6 1 1 6 6 1 2 1 |7 7..7.#5 5 —| 5 6 7 4 | 3 ———| 1 3 3 1 1 —| 1 3 3 1 1 3 4 3 | 2 2 2 7 7 —| 7 2 2 7 7 2 3 2 |1 1 1 6 6 —| 6 1 1 6 6 12 1 | 7 7..7.#5 5 —| 5 6 7 5 | 1 ———||9、1= C 2/4 张肖虎《丝路花雨》3·5 6156 | 3 0 3 0 | 5·3 5617 | 6 0 6 0 | 6 66 5 6 | 1·2 17 6 | 5·6 1254 | 3 —| 3 6. 1 35 | 2 2 0 3 | 5·6 3432 | 1·6.| 2 0 3 0 | 2 0 1 0 | 6. 23 12 5.| 6.—||10、1= b A 4/4 捷克民歌《在草原上》5 3 4 5 3 | 16 5 —| 3·3 3 4 3 2 | 2·2 2·3 2 1 3 | 5 3 4 5 3 | 1 6 5 —| 3·3 3 4 3 2 | 67 1 —||第九讲二、节奏练习:1、3/8 X X X | X X X | X X XX | X·| X XX X | XX XX X | XX XX XX | X·||2、3/8 X X X | X·| X XX XX | X·| X X X | XX XX XX | X·X XX XX | X·||3、6/8 X·X·| X·X XX X·| X·X XX XX XX X | XX XX XX X·||4、6/8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 X 0 X X 0 0 | X X X·X X X XX X·| X 0X 0X X XX XX | X X X X·||三、视唱练习1、1= C 3/8 山西民歌《劳动小唱》3 2 2 | 3 2 2 | 2 1 6 | 5·| 5 6 1 | 2 1 6 56 5 2 | 2·| 2 5 6 | 6 1 2 | 3 2 1 | 6·| 3 2 2 | 2 1 6 56 5 2 | 5·|| 2、1= D 6/8 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5 36 5 | 5·4·| 5 7..2 6 5 | 3·3·| 1 3 5 1 7 | 7·6·| 7 6 5 2| 1·1·| 1 3 5 3 2 | 2·1·| 7 6 5 7.| 1·1·||3、1= C 6/8 雷蒙恩《练习曲》5 1 3 1 |67 1 2·| 7 1 2 5 6 7 | 1 3 1 7·|5 1 3 1 |67 1 2·| 7 1 2 5 6 7 | 1 5 3 1·| 2 1 7 7 6 5 | 1 7 6 6 2 6 | 5 2 5 6 2 6 | 7 1 7 6 0 | 2 1 7 7 6 5 | 3 2 1 1 7 6 | 5 2 7 6 2 2 | 5 0 0 0 0 | 5 1 3 1 | 6 7 1 2·| 7 1 2 5 6 7 | 1 3 1 7·| 5 1 3 1 | 6 7 1 2·| 7 1 2 5 6 7 | 1 5 3 1·||4、1= C 3/8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5 | 4 6 7..| 1·| 3 0 |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3 | 4 6 7..| 1 3 | 1·|4 3 | 2 65 | 5 1 | 3 0 | 4 3 | 26 5 | 5·| 3 0 |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3 | 4 6 7.. | 1 3 | 1·||5、1= D 3/86. 16. 12 | 3 23 | 1 16 56 | 3·| 6. 16. 12 | 3 23 | 5 32 12 | 6.·| 6 51 65 | 3 53 | 1 12 31 | 6·| 5 56 32 | 1 6. | 1 12 35 | 6.·|| 6、1= C 3/86 1 1 | 1 6 5 | 3· 2 35 | 6·| 6 3 5 | 65 65 3 | 2 3· 1 | 2·| 3 6 6 | 6 3 5 | 3· 2 12 | 3·| 6. 1 2 | 3· 5 3 | 2 3· 1 | 6.·| 6 3 3 | 2· 3 1 | 1· 3 71 | 1·| 6 2 1 | 6· 1 6 | 5· 6 36 | 5·| 6. 1 | 2· 3 5 | 3· 2 12 | 3·| 6 1 3 | 2· 3 1 | 6· 1 23 | 6·||第十讲二、视唱练习1、1= b A 4/413 57 1 7 | 24 61 2 1 | 35 72 3 2 | 46 13 4 3 | 57 24 5 4 | 61 35 6 5 | 72 46 7 6 | 5 ———| 64 27 6 7 | 53 16 5 6 | 42 75 4 5 | 31 64 3 4 | 27 53 2 3 | 16 42 1 5 | 75 31 7 1 |1 ———||2、1= b A 2/41 7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 5 —| 6 7 | 5 6 | 4 5 | 3 4 | 2 3 | 1 2 | 7 1 | 1 —||3、1=C 2/45 56 5 3 12 1 5 | 6 3 1 61 5 | 35 1·| 3 3 2 1 | 3 27 6 5 | 3532 1 6. | 5 —| 6 65 3 5 | 6 1 6 | 5 35 7 2 | 65 6·| 5 5 6 1 1 | 6 1 6 5 | 1 6. 5 35 2 | 1 —||4、1= C 2/4 陕北民歌3 2 5 | 6 1·| 6 1 2 3 | 2 —| 3 2 1 | 6 5 6 | 1 2 1 | 6 5·||5、1= C 3/43 1 7 6 | 6 — 5 | 34 3 1 7 6 | 7 —0 | 3 17 6 | 6 —5 | 3 4 3 2 1 7 |6 —0 | 3 2 17 | 7 — 6 | 5 6 7 1 2 7 | 3 —0 | 3 2 1 7 | 7 — 6 | 5 6 7 5 1 7 | 6 —0||6、1= C 4/4 陈家全《练习曲》2 1 7 6 5 43 | 2 6 7 6 5 —| 7. 6 5 54 45 |3 ———| 3 2 1 1 7 6 5 |4 3 4 3 2 —| 1 2 1 7 6 75 | 1 ———||7、1= F 2/45 5 3 1 | 5.·6.5.—| 1 36 5 | 2 ———| 5 5 3 1 |6.·7.6.—| 5 6 7... 3 | 1 ———||8、1= F 2/4 陕北民歌《蓝花花》6 7 6 65 | 6 7 6 | 5·6 3 32 | 1 6·| 2·3 5 5 | 3 6 5 3 |2321 6 5.. | 6.—||第十一讲二、视唱练习1、1= b E 4/4 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1 2 | 3 3 3 3 3 3 3 3 | 3 0 5 — 4 3 | 2 0 3 0 4 0 5 0 | 3 0 1 — 1 2 | 3 3 3 3 3 3 3 3 | 3 0 5 — 4 3 | 2 0 3 0 4 0 5 0 | 3 ——4·3 | 2 6 —5·4 | 3 5 — 4 3 | 2 3 4 5 | 4 3 3 4 5 0 4·3 | 2 6 —5·4 | 3 5 — 4 3 | 2 5 6 7 | 1 ——||2、1= F 2/4 法国民歌《葡萄之乡》5. 1 | 3· 4 | 3 2 5 7.. | 2· 3 | 1 5.1 | 3· 4 | 3 2 5 7.. | 2· 3 | 1 3 4 | 5 5 4 3 | 2 2 3 | 4· 5 | 3 1 2 | 3· 4 |3 2 5 7.. | 2· 3 | 1 —||3、1= b E 4/4 爱尔兰民歌《伦敦小调》7. 1 2 | 3· 2 3 6 5 3 | 2 1 6.· 1 3 4 | 5· 6 5 3 1 3 |2 — 2 7. 1 2 | 3· 23 6 5 3 | 2 1 6 5.. 6 7.. 1 2 | 3· 4 3 2 1 2 | 1 — 1 5 6 7 | 1·7 7 6 5 3 |5 3 1· 567 | 1·7 6 5 5 3 | 2 — 2 5 5 5 |3· 2 2 1 6 1 | 5 3 1 1 7. 1 2 | 3 6 5 3 2 1 6 7..| 1 — 1 ||4、1= b B 2/4 芬兰民歌3 | 5 54 4 | 35 1 | 3 32 16 | 5· 2 | 5 5 4 4 | 3 5 1 | 3 32 1 6 | 5· 5 5·7 2 2 | 1 3 5 5·4 2 2 | 3· 5 | 5·7 2 2 | 1 3 5 | 5·4 2 2 | 1·||5、1= E 6/8 挪威民歌5.| 3 3 3 2 3 | 4 2 7 .5.| 1 1 1 7.1 | 2· 2 2 |2 2 234 | 5·6. 2 | 1 1 2 1 2 | 3· 3 3 |3 2 2 2 34 |5 16 4 2 | 1 1 3 2 | 1· 1 ||6、1= D 2/4 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 3 2 1 | 2 3 0 | 1 2 3 2 | 2 1 6 0 | 5 6 1 6 | 2 2 6 | 5 6 0 | 1 6 2 1 | 1 6 2 ||7、1= C 2/4 湖北民歌《龙船调》3 11 1 3 | 1 2 12 | 353·2 1216 | 6 —| 3366 1 21 | 6 1 6 | 65 —| 1131 6 3331 6 12 3 2 1 1621 6 56 | 1621 6 | 3 33 32 1 | 3 2 16 | 6211 1612 | 6·56 | 2 1 6 56 | 2 1 6 | 1 6 6 1 21 | 6 1 6 | 65 —||8、1= C 4/43 | 3 1·7.6.3·3 | 5 4·3 2 2·1 | 7.6·6 6 5·4 | 3 — 3 0 0·3 | 3 1 7 6 3·3 | 65 4 3 2 1·1 |7.7.1 2 1 2 | 3 — 3 0 0·3 | 3 3 2 1 7 6 5 | 6 5 4 6 3 1·2 | 3 3·3 3 7.·1 | 6.—6.·||第十二讲二、视唱练习1、1= G 4/4 车尔尼《练习曲》5·#4 5·6 5 3 3·#2 3·4 3 1 | 1 2·3 4·5 6·7 | 1 — 5 —| 5·#4 5·6 5 3 | 3·#2 3·4 3 1 | 7.123 4321 7.123 4567 | 1 ———||2、1= G 3/4 贝多芬《小步舞曲》3·4 | 5·#4 5·4 5·4 | 5 —6·3 | 4 —5·2 | 3 —1·2 | 3·#2 3·2 3·2 | 3 — 2 1 | 1 7.7.2 1 6.| 5.—3·4 | 5·#4 5·4 5·4 | 5 —6·3 | 4 —5·2 | 3 —1·2 | 3·#2 3·2 3·2 | 3 —4·#1 | 2 —3·7. | 1 —0 ||3、1=b A 4/4 比才《斗牛士之歌》3 #2 3 0 2 3 2 | 1 7.1·7. 1 7.| 6 .#.5.6.·5.4 3..|4 3..2.·0 0 | 4 4 4 32 1 0 | 2 2 2 17.6.0 |1 5. 3 5.. 1 2 3 4 | 5 432 3·0 :|| b7 4..7.1 2 3 |.. 2 44 3#23 6·0 ||4、1= bB 3/4 陈家全《练习曲》5 #4 5 | 3 — 4 | 3 #2 3 | 1 — 1 |6 #5 6 | 1 —7 | 6 3 #4 |5 ——| 5 #4 5 | 3 — 1 | 2 #1 2 | 4 ——| 3 #56 |7 — 5 | 1 ——||5、1= C 6/8 陈家全《练习曲》3 4 3 2 1 7. | 6.·6.·| 6 b7 6 5 4 3 | 2·2·| 3 #2 3 6·| 2#1 2 5·| 4 3 4 3 7· 1 | 6·6·||6、1= F 4/4 朝鲜《卖花姑娘》选曲3 3 345 —| 4 3 #2 3 —| 2·#1 2 4 3 2 | 2 ———| 3 3 3 4 5 —|6 6 5 4 3 —| 2·#1 2 4 3 2 | 1 ———| 5 5 #4 5 6 —| 6 #5 67 1 —| 7· 6 5 6 5 4 | 3 ———|5 5..7. 1 2 —| 2 #1 2 3 4 —| 3 3 2 2 7. | 1 ———|| 7、1= b B 4/4 美国、加拿大民歌《红河村》5.1 | 3 3 3 3 2 3 | 2 1· 1 0 5.1 | 3 1 3 5 4 3 | 2 —— 5 4 | 3 3 2 1 2 3 | 5 4· 4 0 6.b6.| 5.7. 1 2 3 2 | 1 ——||8、1= b A 3/4 前苏联歌曲《库茨玛小夜曲》0 5. | 3·3 3 3 #2 3 | 5 4 2 0 5. | 5 7..7. 2 4·3 | 5 — 5 3 |6 b7 6 5 4 3 | 5 4 6.0 5.| 5 7..7.2 4·3 | 5 — 5 3 |6 b7 6 5 4 3 | 5 4 6.0 5. | .5 7..7. 2 4·3 | 1 —||9、1= F 4/4 陈家全《练习曲》5 #4 4 3 | 2 1 7.1 5.—|6 7.. 1 #1 2 #2 3 4 | 5 4 3 2 —| 5 #4 4 3 | 2 1 7. 1 6.—|7.5 #4 4 3 2 | 1 ———||.#6.7第十三讲二、视唱练习:1、1= C 2/4 芬兰民歌5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4·6 6 6 3·5 5 5 | 2 4 3 2 | 1 0 5 :|| 1 0 | 1 1 |7 2 5 | 2 2 | 1 3 5 | 4·6 6 6 | 3·5 5 5 | 2 4 3 2 | 1·||2、1= E 3/4 美国儿歌1 3 | 5· 6 5 4 | 3 1 1 |2 5 5.. | 3 1 1 3 | 5· 6 5 4 |3 1 1 | 2 5 5..|..| 3 1 1 | 2 5 5..| 1 — 1 ||:2 5 53 1 1 3 | 5· 6 54 | 3 1 1 | 25 5.. | 1 — 1 :|| 1 —|| 3、1= D 6/8 莫扎特《渴望春天》1 | 1 3 5 1 | 5· 5 3 1 | 4 4 4 5 4 | 3·0 1 | 1 3 5 1 | 5· 5 3 1 |2 2 23 2 | 1·0 3 |4 #1 2 3 4 |5 3 1 0 1 | 1 76 6 5 #4 | 5·0 1 | 1 3 5 1 | 1 6 4 2 6 | 5 3 5 54 3 2 | 1· 1 ||4、1= F 3/4 捷克民歌1 3 5.3 | 1 3 5.3 | 5 4321 | 7.2 5.| 13 5.3 | 1 3 5.3 | 5 4321 | 7.2 1 0 | 5 5 4321 | 7.2 5.| 5 5 4321 | 7.2 5.| 1 3 5. 3 | 1 3 5. 3 | 5 4321 | 7. 2 1 0 ||5、1= b B 2/4 舒伯特《流浪者之歌》5. | 5. 1 7. 4 | 3531 5. 3 | 2·7. 1 3 | 2·7. 1 5. | 5. 1 7. 4 | 35315. 3 | 2·7. 1 3 | 2·7. 1 12 | 3 2 1 7. | 1217. 6 .7.1 | 2 1 7 6.. | 7.176..5 5.. | 4 3 43 | 2 1 5. | 4 3 43 | 2 1 ||第十四讲二、视唱练习:1、1= F 2/4 保加利亚民歌3 6.|4 3 2 1 | 7. 4 | 3 2 1 7.| 6.—| 6. 6 |5 4 3 2 | 1 1 2 2 | 3 —| 16 |7 6 5 43 | 2 2 6 6 | 3 6.| 7. 4 | 3 6. 1 7.| 6.—| 6.—||2、1= b B 3/4 南斯拉夫民歌6.——| 3.—6.| 1 —7.| 6.0 5.| 3 — 3 | 2 3 4 |3 ——| 3 0 0 | 6 7.. 1 | 3 2 1 | 7.——| 3.——| 3 4 3 | 2 1 7. | 6.——| 6.0 0 ||3、1= G 2/4 俄罗斯民歌《夜莺》5. 3 3 2 | 1 76.. 5.67.. | 1 3 4 3 | 2 6. | 6.4 4 3 | 3 2 1 6.|5. 1 2·3 | 1 —| 1 1 7 6.. | 5 4 | 7 7.. 3 2 | 2 1 | 3 3 2 1 |1 7. | 3 6.. 1 7. | 6.—||4、1= C 3/4 选自《法国视唱》3 — 1 6 | 6 #5 6 | 7 3· 2 | 2 1 7 | 1 7 6 #5 6 3 | 1 7 6 #5 6 3 |4 2 4 2 7 6 | 6 #5 0 | 3 — 16 |6 #5 27 | 6 #5 6· 1 | 1 7 —| 1 7 6 #5 6 3 | 1 7 6 #5 6 3 | 4 2 1 7 | 6 ——||5、1=G 4/4 波兰民歌3 3·2 1 7. | 6 .6.·6.#5 6.. | 7 .7.·3.#4.#5. | 6.6.·7. 1 2 |3 3·2 1 7. | 6 .6.·6.#5 6.. | 7 .7.·3.#4.#5. | 6 1 7.6.—|| 6、1= G 2/4 奥斯特罗夫斯基曲6. 3 4 | 4 3 1 | 1 7. 6 7.. | #5.7.3. | 3. 3 3 | 3 4 3 3. | 3.3 3 | 3 7. 1 #5. | 6. 34 | 4 3 1 | 1 7.6. 6 |5 4 7. | 1 7.4 | 4 3 1 | 1 7. 3 | 3 #5.6. 0 ||7、1= D 3/8 乌克兰民歌3 3 3 | 1 7 6 | #5 3 5 | 6 3 | 43 2 6 | 5 1 | 2 1 7.| 6.6.| 43 24 |5 1 | 2 1 7. | 6.6. ||8、1= C 4/4 俄罗斯民歌3 | 1 7 6 1 7 3 #4 #5 | 6·54 3 0 5 | 1 1 3 3 2 5 5·4 | 3 —0 0 3 | 2·2 2 2 2 7 1 2 | 3 3232 1 3 |2 1 7 6 #53 1·7 | 6 —0 6 7 1 | 2 5 5 5454 |3 3232 1 0 3 | 2 1 7 6 #5 3 1·7 | 6 —— 6 ||9、1= F 2/4 阿里亚比耶夫《夜莺》1 7 | 6 1 7 | 3 #4 #5 | 6 —| 5 6 5 | 3 6 52 343 2 | 1 —| 3 #4 #5 |67 1 | 2 1 7 6 | 5 0 | #4 56 5 4 | 3· 3 | 3 #4 #5 | 6 —||第十五讲二、视唱练习:宫调式1、1= G 2/4 陕北民歌1 12 | 53 2 | 5 2 5 2 | 1 —| 1 1 2 | 5 3 2 | 5 3 3 2 | 1 —| 5 55 3 5 | 2 2 5 55 6 5 | 3 2 1 |1 6. 5 5.. | 1 3 2 1 | 1 5. | 6 5.. | 1.—||.. 5 32、1= C 2/4 江苏民歌《无锡景》6 65 6 2 | 1216 5 | 6 11 1656 | 1 —| 1 1 2 | 3·2 3·2 | 1·3 2 1 |16·1 5 6165 3 | 1 1 2 6·1 5 6165 3 | 5 5 6·1 | 5653 2 | 3 55 56 2 | 3532 1 ||3、1= F 2/4 彝族民歌6 66 5 5 | 5 1 2 5566.. 5 6.| 2 1 1 6 66 5 5 | 5 1 2 |5 556 6.. 1 2 | 5 55 2 1 | .. | 2 22 1 | 5 55 2 1 | 2· 1 | 6 61 —||4、1= F 2/4 河北民歌5 3 2 | 5 3 2 | 1 1 6. 3 | 2 —| 5 3 2 | 5 3 2 | 1 1 6. 3 | 2 —| 3 2 3 1 | 2 1 | 6.5.·| 1 6. 1 2 | 5.· 1 | 3 2 1 2 | 1 —||5、1= E 2/4 南江民歌6165 3 6165 3 | 6 6 6 | 5· 3 3·5 3 6 | 3 2 1 6.| 1 3 21 6. | 1—| 3·2 1 22 | 35 2 3 | 1 3 21 6. | 1 —||。
简谱视唱练习一电子教案
![简谱视唱练习一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b524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a.png)
简谱视唱练习一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基础音乐教育》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简谱的基础知识、音高与音长的识别、简谱视唱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包括音名、音高、音长等概念。
2. 学会识别简谱中的音高和音长,并能准确地演唱出来。
3. 通过简谱视唱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谱中音高和音长的识别与演唱。
2. 教学重点:简谱的基本知识,以及视唱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简谱教材、练习册、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演示一段简谱旋律,让学生尝试跟着演唱。
引导学生讨论简谱的组成部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简谱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简谱的音名、音高、音长等基本概念。
演示并练习简谱的音高识别和演唱。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首简谱歌曲,分析其音高、音长、节奏等特点。
分步骤地指导学生视唱这首歌曲。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简谱视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5. 汇报演出(5分钟)每个小组选取一首简谱歌曲进行演唱。
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给予评价和建议。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简谱基本知识,包括音名、音高、音长等概念。
2. 黑板右侧:视唱练习的歌曲简谱,标注音高和音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视唱一首简谱歌曲,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唱正确、节奏准确、音高无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同时,推荐一些简谱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课后自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简谱基础知识讲解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简谱基础知识讲解1. 音名:介绍简谱中的音名,包括17七个基本音级,以及升、降音级的表示方法。
初中音乐简谱视唱教案
![初中音乐简谱视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d27e9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4.png)
初中音乐简谱视唱教案年级:九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九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简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视唱练习,提高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简谱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1. 简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方法。
2. 视唱练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简谱符号的识别和理解。
2. 视唱时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简谱教材或课件。
2.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简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简谱音乐的魅力。
2. 教师介绍简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简谱的音高和节奏。
二、基本知识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简谱的基本符号,如高音、低音、半音、全音等。
2. 教师示范简谱的记谱方法,如五线谱、简谱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简谱歌曲,加深对简谱的理解和记忆。
三、视唱练习(2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简谱歌曲,让学生跟随伴奏进行视唱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及时纠正错误。
3. 学生分组进行视唱练习,相互交流和指导。
四、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简谱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视唱简谱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师组织简谱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谱视唱教学,让学生掌握了简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简谱。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和欣赏简谱音乐的魅力。
沪教小学音乐六年上册电子课本简谱(1)
![沪教小学音乐六年上册电子课本简谱(1)](https://img.taocdn.com/s3/m/649a8f2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a.png)
了解不同歌曲的风格特点,如民歌、流行歌曲、艺术歌曲等,以便更好地把握 歌曲的整体感觉。
情感表达
通过歌词分析和音乐感受,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运用声音技巧将其表 现出来。
合唱排练注意事项和指挥手势学习
合唱排练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排练纪律,尊重指挥和其他队员。
注意声音的均衡和协调,避免个人突出或过于低沉。
速度
指音乐进行的快慢,用速度标记 来表示,如慢速、中速、快速等
。
正确读谱和视唱练习方法
01
熟悉简谱符号及其意义 ,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音 符、休止符等符号。
02
掌握节奏和节拍的规律 ,能够按照拍号正确划 分小节线和拍子。
03
注意音准和音色的控制 ,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提 高视唱能力。
04
多听多唱多练习,加强 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 解。
沪教小学音乐六年上册电 子课本简谱
汇报人:XX
20XX-01-22
CATALOGUE
目 录
• 课本概述与使用说明 • 各单元内容解析与演唱技巧 • 简谱基础知识与读谱方法 • 歌曲演唱技巧指导与实践 • 音乐欣赏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 考试评价与自我反思
01
CATALOGUE
课本概述与使用说明
沪教小学音乐六年上册电子课本简介
用0来表示,表示音的休止或 停顿。
附点
记在音符或休止符右边的小圆 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或休止
符时值的一半。
连音线
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音高 的音符,表示这些音符要唱(
奏)成一个连贯的音。
节奏、节拍和速度在简谱中的表示方法
节奏
指音符的长短和强弱,通过不同 的音符组合和排列来表示。
节拍
吉他视唱练耳练习(简单但实用)
![吉他视唱练耳练习(简单但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44ff5e3c1ec5da50e27053.png)
吉他视唱练耳练习对于众多的吉他爱好者来说,习惯看六线谱,一看到五线谱,甚至是简谱就头晕,所以说六线谱普及了吉他,也害了众多的吉他爱好者。
为了改变这一点,希望我用我所学的能够为大家做点事情。
第一条练习,C大调音阶12345671,用键盘,或者用吉他跟着唱。
记住,音准一定要对,自己可以唱小声一点,让自己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看自己唱的对不对。
乐器的调音一定要是准确的,要不就会害了你。
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
第二条练习,C大调三度模进,132435465761721,我这里有一些音的高八度那一点打不出,希望朋友明白。
反复的唱。
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
第三条练习,找到《欢乐颂》用吉他或者键盘弹出来,自己跟着唱,这样对你的试唱有好处。
唱熟练后最好背下来。
半年后应该音准的感觉就会定下来。
乘着现在没有去上班,就再写一课的内容。
上次我们说到三度模进。
今天要学习四度模进,第一条练习,142536475162731,记住要高八度的地方~~四度在自然大调里面有两种,纯四度和增四度。
每天10分钟。
第二条练习,五度模进,152637415263741记住要高八度的地方,五度在自然大调里面有两种,纯五度和减五度。
每天10分钟。
纯四度和纯五度是很协和的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是不协和的音程,又叫三全音。
唱完这条后,是不是觉得47合74比较难唱准?我们继续下一条练习。
第三条练习,增四和减五的练习。
744774134731。
注意要高八度的地方啊!每天10分钟。
第四条练习,试唱《小星星》。
这个曲子有个五度的进行今天的内容是六度的模进练习。
第一条练习,162731425364751。
注意高八度的地方啊!然后是下行。
57463524137261571。
(每天十分钟,直到掌握)练习下行的第一个音要比第二个音要高。
电脑键盘打不出上面那一点,很是麻烦,希望朋友明白,所以我都做了说明的。
前面的音阶,三四五度的模进都可以下行练习的。
你只要倒着看,就变成下行的模进了。
简谱线谱视唱入门教程
![简谱线谱视唱入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7db15981c758f5f71f6759.png)
目录一、键盘图 (1)二、五线谱与简谱音符时值对照表 (2)三、五线谱的调号 (3)四、简谱视唱练习(一) (4)五、简谱视唱练习(二) (14)六、简谱视唱练习(三) (24)七、常用音符与休止符视唱练习 (43)1.全音符视唱练习 (43)2.二分音符视唱练习 (46)3.四份音符视唱练习 (48)4.八分音符视唱练习 (50)5.十六分音符视唱练习 (52)6.附点二分音符视唱练习 (54)7.附点四分音符视唱练习 (56)8.附点八分音符视唱练习 (58)9.全休止符视唱练习 (60)10.二分休止符视唱练习 (62)11.四分休止符视唱练习 (64)12.八分休止符视唱练习 (66)13.十六分休止符视唱练习 (68)14.切分节奏 (70)15.弱起节奏 (72)16.三连音节奏 (74)17.装饰音 (76)八、调式调性的视唱练习 (77)1.C调视唱练习 (77)2.G调视唱练习 (85)3.F调视唱练习 (92)4.D调视唱练习 (101)5.降B调视唱练习 (110)6.A调视唱练习 (118)7.降E调视唱练习 (123)附:五线谱中的升降记号与对应调式一个升号(#F)G调两个升号(#F,#C)D调三个升号(#F,#C,#G)A调四个升号(#F,#C,#G,#D)E调五个升号(#F,#C,#G,#D,#A)B调六个升号(#F,#C,#G,#D,#A,#E)#F调七个升号(#F,#C,#G,#D,#A,#E,#B)#C调其中,每个调最后一个升号向上半音,就是所有这些升号所代表的调;后面一个调的升号会在前一个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升号。
所以只要记住所有升号的顺序(对应简谱:4 1 5 2 6 3 7),就可以确定是什么调。
降号调如下:一个降号(bB)F调两个降号(bB,bE)bB调三个降号(bB,bE,bA)bE调四个降号(bB,bE,bA,bD)bA调五个降号(bB,bE,bA,bD,bG)bD调六个降号(bB,bE,bA,bD,bG,bC)bG调七个降号(bB,bE,bA,bD,bG,bC,bF)bC调其中,降号的音名顺序与升号调正好相反(7 3 6 2 5 1 4),当降号超过两个时,倒数第二个降号正好就是这个调的名称。
依呀呀噢咧噢简谱课件
![依呀呀噢咧噢简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52b1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c.png)
换气技巧
在视唱过程中,合理安排换气位置, 使音乐表现更加自然流畅。可通过标 记换气符号和进行呼吸练习,逐渐掌 握换气技巧。
分句处理
根据乐句的划分,合理安排视唱的停 顿和连接。注意乐句间的呼吸和语气 转换,使音乐表现更加富有层次感。
不同风格歌曲的视唱要点
民歌风格
民歌通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在视唱民歌时 ,要注意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出民歌的韵味和意境 。
要点三
突出演唱者的主体地 位
钢琴伴奏者在与演唱者合作时,应明 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突出演唱者的主 体地位。在伴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 过多的自我表现和炫技行为,以免干 扰和影响演唱者的表演效果。
05 学生自主创作展示环节
学生自主创作歌曲展示
歌曲主题
《依呀呀噢咧噢》
创作背景
以民间音乐元素为基础,融入 现代音乐风格
和声材料的丰富性
在编配和声时,应充分利用各种和声材料,如原位和弦、转位和弦、副和弦、离调和弦等 ,以丰富和声的色彩和表现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和声语汇、和声手法等,创 造出独具特色的和声效果。
织体选择及运用示范
主调音乐织体
主调音乐织体以旋律为主,和声伴奏为辅。在编配主调音乐织体时,应注意和声与旋律的协调,避免 过多的和声变化干扰旋律的线条。同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和声节奏等,增强主调音乐 的表现力。
复调音乐织体
复调音乐织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条构成。在编配复调音乐织体时,应注意各旋律线 条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及和声与复调结构的关系。可以通过运用模仿、对位等复调手法,创造出丰 富多彩的复调音乐效果。
前奏、间奏和尾奏的设计思路
前奏设计
前奏是引导听众进入音乐情境的重要部分。在设计前奏时,可以通过运用主题材料、引入新的和声语汇等方 式,为演唱者的进入做好铺垫和引导。同时,前奏的长度和风格应与歌曲整体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