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金点子: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真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真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应用,从简单的计算到复杂的推理,数学正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数学很难、很枯燥。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引入生活案例。
数学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中。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只强调概念和公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活案例,如实际测量、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实地考察等,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可以亲自参与通过实践操作,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入科技手段。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使用电子教具、数学软件等技术手段,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实时的计算和探索,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和数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数学知识的范围。
注重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必备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
通过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活动,参与数学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引入生活案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引入科技手段和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我们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小学数学应回归学生生活
小学数学应回归学生生活
小学数学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让学生能够看到数学在
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数字游戏和解谜:数字游戏和解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练习
数字技能和逻辑思维。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数字或者完
成数学迷题,如数独、华容道等。
2. 城市规划:在学习几何时,可以与学生一起设计一个城市,让他们绘制出路线、建筑布局等,这有助于他们学习几何图形和测量。
3. 钱的概念:钱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以让学
生进行购物和找零游戏,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和算术技能。
4. 统计数据:学生可以对自己周围的事情进行统计,比如测
量学校操场的大小,算出每天校车接送学生的数量等等。
通过这些
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统计这个概念,并且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让数学教学走近生活、回归生活
让数学教学走近生活、回归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其基本理念是: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并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善于挖掘教材,让数学凸显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能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玩具店一角挂图说:“玩具店又新进了一批玩具,如果你有钱你最想买什么?”此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聪聪跟你一样想买这辆36元的赛车,可只有8元,他还要攒多少钱才能买?谁来帮帮聪聪。
生:我来帮聪聪,他可以用“36-8”就知道还要攒多少钱。
师:到底还要攒多少钱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棒来摆一摆,可同桌交流。
学生都摆开了,与同桌交流了自己的摆法,通过自己动脑筋汇报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
在帮助聪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体会到了数学就在现实生活中,扎根于生活,从而产生了学习和探索数学的意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我们往往对生活中做过的事情印象最深,学习也一样,自己在生活中感受过的,那种想了解它的愿望非常强烈,然而,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生活中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生活数学”情境,为学生展现生活化的课堂,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法:1.模拟生活假设情境在课堂中模拟生活,也就是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空间。
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
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时候让人感到很遥远,很难以理解。
但实际上,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生活的计算,到工程技术的发展,再到科学研究的探索,数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数学,甚至认为数学只是学校课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
所以,我们有必要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能够从中受益。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计算入手,让数学回归到生活中。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计算问题,比如购物结账、理财投资、健康饮食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算。
你是否曾经为了购物结账而计算折扣,或是为了合理安排时间而计算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数学的运用。
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计算背后的数学原理,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不再只是学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学习投资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理财,让资金更有效地运转;通过学习饮食中的热量和营养成分的数学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首先要让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我们也可以通过工程技术的发展来让数学回归到生活中。
工程技术是数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论是建筑工程、交通运输、通信技术还是生产制造,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在交通运输中,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最优的路线和交通流量;在通信技术中,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编码和解码算法;在生产制造中,数学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都是数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让数学回归到生活当中。
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也可以通过工程技术的发展来实现。
除了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科学研究需要以数学为基础,进而推动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技术的进步。
浅谈让数学回归生活
浅谈让数学回归生活【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课中,假如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质密切联合,那么,在学生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无聊无聊的数字游戏。
这就要求:数学知识一定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课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识题生活化,使学生逐渐领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重点词】数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
任何数学观点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仔细地察看四周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各处都是数学。
在教课中要着再生活实质,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课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识题生活化,表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教课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在教材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你知道吗?”栏目。
在教课时,常常组织学生仔细学习,并要修业生发布学习心得。
这些资料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质密不可分的关系。
2教课过程生活化2.1 导入的生活化: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习的生活情境越切近,学生自觉采取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识题,惹起学习需要,使学生踊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
如在教课《认识人民币》时,用多媒体出示到商场购物的画面,接着问:“到商场去买东西需要用什么?” 学生会众口一词地回答:“人民币。
”这时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了虚构的现实生活中去了。
经过近似与生活亲密有关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进而领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无形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2.2 例题的生活化:教材中有大批的情形教课内容,依据这些精巧的图画和生动仔细的场景,我奇妙的设计故事,把每一节课都用一个漂亮的名字命名,如:动物餐厅,利用动物餐厅开业小猴子和小狗竞赛端盘子这个情形,进而引出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经过创建动物餐厅的生活背景,给无聊的数字的大小比较内容给予生动的详细情形,激发了学生极高的参加热情,使学生融入到小动物竞赛的情境中去,进而更为关注竞赛的过程,主动探究比较的方法,学生关于他们自己发现的“成就”分外珍爱,特别愉悦。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精选2篇)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精选2篇)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篇1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
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
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
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
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勇于创新,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一有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质可供学生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篇2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
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
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
然后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的作用真大。
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应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再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创设学生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学生担当售货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而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
如星期天和妈妈上街买了哪些东西,共用了多少钱,你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大约要多长时间等等,也许,交上来的日记还都比较幼稚,语句不太通顺,但他们确实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
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
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日常的购物计算到工程建设的测量,从金融投资的分析到科学研究的模型,数学无处不在。
对很多人来说,数学却是一个枯燥乏味、抽象晦涩的学科,充满着公式和符号,让人望而生畏。
如何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成为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学科,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数学教育的改革为了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我们首先需要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注重纯理论和抽象概念的传授,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不足。
我们应该将数学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实用性。
要注重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扎实基础。
要通过实际例子和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除了在学校里改革数学教育,我们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活动来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
在购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到价格比较、折扣计算等活动中,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数学的应用。
在家庭中,可以通过做菜、测量家具尺寸等日常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在社区中,可以组织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活动,让人们通过互动和竞争的方式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科普活动中,可以让人们了解数学在科学领域的应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数学与艺术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很多艺术作品和设计中都可以看到数学的影子。
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来让数学回到生活当中。
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中,常常涉及到比例、对称、几何图形等数学概念,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而在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中,也包含着数学的节奏和节拍,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感受和理解数学的节奏和规律。
在数字艺术和计算艺术领域中,也展现了数学的美感和创造力,可以让人们通过数字艺术和计算艺术来感受到数学的艺术魅力。
拓展教材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让数学回归生活
拓展教材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学术
研究中,也与生活密不可分。
如果将数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和动力。
下面列举一些可以与生活结合的数学教学方法与活动,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让数学回归生活。
1. 市场拓展活动:安排学生组织一个小小的市场,用自己的方
式制造和出售小玩具或手工艺品。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和
运用数字和计算,包括暴露自己的商品价格,报告销售收入和支出,计算运输成本等等。
2. 世界地图解密:学生通过世界地图来学习国际贸易,商业往来,语言学等知识领域。
在此活动中,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通过比较国家之间的不同货币,学习货币汇率的概念,理解金
融市场的逻辑等等。
3. DIY礼物:助手学生独立或合作制作有价值的礼物。
在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比例,计算物料数量,以及如何选择最优的价格
和固定比率。
同时,学生也可以体验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力量。
4. 生活投资与基金管理:学生通过模拟投资和基金管理来学习
和理解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和收益。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
同的证券和基金来做投资决策,然后计算他们的回报和风险。
总之,让数学回归生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探索数学世界
的奥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数学学科提升教学质量金点子十条
学区数学学科提升教学质量“金点子”十条一、注重双基训练,精讲多练,打好扎实的基础。
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从动手开始。
通过学生做一做、摆一摆、分一分等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奥秘及内在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扣时代脉搏,为学生铺就终身发展的通道。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中除了“一题多解”以外,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多种发散机会。
教学时要重视为学生增加发散机会,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群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
四、加强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训练。
学生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
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
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其次是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
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
六、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
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
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
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
怎样让数学回归生活
怎样让数学回归生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现实出发,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了要减,少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
”对于这个算理的概括,看似十分的精练,实则不然。
一些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出错,究其原因,恐怕是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结构。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购物引入,比如:小方带了195元钱,买了一个书包用了98元。
问:小方该怎样付款?他还剩多少钱?学生有过类似的经验,他们大都会说小方先付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他还剩(95+2)元,然后再将上述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即195-100+2,于是,对于195-98这类的简便运算,学生就掌握得牢固了。
二、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
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
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年历),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生活化(金点子)Word版
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安丘市第二中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一、问题的提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把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的。
长期以来,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举趣,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有些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数学离学生生活太远。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呢?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 理论依据(1)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
(2)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社会呼唤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掌握好这一技术、工具、语言,成功地迎接未来生活。
(3)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好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生活。
(二) 具体措施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打开数学通向生活的窗口,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现就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问题。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立体几何柱、锥、台、球时,让学生来个收集图形的大行动,找出生活中是柱、锥、台、球形的物体,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回归生涯,让生涯走进数学数学源于生涯,生涯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授教养中,我们要慎密接洽学生的生涯实际,从实际世界中查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涯中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稀有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涯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这就请求数学教师联合学生的生涯经验和已有的常识来设计教授教养运动,加强学生对数学常识的应用意识,造就学生的自立探讨才能.在多年数学教授教养中,对于小学数学生涯化的问题,我有几点心得领会,现与大家配合分享.一.使数学常识生涯化,激发学生的探讨愿望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联合,是抽象的.死板的,而生涯倒是丰硕多采.充满情趣的.是以,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生涯经验及旧知动身,将生涯中有关数学常识的内容引入教室,并与教室所教常识相融,激发学生的探讨愿望.1.创设生涯情景,造就浓重的兴致.在数学进修进程中兴致是最好的先生,浓重的进修兴致,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况,可以或许最佳地接收教授教养信息.如教授教养“认地位”,以学生面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供给了一个不雅察生涯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地位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不雅察到自由不雅察.换位不雅察的进程中不竭加深对常识的熟习和懂得,使他们不但会表述物体间的地位关系,还能感触感染到物体间地位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进修变成一种自动摸索的进程.2.造就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才能.数学进修必须加强与生涯实际的接洽,让学生感触感染到生涯中处处稀有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涯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涯中应用数学,才干真实地浮现其数学进修程度.如在教授教养“比一比”时,经由过程教室四周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力不雅察四周事物.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涯经验,把所学的常识应用到生涯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懂得数学在实际生涯中的感化,从而使学生领会到进修数学的主要性.二.使生涯问题数学化,有意引诱学生自立探讨1.选择生涯化的教授教养内容.基本教导课程改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过于重视书本常识的近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涯及现代社会和科技成长的接洽,因而要充分发掘常识与生涯的联合点,把教授教养内容生涯化.如许,学生很轻易地学会了从生涯实践中抽象出数学常识,逼真地感触感染到数学与生涯的慎密接洽.2.设计生涯化的摸索进程.现代教授教养不但重视学生所获取的常识,并且更重视获取常识的进程,如许才干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改变,顺应学生毕生进修的须要.但数学进修进程充满着不雅察.实践.揣摸等摸索性与挑衅性的运动,为防止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必须做好数学教授教养科学性和生涯性的有机联合,把摸索进程生涯化.经由过程亲自阅历数学常识的形成进程,使学生感触感染到数学其实不是深不成测的,不但造就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致,并且加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念.3.进行生涯化的演习设计.数学演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演习设计生涯化.如许,既加深了学生对新常识的懂得,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领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不但造就了学生应用常识和剖析解决问题的才能,并且在实践运动中渗入渗出了合作意识的造就,充分表现了本质教导由“重常识传授”向“重才能造就”的改变,使数学进修运动向社会拓展.向生涯延长.4.创设生涯化问题的情境.数学来源于问,问题是创新的基本.从学生已有的常识经验和生涯实际动身,创设生涯化的问题情境,引诱学生在进修运动进程中发明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思维,造就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了让学生客不雅地懂得实际生涯中的数学,感触感染数学与日常生涯的亲密接洽,在进修《熟习人平易近币》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买玩具”的运动,学生在运动中思维特殊活泼.如许教授教养既激发了学生的进修兴致,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进修体验,又相符儿童的认知特色.三.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造就学生的自立探讨意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授教养中,教师异常看重数学常识的教授教养,而很少存眷这些数学常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涯有哪些接洽.学生学会了数学常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常识进修和常识应用的脱节,感触感染不到数学的趣味和感化.教师应在数学教授教养中联合学生的日常生涯,创设学生熟习与感兴致的具体生涯问题情境,引诱学生将其经由过程进修懂得的数目关系应用到生涯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丰硕多变的生涯实际问题中造就学生的自立探讨意识.例如在教了“三步盘算应用题”后,我上了一节《我们去秋游》的实践运动课,让学生本身选择秋游地点,并设计一套秋游计划,学生们的进修愿望大增,进修兴致高涨,最后,学生奉上来的秋游计划,令我大开眼界,不但盘算精确,并且还斟酌到了很多我所没有预感到的.如许的运动,学生不单闇练控制了常识点,更主要的是它让学生在充满真实的生涯情境中应用数学.实践数学,让学生在富于弹性空间的教授教养情境中应用已学的数学常识解决生涯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与处理信息中睁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进修数学常识的快活,激发了他们的自立探讨和创新意识.生涯是数学的大教室,回归生涯学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又让学生积极自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气的常识.数学离不开生涯,生涯中处处稀有学,数学来源于生涯又应用于生涯.只有把数学与生涯接洽起来,才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理,从而进步进修数学与解决问题的才能.。
数学金点子:让数学回归生活
附件2:2011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盖章:类别:分为管理、德育、教法学法让数学回归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有时候真是挺无奈的,经常会扪心自问,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不会做,为什么会做错?讲算理,教方法,对习题反复训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然收效甚微。
几番思索实践下终于找到根本,一个字“用”。
怎样去“用”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简单整理一下:一、“用”中学长期以来,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只有两者和谐统一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数学生活化,教材的内容才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使教与学和谐统一。
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如果只是把学习限制在课堂上,还是缺乏实践,不利于加深记忆。
于是在简单讲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量身高、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感受操场的长度等。
(以厘米为例)师:同学们知道自己有多高吗?生:不知道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下吧!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生:一人拿米尺,一人计数,另外两名学生在旁边看,轮流操作。
(兴趣浓厚,积极参加)师:通过测量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1:我们的身高用厘米计算生2:我们的身高都是一百三十多厘米,一百四十多厘米和一百五十多厘米……通过这些操作,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厘米这一长度概念,更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方法以及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
我发现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是遇到关于长度单位一类的题目,同学们都特别有兴趣,而且知识掌握很牢固。
二、学后“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回归生活
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回归生活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这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情景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趣味和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确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
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再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等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以生活事例导入教学。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新知识的引入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另一种是从生活实际的事例中引入。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但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联系学生采用了故事导入法。
教学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师:“在大森林里,兔妈妈领着一群小白兔,其中有一只名叫朵朵,它贪吃又自作聪明。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打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拘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课赋予了活力,更为我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图片、实物、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还用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例如:在教学一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书上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让两个同学戴上青蛙头饰扮演青蛙吃害虫,其中一个又高又胖的男同学扮演大青蛙,一个又瘦又小的同学扮演小青蛙,让他们走上讲台,张大嘴,表演吃害虫的动作,然后他们进行遇面后的对话:大青蛙说:“你今天的收获怎样?”小青蛙说:“今天我吃了20只害虫。你呢?”大青蛙骄傲地说:“比你的多多了,我吃了34只害虫。”这时让下面的同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然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并在计数器上展示计算的过程。同时,老师利用学生的表演,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既学习新知,又实际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摘要;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因此,我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想到所讲知识与哪些生活的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尤其我们小学的孩子,生活中到处与数有联系,处处有数学。
让数学回归生活(文婉芬)
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教学创新金点子案例元甲学校文婉芬“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首先自身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提出、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解释、探究,从而解决数学中的问题。
在人教社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本单元的学习核心是渗透运筹的思想,让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几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统筹思想非常抽象,怎样把它具体化,让学生容易明白,便于操作呢?在《合理安排时间2》的课例中,我的设计思路是:(1)把书本的例题图片切割成卡片,每小组一套。
(2)根据题意“小明接待客人最小要用几分钟?”摆摆图,把做几件事情共用的时间找出来。
(3)有意识选择一些小组把探索结果展示出来。
(4)对比哪种安排更合理。
(目的是通过对比两种方案的异同找到最优方案,在此我会刻意追问为什么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让学生知道不用看管,能解放双手的事情可以同时做别的事情)老师的愿望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意料之外的。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此种情况:当时看见这个答案我也想不通学生为什么这样想,是选择避开还是让学生说道理呢?我没有扼制这组学生的想法,让他们阐述这样做的理由。
出乎意外,他们居然说水壶的开口那么大,可以与水杯一起洗,再一起接水(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
这个答案的总时间虽然与正确安排的总时间是一样的,但这样做合理吗?我把这个问题抛回给其他学生思考回答。
有的学生说“不是每家的水壶开口都这么大啊”;还有的学生说“这样做不安全,茶杯很容易打破的”。
事情似乎解决了。
但在讨论过程中继续出现异想,一学生问:“文老师我可不可以这样安排?”算下来这样做的总时间与正确答案的总时间也是一样11分钟。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联系生活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你的体重大约是()千克。
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米。
一个苹果大约重()克。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二、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2011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盖章:
类别:分为管理、德育、教法学法
让数学回归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有时候真是挺无奈的,经常会扪心自问,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不会做,为什么会做错?讲算理,教方法,对习题反复训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然收效甚微。
几番思索实践下终于找到根本,一个字“用”。
怎样去“用”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简单整理一下:
一、“用”中学
长期以来,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只有两者和谐统一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数学生活化,教材的内容才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使教与学和谐统一。
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如果只是把学习限制在课堂上,还是缺乏实践,不利于加深记忆。
于是在简单讲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量身高、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感受操场的长度等。
(以厘米为例)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有多高吗?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下吧!
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
生:一人拿米尺,一人计数,另外两名学生在旁边看,轮流操作。
(兴趣浓厚,积极参加)
师:通过测量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的身高用厘米计算
生2:我们的身高都是一百三十多厘米,一百四十多厘米和一百五十多厘米
……
通过这些操作,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厘米这一长度概念,更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方法以及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
我发现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是遇到关于长度单位一类的题目,同学们都特别有兴趣,而且知识掌握很牢固。
二、学后“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去寻找数学,丰富生活经验,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探究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分类与比较》单元,让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在课上讲解的基础上,我安排学生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衣服、玩具、图片、日常用品都可,第二天专门拿出时间来汇报结果。
汇报情况:
生1:我帮妈妈整理衣橱,爸爸的衣服放在一块,妈妈的衣服放在一块,我的衣服放在一块
生2: 我把玩具整理了一下,汽车一类,变形金刚一类,其他的放一类
生3:我把小动物的图片放在一个盒子里,把铠甲勇士的图片放在一个盒子里,把神奇宝贝的图片放在一个盒子里
生4:我爸爸喜欢抽烟,我把他的烟盒按名字给分类
……
在汇报中同学们不仅谈了自己怎样应用学过的知识,还说了一些课堂上所没有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体验了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更有个别同学受到了家长的鼓励与表扬,极大的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
通过开展“用中学”和“学中用”的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同时也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内涵,那就是让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生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实现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目,它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
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回归到生活之中。
其实这都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简单案例,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从这些细微之处找突破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学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