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文言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文言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以恒,要虚心好学,追求多学多问。

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

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才是最重要的。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1.①不,没有②阻止
2.D
3.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有。

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初一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一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征明习字选⾃《书林纪事》 【原⽂】⽂征明临写《千字⽂》,⽇以⼗本为率,书遂⼤进。

平⽣于书, 未尝苟且,或答⼈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进②平⽣于书③或答⼈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话来概括这段⽂字的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杵磨针 【原⽂】磨针溪,在眉州象⽿⼭下。

世传李太⽩读书⼭中,未成,弃去。

过⼩溪,逢⽼媪⽅磨铁杵,问之,⽈:"欲作针。

"太⽩感其意,还卒业。

媪⾃⾔姓武。

今溪旁有武⽒岩。

注:[媪](ǎo)年⽼的妇⼈。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中加点词的意思去:⽅:欲:还: 2、解释下列句⼦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欲作针。

" 2)学⽽时习之 3、翻译⽂中画横线的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成语来概括这段⽂字的中⼼并且说说本⽂给你的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攘⼀鸡 【原⽂】今有⼈⽇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是⾮君⼦之道。

" ⽈:"请损之,⽉攘⼀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注解】①攘:这⾥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解释加点字: 1、是⾮君⼦之道 2、以待来年然后已 ⼆、翻译下⾯句⼦(4分) 1、今有⼈⽇攘其邻之鸡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君⼦之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损之,⽉攘⼀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薛谭学讴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薛谭学讴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薛谭学讴(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薛谭学讴小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六年级文言文,本店铺整理了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薛谭学讴,更多相关学习资料请关注本店铺!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1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1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解释】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

秦青弗止(5),饯于郊衢(念qu,二声)(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8)行云。

薛谭乃谢(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蛾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读音yu四声,卖)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读音li二声,栋,中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抃(读音bian四声,鼓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通‘仿’,效仿)娥之遗声也。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秦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

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

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

韩国的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

(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

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

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

(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

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注释】(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辞:告辞(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参考文档】薛谭学讴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参考文档】薛谭学讴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薛谭学讴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1.①不,没有②阻止2.D3.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有。

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薛谭学讴阅读答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语文文言文阅读《薛谭学讴》及答案解析(最新6篇)

语文文言文阅读《薛谭学讴》及答案解析(最新6篇)

语文文言文阅读《薛谭学讴》及答案解析(最新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文言文阅读《薛谭学讴》及答案解析(最新6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篇一【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薛谭学唱歌阅读答案

薛谭学唱歌阅读答案

薛谭学唱歌阅读答案【篇一:句读练习答案】董叔:晋大夫。

范氏:晋正卿范宣之女,献子之妹范祁。

富:富必凌人。

董祁:范祁嫁董氏,故称。

愬:同“诉”。

董叔向范氏求婚,一心想借此攀附权贵,得点好处。

叔向进行劝说,董叔不听,结果不出所料,被绑吊上院子里的槐树上,受到极大的侮辱。

文中用双关语来呼应前后,写得含蓄风趣、栩栩如生,令人忍俊不禁。

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

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

”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

”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

未至。

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

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之肓之上,膏之下。

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公曰:“良医也。

”厚为之礼而归之。

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司马牛:孔子学生,司马耕,字子牛。

子夏:卜商,字子夏。

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子曰:注释: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讴:唱歌。

抚:敲击。

饯:用酒食送行。

遏:阻止。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注释: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

丑曰:“ 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

【精品文档】薛谭学讴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精品文档】薛谭学讴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答案:1.①不,没有②阻止 2.D 3.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薛谭学讴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薛谭学讴、赵人患鼠、典论·论文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薛谭学讴、赵人患鼠、典论·论文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薛谭学讴、赵人患鼠、典论·论文
薛谭学讴
试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③饯行于郊衢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案
1.①向②尽\完③大道④阻止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3.(供参考)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技术,都应该精益求精,不能自满。

百尺竿头,尚需更进一步,何况是技艺不精的人呢?虚心方能让人进步,傲慢只能阻止自己前进的步伐。

4.薛谭身上当然也有可取之处。

他能够及时地知错改过,向老师道歉,并永远不说回去之类的话,这说明他认识到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道理。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赵人患鼠
试题。

《薛谭学讴》的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的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的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的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这个故事讲了古代的时候,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著名的歌手秦青为师,学习唱歌的故事。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阅读答案
1.①不,没有②阻止
2.D
3.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有。

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初三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初三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初三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六)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②辄以水沃面音:义:③食不给音:义: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愚公移山》《薛谭学讴》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

《愚公移山》《薛谭学讴》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

《愚公移山》《薛谭学讴》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三、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3分)【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①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注解:①饯:饯行,就是用酒食送行。

②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③抚节:节,是一种乐器。

抚节,就是弹奏乐器,可译作“弹琴”。

④悲歌:高歌。

悲,表示声音高亢,不是悲伤的意思。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2)担中肉尽,止有剩骨(3)自谓尽之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潭西南而望B.饯于郊衢达于汉阴C.惩山北之塞未穷青之技D.以残年余力属予作文以记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1)其如土石何?(2)薛谭乃谢求反。

8.《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联系现实,简要写出你的体会。

(2分)9.请你对薛谭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2分)答案:6A5.(1)阻止(2)无、没有;只、仅(3)穷尽、学完了7.(1)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请求返回(继续学习)。

xx文言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xx文言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xx文言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xx文言文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以恒,要虚心好学,追求多学多问。

以下是的.薛谭学讴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抱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以下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1.①不,没有②阻止
2.D
3.薛谭于是(向秦青)抱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有。

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薛谭学讴》的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的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的阅读答案
《薛谭学讴》这个讲了古代的时候,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著名的歌手秦青为师,学习唱歌的故事。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抱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1.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以下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1.①不,没有②阻止
2.D
3.薛谭于是(向秦青)抱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有。

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最新】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3页)

【最新】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阅读附
答案
薛谭学讴于秦青①,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②于郊衢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秦青、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

②饯:设酒食送。

③衢
(qú):大路。

1.选出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A.薛谭学讴于秦青:唱歌
B.未穷青之技:尽、全部
C.抚节悲歌:把住
D.响遏行云:阻止
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薛谭学讴于秦青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
饯于郊衢
有过于江上者
C.
未穷青之技
其邻人之父亦云
D.
放之四海而皆准
人皆贺之
3.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薛谭乃谢求反
人而徐趋,至而自谢
B.
其邻人之父亦云
响遏行云
C.
自谓尽之,遂辞归
停数日,辞去
D.
(歌者)贵在中节
抚节悲歌
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B。

小学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三)

小学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三)

小学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③饯行于郊衢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向②尽\完③大道④阻止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3.(供参考)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技术,都应该精益求精,不能自满。

百尺竿头,尚需更进一步,何况是技艺不精的人呢?虚心方能让人进步,傲慢只能阻止自己前进的步伐。

4.薛谭身上当然也有可取之处。

他能够及时地知错改过,向老师道歉,并永远不说回去之类的话,这说明他认识到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道理。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蛾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读音yu四声,卖)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读音li二声,栋,中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读音bian四声,鼓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通‘仿’,效仿)娥之遗声也。
其实,薛谭很可爱。薛谭不仅有“知错则改”的大丈夫品质,有对真善美尤其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的好德性,还有头脑清晰、眼光锐利的艺术鉴别力。在混沌世界,尤其在铜臭熏天的年度,学生寻明师难;明师寻好学生更难。学生寻明师,其难难在必须长着一对锐眼。中国人病痛多,否则电视广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药物广告。国人之眼疾,比如“红眼病”、“势利眼”,比比皆是。治疗眼疾的药,电视却从无广而告之的,可见此等眼病是无药可治的癌症。“势利眼”者便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何有拜会明师的缘分?薛谭听见秦青激亢放歌,当即识辨出这是最高级的声乐艺术,出于对艺术的真爱,所以断然决定认错,争取返回秦青门下去努力学习真正的艺术。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中国青年没有艺术的鉴别力,浑浑噩噩地叫惯施烟雾的煤体轻易牵着鼻子乖乖的走,否则,哪来的“追星族”?何来如此之多的人痴目迷恋“十二乐坊”?什么是“艺术鉴别力”?这是一个三言两语不能说清的大学术题。我常对我的学生说,能“观文辨人”者有望叩开圣洁的文学大门;可“听音识人”者方可步入高雅的音乐之堂。这其实说及的也只是“鉴别力”的大海之一滴而已。明师寻觅“好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生理条件(比如,色盲不得学美术,耳背不得学音乐,骨骼欠佳不得学舞蹈),俯拾皆是,精神好(执着追求艺术又刻苦学习)的学生也不难找,明师要寻人格、品德好的学生,无疑大海捞针。为什么会这样?我不说,硬要说,我又要犯矛头直指社会对特保“儿皇帝”放纵的揭短罪过,又要如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去唠叨:“如今世道,一代不如一代”。
“薛谭学讴”读完细想,忽然猜出这个中一个隐情来,那就是秦青从事声乐教学,从来不给学生做教学示范。学生薛谭之所以发生骄傲自大要“辞归”,与老师不示范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赏析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这是我们阅读本文应该得到的启示。
学习是学无止境的,学海无涯,永远精进。
作者简介
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圉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
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注的。这部分的内容丰富复杂,有消极无为、个人享乐的观点,也有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辨证的观点。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人有亡者》、《杞人忧天》、《齐人攫金》等
答案:A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有。他那知错就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5.薛潭为何“辞归”,又为何“求反”?
答:
6.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学习应虚心,不能浅尝辄止。
7.薛谭为什么要回家?
答:他以为自己已经学完了秦青的技艺,再也没什么可学的了。
(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辞:告辞(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中心】
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
“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的“知错则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但是,秦青的人格再高大,却可惜是古非今。无论我们把眼能睁多大,也很难在今天的哪所学校里能轻松寻觅到秦青的那可尊可敬的身影,那种正把馋眼死盯着学生们钱袋的道貌岸然的教师,反是张眼便可看见。我略知某些大学府里的龌龊事,还耳闻目睹某些个音乐学院里的幕后情,但我须受中国的文化界、教育界尤其音乐界的“只许歌德”钢铁法则的制约,只能闭嘴。“一日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免再遭口诛,惧畏再有人又要怒斥我这个三十多年前身陷大牢被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击落了全部牙齿的人,是满嘴狗牙。
“薛谭学讴”的全文华彩句是“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八个字。这八个字浪漫又夸张,字字都有万钧力,可称是光烁千古的绝句。这个绝句,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后人们不断袭用。这八个字内涵深广,包括了声音的力度、音量、音质(坚实度)、播送力(即是今天的音乐界常常空谈却无人去实办的什么“穿透力”)、声乐的共鸣发声等等音乐学问内容。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解释】
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秦青弗止(5),饯于郊衢(念qu,二声)(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8)行云。薛谭乃谢(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世人观察事物,判断是非,因为要受视角、思维定式、人生经历、身处环境、身居地位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或束约,获取的印象,作出的结论,就相互出入很大,于是人们各执己见,各述己论,莫衷一是。读书也同此理。人们同读一本书,各有各自的解读方法,各有各自的读后联想。我现在谈谈我读“薛谭学讴”,一文的感想。
在我读过的有限的书籍中,《列子.汤问》篇中的“薛谭学讴”,是我看见的最古老的记述声乐教育的文字。此文告诉我们,我国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职业声乐教师,因为《列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问世的著作。只可惜《列子》著作不是正宗史书,又叹惜中国的正宗史书是不记载中国的科教文发展史的,使我们的那些善令大人物宠爱的学者们,不能手执《列子》一书去尽施捕风捉影的看家本事来番大扬国威。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秦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韩国的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注释】
“薛谭学讴”全文没有叙述秦青进行声乐教育的具体细节,没有介绍薛谭声乐学习的内容,甚至连薛谭在发生了要“辞归”究竟已经向秦青学艺有多久也不交待,我以为与正题“学讴”有偏离之嫌。《列子》篇中另有一段叙述纪昌学箭的文字,纪昌的老师飞卫的训练法,纪昌艰苦学练射术的实况,文章介绍得很详细。我猜,这恐怕是因为作者对声乐教学较陌生,对射术训练很熟悉的原因。
练习
1.“穷”在本文中是“尽”的意思,你知道下列句子中的“穷”字是什么意思吗?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背诵课文。
3.对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1)秦青的歌声太悲壮了。
(2)秦青的歌声由于声音很大,天空中的云都被振住了,不能流动了。
【文言知识】
说“谢”:现代汉语中的“谢”,多指感谢或凋谢。上文“薛谭乃谢求反”中的“谢”。指认错、道歉。又,“父斥之,儿谢”,意为父亲斥责儿子,儿子便认错。又,“帝怒,群臣谢去“,意为皇帝发怒了,大臣们认错而离去。
从薛谭学讴说起
古籍《列子.汤问》内有一段“薛谭学讴”,原文仅有五十一个字。古文历来讲究简洁,力求言简意赅,不似我们今天风行的假大空文风。
今将原文抄录如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我试将这段古文译成我们习惯使用的白话文。译前,先将原文内的几个生涩古字释说一下:“讴”,即唱歌;“弗”,不;“饯”,为送别举办饯行;“郊衢”,城市郊外的大道;“抚”,古时与“拊”字通用,作表示拍击、拍打之意用的动词;“节”,古时的打击乐器;“反”,古时与返通用。这段古文说的是发生在两千五六百年以前战国时期的故事。秦国有一个叫薛谭的青年歌手,为提高唱歌本领,投在秦国歌唱家秦青的门下学习声乐艺术。薛谭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盲目自认已经全部学到,踌躇满志的要去独闯江湖,于是向秦青提出要求结束学习,要告别老师回自己家去。面对自满的学生,秦青没有批评,没有制止,不仅同意了薛谭的请求,还郑重举办了结业仪式,秦青亲自出城送别,又在郊外的大道设宴为薛谭饯行。眼看薛谭就要离去,不知何日能再聚,想起薛谭学艺以来的岁月时光里,师生进行传承艺术,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秦青胸中泛出不舍之情难以自禁,秦青取出随身携带着的叫“节”的打击乐器,拍拍打打的敲了起来,又紧随这敲打出来的节奏,纵情引吭高歌,他把自己对离别的伤感倾泄在歌声里。但见,秦青激昂的歌声,把大道附近树林里的大树震荡得枝摇叶晃;秦青高亢的歌声,直插九霄云天,正在天空飘行的白云遭受强大有力的歌声阻挡,只得被迫停止了游动。薛谭第一次亲身目睹了自己的老师歌唱本领如此高强,技艺如此绝伦,发自肺腑钦敬,薛谭幡然醒悟,明白自己肤浅的学业与老师已经登临的艺术高境差距之遥有如地对天。薛谭当即向老师认错,恳求老师准允他重返师门继续学习。秦青谅恕了薛谭,师生皆是欢喜,从此以后,薛谭安心学艺,永远不敢再说自己要毕业要回家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