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间距上游建筑对建筑风压分布影响_王成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图 1 中,两个建筑距离与下游建筑高度之比用 x 表示,通 过调整 x 的取值表示两建筑之间距离与下游建筑高度不断变化, x 的取值分别为 0、0.5、1、2、3、4、5 倍下游建筑高度,来模拟下游建 筑风压分布的影响。下游建筑的尺寸为 4m×4m×4m(L×B×H),上游建
图 3 上游建筑与下游建筑间距 x 与下游建筑高度比分别为 0、0.5、1、2、3、4、 5 时的下游建筑顶面风压分布图
在图 4 中,下游建筑背风面风压分布基本是均匀的。但是当 x 小于等于 1 的下游背风面风压值比 x=2、3、4、5 时的风压数值 要大。主要是因为当 x 小于等于 1 时,上游建筑形成的涡流区与 下游建筑形成的涡流区汇合了,而在 x=2、3、4、5 时只有下游建 筑的背风面形成的涡流区。
图 5 两建筑不对应的下游建筑顶面平均风压系数
建筑的成群出现,就会出现风力干扰效应,风力干扰效应不 光是在建筑表面的风荷载重新分布,还可能会在不同的条件下 产生遮挡效应(屏蔽效应)或放大效应。这对建筑结构造成了潜 在的安全威胁,同时过高的街道风速及过急的涡流也会影响人 们的舒适度。对影响建筑风力干扰的因素包括风向角、外形尺 寸、占地面积比、相对高度比、建筑间距及相对位置等。
下游建筑顶面、迎风面、背风面、侧面风压系数绝对值基本上都减小了,表现为遮挡效应。
关键词:距 离 变 化 ;低 矮 建 筑 ;干 扰 效 应 ;遮 挡 效 应 ;风 压 分 布 ;数 值 模 拟
中图分类号:TU3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38(2016)49-0051-02
1 引言
图 1 上游建筑与下游建筑不同距离模型
2 数值模拟
2.1 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数值分析方法是运用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结构表面风压的 变化。计算风工程又称为数值风洞方法,其核心内容是计算流体 动力学(Computing Fluid Dynamiacs,或 CFD)。本文采用 RNGk-ε 模型进行计算。
2.2 数值模拟模型
4 结论与展望
(1)由于有上游建筑的遮挡,下游建筑都表现出了遮挡效应。 (2)在下游建筑的迎风面、顶面、侧面、背风面,当两建筑之间 距离小于下游建筑高度时,三个面的最大风压系数绝对值比单 个建筑都较小,表现出并不明显的遮挡效应。但是当两建筑之间 距离大于下游建筑高度后,遮挡效应表现得十分明显。 (3)上述结论都是在两建筑高度不变、风向为顺风向、两建筑 方位固定得出的,还应在变化两建筑高度比、变方位、变风向角 继续加以研究,得出更完善的风力干扰结论。
在图 6 中,当俩建筑之间距离为零时,下游建筑迎风面与上
参考文献 [1]周 莉,席 光.高层建筑群风场的数值模拟.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35 (5):471~474. [2]王 辉,李新俊,韩 涵.高层建筑群平面布局对风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 [J].建筑结构,2011(增刊):1423~1426. [3]汤 卓,吕令毅,徐 勍,陈 飞.圆形煤仓风致干扰效应的 CFD 模拟[J].工 程建设,2008,40(3):5~9. [4]张 敏,楼文娟,何鸽俊,沈国辉,陈水福.群体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 的数值研究[J].工程力学,2008(1):179~185. [5]Chang CH, Meroney RN. The effect of surroundings with different separationdistances onsurface pressures on low-rise buildings [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3,91:1039~50. [6]AS/NZS 1170. 2:2002.Australian/News Zealand Standard.Structural Design Actions Part:2 Wind Loads[S].2002.
图 6 两建筑不同距离对应的下游建筑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
在图 5 中,由于上游建筑的出现,下游建筑顶面的平均风压 系数值为负值,但是相对于干个建筑而言,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 减小了。这可以解释为上游建筑提供了遮挡效应。当两建筑距离 小于等于下游建筑高度时,平均风压系数值相对稳定,主要是上 游建筑背风面形成的涡流区还未完全与下游建筑顶面相遇。当 两建筑距离大于等于下游建筑高度时,这种遮挡效应表现得较 为明显,当两建筑距离为 3 倍下游建筑高度后,遮挡效应趋势相 对稳定下来了。
本文通过调整上游建筑与下游建筑距离,上游建筑对下游建 筑风压分布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澳大利亚风荷载规范[6]进 行了对比,在遮挡效应方面,基本吻合。
图 2 上游建筑与下游建筑间距 x 与下游建筑高度比分别为 0、0.5、1、2、3、 4、5 时的下游建筑迎风面风压分布图
筑的尺寸为 4m×4m×8(L×B×H)。关于模型的具体尺寸见图 1。
·5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划与设计
建材 与 装饰
2016 年12 月
图 4 上游建筑与下游建筑间距 x 与下游建筑高度比分别为 0、0.5、1、2、 3、4、5 时的下游建筑背风面风压分布图
在图 3 中可以看出:在下游建筑的顶面,当 x 小于等于 1 时, 风压聚集区集中在顶面的后端,这主要是因为两建筑之间的距 离较小,气流从上游建筑流出后在下游建筑的后端形成漩涡,在 顶面后端附着再分离。当想大于 1 以后,两建筑之间距离相对大 一点,漩涡逐渐向前端移动,但气流也在扩散,因此风压聚集区 的等压线也变得稀疏。而且由于上游建筑提供了遮挡,下游建筑 的风压值都变小了,表现为遮挡效应。
目前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并不成熟。此类研究目前以风洞 试验研究为主,但是缺点就是周期长、花费大。计算机的发展使 模拟风场成为可能。国内周莉等[1]对 3 栋一字排开的高层建筑进 行了数值模拟;王辉[2]对平面布局对高层建筑群风压影响进行了 数值研究;汤卓等[3]对圆形煤仓风致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 张敏等 [4] 对群体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 Chang 和 Meroney[5]调查周围建筑物在各种对称布局与不同的间 距对被干扰建筑风压分布影响,并得出结论:尤其是当街道非常狭 窄,屏蔽效应是显著的,在城市的作用比空旷的野外作用会更大。
在图 7 中,当两建筑之间距离小于等于下游建筑高度一倍 时,虽然下游建筑背风面的最大风压系数绝对值较单个建筑小, 表现为遮挡效应,但是这种遮挡效应并不明显。当两建筑之间距 离大于下游建筑一倍后,最大风压系数绝对值急剧下降,这就是 说,背风面的遮挡效应表现得十分明显。当两建筑距离为 3 倍下 游建筑高度后,遮挡效应趋势相对稳定下来了。
2016 年 12 月
建材 与 装饰
规划与设计
不同间距上游建筑对建筑风压分布影响
王成江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为了探讨上游建筑与下游建筑之间距离作为参数,研究下游建筑风压分布的影响。 本文在上游建筑与下游建
筑的距离变化情况下,数值模拟下游建筑受干扰的风压分布情况。 由于有上游建筑的存在,且不断变化两建筑之间距离,
3 结果与分析
从图 1 可以看出 x 取值变化表示两建筑之间距离的变化。在 图 2 中,由于两建筑距离与高度之比 x=0 时,上游建筑的背风面 一部分与下游建筑的迎风面结合在一起了,可以理解为上游建 筑完全为下游建筑的前面提供了遮挡,使下游建筑的迎风面不 受风荷载作用。当 x 小于等于 1 时,风压聚集区主要在两侧,这主 要是两侧的风压提供的干扰效应。当 x=2 和 3 时,在下游建筑迎 风面上边缘也出现了风压聚集区,因为涡流区是由上游建筑的 形成的;当 x=4 和 5 时,在下游建筑的迎风面的风压分布均匀, 此时风压分布和风压数值相对稳定。
收稿日期:2016-11-16
·52·
图 7 两建筑不对应的下游建筑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
游建筑背风面重合了。可以解释为上游建筑为下游建筑的迎风 面遮挡 100%的风荷载。建筑之间距离继续增大后,下游建筑的 背风面最大系数值为负值,而单个建筑的最大风压系数值为正 值。而且干扰后的下游建筑迎风面风压系数值比单个建筑风压 系数值的绝对值还小。这是因为在两建筑之间出现了涡流区,即 气流在下游建筑的迎风面出现了附着,分离的复杂现象。当两建 筑距离小于等于 2 倍建筑高度时,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值相对 稳定。当两建筑距离大于小于 2 倍建筑高度小于 4 倍建筑高度 时,迎风面遮挡效应表现得较为明显。当两建筑距离在继续增大 后,遮挡效应就相对稳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