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唐诗.杜甫的诗歌意象

合集下载

论杜甫诗中的桃花意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论文

论杜甫诗中的桃花意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论文

目录引言 (1)一、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流变 (1)(一)先秦时期的桃花意象 (2)(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意象 (2)(三)盛唐诗歌的桃花意象 (2)二、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 (2)(一)杜甫诗歌桃花的春色春意意象 (3)(二)杜甫诗歌桃花的赠离恨别意象 (3)(三)伤时感怀的意象 (3)(四)桃花源意象 (3)(五)诗人身世的感慨 (4)三、杜甫诗歌桃花意象的特征 (4)(一)苍老雄浑的艺术风格 (4)(二)深具托喻与沉郁悲观的情怀 (4)(三)“民胞物与”的思想情感 (5)(四)杜甫桃花诗意象的现实主义色彩 (5)四、杜甫桃花诗的影响 (5)(一)悲凉身世的诗歌创作 (6)(二)杜甫桃花诗中人格象征的影响 (6)结语 (6)参考文献 (6)论杜甫诗中的桃花意象摘要:桃花是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题材和植物意象,自古就有关于桃花的吟诵与描写。

桃花题材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据着相当篇幅,反映着唐代社会对桃花的普遍关注,杜甫的咏桃诗在唐诗中的艺术成就首屈一指。

杜甫的咏桃诗与传统古诗的美人意象相区别,也不同于陶渊明式的憧憬,他对桃花的刻画细致,具有深刻的托喻意味。

诗人描写了桃花的形象美和对桃花旺盛生命力,同时也展现出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与关怀,表现出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特征。

深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于认识唐诗的文化意蕴,增进唐诗多种意象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杜甫诗歌桃花意象形象美情感寓意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以花卉作为描写及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颇多。

花卉文学作品沉淀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心理,彰显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及文化内涵。

张潮在《幽梦影》中指出:“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所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于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时代文化背景,以及诗歌的价值与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桃花诗的兴起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桃花的吟颂作品,《周南·桃夭》篇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引言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和个人感情等方面,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而闻名。

本文将重点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与表现手法,揭示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意象在杜甫诗歌中的运用意象是指通过文字进行具体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杜甫巧妙地利用意象塑造自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1.自然意象:杜甫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比如《春望》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社会状况的关切;《秋兴八首·其七》通过描写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忧伤之情等。

2.社会意象:杜甫关注社会百姓的苦难和冷暖,他通过描写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和场景,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比如《登高》中描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场面,唤起了读者对战乱中平民百姓哀叹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描绘的流亡者形象,则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下普通人艰难困苦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3.动态意象:除了表现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外,杜甫诗歌中还充满了丰富多样的动态意象。

通过运用形容词、副词等修辞手法,他能够将静止对象赋予动态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

比如《兵车行》中描述战争车队行进时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冲击耳膜;《新婚别热剧初平侯脱帽观礼送》将新战胜的诸军官归队时的盛况描绘得热闹而庄重。

表现手法对意象的运用和加强除了使用意象来塑造情感,杜甫还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使意象更加生动有力,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共鸣。

1.对比与衬托: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情感的差异,增强意象的冲突感和张力。

例如《登高》中将自然景色和人类悲愁相互对照,使蕴含其中的苦旅之情更加鲜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流亡者和丰收景象之间的反差呈现冷暖之别,加深对时局变迁下普通百姓境遇的思考。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在杜甫的诗歌里,沙鸥这个意象可真是个奇妙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大多沉重,情感深邃。

但是一说到沙鸥,哎,感觉瞬间轻松了不少。

沙鸥这小鸟,飞来飞去,悠然自得,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只有愁苦,也有一些快乐的小瞬间。

想想,沙鸥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那姿态真让人心情大好。

它的轻巧、自由,让我们想起那些追求梦想的时光。

说到沙鸥,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就是江河湖海那种潇洒的样子。

想象一下,水波荡漾,阳光洒在水面上,沙鸥在空中一展翅,真是画面美得不行。

它那种自在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要效仿。

就像生活中的我们,面对困难,难免会有无奈和不顺,但沙鸥教会我们,偶尔抬头看看天空,放下心中的烦恼,可能就能找到一丝平静。

杜甫在诗中描写沙鸥,往往是用来衬托他自己的境遇。

那种孤独和苦闷,和沙鸥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

像极了咱们日常生活,有时候觉得身边的人都很快乐,而自己却像个落单的沙鸥,飞不出那片阴霾。

不过,这种对比其实也很真实,正如人生的各种滋味,有时候苦,有时候甜。

让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也能更深地理解生活的多样性。

再说说沙鸥的飞翔,感觉就像是在提醒我们,人生嘛,飞得高也好,飞得低也好,关键是要有那种“飞”的勇气。

沙鸥每次展翅,都是在告诉我们,别怕跌倒,别怕失败。

生活中,总会有些意外,像沙鸥突然改变方向,可能我们也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航线,去迎接新的挑战。

这样的想法是不是特别振奋人心?杜甫用沙鸥传达的那种洒脱,跟我们日常说的“活在当下”不谋而合。

咱们常常会因为未来而忧虑,或者被过去牵绊,结果却忽略了眼前的美好。

就像那沙鸥,它不会停下脚步去想明天要去哪,而是专心享受当下的飞翔。

它在水面上滑翔,在微风中舞动,这种状态,简直就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们也应该学会放下包袱,像沙鸥一样轻盈。

沙鸥的意象还有一个层面的含义,那就是孤独。

杜甫生活在动荡的年代,面对的是国家的困境和个人的失落,沙鸥的孤独让人倍感共鸣。

它在广阔的水面上独自翱翔,仿佛在映射着杜甫内心的寂寞。

简述杜甫《登高》的艺术特点。

简述杜甫《登高》的艺术特点。

简述杜甫《登高》的艺术特点。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雄浑豪放:这首诗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心情。

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句子,既描绘出江水之滨的景色,也展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

2. 意象丰富:这首诗中有很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寓含着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3. 语言精练:杜甫的诗歌以语言精练著称,《登高》也不例外。

诗人通过精确地使用每一个字词,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4. 情感深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思和愁绪。

在诗人描绘的壮美景象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国的忧思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综上所述,《登高》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雄浑豪放、意象丰富、语言精练和情感深沉等方面。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杜甫诗歌色彩意象初探

杜甫诗歌色彩意象初探

杜甫诗歌色彩意象初探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于世。

其中,色彩意象是他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元素。

本文将初步探讨杜甫诗歌中的色彩意象。

首先,杜甫的诗歌常常以具体的色彩形象来描绘自然和社会的景物。

例如,在《春夜喜雨》中,他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的“好雨”用鲜明的绿色,表达了春天来临的喜悦和生机。

在《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里的“白露”和“明月”以清冷的白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次,杜甫的诗歌中的色彩意象还常常与情感相结合,传递出深沉的情感体验。

在《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明月”和“故乡”以高洁的白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眷恋。

在《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里的“江月”以深沉的蓝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此外,杜甫的诗歌中的色彩意象也常常用来描绘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在《春望》中,他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里的“城春”用春天的绿色,与“国破山河在”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刻关注。

在《登高》中,他写道:“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这里的“落叶”和“寒鸦”以凄凉的灰色,传递出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痛苦的忧虑。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中的色彩意象丰富多样,既能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变幻,又能传递诗人深沉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这些色彩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歌,领略其中的色彩意象之美。

(完整版)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完整版)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闲来翻捡杜诗,发现描绘飞鸟的诗篇很多,这些种类不一、姿态万千的飞鸟构成了一个瑰丽多姿、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它们或离群掉队,苦苦挣扎于浩茫云天;或展翅奋飞,搏击凡鸟而雄视天下;或一展歌喉,欢呼春天,歌唱自由;或联拳静卧,露宿沙头,安享静谧……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佛说,一花一世界,我说,一鸟一人生。

品读、体味、揣摩、想象这些灵性活现,意趣无穷的“飞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杜甫曲折多难的人生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下面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作中的飞鸟意象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类析,。

(一)、苍鹰。

杜甫青年时代写过一首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风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首联点明画鹰,矫健不凡的苍鹰挟风带霜,虎虎生威,使得洁白如雪的画绢上仿佛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颔联、颈联描写苍鹰的神态.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几个简单而逼真的细节活画出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

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题画赞鹰,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撼人心魄.(二)、飞鸟。

《春望》前四句这样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前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画面破败萧索,给人以怵目惊心之感。

后两句写春望所感:国破家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意境凄惨悲痛,读来令人心惊肉跳。

显然,两联四句,前后关涉,诗人意在以山花泣泪,飞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离乱伤怀,满目凄凄的忧患之感。

《南邻》写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

前四句“锦里先生马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写客人来访,主人素面尘心,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杜甫作为唐代最为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其中,杜甫的诗歌意象生成方式独特,其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和其审美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1.深厚的思想基础:杜甫的诗歌常常从深邃的思想出发,思想的深入反映了他的意象生成方式。

例如,杜甫《战城南,洛阳女儿行》一诗,从思想上深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境,使其意象生成富于思想内涵。

2.生动的形象表现:杜甫在意象生成上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使诗歌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登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一意象是从生动的自然景象中选取的,具有生动形象和情感共鸣的特点。

3.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杜甫诗歌意象生成方面的表现手法是独特的,如《春望》"使我不得开心颜,春去秋来几度闲"这一手法巧妙地通过对时间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变化的感知,使意象生成更具表现力。

二、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审美价值1.抒发情感:杜甫的诗歌意象经常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

通过诗歌意象生成,他表达了对天地万物、生命生存的深深敬畏之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感。

这种审美价值实现了诗歌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具有积极意义。

2.启迪思考:杜甫的诗歌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诗歌意象的体验与印象,人们可以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入思考和领悟,实现思想的交流和传递。

这种审美价值帮助人们获得启迪,提升了文化层次。

3.弘扬文化:杜甫的诗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深刻传承了中国的文化精髓和历史传统,具有弘扬文化的价值。

杜甫诗歌意象生成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使得这些诗歌具有更加丰满的文化内涵,可以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历史长河中持续闪耀。

综上,杜甫诗歌意象生成是具有特色的,其审美价值体现在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思想播撒与文化传承。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精选7篇)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精选7篇)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精选7篇)杜甫的诗作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欢迎大家阅读!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篇1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出生于贡县(今属河南),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诗篇内容很丰富,风格也是多样的。

但“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特征,并且也是历来被人们所共识的风格。

作为钟爱于杜甫诗歌的读者之一,我在这里仅以自己的理解浅谈一下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寓主观于客观,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精练的艺术概括,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

1、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描绘和集中反映我们知道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贯穿在杜甫诗歌作品中的一条主线,他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地描绘和集中的反映,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当我读到杜甫在深陷长安时写的《春望》这首诗时,我被诗人那强烈的爱国之情深深感染了。

“国破山河在”这一句使诗人一下笔就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

“城春草木深”这一句本来是描写春意盎然的景象的,但此时此刻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这种情感的景物了。

一个“深”字,真实地写出了客观存在的事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人因为感慨时才见花开而溅泪,人因离别之恨,才会听见鸟鸣声而惊心。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加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不仅深刻了解广大劳动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而且还善于通过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动乱期间人民的痛苦遭遇,形成了“诗史”的特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充满了大气,充分体现了他那“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一个自己已被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却联想到了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的诗人。

诗的最后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的高潮。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非常值得品读、分享与收藏的哦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选用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托物言志便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

于是找了一篇关于古诗词中意象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对爱好古诗词的你肯定有所帮助。

一百个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1. 关注现实:杜甫的诗歌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历史等现实问题,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2. 情感深沉:杜甫的诗歌情感深沉,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3. 风格质朴:杜甫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他以平实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4. 叙事性强:杜甫的诗歌具有叙事性强的特点,他通过叙述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展现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5. 强烈的政治意识: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他在诗中呼吁改革、反对战争、关注民生等,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6. 对历史的思考:杜甫的诗歌对历史有深刻的思考,他在诗中探讨了历史的规律和人类命运的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7. 意象独特:杜甫的诗歌意象独特,他通过形象的描写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他的诗歌不仅关注现实,而且对历史有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命运有深刻的体悟。

他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折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惯,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2.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3.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4.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6.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7.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杜甫诗的鸥意象辨析

杜甫诗的鸥意象辨析

杜甫诗的鸥意象辨析杜诗中鸥意象浅析摘要:在杜甫诗中,⽩鸥这个意象是⽐较常出现的。

本⽂对杜甫诗中的鸥意象可能含有的三种象征意义进⾏简要分析。

在杜诗中,⽩鸥作为“闲客”,具有与⼈亲善,温柔敦厚,以及⾃由⾃在不受拘束的形象特征,具有诗⼈⾃⾝的性格表现。

关键词:杜甫,⽩鸥意象,闲逸情怀,温柔敦厚,旷达杜甫的诗歌中出现很多动物类意象,这些意象多含有象征意义。

⽐如咏鸡叹其当鸣⽽不鸣;写孤雁借以讬念兄弟之情;写鹦鹉则句句含不遇之意,尽讬以⾃况。

咏鸥,怜其少有⾃得之致。

除此之外,在杜诗中马也是个频繁出现的意象,“骁腾有如此,万⾥可横⾏”(《房兵曹胡马诗》)虽写胡马骁勇,实寄托⾃⼰的壮志抱负,“东郊瘦马使我伤,⾻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写瘦马被弃实际表达被贬⾃伤之辞(《瘦马⾏》),《病马》则借所乘⽼马⾃⽐潦倒困苦境况。

当然马意象还有很多是⽤来表现“车辚辚,马萧萧”,“⼗年戎马暗南国”这样的边塞萧条苍凉的境地。

可以看到杜甫的笔下的动物意象多是⼀些稀松平常之物,或马,或鸟,或鱼,等等,都是⽇常⽣活⾥的俗物,不像《离骚》⾥富于浪漫主义⾊彩的虬龙鸾凤那样有仙风道⾻的品格。

但是杜甫却往往能使这些天地间的普通⽣灵变得不俗,就是因为杜甫在刻画物象时寄托了个⼈思想。

在唐代前,多数作品仅停留在对物象的描写上,诗⼈以“形似”作为审美追求,杜甫登上诗坛,他迈上了⼀个台阶:咏物托意,借物寓情,以刻画物象为⼿段,寄托个⼈的思想精神和⼈⽣体验,物的形象中有他⾃⼰的⾝影在。

所以本⽂就杜诗中鸥意象浅析。

杜甫诗中的鸥鸟意象,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是象征隐逸情怀,虽然说杜甫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实现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活为⼰任,为⼈民发声“得⼴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具欢颜”,积极求仕,但是《论语》中也有“邦有道,则仕;邦⽆道,则可卷⽽怀之”的训⾔。

当杜甫在政治⽣涯屡遭挫折时,为了寻找精神寄托,转⽽追求⼀种⽥园牧歌式的闲逸⽣活也⽆可厚⾮。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杜甫诗歌中有名的意象

杜甫诗歌中有名的意象

杜甫诗歌中有名的意象杜甫诗中“马”的意象千载尘霜,万世红尘,历史的滚滚车轮无情划过,多少事已成风,于无声间飘逝如幻。

然亦有无数超脱之作,在历史的过往中愈发闪耀,星辉熠熠。

杜甫便是其中一位,他是无人不晓的大家,,他是才华超群的诗人,他是万世敬仰的诗圣。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作总是充满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激荡在历史的长河中,令人久久情牵。

心拥忧国忧民情怀,诗纳千百世间相态,他用毕生的心血铸就了一部绝代诗史。

独领风骚的诗歌精神融汇万世敬仰的人格力量,他是光耀历史的一颗明星,慧洞空明,光芒泽世。

历来学者对杜诗的研究当中,对诗歌意象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环扣,杜甫诗歌意象种类多,运用新奇,内涵深远,为后世所称道与仿演,如月,鹰等,学者研究相对更多。

然而在杜甫诗歌当中,还有一种意象非常重要,便是“马”,言其重要,笔者窃以为有如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咏马诗作虽数量不多,但却很有代表性,贯穿作者心路一生,作者的一生恰有马的影子。

其二,作者对于马意象的塑造融汇了作者太多的人生辛酸与感悟,作者一生随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受,而这些在马的身上有很多的体现。

其三,马意象的身上凝练了作者的人格美,精神张力,研究它更能体味一代诗圣的强大魅力,于己于人,受益良多。

究上所点,马意象内涵深刻,影响久远,是为杜诗之重,有必要去深深体会。

历来学者研究也很多,究其要点,包含了以下方面:马意象运用的原因,马意象的特点,马意象与作者心灵情感的联系,及其所体现的人格美及对后世的影响。

根据马意象在杜诗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前人研究方向,笔者认为本篇论文的研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并根据要点逐一阐述;一,杜甫诗中出现马意象的诗歌数量不多,但却很重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根据具体诗歌内容分析并谈谈自己对于马意象的理解是论文的主要内容。

二,马意象的内涵是随着作者的心灵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作者诗歌中出现的马意象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因而根据作者的不同人生阶段进行分段研究是本文的写作线索及思路。

颜色在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和作用作文

颜色在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和作用作文

颜色在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和作用作文杜甫的诗歌里有一种魔法,或者说是一种隐形的调色板,让我们可以看到色彩在他笔下变得活灵活现。

话说回来,杜甫这位大诗人,真是个懂得用色彩说故事的大师。

如果你跟我一样,曾经被《春望》里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给打动过,你肯定对杜甫用色彩描绘心境的功力心服口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杜甫诗歌中的那些神奇的颜色,看看这些色彩是怎么在他笔下活跃的。

先从《春望》说起吧。

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把破败的景象和色彩结合,描绘出一种无尽的苍凉。

你会发现,杜甫不只是说破败,还用“草木深”这种色彩的描写,把春天的绿意和战争的荒凉混搭在一起,真是让人感受到那种苦楚了。

而且,不得不提杜甫对“春天”的描写,他的春天就像是个调皮的小孩儿,穿着绿色的衣裳,却在一场场战争里变得满是灰尘。

再来看《登高》。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中杜甫用的色彩特别简单,却特别有分量。

他写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些“落木”的“萧萧”,其实是一种深褐色,带着秋天的忧伤。

而长江的“滚滚”则是一种深沉的灰色,带有丝丝的忧愁。

杜甫用这些简单的色彩,把整个秋天的情感都浓缩在诗句里,真的是很有味道。

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里杜甫把颜色用得非常有意思。

他提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些“白头”就是染上了岁月的色彩,显得格外苍老。

诗人还描述了“破屋”、“秋风”,这些都是颜色很“低调”的东西,却在杜甫的笔下变得异常生动。

这个秋天,不只是季节变了,连人的心情也随着色彩的变化一起跌宕起伏。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杜甫的创作现场吧。

他可能坐在破旧的书房里,一边看着外面的风景,一边思索自己的诗句。

他的朋友,像是白居易,可能就会坐在旁边,时不时地搭话:“杜甫,你这诗写得真有味道,尤其是那‘青山遮不住’的‘青’,真的是深得我心。

”杜甫就笑笑说:“白兄,你懂我的,那青山的‘青’其实藏了我多少对生活的感慨呀。

”就这样,杜甫通过颜色,让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杜甫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分析

杜甫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分析

226周林晔:杜甫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分析杜甫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分析周林晔(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院,江苏 南京 210037)指导老师:郑仁霞杜甫是盛唐诗坛的一颗耀眼的巨星。

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

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

他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杜诗中多次出现的孤舟、黄昏、月、酒等典型意象,更是形象地塑造了一位心忧天下的文人形象。

沉郁,是杜甫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既是指声调的抑扬起伏,也指诗人感情表达的反复低回。

本文就杜诗中四大典型意象——孤舟、黄昏、浊酒、明月来进一步走入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

一、孤人孤舟在杜甫的诗歌中,船是表达感情的常见的意象之一。

船具有漂泊、别离、自由和归隐等诸多蕴意,但杜诗中更多表达的是诗人晚年孤独、愁苦、惶恐之情。

在唐朝以前,将漂泊意象以船舶表现的诗歌并不算多。

直到唐朝以后,由于社会动荡等诸多因素,以杜甫为代表的,对于船舶意象为漂泊之感的运用则变得极其频繁。

如《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阳楼》这首诗写于杜甫生命将尽时期,成诗的两年后诗人就离开人世。

创作此诗前,杜甫因生活实在难以维持,不得不携妻带子乘舟出峡,几经辗转到湖南岳阳,此时杜甫已是“右臂偏枯半耳聋”,写信需儿子代书,与幕僚交涉艰难,受尽冷眼,处境悲凉。

古人常常登高望远抒怀,这一天,杜甫拖着病体终于登上了他向往已久的岳阳楼。

该诗首联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正是表达了这一情感,同时也暗示诗人历经世事沧桑,如今,终于在年老之时登上高楼,一了夙愿。

颔联两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表达的是对洞庭湖水广阔无边的感叹。

只是,任洞庭湖水浩瀚无边,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中一般。

但这浩瀚的乾坤中没有诗人杜甫的安居落脚之地。

到了晚年,仍然只能“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好以舟为家。

由此引出颔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一、诗歌常见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诗歌常见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西华师范大学{四川教育学院校区}本科毕业论文试论杜甫诗歌意象学生姓名李双艳院系名称中文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班级 2021级1班学号 060003021052指导老师李太斌试论杜甫诗歌意象学生姓名:李双艳指导老师:李太斌内容提要杜甫诗歌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杜诗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是与其意象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的,杜诗意象种类繁多,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独具特征的意象群,其中以自然意象最多。

杜诗意象反映了其悲剧的一生,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杜诗独特风格体现在意象选择的个性化上,具有量多而富于变化的特点,并与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密不可分;体现在意象组合方式上:意象十分密集,组合相当紧密;运用对偶手法把两种意象相对举或相对应地组合起来;杜诗在以天然景物构成意象时,还开创了意象叠加法;体现在意象的构造上,具有新奇独特的特点,创造了一系列“骤看似无理”、“不通而通”的审美意象。

关键词杜甫意象个性化密集新奇独特Image of Du Fu's poetryAbstractDu Fu's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in ancient China achieves the highest artistic achievements in poetry. Du Fu's has a special aesthetic value whichis generated by its unique image personalization inseparable, Du Fu's poetry has a wide range of imagery and form a large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ry group, with a maximum of natural imagery. Du Fu's image reflects the tragedy of their life, with a strong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the poet's artistic style gloomy setback. Du Fu's unique style of choice inthe image of the personality, with the volume of wealth to the many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Du Fu's gloomy setback inseparable from theartistic style; reflected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mage: Image of a very intensive, is fairly close; dual approach to the use of two types of image relative to cite or relative should be combined; Du Fu's natural features andto pose in the image, they also created the image superposition method; reflected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image with a new unique features, creating a series of \aesthetic image.Key words: DuFu Image Personalized Intensive Unique1目录一、杜甫诗歌意象选择极具个性 ....................................... 4 二、杜甫诗歌意象组合十分密集........................................ 5 (一)排列紧密................................................... 5 (二)对偶手法................................................... 6 (三)意象叠加................................................... 7 三、杜甫诗歌意象构造方式新奇独特.................................... 7 参考文献 (9)2试论杜甫诗歌意象杜甫是唐诗之集大成者,又是唐诗之革新者,杜甫对唐诗艺术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使用及其情感内蕴

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使用及其情感内蕴

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使用及其情感内蕴杜甫啊,那可是诗圣呢。

他的诗里马这个意象可太有意思了。

一、马意象的使用杜甫的诗里马常常出现。

有时候马是他自己的一个化身呢。

像他自己一生漂泊,就像马到处奔走。

他写马的形态、动作可细致了。

比如说马奔跑起来的那种矫健的样子,或者是马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写马在战场上也是一绝,那些马就像是英勇的战士一样。

马的嘶鸣声仿佛能穿透纸张传达到我们的耳朵里。

二、情感内蕴1. 壮志未酬的悲愤杜甫自己有满腔的抱负,想要为国家为百姓做很多事情。

但是呢,现实总是很残酷。

他诗中的马有时候就代表着他自己的这种壮志未酬的感觉。

马被束缚着,不能尽情驰骋,就像他自己被各种因素限制,不能实现理想。

他看着马,就好像看到了自己一样,心中满是悲愤。

2. 对战争的厌恶在描写战争的诗里,马也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那些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的马受伤了,有的马甚至死去。

杜甫看到这些马的遭遇,其实是对战争的一种厌恶。

他觉得战争太残酷了,不仅是对人,对这些无辜的马也是一种伤害。

马在战争中的惨状让他的诗充满了一种对战争的批判情绪。

3. 对生活的无奈杜甫的生活一直都很困苦。

马有时候也象征着他生活的状态。

马瘦骨嶙峋,没有什么精神,就像他自己在生活的重压下,疲惫不堪。

他看到马,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那种无奈的感觉就更强烈了。

三、马意象与杜甫诗歌风格的关系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的。

马意象的使用也有助于这种风格的形成。

马的各种遭遇,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平常的奔波中,都是一种沉重的感觉。

这种沉重和杜甫内心的情绪相呼应。

他写马的时候,用词也很讲究,不会用很华丽的词藻,而是用很朴实却又很有力量的词语。

就像他的整体风格一样,不浮夸,但是能深深打动人心。

杜甫诗歌中的马意象真的是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就像品一杯浓茶,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滋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杜甫的诗歌意象
一、杜甫及其诗歌
杜甫(712—770),盛唐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

后返成都。

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史诗。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又被称为诗圣。

一方面是指其诗感情的博大深沉。

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家国通一的高远境界,充满仁爱之心。

一方面指其诗的艺术造化。

各种诗体齐备。

尤其律诗。

诗歌风格多样。

但最主要的是沉郁顿挫。

二、杜甫的诗歌意象
杜甫的诗歌意象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景象,高山、巨泽、长空、大川、月亮。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一类是动物、植物意象。

凤凰、马、鹰、鹘、雕,病桔、枫林等。

此外,病树、病桔、枯楠、枯棕、古塞、秋云、暮砧、残炬……甚至高江、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落花、落日、寒月等等;以及那辛苦的织女,堂前扑枣的老妇,重负下呻吟的老农,新婚成别的夫妻;那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暴无理的恶少,长安水边的丽人等,都成为颇能代表杜诗风格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

杜甫一生不管穷与达、安与危,都始终充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抱着以自己的生命去殉所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而其独具个性的诗歌意象,融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寄慨遥深,使真实壮阔的时代生活画面罩上了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感情豪壮悲怆,笔触苍老遒劲,鲜明地形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