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插入语“看来”的语用功能分析
高中语法专题解析插入语的种类和用法
![高中语法专题解析插入语的种类和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3fd8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9.png)
高中语法专题解析插入语的种类和用法插入语是指在句子中起补充说明、加强语气或引起注意的成分。
在语法上,插入语不是句子的重要构成成分,但对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情感却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插入语的种类和用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插入语的种类1. 感叹语:用来表达感叹或惊奇的情绪。
例如:"哇"、"天啊"、"好美啊"。
2. 感叹成分:用来表达感叹或惊奇的事物或人物。
例如:"这么大的房子啊"、"多么漂亮的花啊"。
3. 感叹词语: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感。
例如:"太好了"、"太遗憾了"。
4. 插入语词:用来强调或补充说明的词语。
例如:"确实"、"实际上"、"毫无疑问"。
5. 拟声词:用来模拟某种声音或动作。
例如:"呼啦"、"碰"、"砰砰"。
6. 时距标志:用来表示时间或空间距离。
例如:"一年后"、"在那里"。
7. 专名、代词:用来指代特定名词或人物。
例如:"小明"、"玛丽"、"他"、"你"。
8. 人称词:用来指代特定的人称。
例如:"我"、"你"、"他"。
二、插入语的用法1. 前插语:插在句子开头,与主句相分离。
例如:"突然"、"顺便说一声"、"不知怎的"。
2. 后插语:插在句子结尾,与主句相分离。
例如:"我觉得"、"你知道吗"、"事实上"。
3. 中插语:插在句子中间,改变句子的语气或补充说明。
高中语法突破插入语的运用
![高中语法突破插入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8bef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8.png)
高中语法突破插入语的运用高中语法学习中,插入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点,它能够为句子增添丰富的信息,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灵活多样,掌握插入语的用法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本文将全面介绍插入语的定义、分类以及运用技巧。
一、插入语的定义和作用插入语指需要插在主句中的一段话、短语或单词,它与整个句子的语气、语调、意思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插入语既可以加强句子的情感色彩,也可以提供额外的说明信息。
插入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说话人的感叹、疑问、命令、建议等情感和语气。
2. 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句子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3. 补充解释和说明,丰富句子的内容和信息。
二、插入语的分类插入语可以按照形式和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形式分类,插入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插入语是一个短语:例如,毫无疑问、事实上、总的来说等。
2. 插入语是一个名词:例如,大家、女士们先生们等。
3. 插入语是一个从句:例如,我相信、你知道等。
按照功能分类,插入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感叹插入语:例如,哇、真棒、太好了等。
2. 疑问插入语:例如,难道、到底、岂不等。
3. 解释插入语:例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等。
4. 补充插入语:例如,顺便说一下、更重要的是等。
三、插入语的运用技巧在插入语的运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1. 插入语要注意与句子的主题保持一致,不要脱离整个句子的语境。
2. 插入语的位置通常在句子的两个逗号之间,也可以在句首或句尾。
3. 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整,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4. 在使用插入语时,注意使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调,使句子更加自然流畅。
四、插入语的例句1. 感叹插入语的例句:- 哇,这个新闻真令人震惊!- 太好了,我们终于赢得了比赛!2. 疑问插入语的例句:- 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难道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3. 解释插入语的例句:- 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恰当使用插入语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恰当使用插入语](https://img.taocdn.com/s3/m/9e6b77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d.png)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恰当使用插入语作文是高考中一项重要的考试项目,良好的作文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写作中,使用插入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有效地丰富文章的表达,提升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然而,如何恰当地运用插入语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考作文技巧中如何恰当使用插入语进行论述。
一、插入语的概念和作用插入语是指在句子中添加的一些修辞成分,用于补充或说明句子的内容。
插入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修饰句子成分:插入语可以对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进行修饰,使其更加具体、生动。
2. 表达感情:插入语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和情绪,增强句子的感染力。
3. 借助插入语,可以对句子进行补充、解释或强调,使句子更加精准、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二、恰当使用插入语的原则1. 注意插入语与句子的衔接:插入语应与句子内容相衔接,不应与句子内容产生矛盾或冲突。
2. 避免过多使用插入语:插入语虽然可以增加句子的表达力,但过多使用容易让句子显得啰嗦冗长,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3. 注意插入语的位置和使用方式:插入语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具体使用方式要根据句子整体结构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
三、使用插入语的技巧1. 插入语的位置:插入语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具体位置应根据句子的需要来确定。
如在句子开头使用插入语,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加句子的吸引力;在句子中间使用插入语,可以对句子内容进行补充或解释;在句子结尾使用插入语,可以强调句子的重点。
2. 插入语的种类:插入语的种类多样,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名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等,具体使用要根据句子的需要和表达的目的来选择。
3. 插入语的使用方式:插入语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和其他成分连用,具体使用方式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
使用插入语时,需要注意插入语与句子其他部分之间的衔接,保持句子的逻辑连贯性。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如何恰当使用插入语,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进行分析:【例1】原句:我找到一个特别感兴趣的书,非常喜欢它上面的插图。
关于汉语插入语的言语交际功能的分析
![关于汉语插入语的言语交际功能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abe9e80975f46527d3e146.png)
关于汉语插入语的言语交际功能的分析
沈姣
( 徐州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2004级 硕士研究生, 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关联理论为依据, 对汉语插入语的语用价值进行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汉语插入 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插入语 语篇功能 人际功能 修辞功能
( 9) 到如今, 你们看, 咱全村的树都成材料啦, 结果子, 全 村都好过啦。
3.3 修辞功能 3.3.1 增强话语表现力的功能 插入语往往可以赋予话语一定的表现力, 使话语显得或 者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或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这主要是指 那些表达各种主观态度、吸引注意力和起衔接功能的插入语 , 如 “幸 亏 、好 在 、天 晓 得 、怪 不 得 ”。 ( 10) 幸亏荐头的情面大, 辞退不得, 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 种无聊职务了。 例10由 于 增 添 了 插 入 语 “幸 亏 ”, 充 分 表 达 了 说 话 人 的 情 感态度。 3.3.2 赋予话语以一定修辞色彩的功能 插入语还有一个重要的修辞功能: 赋予话语一定的语体 色彩— ——或是无拘无束的口语色彩, 或是正式拘谨的书面语 色彩。这是因为在大量的插入语中, 有些是属于口语范畴的, 如 “瞅 ”、“你 猜 怎 么 着 ”、“还 有 一 说 呢 ”、“话 又 说 回 来 ”。有 些 则 属于书面语范畴, 如“总而言之”、“据报道”。它们的出现给句 子带来了相应的语体色彩。 ( 11) a.事情明摆着, 你看, 我们还能不管么?
语 行 为 都 是 一 些 所 谓 的 “威 胁 面 子 ”的 行 为 ( FTA) , 即 人 们 的 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的面子受损。如果人们在 交际中要相互合作, 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面子是要 相互保护的,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 最好使用礼貌语言。Brown & Levinson还 区 分 了 消 极 面 子 和 积 极 面 子 。 消 极 面 子 指 “不 希 望 别 人 强 加 于 自 己 , 自 己 的 行 为 不 受 别 人 的 干 涉 和 阻 碍 ”, 而 积 极面子则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喜爱”。因此, 维护消极面 子是为了满足个人安全的需要, 而维护积极面子则是为了满 足个人受尊重的需要。拒绝语是威胁请求者正面子的言语行 为, 因此常常使用礼貌策略来缓和对对方的面子伤害。
插入语的类型学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插入语
![插入语的类型学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插入语](https://img.taocdn.com/s3/m/ac8827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5.png)
插入语的类型学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插入语插入语是一种在句子中插入的独立结构,用来表达额外的信息、加强语气或者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掌握不同类型的插入语的使用方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句子的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插入语类型及其使用方法。
1. 感叹插入语感叹插入语用于表达强烈的感叹、惊讶或者赞美之情。
常见的感叹插入语有"嗨"、"哎呀"、"哇"、"呀"等等。
例如:嗨,你真是个天才!哎呀,你的新发型真好看!2. 肯定插入语肯定插入语用于肯定或者强调某个观点或者事实。
常见的肯定插入语有"确实"、"当然"、"事实上"等等。
例如:确实,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事实上,他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贡献者。
3. 否定插入语否定插入语用于否定或者对某个观点进行质疑。
常见的否定插入语有"没错"、"别误会"、"实际上不是这样"等等。
例如:没错,我确实犯了个错误。
别误会,我并不是故意的。
4. 解释插入语解释插入语用于对某个词语或者句子进行解释或者补充说明。
常见的解释插入语有"也就是说"、"也就意味着"、"换句话说"等等。
例如:我们需要完成这项任务,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加快进度。
5. 方式插入语方式插入语用于对某个动作或者行为的方式进行修饰。
常见的方式插入语有"慢慢地"、"轻轻地"、"迅速地"等等。
例如:他轻轻地关上了门。
在使用插入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插入语通常用逗号隔开,使其与句子的其他部分明显分开。
2. 插入语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位置,但一般放在句子中间,以避免打断句子的整体结构。
3. 插入语的使用应根据具体语境和需要进行,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理解并使用插入语
![理解并使用插入语](https://img.taocdn.com/s3/m/dc2e4a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7.png)
理解并使用插入语插入语是一种语法现象,常常用来添加额外的信息、修饰词语、表达情感或者进行补充说明。
它可以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一个从句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插入语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插入语的定义、分类以及使用技巧。
一、插入语的定义和分类插入语是在句子中间插入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表达对某一内容的强调、感叹、总结或者修饰。
根据其功能和特点,插入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感叹词插入语:如“哦”、“嘿嘿”、“啊”等,用来表达惊讶、赞叹或者质问等情感。
例子:- 这个消息真是太令人震惊了,哦!- 嘿嘿,我终于找到了我的丢失已久的笔记本电脑。
- 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2. 修饰性插入语:该类型的插入语能够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者修饰,使其更加具体或者准确。
例子:- 她的新发型,也就是那个时髦的马尾辫,使她看起来更加时尚。
-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环境,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等。
3. 总结性插入语:该类型的插入语用于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或者概括,常常使用诸如“总之”、“最后”、“总而言之”等词语。
例子:- 我们今天学了很多东西,最后,我想强调一下重要的是勤奋和坚持。
-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总之,我们应该尊重彼此。
二、插入语的使用技巧在使用插入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以确保文章表达流畅、准确、具有吸引力。
1. 适度的使用:插入语的使用应该适度,不能过多或者过少。
过多的插入语可能会导致语句过于复杂,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而过少的插入语则可能使文章显得过于平淡乏味。
2. 上下文的连贯性:在使用插入语时,要注意插入语与上下文的连贯性。
插入语应与前后句子内容相呼应,使得整篇文章更加连贯有序。
3. 语气与情感的表达:插入语常常被用于表达语气或者情感。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入语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4. 句子结构的掌握:在使用插入语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掌握。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插入语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插入语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a7724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b.png)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插入语知识点总结在小学语文写作中,插入语是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能为文章增添色彩和表现力的重要元素。
掌握插入语的使用方法,可以让孩子们的作文更加生动、丰富,表达更加准确、自然。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插入语知识点。
一、什么是插入语插入语是在句子中插入的一个成分,它与句子的其他部分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通常是对句子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解释、强调或者表达某种情感。
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者句末。
例如:“说实话,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
” 这里的“说实话”就是插入语,它对后面“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进行了强调和补充。
二、插入语的作用1、增强表达的准确性插入语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依我看,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 “依我看”就表明了这只是个人的观点,使表达更加客观。
2、丰富语言的表现力通过插入语,可以让句子更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像“毫无疑问,他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
” “毫无疑问”增强了语气,使对“他是最优秀的学生”这一表述更有力度。
3、体现情感和态度插入语能够传递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哎呀,我把作业忘在家里了!” “哎呀”这个插入语表现出了焦急和懊恼的心情。
三、常见的插入语类型1、表示强调的插入语“毫无疑问”“不可否认”“确实”“真的”“显然”等。
2、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的插入语“依我看”“在我看来”“我认为”“我觉得”等。
3、表示情感的插入语“哎呀”“哎哟”“哈哈”“嘿嘿”“哼”等。
4、表示解释说明的插入语“比如说”“例如”“举个例子”“换句话说”等。
5、表示时间、地点、条件的插入语“顺便说一下”“顺便提一句”“首先”“其次”“最后”“总之”等。
四、插入语的使用注意事项1、不要滥用插入语虽然插入语有很多好处,但如果使用过多,会让句子显得啰嗦,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2、注意插入语的位置不同的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有所不同,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合理安排,避免造成语法错误。
从“看来”“看起来”的语法化历程看其差异
![从“看来”“看起来”的语法化历程看其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f6be622ba0d4a7303763a5c.png)
从“看来”“看起来”的语法化历程看其差异“看来”和“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用法上也有重合之处,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者。
本文试图从其各自的语法化的不同过程,来解释其在共时平面上的语义、语用差别。
标签:看来看起来语法化句法位置语义一、前言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词形相近的词常常会成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的难点,特别是一些词形相近,用法相似的词。
母语为汉语者可以凭借熟练的语感,轻而易举地分辨,而第二语习得者则常常会“百思不得其解”。
本文讨论的“看来”和“看起来”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汉语八百词》中,“看起来”的解释是“插入语。
揣摩、估计。
”“看来”的解释是“插入语。
依据客观情况估计。
”仅仅从解释我们都很难判断出这两个词的区别,更何况是一些第二语言习得者。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看起来”“看来”的词义、语用区别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仅仅只做一个共时平面的分析,恐怕很难探其根源,历时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共时的差异。
二、“看来”和“看起来”的语法化差异(一)“看来”的语法化历程古代汉语中,“看”出现较早,意义实在。
唐代,“看”和“来”在线性序列上相连出现。
这时的“看来”还不是一个词。
“看”为动词,表示“观看、查看”义,“来”为事态助词,表示的是事件已经发生过了,动作已经发生过了。
如:(1)崔液《上元夜六首》之一:“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全唐诗》卷五四)(2)白居易《题岐王旧山池石壁》:“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
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
”(《全唐诗》卷四五一)我们通过对唐代语料的考察,发现“看来”常出现的句法位置是“主语+看来+谓词性成分”,构成连谓结构。
在这些语料中,谓词性成分或者小句位于“看来”之后,在功能上充当连谓成分,在语义上是对“看来”动作完成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补充说明。
如:(3)白居易《题岐王旧山池石壁》:“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
插入语的篇章语用价值分析
![插入语的篇章语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4e355277232f60ddcca12e.png)
插入语是句中独立成分的一种,它不与句中其 他成分发生句法结构关系,也不互为句法成分。 插 入语独立于主要句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之外,即使 删除插入语,对一个句子的主要句法成分也没有影 响,一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关系依然完整,因此,有人 称其为“句子的特殊成分”。 [1]345 如果单从句法成分 的层面研究插入语,那么插入语的确是特殊成分,特 殊在于它可以删除,在于其他句法成分都是相对的, 如主谓、动宾,而插入语却是独立的,找不到与其相 对的句法成分。
上述二文,研究的重点仍是插入语的分类,而且 主要是本身形式及在句中的位置分类。 张文的位置 分类已多少涉及了插入语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
吕明臣在《现代汉语话语指示功能分析》一文 中,将插入语放在语用平面进行考察,分析阐述了插 入语的提示功能(你看)、信源功能(据说)、语态功能 (我看、说不定、毫无疑问)、结构功能(总之)[5]。 这种 功能分类与表意作用分类大同小异,但提出从语用 层面研究插入语无疑是一大进步。
长期以来,语法研究到句子为止。 篇章、语用研 究的兴起,为插入语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窗口。 将插 入 语 放 在 大 于 句 子 的 语 言 体 — — — 篇 章 的 层 面 , 从 语 言 实 际 使 用 — — — 语 用 的 角 度 对 插 入 语 进 行 分 析 , 可 以进一步揭示插入语的价值。
表示肯定强调等语气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特别是我想我看依我看等看来看起来想来看样子说不定充其量少说等听说据说相传据报道等总之总而言之总的来说句话等毫无疑问没问题不用说不可否认说真的不错等二插入语的篇章价值衔接与连贯是篇章研究的重要问题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插入语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插入语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51a8b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4.png)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插入语知识点总结在小学语文写作中,插入语是一个很有用但常常被同学们忽略的知识点。
掌握好插入语的运用,能让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丰富,表达也能更加准确、清晰。
什么是插入语呢?简单来说,插入语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插入的一些词语或短语,它们与句子的其他部分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但是能够对整个句子的意思进行补充、说明、强调或者表达某种情感。
比如说,“毫无疑问,他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
” 这里的“毫无疑问”就是一个插入语,它强调了后面的观点。
再比如,“据我所知,他已经完成了作业。
” 其中“据我所知”就是插入语,对后面所说的内容进行了来源上的说明。
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者句末。
放在句首的插入语,常见的有“首先”“其次”“总之”“不过”“然而”等等。
比如,“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次活动的目的。
” 这里的“首先”就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放在句中的插入语,往往要用逗号或者破折号与其他部分隔开。
像“这棵树,说实在的,长得并不高。
” 这里的“说实在的”就是句中的插入语。
放在句末的插入语,通常也会用逗号隔开,比如“他今天没来上学,可能是生病了。
” 这里的“可能是生病了”就是句末的插入语。
插入语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表示强调和突出的插入语,比如“的确”“确实”“毋庸置疑”等。
用这些插入语能让我们要表达的重点更加突出,引起读者的注意。
有表示推测和估计的插入语,例如“大概”“也许”“可能”。
当我们对某些事情不是很确定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些插入语来表达自己的猜测。
还有表示总结和概括的插入语,像“总之”“综上所述”等。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在一段叙述之后,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另外,插入语还有表示解释说明的,比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表示举例的,如“例如”“比如”;表示补充说明的,像“顺便说一下”“此外”等等。
那么,在写作中,正确使用插入语有哪些好处呢?首先,能够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通过插入语的引导和衔接,让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读者更容易跟上我们的思路。
插入语_精品文档
![插入语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b93e0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a.png)
插入语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插入语来增强语气、表达感情或引起注意。
插入语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它没有主语、谓语或宾语,但可以独立存在于句子中,并起到一定的语义作用。
本文将介绍插入语的定义、常见类型和使用方法。
一、插入语的定义插入语是一种用于增强语气或表达情感的语法结构,通常独立于句子之外。
插入语与句子的其他成分之间一般不会相互影响,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开始、中间或结尾位置。
插入语通常用于口语和非正式的写作中,可以让句子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常见类型插入语的类型较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插入语类型及其示例:1. 感叹语感叹语用于表达惊讶、喜悦、疑问等情感。
常见的感叹语有:哇、啊、嗯、呀等。
例如:•哇,你真棒!•啊,我忘记带钥匙了!2. 修辞插入语修辞插入语用于增强语气或表达强烈的情感。
常见的修辞插入语有:真的、太、非常等。
例如:•这个项目真的非常困难。
•太好了,我们终于成功了!3. 感叹句型感叹句型用于表达赞叹、感慨等情感。
常见的感叹句型有:多么、多么地、何等等。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你不知道我多么想见到你。
4. 插入语短语插入语短语是由词组或词语构成的插入语结构。
常见的插入语短语有:说真的、说实话、说起来等。
例如:•说实话,我对这个决定并不满意。
•说起来,我很久没有见到他了。
三、使用方法插入语的使用方法主要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表达意图。
以下是一些使用插入语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插入语类型,根据表达的情感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插入语类型。
2.了解插入语的语法结构,并根据语法规则正确地插入到句子中。
3.注意插入语的位置,根据需要将插入语放在句子的合适位置,以达到理想的语气效果。
4.注意插入语的语调和语气,正确的语调和语气可以增强插入语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5.不要过度使用插入语,过多的插入语会给人繁琐和干扰的感觉。
四、总结插入语是一种用于增强语气、表达感情或引起注意的语法结构。
它可以独立存在于句子中,并起到一定的语义作用。
插入语的语义分类和语用功能研究
![插入语的语义分类和语用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683b2a33687e21af45a990.png)
插入语的语义分类和语用功能研究作者:华婷来源:《卷宗》2019年第18期摘要:插入语在不同语言中使用都十分普遍,研究发现,不同插入语在句子中对语义的影响是不同的,除此之外,语言学家们还发现插入语在语篇中的语用作用是更加重要的,它能使语篇结构严密,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本文就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对插入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且认为在插入语学习和教学中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插入语;语义分类;语用功能;语篇1 引言人们在日常交流过程中,除了表达句子的基本内容之外,通常还会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出说话人自己的主观态度、情感等意义,而插入语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在一个合法句子语法结构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成分可能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插入语虽然不在主流的语法范畴中,但却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语义和语用层面上表达了语言使用的很多功能,因此对于插入语的深入研究也是语言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传统语法认为插入语是独立于句子之外的成分,结构上跟句中其他的语法成分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对于句子结构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句法、语义、语用等领域的深入了解,语言学界对于插入语也有了不同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将插入语定义为“在一个句子中间插入一个成分,它不作句子的何种成分,也不和句子的何种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同时既不起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这个成分称之为插入语成分”。
这种解释基本和传统语法的观点一致。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认为插入语在句法上虽然跟其他结构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语义上却是必需的,并且将其定义为“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必需成分,这就是独立语。
独立语在句子里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添加在句首、句中或句末,以适应需要”,其中表达的句意包括说话人的态度、情感等。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对于汉语插入语的解释还是没有一个一致统一的意见,这种分歧主要是由于对于不同类型插入语的语义和语用功能认识的不足,因此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对插入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写作使用插入语的方法
![写作使用插入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5946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a.png)
写作使用插入语的方法插入语在写作中起到丰富语言表达和增强句子意境的效果。
它可以插入到句子的各个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用以修饰和补充句子的信息。
在下面的文章中,将介绍一些使用插入语的方法,以帮助你提升写作的表达能力。
一、插入语的种类和用法1. 状语插入语: 在句子中起修饰语或补充说明的作用,增加句子的细节和描写力。
例如:阳光明媚地照耀着整个城市,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2. 形容词/副词插入语: 插入到句子中,对主语或者谓语进行修饰,进一步描述事物属性或者表达情感态度。
例如:他是一个富有经验、值得信赖的工程师。
3. 名词性插入语: 以名词形式插入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补足语,起到阐明、补充或限制句子内容的作用。
例如:赵老师,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二、灵活运用插入语的技巧1. 运用插入语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插入语的运用,可以增加句子的细节和描写力,使读者更加有画面感。
例如:她用优雅、流畅的笔触创作出一幅美丽的画。
2. 插入语的运用可以突出重点,增加句子的表达力。
通过适当插入形容词、副词或者名词性插入语,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加明确。
例如:这个问题,诚然,不容忽视。
3. 插入语的使用应注意适量。
过多的插入语可能会破坏句子的流畅性,使句子显得臃肿。
因此,在使用插入语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插入点,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三、注意事项1. 插入语的位置应该与所修饰的成分相邻,以保证句子的逻辑结构完整。
2. 插入语可以用逗号、破折号、括号、引号等标点进行衔接。
3. 插入语的使用要符合语境,不能过度夸张或太过冗长。
要根据写作目的和句子结构的需要来适当运用插入语。
综上所述,插入语是提升写作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插入语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样,增强句子的细节与描写力,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但使用插入语需要注意适量运用,避免句子臃肿和流畅性受到影响。
希望以上介绍的插入语的方法能够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现代汉语插入语“看来”的语用功能分析
![现代汉语插入语“看来”的语用功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2bcf770029bd64793e2ccb.png)
现代汉语插入语“看来”的语用功能分析现代汉语中插入语“看来”是命题外的语用成分,它虽然不影响命题内容的真假,但它在句中的出现与否对句子的意义却有很大影响。
本文在语料考察的基础上,从“看来”在句中分布的位置出发,分析了“看来”的语用功能:它在句中的位置影响说写者介入的程度,表达不同程度的主观性,从而产生句子意义表达上的差异;它具有明示话语信息、标记话题、衔接篇章等功能。
标签:“看来” 插入语语用功能全副评注在现代汉语中,插入语“看来”不是句子的句法成分,它的有无虽不影响句子的句法结构,但它对句子的意义却有很大影响,在传达说写者的主观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试分析“看来”的语用功能,所选例句均出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一、“看来”的位置对其语用功能的影响“看来”在句中位置的不同会影响其语用功能。
“看来”位于句首或者位于句首并以逗号与主语隔开时,会使得“看来”比位于主谓之间显得更为突出,更加凸现后面的观点是说写者的推测。
如:(1)a.宠物商品看来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b.看来宠物商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c.看来,宠物商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无论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看,b、c两句中的“看来”都要比a句中的“看来”突出;c句中的“看来”又比b句中的“看来”显得突出。
三句中的“看来”突出程度的强弱依次为c﹥b﹥a。
心理实验表明,最容易引起受话人注意的是句首成分,所以在对话中,由于时间有限,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这是引起受话人注意的便捷手段。
因此,“看来”位于句首或位于句首并以逗号与主语隔开,都能获得突出或凸现的效果。
虽然“看来”在句中的位置变化不会影响整个命题的意义,但它的位置会影响说写者介入的程度,表达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带来意义表达上的差异。
它在句中出现得越早,对话语理解的影响就越大。
如:(2)a.明天会下雨。
b.看来明天会下雨。
c.明天看来会下雨。
d.明天会下雨,看来。
任何一个句子进入语言交际过程,都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要传递的客观信息,二是说写者对所传递信息的主观态度。
插入语成分分析辨认句子中的插入语并分析其作用
![插入语成分分析辨认句子中的插入语并分析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a794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0.png)
插入语成分分析辨认句子中的插入语并分析其作用插入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可以用来插入额外的信息,强调某个观点或者提供补充说明。
在句子中,插入语通常被逗号、破折号或括号所包围,起到突出或补充句子信息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使用和作用,帮助读者辨认和理解插入语的含义。
一、插入语的定义和特点插入语是一种独立于句子结构的语言成分,它不属于主语、谓语、宾语等传统的句子成分。
插入语的出现可以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增强语气和感情色彩,也可用来指示陈述信息的主观性和距离感。
插入语常常由形容词、副词、名词或短语组成,插入到句子中间或句子两侧,与句子其他部分之间用逗号、破折号或括号隔开。
它的出现既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也可以是额外的补充,具体的作用和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和推测。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具体分析插入语在句子中的应用和作用。
二、插入语的应用示例1. "我真的很高兴, 你能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在这个例句中,“你能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我真的很高兴”则是一个插入语。
这个插入语通过使用逗号将其与句子剩余部分分隔开来,使整个句子更加生动和口语化。
插入语“我真的很高兴”表达了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强调了他对对方参加生日聚会的高兴之情。
2. “我们终于到了,紧张的心情也随之松懈了。
”这个例句中,“紧张的心情也随之松懈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我们终于到了”是一个插入语。
插入语“我们终于到了”通过使用逗号将其与句子剩余部分隔开,起到了补充和突出的作用。
插入语中的“我们终于到了”表达了说话人的感慨和释放压力的情绪。
3. “昨天的天气,不得不说,真是太糟糕了。
”在这个例句中,“真是太糟糕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昨天的天气”是一个插入语。
插入语“昨天的天气”通过使用破折号将其与句子剩余部分分隔开来,起到了突出和解释的作用。
插入语中的“昨天的天气”强调了对天气糟糕程度的评价和说话人的态度。
论现代汉语插入语
![论现代汉语插入语](https://img.taocdn.com/s3/m/47d8f23ef78a6529647d535d.png)
论现代汉语插入语摘要现代汉语插入语作为独立成分中的代表,它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它的分析也越来越深入具体。
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含义进行新的概括,按照不同的动词对现代汉语插入语进行分类,并详细地分析现代汉语插入语的特点,阐述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修辞功能和语用功能。
同时,现代汉语插入语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汉语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对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插入语,分类,特点,功能一、插入语的内涵在汉语文章著作及日常的交际会话中,我们往往使用一些插入语,也就是插入语句当中、打断语句正常的叙述而添加的一种独立成分。
从词类、句法、结构、语言单位等角度归纳起来,可将插入语定义为:在句中独立于其他句法成分、位置灵活、结构多样、具有附加修辞效用的一种特殊成分。
二、插入语的分类作为句子的一种特殊成分,插入语的数量有很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插入语,它们大多数是动词性的。
本文将插入语分为六大类,分别为:(一)“说”类插入语“说”类插入语占插入语的大多数,形式并不趋于单一,这一类插入语的中心动词是“说”及其同义词,例如:你说你别说你还别说说来也巧话是这么说(二)“看”类插入语中心词是“看”类的插入语也有很多,例如:且看据观察看上去不难看出相对于……来看(三)“是”类插入语中心词是“是”的插入语相对较少,例如:特别是事实上是遗憾的是值得注意的是(四)“知道”类插入语中心词是“知道”类的插入语有:你知道殊不知谁知道谁晓得众所周知(五)“想”类插入语中心词包括“想”及与“想”同义的一些动词有:你想想谁想到天晓得想当年你猜怎么着(六)其他插入语(1)模糊插入语除上述五类插入语外,还有另外一些动词性插入语,它们的中心词不十分明确,或者没有中心动词,这些插入语不包含在五大类中,例如:当然比如不错明摆着相比之下(2)变体插入语此外,还有一些中心动词不明确的插入语,它们看似不属于上述五大类,但在对其进行简单的变换后也可一一归入其中,例如:“总之”即“总的来说”,归入“说”类插入语,“不料”即“没想到”,归入“想”类插入语。
插入语的使用学习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插入语的使用学习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7c90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5.png)
插入语的使用学习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插入语的使用:学习插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插入语是一种语法结构,用于向句子中插入额外的信息或修饰。
它通常由一对逗号包围,并且可以在句子的任何位置出现。
本文将学习插入语在句子中的具体位置和作用,并探讨如何正确运用插入语来提升句子的表达力和语言的流畅性。
一、插入语的概念和作用插入语是指在句子中突然插入的一组词或短语,用来表达某种情感、强调某个观点或提供额外的信息。
它与句子的主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可以对句子的意思进行补充或修饰。
插入语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语气,引起读者的注意,从而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
例如:1. "她,相信我,一生只爱过一个人。
"2. "昨天,我去了一家新开的餐馆。
"3. "这本书,说实话,真的不好看。
"二、插入语的位置插入语可以出现在句子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具体的位置取决于插入语对句子的修饰程度和句子的整体结构。
1. 插入语位于句首:插入语位于句子开头时,常常用逗号将其与句子的主体分开。
例: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这个例子中,“实际上”是插入语,它用于引出一个事实,与主干句子的信息无关。
2. 插入语位于句中:插入语位于句中时,同样需要使用逗号将其与句子的其他部分隔开。
例: "我,毫无疑问,会支持你的决定。
"插入语“毫无疑问”用于加强作者的立场,突出说话人的自信。
3. 插入语位于句末:插入语位于句末时,同样需要使用逗号将其与句子的其他部分隔开。
例: "请按时完成作业,谢谢。
"这个例子中,“谢谢”是一个插入语,用来表示发出请求的人的感激之情。
三、插入语的使用注意事项1. 正确使用逗号:插入语的常见特征是在左右两侧都有逗号,因此,在使用插入语时需要注意逗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插入语和句子的其他部分之间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进行分隔。
从语用实例看插入语的特征
![从语用实例看插入语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a6e12cfd15abe23492f4d03.png)
【文章摘要】插入语是现代汉语独立语中语用功能最丰富的一种,它的特征值得关注和研究。
本文结合语用实例对插入语的构成单位、分布特征、形式标记和修辞功能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关键词】插入语;结构单位;分布特征;形式标记;修辞功能在现代汉语的各种文章以及日常的沟通对话中,经常会使用某些插入语,也就是割断语句的正常叙述而添加的一种独立语。
这种特殊的成分既不是主语、谓语、宾语等语句核心成分,也不充任定语、状语、补语等语句枝叶成分,但它对语句意义的表达又是不可或缺的,在语用上起着润色修饰、增强情感、缓和语气等重要作用。
下面结合语用中的实例对插入语的特征进行概述和分析。
1 插入语的结构单位插入语的结构单位主要是单词、短语和句子。
以下例句中用下划横线标记的均为插入语。
1.1 插入语是一个单词如:庭院有些日本风味,听说本是日本人住过的地方。
(郭沫若《梅园新村之行》)1.2 插入语是一个短语如: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立场的概括。
(唐弢《琐忆》)1.3 插入语是一个句子如:麻绳那边来了三个穿短打的人,挺着胸,皮鞋拍拍响——封锁中能够自由通过的人,谁都不好意思不挺着胸,走得拍拍响……。
(张爱玲《道路以目》)2 插入语的分布位置汉语中插入语的位置归纳起来有下列三种情况:2.1 处于句首有的插入语处于句子的句首。
例如:2.1.1 据说,从此之后,这个帮会贴出的文告、往来的函件,都有一笔秀挺的书法。
(余秋雨《酒公墓》)2.1.2 看样子,她儿媳妇倒还可以再争取争取。
(冯德英《苦菜花》)2.1.3 想不到你对君玉那么关切,为她安排了那么个好事情!(杨绛《称心如意》)2.2 处于句中有的插入语处于句子的中间。
例如:2.2.1 传说里的苍蝇,即使不是特殊善良,总之决不比别的昆虫更为卑恶。
(周作人《苍蝇》)2.2.2 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
(冰心《樱花赞》)2.2.3 小福子什么也没有带回来,她可是得——无论爸爸是怎样的不要强——顾着两个兄弟。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语体表现及语体成因分析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语体表现及语体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564d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5.png)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语体表现及语体成因分析陈振艳【摘要】插入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典型的口语语法现象,但经过考察发现,插入语可分为两类:A类插入语具有表达口语非正式语体的功能,B类插入语具有表达书面正式语体的功能.语法形式和主观性的差异,是二者语体表达功能差异的原因所在.【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8)006【总页数】7页(P98-104)【关键词】现代汉语;插入语;语体表现;语法形式;主观性【作者】陈振艳【作者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学科部,郑州45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插入语,如以下例句中的加点部分:1.我的同事是个洋人。
她一走进房间,首先看到的就是“大大”,并且兴奋地问我:“你怎么没有提过,你们家有一只这么好看的蒙古鼠?”我说:“别提了,我反对女儿养这种东西,因为我们中国人认为玩物丧志。
为此,我和女儿之间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争辩。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2.金枝说∶“爸,我可不跟您开玩笑。
我得多几条路子呢,我打算跟人家去学学唱歌,保不齐就当了个歌星吓吓您!” (陈建功《皇城根》)3.说白了,谁不想一代超过一代。
《1994年报刊精选(02)》4.我心里一下子明白了,敢情孩子们去翻垃圾堆,是捡破烂卖钱呀!(《1994年人民日报(第4季度)》)5.郭德纲:很惨。
最惨的时候买点面,拿水煮了,煮成糨子,买点葱,买点酱,就着吃。
你还别说,人越没钱的时候食欲越是旺盛(笑)。
(《鲁豫有约开心果》)(以上例句来自于CCL语料库检索系统)插入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典型的口语语法现象,数量繁多,类型复杂,在句子中位置灵活,且具有特殊的语义语用价值,对句子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从语体语法角度,分析其语体表现,并从语法和语用角度分析其语体成因。
插入语是理解句子的一个重要标记,从20世纪30年代后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插入语[1-3]又被称为“插语”[4,5]“独立语”[6] “独立成分”[7]“穿插语”[8]“插说”[9]“逻辑联系语”[10]“语用标记语”[11]“话语标记语”[12]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插入语“看来”的语用功能分析现代汉语中插入语“看来”是命题外的语用成分,它虽然不影响命题内容的真假,但它在句中的出现与否对句子的意义却有很大影响。
本文在语料考察的基础上,从“看来”在句中分布的位置出发,分析了“看来”的语用功能:它在句中的位置影响说写者介入的程度,表达不同程度的主观性,从而产生句子意义表达上的差异;它具有明示话语信息、标记话题、衔接篇章等功能。
标签:“看来” 插入语语用功能全副评注在现代汉语中,插入语“看来”不是句子的句法成分,它的有无虽不影响句子的句法结构,但它对句子的意义却有很大影响,在传达说写者的主观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试分析“看来”的语用功能,所选例句均出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一、“看来”的位置对其语用功能的影响“看来”在句中位置的不同会影响其语用功能。
“看来”位于句首或者位于句首并以逗号与主语隔开时,会使得“看来”比位于主谓之间显得更为突出,更加凸现后面的观点是说写者的推测。
如:(1)a.宠物商品看来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b.看来宠物商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c.看来,宠物商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无论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看,b、c两句中的“看来”都要比a句中的“看来”突出;c句中的“看来”又比b句中的“看来”显得突出。
三句中的“看来”突出程度的强弱依次为c﹥b﹥a。
心理实验表明,最容易引起受话人注意的是句首成分,所以在对话中,由于时间有限,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这是引起受话人注意的便捷手段。
因此,“看来”位于句首或位于句首并以逗号与主语隔开,都能获得突出或凸现的效果。
虽然“看来”在句中的位置变化不会影响整个命题的意义,但它的位置会影响说写者介入的程度,表达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带来意义表达上的差异。
它在句中出现得越早,对话语理解的影响就越大。
如:(2)a.明天会下雨。
b.看来明天会下雨。
c.明天看来会下雨。
d.明天会下雨,看来。
任何一个句子进入语言交际过程,都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要传递的客观信息,二是说写者对所传递信息的主观态度。
比较a、b、c、d四个句子,可以看出,a句是对“明天会下雨”这一信息的陈述,它的客观性最强,b、c、d 三句都通过使用“看来”介入了说写者不同程度的主观态度。
不过,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看来”对后三句影响程度的强弱可排列如下:b﹥c﹥d。
插入语在句中的位置越靠后,它的作用就越有可能是对前面所说内容的补充、说明或是修正。
比如,d句中,说写者说完或写完整个命题后,意识到听读者可能会产生误解或者对所说的信息没有把握,于是追补上“看来”,对自己所说内容的可靠度进行调整,带有追补、说明的意味。
相反地,在b句中,说写者在说出或写出命题之前,也许已经预见到有被误解的可能,于是在句首就使用“看来”对整个命题“明天会下雨”进行表述,说明“明天会下雨”是自己的推测。
c句的情况介于b、d之间,说写者尚未陈述完整个命题,为了避免被误解或是表明命题的有效度,用“看来”表达“会下雨”是自己的推测。
二、明示话语信息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能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是因为人们总是根据有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
遵循关联原则,是关联理论最基本的出发点。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他们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的思维规律进行的有目的、有意图的、动态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从说写者的角度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明白示意,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话语表达出自己的意图,让听话人获取某种信息,话语理解是从理解字面意思开始的,然后通过推理消除歧义、把握内涵,这一过程需要付出努力。
因此,说写者一般都会最大限度地表述信息,以便听读者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从听读者的角度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听读者总是希望耗费尽可能小的努力来推断说写者的意图。
因此,要想使交际双方能成功地理解对方,信息的交流就不能只是简单传递。
说写者在组织话语时,必须有意识地对信息加以引导和调控,尽可能地进行明示,从而引导听读者去获取相应的关联信息,达到交际的成功。
使用插入语“看来”就是明示说写者的意图、尽可能减少听读者付出努力、进而引导听读者获取说写者意图的一个方法。
从信息结构来说,位于句首的“看来”往往标明信息的起点,所以会成为听读者理解信息的背景而予以关注;在句中插入的“看来”也会因为它的突出位置而引起听读者的注意。
如:(3)a.这种鱼很适应湖泊、水库生活,它完全有望取代草鱼的位置。
b.这种鱼很适应湖泊、水库生活,看来它完全有望取代草鱼的位置。
上述例句陈述了一个未然的事实,a句尽管字面信息很清晰,但说写者表达的真实意图、态度却是不确定的,因此,它传递的信息可能是多样的。
b句加上“看来”这个有效标记后字面信息显化,听读者凭借它结合一定的语境,领悟到说写者得出的结论也只是推测或估计。
由此可见,“看来”的标记明示作用既传递了说写者的明示意图,限制了语篇的语义,又引导听读者进行推理,从而使交际得以成功进行。
三、标记话题话题是对于述题而言的,话题是述题的关涉对象。
从语义上看,话题和后面的述题具有“有关性”,判断一个谓词前的句法成分是否是话题,首先要看其后的论述是否是围绕它而展开的。
一个句法成分(体词性的或是谓词性的)只要和后文的内容在语义上具有“有关性”,即只要是后文描述、议论的对象,这一成分就可以是话题。
在句法方面,话题可带标记。
“看来”有标记话题的功能,它的出现,可以实现话题的继承或转换,进而把篇章贯通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如:(4)a.是什么话呢?我想来想去想不出头绪,看来只有问她本人才能清楚。
我又睡着了。
b.后半夜,她醒了。
看来那几片安眠药没起太大作用。
例(4)a中,“看来”小句前讲述了“我”的相关信息,“看来”小句承前省略话题“我”,并用不同的述题继续对话题“我”进行陈述,通过“看来”的过渡,实现了话题的继承,因此“看来”是话题继承的标记。
例(4)b句中,“看来”小句实现了话题的转换,“看来”表达说话人通过前面的情况“后半夜,她醒了”作出推测或判断“那几片安眠药没起太大作用”,这个判断是对上文话题的总结,说完之后就结句了,“看来”后的内容是与前面内容相关的一个新的话题,由前边的“她”转换为“那几片安眠药”,通过“看来”的承上启下,完成了话题的转换,因此,“看来”是话题转换的标记。
四、篇章衔接功能在语言的使用中,不管是简单的句子还是复杂的句子,彼此间都存在着制约和联系。
人们为了把思维的逻辑性外化出来,就要在句中使用一定的方法体现出上下句语义内容上的连贯和形式上的衔接。
通过这些方法,篇章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具有连贯的逻辑性。
从逻辑关系角度来看,“看来”的衔接功能可分为因果型推论衔接和总结型推论衔接,表现篇章在意义连贯上的因果性和总结性关系。
(一)因果型推论衔接作出推测总是要根据客观的情况、现象或内在联系进行估计或推理分析,即“事出有因”。
因此,“看来”的前后必定要有估计和推理的依据、既定事实或结论,这就是“看来”主要的衔接功能——因果型推论,按因和果在“看来”前后出现的顺序,可分为“据果推因”型——其前是结果或得出的结论,其后是事件或结论的原因/条件/现象,或者“据因推果”——其前是事件或结论的原因/条件/现象,其后是结果或得出的结论。
如:(5)形而上学思想为何能在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继续有市场呢?看来,其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普及的力度不足,为形而上学客观上提供了阵地。
前面的问句提出一种已然的客观存在(即结果),即形而上学思想继续有市场,“看来”的后面连接的是说写者推测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这是“据果推因”。
从实际经验来看,这种推理出来的原因(即结论)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因此,结论也是真实的。
有时,推测出来的结论和真实结果相悖。
如:(6)去年我们到夏张县考察发现,那里建造了豪华宾馆,县领导对我们也是高档宴请,看来,那儿并不困难啊。
然而几天后,我们渐渐发现,这种富足仅仅是表面上的。
有时,无法确定推测出来的结论是否和真实情况相符,这主要见于对未然事实的推测。
如:(7)彗星与日全食将同现苍穹,历来极为罕见。
例如,1882年在埃及出现一次后,直至1974年才在巴西又出现一次。
看来,今年3月9日该轮到我们的漠河人民一饱眼福了。
“彗星与日全食将同现苍穹,历来极为罕见”,而在3月9日将会出现这一天象,因此,天文学家推测“今年3月9日该轮到我们的漠河人民一饱眼福了”。
这种“据因推果”是由未然的事实推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但这种结论与事实是否符合,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说写者对是否真的会按时出现这一千年奇观也没有把握,于是用“看来”来表示推测的语气,增强结论的主观性。
由此可见,“看来”和时态的关系也很密切,它可以出现在表示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句子中,它指向的命题有现在、过去和将来之分。
一般来说,对未然事情揣测的程度要大于对已然事情的,因为我们对将来的事不可能全知,如例(7)。
但即使事件的结果是已然的,原因也不一定是已知的,所以“看来”也可以用在表示过去时的句子里,推测原因,如例(6)。
(二)总结型推论衔接总结型推论衔接是把前面已经说过的话加以归纳,用简单的一句或几句话把要点概括出来,帮助听读者了解说写者的意图。
如:(8)国际汇市上空也呈现缕缕愁云,欧元态势消沉。
今年,人们大量抛售欧洲通信和高技术股票以及欧元债券,欧洲央行在9月、11月两度干预汇市,效果甚微。
看来,欧元的未来走势主要取决于欧元区经济能否持续强劲复苏和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放慢的反向对比。
上例中,“看来”前面的句子,用“国际汇市上空也呈现缕缕愁云,欧元态势消沉”总述国际汇市和欧元态势的消沉,然后具体分述了国际汇市和欧元的惨淡情况。
通过使用“看来”作为衔接手段,对前面论述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据此得出后面的结论,即欧元未来走势的取决因素。
句子相对简明扼要,便于理解掌握。
用“看来”作为过渡衔接上下文,使得后面的结论部分不会显得突兀,文理更为通顺。
五、结语现代汉语插入语“看来”是命题外的语用成分,它不影响命题内容的真假,并且可用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态中,表达说写者的主观推测。
通过对其位置分布的考察发现,它在句中的分布位置会影响说写者介入的程度,表达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它在句中出现得越早,对话语理解的影响就越大。
它能够明示话语信息,帮助人们进行成功的交际;它能够标记话题,实现话题的继承或转换,进而把篇章贯通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它的因果型推论衔接和总结型推论衔接的功能,能使篇章文理通顺,脉络层次。
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陈昌来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1]胡斯可.汉语插入语特点概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6,(12).[2]李佐文.论插入句的信息提示功能[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3).[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王晓平山东省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261061;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