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配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40例-精选文档
腹泻敷贴疗法灵验方集锦
![腹泻敷贴疗法灵验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ff60bf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2.png)
腹泻敷贴疗法灵验方集锦第一方【处方】暖脐膏(成药、黑膏药)。
【制备用】烘软,贴肚脐。
【主治】肾阳虚证腹泻。
【禁忌】孕妇禁用。
第二方【处方】十香暖脐膏(成药、黑膏药)。
【制备用】烘软,贴肚脐。
【主治】肾阳虚证腹泻。
【禁忌】孕妇忌用。
第三方【处方】丁香1份,肉桂2份,或成药丁桂散(散剂)适量。
【制备用】上二味共研细末,取适量开水调糊膏状,填满肚脐,外贴暖脐膏或用胶布固定。
【主治】肾阳虚证腹泻。
第四方【处方】五倍子6g,干姜6g,吴萸3g,丁香3g。
【制备用】上药研细末,白酒调成糊膏状,纱布包裹敷肚脐,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
连用3~8天。
【主治】肾阳虚证腹泻。
【功效】据报道,上方治疗肾阳虚证腹泻50例,总有效率96%。
第五方【处方】肉桂、苍术各等份。
【制备用】共研细末,口津水或温开水调膏糊,敷肚脐,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或加用艾叶灸足三里30分钟,每日1次。
【主治】脾虚腹泻。
第六方【处方】车前子3g,丁香1g,肉桂2g。
【制备用】共研细末,用时取药2g,置肚脐中,外贴暖脐膏固定,每隔2天换1次。
【主治】脾虚腹泻。
【功效】据报道,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一般1次获效。
第七方【处方】大青盐2斤。
【制备用】将青盐盛布袋内,置热炕上,患者坐口袋上,每天须烧热炕2~3次。
又方∶盐炒热,盛布袋敷腹部。
【主治】腹泻。
第八方【处方】五倍子6g。
【制备用】研细末,用好醋调如膏药,摊布上敷肚脐,1小时左右腹泻止,即去掉。
【主治】腹泻和暑天水泻。
第九方【处方】云南白药1g。
【制备用】用60%~70%酒精调糊敷肚脐,用胶布或风湿膏固定。
【主治】湿热腹泻。
【功效】据报道,治疗秋季腹泻40例,痊愈率100%,平均治愈时间为1.7天。
第十方【处方】芒硝60~120g,苍术粉适量。
【制备用】研细末,装入纱布袋内,敷腹部(以脐为中心),绷带扎紧。
6~12小时取下,再以苍术粉适量,用唾液或温开水调稠膏,敷肚脐,胶布固定,1~2日换药1次。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6aaf7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3.png)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绪论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色异常、腹部不适等症状。
小儿腹泻病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不小的烦恼。
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药物、饮食调理等,但效果并不总是理想。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中医认为脐部是人体气血脏腑的聚集之地,通过经络相通关系到全身。
在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病时,常采用中药自拟方敷脐的方法,以调和脾胃、祛风清热、散寒除湿等。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通过对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分析,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验证中药自拟方敷脐在治疗小儿腹泻病中的价值,为患儿的康复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2. 正文2.1 小儿腹泻病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小儿腹泻病是指小儿腹部腹泻、水样便、痢气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表现,常见于婴幼儿期,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
其病因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饮食不洁、消化系统功能不良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炎症反应。
感染是小儿腹泻病最主要的病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饮食不洁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量进食油腻食物、食用生冷食品、食用腐败变质食物等都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泻病发。
2.2 中药自拟方敷脐的原理与作用中药自拟方敷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脐部敷贴含有药物的药膏或药物浸液来达到治疗目的。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脐部与脏腑器官之间的生理联系,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进入到腹部内脏器官,达到调理脾胃、祛痰止泻、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
1. 调理脾胃功能:脐部被称为“膏腴之会”,与脾胃密切相关。
通过在脐部敷贴药物,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腹泻症状。
2. 祛痰止泻:一些药物具有祛痰止泻的作用,通过在脐部敷贴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探析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88893f102de2bd97058894.png)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探析发表时间:2011-08-23T10:20:27.70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勘静[导读] 目的:探析中药内服外敷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及药学机理。
勘静(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北京顺义区 101300)【摘要】目的:探析中药内服外敷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及药学机理。
方法:从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的小儿腹泻病例中,选取100例进行回顾对比研究,其中研究组50例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治疗,对照组50例,为服用西药蒙脱石散剂治疗。
结果:研究组96%有效,对照组只有80%。
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药;内服外敷;小儿腹泻【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小儿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尤其以6个月到2岁儿童中最为常见。
主要症状为便次增多、大便性状改变。
此病会影响小儿正常发育,导致小儿营养不良,严重情况还有可能导致死亡。
由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班发生于秋冬季,而由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一般发生在夏季。
1 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的小儿腹泻病例中,选取100例进行回顾对比研究,其中研究组50例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治疗,对照组50例,为服用西药蒙脱石散剂治疗。
病例资料特征:100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均为1~12岁儿童,平均年龄1.7岁。
所有患者的就诊时间均为3天以上。
临床均表现为腹泻,排便次数增多,排泄物呈蛋花样或水样。
其中有腹胀、发热、呕吐等症状的36例,占到72%,另14例没有此类症状。
大便镜检没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常规结果只有淋巴细胞的患者比例大于44%。
两组患者的以上病例特征分布在性别、体征、症状情况上都与研究组没有明显差异。
其诊断标准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儿科学》,主要为胃肠道症状,每日排便次数为10次左右,便样为水样或蛋花样。
1.2 治疗方法分析研究组:(1)中药内服:白术、党参、白扁豆、云茯苓、淮山药、麦芽、泽泻、生熟、炒谷各50克,陈皮30克,分别烘干研磨成粉后,将所有药物混合。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48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48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9e13fc7c1cfad6195fa784.png)
治 疗组 : 中药 内服 : ① 党参 、 云茯 苓 、 白术 、 白扁豆 、 泽泻 、
淮 山 药 、 谷 、 芽 、 熟 苡 仁 各 4 , 皮 3 , 干 后 研 炒 麦 生 5g 陈 0g烘
粉 , 后 混合 调匀 。呕 吐者加 藿 香 4 , 胀者 加 厚朴 4 。 然 0g 腹 0g 每 次取 3 0g用开 水调 成 糊状 , 加少 许 糖 , 日早 、 、 各服 每 中 晚
药 内服配 合外敷治疗 ; 照组 4 对 8例 口服 西药蒙脱石 散剂 。 结果 : 治疗 组总有 效率为 9 . %, 58 3 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8 .3 33 %,
两组 疗效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结论 : 中药 内服结 合 中药敷 贴治 疗可 以缓 解 症状 , 短病 程 , 济实 惠 , 缩 经 同时用 药方 便 易行 , 全 可靠 , 为 患儿及 家长 接受 。 安 易
最 大 , 所 谓 湿 胜 则 泄 。脾 胃受 损 , 化 失 常 , 受 湿 邪 , 正 运 感 出
汤样 ; 伴有发热者 4 例 , l 呕吐者 3 6例 , 胀者 2 腹 7例 。 大便 经镜
检 无红 细胞 、 白细胞 ; 血常 规 只有 淋 巴细 胞大 于 4 %。诊 断标 0 准 参照人 民卫生 出版社 (L 学》 第 5版 ) 随机分 为两组 , J科 ( 。 治
治 愈 : 疗 3d内大便 外 观成 形 , 治 临床症 状 消 失 , 便镜 大 检 无 异常 。好 转 : 疗 3d内大便 次 数 ≤3次, , 治 d 水分 明显减 少. 临床 症状 基 本改 善 , 大便 镜 检偶有 红 、 白细胞 。 效 : 便 无 大 次数 和 水分 未 见 明显 减 少 , 临床 症 状未 见 消 失 , 至 有 的 呈 甚 加重 倾 向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 (2)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 (2)](https://img.taocdn.com/s3/m/ee048aef31126edb6f1a10ef.png)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秋、冬季更为多发,常呈流行趋势。
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的观点,我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采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该期共收治20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均符合秋、冬季腹泻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个月~4.5岁,平均1.2岁;病程1~2天33例,3~4天58例,>5天9例;轻度脱水31例,中度脱水3例,无明显脱水66例。
治疗组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1.5岁;病程1~2天36例,3~4天56例,>5天8例;轻度脱水36例,中度脱水2例,无明显脱水62例。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脱水程度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合理饮食,补液及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口服蒙脱石散及妈咪爱。
治疗组加用中药敷脐,具体用药:丁香、肉桂、木香、吴茱萸、五倍子、小茴香、胡椒各等分,共研细末,取适量醋调后敷脐,予纱布覆盖并固定。
每24小时换药1次,疗程3~5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大便次数及性状完全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体征消失;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性状好转,其它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大便次数减少,性状好转,其它症状、体征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1.4 结果(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与对照组比较,*P<0.01。
2 讨论小儿秋、冬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6~24个月婴幼儿。
是一组多病原因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问题[1]。
在我国腹泻病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腹泻40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腹泻40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eea0145f0e7cd185253606.png)
虚弱型腹泻 4 例 , O 取得较好疗效 , 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料
肝、 骨广泛转移” 血常规 、 , 二便常规、 肝肾功能 、 电解质检
8 。每 E 1 温水煎服 , g t 剂, 分早 、 晚 3次温服, 中、 连服 6天
以上 。
各 20 , 0 g食盐 30 。炒热外敷脐部。用药后腹泻次数减 0g 少, 每天 3 4次 , ~ 饮食增加 , 去炙罂粟壳再服 2 , 剂 大便粪 质变干, 日1 2 , 每 ~ 次 饮食正常, 总疗程 4 天。
中药 内服 外敷 治疗 腹 泻 4 O例
章 丽 萍 ( 南省 楚雄 州中 医院 内一科 , 南 楚雄 650 ) 云 云 70 0 [ 中图分 类号 ] 2 63 [ R 5 .4 文献标 识码 ] [ B 文章编 号 ]04— 84(0 10 23— 1 10 2 1 2 1 )4— 4 0
2 治疗 方法
查均正常 , 于人院第 4 第 5天给卡铂 、 、 多西他赛化疗 , 日 次 出现恶心干呕 , 打嗝, 饮食 、 小便减少。化疗第 3 天后腹泻 , 每 日5— 7次, 水样便。口服黄连素、 蒙脱石、 洛哌丁胺 3 天 无效 , 大便常规及培养正常 , 下未见异常。腹泻逐 日加 镜 剧, 每天 7 0次, ~1 稀水便为主 , 甚至完谷不化 , 食后腹胀 ,
京: 南京 大学 出版社 ,9424 19 .2 . [] 岩. 2李 慢性 腹泻 与 肠 道 菌群 失 调 [ ] 中 国实用 内科 杂 J.
志 ,0 3 2 ( 0 :8 5 5 2 0 ,3 1 ) 5 4— 8 .
中医推拿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中医推拿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f788e243b9d528ea80c7798f.png)
中医推拿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思密达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观察组实施中医推拿配合贴敷治疗方案,观察两组小儿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小儿发热、呕吐、腹胀、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推拿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中医推拿;中药贴敷;小儿;急性腹泻WHO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出现腹泻的概率为31.67%,其中16.9%患儿可演变为慢性腹泻,导致患儿出现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1]。
西药治疗以口服加输液药物为主,然而疗程长、患儿承受痛苦增加,同时寒冷液体输入有可能加重腹泻,因此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我院近年来采用中医推拿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确切,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均符合《小儿腹泻病诊断治疗的进展》中诊断标准以及中医泄泻病的诊断标准[2]。
男40例,女40例,年龄分布:﹤1岁51例,1-2岁18例,﹥2岁11例。
临床表现:均伴随不同程度腹泻,伴随发烧37例,腹胀29例,呕吐18例,精神不振56例。
其中轻度脱水58例,中度脱水15例,重度脱水7例。
剔除慢性迁延性腹泻、脓血便、重型腹泻患儿以及重要脏器、造血异常者,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
中医推拿取左手穴位:小天心揉500次,肾水、清板门穴各推5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揉二人上马500次,推大肠穴300次。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48例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48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ce3a222bd64783e09122b49.png)
而 达到 1 0 0 %治愈率 , 明本法是安 全可 说
靠 的, 得 推广应用 。 值
用增液承气 汤 : 人参 2 g 麦 冬 1g 元 参 0, 5,
1g 生 地 1g 栀 子 1 g 元 胡 1 g 大 黄 5, 5, 5, 5, ( 下 )5 , 硝 ( 1 g 水 煎 后 分 次 胃 后 1g芒 冲) 0 ,
于 以腹膜 炎 、 克 为 主 的重 症 胰 腺 炎早 休
期 , 使 休 克 很 快 得 到 纠 正 , 能 排 除 内 能 并 毒 素、 高 机体免疫力 , 各种 症状 很快 提 使 明显 改 善 。 大 陷 胸 汤 合 大 柴 胡 汤 方 具 有 很 强的解毒 功 效, 且 对 中毒 性 肠 麻痹 而
维普资讯
’
18 ’ 2 4 中华医学 写作杂 志 2 0 0 2年
第 9卷
第l 6期
C ie u a o mei l r i 2 ( , o 9N .6 h s j r l f dc in n e on a w t g 01 V l o 1 2
迅 速 , 来 势 凶 险 的 病 情 很 快 得 到 控 制 使 和 逆转, 效地防止 了并发 症 的发 生, 有 从
抗生 素。⑤地 塞 米 松 2 0~4 mg d静 脉 0 /
滴 注 2 d ⑥ 中 医 治疗 I : 血 败 乱 期 ~3 。 3 气 J
愈 率大为提高 , 曲肽抑 制胰 腺分 泌、 奥 抑
5 d ④ 应 用 环丙 沙 星或 头 孢 菌 素类 ~7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 , 近 年 来 多 主 张 在 严 密 监 测 下 的 非 故 手 术 疗 法 为 主 , 其 是 生 长 抑 素 类 似 物 尤 奥 曲 肽 的 成 功 应 用 , 该 病 的 非 手 术 治 使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000e62090c69ec3d5bb75e7.png)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水电解质纠正、补液、脱水纠正、肠道正常菌群恢复、肠黏膜保护、止泻、补充维生素等;取锌制剂给予患儿口服,单次剂量为10 mg,1次/d;取思密达,对患儿进行保留灌肠,1次/d,取规格10 g/袋的酪酸梭菌活菌散,患儿年龄不足6个月,3次/d,每次1/3袋;年龄介于6个月~2岁之间,3次/d,每次2/3袋;年龄介于2岁~3岁之间,3次/d,每次1袋。
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敷贴治疗:诊断患儿的腹泻分型,风寒泻,取暖脐膏敷贴,主方包括制附片、肉桂、吴茱萸、五倍子、丁香、黑胡椒、干姜等;湿热泻,取清热膏敷贴,主方包括木香、苦参、葛根等。
具体制备如下:取适量上述药物,细致研磨,过筛后,混匀备用。
以生理盐水对患儿脐部进行擦拭,确保皮肤清洁,于患儿脐窝内置入适量的要分,轻轻按压,确保其可以充分填满患儿脐窝后,取敷料、胶布进行妥善固定。
每天换一次药。
治疗周期为3d[3]。
13观察指标记录并对比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即脱水、发热、腹泻。
记录并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判定标准:患儿治疗3 d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为显效;患儿治疗3 d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有效;患儿治疗3 d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过程中,借助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2组腹泻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相关数据。
其中,记录为n(%)形式的计数资料,由χ2对组间比较数据进行检验;而记录为(x±s)形式的计量资料,则由T对组间比较数据进行检验;若结果显示P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过程中,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药敷贴疗法,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效果十分确切,有利于患儿实现早期康复的同时,还能保证患儿预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实践广泛应用。
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45例临床观察
![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45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13b5725770bf78a652954f8.png)
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45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出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腹泻;中医推拿;中药敷脐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导致患儿大便次数与性状改变,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1]。
其以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为临床表现,而腹泻导致的脱水会引发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目前治疗该病以液体疗法、抗感染以及合理饮食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2]。
中医在小儿腹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药内服、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直肠用药以及穴位注射等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均有良好效果[3]。
笔者运用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9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03月至2016年0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个月至3岁,平均(138±062)岁,病程2~15d,平均病程(638±253)d;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个月至3岁,平均(143±055)岁,病程2~16d,平均病程(678±239)d。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配方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配方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19b0275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d.png)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配方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导读:每一个有宝宝的家庭,对小儿腹泻一定不陌生,季节的更替或饮食不干净,都会导致宝宝拉肚子。
治疗宝宝腹泻的方法一般有西医治疗,也有小儿推拿,中药贴敷等中医方法,而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操作简便,避免了小孩服用药物,孩子的接受度也比较强,许多家长都更愿意采用此方法。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由于发病率高,小儿治疗又繁琐,因此,小儿腹泻困扰着很多家长。
小孩子都抗拒吃药,也害怕打针挂水,现在流行的小儿推拿,由于小孩不能安分也不能坚持治疗。
中药敷贴疗法避免了以上的缺点,容易被小孩子接受,家长也不用跟着遭罪,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
那么,中药敷贴治疗小儿腹泻有哪些配方呢?配方一:肉桂、吴茱萸、丁香、广木香、地榆。
将以上药材捣碎,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老陈醋调成糊状。
使用的时候只要将适量药材敷于小儿肚脐,用纱布盖住,再用胶布固定,一到两天换次药,两到三次就会有效果。
配方二:丁香、小茴香、苍术、吴茱萸。
将上述药材用火烘焙,再研磨成细粉,用温热的米汤搅拌均匀。
使用的时候取适量糊状的药材敷于小儿肚脐,用纱布盖住,再用胶布固定,一到两天换一次药,连用三次就会看到效果。
配方三:五倍子、吴茱萸、丁香、干姜。
先将五倍子炒黄待用,然后再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的白酒调成糊状。
每天临睡前去适量药材敷于肚脐,24小时一次,使用三天就会有效果。
以上就是几个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药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但是,每个孩子的腹泻都是不一样的,在中医上讲究辩证治疗,每一种配方都适合不一样的小腹泻。
因此,家长发现宝宝拉肚子以后,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医院,选择专业的医生来开出合适的药方。
另外,宝宝的肌肤都比较娇嫩,贴敷中药的肌肤部位要经常查看,有的宝宝容易过敏,如果发生过敏现象,一定要及时清除。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128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128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e76976a26925c52cc5bf61.png)
香 健 胃 , 解 腹痛 , 轻 恶 心 、 缓 减 呕吐 。诸 药 合 用 , 共
奏健脾和胃、 涩肠 止泻 作 甩 。
摩 片刻 。每 日换 药 1 , 停 为止 。 次 泻 132 内服 治疗 .. 止 泻饮 : 白术 、 豆各 1 , 扁 0g石
外敷 药物 中五 倍 子 酸 、 , 肺 与 大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部 . 国 腹 泻 病 诊 断 治 疗 方 案 . 国 实 用 中 中 儿 科 杂 志 ,9 ̄ 1 ( )3 1 19 ,3 6 :8 o 2 全 国腹 泻 病 诊 治 学 术 研 讨 会 组 织 委 员 会 . 泻 疗 效 标 准 的 补 腹
有涩肠 止 泻 之用 ; 茱萸 辛 、 , 肝 、 、 吴 苦 归 脾 胃经 , 具
榴皮、 诃子各6 , 藿香惫5 , 木香、 g 车前子1 g g 2,
赤 石脂 6g 。发 热 加 金 银 花 9 g 呕 吐 加 法 半 夏 5 ; g咳 嗽 加 桑 白 皮 6g ; 。每 日 1剂 , 煎 取 汁 30 水 0 Il每次 少 量 频服 。伴 有脱 水 者均 静 脉补 液 。 l, l
道 的 过 激 蠕 动 , 进 胃液 分 泌 而 助 消 化 ; 香 、 促 木 藿
12 一般资料 .
本组 18 , 7 例 , 5 例 ; 2例 男 6 女 2
年 龄 <6个 月 4 2例 , 7个 月 1岁 5 6例 , 2岁 1
2 8例 ; 便次 数 每 日 5 6次 3 大 2例 , 日 7 1 每 0次 7 4例 , 日 >1 每 0次 2 2例 ; 轻 度脱 水 9 伴 6例 , 热 发
4 8例 , 吐 8 呕 9例 , 嗽 7 例 。 咳 2
1 3 治疗 方 法 、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a648512b14e852459fb5778.png)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多发病,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清水样及未消化食物残渣为主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笔者以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8例患儿全部来自我院儿科门诊,男42例,女36例,年龄最大22个月,最小3个月,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2天,患儿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状或稀糊状,每日5-10余次不等。大便镜检脂肪球(-)…(++),白细胞<6个/HP,可混有奶瓣及未消化食物残渣,大便细菌培养阴性,且除外重度缺水及重度营养不良,在此治疗前曾用过抗生素、微生态制剂、收敛止泻等药物治疗而无明显疗效。在病因方面,以喂养不当为始发病因的最多,约占64.2%。其次为急性肠炎及婴幼儿体虚失调,而原因不明者亦占相当比例。7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2.2不良反应Βιβλιοθήκη 未见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3、体会: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对于非感染性腹泻,传统中药有较好的疗效,该病在中医学属泻泄的范畴,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脾胃虚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寒,均可导致脾虚湿盛、中阳不足而泄泻。故有“脾虚则生湿,湿盛则脾困,无湿不作泻”之说。同时,又因“肾为胃关”,肾阳不足,则关闭不密,命门火衰,火不暖土,阴寒内盛,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水湿并走肠道,出现大便清稀如水、腹泻不止等表现。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阳虚衰,脾虚湿盛,属标实本虚之侯。吴茱萸、肉桂、小茴香、丁香、白胡椒、荜澄茄、诸药药性辛温,气味芳香浓烈,取其辛能行能散,香能走能窜,温能散能通之性;诃子、罂粟壳药性酸涩,能收能涩,助阳止泻,全方共奏燥湿健脾、温中散—寒止泻之功效。而神阙穴(肚脐)是经络系统中任脉之要穴,为十二经脉之总枢。为天地之元、阴阳之寄。脐与腹壁仅隔一层薄膜,皮下脂肪极少,药物极易穿透、弥散及吸收(比其它部位高8倍以上)。同时脐下腹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神经丛,使药物直接透入血液循环,而由门静脉进入肝脏的药量极少,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另外,通过刺激附近的神经丛,经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调整阴阳,激发人体正气,达阴平阳秘,邪去正安之目的。经临床验证,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治疗方便,价格低廉,家属及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医护理联合止泻方与穴位贴敷干预小儿腹泻的效果
![中医护理联合止泻方与穴位贴敷干预小儿腹泻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4f69e0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2.png)
中医护理联合止泻方与穴位贴敷干预小儿腹泻的效果【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小儿腹泻患儿使用中医护理联合其他干预措施展开研究分析。
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入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择4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1:1的方法将实验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别以及实验组别,每组实验研究组别分别包含20例患儿,最终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别患儿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别患儿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且实验组别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显著要比对照组别患儿低一些,且P<0.05。
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中医护理联合止泻方、穴位贴敷,可以改善患儿的护理效果,缓解患儿的症状。
关键词: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患儿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若未及时的予以救治,不仅影响到病情治疗效果,还会导致危重症的发生[1]。
因此,亟需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儿抑制病情的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近年来,中医护理模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临床当中,可以予以患儿最佳的护理防护,不仅能够满足患儿的治疗需求,还能够满足患儿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入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择4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1:1的方法将实验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别以及实验组别,每组实验研究组别分别包含20例患儿,实验组年龄范围在45-92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3.92±3.23)周岁。
对照组年龄范围在45-92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3.92±3.23)周岁。
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纳入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
(2)确诊为小儿腹泻。
1.2.2排除标准(1)存在血液疾病。
(2)存在传染病变。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c2cb0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5.png)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腹泻是指小儿在短时间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水样或黏液样便次,每日次数较平时增多,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腹泻病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目前,传统中药自拟方结合脐部敷贴治疗小儿腹泻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中药自拟方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特点,结合中医理论自行配制的药物方剂。
而脐部敷贴则是利用人体脐部特殊的经络联系,通过药物的作用,在脐部敷贴一定的中药贴剂,以辅助调理体内的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中药自拟方结合脐部敷贴治疗小儿腹泻病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临床观察结果及实验结果验证尚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验证,探讨中药自拟方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探究其治疗机制并验证其临床疗效。
通过系统观察和实验验证,全面评价该治疗方法在小儿腹泻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中药自拟方敷脐治疗方法提供临床经验积累,探索更加有效的小儿腹泻病治疗方案。
最终旨在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小儿腹泻病是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虽然目前有一些药物可以用来治疗小儿腹泻病,但是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和体质较弱,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也为传统中医药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这对于促进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发展,提高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
![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d92c43a300a6c30d229f15.png)
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首席医学网2009年05月30日22:33:12 Saturday•医师杂志征稿•普通外科文献•呼吸疾病会议•网站运营•核心期刊征稿•帕金森病•国际神经再生论坛•内蒙中医药•心律失常会•危重病诊治•心血管医师•内科诊疗班•方剂组成原理•亚健康学会•风湿关节炎作者:赵梅,王洪飞,李淑娟作者单位: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门诊部,安徽蚌埠233050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摘要】目的总结自制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经验。
方法对诊断明确的腹泻婴幼儿采用自制中药(五倍子10 g、花椒10 g、公丁香2 g)外用敷脐治疗。
结果治疗36例,显效29例,占80.6%;有效6例,占16.7%;无效2例,占5.6%。
结论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明显,无需服药,注射,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关键词】腹泻;敷脐;婴幼儿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以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异常,便下稀薄,或带有消化不良物及粘液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重者可并发全身中素症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冬季节(10~12个月)是发病高峰。
我院运用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诊断明确的门诊婴幼儿腹泻患儿,年龄6个月~2岁,病程1~6d。
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
![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0c36913c1ec5da50e270c8.png)
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取事先调制好的中药粉末适量,填满患儿脐窝,用纸质胶布固定,日换药一次。
结果本组病例疗程为3-5天,治愈2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中药穴位贴敷敷脐疗法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病因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笔者采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小儿腹泻。
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观察资料为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本院儿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共30例。
其中男患儿17例,女患儿13例;年龄为2月至14月患儿,年龄为2月~12月18例,1岁~2岁8例,2岁~3岁4例;病程短者2天,长者7天;所选病例均经补液及对症治疗但疗效不显著。
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
除外感染性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
对于同时伴有发热、脱水、酸中毒、离子紊乱者,不作为入选病例。
3、治疗方法:将五倍子干姜吴茱萸公丁香等药按适当比例,干燥研细末备用。
用外科消毒液将喷洒在患儿脐及脐周表面皮肤上,取上述药粉适量,敷于患儿脐表面,胶布固定,日换药一次。
当日即可见效,大部分病例3天治愈,个别的需5天。
治疗期间通过家长用手磨擦或热水袋隔衣加热,可提高疗效。
二、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标准。
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
好转:大便次数及水份减少,全身症状改善。
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者。
2、治疗结果:本组共收集30例。
其中治愈23例,好转5例无效2例。
一般在6—8小时即可起效,24—72小时即可治愈。
疗程基本没有超过72小时的。
中药内外合治小儿腹泻38例
![中药内外合治小儿腹泻38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69741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4.png)
中药内外合治小儿腹泻38例
杨秀玲;张晓峰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2008(17)6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止泻灵汤配合中药外洗,对照组单纯止泻灵汤内服,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大便化验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好,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杨秀玲;张晓峰
【作者单位】陕西省潼关县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4300;陕西省潼关县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
【相关文献】
1.中药内外合治小儿腹泻40傲
2.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3.蒙脱石散联合小儿腹泻宁治疗小儿腹泻的体会
4.探讨肠道益生菌联
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5.基于小儿腹泻病因诊断模型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内服配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 40 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 , 多发病。
具有起病急 , 变化快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可造成脱水 ,电解质紊乱等。
采用中药内服配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
本组 40例均来自门诊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0例,男 13 例,女 7例:对照组 20例,男 13例,女 7例。
病程均为 1天~6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大便次数增多 , 每日 4次~10余次 ; 如蛋花汤样 , 或夹有食物残渣 , 或黄绿水样 , 或黄白色奶瓣样 , 或混溶液 ,或有酸腥臭味 ;常伴有发热 ,腹胀,恶心, 呕吐,纳差,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1治疗方法
1.1内服法:苍术5g白术5g莲子6g炒扁豆10g炒山药10g 茯苓10g 通草 2g 车前子 5g 煨诃子 6g 姜厚朴 5g 甘草 2g 鸡内金 10g呕吐者藿香5g佩兰5g;咳嗽加桑白皮6g紫菀6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 300ml 每次少量频服 , 伴有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
1.2 中药贴敷法 : 将补骨脂 10g, 小茴香 10g, 丁香 10g, 吴茱萸10g 四药单独研末为细粉,过200目筛混合均匀,装于瓶内密闭备用。
取 2~3g 药粉用温开水调敷于肚脐处 , 用胶布固定 , 每日一换。
以 2 次为观察疗程 , 至腹泻停止。
注意事项: ①治疗时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②可进食米粥 , 淡盐水等,以保护胃气。
③皮肤过敏者禁贴敷。
?
2疗效分析
治疗标准 :
治愈:用药 4天内临床症状 ,体征均消失 ,大便恢复正常 ;显效:用药 2天,腹泻减少为每日 1次~2次, 大便基本成型 ;好转:腹泻次数减少至每日3次~4次, 大便有食物残渣或有酸腥臭味 ;无效:大便形状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 , 甚至加重。
?
3治疗效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
赵XX,男,3岁,来我院就诊,其母代述:患儿反复腹泻6月左右,近日更甚 , 大便每日 5~6次,泻出蛋花汤样便 ,夹有食物残渣 , 伴腹胀。
时哭闹 ,偶呕吐。
随即给予内服中药 ,结合中药贴敷。
用药 4 天后,临床症状 ,体征均消失 ,大便恢复正常。
?
4体会
小儿腹泻多由喂养不当 ,腹部受凉 ,病原微生物随玩具污染的食物,奶头, 奶嘴而入口引发。
临床上医生多采用口服药或注射用药等方法治疗本病 ,但患儿往往难以接受。
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加中药贴敷治疗方法治疗本病 ,疗效比单独内服效果更佳。
《医宗金鉴》曰 :“泻之一证 ,多因脾被湿浸 , 土不胜水而成。
”
脾主运化 ,既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还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都需要肾阳的温煦作用。
中药贴敷因皮肤表面具有大量毛孔和汗腺管口 ,是药物进入人体内部的一种途径。
通过药物的刺激,以激发经气 ,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 恢复机体内部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本病宜温肾健脾止泻。
方中苍术,白术, 莲子,扁豆健脾燥湿 ;恢复
运化水湿功能 ;通草, 茯苓,车前子利水 ,可使水湿从小肠吸收 ,自小便而出 ,此即“别开支河” ;诃子收敛止泻 ;姜厚朴芳香醒脾 ; 甘草调和诸药。
贴敷肚脐的 4味中药,其中补骨脂性辛大温 ,归脾胃经 ,温肾壮阳 ,涩肠止泻:小茴香祛寒止痛 ,理气和中 ;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吴茱萸散寒止痛 ,燥湿。
以上几药合用就达到了温肾壮阳、健脾燥湿 , 散寒止痛。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