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方案doc资料
2024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2024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____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一、概述城市防汛平台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的防汛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和监控的平台。
____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旨在提高城市防汛工作的科学性、智能化水平,减少因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和人员伤亡,保障城市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二、建设目标1. 实现城市防汛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提高预警和响应能力,减少防汛事故发生。
2. 提供实时的汛情监测、预警和预测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优化防汛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提高信息共享和互通的能力,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
4. 建立健全的城市防汛指挥体系,提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迅速性。
5. 增强市民参与城市防汛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城市防汛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三、主要内容1. 建设汛情监测系统建设汛情监测系统,通过遥感技术、气象雷达、水文测站等设备实时监测雨量、水位和地质状况等汛情信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云计算等技术对汛情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展示,形成动态的汛情图,提供给决策者参考。
同时,建设智能化的汛情预警系统,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市民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建设防汛调度管理系统建设防汛调度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互通的方式,使城市各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汛情信息和防汛措施的执行情况。
建立一站式的调度平台,实现对防汛资源、人员和物资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调度的科学性。
同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防汛调度进行优化,提供最佳的调度方案,确保防汛工作的高效和准确。
3. 建设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将汛情监测系统和防汛调度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历史汛情数据进行挖掘和预测,提供多种情景下的防汛决策支持。
同时,建立指挥决策的协同平台,实现各级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指挥协同,提高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迅速性。
2024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2024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2024年是我国城市防汛工作的关键之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城市面临的防汛形势日益严峻。
为了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科学、高效地防汛工作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全面、强大的城市防汛平台,提升城市防汛能力,应对更加复杂的气候挑战。
二、建设目标1. 提升城市防汛管理水平,降低防汛风险;2. 加强防洪抗灾的科学指导和决策支持;3. 提高群众防汛意识,提升应急响应效能;4.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城市防汛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
三、建设内容1. 建设城市防汛监测系统建设一套城市防汛监测系统,全面监测城市内涝、河流水位、雨量、地质灾害等多种防汛指标,通过空中、地面、地下多层次的监测手段,确保汛情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该监测系统与防汛指挥中心相连接,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分析处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 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优化城市排水管网布局,提升排水能力。
建立城市排水管理信息平台,实时监测排水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水故障,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建设城市防洪体系根据城市规划和水文地理条件,建设城市防洪体系,包括建设防洪墙、加强河道整治、改善山区林业和水土保持等工作。
通过改善城市防洪能力,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
4. 建设城市防汛救援队伍加强城市防汛救援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防汛队伍。
开展定期培训,提升队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建立城市防汛志愿者队伍,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增强城市防汛能力。
5. 建设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先进的通信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中心与各级政府、防汛救援机构、社会力量进行联动,协调城市防汛工作,及时做出决策,指导防汛行动。
四、建设路径1. 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城市防汛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指标,确定建设路径和步骤。
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防汛是当前城市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不断发生的暴雨洪灾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压力。
因此,建设城市防汛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该平台能够全面、有效地监控和预警城市防汛状况,提高城市的防汛能力,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二、建设目的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全面、高效的城市防汛平台,包括数据监测、预警、指挥和应急响应等多个环节,以提高城市防范暴雨洪灾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该平台还能够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为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三、建设内容(一)城市防汛数据监测系统建设城市防汛数据监测系统,以各类数据采集设备为基础,通过铺设防汛监测网络,实现对城市汛情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主要监测范围包括:河道水位、雨量、排水设施运转等。
(二)城市防汛预警系统建设城市防汛预警系统,在城市防汛数据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技术,实现对城市防汛情况的预测和预警、针对性加强城市防汛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三)城市防汛指挥体系建设城市防汛指挥体系,依托城市防汛数据监测系统和城市防汛预警系统,形成从预警到应急的完整指挥链条,配备专业的应急指挥人员,提高城市防汛应急响应能力。
(四)城市防汛应急响应系统建设城市防汛应急响应系统,以提高城市防汛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防汛物资预置、应急梯队组织、救援队伍配备等。
同时,为了更好的协作响应,应急响应系统还应加强与交通、医疗等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
四、实施方案(一)项目建设范围和规模本项目建设的范围为城市防汛平台,建设规模根据城市面积、人口等因素确定,覆盖城市水资源、排水设备和城市交通等方面的防汛信息,包括防汛监测设备、防汛预警设备、防汛指挥系统和防汛应急响应系统。
(二)建设流程1. 需求调研:分析城市防汛需求,制定建设方案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城市防汛平台系统3. 设备采购:根据平台系统设计,选购合适的防汛监测设备和应急响应设备等4. 设备铺设:在城市范围内铺设防汛监测设备,建设城市防汛指挥中心5.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试运行,及时修正和完善系统功能6. 系统运营:保障平台系统稳定运行,对防汛监测和预警数据实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城市防汛能力。
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1. 简介城市防汛平台是指为了提高城市的防洪防汛能力,整合城市内各类防洪防汛资源和信息,建立起的一套系统化、实时化、智能化的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城市防汛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气象、水文、排水等数据信息,及时预警洪水风险,进行灾情评估和应急处置,为城市的洪水防范、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有效支持。
2. 目标与意义城市防汛平台的目标是实现城市防洪防汛工作的精准预警、科学决策和高效应对。
通过建设城市防汛平台,既可以提高城市防洪防汛的能力和水平,减少洪灾造成的严重损失,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管理和应急救援的运行效率和水平。
3. 建设内容(1)数据整合与共享建设城市防汛平台首先需要整合和共享各类防洪防汛相关的数据信息。
包括气象、水文、排水、地质等数据,以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的实时信息。
(2)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是城市防汛平台的核心内容。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和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收集城市内的降雨、水位、水流等数据,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预测洪水风险。
同时,通过建立预警模型和预警预测模型,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洪防汛措施。
(3)信息发布与传播建设城市防汛平台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机制。
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媒体,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发布防洪防汛的相关信息,包括预警信息、灾害风险等级、应急处置措施等,及时提醒和引导大家做好防护措施。
(4)应急救援机制城市防汛平台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
包括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和任务,制定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和能力。
(5)综合评估与优化建设城市防汛平台不仅要关注短期防洪防汛工作,更需要进行长远规划和综合评估。
通过模拟和预测,评估城市内各类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和洪水风险的变化情况,对城市的防洪设施和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洪能力。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2019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建设目标 (1)1.3 建设任务 (3)第二章总体设计 (5)2.1总体设计原则 (5)2.2总体建设思路 (7)2.3总体框架图 (8)第三章综合数据库 (9)3.1标准数据库设计 (9)3.2数据汇集平台 (11)第四章应用支撑平台 (14)4.1GIS 平台 (14)第五章业务应用系统 (15)5.1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 (15)5.1.1 综合门户 (15)5.1.2 气象信息 (17)5.1.3 水文信息 (22)5.1.4 国土信息 (26)5.1.5 预警信息 (26)5.1.6 应急响应 (26)5.1.7 值班管理 (27)5.1.8 系统管理 (28)5.2气象防汛移动A PP 应用系统 (30)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20195.2.1 客户端设计 (30)5.2.2 服务端设计 (38)第六章运行环境要求 (40)6.1软件运行环境 (40)6.1.1 开发语言 (40)6.1.2 操作系统 (40)6.1.3 浏览器 (40)6.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40)6.2硬件运行环境 (41)6.2.1 服务器要求 (41)6.2.2 客户端性能需求 (42)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在气象防汛防灾应急指挥工作期间,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进行归集和汇总气象信息、水利水文信息和国土信息,以便进行科学、高效的汛情监测预警、科学评估、综合研判和指挥调度,为气象防汛防灾抢险救灾指挥调度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信息支持,提高防汛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随着市气象局防汛防灾业务的开展,为了满足气象防汛减灾工作的需求,有必要建设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和气象防汛移动 APP 应用系统,为全市气象防汛防灾工作构建统一的汇总和决策系统,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汛期的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
2023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2023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前气候变化情况下,城市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和应对突发洪水灾害的能力,我们制定了2023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该方案旨在整合城市防汛资源,提升防汛应对水平,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建设目标1. 组建城市防汛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智能预警;2. 提高城市排水设施和防洪设施的建设水平;3. 加强城市防汛管理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4. 建立完善的城市防汛应急救援机制;5. 提高城市居民的防汛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建设内容1. 组建城市防汛联合指挥中心建立一个集信息共享、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于一体的城市防汛联合指挥中心。
该中心将整合各个部门和单位的防汛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联动,能够及时监测和预警城市洪水情况,做出科学决策,统筹指挥各项防汛工作。
2. 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加大对城市排水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优化排水管网,提高排水能力。
建立分区域、分级别的排水体系,确保市区内的雨水和洪水能够及时排除,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3.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堤防、护岸、泵站等防洪设施,加强抗洪能力。
对已有的防洪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根据洪水特征和城市地形,修建新的防洪设施,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4. 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城市防汛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演练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防汛技术和装备,不断提升防汛工作的科技水平。
5.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城市防汛应急救援机制,完善防汛预案和应急预案。
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材,提前储备相关物资。
组建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与社会力量建立合作关系,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参与。
6.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城市居民的防汛意识和应急能力。
2023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范文
2023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防汛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洪水等自然灾害,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防汛效益,建设一套完善的城市防汛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份针对2023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的方案,旨在为城市的防汛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目标1. 建立一套全面、科学、高效的城市防汛系统,提高城市的防灾防汛能力;2. 实现城市防汛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升防汛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 提供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防汛信息,帮助城市居民和相关部门做出合理和有效的行动;4. 加强城市间的信息互通,形成联防联控的态势,提升整体的抗灾能力;5. 构建一套自动化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智能化的防汛管理。
三、建设方案1. 数据采集和处理(1)建立城市防汛数据中心,整合现有的防汛数据和相关信息,并建设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2)完善防汛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站点数量和覆盖范围,实时采集雨量、水位等防汛数据;(3)采用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2. 预警和预测系统(1)建立一套准确、智能的城市防汛预警系统,包括自动化的预警设备和专业的预警人员;(2)利用气象、水文等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和算法,预测城市的洪水发生概率和范围;(3)将预警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相关部门和居民,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3. 空间信息和GIS技术应用(1)建立城市防汛GIS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地理和气象等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呈现;(2)将防汛数据和城市地图进行集成,实现对城市洪水风险区域、疏散路径等关键信息的查询和分析。
4. 移动应用和互联网技术(1)开发城市防汛移动应用,提供实时的防汛信息、天气预报和灾害应对指南等功能;(2)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防汛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防汛意识和应急能力;(3)建立城市防汛公众信息平台,实现对防汛工作进展和应急措施的公开和透明。
防汛抗旱大数据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防汛抗旱大数据应急平台建设方案正文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9)1.1项目名称 (9)XXX防汛抗旱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9)1.2初步设计方案编制依据 (9)9、《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10)15、《X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0)1.3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0)1.3.1项目建设目标 (10)1.3.2项目建设基本内容 (11)1.3.3项目建设规模 (12)1.4经济与社会效益 (13)1.4.1、管理效益 (13)1.4.2、社会效益 (13)1.4.3、经济效益 (13)1.5主要结论与建议 (13)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5)2.1项目建设单位 (15)2.2实施单位职责 (15)1、协助市政府领导同志处置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 (15)3、编制全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15)6、指导全市抗灾救灾工作; (15)第三章需求分析 (16)3.1标准规范体系需求分析 (16)3.2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17)3.2.1信息资源需求分析 (17)3.2.2数据交换子系统需求 (21)3.3基础支撑系统需求 (22)3.3.1网络分系统需求 (22)3.3.2市级系统需求 (24)3.3.3服务器分系统需求 (24)3.3.4存储备份分系统需求 (25)3.3.5应用软件支撑分系统需求 (27)3.3.6GIS分系统需求 (28)3.4应急指挥中心需求 (28)3.4.1应急指挥场所需求 (28)3.4.2视频会议分系统需求 (29)3.4.3语音调度分析系统需求 (29)3.4.4机房分系统需求 (31)3.5移动指挥系统需求 (31)3.6应用系统需求 (32)1、接入XXX市电子政务CA数字认证中心; (36)3、平台要和XXX市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结合; (36)1、实时性要求高,应急反应要及时 (36)2、具有移动办公的特点 (36)3、具有分布性、异构性、海量性和动态实时性特点 (36)3.6.2区县应急功能需求 (38)3.7安全保障体系需求 (38)3.8应用门户网站需求 (40)3.9其他需求 (41)3.9.1系统软件能力分析 (41)3.9.2结构性能力分析 (44)3.9.3安全性能力分析 (44)3.9.4保障性能力分析 (50)3.9.5经济性能力分析 (52)3.10内容安全分析 (52)3.11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52)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55)4.1建设原则和策略 (55)4.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56)4.2.1总体目标 (56)4.2.2功能目标 (58)4.3项目建设任务及建设内容 (59)4.3.1项目建设任务 (59)4.3.2第一期项目建设内容 (59)4.3.3第二期建设内容 (60)4.4总体体系架构 (61)4.4.1市级应急平台 (62)4.4.2专项应急平台 (62)4.4.3区县级应急平台 (63)4.5总体建设方案 (63)4.5.1总体业务流程说明 (63)4.5.2系统总体框架 (68)4.5.3系统数据流图 (71)4.5.4各单项建设方案 (72)第五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76)5.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76)5.1.1项目建设目标 (76)5.1.2项目建设基本内容 (76)5.1.3项目建设规模 (77)5.2标准体系结构框架设计 (78)5.2.1、基础性标准 (79)5.2.2、通用性标准 (79)5.2.3、应用支撑标准 (79)5.2.5通用性标准分体系 (81)5.2.6应用支撑标准分体系 (84)1、应急平台应用安全规范 (89)2、应急平台容灾备份要求规范 (89)1、应急平台管理规范 (90)2、应急平台工程建设标准 (90)3、应急平台验收与监理标准 (90)4、其他 (91)5.3应急指挥场所建设 (91)5.3.1装修设计 (91)5.3.2.市应急指挥中心布局 (92)一、装修要求 (92)二、布局设计 (94)5.3.3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说明 (95)4、应急指挥中心机房分系统 (96)5.3.4应急指挥中心弱电分系统 (96)(1)交换机 (98)(2)笔记本电脑 (98)(3)硬盘录像机 (99)3、显示系统 (99)5.3.4应急指挥中心机房分系统 (100)5.4移动指挥平台建设 (100)5.4.1载车底盘 (101)5.4.2整体布局 (101)5.5.3电子信息子系统 (105)2、组成 (105)3、主要功能 (105)2、系统组成 (107)5.5.4综合保障分系统 (107)5.6基础支撑系统建设 (108)5.6.1网络及安全系统设计 (108)(1)局域网建设 (109)1、应用安全 (109)2、系统安全 (110)3、网络安全 (111)4、物理安全 (111)5.6.2语音调度系统设计(第二期建设) (111)5.6.3服务器及终端设计 (114)5.6.5系统存储备份设计(第二期建设) (115)5.6.6系统支撑软件设计 (116)1、通用支撑软件 (116)2、数据库软件 (116)3、J2EE应用中间件 (116)5.7应急数据中心建设 (119)5.7.1采集数据来源 (119)5.7.2数据分级分类管理 (120)(2)可用分类方式概述 (120)(3)应急分类方式 (121)5.7.3数据库结构设计 (121)5.7.4基础信息加工整理 (127)5.7.5空间数据加工整理 (127)5.7.6数据维护管理 (128)5.7.7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29)5.8应用系统建设 (130)5.8.1设计原则 (130)5.8.2总体框架说明 (131)1、数据层 (131)2、应用支撑层 (132)3、业务应用层 (132)4、表示层 (132)5、访问层 (132)5.8.3综合业务管理子系统(应急值守系统整合) (133)5.8.4预案管理子系统 (135)5.8.5救灾资金管理子系统(调用民政的系统) (136)5.8.6恢复重建管理子系统(调用民政的系统) (136)5.8.7应急保障子系统 (137)1、应急组织管理 (138)2、应急队伍管理 (138)3、应急物资管理 (138)4、应急设备管理 (138)5.8.8风险隐患监测防控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39)5.8.9预测预警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41)5.8.10指挥调度子系统 (147)5.8.11智能辅助决策支持 (158)5.8.12 PDA移动办公子系统(使用民政的系统,终端自购) (160)2、专有APN接入 (162)2、持久数据存储安全 (163)2、停用锁止 (164)1、个人管理 (165)2、管理员管理 (165)5.8.13应急门户子系统 (165)5.8.14系统管理子系统 (165)5.8.15应急演练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67)B、应急反应 (179)C、应急处置 (180)D、扩大应急 (181)E、应急结束 (181)F、信息管理 (181)G、保障措施 (182)5.8.16应急评估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86)5.9其他系统 (187)5.9.1无线通讯终端 (187)5.9.3 3G终端 (187)5.10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88)5.10.1网络安全 (188)5.10.2应用安全(使用政府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的CA) (188)5.11.3 UPS电源 (189)5.11运维体系 (189)5.11.1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的定义 (189)5.11.2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的设计目标 (189)5.11.3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的组成与结构 (190)5.11.4系统运行维护的机构及工作内容 (192)5.11.5系统运行维护的制度 (193)5.11.6系统运行维护的流程 (199)2、硬件系统的开机、关机操作,及关联系统的启动过程; (200)6、服务器系统空间检查; (200)5.12选型原则 (202)2、数据中心设备 (203)3、安全保障体系 (204)4、业务软件系统 (204)第六章项目招标方案 (206)6.1招标范围 (206)6.2招标方式 (207)6.3招标组织形式 (207)6.4招标情况表 (207)第七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 (208)7.1环境影响分析 (208)7.2环保措施及方案 (208)7.3消防措施 (209)7.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 (209)第八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210)8.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 (210)8.2项目管理机构 (211)8.3建设机构 (211)8.4运行维护机构 (211)8.5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212)8.6人员培训 (212)8.6.1培训目标 (212)8.6.2培训对象 (213)2)普通人员 (213)8.6.3培训方式 (213)8.6.4人员培训计划 (214)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214)9.1项目建设期 (214)2011年12月内做好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214)9.2实施进度计划 (215)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215)10.1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215)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15)3、预备费 (216)4、系统运行费用 (216)10.2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216)10.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217)第十一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 (218)11.1管理效益分析 (218)11.2社会效益分析 (218)11.3经济效益分析 (219)11.3.1直接效益 (219)11.3.2间接效益 (219)11.4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220)(1)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与活动中的普及率 (220)(2)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中应用的覆盖率 (220)IT设备投资占政府办公设备固定资产的比例 (221)第十二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222)12.1风险识别和分析 (222)1、系统选型风险的可能性 (222)12.2风险对策和管理 (225)3、风险对策 (225)图表目录图表 1建设主要数据一览表 (12)图表 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安全域划分 (39)图表 3总体框架图 (53)图表 4XXX市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结构图 (62)图表 5业务数据流图 (65)图表 6应急指挥流程 (66)图表 7XXX市应急平台总体框架图 (69)图表 8系统数据流图 (71)图表 9XXX市应急平台标准体系框架 (78)图表 10基础标准体系 (80)图表 11通用标准分体系 (82)图表 12应用支撑标准分体系 (84)图表 13综合业务系统标准子体系 (85)图表 14应急平台数据库系统标准子体系 (87)图表 15应急平台安全保障标准子体系 (89)图表 16应急平台管理标准子体系 (90)图表 17XXX市应急指挥大厅布局 (92)图表 18应急指挥大厅及会商室布置图 (95)图表 19应急指挥场所体系结构图 (96)图表 20车内布局图 (102)图表 21右侧侧视图 (102)图表 22车顶布局图 (103)图表 23车头、车尾布局图 (103)图表 24信息采集示意图 (106)图表 25指挥控制示意图 (106)图表 26XXX市综合应急平台的网络安全架构图 (109)图表 27服务器技术要求表 (114)图表 28数据来源表 (119)图表 29主要数据表 (122)图表 30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 (124)图表 31知识库主数据表设计 (125)图表 32案例库数据表设计 (126)图表 33政务信息交换逻辑示意图 (130)图表 34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图 (133)图表 35预测预警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图 (141)图表 36智能辅助方案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图 (158)图表 37PDA移动办公系统系统框架图 (161)图表 38网络通信结构图 (162)图表 39运维流程 (199)图表 40招标方式表 (208)图表 41运行维护人员配置表 (212)图表 42人员培训表 (214)图表 43建设进度图 (215)图表 44运行费用 (216)图表 45建设投资总体概算 (217)图表 46一期建设投资总体概算 (217)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XXX防汛抗旱应急指挥平台建设1.2初步设计方案编制依据本项目报告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有关国家标准及规范和《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相关成果,以及XXX省、XXX市、XXX市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19号)2、《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3、《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5)44号)6、《“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通知》(中办发[2006]18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07)68号)9、《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10、《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办函[2007]98号)11、《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总体设计方案》1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13、《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1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5、《X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6、《XXX省“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川办发[2008] 3号)1.3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1.3.1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将建设成以XXX市应急平台为中心,各个区县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XXX市应急平台体系。
建立健全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影响力日益增加。
特别是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洪涝等自然灾害,建立健全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功能、建设要素和运营管理,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第一部分: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的重要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而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救灾能力和效率。
它将信息化技术与防汛救灾工作相结合,提供全面、实时、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能够帮助政府和救援机构更好地了解灾情、预测灾害、指导救援、协调资源,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第二部分: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 数据整合和分析:平台应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合来自多个数据源的信息,包括实时气象数据、水位监测数据、地质环境数据等。
同时,平台应具备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提供准确的灾害预警和预测分析报告。
2. 决策支持:平台应根据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帮助政府和救援机构制定应对方案,及时调度资源,协调救援行动。
3. 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应具备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功能,包括发布灾害预警、救援指南、灾后恢复进展等信息,并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传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 救援协同和资源调度:平台应能够协调和管理各级救援机构的行动,提供资源调度和协同救援的功能,确保救援行动高效有序。
5. 社会参与和互动:平台应鼓励公众参与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在线报警、求助、捐赠等功能,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
第三部分: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要素建设高效的防汛救灾综合服务平台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数据采集和传输:搭建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类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2. 数据整合和分析:建立高效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进度管理与风险控制
项目实施阶段划分
01
前期准备阶段
包括项目立项、团队组建、需求调 研和初步设计等。
集成测试阶段
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测 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03
02
系统开发阶段
进行平台架构搭建、功能模块开发 、数据库设计和接口对接等。
上线运行阶段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进行持续运维 和升级。
和数据泄露。
数据备份与恢复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 恢复机制,确保数据不
丢失。
安全审计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 计,及时发现和修复潜
在的安全隐患。
03
CATALOGUE
功能模块与实现方案
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实时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水位、 雨量、流量等关键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通过 算法模型分析预测未来趋势。
01
成功构建防汛指挥调度平 台,实现多部门、多层级 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02
整合各类防汛资源,提 高应对洪涝灾害的快速 反应和处置能力。
03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 测,为防汛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04
提升防汛工作的智能化 、精细化水平,降低灾 害损失。
经验教训分享
01
02
03
04
重视跨部门、跨层级的沟通与 协作,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04
关键节点进度把控
立项审批节点
确保项目顺利获得批准,明确项目目标和实 施范围。
需求确认节点
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明确平台功能和性能 需求。
系统开发完成节点
确保按计划完成系统开发任务,保证开发质 量。
2024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2024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防汛工作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过去几年,我国许多城市频繁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未来的洪涝灾害,2024年城市防汛平台建设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城市防汛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城市防洪抗灾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统筹、创新、可持续的原则,真正做到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并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三、建设内容1. 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城市防汛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的数据资源,包括地理信息、水文水资源、气象、水利工程等各种相关数据,形成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资源库。
此外,还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让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能够共享数据资源,实现信息互通。
2. 模型建设与优化基于整合的数据资源,建立城市防汛模型,通过模拟和预测,提前预警洪涝灾害风险。
模型建设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城市具体情况,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通过模型优化,形成城市防汛工作的最佳方案,指导实际防汛工作。
3. 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城市防汛监测系统4. 强化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城市防汛平台还需要加强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包括建设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通信系统等。
指挥中心应配备先进的信息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洪水情况、交通状况等关键信息,并能够随时调度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力量进行抗洪救灾工作。
应急物资储备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储备救灾物资,确保抗洪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指导信息公开与宣传教育城市防汛平台的建设还应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建设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洪涝灾害的相关信息,提醒市民关注防汛工作。
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防汛意识和应急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四、建设实施计划1. 确定建设目标和指标,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2. 进行项目立项,确定建设资金和投入计划;3. 开展数据资源整合工作,建设数据资源库;4. 建立城市防汛模型,进行模型参数优化;5. 各部门和单位配合,建设城市防汛监测系统;6. 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和物资储备系统;7. 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工作;8. 完成阶段性验收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优化建设方案。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方案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方案近年来,在城市快速扩张和气候剧烈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城市内涝现象频发,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新的挑战.针对洪涝灾害频发,为了预防和减轻暴雨洪水灾害,在暴雨洪水预报、防台防洪调度、防台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建设防汛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势在必行,中科智水研发了这套防汛指挥调度平台,本系统面向防汛决策指挥,建成一个集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全面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为各级防汛管理部门提供集汛前、汛中、汛后全方位的系统,本文将从五个部分对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第一部分,平台定位第二部分,平台建设目标第三部分,平台总体架构第四部分,平台功能设计第五部分,平台优势管网监测信息水厂监测信息泵站监测信息河道监测信息桥区监测信息应急调度指令管网运维信息位置信息现场图片汛情信息指令信息车辆信息指令信息汛情信息指挥信息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管网设施管理系统污水泵站SCADA车载监控系统防汛人员手持终端移动指挥车载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客服案件信息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调蓄池SCADA污水处理厂SCADA视频图像网络通讯语音通讯视频监控电视会议即时通讯800兆电台对讲系统雨水泵站SCADA河道闸坝SCADA一、平台定位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旨在为城市防汛和安全运营工作建立一个贯穿汛前、汛中、汛后全流程的业务支撑平台;建立一套集汛期应急调度、资源预案管理、模拟仿真为一体的协同指挥平台,实现“动态感知、资源整合、智能分析、辅助决策”,提高城市防汛管理能力,进而有效的支撑城市平安度汛.二、平台建设目标该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四点目标,1、实现汛情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展示,2、实现防汛资源的实时监控,3、实现防汛工作信息的实时交互,4、支撑起汛前、汛中、汛后的管理工作.三、平台总体架构平台的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数据采集该平台支持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管网、泵站、城市河湖、下凹桥区等防汛要素的数据采集.平台采用统一数据采集体系进行数据采集,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采集泵站数据、积水点积水数据、河道水位数据、独立雨量站数据以及人员、装备、物资等数据.统一数据采集体系提供PLC接口、上位机OPC接口、IO接口、TCP接口、串口等数据采集接口采集各种数据.第二层级,数据存储平台采用hadoop技术与关系型数据库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利用hadoop存储海量泵站实时运行数据,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业务管理、业务分析、综合查询数据.第三层级,业务功能平台在以上基础的支撑下,实现汛情监测、汛情预警、防汛布控、指挥调度等各项业务功能,满足不同角色用户的使用需求.第四层次,用户角色平台的用户角色包括防汛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指挥部、分指挥部、移动指挥车、现场防汛抢险单元、一线巡查组等,平台针对角色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软件界面与业务功能,方便用户使用.四、平台功能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功能包括通知通告、防汛布控、汛情实况、防汛实况、预警预报、专题分析、统计报表、综合查询、指挥中心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外部信息管理等.1.防汛布控防汛布控功能支持汛前布控要求发布、布控情况反馈、预案执行情况反馈等功能.2.汛情实况汛情实况功能主要包括雨情监测、河道水情、积水点水情、气象信息、交通实况等内容,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基础的汛情信息.3.防汛实况防汛实况功能为防汛指挥调度人员提供泵站、人员、车辆、装备、物资等防汛要素的位置、运行状态、存量等信息.4.专题分析专题分析功能提供单站场降雨分析、降雨重现期分析、单站雨强分析、降雨分布分析、等雨量线分析等内容.平台由具体业务分析需求出发,综合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指挥调度人员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分析服务,实现决策支持.5.汛情预测智能分析基于城区下凹桥区泵站运行、降雨和积水情况建立桥区管网模型,根据预测降雨模拟泵站运行和桥区积水情况,以实现泵站智能化控制,也可对现存问题,或改造设计的方案进行模拟复核.6.统计报表平台提供常规防汛业务统计报表,并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定制开发专用统计报表.7.综合查询平台提供数据的通用查询及组合查询功能,为客户提供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综合查询服务.综合查询结果支持图表方式展现.8.外部信息管理外部信息管理主要提供排水事件信息及外部舆情信息,提供与防汛、积水等有关的百度新闻、新浪微博等舆情信息.9.指挥中心管理系统提供指挥中心日常管理功能,包括预案管理、会商管理、值班管理、调度管理、知识管理等内容.10.移动应用功能平台对实时降雨信息、泵站运行情况、桥区积水信息以及排河口液位信息等关键数据进行提取归纳,防汛相关人员通过手机浏览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够及时、快速的访问这些信息.移动终端信息服务主要包含汛情总览、降雨实况、泵站实况、桥区实况、河道实况、水厂抽升、综合分析、降雨历史、桥区历史、河道历史等主题.五、平台优势该平台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点,成熟度,该平台在我国的超大城市北京连续成功应用五年,而这五年正值北京城市内涝严重时期.第二点,技术水平,系统可直连终端设备,支持多个监测项目,支持防汛物资移动互联;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与决策支持能力.。
智慧防汛指挥系统整体建设方案
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整合优化
01
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建立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整合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的信息资
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发布。
02
多渠道发布
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确保信息覆盖广泛、传递迅速。
03
发布流程与机制
制定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和审核机制,确保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成功构建智慧防汛指挥系 统平台,实现数据集成、 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完成水文、气象、地质等 多源数据融合,提高防汛 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实现快 速预警、会商、调度和救援 ,有效应对洪涝灾害。
提升防汛指挥部门的协同 作战能力,加强与相关部 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
系统安全与可靠性
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 障数据安全。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构建完善的智慧防汛指挥系统 ,提高防汛指挥效率和精度。
提供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为科学防汛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实时监测与预警,及 时掌握汛情动态。
加强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形成防汛工作合力。
02
整体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架构图
01
基础平台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高效的环境。
数据处理平台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转 换,形成标准化的数据格式。
应用开发平台
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和工具,支持快 速开发各类防汛应用。
功能模块
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预警发布 、指挥调度等多个模块,实现防汛工 作的全流程管理。
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收集公众对预警信息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
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关于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的汇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防汛指挥管理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研究并建立现代化的防汛指挥系统对于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及时、正确、科学、合理地实施抢险指挥调度,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背景当前我国城市处于高速扩张期,城市洪涝灾害的频度和强度日益增加,造成交通瘫痪、重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为防御和减轻突发性暴雨可能引发的内涝、水浸等自然灾害,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特此建立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数据库、专业模型和3S等一系列新技术,实现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汛情信息,提供与防汛指挥决策相关的信息层面和模型层面的决策支持,提高防汛指挥活动的正确性、实时性和有效性。
二、建设目标防汛系统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实现以下目标:1、针对城市河道、立交道桥、低洼地带等汛情易发地区,提供实时、完整的各类汛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展示,包括水雨情、工情险情、气象、视频等。
2、提供强大的人机交互支持,实现多部门异地多媒体群体会商,实现水情调度、抢险调度、命令发布等方面的自动化,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建立具有“视频监控”、“水雨情监测”、“数据采集、整合、分析、预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城市防汛系统,为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三、建设内容1、运行环境建设网络环境建设,实现防汛各职能部门的网络互连,实现指挥平台与无线防汛终端、视频监控、监测设备的无线网络互连。
硬件平台建设,包括机房装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GIS服务器)、存储备份、网络安全、工作站等设备,雨量计、水位计、视频头等监测设备部署,防汛手机、PDA移动终端,防汛指挥车。
软件平台建设,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及系统安全软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
设方案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方案
近年来,在城市快速扩张和气候剧烈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城市内涝现象频发,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新的挑战。
针对洪涝灾害频发,为了预防和减轻暴雨洪水灾害,在暴雨洪水预报、防台防洪调度、防台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
建设防汛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势在必行,中科智水研发了这套防汛指挥调度平台,本系统面向防汛决策指挥,建成一个集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全面防汛指挥调度平台。
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为各级防汛管理部门提供集汛前、汛中、汛后全方位的系统, 本文将从五个部分对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平台定位 第二部分,平台建设目标 第三部分,平台总体架构 第四部分,平台功能设计 第五部分,平台优势
防汛指挥调度系统
车载监控系统防汛人员手持终端
移动指挥车载系统
视频监控
电视会议
即时通讯
800兆电台
对讲系统
一、平台定位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旨在为城市防汛和安全运营工作建立一个贯穿汛前、汛中、汛后全流程的业务支撑平台;建立一套集汛期应急调度、资源预案管理、模拟仿真为一体的协同指挥平台,实现“动态感知、资源整合、智能分析、辅助决策”,提高城市防汛管理能力,进而有效的支撑城市平安度汛。
二、平台建设目标
该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四点目标,1、实现汛情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展示,2、实现防汛资源的实时监控,3、实现防汛工作信息的实时交互,4、支撑起汛前、汛中、汛后的管理工作。
三、平台总体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数据采集
该平台支持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管网、泵站、城市河湖、下凹桥区等防汛要素的数据采集。
平台采用统一数据采集体系进行数据采集,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采集泵站数据、积水点积水数据、河道水位数据、独立雨量站数据以及人员、装备、物资等数据。
统一数据采集体系提供PLC接口、上位机OPC接口、IO接口、TCP接口、串口等数据采集接口采集各种数据。
➢第二层级,数据存储
平台采用hadoop技术与关系型数据库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利用hadoop存储海量泵站实时运行数据,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业务管理、业务分析、综合查询数据。
➢第三层级,业务功能
平台在以上基础的支撑下,实现汛情监测、汛情预警、防汛布控、指挥调度等各项业务功能,满足不同角色用户的使用需求。
➢第四层次,用户角色
平台的用户角色包括防汛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指挥部、分指挥部、移动指挥车、现场防汛抢险单元、一线巡查组等,平台针对角色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软件界面与业务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四、平台功能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功能包括通知通告、防汛布控、汛情实况、防汛实况、预警预报、专题分析、统计报表、综合查询、指挥中心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外部信息管理等。
1.防汛布控
防汛布控功能支持汛前布控要求发布、布控情况反馈、预案执行情况反馈等功能。
2.汛情实况
汛情实况功能主要包括雨情监测、河道水情、积水点水情、气象信息、交通实况等内容,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基础的汛情信息。
3.防汛实况
防汛实况功能为防汛指挥调度人员提供泵站、人员、车辆、装备、物资等防汛要素的位置、运行状态、存量等信息。
4.专题分析
专题分析功能提供单站场降雨分析、降雨重现期分析、单站雨强分析、降雨分布分析、等雨量线分析等内容。
平台由具体业务分析需求出发,综合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指挥调度人员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分析服务,实现决策支持。
5.汛情预测智能分析
基于城区下凹桥区泵站运行、降雨和积水情况建立桥区管网模型,根据预测降雨模拟泵站运行和桥区积水情况,以实现泵站智能化控制,也可对现存问题,或改造设计的方案进行模拟复核。
6.统计报表
平台提供常规防汛业务统计报表,并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定制开发专用统计报表。
7.综合查询
平台提供数据的通用查询及组合查询功能,为客户提供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综合查询服务。
综合查询结果支持图表方式展现。
8.外部信息管理
外部信息管理主要提供排水事件信息及外部舆情信息,提供与防汛、积水等有关的百度新闻、新浪微博等舆情信息。
9.指挥中心管理
系统提供指挥中心日常管理功能,包括预案管理、会商管理、值班管理、调度管理、知识管理等内容。
10.移动应用功能
平台对实时降雨信息、泵站运行情况、桥区积水信息以及排河口液位信息等关键数据进行提取归纳,防汛相关人员通过手机浏览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够及时、快速的访问这些信息。
移动终端信息服务主要包含汛情总览、降雨实况、泵站实况、桥区实况、河道实况、水厂抽升、综合分析、降雨历史、桥区历史、河道历史等主题。
五、平台优势
该平台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点,成熟度,该平台在我国的超大城市北京连续成功应用五年,而这五年正值北京城市内涝严重时期。
第二点,技术水平,系统可直连终端设备,支持多个监测项目,支持防汛物资移动互联;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与决策支持能力。