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完整教材
![统计学原理完整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10b88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8.png)
统计学原理完整教材
《统计学原理》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概率
与概率分布、多个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统计推断、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贝叶斯统计与非参数统计。
每个部分都涵盖了统计
学的重要内容,从基本概念到深入推导都有详细的讲解。
读者可以系统地
学习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掌握统计思维和方法。
这本教材的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每个章节都提供了大量的
实例和案例,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过程,帮助读者理解统计学的应用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同时,书中也对统计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由浅
入深地解释了各种统计方法的原理和推导过程。
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初学
者对基础知识的需求,又能帮助高级学生和专业人士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
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方面,《统计学原理》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实践,涵盖了各种领域的应用。
比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
来分析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经济学领域,可以利用统计学的工具进
行市场调研和预测;在社会科学领域,可以通过统计学的分析来研究人群
特征和行为规律。
通过这些实例,读者可以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
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的原理。
总之,《统计学原理》是一本系统全面的统计学教材,不仅提供了丰
富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读者可以建立起扎
实的统计学基础,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技巧。
无论是初学者还
是专业人士,都可以从中受益,提高统计分析的能力,为实际问题的解决
提供科学的支持。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9752e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a.png)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统计的三层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的总称,是一种社会调研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经济)的总体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1.统计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方案、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等2.统计调查(调查阶段)收集和占有统计资料3.统计整理(整理阶段)分布数列、次数分布等加工资料(承上启下)4.统计分析(分析阶段)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等5.统计的表现与运用(工作总结)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指标法3.统计分组法4.归纳推理法5.统计模型社会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
2、总体性: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
4、变异性: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5、不确定性: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或样本数据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不确定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按照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组或分类。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是对现象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可以确定类别的优劣或顺序3.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dc37310722192e4536f6e7.png)
统计学原理一、绪论1、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对对象的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客观性、数据的随机性、范围的广泛性。
2、基本概念: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总体: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通常所说的总体,都是以客观存在的实体为单位组成的总体,在推断统计中,又常把所有观察值的集合定义为总体。
统计总体的形成具备三个条件: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统计总体按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分为两种: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成为总体单位,简称个体。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②标志和指标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表现形式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后面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
数量标志的数值表现称标志值。
指标是统计指标的简称,两种理解: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这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另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这种理解适用于实际统计工作。
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区别:ⅰ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ⅱ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指标必须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直接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指标与数量标志间存在转化关系。
③变异与变量变异:可变标志的属性或数值表现在总体各单位间存在的差异,统计上称为变异。
在一个总体中,不管是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当某个标志在每个总体单位上具体表现都相同,称此标志为不变标志。
当某标志在每个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同时,称为可变标志,又称变异标志。
变量:变异标志又称为变量,即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品质标志。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328b8bd0d233d4b14e69ac.png)
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记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第二节统计的涵义和应用第三节统计的基本方法第四节量度层次和计量尺度第五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一节统计资料及其搜集方法第二节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案第三节统计调查误差第四节统计数据的整理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第一节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二节集中趋势的测定第三节离散程度的测定第四节统计数据的显示第四章抽样调查第一节抽样调查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抽样误差第三节参数估计第四节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一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二节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描述方法第二节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第三节长期趋势分析第四节季节变动分析第五节周期波动分析第七章统计指数法第一节指数的外延和内涵第二节综合指数第三节平均数指数第四节平均指标指数第五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第六节指数数列的链接与指数平缩第一章总论统计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分析法3归纳推断法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第一节记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2统计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特定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统计活动长达数千年历史,统计学不过是数百年历史统计学的产生于发展的三个影响源泉:1英的政治算术配第2德的国势学康令和阿亨瓦尔3法的概率统计帕斯卡和费尔马贝努利拉普拉斯统计学的特征:1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2计算机的使用和统计软件的问世强化了统计计算手段3通过方法论科学的属性更加突出第二节统计的涵义和应用统计学的英文名词有单复数之分2单数名词的统计学是表示一门科学3复数名词的统计学是表示统计资料或数据统计的涵义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统计工作2统计资料3统计学4统计工作是对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进行计量、核算和分析的活动及过程5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加以反映和说明的各种数据6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及其成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三者紧密相连,体现出一种工作与成果、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统计的根本职能是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统计信息具有数量性和总体性两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信息的主体7咨询职能是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用科学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8监督职能是根据统计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况,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督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三大职能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信息是另外两个有效发挥的基础,咨询师信息的延伸和深化,监督则体现了前两个能在外延和内涵上的拓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并称为统计的三大职能9统计学是一门关于随机现象总体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对于客观存在的现象,只要能够按照特定性质加以归类,并能用总体性的数字来加以表现的现象统计方法和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二者在应用范围上有差异:10试验方法是通过控制、设定某些条件来观察、计算和分析研究对象的数量表现或状况的,在一些领域(例如社会经济领域)这种控制或设定往往难以进行11统计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数量表现、状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判定各项条件、因素对统计资料所产生的影响统计方法有如下应用:1搜集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数量上的叙述说明2对获得的总体事实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3探索总体事实的内在数量规律性第三节统计的基本方法一项完整的统计实践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统计任务的确定、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统计资料提供与管理统计的基本:1大量观察法2综合分析法3归纳推断法12大量观察法是统计要对研究对象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数量上的调查和分析13综合是对大量观察所获得的个别单位的数量事实,运用各种指标加以综合,来反映现象的总体数量表现统计常用的三种指标:1总量指标2平均指标3相对指标14分析是对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客观现象内部或客观现象之间的差异和数量关系对客观现象内部数量关系的分析,常借助于统计分组,一般先将其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再利用各种方法揭示其内部的各种数量关系,使用的方法包括1动态趋势分析法2因素影响分析法3相关分析法15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16推断是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判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数据分为个体数据和总体数据16个体数据是研究对象中的个别单位所表现的数量事实16总体数据是所有人的平均年龄、总收入、平均收入、平均身高等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与以下方面:1专门组织的调查2政府职能机构的统计报表3公开的出版物和统计媒体16统计专门调查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专门组织的,通常为一次性的统计调查活动,有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形式第四节量度层次和计量尺度从数据计量的量度层次来划分,计量尺度分为四种类型:1定类尺度2定序尺度3定距尺度4定比尺度17定类尺度是将所研究对象按某种特征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但不对类别之间的关系做任何假设定类尺度的量度层次是最低的定类尺度具有对称性、传递性两种属性对称性说明各类之间彼此相对称传递性表示运算上各类量值具有相等于不等的性质18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所研究的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顺序,各类之间还能比较等级和次序上的差别19定距尺度是要求建立某种物理的量度单位,具有标准的量度单位,利用加减运算可以准确地给出数据的差异大小。
《统计学原理》》课件
![《统计学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9dc7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6.png)
方差分析要求数据满足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等假设 。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一种,用于比较一个分类变量对数值型数据 的影响。
分析步骤包括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决策。
02
描述性统计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介绍数据的不同来源,如调查、观察 、实验等。
数据筛选与处理
说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筛选、缺失值处 理和异常值处理。
数据的图表展示
柱状图
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饼图
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折线图
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散点图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原理》ppt课件
目 录
• 统计学导论 • 描述性统计 • 概率论基础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回归分析 • 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01
统计学导论
统计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其目的是从数据中获 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详细描述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数 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它涉及到如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 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和预测未来。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通常使用最小 二乘法来拟合数据,建立如 (y = ax + b) 的线性方程。其中, (y) 是因变量,(x) 是自变量, (a) 是斜率,(b) 是截距。
参数估计
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可以估计 出斜率 (a) 和截距 (b),从而得到 回归方程。
统计学原理与数据分析
![统计学原理与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0752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7.png)
统计学原理与数据分析统计学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数据分析是一种聚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抽取决策信息的过程。
统计学原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可以有效地辅助数据分析的进行。
1. 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涵盖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其中,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和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1.1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对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进行描述的方法。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伯努利分布、泊松分布等。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的概率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某学校的一次测验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
那么,该学校数学成绩超过90分的学生比例是多少?通过查表或计算,知道90分相对应的标准得分值为1.直接从标准正态分布表可读出:标准得分大于1的概率为0.1587,即:总体中数学成绩高于90分的学生占总体数的15.9%。
1.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方法。
在采用假设检验之前,需要提出一个原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根据样本数据得到一个统计量,并判断该统计量在原假设的条件下是否偏离预期。
例如,某学校组织了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数学测试,班级总体的平均成绩为75分。
设置原假设为班级平均成绩为75分,备择假设为班级平均成绩不为75分。
通过对学生的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得到样本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0分。
假设检验的结果表明,样本平均成绩与班级总体平均成绩显著不同。
1.3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一种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
在利用置信区间进行估计之前,需要提出一个置信水平和样本数据,并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置信区间。
例如,某公司想要估计其员工的平均工资,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了50个员工进行调查,得到样本均值为3,500元,标准差为500元。
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
![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08b7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c.png)
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包括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抽样方法等。
一、概率论概率论是统计学中的基础理论,它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概率论中,我们使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常用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加法规则、乘法规则和条件概率等。
概率论为统计学提供了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推断的基础。
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推断方法,它用于判断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成立。
假设检验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和确定拒绝域等步骤。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研究假设,做出准确的结论。
三、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建模方法,它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回归模型包括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和逻辑回归等。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和解释观察数据。
四、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统计学中用于从总体中获取样本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无法获得整个总体的数据,而是通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来进行分析。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抽样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估计总体参数。
综上所述,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抽样方法是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
这些原理为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处理数据、做出推断和进行建模提供了基础。
通过应用统计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观察数据,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商业和工业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统计学原理及应用
![统计学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8fe9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e.png)
统计学原理及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应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可以为社会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商业和工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统计学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统计学的原理1. 抽样原理在统计学中,抽样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也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数据的方法。
抽样原理是指从一个大数据集合中,选择出一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对整个数据集作出预测或推断的基本思想。
抽样原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我们所用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个数据集合。
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抽样的方式和抽样的数量等细节问题,以尽可能保障样本的代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2. 推断统计学原理推断统计学是利用样本的性质来推断总体的性质的学科。
推断统计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用样本的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等)来推断总体的参数(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统计假设检验的方法,来判断推断的结果是否可信。
推断统计学原理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政策调查、市场调研、医学研究等。
在这些领域中,调查数据通常都是通过对小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因此推断统计学原理能够帮助我们对调查结果作出客观、可靠的判断。
3. 变差原理变差原理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总体变量与样本变量之间的差异。
变差原理常用于衡量一个变量的离散程度,以判断数据的分散程度。
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变差原理可以用标准差来表示。
标准差是一种度量总体变量的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数据集中的数据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大小。
标准差越小,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小,代表着数据越集中。
二、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1. 商业应用在商业领域,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般来说,商业数据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例如销售趋势、客户数据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数据,商业人士通常会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生活中应用到的统计学原理
![生活中应用到的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425a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c.png)
生活中应用到的统计学原理1. 抽样与总体•抽样:在统计学中,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择部分个体进行测量和观察的过程。
抽样的目的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推断出总体的特征。
•总体:总体是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所有个体、对象或现象的集合。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进行统计推断的基础。
2. 平均数与方差•平均数:平均数是指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个数得到的结果。
它是最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通过平均数可以体现数据的集中程度。
•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方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越高。
3. 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它的取值范围为0到1。
概率越大,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高。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值及其对应概率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二项分布等。
4.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于判断一个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方法。
基本思想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或两个总体的某个参数提出一个假设,并通过检验样本数据与假设之间的偏差是否显著来判断假设的成立与否。
•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是在假设检验中用于判断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个标准,通常用0.05作为界限。
如果计算得到的概率小于0.05,则拒绝原假设,认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相关性:相关性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相关性系数是一个介于-1和1之间的数值,取值为正表示正向相关,取值为负表示负向相关,取值为0表示不相关。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它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6. 投影与置信区间•投影:投影是指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过程。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出总体的特征,例如总体的平均值、百分比等。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用来描述总体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的区间。
《统计学原理》教案
![《统计学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eb7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c.png)
《统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统计学概述1.1 统计学的定义解释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科学。
强调统计学在决策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2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介绍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样本、总体、变量等基本概念。
解释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区别。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1 数据的收集方法介绍调查问卷、实验设计、观察法等数据收集方法。
强调数据收集过程中应考虑的伦理和有效性问题。
2.2 数据的整理与描述介绍数据的整理过程,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排序等。
介绍频数、频率、图表等数据描述方法。
2.3 数据的可视化介绍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可视化方法。
强调数据可视化在数据理解和交流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概率与随机变量3.1 概率的基本概念介绍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等概念。
解释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3.2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介绍随机变量的概念,包括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
解释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统计特性。
3.3 概率分布与概率质量函数介绍概率分布的概念,包括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解释概率质量函数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章: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4.1 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介绍统计推断的目的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性。
解释点估计、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概念。
4.2 假设检验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
解释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设定假设、计算统计量、判断结论等。
4.3 置信区间的估计与推断介绍置信区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强调置信区间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和限制。
第五章: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5.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介绍回归分析的目的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释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等概念。
5.2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评估介绍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模型选择、参数估计等。
统计学原理pdf
![统计学原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bab544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f.png)
统计学原理pdf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包括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对于学习和应用统计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统计学原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就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则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
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出对总体的一些信息,这就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无法对总体进行全面的研究,因此需要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对总体进行推断。
其次,统计学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概率。
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它在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概率的计算,我们可以对随机现象的发生进行预测和分析,这对于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率理论也是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之一,它为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另外,统计学原理中还包括了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比如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汇总和呈现,来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而推断统计则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对总体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推断。
这些统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此外,在统计学原理中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概率分布,比如正态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这些概率分布在统计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们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分布规律,为我们对随机现象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通过对这些概率分布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总的来说,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包括了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对于学习和应用统计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重要的支撑。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统计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45c30cb52acfc789ebc98a.png)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统计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两重关系:统计工作是统计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深化,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
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二、统计学的对象和特点(一)从研究对象看,它研究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其对象具有:①总体性:统计研究虽然是从个别入手,对个别单位的具体事实进行观察研究,但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认识总体数量特征。
(个体与总体)②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通过数据以测度事物的类型、量的顺序、量的大小和量的关系。
(定量与定性)③变异性:统计研究的是同质总体的数量特征,其前提是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不是由某些特定的原因事先给定的。
(同质与变异)(二)从方法核心看,它强调对客观总体进行大量观察,通过归纳推理以获得总体数量方面的综合性认识。
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相关分析法抽样推断法(三)从学科体系看,它是一门多科性的学科“家族”。
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或元素),是各项统计数字的原始承担者。
总体既可以指客观事物本身,也可以是反映该事物某重要数量特征的一组数据的集合。
该集合中的每个元素就是总体单位。
无限总体:含无限多个单位。
有限总体:含有限个单位。
样本定义: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一)标志1、定义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的名称。
(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一)指标1、定义及构成要素⏹综合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指标 = 指标名称 + 指标数值时期指标(一段时期累计总量及据此计算的相对、平均指标)时点指标(瞬间的总量及据此计算的相对、平均指标)①数量指标(外延指标): 它是说明总体外延范围大小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原理全
![统计学原理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1d845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学原理第一章基础第一节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主要统计概念一、总体总体就是统计工作者研究对象的全体。
对总体的描述性测度称为参数,如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二、样本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若干数据的集合。
对样本的描述性测度量是统计量。
三、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可靠性测度共有两种:置信水平和显著性水平。
三个例子:企业多元化战略: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的绩效差异。
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就业和收入差异。
男生和女生:成绩差异。
第三节:数据的类型一、定距数据定距数据是实数:如身高、距离、收入等二、定性数据定性数据的取值是类别:如男性、女性。
三、定序数据定序数据也表现为定性的,但是取值是有顺序的。
例如,不好、一般、好、很好、优秀。
定性数据和定序数据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是有顺序的。
第四节数据的描述方法一、图表描述方法计算机命令1.将数据输入或导入列中。
2.选择数据列。
3.单击图表向导(Chart Wizard)、线图(Line)和完成(Finish)。
4.如果想做某些改变,则鼠标右键单击图表,选择图表选项。
二、数字描述方法1.中心位置的测度(1)算术平均数求和:SUM平均值:average(2)中位数:中位数是通过把观测值按顺序排列而计算得到的。
处于中间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
中值:median,如果数据有n个,若n为单数,取值为中间的数值;若n为偶数,取值为中间两个数的均值。
众数:mode 。
注意:在不只有一个众数的情况下,Exce 只显示最小的,不显示是否有其它众数。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平方根:sqrt数据分析:分析工具库是Excel 所附的一组统计函数,它可以通过菜单栏找到。
单击工具,找到“数据分析”;如果“数据分析”不存在,点击“加载宏”,然后选择分析工具库。
找一台安装有数据分析的电脑,进入excel 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进入OFFICE10文件夹拷贝Library 文件夹到你的电脑同名文件夹里,然后执行前面的加载宏步骤就可以了。
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什么是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afab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3.png)
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一套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用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大量数据。
它涉及到统计推断、概率论、抽样方法、假设检验等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
统计学原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我们感兴趣的整体,而样本则是总体中的一部分。
为了从样本中获得对总体的推断,我们需要使用抽样方法来选择样本,并通过统计数据来计算总体的特征。
在统计学原理中,概率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概率论提供了一种框架来研究事件的概率。
通过概率论,我们可以计算和解释在给定条件下的事件概率,从而帮助我们进行推断和预测。
统计学原理还包括了假设检验的方法。
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检验统计推断是否有效的方法。
它涉及到建立一个零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并使用样本数据来计算一个统计量,以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据信程度,并进行科学的决策。
除了上述基本概念和方法,统计学原理还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统计建模等高级内容。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控制。
通过掌握统计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从而
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和推断。
统计学原理是现代科学、商业和决策制定的基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可靠的方法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8949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2.png)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工程技术领域,统计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度量;推断统计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数据类型。
在统计学中,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类型。
定量数据是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包括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定性数据则是用文字描述的数据,通常表示某种特征或属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概率理论。
概率是统计学的重要基础,它用来描述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理论包括基本概率、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等内容,它们在统计推断和决策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统计学中的抽样技术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抽样技术是指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对于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统计推断方法。
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方法。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假设检验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种假设。
总的来说,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涉及到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概率理论、抽样技术和统计推断方法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对于学习统计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统计学中的原理
![统计学中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f906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8.png)
统计学中的原理在统计学中存在许多原理和概念,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原理,但是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1. 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重要的原理之一,它指出,当从一个总体中取得大量独立随机样本进行观察时,样本均值的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2. 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统计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当从同一个总体中反复抽取大量的样本时,样本的平均值逐渐接近总体的期望值。
3. 置信区间:在统计学中,置信区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它是一个区间,具有一定的置信度,表示总体参数在该区间内的概率较高。
4.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判断样本的统计特征是否与总体参数相符。
它基于假设检验的原理,通过计算样本数据与假设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假设的可接受性。
5.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统计学中的方法,用于比较多个样本之间的差异。
它基于方差分析的原理,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方差,来评估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6.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建立统计模型的方法,它使用已知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未知的因变量。
它基于回归分析的原理,通过拟合一个线性回归模型,来估计变量之间的关系。
7.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在统计学中常见的误差类型之一,它指的是由于从总体中选择样本造成的误差。
抽样误差的大小可以用标准误差来衡量,较大的标准误差意味着样本的估计结果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偏差较大。
8. 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一种用于从样本中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
它基于推论统计的原理,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推断总体的参数或者进行预测。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统计学原理和概念,它们对于统计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B)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D另立一组1.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3.在编制变量分配数列中,组限的确定(b)A最小组下限高于最小变量值B最小组下限等于最小变量值C最大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D最大组上限低于最大变量值5.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d)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质量指标指数有(ac)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购买额指数C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D商品销售额指数E产品产量指数2.下列各项不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ce)A性别B年龄C职务D工资E民族2.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D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时点指标的数值( BCE)A可以连续计量 B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 C只能间断计D数其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E直接相加没有独立的实际意义2.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A库存额B总收入C平均收入D人均收入3.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B)A资料是否齐全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A0≤ρ≤1B-1<ρ<1C-1≤ρ≤1D-1≤ρ≤02.下列各项不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D )A性别 B年龄 C职务 D工资 E民族3.下列变量,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DEF)A库存产品数量 B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C货物总重量D按个计量的货物数量 E一条收费公路上的交通量 F公司年会的出席人数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A -∞< r<+∞B -1≤r ≤+1C -11.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频率是指( C)A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B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次数C平均每组内分布的频率D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2.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C )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D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1.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B)A年龄 B性别C社会阶层D汽车产量E行业代码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 )A产量 B人口数 C销售额 D出勤率3.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 C)A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B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C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不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D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4.复合分组是 C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1.平均发展速度是(C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3.对于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变量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Y = a + bx中,回归系数b (B )A肯定是正数 B显著不为0 C可能为0 D肯定为负数5.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B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1。
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3.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4.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B)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5.调查某工厂300名工人的工作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A300名工人B300名工人的工作效率C每一名工人D每一名工人的工作效率3.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比基期增加(C )A1%B5%C10%D3%2.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D )A490B500C510D520统计综合分析的主要特点是(ADE )A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B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C要运用全面统计分析方法D统计综合分析的目的在于提出办法解决问题E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2.普查属于(AC )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专门组织的调查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A)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C两者均需确定 D两者都勿需确定中位数是(ADE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BE)A工人人数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库存量E总产值1.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BCE)A年龄 B性别C社会阶层D汽车产量E行业代码1.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条件下(AC)A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缩小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扩大极限误差,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4.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2.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3.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C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4.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C统计活动过程 D总体与样本的关系1.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3.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D )A年年增长 B年年下降 C年年不变 D无法确定1.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是5元/人、6元/人,则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D )A一样的 B甲企业>乙企业 C甲企业<乙企业 D无法判断2.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3.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5.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D)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00和2500 D750和22501.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σ=5元,σ=6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D)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一样 D无法判断1.下列哪个变量不能采用定比计量尺度(D )A企业职工人数 B企业产品产量 C企业销售额 D企业利润额3.若变量x增加时,变量y的值减少,那么变量x和y之间存在着( B)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直线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4.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B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统计总体 D总体单位3.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设计者,则抽样误差( B)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5.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和1之间1.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D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 D众数2.假如学生的考试成绩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来表示,那么全班成绩的水平高低应该用什么平均数来说明(C )A可以用算术平均数 B只能众数 C可以用众数或中位数 D只能用中位数1.收集统计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ABCDE)A直接观察法 B采访法 C报告法 D通讯法 E实验调查法2.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 BDE)A独立性 B无偏性 C充分性 D一致性 E有效性2.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BCE )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B平均发展速度C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D平均劳动生产率E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BDE )A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工资水平指数 E劳动生产率指数2.普查属于(AC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专门组织的调查1.某个家具制造商购买大批木材,木材不干会影响家具的尺寸和形状。
家具制造商从每批货中随机抽取10块木材检验湿度,如果其中任何一块木材的湿度超过标准,就把整批货退回。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E)A样本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B样本是从每批木材中随机抽取的10块木材C总体单位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D总体单位是购买的每一块木材E总体是购买的全部木材2.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BCDA客观性 B无偏性 C一致性 D有效性 E优良性2.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76-1.85X,这表示(ACE )A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C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D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E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DE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男性是品质标志 C全部女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E人的年龄是变量1.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 BC)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运输部门的旅客周转量C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 D学校年底在校人数2.下列情况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不一致的是( AB)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C农产品产量调查 D企业现状调查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B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2.下列现象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有(ABD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 B存款期限与存款利率C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 D存款利率与利息收入 E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2.确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CDE )A极限误差大小 B全面性检验 C取样方式D抽样的组织形式 E被研究标志变异程度1.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ABC)A区分事物的本质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变化C研究现象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1.计算相关系数时( ABD)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B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系C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是随机的,一个是可控制的量D相关系数有正负号,可判断相关的方向E可以计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个相关系数1.标准差( CE)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2.如果用综合指数的形式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下列哪些项目可以作为同度量(ABCD ) A报告期价格 B基期价格 C报告期单位成本 D基期单位成本 E工人劳动生产率1.正相关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