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近现代戏剧 (1)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戏剧

此部分主要参考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钱理群等主编的《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其他可以参考程光伟、孔庆东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董建、董乐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1、戏剧与戏曲

戏剧是特殊的艺术类型,是一种时空综合性艺术,是表情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如音乐就是一种表情艺术,绘画和舞蹈就是造型艺术),也是一门古来的艺术,自人类文明产生之始就有了古老的戏剧。戏剧在狭义上就是话剧,是西方戏剧。1907年戏剧传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就是春柳社按西方样式编演了新戏剧《茶花女》。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昆曲、皮黄戏、京剧等。宋元之后,以歌舞演故事为主的南戏与杂剧占据戏曲舞台,清代则是京剧发展和兴盛的时期。

由国外传入的话剧被称为新戏,而传统戏曲被称为旧戏,新剧旧剧的对应即话剧与戏曲的对应贯穿整个中国的20世纪。

2、世界范围内得以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悲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前三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并为四大样式。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古希腊为源头,西方文化强势,而东方文化系统和印度梵剧已经消亡,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仍然存在。在法国的学者发现东方戏剧的魅力在于是残酷戏剧。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

戏剧是与人类文明、人类本性、人类之根相结合,戏剧属于物质文化更属于精神文化(三大文化指物质、制度和精神)

3、戏剧的起源

戏剧起源关系到人的模仿的本能、表现的本能、观看的本能。戏剧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是群体艺术,它与人的社会性相关,是社会化本能相结合的产物。

4、戏剧的本质特征与要素

构成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四个(1)演员和表演艺术(核心要素);(2)观众的因素,观演关系——戏剧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3)剧本因素(意味着表演一个故事),戏剧的特定情境,剧本对戏剧的规定性,情节和戏剧冲突不可缺少。表演最早产生,戏剧稍晚,剧本的产生标志戏剧的成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即兴戏剧史靠演员即兴表演的,“案头剧”是仅供阅读的,非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剧本不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4)剧场与导演艺术:戏剧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同剧场的出现与导演分不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旅行剧团梅宁根公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导演。导演的出现使戏剧由自觉走向成熟,使剧场作为整体出现。

5、中国近代戏剧(话剧)分期

(1)萌芽幼年时期(1907年文明戏——五四运动)

(2)酝酿时期(20年代——30年代《雷雨》出现之前)。话剧的命名:田汉和洪森,北方的陈大悲和南方的田汉(南国戏剧社)。

(3)成熟时期:30年代,《雷雨》,三一律式(有古希腊,易卜生,莎士比亚,佳构剧的影子),其后的《日出》(学高尔基)、《原野》(学奥尼尔)、《北京人》(转向契诃夫)、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田汉的《好一记鞭子》。“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

一记》、《放下你的鞭子》)

(4)黄金时期:

抗战时期国统区以重庆为代表,郭沫若《屈原》等;在上海孤岛有李健吾、杨绛等的《弄假成真》《称心如意》)

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延安的秧歌剧和话剧民族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艺的焦菊隐和上海人艺的黄佐临,号称“南黄北焦”。

1957年反右,话剧寒冷的冬天到来,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

改革开放后80年代探索戏剧出现,北京人艺的编剧高行健等;出现了一些优秀剧目《桑树坪记事》、《狗儿爷涅槃》等

中国现代戏剧是外来的西方艺术与中国二十世纪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融合的表征,它与传统的戏曲处于同一时空之下,两者之间既相互抵触,又相互借鉴。中国现代戏剧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成长于二三十年代,在四五十年代蔚为壮观,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专制制度的摧残,在八九十年代重新苏醒,并具备了新的艺术品格。

6、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1907年,由中国留学生组成的戏剧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成立,演出文明新戏《黑奴吁天录》,正式宣告了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7、五四时期的中国话剧

在五四时期,中国话剧呈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特征。易卜生的《娜拉》在中国演出产生很大影响,“问题剧”成为时代创作风潮。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欧阳予倩的《泼妇》、胡适的《终生大事》,从婚姻、家庭、妇女问题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发出挑战。

8、爱美剧

“爱美剧”兴起,剧团组织也纷纷成立与活动,其中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影响很大。

9、上海戏剧社

上海戏剧社是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由洪森主持。重视舞台实践,排演过《少奶奶的扇子》、《怒吼吧,中国》。它是中国早期的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

10、二十年代的戏剧

二十年代的戏剧创作,浓厚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是突出的特色,在艺术上也较文明戏阶段有长足的进步。

11、三十年代的戏剧

是中国话剧的成熟期。左翼戏剧运动成为戏剧活动的主力。田汉的《顾正红之死》、《梅雨》,洪深的“农村二部曲”都表现出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曹禺的《雷雨》、《日出》是非常突出的剧作。

12、四十年代的戏剧

四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的最高潮。在题材、风格、形式上向丰富多彩性发展,在戏剧艺术的探索上更为成熟,审美趣味上向民族化靠拢,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凝练的审美特征。

13、四十年代的著名戏剧作品

四十年代出现的著名戏剧作品有郭沫若的《屈原》、陈白尘的《升官图》、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曹禺的《北京人》还有贺敬之的《白毛女》。

14重要作家

中国现代戏剧史要重点掌握几个剧作家和他们的主要作品。如洪深、田汉、夏衍、曹禺、郭沫若、老舍。

15、分析《雷雨》

《雷雨》是曹禺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全剧四幕,是在一天的时间、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表现了两个家庭成员之间前后二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不合理的关系及其造成的罪恶。它深刻的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的卑劣行径,引导观众去追溯产生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

周朴园是作品的主人公,也是作品主要批判的对象。在周朴园身上引出了两条主线,一条是他与繁漪的冲突,主要表现他在家庭中的专制;另一条是他与鲁大海的矛盾,主要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是通过侍萍(鲁妈)连结在一起的。周朴园的形象是通过他与繁漪、侍萍这两个女性的关系来完成的。他强迫繁漪吃药,并不是关心妻子的健康,而是为了维护他封建大家长的面子,他专横、冷酷。

繁漪对周萍始乱终弃,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以强烈的报复作为反抗的手段。繁漪性格对于封建家庭的破坏就在于此。她的雷雨式的性格:爱像一团火,恨也像一团火。

侍萍是一位善良的、深受迫害的妇女形象。她从自己的悲惨经历中对周朴园和封建旧家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心灵深处仍对周朴园抱有幻想,表现了她性格中软弱的一面;而她对女儿四凤的重蹈覆辙又无能阻止,便归之为命运。

16、曹禺

曹禺创造了现代话剧史上一批典型的艺术形象,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人物语言上,具有鲜明的性格和充分的动作性;戏剧冲突尖锐,并不断深化,引向爆发,造成紧张气氛,一个个悬念吸引着观众。

17《茶馆》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故事都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这里人来人往,会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小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剧作家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几十个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各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命运。

18、样板戏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江青树立为样板的几个现代题材的戏剧,包括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和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戏剧的转型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戏剧的转型与发展 近代中国戏剧的转型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与现代戏剧的兴起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使得中国社会迅速走向现代化,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现代戏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在此期间,一批优秀的戏剧家纷纷涌现,他们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例如,鲁迅、郭沫若等作家的戏剧作品,以及李叔同、谢冰莹等导演的舞台实践,都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戏剧形式的转型与创新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戏剧的形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型与创新。传统的京剧、豫剧等戏曲形式逐渐被新式话剧所取代。新式话剧以其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对话语言的运用,更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同时,中国现代戏剧也开始引入西方戏剧的元素,如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这些新的舞台表现手法使得戏剧更加生动、真实,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三、戏剧内容的转变与思想启蒙 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空前活跃。这种思想解放也反映在戏剧内容的转变上。传统的戏剧内容多以历史传说、神话传说为题材,强调忠诚、孝顺等传统价值观。而在民国时期,戏剧作品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呈现出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例如,鲁迅的戏剧作品《阿Q正传》就以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为主线,通过揭示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弱点,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使得中国现代戏剧具有了更加深入的内涵和意义。 四、戏剧教育与专业化的兴起 民国时期,戏剧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许多学校和戏剧团体开始开设戏剧课程,培养专业的戏剧人才。这些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戏剧团体的兴起也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这些戏剧团体通过演出、巡回演出等方式,使得现代戏剧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推广。 总结起来,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现代戏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戏剧形式的转型与创新,戏剧内容的转变与思想启蒙,以及戏剧教育与专业化的兴起,都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戏剧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的价值,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1、新兴话剧的萌芽--文明戏(1899一1918) 中国戏剧概念的产生是学习西方戏剧理论的结果。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较早地使用了戏剧概念,并与戏曲区分开来。严格地说,中国戏剧发端于话剧。中国新兴话剧萌芽于戊戌变法(一八九八年)至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年间。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伴随着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文明戏的崛起中国戏剧迈出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 形态转变的第一步。 在当时盛行日本的新派剧影响下,一部分爱好文艺的留学生于一九○六年底,在东京成立了春柳社。这是一个以戏剧为上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的发起人为李叔同和曾孝谷。欧阳予倩、陆镜若也相继加入,并成为该社的主要领导者。不久,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在一九○七年六月初,经过扩充后的春柳社,又在东京本乡座戏院演出了根据林纾、魏易的同名翻译小说由曾孝谷改编的大型剧本《黑奴吁天录》。这是第一出由中国人创作演出的话剧,也标志着文明戏的正式开端。一九○七年秋,上海出现了由著名的新剧活动家王钟声领导的春阳社,以及第—所新剧教育机构—通鉴学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将文明戏推向了高潮时期。这种新生的话剧形式以其迅速反映现实的特长,有力地配合了现实斗争。在文明戏高潮时期,众多的剧团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是任天知创办并领导的进化团。一九一四年以后辛亥革命随着其果实被哀世凯之流窃取而归于失败,

文明新戏也从鼎盛走向衰落。对后期文明戏的转变起直接影响作用的是郑正秋组织的新民社。 2、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1918-1929) 胡适的《终身大事》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三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三期,同南开学校新剧团的《新村正》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剧本。它们已经脱离了话剧的早期形式—文明戏。 一九二一年三月,第一个“爱美的”戏剧团体在上海成立,五月,它创办了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性的戏剧杂志—《戏剧》。最初的成员除发起人和主持者汪仲贤外,尚有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徐半梅等,共十三人。沈雁冰仿效法国罗曼·罗兰倡导“民众戏院”,给这个团体取名为“民众戏剧社”。真正重视舞台实践而成为“爱美的”戏剧运动柱石的是前后奋斗十二年、举行过十六次公演的上海戏剧协社。一九二三年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他废除了男扮女装这一旧戏和文明新戏的非现代化、非现实主义的演出方式,次年四月,协社举行第六次公演,洪深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获得很大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次严格地按照欧美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的。从—九二○年《华伦夫人之职业》的演出失败,到—九二四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新兴话剧经艰难的探索,终于立足于中国舞台。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浦伯英出资联合陈大悲在北京创办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简称“人艺剧专”),聘请一些社会名流如鲁迅等担任校董。学生除上课外,还进行舞台实践。“人艺剧专”是我国第一所试用西

中国现代戏剧史

第四章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和话剧艺术的成熟(1930年-1937年) 第一节概述 一、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 1930年,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现代戏剧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由一般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革命戏剧的提倡,揭开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崭新一页。 (一)历史背景 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统一战线瓦解,政治斗争尖锐。受国际“红色”左倾潮流影响,在徘徊中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现实,从苦闷悲观中产生出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决心,在苏联、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及日本左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启发下,汇集在上海的一部分文学青年和作家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探索和倡导。 (二)戏剧运动的发展过程 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社和太阳社正式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这是一个力图使新闻学摆脱资产阶级影响,自觉地把文学活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的新的文学运动。它适应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新形势,为新文学的发展指引方向。 1929年秋,党指示原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等革命作家团结起来,建立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显示lee 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学事业领导的加强。 戏剧战线也在酝酿新的变革。戏剧协社在1927年后以单纯介绍排演莎士比亚等西洋古典名剧为主,辛酉剧社提倡“难剧运动”,复旦剧社排演《西哈诺》等外国名剧,南国社于1929年在宁、沪的第二期公演剧目是天寒的《古潭的声音》、《南归》、《第五号病房》、《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和王尔德的《莎乐美》,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反帝反封建倾向,但却与革命激情尚有距离,在寻找明确的新方向而徘徊。 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戏剧节同整个文学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相呼应,开展无产阶级戏剧运动,一些革命民主主义的剧作家在政治信仰上转向无产阶级。1929年6月5日,上海艺术剧社成立,社长郑伯奇,主要负责人夏衍,参加者多位创作社成员以及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剧作家。艺术剧社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力图将戏剧运动由反帝反封建的一般民主主义的战斗传统,走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上来。 艺术剧社编辑出版《艺术》月刊、《沙仑》月刊和《戏剧论文集》,宣传“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叶沉《戏剧与时代》、《演剧运动的检讨》等文阐明这一主张,并强调戏剧的阶级性、时代性;强调戏剧的战斗型及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戏剧要以唯物论的立场、无产阶级的目的意识阐明社会矛盾;强调民众观念,主张民众戏剧的革命化;提出阶段任务为:一、促进旧剧及早崩坏;二、批判布尔乔亚戏剧;三、提高现在普罗列塔利亚的文化水准;四、演剧和大众的接近——演剧的大众化。 艺术剧社于1930年1月6日举行首场公演,剧目为《梁上君子》(美国辛克莱)、《爱与死的角逐》(法国罗曼罗兰)、《炭坑夫》(德国米尔顿),3月举办第二次公演,剧目有根据德国雷马克长篇小说改编的《西线无故事》,还有冯乃超、龚冰庐创作的反应阶级斗争现实的独幕剧《阿珍》。 “无产阶级戏剧”运动推动着整个话剧界左转。南国社负责人田汉于1930年4月发表《我们自己的批判》,严肃检讨南国社走过的道路,批判南国社的小资产阶级的感伤倾向,强调民众观念,以自己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意识目的的从事艺术创作和传播,并在世界文化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戏剧一【春柳社:唱响中国话剧第一声】

戏剧一【春柳社:唱响中国话剧第一声】话剧诞生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戏剧教化功能的淡化,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题材倾向世俗生活,在欣赏趣味上更是自觉地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陆镜若等。1907年2月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随后又公演了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东京戏剧界的轰动。该社“以研究新派为主”,创造出借鉴西方,适应现代文明需要,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时称“文明新戏”。他们注重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饰、化装、表演的“写实性”,以建立新的演出方式。虽然创作剧本极少,但注重翻译改编外国剧作,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 成立于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集中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打着“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一炮打响,演遍大江南北。他们以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为首要职责,把戏剧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追求现场的宣传、鼓动效果,专设“言论派小生(老生、正生)”,随时离开剧情,面对观众当场演讲,并期待观众的现场反应;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采用“幕表制”,角色大都“类型化”。这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新文化运动对新剧的主张: 1.批判传统旧戏所包含的充满儒教与道教思想毒素的封建性内容。 2.批判传统旧戏“仅求娱悦耳目”的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 3.新的戏剧观:“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提倡现实主义的戏剧,要求“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我们每日的生活”,描写“平常”的普通人,并打破传统的“大团圆”主义。 “国剧运动”由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于1926年提出。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目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的倾向,反对“利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的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在戏剧的表现上,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该运动与主张在当时遭到怀疑,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引起戏剧界的再认识。 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上海民众剧社成立于1921年,由汪仲贤首倡,联合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沈雁冰、郑振铎等人,是“五四”以后第一个新戏剧团体。

现代戏剧

现代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⒈从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看有: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 ⒉从左贫农两盒剧情结构上来看有:多幕剧和独幕剧 ⒊从题材所表现的时代来看有:历史剧、现代剧 ⒋从情节主题和矛盾冲突来看有:悲剧、喜剧、正剧 ⒌从演出场合来看有: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 戏剧三大要素: ⒈舞台说明(①布景设计②人物服装③人物动作④人物表情⑤人物上下场) ⒉戏剧冲突(①人与人②人与社会③人与环境④人自身与心理) ⒊人物台词(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 戏剧语言特点: ⒈动作性(①人物之间的动作冲动②人物内心活动) ⒉个性表现 ⒊抒情性 ⒋有潜台词 ⒌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中国现当代戏剧主要指话剧,它是五四以后在外国戏剧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高潮出现了像《雷雨》这样的杰出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戏剧创作进一步繁荣、发展。又有《茶馆》等优秀作品问世。 《雷雨》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雷雨》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明显受到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和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性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为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从而使话剧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完全中国化,成为我国新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 《雷雨》简介: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又娶了繁漪。并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

第八讲 中国当代戏剧艺术概述

第一讲中国当代戏剧艺术概述 我国当代戏剧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在这五十年间,我国话剧创作虽然有过曲折和坎坷,但是也充满了壮丽和辉煌,在我国话剧史上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东西。 一、分期: 1、1949--1978年; 2、1978-- 二、总体特征: 这五十年,从总体上说,我国剧坛始终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不过,前三十和近二十年,无论是现实主义的内涵和实际体现,还是它同其它文艺思潮的相互关系,都有很大的不同。前三十年,我国剧坛基本上是传统的现实主义一统天下,只有浪漫主义对它有所补充。近二十年,我国剧坛形成了以新现实主义为主导,并与现代主义同存竞荣的局面。 三、前期(1949--1978)话剧: 1、历史发展: 前三十年,即1949年至1978年,现实主义话剧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1)1949年至1956年的八年,我国话剧继承现代话剧传统,坚持现实主义。 (2)1957年至1965年的九年,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等影响,现实主义受到了一定冲击,但在剧坛上仍然发挥着决定作用。 (3)1966年至1976年的十一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现实主义话剧几乎被扼杀。 (4)粉碎“四人帮”后,到1977、1978两年,现实主义话剧又得到恢复。 2、话剧特征: 纵观这三十年,现实主义虽然受过种种干扰,但仍然是我国话剧创作的主潮。这种现实主义,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它的主要特点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现实,积极揭示生活的本质,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努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这种传统现实主义,基本上与前三十年我国的社会生活、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话剧发展的状况相适应,因此它推动了这个时期的话剧创作,产生了一大批灿若繁星、各放异彩的话剧佳作。 (1)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层出不穷。新中国的新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的炽热实践,催发了剧作家反映现实生活的热情。他们打开自己的情怀,真诚地拥抱生活,用自己的笔墨,真实地描绘现实,使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传统现实主义话剧中内容最新、数量最多的一大景观。其中有代表性的剧目有:反映建国后社会生活巨变的话剧《龙须沟》;反映工业建设的话剧《在新事物面前》《考验》《第二个春天》《激流勇进》《刘莲英》;反映农村生活的话剧《春风吹到诺敏河》《洞萧横吹》《布谷鸟又叫了》《同甘共苦》《赵小兰》《妇女代表》,反映军旅生活的话剧《保卫和平》《钢铁运输线》《霓红灯下的哨兵》《雷锋》《南海长城》《草原之歌》;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话剧《赫哲人的婚礼》《远方青年》《奇袭白虎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话剧、《小足球队员》《草原小姐妹》;反映同“四人帮”斗争的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于无声处》《丹心谱》等等。 这些剧目,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逼真地记录了建国后前三十年我国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足迹,推出了众多有血有肉、富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我国三十年间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话剧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工农兵形象,大都是我国以往剧作中所罕见的,这是我国当代话剧艺术的重大突破。可以说,这些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话剧创作的成功,是传统现实主义话剧最显著的成就。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简介 历史起源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现代话剧 话剧《雷雨》剧照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古典戏曲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

王实甫《西厢记》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一)家庭剧的泛滥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而腐败,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 (二)幕表制的局限 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

讲义:当代戏剧史讲义

当代戏剧 50-70年代的戏剧 (一)歌剧。《小小画家》(1927年)是中国歌剧的启蒙形式,而《白毛女》(1954年)是中国歌剧从萌芽到形成时期的里程碑。1957年--1966年,歌剧高潮。《洪湖赤卫队》成为当代歌剧民族化的典范。是继《白毛女》之后流传最广,最富有生命力,最具有群众性的歌剧。《江姐》是1960年代最优秀的歌剧。(文学成就最高) (二)话剧 1、50年代前期,(1952年---1957年) (1)从题材上看,一是写现实政治运动,工农兵的斗争和生活场景。歌颂生活的话剧:孙芋《妇女代表》:张桂蓉,农村新女性。崔德志《刘莲英》:新式女青年工人;一是写“革命历史”。《战斗里成长》(胡可)《万水千山》(陈其通) 从剧体上看,独幕剧空前繁荣。 (2)1956-1957年,“第四种剧本”出现。黎弘:工人剧本,总是写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总是写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士兵剧本,总是写。因此,他呼唤“第四种剧本”。相关讨论,涉及到如何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如何表现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话剧的讽刺性和喜剧性的价值,创作题材的扩大等等。 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从生活的底蕴中发掘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主题。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海默《洞箫横吹》。(干预生活的话剧:矛头直至那些自私狭隘、主观武断、投机钻营、道德沦丧的市侩和官僚。《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归来》(鲁彦周)、《葡萄烂了》) 老舍《茶馆》 1、其叙述动机,来自于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 恶。新旧社会对比,是他的历史观,也是他的结构方式。主题:“旧时代的挽歌”,通过老裕泰茶馆五十年间的兴衰变迁,展示黑暗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必然灭亡。2、结构上,“图卷式的结构”。多人多事的戏剧结构和渐变式的戏剧情节。没有一个贯穿始 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以三幕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的戏,分别写三个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时期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使时间跨度大,人物多,情节松散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老舍所作的处理是:一是以小茶馆为固定空间,勾勒世道人心,社会百态,侧面折射时代的大变迁。二是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始终。次要人物,则子承父业。 3、真实可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第一。不以贯穿性的戏剧冲突取胜,而是以塑造 活灵活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人物见长。王利发,“顺民”,精明、世故的生意人。常四爷,耿直刚强,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秦仲义,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对旧时代、老北京、小人物的熟悉,对底层小人物的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婉幽默,“含泪的笑,”接续了此前老舍创作中的深厚的人性传统。 4、形神兼备的对话。突出以精彩的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其语言鲜活生动,简朴自然,具 有高度的性格性和浓厚的幽默感。 2、1958年---1962年,历史剧的高潮。

中国戏剧简史

中国戏剧简史 中国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古至今,中国戏剧经历了许多发展和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剧种和流派。 一、古代戏剧 1. 汉代百戏 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百戏是各种表演艺术的统称,包括舞蹈、歌唱、说白等。汉代百戏在宫廷和民间都非常流行,为后来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基础。 2. 唐宋参军戏 参军戏是唐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主要分为参军和苍鹘两个角色。参军戏以滑稽幽默为主,多以丑角扮演,讽刺时弊,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3. 宋元南戏 南戏是宋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以南方民间小调为基础,以歌唱为主,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南戏的题材多以爱情、历史故事为主,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二、近代戏剧 1. 京剧的兴起 京剧是近代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京剧融合了南北方戏曲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被誉为“国粹”。 2.地方戏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戏曲剧种不断兴起,如川剧、粤剧、湘剧等。这些剧种各有特色,丰富了中国的戏剧艺术。 三、现代戏剧 1. 话剧的传入 话剧是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形式。话剧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强调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舞台效果。话剧的传入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戏曲改革与实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戏曲改革。各地方戏曲剧种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剧目。同时,实验戏剧也逐渐兴起,探索新的表演方式和艺术形式。 3. 当代戏剧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戏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各种新兴艺术形式的涌现为戏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戏剧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剧种和流派。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中国戏剧将继续与时俱进,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中国现当代戏剧史笔记(中)

第五章:曹禺 第一节曹禺的戏剧创作道路 1、《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 2、《雷雨》描写资产阶级化封建家庭的悲剧,《日出》进一步抨击了半殖民地金钱化社会的罪恶,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统治下农民的遭遇和反抗在《原野》中得到反映。这三部剧作显示出曹禺独特的戏剧风格和悲剧艺术才华,显示出他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描写戏剧冲突的卓越艺术。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第二节《雷雨》《日出》《原野》 1、《雷雨》、《日出》,这两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不仅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而且对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 2、《雷雨》在艺术精神上受到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戏剧情节的展开借助于过多的血缘伦常纠葛,悲剧的结局染上神秘的命运色彩。 3、《雷雨》家庭悲剧,《日出》社会悲剧。 第三节《北京人》和《家》 1、两部戏剧显示出曹禺的戏剧创作在四十年代达到了新的高度。 2、话剧《家》是一首情思凄婉、深沉美丽的诗,不像原小说是一支战斗的经兴趣。控诉与战斗不见了,而是以另一种熨帖人心的诗意抒情境界出现在观众面前。 3、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出发,有机的吸收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推动了个人民族风格的成熟,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鲜明特点。

4、曹禺说“契科夫叫我懂得了艺术上的平淡。一个戏不要写得那么张牙舞爪。在平淡的人生的铺述中照样有吸引人的东西。” 5、受契科夫影响,标志着曹禺戏剧的民族风格达到了新的美学境界。 第四节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 1、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 2、《北京人》的悲剧人物于忧郁哀伤中表现出明朗的色调,平淡而深沉、忧 郁而明朗,构成了曹禺戏剧风格的新特色。 3、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则表现人物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则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4、曹禺的戏剧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5、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A、他的戏剧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主题,有力的冲击了封建 主义和黑暗社会,成为五四新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 B、曹禺戏剧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文学的表现领域与精神 刻画的深度,为悲剧艺术提供了典范。 C、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新兴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生文学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6、《雷雨》、《日出》标志着我国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 第六章: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1937-1949)

中国近代话剧作品

中国近代话剧作品 中国话剧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在其百年华诞之际,全国话剧人举办了多项纪念活动,31台近年新创优秀剧目在北京竞相登台,32台话剧经典剧目在全国巡演。话剧人期盼曾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一度风靡天下并成为全国性大剧种的话剧,能够在沉寂已久之后重振雄风。 回首百年,话剧的辉煌与成就已成追忆,由于以电视为首的大众媒体和全社会泛娱乐化的强势挑战,话剧出现了剧本难觅、观众锐减、剧团萎缩的趋势,部分话剧院团名存实亡,景象堪忧。进入新世纪,这一困境,就全国整体而言,未有根本的扭转。因此,当话剧跨越百年之际,寻求话剧摆脱困境继续发展之路成了最现实最重要的课题。 曾创作出优秀话剧《父亲》、《肝子山的男人女人》的剧作家李宝群说,当代戏剧文学正处于一种“要上上不去,要下下不来”的窘迫境地。所谓“上不去”是指当下的戏剧文学尚不能达到世界一流文本的水平,较之国外同时期的《纪念碑》、《青春禁忌游戏》、《哥本哈根》、《怀疑》等优秀之作,我们的剧作在深度反映所处的时代生活、反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说明有功力的剧作家寥寥可数。所谓“下不来”,是指剧作家已经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容易‘小富即安”了,不能下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不能沉

潜到生活的最深处、最深层去体察人心人性人情,满足于小的成功,满足于用已有的积累、才华、经验去闭门造车。不少原创剧作都显小家子气,单薄、肤浅、急功近利,不深刻不厚实,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生命体验,不能真正打动人心震撼人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也有自己的剧场,并且根据剧目多元化的理念,能够适应不同演出市场的需要。近几年,《商鞅》、 《正红旗下》、《艺术》、《长恨歌》等剧以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准得到评论界与观众的共同肯定,剧院在这些剧目的资金保障与人员配备上都调集了最大的力量,保证了剧院的艺术声誉

近代戏剧

jindai xiju近代戏剧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戏剧。以大家名作而论,成就不很突出。然而,由于近代是一个社会变革时期,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和旧民主主义时期戏曲改良方面来看,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奇与杂剧创作中国的传奇和杂剧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已濒临衰亡时期。稍知名者,有黄燮清的《倚晴楼七种曲》。黄燮清,原名宪清,字韵珊,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所著除《倚晴楼七种曲》外,尚有《玉台秋》、《绛绡记》二种流传。《倚晴楼七种曲》中之《桃溪雪》著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演清康熙时耿精忠在福建谋叛,浙江烈妇吴绛雪遭难事。文词可观,戏剧排场无甚可取,然对当时剧坛有一定影响。光绪二十七年(1901)陈撷芬《题〈桃溪雪传奇〉》说:“衣冠多少和戎辈,可有闲情读此书?”光绪三十年(1904)迦现《〈桃溪雪〉题词》说:“却敌安民代展筹,热心为国死方休。”可以看到在这个历史故事中寄托着一定的爱国思想。此外有李文瀚,字云生。安徽宣城人。著有《紫荆花》、《胭脂□》、《凤飞楼》、《银汉槎》四种传奇。杨恩寿,字蓬海,号坦园。湖南长沙人。著有《坦园六种》,包括《麻滩驿》等三种传奇和《桂枝香》等三种杂剧。《桂枝香》谱写同期小说《品花宝鉴》事。光绪初年,有陈□,字叔明,号潜翁。江苏阳湖人。著有《仙缘记》、《燕子楼》等十种。这些剧作艺术上多模拟因袭前人,追步蒋士铨等的后尘;思想内容缺乏时代特点,只是传奇、杂剧衰落时期的余波。 戏剧改良运动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戏剧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展开,兴起了戏曲改良运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创刊号上发表了《劫灰梦》传奇,提出法国的“福禄特尔,做了许多小说剧本,竟把一国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他也要“把俺眼中所看着那几桩事情,俺心中所想着那几片道理,编成一部小小传奇,等那大人先生,儿童走卒,茶前酒后,作一消遣,总比读那《西厢记》、《牡丹亭》强得些些。这就算我尽我自己本分的国民责任罢了”,表现了改良戏曲创作使之为政治宣传服务的明显倾向。他接着又陆续发表《新罗马》和《侠情记》传奇,《新罗马》取材意大利1849年独立时玛志尼、加里波的、加富尔三人的事迹。虽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实是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宣传改良思想。《楔子》一出〔念奴娇〕说:“兴亡何限,救时端赖豪杰。”鼓动中国爱国志士,象玛志尼等,以民族精神、自由主义掀起革命,奔走流血,洗刷国耻,振兴中华。 梁启超的三部传奇剧本,都没有写完。《劫灰梦》、《侠情记》只有1出,《新罗马》计划写40出,只完成7出。但是,他对利用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宣传新思想,起到了倡导作用。此后,他主办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又先后发表蒋观云《中国演剧界》、三爱(陈独秀)《论戏曲》等文章,宣传戏曲改良。光绪三十年(1904),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创刊,以宣传革命为目的,特有异采。柳亚子在《发刊词》中说明创刊目的是“戏剧改良”,“以霓裳羽衣之曲,演玉树铜驼之史”,鼓动作家创作中国古代种族压迫的历史题材,“皆绘声写影,倾筐倒箧而出之。华夷之辨既明,报复之谋斯起,其影响捷矣”。同时宣传外国民族独立和沦亡的历史,“尽印于国民之脑膜,必有欢然兴者”。这时,在《新小说》、《新民丛报》、《二十世纪大舞台》、《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出现了大量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这些剧本宣扬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或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阿英所编《晚清戏曲小说目》收录传奇剧目54种、杂剧剧目40种。阿英又编有《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共选录剧本28部,附录3部。连同阿英所编其他近代文学作品集,重要作品已基本收入。 这些剧本的作者“皆激昂慷慨,血泪交流”,发出了扶危救亡的呼喊。以反对民族压迫、宣传改良和革命为其主要内容,歌颂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赞扬了当时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资

中国古典及近现代戏剧史

编导文艺常识中国古典及近现代戏剧史 京剧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南洪北孔清康乾时期,"南洪"就是浙江籍剧作家洪升和他的戏曲巨著《长生殿》。"《长生殿》把帝妃恋情同当时"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起来,以"垂戒来世",寓意深刻。其排场精美谨严,堪称传奇典范,曲辞音律,亦独步一时。《北孔指孔尚任,〈桃花扇》共四十出,分上下两卷,是一部忠于史实的优秀历史剧。《桃花扇》因而与《长生殿》齐名,世称两作者为“南洪北孔”。 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临川四梦是汤显祖及其四部剧作的别名。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是临川人,“临川”遂为先生的别号,而“四梦”则是其《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文明戏“文明戏”是早期的京剧改革。文明戏的剧目都是以清末民初期间民间流传的时事故事为题材。文明戏以京剧的文武场伴奏,采用京剧的唱腔,对话用京白不用韵白。唱与白三七开,已向话剧方向发展了。文明戏的剧目不多,大概只有十几出。每出戏都分几集,每日只演一集,所以上演一个月也不会重复。为了使戏演得持久和火暴,剧中夹杂不少插科打诨式的笑料,看起来类似现在的喜剧小品:《宦海潮》、《渔家女》和《锯碗丁》。 爱美剧“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批判堕落的文明戏,翻译介绍欧美话剧。在此基础上,一些戏剧家提出了“爱美”的口号(英文 Amateur 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辛亥革命以后欧阳予倩、洪深、顾仲彝等人创办了“戏剧协社”等业余剧团,时称“ 爱美剧”,是根据“业余”的英文译音而来的。那时候,这是最时尚的事,牵着年轻人的崇拜和狂热的心。而最最领风气之先的是那些在台上演出的演员。他们自己写剧本,改编别人的剧本,甚至编导客串角色,他们的乐趣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喜欢的东西——倘若现实中还没有,或还不成熟,就去创造它完善它。他们用才智和热情创建着“时尚”,可对此他们当时并没有多少在意。

2022年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

绪论: 一、现代性——历史旳使然 基于历史规定旳戏剧思潮和戏剧观念旳主线转变,或者说戏剧之启蒙理性与现代意识旳强化,是中国戏剧脱离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旳基本标志。 1、中国戏剧向现代化旳转变重要表目前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戏剧价值观念旳变化。 第二:戏剧精神内涵旳变化。 第三:舞台任务形象体系旳变化。 第四:戏剧艺术生态构成上旳变化。 二、中国现代戏剧旳崛起 变革先是在旧戏营垒旳内部进行,这就是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前后旳戏剧改良运动。一方面:杂剧和传奇这种古老旳戏剧文学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系列旳变化。 其实:当时在舞台上处在“霸主”地位旳京剧,也惊醒了改革旳尝试。 三、中国现代戏剧旳发展历程 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四十年代,便是现代戏剧发展、成熟和繁华旳时期。 二十年代旳话剧,在艺术上较文明新戏时期已有长足旳发展。一方面:剧本文学旳创作打开了新局面。另一方面:对戏剧表演旳完整性和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旳导演艺术,对中国话剧艺术旳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是有增进作用旳。 三十年代旳中国话剧在曲折发展中达到成熟旳时期。 左翼戏剧运动成为戏剧运动旳主力。一方面体现为政治上对战斗性旳追求明显加强。

艺术发展上呈现相称复杂旳局面。主题不小于形象,思想和艺术处在不平衡状态。 四十年代是中国人名在神圣旳民族解放战争中经受血与火旳考验旳伟大时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扬旳伟大时代,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旳一种黄金时代。 第一:在三十年代已经成熟旳基本上,向丰富性、多样性方面开拓了新路。 第二:在戏剧艺术旳摸索上,对五四以来只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忽视中国戏剧老式旳偏向进行了拨正,戏剧旳民族化问题受到普遍注重。 二十年代戏剧以思想解放,个性解放旳主题。 三十年代以阶级斗争、社会解放旳主题。 四十年代民族解放旳总主题,得到进一步旳体现。 四、中国现代戏剧旳历史特性 1、反帝反封旳土壤诞生,左倾。 2、中国现代戏剧史,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戏剧变革、发展旳历史。 3、虽然无暇顾及艺术,但并不轻视艺术。 五、中国现代戏剧旳历史局限 1、政治倾向性旳强烈和战斗旗帜旳鲜明。 2、系统旳理论建设始终是十分单薄旳环节。 3、中国戏剧向现代化旳转变,其历史进程是艰难而缓慢旳。 第一节:文明新戏——新兴话剧旳萌芽(一八九九年至一九一八年) 中国新兴话剧萌芽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 汪笑侬时代新戏。

现代文学 戏剧部分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学戏剧部分 第一个十年的戏剧(1917-1927) 第一节初创时期的戏剧 1戏剧严格地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话剧、歌剧、戏曲艺术的总称;狭义则专指话剧。 文明戏时期 2文明戏时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胚胎期。 文明戏曾被喻为“没有吹打的戏剧”,它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旧戏的虚拟化、程式化的歌舞剧形式,而是一种以对话和舞台艺术为基本特征的戏剧形式。 3春柳社 1907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受日本“浪人戏”的影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哀、欧阳予倩、陆镜若、马绛士等。演出了《黑人吁天录》《茶花女》。 4 1914年,上海建立“春柳剧场”。 5由天津南开学校创办人严范孙、张伯苓等创建于1909年的南开新剧团,编导过早期话剧《新村正》,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导表演体系。 6文明戏的衰落: 文明戏不能算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因为文明戏的演出大多数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一张很简单的幕表提示,没有演出前的排练,演员表演过于随意。文明戏越来越商业化。 戏剧改良期 7 1918年10月《新青年》第5卷第4号刊出“戏剧改良专号”。由胡适、傅斯年、欧阳予倩为代表。 8改良措施:一是批判旧戏;二是介绍西洋新剧,初步建立具有现代意味的新的戏剧观念。 9胡适:特别强调西方戏剧在戏剧思想内容上的进步意义,推崇切实关心家庭、社会、人生,主张维新革命,倡导个性解放的“易卜生主义”。强调戏剧为人生及反映时代的社会功能作用,并主要介绍了“问题戏”“象征戏”“心理戏”“讽刺戏”等形式的戏剧,促进了“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戏剧观念的形成。

10傅斯年:针对中国旧戏具体提出了编写新式剧本的许多建议。如在日常的社会现实中取材,写平常人的生活,塑造耐人寻味的个性人物,反对毫无疑义的大团圆结局。还特别强调编制剧本,既要有文学价值,又要适用于舞台演出。 11欧阳予倩:强调了戏剧作为“社会之雏形”,“思想之影响”的社会功能后,又具体提出了“剧本”“剧评”“剧论”等现代戏剧艺术观念。在充分肯定戏剧的思想内容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非常尊重戏剧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特殊规律和审美价值,提倡写实主义的“神形并存”和“灵的写实”,提倡戏剧艺术是以艺术家的个性的创造实现审美情绪的沟通,从而升华为美的感化和潜移默化的德行培养。 12宋春舫:全方位地介绍西方各种流派的戏剧创作,而且重视戏剧作为剧场艺术的各种潮流和运动。在广泛传播西方戏剧各种思潮、流派和戏剧革新运动的同时,还注重研究吸收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以适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13民众戏剧社 1921年5月由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等13人组成。创办“戏剧”月刊。 戏剧改革方面——除了研究“纸面上的戏剧”,还研究“舞台上的戏剧”,在剧本编制、戏剧内容、思想、戏剧语言、表演方法、化装以及布景、灯光、发音、排演、剧场建筑,演出中的管理与组织,提高演员的自身修养和社会地位,观众观剧时文明习惯的养成等进行探讨。 戏剧理论建设——提倡“爱美的戏剧”。主要是针对文明戏职业演剧商业化的堕落颓风。 14陈大悲与“爱美的戏剧” 陈大悲北京《晨报》上《爱美的戏剧》 “爱美的戏剧”就是非职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业余戏剧,不因欲图赚钱或养家糊口而演出迎合观众口味而艺术水平低下的戏剧。 爱美剧追求的是一种现代的、教化的、艺术的戏剧。其目的一是想通过改造戏剧去改造社会,其次是建设真正的现代戏剧,包括编制剧本,舞台监督、演员、舞美、观众等一整套戏剧创作、演出体系。 15其他剧团:北京实验剧社新中华戏剧协社南国社辛酉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