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介绍(台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介绍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巴南区的前身就是千年历史名邑巴县。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巴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立国建都。秦代置巴郡,北周时改称巴县。巴县历来是重庆郡、州、府的附廓大县,同城而治。1994年12月,撤巴县建立巴南区。
巴南区位于重庆主城南部,长江流经境内60余公里,现辖8个街道、14个镇,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90万。是著名的“中国温泉之乡”,森林覆盖率超过40%,境内有南温泉、东温泉、圣灯山、云篆山、樵坪山、南湖等著名旅游休闲景点。
巴南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资源富集,是重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移民文化的重要汇聚之地,先后涌现了“宁抛头颅不丢寸土”的英雄将军巴蔓子、“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杨沧白、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名人。
悠久的发展历史,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使巴南区蓄积与传承着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民族民间文化,现尚存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110余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巴南区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别达到9项和55项;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1人,区级传承人74人;有80人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市级民间故事家、民间歌手和民间吹打乐手;木洞镇、接龙镇、花溪街道被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已达7个;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双河口巴文化传说、姜家龙舞等一批项目的保护发展在全国、全市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巴南把保护特色文化资源作为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精心保护、努力传承、合理利用。主要经验是:一是加强项目普查。从2003年起,对民间文化进行深入调查、收集、整理、编辑、归档及保存。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多次邀请国家、市专家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提炼、包装、保护工作开展进行论证、指导及策划。编写《木洞山歌集》、《接龙吹打乐》等理论书籍。三是加强传承。采取命名、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民间文化老艺人进行传习活动。利用民间人才优势进行传承,巩固发展队伍500余支,依托学校抓青少年队伍培养,专门编写了《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巴南儿歌》等课堂教材,进入相关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四是着力艺术包装,创作出音乐《凉风绕饶天要晴》、合唱曲目《木洞山歌》、山歌剧《迎村官》、民间吹打乐《闹春》等一批文艺精品。五、作好宣传展示。我区民间文艺代表队应邀参加全国民间吹歌大赛、中华红歌会、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专场演出等市级以上大型演展20余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精品文艺汇演等,摄制非遗保护项目电视专题片10余部。
重要项目简介: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龙吹打乐
接龙吹打乐是流传于巴南区接龙镇及其周边地区,以唢呐、鼓、锣、钹、镲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器乐音乐,系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接龙吹打乐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接龙镇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接龙吹打乐被喻为“巴渝吹打的缩影”,发端于古代巴人创造的巴渝舞,成型于元明时期,现形成吹奏乐、打击乐、吹打乐、吹打唱乐4大类别,有丫溪调、下河调、青山调、教仪调、昆词、将军锣鼓、伴舞锣鼓7大品种,现有乐班260个,乐手2000余人,已统计的乐曲有983首。
接龙吹打的保护具有范例式特征:编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书”被文化部确定为示范写作范本;出版了《接龙吹打乐》等系列专著11部600余万字;开办了全国首个中等职业教育班——接龙吹打乐三年制中等职业教学班;率先将其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并建立了7个学校传承基地;以生态文化村建立为契机,发展123个吹打乐文化大院、200余个吹打乐文化之家……
通过多年来的精心保护,接龙吹打乐已渐成为中华吹打乐艺术的一朵奇葩——获重庆市第一次民间吹打乐比赛特
等奖、首届全国吹歌比赛特别优秀奖等10多项重量级奖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接龙吹打乐艺术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是巴南区木洞镇及周边地区人们所传唱的一种古老民歌。历史典籍中屡有记载,《吕氏春秋·音初·季夏纪》称:“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南音”。清代刑部尚书王士祯夜泊木洞书:“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今宵羁客泪,流落竹枝前”;清巴县县令王尔鉴歌木洞曰“农夫拍手歌农歌,牧童牛背唱竹枝”研究表明,木洞山歌中的罗儿调就是由广为流传的竹枝歌演变而来。
木洞山歌品种繁多,曲调丰富。有由薅秧劳作孕育出的主要品种禾籁(高腔禾籁、矮腔禾籁、花禾籁和连八句等),弥足珍贵的罗儿调。还有如劳动号子、风俗歌、情歌、神歌、盘歌、舞歌、小调等。木洞山歌的歌词典雅,曲调旋律别致优美,业界行家为之赞不绝口,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历史价值。
1990年10月,木洞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山歌之乡”,1999年11月被确定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1月,木洞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近年来,木洞山歌队应邀参加市级及国家级比赛及演出近20次。2009年3月木洞山歌在央视〈小崔说事〉栏目随同市长黄奇帆接受采访时演出。2009年9月获西部12省市原生态山歌民歌金嗓子赛歌会4个大奖项。2010年6月,木洞山歌队赴京参加央视《民歌·中国<魅力重庆>》录播工作,2011年7月,《木洞山歌》参加中华红歌会比赛获中华杯(一等奖)。同时参加第九届中国西部民间花儿歌会原生态比赛获银奖。
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溪歌舞
花溪街道位于长江之滨、花溪河畔。高楼林立中的花溪人,不断创造、传承、享受着美丽的民间巴歌巴舞。
花溪民间歌舞艺术门类众多,秧歌、腰鼓、龙狮、彩船、花灯、彩扇、梆鼓舞等和时代歌舞在这里互融互补。多年来,花溪街道的群众文化以突出民间歌舞活动为特色,带动各项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深入,全街道有各类民间艺术队伍96支,老、中、青歌手300多人,各类民歌小调1000余首入卷民间文艺集成,民间歌舞艺人在参加全国、市级大赛中多次获奖。2001年荣获“重庆市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2008年11月花溪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花溪人吸收了“四川盘子”的优质元素创造了“花溪碟子舞”,碟子舞从而成为巴渝民间歌舞的一块招牌。秧歌队在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演出,创作的村歌《建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