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岳飞

合集下载

满江红课文

满江红课文

《满江红》原文《满江红》原文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江红》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满江红》原文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地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哪一首能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词的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

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

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

“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

“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

词的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

“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及翻译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及翻译

《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怒发冲冠》翻译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满江红·怒发冲冠》注释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又,明·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满江红·怒发冲冠》赏析文学赏析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满江红》一词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一词,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

对《满江红》一词的上述破解,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满江红》一词全文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以下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共含10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以义愤填膺的肖像描写开篇,极力展现对北宋灭亡的愤怒。

“潇潇雨歇”,壮中寓悲;“三十功名”,回顾自己的战斗生涯;“八千里路”展现自己战斗历程。

“莫等闲”三句是对未来的期许,激越悲壮。

接下来直陈丧国之痛。

“驾长车”数句,表达报仇雪耻的决心。

“壮志”“笑谈”一联,运用夸张手法,表示对入侵者彻底战而胜之的信心与豪情,词语之间可听金鼓之鸣,可闻血腥之气,显示出一代英雄的精神风貌。

结尾三句,是为前几句作结,也是前几句合乎逻辑的发展与结局,是“壮志”与“笑谈”的余韵。

英烈气概烁人,读之令人奋起。

作品原文篇2:《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怒发(髪)冲冠①,凭栏(阑)处、潇潇②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③,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④,八千里路云和月⑤。

莫等闲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⑦,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⑧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⑨。

作品注释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以义愤填膺的肖像描写开篇,极力展现对北宋灭亡的愤怒。

“潇潇雨歇”,壮中寓悲;“三十功名”,回顾自己的战斗生涯;“八千里路”展现自己战斗历程。

“莫等闲”三句是对未来的期许,激越悲壮。

接下来直陈丧国之痛。

“驾长车”数句,表达报仇雪耻的决心。

“壮志”“笑谈”一联,运用夸张手法,表示对入侵者彻底战而胜之的信心与豪情,词语之间可听金鼓之鸣,可闻血腥之气,显示出一代英雄的精神风貌。

结尾三句,是为前几句作结,也是前几句合乎逻辑的发展与结局,是“壮志”与“笑谈”的余韵。

英烈气概烁人,读之令人奋起。

作品原文: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怒发(髪)冲冠①,凭栏(阑)处、潇潇②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③,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④,八千里路云和月⑤。

莫等闲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⑦,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⑧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⑨。

作品注释: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 宋·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岳飞满江红的全文

岳飞满江红的全文

岳飞满江红引言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号穆夫,汉族,湖北黄州(今湖北襄阳)人,南宋抗金名将。

岳飞一生以忠诚国家、抵抗外敌为己任,为了保卫祖国,不畏艰险,多次征战,最终壮烈牺牲。

《岳飞满江红》是岳飞的遗作,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岳飞满江红》的全文。

正文岳飞满江红岳鹏举在天下,家富贵贫穷。

本自小贫家,非父世宦公,成功三年抗虏,不捧于朝中。

岳飞满江红,岳鹏举心中。

秋水共长天一色,天不变我心太原液。

忠肝义胆是何物?破敌县城一步没。

无边红土似黄金,洪崖洞里红心情。

乘宏树碑谁永念?浪奔浪流总不停。

有鹏立好正鸿鹄,踏平万岭思挂估。

遥山不见云万里,今夜满江红月缺。

江江湖湖谁可待,忠孝区区碎哪恶。

暖室潮湿杂荆棘,一生见壮士多逆。

长船近天历人生,江湖几度知音少。

惊才、绝世、常有心,岳家中支未能限。

强文书丽江南岳,老庙红旗起和曲。

建旗不吝民膏血,激忏/[曰时悔][1]何计劝。

帐前满红湖流血,临去长剑穿藩笔。

结兵天新愿正伟,一心猛志朝立功。

雕幻神牛寒含热,飞闻鸟鸣朕文气。

棋书画者皆出父,真醉弦歌琴意典。

至美大名智者知,秀水知我艺心碧。

跃进[金鸡][2]纷飞处,碧水金风品天地。

严饷少凶令肥草,千岁锋芒兼破地。

识扬神陆平原,以觉衡阳大混战。

生平人迹难觅神,冰死红薄劫戆奇。

广坛星宿无一已,万里河山有岳壑。

风驰奋蹄动膺天,好似行舟江汉间。

红日当空使者秧,我故将词改短狂。

挥斥方遒我邓艾,帐中蜀兵其灵寿。

魏武追骄赋可称,蓝溪曰诗百夸赞。

高井明灯暂夏候,行军布阵多蒙眼。

白日登山不顾身,黄河改道乱人间。

英名浩荡如南堤,其破晋井可定鸡。

古惊木兰有心火,西中有志痕北蹊。

我已无愧疑江水,胸中直如日月明。

丈夫志名天声近,汉宋刑律远有荆。

于今江山多放逐?金人黄帝再吞灭。

烽火狼烟奈何子,生平义重未来受。

猱树斑斑赤水域,一心不惧江洋邪。

生来倾世雄才盛,敌人何来蔑祖辰?长江下流势万重,吴楚桃李春熙勇。

黑暗追随光之后,敌胡无家驹得继。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满江红》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岳飞《满江红》全文

岳飞《满江红》全文

岳飞《满江红》全文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将领和抗金名臣。

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以忠挚和坚定的爱国精神著称于世。

岳飞也是文化名人,他的《满江红》被誉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爱国诗歌之一,歌颂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气势恢宏、激越慷慨的《满江红》全文。

一曲红衣,半醉颓唐,满江红,潇洒是豪情万丈。

作为《满江红》第一句开头,己经表达了岳飞一反俗气的心态。

他不惧水势,踏浪而来,红衣飞扬,宣扬他的气概和豪情。

他的拼搏精神使得他浑身生发出“潇洒”和“万丈豪情”。

二曲忠魂,三度鼓欠,一声吼,谁堪俊杰?在这里,岳飞借助忠魂这一字眼表达了他之为陈村之士立志抗金的决心。

“三度鼓欠”也暗示了岳飞带兵抗金的经历,他在战场上的实际表现远超常人。

岳飞一声吼声震天动地,谁能够匹敌。

三曲江山,万木霜天,红旗卷,白旗翻,顺流逆流英雄豪气。

在这里,岳飞通过唱出满江红来表达他带领着自己的队伍浴血奋战,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挑战和压力。

白旗翻和红旗卷暗示了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岳飞所经历的挑战和压力是无人能够想象的。

四曲险恶,千沟万壑,攀过自,龙回头,与天斗、与地斗、划破长空勇豪气。

第四句歌颂了岳飞在险恶的环境中不畏惧,他爬上千沟万壑,攀过自己,展现出无比的勇气。

在战场上,岳飞与天斗、与地斗,气势冲天,划破长空,勇气无比。

五曲雪花,映空飞舞,山河起,浪花追饮,雄赳赳,气昂昂,为国呼唤新豪杰。

这一句写的是岳飞在战场上无比激情的表现。

雪花映空飞舞,山河起伏,浪花追饮,岳飞勇猛非凡,充满了崇高的爱国精神,低唱垂首,望城关。

烈风吹起,吹起我的红旗,为国呼唤新豪杰。

六曲大公无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缚勾践三百首。

在这一句中,岳飞表达了他纵身一跃,于须臾燃烧极光——绝不吝惜身体的任何一部分。

岳飞借用勾践悬吊三百首的典故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勇往直前,勇敢前行。

岳飞《满江红》全文,通篇富有爱国主义思想,表达了岳飞无坚不摧的忠诚和勇气。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满江红》是岳飞的词,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píng lán chù、xiāo xiāo yǔ xiē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tái wàng yǎn,yǎng tiān cháng xiào ,zhuàng huái jī li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sān shígōng míng chen yǔ tǔ,三十功名尘与土,bā qiān lǐ lù yún he yue 。

八千里路云和月。

mo děng xián、bái le shào nián tou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kōng bēi qie 。

空悲切。

jìng kāng chǐ ,yu wei xuě;靖康耻,犹未雪;chn zǐhn ,h shími ?臣子恨,何时灭?jià cháng chē、tà po he lán shān quē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zhuàng zhì jī cān hú lǔ rou ,壮志饥餐胡虏肉,xiào tán kě yǐn xiōng nú xuě 。

笑谈渴饮匈奴血。

dài cong tou ,shōu shí jiù shān he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cháo tiān que !朝天阙!《满江红》赏析1: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多篇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多篇

03
意象手法与审美价值探讨
意象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01
02
03
鲜明的自然意象
词中大量运用自然元素如 “雨”、“风”、“雪” 等,构建出苍凉激越的氛 围。
独特的动物意象
通过“饥餐胡虏肉,渴饮 匈奴血”等词句,以动物 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强烈 的爱国情感和战斗意志。
强烈的色彩对比
运用“白”、“红”等色 彩词汇,形成视觉冲击力 ,凸显词人的激昂情感。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多篇
目录
• 《满江红》背景介绍 • 《满江红》原文解读 • 意象手法与审美价值探讨 • 思想内涵与民族精神剖析 • 艺术特色与风格研究 • 多篇赏析文章选读与评价
01
《满江红》背景介绍
岳飞生平及时代背景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 ,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
整体结构分析与特点总结
结构紧凑,上下阕内容连贯
上阕抒发壮志豪情,下阕表达雪耻决心,整体结 构紧凑,内容连贯。
情感真挚,气势磅礴
全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展现了岳飞的英雄气 概和爱国情怀。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如夸张、对比、比喻等,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传 唱性。
忠君与爱国的矛盾统一
在忠君与爱国之间,岳飞选择了后者,但诗中仍 流露出对君主的忠诚和期望得到重用的心情。这 种矛盾统一使得诗歌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满江红》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自强不息等方面,这 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 阅读《满江红》,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注释与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注释与赏析

【导语】岳飞(岳武穆,1103年3⽉24⽇-1142年1⽉27⽇),字鹏举。

中国历军事家、书法家、抗⾦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岳飞的《满江红》原⽂注释与赏析,欢迎阅读!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

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缺。

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

待从头收拾旧⼭河,朝天阙。

【注释】:凭:倚靠。

处:时候。

三⼗:指年龄。

尘与⼟: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千:⾔征途之漫长。

云和⽉:披星戴⽉,谓夜以断⽇地⾏军战⽃。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后攻破汴京,掳徽钦⼆帝北去。

贺兰⼭:在今宁夏回族⾃治区。

缺:⼭⼝。

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赏析】:此词感情慷慨悲凉,⾳调激越⾼亢,充满爱国激情。

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和对敌寇的刻⾻仇恨。

陈廷焯盛赞此词⽈:“何等⽓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焉。

‘莫等闲’⼆语,当为千古箴铭。

” 扩展阅读:岳飞的主要作品 诗⽂ 岳珂《⾦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重⼭·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德军⾦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营驿题记》。

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

《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在南宋晚期的《藏⼀话腴》、《鹤林⽟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泛传诵。

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歌书赠吴将军南⾏》《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 岳飞虽出⾝⾏伍,但⾃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武双全。

书法以⾏、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韵⽣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有⼀种淳正之⽓,颇含⽂⾂⽓质。

岳飞《满江红》原文、注释及解析

岳飞《满江红》原文、注释及解析

岳飞《满江红》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满江红[宋] 岳飞怒发冲冠②,凭栏处、潇潇雨歇③。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④,八千里路云和月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⑦。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⑧。

〔注释〕①本篇选自《岳忠武王集》。

大约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前后。

②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③潇潇,形容雨势骤急。

④三十功名,时岳飞已三十余岁,此举成数而言。

尘与土,形容微小不足道。

⑤八千里路,极言征途遥远。

《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⑥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京都沦陷,徽、钦二帝被掳之辱。

⑦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

此借指金人巢穴。

⑧天阙,指皇帝居所。

〔解析〕宋朝抗金名将岳飞,是我国人民世代敬仰的民族英雄。

提起他,人们就会想起那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词。

岳飞出身贫寒,十九岁时应募为“敢死战士”。

此后历经百战,屡建奇功。

他所统率的部队以严明的军纪,坚强的战斗力而传名远近,甚至连金军也不得不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绍兴初年,岳飞数度率兵北伐。

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大片战场上,岳家军纵横驰骋,连连告捷,形势对南宋相当有利。

岳飞豪情满怀,一身忠义,决心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中原失地。

这首词,正是这种思想感情的真切表露。

词的上片直抒胸臆,喷泻出一腔激情,吐露了作者不愿虚度年华,想要建立功绩的迫切心声。

“怒发冲冠”至“壮怀激烈”几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情绪极为激愤的英雄武将的形象。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的描写,此处作者借来一用,表明自己和孤身进入秦廷的蔺相如一样,面对强敌毫不畏惧,针锋相对地与之作坚决斗争的决心。

岳家军虽然常常成为深入敌境的“孤军”,却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岳飞满江红全诗是什么

岳飞满江红全诗是什么

岳飞满江红全诗是什么满江红全诗原文及译文《满江红》原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满江红》作者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满江红》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满江红》古诗译文及解析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是指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是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是指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是指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指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是指轻易,随便。

靖康耻是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是指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是指朝见皇帝。

天阙是指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满江红岳飞全文及赏析

满江红岳飞全文及赏析

满江红岳飞全文及赏析满江红,著名的词牌名之一。

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下面是收集的满江红岳飞全文及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岳飞《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岳飞《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②万岁山前珠翠绕,③蓬壶殿里笙歌作。

④到而今、铁骑满郊畿,⑤风尘恶。

⑥兵安在,膏锋锷。

⑦民安在,填沟壑。

⑧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⑨一鞭直渡清河洛。

⑩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1)【注释】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据《南齐书·州郡志》载,黄鹤楼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而得名。

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则说,费文祎登仙,曾驾黄鹤在此憩息,故名黄鹤楼。

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昔黄鹤楼。

”②凤楼龙阁:指北宋汴京皇宫内雕有龙凤等彩饰的楼阁。

李煜《破阵子》:“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③万岁山:一名艮岳,在汴京城东北。

宣和四年(1122)建成。

“花石纲”即运往京城修艮岳。

据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载,徽宗“登极之初,皇祠未广,(茅山道士刘)混康言京城东北隅地叶堪舆,倘形势加以少高,当有多男之祥。

始命为数仞冈阜,已而后宫占熊(生子)不绝。

上(徽宗)甚以为喜,由是崇信道教,土木之工兴矣。

一时佞幸,因而逢迎,遂竭国力而经营之,是为艮岳。

宣和壬寅岁始告成。

”山周十余里,内亭台楼阁,奇花异石,不可胜计。

徽宗有《御制艮岳记》,李质、曹组各有《艮岳赋》并共作《艮岳百咏诗》以记其详。

记、赋、诗俱存《挥麈后录》卷二中。

④蓬壶殿:当指北宋故宫内的宫殿。

万岁山之北有蓬壶堂(参周城《宋东京考》卷十七《山岳·艮岳》),似非指此。

⑤铁骑:指金兵。

郊畿:京城四周的广大地区。

⑥风尘:指战乱。

杜甫《赠别贺兰铦》诗:“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⑦膏:血污,用作动词。

锷:剑刃。

⑧沟壑:溪沟山谷。

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⑨请缨:请战立功。

典出《汉书·终军传》。

缨:绳索。

⑩河洛:黄河与洛水。

泛指中原地区。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注释与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注释与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注释与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凭:倚靠。

处:时候。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赏析】:此词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爱国激情。

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决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

陈廷焯盛赞此词曰:“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扩展阅读:岳飞的主要作品诗文岳珂《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

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广泛传诵。

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

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

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扩展阅读:岳母刺字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一、导入(背景音乐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营造氛围)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

(投影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师朗读或学生齐读《发现》(投影):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闻一多的这首诗,热情澎湃,抒发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犹如隆隆的地火在运行,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

在闻一多迸着血泪,呼唤祖国自强时,让我们把时光往前推800多年,也有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国家的兴衰而"怒发冲冠",他是谁?(岳飞!)二、新授1、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1)请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展示图片)(2)教师总结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

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

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

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

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

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

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抒怀。

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即或许有)罪赐死,岳飞手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后,将毒酒一饮而尽,时年39岁。

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

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

直至高宗退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

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

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立岳庙。

岳飞一生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不为后代钻营利禄。

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

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

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今天我们读岳飞,就是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岳飞没有专门的军事著作遗留,但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奏章、诗词等。

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摘要向学生介绍,以上学生介绍过了,就不重复了)(岳飞事迹具见附后)由此可见,岳飞不仅是武将,文采也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品读欣赏一下他的《满江红》。

2、整体感知课文(1)提问一下词的知识(词牌名,题目等)(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个人自由朗读)(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你的第一感觉怎样?(上阕稍慢,下阕稍快。

或上阕的悲痛,下阕的激昂。

)初步归纳:《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4)齐声吟诵思考: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明确:"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

(板书)3、学习上阙(1)请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可让学生课前完成此预习,课上就不用花时间讲了)译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

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

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

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花白,换来白白的悲伤凄切。

(2)朗读赏析A、请学生齐读B、指名学生朗读,说说每句应该重读的地方,为什么?"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 (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分析:重读"怒","潇潇雨歇"舒缓一点,因为是景色描写。

"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提问1:为什么愤怒?(用原文回答)明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提问2: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明确: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柳永《八声甘州》风景自是宜人,在这种情况下登楼远眺,自有一番郁结在心头。

B、"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分析:重读"抬",因为是动词以及"长啸""激烈",一般武侠小说中,才有长啸,英雄感叹,表壮怀之激烈。

"啸"是感情激动大时发出的声音,要读得相对来说缓一点。

"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分析:重读:"尘与土""云和月""三十""八千"。

请学生看一下注释,理解什么意思。

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重道远、不可懈怠的自励之意。

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

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

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引:虚怀若谷,严以律己,身先士卒。

补充小故事二、九。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分析:重读:"白""莫""空",劝诫人要惜时。

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

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借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提问:这句和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的意思相同呢?明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引: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元·高明)(以上每句分析完,都指导学生再齐声朗读,再个别读,或者师范读,以达到更好的朗读训练的效果。

下阙同。

)(3)小结上阕写作者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4)配乐齐读,让学生尝试背诵4、学习下阙(1)请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可让学生课前完成此预习,课上就不用花时间讲了)译文: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熄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像踏破贺兰山的空缺。

英雄的志气要像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3)朗读赏析下阕写了三层意思: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请找出相对应的诗句朗读分析A、请学生齐读B、请学生逐句说说朗读体验C、指导朗诵:这四句,句式短促,音韵铿锵。

语速稍快,要把急切的期望读出来。

(以下同)D、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分析:重读"恨"。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陷,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去的奇耻大辱。

"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

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

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情感强烈。

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

古代的战车叫"长车。

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山河破碎,生民涂炭,使岳飞怒指匈奴胡虏,转入第二层:"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分析:重读"驾",要读出自豪感和豪壮的气势;"踏破"读出必胜的信念。

后两句要把恨、乐观读出来。

提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切齿痛恨,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愤激之语,同时又把收复山河的宏愿、征战的艰苦,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

指导朗诵:要读出豪迈的气势来。

C、收拾金瓯,重扶社稷,又使岳飞顿生凌云之志--第三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指导朗诵:要读出必胜的信心,高亢的语调。

分析:重读:"待""收拾"("朝天阙",学生可能读不好,一定要让学生放开读)。

收拾,平时我们用在哪儿?桌子,对,这里像收桌子一样,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