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与仔猪的养育

合集下载

分娩舍——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

分娩舍——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

分娩舍——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母猪换用哺乳母猪料,每天喂2~3次,绝不允许用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理阿尔蒂比槽内剩余饲料;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7天起自由采食直至断奶。

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用手掌轻拍赶起。

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分娩舍——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2、温度控制整个哺乳期内注意室内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

尽可能减少冲洗次数和冲洗用水量,降低室内湿度。

分娩舍适宜温度在18-22°C,每栋分娩单元应挂一个温湿度计,经常观察舍温变化,当舍温高于25°C时应开窗通风加码;高于27°C时,启动风机;30°C以上考虑对母猪进行滴水等措施降温;当舍温低于18°C时需通过锅炉关门或烧锅炉等来耐热。

冬季保温须注意隔音换气。

仔猪所需温度一般较高,从出生到7天龄适宜温度为28-30°C,8-28天龄适宜温度为25-28°C,仔猪保温一般采取调节保温灯肉牛的功率和悬挂高度等措施,以肉牛群居平侧卧但不扎堆为宜。

3、新生仔猪要在24小时内称重、剪牙、断尾。

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8个犬齿,断口要平整,断尾时,尾根部留下2cm处剪断、5%碘酊消毒。

弱仔不断尾。

4、仔猪初生后2天内注射铁剂2ml,预防贫血;如果下痢严重,可口服药剂如庆大霉素2ml预防。

如果猪场呼吸道病恶劣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

无养父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5、仔猪吃过初乳后根据情况适当寄养调整(如母猪产仔过多,泌乳差),寄宿原则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如何有效相等,防止未有使用的乳头萎缩,泌乳从而影响下让一胎的泌乳性能。

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金蹄蝠,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邮寄擦抹待寄仔猪的四肢。

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免疫

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免疫

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免疫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免疫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猪群的生长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就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免疫进行详细介绍。

1. 饲养管理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其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后代的健康和生长。

母猪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饲养:母猪在怀孕期需要适当增加饲养量和喂养次数,保证其身体健康和未来猪仔的健康发育。

在哺乳期,则应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保证猪仔的生长发育。

(2)保持卫生:母猪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粪便滞留和交叉感染。

定期消毒饮水器和饲料槽,保持饲养场所的卫生。

(3)定期体检: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合理配种:母猪的配种应选择优良的公猪配种,提高后代的品质和产量。

2. 免疫防治母猪的免疫防治对于猪群的健康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免疫措施包括:(1)疫苗接种:定期给母猪接种常见的疫苗,如猪瘟病毒、猪链球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2)防治寄生虫:母猪常受到寄生虫的威胁,应定期进行驱虫,保持身体的健康。

(3)预防常见疾病:对于常见的猪病,如口蹄疫、猪瘟病等,应进行预防性的防治,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1)保温保湿:新生仔猪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需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并保持干燥的环境,避免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合理喂养:合理配方的仔猪饲料,能够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同时要注意适当增加饲料量,保证仔猪的营养需求。

(3)预防腹泻:仔猪常容易患腹泻病,因此需注意饲料的卫生和质量,保证饮水的干净与新鲜。

(4)疾病防治:及时处理仔猪的疾病和异常情况,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仔猪的健康。

(1)定期接种: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

(2)预防疾病:加强仔猪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作者:胡成波许金华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1期一、工作目标哺乳期仔猪窝成活10头以上,母猪断奶至发情间距为3~5天;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6千克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7千克以上,5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8.5千克以上。

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 产房清洗消毒。

母猪临产前10天必须对栏舍和设施工具等用高压水泵彻底清洗,干燥后完成维修保养工作并进行第一次消毒。

进猪前24~36小时,采用火焰或药物熏蒸进行第二次全面、彻底消毒。

以后每周用聚维酮碘、戊二醛、百胜等药物消毒1次。

消毒药物交替使用,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进行配比使用。

2. 生产工具和药械准备。

生产工具包括扫帚、拖把、料车、料铲、麻袋、补料槽、耳号钳、记录本、保温灯、牙剪、毛巾、木桶、温水、电子秤、称猪箱、笔、接产布、剪刀等。

药械要准备注射器、手术剪、止血钳、结扎绳、消毒液、抗生素、干燥粉、催产素、碘酊、缩宫素、高锰酸钾等。

3. 母猪提前上产床。

准确推算预产期,提前将日期记在卡片上并贴到产房墙壁醒目位置。

母猪在产前7天左右上产床,同时将预产期标记在产栏或产仔箱上。

注意观察母猪临产征兆:母猪食欲减退、时起时卧,频频排尿,乳房饱满,外阴红肿,后部乳头可以挤出乳汁。

4. 难产的处理。

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

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的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人工助产。

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

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抓住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当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

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产后阴道内注入青霉素等抗生素。

5. 胎衣不下的处理。

母猪分娩后24小时以内,按说明用聚维酮碘、卫可、百胜等药物冲洗子宫,2小时后可将滞留胎衣剥离排出。

仔猪母猪饲养管理制度范本

仔猪母猪饲养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规范仔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母猪的成活率,降低饲养成本,保障养殖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饲养管理要求1. 饲养环境(1)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8-25℃。

(2)地面采用防滑、易清洁材料,便于清扫和消毒。

(3)猪舍内应设有足够的休息空间,保证仔猪、母猪正常生长。

2. 饲料管理(1)根据仔猪、母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配制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饲料应选用优质、新鲜、无污染的原料,严禁使用过期、变质饲料。

(3)饲料储存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3. 养殖设备(1)猪舍内应配备完善的供水、供电设施,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2)猪舍内应配备消毒设备,如喷雾器、消毒液等。

(3)猪舍内应配备仔猪保育箱、母猪产床等设备。

4. 疾病预防与治疗(1)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预防猪瘟、猪丹毒、伪狂犬等传染病。

(2)定期进行猪舍消毒,防止细菌、病毒滋生。

(3)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三、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 后备母猪管理(1)后备母猪进入猪舍后,进行驱虫、防疫,确保健康。

(2)根据体重、生长发育情况,调整饲料配方。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妊娠母猪管理(1)妊娠母猪进入产前阶段,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

(2)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防止流产、死胎。

(3)临产前,做好产房消毒、保温工作。

3. 哺乳母猪管理(1)哺乳母猪产仔后,提供充足、营养均衡的饲料。

(2)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防止仔猪腹泻、感冒。

(3)加强仔猪保育,提高成活率。

4. 仔猪管理(1)仔猪出生后,及时剪牙、断尾、打耳号。

(2)加强仔猪保育,提高成活率。

(3)根据仔猪生长发育情况,调整饲料配方。

四、责任与考核1. 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仔猪、母猪饲养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 对饲养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哺乳母猪的饲喂与仔猪生长的关系

哺乳母猪的饲喂与仔猪生长的关系

哺乳母猪的饲喂与仔猪生长的关系How Lactation feeding links to piglet growth泌乳期增加猪喂量的价值?一般认为对母猪的再次生产成绩的影响要好于对仔猪的影响。

泌乳母猪应尽量饲喂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它的再生产成绩。

在泌乳期母猪体脂和体蛋白失重越少,那么产奶后则以越短时间返情。

随后的产仔数也将趋于最多。

从很多研究和记录表明,母猪在泌乳期每失重1kg,则断奶后到再配上种需延长1天时间。

同样地,如果每失重体脂10%则下窝产仔数将减少1头。

相应的哺乳期每头母猪每天多喂料则仔猪生产成绩将改善,即增加母猪的饲喂量以获得仔猪断奶时较大的重量,认为是养猪体第中最重要的,以下的推算可以证实母猪饲喂得好,则仔猪断奶时可以获得更重的体重。

1、母猪的初乳,1 kg含200g干物质,55g蛋白质50g乳糖和80g脂肪,代谢能(ME)约含5。

4MJ/kg。

2、哺乳的仔猪每增加22MJME,可以认为母乳的蛋白质呈理想的平衡状态,由此可知,仔猪每增加1kg体重,大约需22/5.4=4kg的母乳。

3、对于母猪,泌乳期典型的谷物和植物蛋白饲料大约含14MJME/kg。

考虑到边际效应,转化为乳汁能量约为70%。

因此,每公斤的饲料消耗潜在产生为9.8MJ(14*70%)ME。

4、因此,除非日粮蛋白质和量受限制,否则每超过维持需要1kg饲料的消耗大约应产生9.8/5.4=1.8kg的乳。

5、以上会受限制,当母猪采食超过他的维持和泌乳需要,过多的能量将转化为体脂和肌肉间的贮存或增加。

产生最大的泌乳汁应该在4kg-8kg/天的采食量之间,与每天5-7kg的饲喂呈线线性关系。

6、现在假定每公斤额外的采食量有60%的能量转化为乳汁的合成。

则多产生1.8kg*60%=1.08kg乳汁,即大约多采食1kg料多产生1kg乳。

这种情况最适合于用猪5-7kg/天的中度食欲状态。

7、典型的一头母猪21天断奶,10头仔猪,平均每天消耗6kg饲料。

特种野猪仔猪哺乳期的管理

特种野猪仔猪哺乳期的管理

01 Chapter01避免早产和难产02保持环境安静03做好接产准备合理安排分娩时间提供足够的饲料为了保证母猪的营养,应提供足够的饲料,以满足其生产和哺乳的需求。

保证饲料质量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或劣质的饲料,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质量。

定期称重和测量应定期称重和测量母猪的体重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调整饲料量和营养计划。

030201做好防疫工作保持母猪的体表卫生定期清洁猪舍02 Chapter01020304仔猪出生后,及时清理产房,保持干燥、卫生、通风。

清理为防止咬伤母猪乳头,需剪掉仔猪的犬齿和门牙。

剪牙为便于管理,可进行断尾处理。

断尾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疫苗。

注射疫苗出生后的处理03观察健康状况01保持卫生02定期驱虫预防疾病母乳喂养补饲分娩与哺乳计划饲养方法03 Chapter加强母猪的营养,改善饲养管理,及时治疗母猪疾病,以增加母猪的产奶量。

母猪无乳或少乳解决措施原因原因解决措施仔猪腹泻仔猪弱小原因仔猪弱小可能是由于母猪产程过长、早产、近亲繁殖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措施减少母猪产程,加强怀孕母猪的营养,避免近亲繁殖等。

同时,对弱小的仔猪进行特别的护理,如人工辅助喂奶、加强防寒保暖等。

04 Chapter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湿度空间哺乳期仔猪应提供足够的空间,以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应激和疾病。

一般来说,每头仔猪应有约0.3-0.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仔猪的骨骼和肌肉发育非常重要。

在猪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为仔猪提供运动机会,如设置运动场、定期放牧等。

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适当的运动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营养的饲料饮用水饲料05 Chapter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卫生制度0102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06 Chapter案例一:一例哺乳期母猪的管理问题01021. 哺乳期仔猪的培育是野猪养殖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精心呵护和科学管理。

2. 对于哺乳期仔猪,要注重其环境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以避免细菌感染。

哺乳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细则

哺乳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细则

哺乳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细则(一)饲养目标:1、哺乳仔猪成活率达94%以上、18-21天时每窝至少有9-10头仔猪断奶,窝重达60-70公斤。

2、泌乳期母猪的体重损失不得超过20-25kg, P2点(最后肋骨后缘距背正中线6-8cm处)背膘厚度控制在16-`18mm.3、使用年限达6胎以上。

(二)母猪的管理(重点关注采食及饮水量)1、母猪产前5-7天进产房,进产房前洗澡、消毒。

每个产仔单元一次进满待产母猪,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分区排列,便于分胎次喂相应哺乳料。

2、妊娠期第113天阴部注射氯前列烯醇1ml,诱导分娩,注射后24-30小时即可分娩,避开高温产仔和夜间产仔,减少初产猪的难产和产后子宫炎发生。

3、作好接产工具、用具的消毒和接产、助产过程的消毒:产房24小时有人值班;产后两天内,每天最低一次用毛巾蘸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母猪乳房、臀部,外阴部撒密思陀等干粉消毒剂。

助产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分娩后6-8小时帮助母猪站起来促进母猪恢复,注意保证充足的饮水,必要是要用水管给母猪喂水。

4、预防产后子宫炎和乳房炎的发生:产仔过程中输液(糖盐水、头孢噻肟钠或左氧氟沙星)、产后注射长效土霉素(安静霉素或得米先)等。

5、产后体温监测,观察是否食欲不振、喘气、烦燥不安,乳房是否有坚硬和发炎,检查阴道流出恶露等,早发现早治疗。

6、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喂料:产前至断奶喂哺乳料,自由采食或湿拌料每天4-6次,产仔当天开始尽可能让母猪更多吃料,直至仔猪断奶。

(2)每天统计采食量,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如高温季节选择早晚凉爽时间多喂料,日采食量最好能达6-8kg。

日采食量低于6kg时可在喂料同时再加饲适量粉碎的豆粕或在饲料中添加0.5-1.0%血浆蛋白粉。

(3)喂水:保证饮水充足,产后3天内人工辅助多喂水;高温季节整个哺乳期人工辅助多喂水。

(4)尽量保持猪舍和产床干燥。

每天用拖把蘸消毒液拖漏缝板至少两次,达到漏缝板不附着污物。

哺乳阶段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哺乳阶段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哺乳阶段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作者:周慧姝周建东等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7期周慧姝周建东徐勇/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长沙畜牧兽医站钱海霞/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苴镇畜牧兽医站养猪业是我国畜牧领域的重点发展行业,不仅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满足消费者肉食品的需求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养猪业发展过程中,哺乳阶段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关系到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因此要加以重视。

一、哺乳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哺乳阶段对于母猪和仔猪都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中,母猪和仔猪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否则对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母猪不孕不育。

但综合目前的饲养情况可发现,我国养猪场在哺乳阶段给母猪和仔猪提供的营养一般不足,因为哺乳期母猪的消耗很大,所以导致母猪的连续性生产能力被破坏。

由于规模养殖场是连续性生产,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母猪生产能力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产仔数降低。

因此,不同的养猪场因管理水平差异,母猪的产仔数也有很大的区别。

二、重视初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在生产头两胎时的压力较大,尤其是初产采食方面。

一般来说,要求母猪初产采食量在5kg 左右,在现代化养猪理念下,要求母猪保持高产状态,特别是哺乳期的母猪,每天需要摄入赖氨酸60g 左右。

但是实际饲养过程中,大部分养猪场饲料中的赖氨酸含量只在0.9% 左右,这意味着初产母猪每天摄入的赖氨酸不足,与理想值存在很大差距。

基于此,母猪为了满足初产的消耗,需要消耗自身的营养储备,从而导致母猪的生产能力受损。

哺乳母猪每天的最低生产需要,需要保证采食代谢能达到67MJ/kg左右,而且要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油脂。

如果不能保证哺乳母猪每天采食量在5kg 左右,摄食代谢能高于4.2MJ/kg,此时哺乳母猪会出现快速的消耗,尤其是P2 背膘,这会导致初产母猪在生产后2 周左右出现产奶量明显下降的问题,尤其是配种时体重较小的母猪,下降幅度更加明显。

如果母猪持续经历这种程度的消耗,在第二次生产时,会发现生产能力显著低于第一次。

生猪养殖周期

生猪养殖周期

生猪养殖周期生猪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活动,行之有年,它不仅给消费者提供肉食品,更为人们提供了生计。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养殖成果不断改善,如今已成为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那么,生猪养殖的正常周期是多少呢?生猪养殖周期可以概括为四大阶段:哺乳阶段、品种育种阶段、繁殖阶段和调养阶段。

首先,哺乳阶段,也就是母猪哺育仔猪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母猪会频繁护育和哺育仔猪,一般为3-4天,这段期间仔猪会不断体重增加,形态发育,这段期间所消耗的能量、维生素都会从母猪身上获取,所需要注意的是要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这样才能保证仔猪的健康增长。

其次,品种育种阶段,在这一步将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改良种猪的血统和基因,以达到养殖猪只质量改善,养殖效益提高,以及抗病能力增强等目的。

品种育种阶段依靠育种技术,藉由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进行品种改良,使猪的质量变的更高。

一般品种育种阶段的时长应该在一年以上,要求这段期间母猪状态保持良好,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三,繁殖阶段,在这一步,就是长期收养未满一岁的乳猪,也可以称作青猪期,一般青猪期的长度为4个月,乳猪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高品质的饲料、水和空气是其优越发育的前提,因此养殖者应选择营养更加全面,口感更优的饲料,采购高品质的水,同时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通风换气,以保证乳猪的健康成长。

最后,调养阶段,一般在14-16个月,这段期间给猪只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补料,加上充分的休息,以便提高猪只的肉质,这段期间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饲料的质量和种类,给猪只提供更加全面均衡的营养,以便达到调养阶段的目的。

总之,生猪养殖周期大概可以分为养殖准备阶段,哺乳阶段,品种育种阶段,繁殖阶段和调养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时间要求,分别计算为3-4天、1年及以上、4个月、14-16个月。

养殖者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按照正确的养殖技术操作,注意一些详细的细节,才能保证养殖的质量和效果。

刚出生母猪与乳猪护理

刚出生母猪与乳猪护理
3.4假死猪地处理:
出生不呼吸,心脏仍跳动地仔猪为假死仔猪,必需立即采取措施,使其成活.
方法:
①左手倒提仔猪两后腿,用右手拍打背部;
②左手托仔猪臀部,两手同时进行前后运动,使其仔猪自然屈伸人工呼吸;
③用药物刺激.撒上酒精或白酒涂于仔猪口鼻部刺激其呼吸;
④寒冷冬季将假死仔猪放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救治后将其烤干
补料:
仔猪产后6日后,应对其进行教糟,目地使其学会吃料.此阶段十分重要,如果不会吃料将影响断奶生长.可以将少许饲料用糖拌匀,撒在报纸上,或将饲料用手拌后放入猪口内,使其慢慢学会吃料.注意饲料不能发霉变质,只要教会一群中2~3头即可(强悍地2-3头),其它仔猪都效仿之.
实践证明补料时间早,仔猪适应消化饲料地能力早、断奶体重越大、后期生长就越快.北京菲迪饲料生产地8910市场反应较好,是适于乳猪开始补料地首选之一.
剪掉犬齿:左手握头,食指伸上下鄂之间,剪掉犬齿一半,断端要干净剪刀严格消毒.
哺饲初乳固定乳头:出后地2小时内最好吃到初乳,固定乳头,个体弱小地固定在前面多奶地乳头上,一般经三天可自行固定,个别不会吃奶地将奶头放入口内,小心挤压奶头帮助仔猪吃乳.
注意保温:吃初乳后要把仔猪放入保育箱每隔30分钟赶出吃乳,经几次训练地仔猪能自由出入,保温箱要具备良好地保温性能,有助于乳猪地生长发育.
要达到:
①、提高断奶存活率;
②、提高断奶平均体重;
③、改进整齐率;
④、有助于母源抗体地形成.
2、寄养:个别母猪产仔数少,为提高母猪利用率可把其它产仔多地母猪地仔猪,寄养给它,要求两窝仔猪日龄最好不超过三天,为防止母猪拒认,可用带气味消毒液或少量地酒精喷在母猪或仔猪身上,使其气味相投.有助于寄养成功.
产仔母猪地饲养及管理

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由于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还健全,抗寒能力差。

因此,保温是目榧仔猪的首要任务,新生可以仔猪的环境温度需要控
制在30~35℃。

1防止母猪咬仔猪
母猪咬仔弊端时有发生,尤其是初产母猪。

造成母猪咬仔的原因
有营养因素、误食胎衣、产后不耐烦躁不安等,因此杜绝母猪产后过渴、误食胎衣和营养不良等,可以有效地避免母猪咬仔。

必要时也可
以用铁丝等将母猪这时嘴巴套住,过一段时间后才再解开。

2提高初生仔猪的抗性能力
初生仔羊抗病力低,主要靠初乳提供的母源抗体产生被动免疫,
增强抗病能力。

没有及时吃上初乳的仔猪腹泻率更高。

另外,可以对
初生仔猪进行超免,这样可以克服血清母源抗体的干扰,大幅提高疫
苗的免疫保护率,腹泻这是一种如何有效的控制腹泻措施。

为避免出
现其超免效果,免疫时一定不吃要做到仔猪吃初乳,否则,就达不到
预期效果。

3仔猪及时补铁,提高雏鸟的抗病力
铁是形成血红素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神经元细胞
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

新生仔猪体内铁探明储量低,如不及
时补充铁等微量元素,会导致仔猪贫血,使其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

因此,应在4日龄之前对仔猪进行补铁,目前使用较多的补铁制剂是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补铁剂量为150~200mg/头,另外,由于阳光暴晒和高温会使右旋糖酐铁中二价铁转化为的三价铁,因此对新生开展仔
猪进行补铁时,建议在夏天时应选择下午5点以后进行。

分娩母猪及仔猪的最佳饲养管理方法

分娩母猪及仔猪的最佳饲养管理方法

分娩母猪及仔猪的最佳饲养管理方法很多养猪场都会出现仔猪刚出生就腹泻的状况,在做好药物治疗的同时仔猪出生后饲养管理以及后续护理也十分重要。

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仔猪出生后饲养管理以及后续护理。

所有的处理必须在仔猪吃好初乳后,脐带干燥后进行,处理的措施会对仔猪和母猪造成应激,所以要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产房外操作;在温暖环境下操作,动作迅速,完成后立即将仔猪放回窝中;对仔猪进行必要的护理。

干燥粉1、仔猪出生后的饲养管理剪牙在兽医的许可下操作,可以避免仔猪之间咬伤,减少对母猪乳房的伤害,剪牙不要剪得太深。

减少了病原体的侵入,母猪更加安静,更好的哺乳,为之后的胎次保证哺乳质量和有效乳头数。

脐带消毒,如果有必要人工剪掉脐带以避免仔猪感染和腹壁受伤;最好用碘酒;要求完全干燥脐带;脐带过长是,用剪刀修剪。

2、关节肿大/抗生素避免减少仔猪感染,特别是链球菌,细菌会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受伤或者未消毒的注射部位和针头);注射抗生素时,不可以与铁剂混合,一猪一针;可以用胶布,预防关节擦伤肿大诱发的关节炎。

3、注射铁剂造血功能必须要铁,新生仔猪处于缺铁状态,出生体内所储存的铁在2-3天耗尽;口服或者注射(肌肉注射/后腿内侧);少量注射2-3土1ml,可以更好的吸收利用;最好是在3日龄内补充1-2ml,只用于健康动物,更换针头;每次注射在颈部不同位置。

4、断尾要在兽医许可下断尾,长度三分之一,主要放置生长和育肥阶段咬尾,咬尾严重可导致脊髓细菌感染;可以与补铁一起进行。

5、仔猪免疫农场要制定自己统一的免疫计划,定期评估检查,一般免疫与去势和断奶同时进行;只接种健康动物;疫苗的保存;针头的更换;一般颈部注射,多次注射要换注射位置。

6、打耳标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编号,每个猪都有耳标,一般与去势或断奶同时进行。

7、抗球虫球虫引起腹泻,损害整体健康,生长缓慢,3日后喂服。

8、去势避免公猪味道,允许7日前不麻醉去势,超出需要麻醉,2019年起,德国不允许无麻醉下去势,可选择去势疫苗。

哺乳仔猪及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流程

哺乳仔猪及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流程

第18天母猪饲养管理
保持喂料量在5.2KG左右
第19天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料槽每天清洗
第19天母猪饲养管理
观察仔猪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
第20天仔猪饲养管理
日常事务工作
第20天母猪饲养管理
太瘦母猪可日喂料5.5KG进行催肥
第21天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第21天母猪饲养管理
注射五号病疫苗
第22天仔猪饲养管理
调教仔猪不要在料槽中大小便
第22天母猪饲养管理
日常卫生工作
第23天仔猪饲养管理
夏天不能将母猪降温的水滴在仔猪身上
第23天母猪饲养管理
夏天母猪降温只能滴水,不能浇淋
第24天仔猪饲养管理
冬天保温,防止贼风,同时注意圈舍氨气浓 度不要太高
第27天母猪饲养管理
喂料2KG,注射链球菌苗
第28天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原窝饲养或大、小、 公、母分开饲养
第28天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只喂1KG料或不给料
2.喂给哺乳母猪配合饲料2kg
第四天仔猪饲养管理
1.公猪去势,用碘酒消毒 2.保温33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70%
第四天母猪饲养管理
喂给母猪3Kg配合饲料
第五天仔猪饲养管理
1.防止踩压,提高2仔猪成活率 2.预防黄白痢(可全窝注射庆大霉素)
第五天母猪饲养管理
喂给母猪3.5Kg配合饲料,日喂三次
第13天母猪饲养管理
保持产房干净、干燥的同时,注意通风 换气
第14天仔猪的饲养管理
1、补饲有机酸,添加抗生素以防小猪拉 稀
2、圈舍保温28度
第14天母猪饲养管理

哺乳阶段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哺乳阶段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国畜禽业中种2019.09作者简介:李光辉(1965.12-),男,四川省乐至县人,大专,畜牧师,研究方向:生猪饲养管理。

哺乳阶段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李光辉(四川省内江市种猪场641007)摘要:在养猪过程中哺乳阶段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关系到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文中总结养猪业在哺乳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哺乳阶段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关键词:哺乳阶段;母猪;仔猪;饲养管理养猪业是我国畜牧领域的重点发展行业,不仅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满足猪肉食品需求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在养猪业发展过程中,哺乳阶段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关系到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要加以重视。

1哺乳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哺乳阶段对于母猪和仔猪都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中,母猪和仔猪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否则会对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母猪不孕不育。

但综合目前饲养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养猪场在哺乳阶段给母猪和仔猪提供的营养一般不足,因为哺乳期母猪的消耗很大,会导致母猪出现连续性生产能力被破坏的问题。

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一般存在连接性效应很强的问题,也就是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对母猪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一生生产能力的破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产仔猪数降低。

就我国来说,不同养猪场的母猪产仔数有很大区别。

2重视初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在生产头两胎时的压力较大,尤其是初产采食方面。

一般来说,要求母猪初产采食量在5kg 左右,但现代化养猪理念下,要求母猪保持高产状态,特别是哺乳期母猪,每天要摄入赖氨酸60g 左右。

但实际饲养过程中,大部分养猪场饲料中的赖氨酸含量只在0.9%左右,这意味着初产母猪每天摄入的赖氨酸不足,与理想值存在很大差距。

基于此,母猪为了满足初产消耗,需要消耗自身的肌肉组织,但这样会导致母猪生产能力受损。

在养殖过程中,哺乳母猪每天的最低生产需要采食代谢67MJ/kg 左右,而且要在饲料中添加适当油脂。

如果每天保证哺乳母猪采食量在5kg 左右,摄食代谢高于4.2MJ/kg,此时哺乳母猪会出现快速消耗,尤其是P2背膘,会导致初产母猪在生产后2周左右出现产奶量明显下降情况,尤其是配种时体重较小的母猪下降幅度更加明显。

奶妈猪、交叉寄养和母猪护理等畜牧养殖产房母猪与仔猪管理要点

奶妈猪、交叉寄养和母猪护理等畜牧养殖产房母猪与仔猪管理要点

奶妈猪、交叉寄养和母猪护理等畜牧养殖产房母猪与仔猪管理要点产房管理是提升有效产出最好切入点是管理好母猪,可以为下一个生产循环打好基础;管理好仔猪,可即时体现价值--降低死淘,提高断奶仔猪数。

奶妈猪1、生产中需要奶妈猪原因是高产母猪产仔多,无力照顾仔猪或母猪死亡时,使用奶妈猪能救活产下的超额仔猪。

奶妈猪分为一步式和两步式奶妈猪。

2、奶妈猪需具备条件初产或2胎以上母猪。

在合理时间内接受仔猪,有奶妈猪经验的二胎以上的母猪能很快接受新仔猪。

使用两步式奶妈猪。

哺乳4-7天的母猪比哺乳21日龄断奶母猪更容易接受新生仔猪;先让第二步奶妈猪在18-21天给自己的仔猪断奶,再让它接受其他奶妈猪的4-7日龄仔猪;如此,奶妈猪就能为摄入过亲母初乳的多余仔猪继续哺乳。

接受仔猪。

在寄养开始1小时内将1-2头亲生仔猪放在仔窝中,可帮助外来仔猪更快找到奶妈猪乳房。

或者尝试以下方法:将外来仔猪关在保温区一小时;将外来仔猪与本窝仔猪混养30分钟。

确保母猪还有有效乳头可为仔猪所用。

奶妈猪乳头大小合适,较小仔猪对应小乳头,较大仔猪对应大乳头;检查限位栏隔栏是否阻碍仔猪寻乳。

良好的身体条件。

奶妈猪,尤其是第二步奶妈猪,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条件和食欲以应对额外代哺时间。

确保母猪已喂好亲生仔猪。

奶妈猪和第二步奶妈猪必须都已喂养好它们的亲生仔猪,这样说明其泌乳丰富。

奶妈猪哺乳仔猪数不能超过以往哺乳数。

寄养仔猪已摄入充足初乳。

寄养仔猪尚未摄取初乳,不能带离其生母;仔猪在母猪分娩完后12-24小时后方可进行寄养。

将奶妈猪移到仔猪旁。

奶妈猪携带的病源比仔猪少,只能将奶妈猪转移至仔猪所在单元;寄养仔猪与本舍内其余仔猪同时断奶。

3、不合格奶妈猪胎次高的母猪;接收新生仔猪前,已经哺乳三周;不接受仔猪;太肥或太瘦;生病。

交叉寄养1、背景。

仔猪出生时,体重差异很大;母猪有效乳头数不足以哺乳所有仔猪。

2、时间。

分娩完后12-24h进行,出生36h后不要再交叉寄养仔猪;此后出现的掉队猪不能再交叉寄养,只能找奶妈猪带。

哺乳期母猪与乳猪的管理要点

哺乳期母猪与乳猪的管理要点

2020年第08期哺乳期管理是养猪场最基础且关键的饲养环节,但母猪和仔猪均具有独特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再加上生产、环境和营养等多重应激,易导致母猪生产困难、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因此必须重视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以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

1生理特点产仔后母猪具有脂肪层较厚、皮厚毛长和无汗腺等特点,而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较高的温度来维持正常体温,饲养环境温度高易引起母猪发生热应激,在保证仔猪环境温度达标的情况下,产仔舍的温度不能太高,温度超过30℃时需要采取滴水或其他方式进行降温,因此最好将仔猪饲养在保温箱内,需要哺乳时再出来,产仔舍温度保持在22℃左右为宜。

仔猪出生后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很差、易感染病菌而生病。

为了尽快获取母源抗体,仔猪应在出生后1~2h 内吃到初乳,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一般情况下仔猪在初乳中获取母源抗体后可以在28日龄通过自身获得被动免疫力,由此可见在28日龄内的新生仔猪,它们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完全取决于其出生1~2d 内摄取初乳的数量。

同时仔猪大脑皮层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对体温调节较差,再加上仔猪皮下脂肪少、皮薄毛稀,保温功能也差,这样就决定着仔猪出生后需要较高的舍内温度,应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

2管理措施母猪在产仔前后需要卫生干燥和相对安静的环境条件,因为舍内噪音过大、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时均会影响母猪产仔和降低食欲和泌乳量。

如果母猪产仔时间过长,甚至引起难产等都会加大体能损耗,严重时造成母猪虚脱、失去分娩能力。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母猪静脉注射葡萄糖,以补充母猪体能,还可以静脉注射催产素、缩宫素和安神健胃药等,有必要时可以采取人工助产,来辅助母猪尽快顺利生产,减少难产现象的发生。

人工助产后需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2次/d ,连用2~3d ,防止产道受到损伤而感染炎症。

母猪产仔前后通常表现食欲不稳,在生产前3d 适当减少喂料量,生产当天不喂饲料,可以给一些麸皮热水汤,同时饲喂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青绿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母猪与仔猪的养育一、哺乳母猪的养育(一)哺乳母猪的养育的重要性母猪哺乳期无论在生理、代谢还是营养方面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母猪的状态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也影响母猪的泌乳和下一胎的繁殖性能,甚至影响母猪的终身繁殖力。

因此,合理的母猪养育技术不仅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保护母猪的繁殖力,对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

(二)哺乳母猪养育的目标1. 提高泌乳量配制母猪的饲粮必须按饲养标准进行,保证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和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否则母猪不仅泌乳量下降,还易发生瘫痪。

同时,在喂好的前提下做到少喂、勤喂、夜喂,才能满足泌乳的营养要求,才能多产奶。

2. 控制母猪重哺乳期间,需要将母猪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若不注重控制体重,不仅影响母猪自身的正常代谢,也影响哺乳仔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仔猪断奶后能正常发情,母猪在仔猪断奶后5~6天第1次发情,配种妊娠率在90%~95%。

4. 保证母猪正常的利用年限,哺育仔猪期间能按时断奶,并保持母猪体况良好,不影响其繁殖性能。

(三)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根据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和生理特点,结合本地区和本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母猪群的品种、胎次、带仔数、食欲、膘情等情况,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才能提高仔猪的哺乳期成活率、断奶成活率、断奶体重和转保育舍合格率。

1.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1)能量营养能量是保障母猪向仔猪提供足够乳汁的根本,哺乳母猪应确保日粮消化能在14MJ/kg以上、代谢能在13MJ/kg以上。

可在饲料中添加2%~3%的脂肪,来增加乳汁中的脂肪含量。

2)蛋白质营养哺乳母猪日粮中需保证足够的粗蛋白含量,其中赖氨酸是哺乳母猪泌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另外缬氨酸、异亮氨酸的添加量对于乳汁分泌量也有重要影响。

3)矿物质营养矿物质营养对于母猪和仔猪具有重大的影响,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造成哺乳母猪发生低血钙症和骨松症;长期饲喂低锰日粮将导致母猪发情周期异常或消失、产奶量下降和初生仔猪弱小;严重缺碘的母猪甲状腺肿大,产无毛弱仔或死仔。

所以,猪场应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的钙、磷和微量元素添加剂,以满足哺乳母猪的矿物质营养需要。

4)维生素营养各种维生素不仅是母猪本身所需要的,而且也是乳汁的重要成分,其中,VD缺乏会影响钙质的消化吸收;β-胡萝卜素缺少会造成泌乳量和乳汁质量下降。

因此,哺乳母猪饲料中需添加足量的维生素,在可能的条件下多喂给青绿多汁饲料。

2.哺乳母猪的护理母猪在分娩后应保证充足的饮水供给,可以在饮水中添加一些能够被母猪直接吸收的单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促进母猪体力的迅速恢复。

再者,分娩后母猪的生殖道仍处于开放状态,特别是当母猪分娩时间过长或难产都将造成体能损失过大,疾病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应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措施。

人工助产后为防止产道感染,还需注射消炎针,对于发生子宫脱、阴道脱、产后瘫痪、子宫炎、乳房炎和产后不吃料的母猪要积极治疗,适时输液,定期观察。

要创造条件让母猪每天都能有一定的运动时间,以促进体质健壮,可以防止产后瘫痪。

同时注意保护泌乳母猪的乳房和乳头。

3.哺乳母猪的饲喂1)哺乳母猪的饲养除了要考虑常规营养的需求外,还要根据母猪食欲、膘情和胎次等因素确定饲喂量和饲喂频率。

定时饲喂,可定时为7-9时、13时、20时,饲喂次数以日喂3次为佳,且早晚饲喂饲料量要大,这样有利于增加采食量,提高泌乳量。

整个泌乳期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变换饲料品种,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宜喂酒糟,以免母猪变化引起仔猪腹泻。

母猪在产后一月内,由于泌乳需消耗较多的营养,且母猪产奶有前期多、后期少的规律,所以把精料多用在此时间内,才会有较高的泌乳量。

4.哺乳母猪的生产安全1). 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分娩后,要及时清理分娩现场,并用温水清洗母猪的外阴,防止炎症的发生;同时对乳房进行清洗,保证仔猪吃到清洁的初乳,防止仔猪因吃到不洁物而发生腹泻。

2)母猪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疾病。

如不及时即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乳房病灶将进一步恶化,轻者可影响患病母猪下次泌乳,重者将会发展至脓毒血甚至败血症而导致死亡。

局部治疗:用阿莫西林对乳房进行局部治疗,另外,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冷热敷方法对乳房进行按摩;全身治疗:针对患病母猪选用恩诺沙星注射液颈后部肌肉注射,另外,按说明书在饮水中投喂复合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制剂;同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及时隔离仔猪,适当减少精料的饲喂量,降低泌乳量,减轻乳腺的哺乳负担。

二、哺乳仔猪的养育(一)哺乳仔猪养育的重要性俗话说“仔猪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出栏差十斤”,哺乳仔猪的养育直接影响养猪效益。

仔猪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可塑造性最大、物质代谢最旺盛、饲料利用率最高、最有利于定向选育的阶段。

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断乳育成率的高低、断乳体重的大小、母猪年生产力的高低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因此,哺乳仔猪的养育,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环节的成功与否。

(二)哺乳仔猪养育的预期目标1.提高猪生产效益,同时对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

2.促进仔猪快速发育、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料报酬。

3.最大限度地减少哺乳期间的死亡,最大程度地争取有良好的个体断奶重和断奶窝重。

(三)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体温调节能力差,行动不灵活初生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容易被压死、踩死;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特别怕冷,容易冻死。

2)初生仔猪无先天免疫力,易得病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吃初乳(母源抗体)来获得免疫力。

所以仔猪必须早吃初乳。

3)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健全、消化力弱,蛋白质的消化主要靠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只能消化利用乳蛋白而不能有效地利用植物性蛋白。

4)生长发育快仔猪出生时体重小,出生后生长发育特别快,对营养物质的质量要求都很高.必须供给仔猪全价的平衡饲粮。

1.早吃初乳,固定奶头1)早吃初乳可以及早地获得免疫力,获得丰富的营养,尽快产生体热,增强抗寒抗病能力。

另外,初乳中含有镁盐,能促进胎粪的排出。

2)母猪产后每隔1小时给仔猪哺乳1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拉长。

母猪唤奶到放奶的时间约为3~5分钟,放奶的时间很短,只有10~20秒,对体弱仔猪在吃奶时要进行辅助。

3)在产后2~3天内必须完成固定奶头,方法是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将比较强壮的仔猪固定在后部乳头。

乳头一经固定,直到断奶都不会改变,否则,仔猪之间会发生争斗。

2.保温、防压和通风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寒冷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死,同时也是其它死亡的诱因。

因此保温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措施。

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7日龄32~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3~25℃。

保温的最好办法是在产圈内设置红外线保温箱,保温箱可用木制,固定于产房一角,留1个仔猪出入口,内挂1只250W的红外线灯泡。

仔猪出生后经几次训练,就会习惯自动出入保温箱,吃完奶后进去休息,吃奶时再出来,这样仔猪就不会被冻死,又避免被压死、踩死。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但不能有贼风。

3.断齿、打耳号、去势、断尾仔猪生后要进行打耳号、断尾、称重、记录等工作。

打耳号时必须打穿软骨,否则容易出现分辨不清。

去势工作要在哺乳期间完成,一般多在30~35日龄,体重5~7kg时去势为宜。

去势仔猪必须体质良好,且去势时不可进行断奶和免疫。

为了避免小猪相互咬尾,规模猪场通常会进行断尾,应该在7日龄之前进行断尾,最佳时机在1—2日龄,尾部残端的长度至少为2cm。

断尾应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可通过牙剪、剪钳、剪刀、手术刀刀片和电气烧灼铁完成。

断尾之前最好不用杀菌剂或其它药膏,为预防细菌感染,可于断尾之后在尾根伤口处蘸上消毒剂。

仔猪出生时有八颗锋利的稚齿,需要剪掉。

这些稚齿非常锋利,可划破母猪的乳房,咬斗时还会互相划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一般在仔猪出生后1d内剪掉部分牙齿。

4.加强护理和仔猪的并窝8日龄前的仔猪反应迟钝,容易被压死、踩死,应在产房内设置活动栅栏将母猪围起来,使母猪只能左右翻身而不能调头,当母猪爬卧时,仔猪可以从栅栏空格中逃出,避免被压死。

关于并窝,若2头母猪产仔都很少,可把2窝仔猪并作1窝,由1头奶水好的母猪哺育,另1头母猪可提早发情配种。

为防止母猪追咬并窝仔猪,可用母猪的乳汁、尿涂擦寄养仔猪,以干扰母猪的嗅觉,使其辨别不出寄养仔猪。

并窝的时间最好在夜间进行,开始时要加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

5.补铁初生仔猪体内贮备的铁很少。

如不补铁,其体内贮备的铁将在1周内耗尽,仔猪就会患贫血症。

一般在仔猪生后1~2天内补铁,多用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也可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混合水溶液,在仔猪吃奶时滴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吸入,达到补铁的目的。

6.提早开食、适时补料和供水仔猪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长比较快,而母猪泌乳量于21日龄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就逐渐下降,单纯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必须及早开食,适时补料,否则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另外,在补料的同时要供给清洁的饮水,水槽要经常刷洗,防止被污染。

7.断奶1)断奶时间仔猪断奶的日龄应根据饲养水平和生产条件而定,一般在35~40日龄断奶最为适宜。

母猪在仔猪断奶后5~6天第1次发情,配种妊娠率在90%~95%,年均产仔2.3~2.4窝,窝平均产仔10~11头,年产仔猪24~25头。

按时断奶可以提高对母猪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仔猪断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抓好仔猪早期开食训练,在断奶后第1周一定要控制采食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而发生下痢;二是断奶后仔猪应留在原圈养育一段时间,以免因换圈、混群咬架、改变环境等因素而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三是要搞好圈舍卫生;四是注射疫苗和去势等应和断奶时间错开。

2)断奶方法断奶方法一般可采用以下2种:一是分批断奶,先把比较健壮的仔猪隔出去,把较弱的留下,让其继续哺乳,到预定断奶日期再把母猪赶开;二是一次性断奶,适用于比较瘦的母猪,其仔猪的整齐度较好。

仔猪一经断奶后就不能让仔猪闻到母猪气味,不能见到母猪,听不到母猪叫声,这样更有利于顺利断奶。

(四)仔猪的防疫1、仔猪最常见的疾病是仔猪黄痢和白痢,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另外,猪的常见病还有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和仔猪副伤寒。

2、预防仔猪白痢(1)在母猪妊娠期就要饲喂全价饲料。

(2)在产仔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并且在整个育仔阶段要保持圈舍干燥、温暖、卫生、空气新鲜。

(3)乳猪尤其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要按要求为仔猪配合全价饲料,必要时添加复合维生素添加剂。

(4)如发生仔猪白痢可用青霉素进行肌注,口服土霉素片,痢特灵。

搞好预防注射和去势适时搞好预防注射,是增强仔猪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及断奶窝重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