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核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一、概述产品审核是指针对某一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的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产品审核人员进行高效、准确的产品审核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审核流程1.确定审核范围和目标产品明确审核的范围和目标产品,包括产品的种类、规格等信息,以便为后续审核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2.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审核产品相关的资料和文档,包括产品设计文件、生产流程文件、质量控制文件等,确保审核过程中有充分的依据和参考。

3.准备审核计划根据审核的目标、范围和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的时间安排、审核人员的分工等,以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

4.开展现场审核根据审核计划,组织审核人员进行现场审核,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记录和整理相关的审核结果。

5.整理审核报告根据审核结果,编写产品审核报告,包括对产品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等,以便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6.审核结论及反馈根据审核报告,给出审核结论,包括审核通过、审核通过但有改进要求、审核不通过等,同时将审核结果及相应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或团队。

7.跟踪和评估在审核结论及反馈后,跟踪和评估相关团队的改进工作,确保审核所提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对改进后的产品进行再次审核。

三、审核要点1.质量控制关注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设施和关键检测点,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采取措施预防和纠正不良质量。

2.合规性审核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合规性审核,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风险评估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的风险,确保产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关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包括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等,确保文件的准确性、文件管理的完整性。

5.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审核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完整word版)分层审核作业指导书

(完整word版)分层审核作业指导书

分层审核作业指导书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28日实施日期: 2018年11月1日烟台三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1、目的分层审核是一个涉及到多层次管理的质量改进系统,通过不断提高过程稳定性和首次交验合格率来确保持续的符合性,运用分层审核系统来证明过程能力达到既定的目标。

建立分层审核的目的是:(1)减少与现有流程和政策的不符合项;(2)增加不同管理层执行审核的频次;(3)及时纠正不符合项;(4)由工厂不同层次的人员执行标准化的审核项目。

2、范围分层审核适用于整个公司各个制造现场,也可以用作验证生产现场是否符合其它特殊的要求——业务系统、顾客或者更改的要求(例如:PFMEA审核、控制计划审核、预防性维护审核)。

3、职责3.1质量部是分层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执行分层审核的实施、监控工作,并负责组织进行公司层的分层审核。

3。

2 各车间负责部门层和班组层的分层审核。

3.3 其它相关部门为分层审核配合实施部门。

4、定义4。

1分层审核 : 由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执行的审核以保证质量体系的不符合项被标识并纠正。

分层审核是以过程为基础进行的,而不是基于产品.4。

2隐性作业: 指工厂内那部分非正规工艺流程内的作业,包括所有发生在外部的零件和原材料的常规检验流程。

例如返工和返修作业、质量控制和确认的测试、遏制、来料检验等等.4。

3 过程监控:当没有达到既定的能力时,须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性。

5、工作程序5.1分层审核流程图5.2 分层审核层次 (需开会研讨、定制审核时间)5.2.1层次1:班组层——由班组长牵头,(通常要求每日审核一个特定的加工过程,如一条装配线、一条机加工线或一个加工单元,每周覆盖全部生产线)5。

2。

2层次2:部门层——--—由车间经理牵头,车间班组长、质量管理员参加,通常要求每周至少审核一个特定的加工过程,如一条装配线、一条机加工线或一个加工单元。

5。

2。

3层次3:公司层-—质量部经理牵头,技术部工艺负责人、制造总部经理、质量体系管理员、各车间负责人等参加,通常要求每月至少审核一个特定的加工过程,如一条装配线、一条机加工线或一个加工单元。

新版审核作业指导书

新版审核作业指导书

审核作业指导书编号:UI-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编写人:研发部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2016年01月10日实施日期:2016年02月日一.目的:为适应ISO9001: 2015版换版的要求,满足认可委对认证机构转换说明的需要,提升审核员应用新版标准进行审核的能力,特针对换版内容编制审核作业指导书,作为审核部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进行审核管理及审核实施的参考。

二.适用范围:审核部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I SO9001:20152、I SO9000:20153、C NAS-CC0《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4、C NAS-EC-046 2015《关于ISO9001:2015及ISO14001: 2015认证标准换版的认证转换说明》四•要求(一)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要求:1. 如果组织按照GB/T19001-2008版标准的文件框架要求搭设应对新版标准的文件框架结构,公司亦认可并鼓励这样做法,请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诸如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等文件;2. 如果组织重新策划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基于认证风险的思维,形成文件的信息至少亦包含:a)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b)描述体系主要过程及关系的文件,如质量手册或质量管理体系说明,文件内容应包含: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方针、目标、主要过程及接口(可以流程图的方式表述)、不适用的过程或要求的说明与正当理由、外包过程、组织结构及职责等;c)法律法规或行业要求的文件,如电力行业的三大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宾馆饭店的三大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d)主要过程及要求所涉及的文件,如产品标准、验收准则、关键工序要求、外包控制要求等,此类文件组织可直接采用外来文件,但应识别并确定适用的内容;e)组织基于风险的思维策划的其他类型及内容的文件。

3. 如果组织策划的文件结构及内容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过于简单,审核方案策划时应安排第一阶段现场审核,根据第一阶段审核的要求评价体系策划(包含文件策划)的符合性、适宜性。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两篇)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两篇)

引言:产品审核是一个关键的工作环节,它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市场要求。

为了帮助审核人员更好地完成产品审核任务,本文将提供一份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二),以便于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能够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概述:本文旨在为审核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产品审核的目标、要求和流程。

该指导书将以五个大点为主线进行阐述,每个大点都会包含五至九个小点,以便于审核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审核的各个方面。

正文内容:一、产品审核的目标与意义1.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2.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3.提高产品的竞争力4.保护公司的声誉和利益5.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二、产品审核的准备工作1.确定审核的范围和目标2.收集和准备审核的相关文件和资料3.组织和安排审核的时间和地点4.选拔合适的审核团队成员5.制定审核计划和时间表三、产品审核的流程和方法1.审核前的准备工作(1)审核文件和资料的审查(2)审查审核计划和时间表(3)分配审核任务和责任2.审核的实施过程(1)与被审核单位的沟通和协调(2)实地考察和观察(3)文件和资料的复核和核对(4)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和测试(5)进行访谈和讨论3.审核结果的处理和记录(1)编写审核报告(2)提出问题和发现的整改要求(3)确定审核结果和结论(4)归档审核文件和资料四、产品审核的注意事项1.保持独立和客观的态度2.遵守保密和道德规范3.注意审核过程中的信息安全4.注意与被审核单位的沟通和协调5.充分利用审核工具和方法五、产品审核的优化与改进1.审核流程的优化和简化2.提高审核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素质3.借鉴和应用最佳实践4.不断学习和更新审核知识5.审核结果的跟踪和评估总结:产品审核是一个复杂和严谨的工作,它需要审核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提供的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二)致力于帮助审核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产品审核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

汽车制造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汽车制造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汽车创造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编号:分发号:持有人:目录1目的2合用范围3流程简介4专业特点5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6合用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附录A QC/T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附录B GB7258-1997 (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1、目的结合汽车整车创造行业的生产特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作为部份标准条款的审核内容的替代或者补充。

以全面满足GB/T19001—2000 idt 15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2、合用范围本审核作业指导书合用于22DM34.10汽车整车创造企业加工(汽车零部件创造详见34.30;车身创造详见34.20)、组装调试、成品车的检验和试验、仓储、运输交付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3、生产和服务流程简介4.专业特点:汽车创造业的产品具有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其特点为:1)结构复杂,专业众多,需要广泛的社会协作,分承包方众多。

每一个创造厂都有多种车型,每一种车型都具备动力及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车身、内饰、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等;每一个系统由多个部件或者总成组成。

每一组装厂都有众多的零部件分供方,提供配套产品,因此对分供方评价和控制是审核的一个重点。

2)汽车产品既有功能性要求又有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要求。

其产品组成部份包括:实现行驶功能部件,如:发动机、传动轴、先后桥、车轮、制动器等;汽车电气设备:发机电、起动机、点火系统、电喷系统、灯具、喇叭等;实现安全性要求的部件:ABS防抱死装置、安全带等;实现舒适性要求的部件:悬挂系统、1=1减震器、座椅、内饰等;实现环保功能的:消声器、尾气净化等。

应按各类不同的法规要求和进行审核。

3)汽车整车创造具冇流程长的特点,在任何一个环节浮现的问题都会导致对最终产品的影响。

必须重点检查各个环节的检验和试验记录。

4)汽车作为安全性产品具有可追溯性惟一标识,应在现场审核中加以注意:车架号码、发动机号码等标识是否清晰并记载在车辆档案中。

21个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21个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21个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1. 介绍本文档旨在为21个不同行业的审核工作提供指导和指示。

行业的多样性要求审核员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指导书,审核员将能够了解每个行业的审核要求以及如何执行审核工作。

2. 行业1:制药行业2.1. 审核目标•确保制药企业符合法规和质量标准•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确保药品质量和有效性2.2. 审核程序1.预备工作:了解制药企业的运营模式、产品类型和生产流程。

2.准备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3.实地审核:检查制药企业的设施、设备和操作,以确保合规性和质量标准。

4.审核报告:总结审核发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5.后续跟踪:确定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确保问题的解决。

2.3. 审核注意事项•在审核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和中立•注意保护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3. 行业2:IT行业3.1. 审核目标•确保IT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检查数据管理和网络安全措施•评估IT项目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3.2. 审核程序1.审核前准备:了解IT系统的架构、数据流和安全策略。

2.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3.技术审查:检查IT系统和设备的配置、安全性和性能。

4.数据审查:评估数据管理和备份策略的有效性。

5.审核报告:总结审查结果,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

3.3. 审核注意事项•理解不同的IT技术和软件开发流程•遵守数据保护和隐私规定4. 行业3:金融行业4.1. 审核目标•确保金融机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评估金融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检查非法活动和欺诈行为4.2. 审核程序1.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2.文件审查:评估金融机构的合规文件和风险管理措施。

3.实地审核:检查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交易记录。

4.风险评估:评估金融产品的风险和可行性。

5.审核报告:总结审核结果,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

4.3. 审核注意事项•熟悉金融产品和市场规定•保持独立性和诚信5. 其他行业(行业4至行业21)对于行业4至行业21的审核工作,我们将提供类似的结构和指导。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一)2024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一)2024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概述:产品审核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合规性的关键环节,对于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产品审核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旨在提供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介绍产品审核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产品审核时,需要从产品设定、审核标准、审核人员、审核报告和后续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正文:一、产品设定1. 确定产品审核的范围和目标2. 制定产品审核的时间计划和流程3. 确定产品审核的参与人员和角色4. 定义产品审核的审核标准和要求5. 确定产品审核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二、审核标准1. 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对产品审核进行细化2. 建立与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相关的审核标准3. 制定与产品合规性相关的审核标准4. 确定与产品可行性和可行性相关的审核标准5. 确定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审核标准三、审核人员1. 选拔合适的审核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2. 提供产品审核的培训和指导3. 制定审核人员的审核责任和要求4. 审核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5. 审核人员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四、审核报告1. 确定审核报告的格式和内容2. 整理和分析产品审核的数据和信息3. 提出产品审核的结论和建议4. 报告审核结果和意见,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5. 建立审核报告的档案和追溯机制五、后续措施1. 根据审核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2. 跟踪产品改进的进展和效果3. 进行产品再次审核和迭代4. 推动产品审核的标准化和持续改进5. 总结产品审核的经验和教训,提供对产品审核的改进建议总结:产品审核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本文档从产品设定、审核标准、审核人员、审核报告和后续措施等方面提供了产品审核作业指导。

在进行产品审核时,需要明确审核目标、制定审核流程、确定合适的审核标准和参与人员,生成符合要求的审核报告,并进行后续改进和追溯。

通过执行本文档提供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审核的质量和效率。

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体系审核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核的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体系审核员提供具体操作指导,以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准备工作1.明确审核标准:根据组织设立的体系与相关法规、标准进行对比,确定审核所依据的准则。

2.整理相关文件:收集与体系相关的文件,包括体系文件、标准要求、流程图等。

3.编制审核计划: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并进行调整。

三、审核流程1.开幕会议- 介绍审核团队成员及其职责;- 说明审核目的、范围和流程;- 调整审核计划(如有必要);- 向组织方提供审核员的证明文件。

2.审核准备- 审核员阅读体系文件、标准要求等相关文件;- 与组织内部相应责任人沟通,了解有关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情况;- 准备审核所需的文件、设备和记录表格。

3.文件审核- 审核员通过对文件的审查,了解组织的体系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检查组织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指南等文档;- 确认文件是否得到有效的传达和实施。

4.实地检查- 审核员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对组织内部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确认组织是否按照体系文件要求进行操作;- 查看过程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检查组织对相关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记录审核结果- 根据审核情况,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 汇总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并记录具体的事实和依据;- 总结审核结果,给出评价和建议。

6.闭幕会议- 与组织方召开闭幕会议,向其汇报审核结果;- 回顾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亮点和改进机会;- 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并确定改进计划;- 结束会议,告知组织方后续跟进事宜。

四、审核员角色1.客观中立:审核员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利益干扰。

2.尊重合作:与被审核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3.专业判断:通过详细的审核准则,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准确的判断。

ISO45001审核作业指导书

ISO45001审核作业指导书

1) 确认审核范围;2) 确定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和条件; 3) 确定二阶段审核的重点和方法; 4) 确定二阶段的审核时间。

1) 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如组织机构、产品、活动或者服务特点,过程及方式,现场分 布情况,重要健康安全部门、岗位情况等;2) 有关文件策划的情况,判断其体系策划的整体情况; 3) 安全健康方针、目标策划情况;4) 了解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5) 安全健康危(wei )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措施策划情况; 6) 资源的配置情况; 7) 安全健康绩效水平。

8) 采集并评审组织的内审信息; 9) 采集并评审组织的管理评审信息;1.组织识别、确定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内外部 问题的必要机制;2.从哪些方面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如何聚焦 需要关注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3.内外环境分析输出的表现形式。

1.不同类型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了解的渠道、 职责;2.有哪些有关需求和期望;3.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成为合规义务;4.需求期望的表现形式。

1.范围界定的文件化形式;2.范围界定与组织实际的物理范围、产品或者业务 活动范围的匹配程度。

1.这是质量体系策划与构建方面的总要求;2.对体系的综合要求,要结合对其他条款审核情 况进行整体综合评估。

1.领导的作用和承诺 13 条如何体现?特殊是:(1) OHSMS 的过程和要求是否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2) 职业健康安全文化的开辟、领导和推动。

(3) 建立和实施员工商议和参预的过程。

公司领导或者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公司领导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 的环境4.2 理解员工及其他相 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的范围4.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5.1 领导作用与承诺5.1 领导作用与承诺5.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3 组织岗位、职责和权限5.4 工作人员的商议和参预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 总则6.1.2 危(wei)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6.1.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6.1.4 措施的策划6.2 职业键康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公司领导公司领导/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公司领导主管部门车间、项目、库房、人员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2.对此要求的满足程度的判断应建立在对所有客观证据汇总分析的基础上。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1000字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一、前言为了确保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所有具有规模的企业都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统一指导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然而,仅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够的,要通过审核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因此,本文将从审核的角度出发,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相关问题。

二、审核的目的1. 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性。

2. 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对其进行审核。

3. 评估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满足利益相对人的期望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4. 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持续改进。

三、审核的方法1. 文件审核:审核人员通过阅读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操作文件等,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工作。

2. 现场审核:审核人员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现场情况,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沟通:审核人员需要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负责人、执行人员及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以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四、审核的程序1. 通知企业:审核人员需要在提前通知企业的情况下,安排好审核的时间和地点,并向企业提供审核计划和范围等文件。

2. 准备文件:审核人员需要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认真地阅读和评估,以保证它们符合标准要求。

3. 现场审核:审核人员需要到企业的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汇报审核结果:审核人员需要向企业汇报审核结果,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必要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五、审核的准备工作1. 审核人员需要懂得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了解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质量目标和要求等。

2. 审核人员需要准备相关的工具和文件,如审核计划、审核报告等。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含表格)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与范围按照检验标准来检验待发运的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和顾客要求相符,及时发现缺陷,采取纠正措施。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制造的成品的审核。

2.0术语产品审核:就是抽取已经验收合格的产品,定量(或定性)检查、分析其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程度。

3.0职责3.1 质量部负责产品审核。

3.2 试验室负责产品审核所需的试验。

4.0工作程序4.1 产品审核计划质量部每年年初制定《年度产品审核计划》,把公司现生产的产品按产品族进行分类审核,且需确保每个产品在一年内都要被审核。

选择产品和检验特性须根据下列因素:--生产批次大小--顾客的要求--产品的组成及特殊特性--当顾客对产品抱怨明显增多或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可进行临时性的计划外的产品审核。

4.2 审核员的资格产品审核员应由与被审核的作业活动无直接责任并具有以下方面的知识:了解产品审核的意义和目的、有关产品和质量的知识、掌握检测技术、了解顾客的期望并有权读取相关信息。

4.3审核准备每次审核前,由管理者代表任命产品审核员,审核员收集并了解产品有关的资料,可包括:a)市场和顾客信息;b)图纸和工程规范;c)产品检验标准;d)年度审核计划(依实际工作情况,随机安排时间和抽取计划内产品)。

4.4实施审核4.4.1 审核员按审核计划的时间安排从成品库抽取产品,依据产品审核计划与相关文件进行审核。

4.4.2 产品检测由审核员进行,产品性能试验在审核员的注视下由试验员进行。

4.4.3 审核员首先把审核结果手工记录在《产品审核记录表》上,然后输入电脑,对样品的缺陷严重度进行分级并计算缺陷点数。

4.4.4 用缺陷等级系数来计算缺陷点数分:缺陷点数分(U)=∑(缺陷数×缺陷等级系数)4.4.5根据特性的重要程度A、B、C确定加权系数 f=10或f=5或f=1;1.产品缺陷严重性分级示例4.5 数据分析产品审核员对质量特征值(QKZ)进行数据分析: QKZ=(1—所有特性缺陷分之和/所有特性已加权的抽样数之和)×100 %4.6 审核报告4.6.1审核完成后,由审核员编写《产品审核报告》,其内容包括:a)产品名称及生产日期b)审核时所检验的以及认为不合格的产品数量c)所有缺陷分级及缺陷数量d)计算的质量特征值(QKZ)e)对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的说明f)审核员签名及审核实施日期4.6.2 审核员应把审核报告交技术质量部部长批准后存档。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1.目的通过定期进行的产品审核,对产品的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保证交付的产品满足顾客的规定要求,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已包装入库的产品/各生产阶段的产品/开发阶段的样件产品。

3.定义产品审核:为获得产品质量信息,独立地站在用户立场,以用户在使用中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对已确认为合格的产品进行抽查评价的活动。

关键缺陷(A缺陷):肯定引起顾客抱怨的缺陷,包括人身危险、功能无法满足,汽车不能使用,产品卖不出去,不满足法规,非常严重的外表面缺陷等。

主要缺陷(B缺陷):可能会引起顾客的不满或投诉的缺陷,包括预计功能出故障,影响使用,功能不能得到全部满足,表面缺陷,顾客处的安装问题等。

次要缺陷(C缺陷):可能会引起要求极高的客户抱怨的缺陷,对使用或者性能无影响的偏差,预计功能不会出故障,功能得到满足,使用性能不受削弱,客户安装没问题。

4.职责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审核的实施,并对纠正措施实施跟踪和验证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并付之实施5.流程及重要说明5.1概述5.1.1产品质量审核是通过检查一定数量的产品来判定产品的符合性。

即对产品质量审核计划书中规定的可以测量的特性作额定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同时,要注意产品的完整性。

5.1.2依所有缺陷分类对测得的偏差作量化评定。

量化结果首先有利于直观表示改进的程度,其次有利于产品的评定和相互比较。

5.2年度审核计划编制5.2.1首先根据顾客要求、顾客质量反馈信息和产品质量状况,其次尽量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产品,并且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系数等,产品处于旺盛生命周期的,适当增加审核频次,生命周期即将终止的,可以不做审核,产品风险系数大的,也应相应增加审核。

质量部负责编制《产品审核年度计划》,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5.2.2产品审核准则是对新的产品的特性进行检验,而不是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的产品进行检验。

5.2.3定期审核频次为每月安排4-6个产品。

审核验工月报作业指导书标准范本

审核验工月报作业指导书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6028审核验工月报作业指导书标准范本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管理规范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验工月报作业指导书标准范本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源自物管学堂审核验工月报作业指导书1.作业目的根据合同规定的计价原则以及经工程监理、现场工程师确认的承包商完成的工程量计算月度工作量。

2.作业依据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分层分项的拆分预算,现场签证。

本主办岗位在组织编制施工图预算前,应与投资监理和总包单位约定统一使用相同的预算编制软件。

预算确定后,主办岗位应要求投资监理与总包方一起编制分层分项的拆分预算。

3.主管岗位项目经理:督促检查主办岗位的作业。

主办岗位成本控制:在约定时限内核量审价,并与施工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现场工程师:在约定时限内核对已完成工作量。

4.紧前工作条件总包方上报验工月报(土建和设备分开编制)。

通常在下月的3日,合同有约定的从约定。

内容包括本月完成的工作量清单,上月结算余额,上月的现场签证费用,按合同约定应在本月抵扣的甲供料款,备料预付款等涉及本月应该结算支付的款项。

5.作业描述5.1无异议的审批验工月报的流转程序为:总包,工程监理(2天),甲方土建和设备工程师(1天),投资监理(2天),成本控制(1天),甲方项目经理(1天),甲方主管领导(2天)。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题目: 产品审核发放编号:作业指导书版本 B.0 编号: P 14.3 W-2 共 3 页第 1 页1 目的及时掌握和了解出厂产品的质量水平,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产品质量下降,维护企业声誉及顾客的利益。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质量审核。

3 定义无4 职责4.1 质检部是产品审核的主职部门,负责确定产品质量审核的内容,并组织实施。

4.2 各部门依据产品质量审核中反馈的质量缺陷,分别制订本部门纠正措施,并负责实施。

5 程序5.1 审核人员产品审核人员应由和产品质量无直接责任关系并能胜任的人员担任。

5.2 样品的抽取由质检部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在终检过的待发运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次三至五件。

5.3 产品审核的频次产品审核的频次为每月一次(一年内将所有产品审核一遍),其中涉及破坏性试验的项目一年一次。

若发生以下情况可追加审核:5.3.1 连续发生质量问题;5.3.2 用户索赔及抱怨;5.3.3 重大质量事故。

5.4产品审核内容的确定5.4.1产品特性质检部负责编制《年产品审核计划》,其中需列出审核的主要产品,每次审核时应编制审核计划,审核内容需按控制计划编制,计划中应列出主要产品特性,产品的特性所有人: 批准: 批准: 职务: 管理者代表日期: 职务: 职务: 题目: 产品审核发放编号:作业指导书版本 B.0 编号: P 14.3 W-2 共 3 页第 2 页应根据用户质量信息、质量薄弱环节,容易发生的缺陷等情况作出明确规定,可包括产品性能、装配尺寸、安全性、外观、包装、材料检验(若必要)等方面。

由主管领导负责对产品特性进行确认。

并对产品特性进行质量缺陷分级评定。

5.4.2产品特性的缺陷分级为了对各个项目和缺陷进行公平的评价,必须对这些缺陷加权和分类,按照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用识别字母来标识A、B和C级缺陷,三个缺陷等级有不同缺陷等级系数,用缺陷等级系数来计算缺陷点数:关键缺陷(A类):系数为10。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持续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审核评估检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指出改进措施。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流程。

二、审核准备1. 确定审核目标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和目标,明确审核计划和时间表。

2. 选派审核团队选派审核团队成员,并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审核技巧。

3. 准备文件和资料收集并准备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记录,确保其完整、准确、可取用,并提供给审核团队。

三、审核执行1. 制定审核计划根据审核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活动顺序、时间分配、任务分工等。

2. 进行现场审核按照审核计划,审核团队进行现场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实地检查。

通过对文件的审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通过实地检查,验证体系的有效性。

3. 记录发现和意见审核团队记录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符合项、风险和机会的分析等。

4. 进行审核确认审核团队和审核对象进行审核结果确认,确保所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准确无误。

四、审核结果报告1. 编写审核报告根据现场审核的发现和意见,编写审核报告。

报告应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符合项、风险和机会的描述,以及对改进措施的建议。

2. 审核报告的确认和发布审核团队和审核对象确认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

五、跟踪和闭环1. 制定改进计划基于审核报告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措施和负责人。

2. 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监控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其按计划实施。

3. 评估改进效果定期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六、审核后的追踪和措施1. 审核后追踪在一定期限内,进行追踪审核后改进的情况,验证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2. 审核后措施根据追踪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七、结论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详细步骤和流程,通过审查和追踪,组织能够得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升级版-含全部附表)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升级版-含全部附表)

××××××有限公司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MC-13-02版本:B3编制:审核:批准:含全部附表×××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量产产品经验证评价后能符合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和顾客要求。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产品审核的各项控制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检验合格及待发运的产成品。

如产品审核程序客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再发防止控制程序 MC-754.定义产品审核:对产品质量的特性进行测量和评价,以确定产品质量特性符合所要求的程度的一种活动。

5.职责5.1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年度产品审核计划;负责组织、实施、产品审核和审核报告编制。

5.2其他部门负责原因分析、改善对策树立。

6.工作流程(以下流程图为可编辑的Visio格式)7.文件流程图描述:8. 记录与表格8.1年度产品审核计划表 MC-13-02-01 8.2产品审核检查规程 MC-13-02-02 8.3产品审核记录表 MC-13-02-03 8.4产品审核报告 MC-13-02-04 8.5 产品审核小组成员名单 MC-13-02-05表单原件(可直接打开):01-年度产品审核计划.xls02-产品审核检验规程.xls03-产品审核记录表.xls04-产品审核报告.xls05-产品审核小组成员.xls以下页面提供了表单预览。

建筑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建筑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审核报告:将审核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时间、发现的问题、不符合项、证据和记录等内容。
审核报告
审核目的和范围
审核方法和程序
审核结果和发现
审核结论和建议
07
审核注意事项和要求
注意事项
审核后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审核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审核效果
审核前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审核实施:对建筑业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资料审查等
审核报告:汇总审核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审核反馈:将审核结果反馈给企业,指导其改进
审核内容
审核目的:确保建筑业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
审核范围: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
审核依据: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合同等文件
审核方法:采用文件审查、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等方法进行审核
客观公正: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任何利益或压力的影响
全面细致:对审核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不遗漏任何重要环节
保密原则:对审核过程中涉及的敏感信息进行保密处理,确保信息安全
持续改进: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率
04
审核流程和内容
审核流程
审核准备:明确审核目的、范围和时间等
审核过程中需注意细节,确保审核质量
要求
审核结果需客观、公正、准确
审核人员需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
审核过程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审核报告需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汇报人:
感谢观看
提高建筑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建筑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审核范围
审核方式:资料审查、现场检查、专家评审等

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IATF16949-2016)1. 目的确保过程具有能力并受控,以及验证产品生产的过程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公司的产品生产的过程策划以及公司产品生产的过程是否被正确有效实施,并适时发掘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同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公司产品在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下仍能稳定地生产和运行。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内部与质量管理体系一切有关的新产品和已批量生产的常规产品(亦称为老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3. 引用文件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最新版本)4 术语和定义过程审核:用于检查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生产制造过程是否受控和其是否有能力的活动。

计划内过程审核:公司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针对体系和项目进行的审核。

依据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由内部审核小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生产管理活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操作说明书、表单、质量记录、外部文件/资料和实施部门的工作环境及生产现场的所有工作班次进行计划内审核。

计划外过程审核:公司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针对事件/问题进行的审核。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由管理者代表指派/任命的内部审核小组或/特定人员进行的计划外审核。

a. 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即:生产流程更改;b.产品质量或可靠度有重大异常发生时。

即:过程不稳定;c. 必须对受审核部门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和查证时。

即:强制降低成本;e.当发生内部和/或外部较严重不合格或顾客抱怨时。

即:顾客抱怨/退货和索赔。

5 职责体系管理处负责公司年度过程审核计划的制订、审核小组的组建。

审核小组负责审核计划的执行及不符合项的跟踪验证。

受审核单位负责对不符合项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

6工作流程和内容6.1过程审核策划6.1.1机构和人员体系管理处负责组织实施过程审核,系统独立地行使质量审核职能。

审核员(接受厂内/外有培训资格的外部培训机构ISO/TS16949过程审核教育培训达6 小时(含)以上,并经考试合格且具有合格证书资格证明者;经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聘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审核作业指导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审核作业指导书编号:UI-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编写人:研发部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2016年01月10日实施日期:2016年02月日一.目的:为适应ISO9001:2015 版换版的要求,满足认可委对认证机构转换说明的需要,提升审核员应用新版标准进行审核的能力,特针对换版内容编制审核作业指导书,作为审核部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进行审核管理及审核实施的参考。

二.适用范围:审核部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1、ISO9001:20152、ISO9000:20153、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4、CNAS-EC-046:2015《关于ISO9001:2015及ISO14001:2015认证标准换版的认证转换说明》四. 要求(一)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要求:1.如果组织按照GB/T19001-2008版标准的文件框架要求搭设应对新版标准的文件框架结构,公司亦认可并鼓励这样做法,请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诸如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等文件;2.如果组织重新策划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基于认证风险的思维,形成文件的信息至少亦包含:a)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b)描述体系主要过程及关系的文件,如质量手册或质量管理体系说明,文件内容应包含: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方针、目标、主要过程及接口(可以流程图的方式表述)、不适用的过程或要求的说明与正当理由、外包过程、组织结构及职责等;c)法律法规或行业要求的文件,如电力行业的三大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宾馆饭店的三大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d)主要过程及要求所涉及的文件,如产品标准、验收准则、关键工序要求、外包控制要求等,此类文件组织可直接采用外来文件,但应识别并确定适用的内容;e)组织基于风险的思维策划的其他类型及内容的文件。

3.如果组织策划的文件结构及内容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过于简单,审核方案策划时应安排第一阶段现场审核,根据第一阶段审核的要求评价体系策划(包含文件策划)的符合性、适宜性。

(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主要内容1.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确认组织资质和政府许可状况;2.了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是否考虑了组织内外部环境、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3.确认组织提请管理体系认证范围与实际运作的一致性;4.了解管理体系范围内是否还有其他分场所;5.确认组织体系覆盖的实际人数;6.确认组织的守法情况和国家或地方政府监督检查信息及相关方申投诉及处理情况的相关信息;7.确认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运行是否基于风险的思维,确定的风险与机遇及控制策划情况;8.了解体系文件策划及建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及组织的实际情况;9.了解组织的宗旨、战略、方针、目标和措施的建立策划以及领导作用和承诺的落实情况;10.确认过程识别的充分性,含外包过程识别及不适用过程的确认等;11.确认关键过程/需确认的过程识别的充分性、合理性以及控制措施的适宜性;12.了解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资源配置、经营绩效状况;13.生产设备管理、特种设备安检、国家或地方监查情况;14.确认产品标准、验收准则的识别、策划情况;15.确认内审、管理评审策划和实施情况等;16生产现场巡视;17.为第二阶段审核所做的准备、实施程度及资源配置;18.第二阶段审核的关注点。

(三)审核中需要关注的转版要求:4.组织环境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及管理层审核:1.审核前可利用互联网、文件评审、与组织沟通等方式了解影响组织体系的内外部因素;2.了解组织确定、监视和评审内外部环境的方法;3.审核组织在确定体系覆盖范围时考虑了哪些内外部因素,如何应用;4.审核组可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应将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及管理层审核:1.了解除顾客外,组织根据内外部的环境,为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而确定的其他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是什么(如外部供方、政府、社会等);2.这些需求和期望如何影响组织的体系建立及范围确定;3.了解组织如何监视和评审这些信息;4.审核组可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应将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及管理层审核:1.组织体系范围的界定主要的依据是否为组织的产品和服务领域;2.范围界定与确定结果的关系如何,如何应用;3.组织体系范围与边界是否覆盖了管理体系要求的全部内容,如果存在不适用的过程和要求,理由是否充分,确保不影响组织的能力和责任;组织在应用新版标准时,很难轻言删减,审核时重点关注;4.范围和边界应文件化,可在手册或体系说明里进行描述,作为建立体系和提请认证的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及管理层审核:——建立体系是与条款的结合程度;——了解组织的文件架构,描述性文件、支持性文件及运行证据策划的合理性。

5.领导作用领导作用和承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审核:1.与管理层沟通,了解管理层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如何体现领导作用,为承诺实现领导作用构建的框架情况;2.与管理层沟通具体发挥领导作用的情况,如方针目标与战略、宗旨一致性的考虑,资源的保证,支持下属管理层次领导作用的发挥,体系的整体改进等;3.与管理层沟通确保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及实施;4.与相关部门沟通落实情况,如与体系主管部门沟通体系融入业务的情况、建立体系时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思维的应用,与人资/设备部门沟通资源满足组织战略的程度,与相关部门沟通目标落实、职能发挥的情况等;5.审核结束后,汇总所有信息,总体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证实领导作用的发挥及承诺的兑现。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及管理层审核:1.与管理层沟通,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基础上所做的具体工作;2.以基于风险的思维为满足顾客要求所策划的工作内容及实际效果。

方针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及管理层审核:1.查制定方针所考虑的因素,内容是否覆盖了一个适应、一个框架、两个承诺;2.查方针是否具备行业或者企业特点。

:第二阶段审核时关注:1.查方针的管理要求,成文、沟通、理解、应用;2.可为相关方所获取的途径。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及管理层审核:1.查组织机构图,了解组织的管理架构是否满足组织的实际情况;2.了解为确保体系的符合性与有效性及达到预期结果而分派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合理,并减少接口,提高工作效率;3.向管理层报告体系绩效及改进机会、在组织内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等工作(原为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落实情况及效果;4.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完整性的工作职责落实情况。

6.策划:需要关注的是,此章节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他章节的实施运行结合本章节同步实施,即在审核其他章节时应考虑本章节的风险策划、目标策划、变更策划。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进行文件评审、管理层、体系主控部门审核:1.应结合第4章审核,在策划体系时,同步考虑的要求,是第4章的补充和展开;2.查组织在建立体系时,确定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有哪些;组织层面的风险和机遇是否考虑了内外部的环境因素、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如组织的战略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组织架构的设置等;过程层面的风险和机遇可结合各部门进行审核;3.审核时,不宜将风险与机遇当做新要求来看待,组织新产品的研发、市场的开拓等均是机会;防止不符合发生的制度建设均是应对风险的措施;不应要求组织一定有风险管控的文件,但应策划应对风险的措施;4.审核时,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对风险机遇的审核深度不尽相同,如果是高风险行业,如核电、航天、银行等,风险等级较高,应要求组织具备完善且严格的风险管控的流程,对于其他行业的审核,不作此要求;5.审核时,无论何种行业,审核其风险管理是否遵循以下流程:a)确定目标;b)确定可能应对的风险和机遇;c)分析风险;d)评估风险;e)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包含了避免风险、消除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延缓风险、承担风险等措施等级及应对机遇的措施;f)将措施纳入体系进行管理并与业务过程相结合;g)评价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考虑了实现体系的预期结果、机遇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并实现持续改进;6.结合各部门审核,评价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第一阶段审核关注组织目标体系的整体策划及实施实现;第二阶段审核关注组织目标及各部门目标的实施实现:1.查组织目标体系的建立情况及考虑的因素;2.查关键职能/层次/过程目标建立的适宜性并可测量;3.查对目标的沟通、监视、更新、成文等管理要求的实施情况;4.查策划的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内容、资源、责任人、完成时间、如何评价等策划是否清晰;5.审核完毕后总体评价目标的实现效果。

变更的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时关注,审核体系主管部门:1.查体系运行以来的主要变更;2.策划变更考虑的因素,是否考虑了变更的目的、后果、资源、职责的再分配等因素;2.如何控制变更的策划。

7.支持资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均应关注,主要与管理层进行沟通:1.查为体系的运行配置的资源是否满足组织的战略目标;2.查组织内部资源是否存在局限性;3.查组织从外部获得或需要从外部获得的资源。

:第一阶段审核与管理层沟通了解人员配置情况,第二阶段主要审核人力资源部门,查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是否确保体系的有效实施。

第一阶段审核与管理层沟通了解基础设施的确定、配置情况,第二阶段主要审核设备管理部门及后勤保障部门的提供及维护情况:1.查为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组织配置的厂房、仓库、实验室、服务场所、水电气暖等管理情况;2.查生产设备及服务提供设备(含硬件和软件)、运输设备(如交付的车辆)、信息和通讯技术(如MRP、ERP等)的维护情况;3.审核时关注不同性质的组织基础设施的分类准则不同,如客运大巴公司的运输车辆就是设备而不是运输资源;4.审核时确定、提供、维护均应进行审核,不应仅仅关注维护;5.审核时生产和服务设备、建筑物、相关设施、运输资源、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均应进行审核,不应仅仅关注生产和服务设备。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关键场所时适当关注过程运行环境的管理情况,重点是第二阶段审核生产等部门时关注对过程运行环境的确定、提供和维护情况:1.审核确定时,关注对边界的确定,比2008版的内容有所扩大,在强调物理因素的同时,增加人为因素的要求;2.审核物理因素的提供、维护时,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为目的,关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对温度、湿度、热量、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物理因素的不同要求的程度;3.审核人为因素时,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顾客来说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宾馆饭店对特殊顾客无歧视、创造和谐氛围等;一是对产品和服务产生影响的员工承载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如客运大巴司机必须遵守国家要求每两个小时休息一次,防止疲劳驾驶对运输安全的影响;4.审核过程运行环境时,关注与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边界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